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代孔子画像

历代孔子画像

历代孔子画像
历代孔子画像

历代孔子画像

提起孔子,大家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之所以感到熟悉,是因为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许多经典著作,这些都已经深深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之所以感到陌生,是因为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已无从知晓孔子的真实相貌。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没有摄影、录相这些先进的手段能够把孔子的形象真实地记录下来,人们只能在一些傅说中听到:“他身高九尺六寸,生得牛唇狮鼻,海口辅喉,虎掌龟脊”这或许同大家想像中的孔子相去甚远,那么孔子的相貌到底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踏著历史的足迹细细追寻吧!

目前所知最早的孔子形象出现在汉代。汉代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孔子的故事也被广为傅颂。於是,我们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见不到的图像资料,在汉代就出现了很多。《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孔子徒人图法。”这说明在西汉时期孔子的弟子就曾为孔子画过像;景帝时曾专门修学宫,刻孔子坐像于其中;东汉时期的老子庙,居然也在壁上画着孔子像。

大家看到的这些石刻艺术品中刻画的是“孔子问礼老子”的场面。在西元521年,孔子受人推荐到周王朝的首都洛阳去学礼。在这期间,他曾去拜见道家的鼻祖老子,向老子问礼。

这件西汉早期的石刻画像,一些学者认为它是较早的刻画孔子见老子场面的画像之一,至于画面中那位手拄曲杖,身材高大,躬身而立的人是不是孔子,学术界还有争议,但是我们从画像中看到,此人

虽躬身而立但也比周围的人高出了一头之多,与史书中所说的孔子是一个身高两米多的“长人”相吻合!

在东汉晚期的画像中,孔子率领20名弟子向老子问礼。根据旁边的题记,大家可以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对号入座。这里的孔子五官十分清晰,粗眉,大眼,圆鼻,神态谦和。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大家还看不见孔子的胡子呢!在他的袖口中有两只双雁头露出,史书上说这是孔子送给老子的礼物。其实,并不是在所有的孔子见老子画像中都能见到“雁”这种礼物。在一幅东汉早期的画像石中孔子带的就不是雁,而是一把长剑。这可不是送给老子的礼物,它是孔子的一种佩饰。据说在那个时候,文人穿长袍佩长剑是一种时尚,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年轻人爱穿印有明星图案的T恤一样,是一种时髦的表现。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当时游侠、说客之类的人,要周游列国,常常居野外,佩剑是为防不测。不过不管怎样,这些对我们了解孔子的形象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画像描绘的应是孔子30岁时的样子,如果没有旁边的题字,单凭这些粗疏的线条,我们很难把他和我们想象中高大魁梧、英俊潇洒的孔子联系在一起。这时他身着平民的衣装,态度谦和温恭,由此,不难想象孔子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是怎样的形象。这一时期我们主要还是通过身体和动作语言来了解孔子,至于孔子的相貌到底如何,大家还只能远观。但这毕竟是我们见到最早的孔子形象了。在后来的一些资料中我们找到描绘孔子同时期的画像,大家可以看到一个风姿伟岸的孔子站在我们面前,不过这或许是后人把想象中的美男子形象加在

了孔子身上,对孔子的一种美化罢了。在孔子见老子画像中,还有一个手推玩具车的小孩站在两大思想巨人之间玩耍。原来,他就是传说中七岁而为孔子师的项橐。根据文献记载,项橐曾向孔子提出许多问题,孔子无言以对,没有心思周游列国,就回家潜心治学去了。当然这个故事同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不同,然而创作者却把这些都集中到了一起,这就更进一步地表现出了孔子虚心好学的品质。所以后来人把这些石刻画像取名为《问学围》。

由于时代相隔久远,现在我们还见不到汉代到唐代之间的孔子画像,但是从史书地记载中可以看到,随着绘画技巧的不断完善,出现了一大批喜爱画孔子像的画师,如梁元帝就曾画《孔子七十二门徒像》亲自题赞诗,南朝的陆探微、戴逵等都画过大批的孔子像。他们画的孔子像在当时有着“成人伦,助教化”的作用,对儒家思想地传播也有重要的意义。不过,除了这些文人墨客绘画的孔子像之外,在唐代妇人梳妆用的铜镜上也出现了孔子的形象。在这面铜镜上,孔子兴荣启期的形象都十分模糊,不过这是能够看到那时为数不多的孔子形象之一。它通过十分生活化的载体向后人讲述着孔子和荣启期的故事。那是在孔子出游泰山的时候,他遇风了披鹿裘,胸前懸琴而歌的老者荣启期。孔子上前问道:“老先生为什么这么快乐呀?”荣启期回答道:“我快乐的道理很多,最重要的只有三件:第一,天生万物,唯人为最灵最贵,我是人,这是一乐;第二,人分男女,男尊女卑,我是男人,便是二乐;第三,人寿长短无定,有幼年死的,有中年死的,我都活到九十五岁了,这是第三乐。”可以想象,当时的人们每天拿

起镜子梳妆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孔子,想起他带来的知足常乐的故事,使人们的心情也顿时豁朗了许多。

到了宋代,孔子的形象就可以在一些地方找到了。那就是我们自小在学堂里见到的《孔子行教图》。这幅画像传说为唐代“丹青第一高手”吴道子所作。不过从其服饰特征看,应是宋代的样式,这或许是宋人假托吴道子的名字所作。画中的孔子,一身布衣,两手上下叠置交错在一起,似乎在欣喜地聆听着什么,又像在和你细细地长谈,再看那长袍柔和圆润的线条,衣襟轻轻地飘起,的确有“吴带当风”的韵味。此时孔子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了。更令人高兴的是在西元2002年,北京首都博物馆以94万美的的价格从日本购得了一幅宋代的《孔子及其弟子像》。这幅画像的出现更进一步地丰富了宋代的孔子形象。在这幅流落海外数十年的巨幅长卷中,孔子背面而立,头微侧,在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我们看到似乎又有什么新的思想在这位智者的头脑中产生了,他好像又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悠远的时代,让人欣喜不已。

明代的孔子像受到了文人学士们的改造。即使是完全翻版的鲁司寇像,在宋人眼中,孔圣人头戴官帽,身著官服,怒目圆睁,双唇微张,威风凛凛,而在明代身为官老爷的孔子就少了一丝凶气,多了几分安详。目光也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凶猛,而是被一种淡然的眼神所取代。虽然还是一张阔面,但整个面部的线条开始柔和地向下,垂腮的眼眉,及胸的胡须,让人看来是那么的和蔼可亲,特别是他的衣着,让我们又一次见到了这位至圣先师平民化的一面。这时还出现了大量

孔子的全身画像,在其中一幅有名的《三圣图》中,孔子坐于颜回、曾參两位高徒中间,宽衣薄带,一幅谦谦老者的样子。再看三人的衣服上,那是画工用小楷在上面抄录的一部《论语》,一笔一画都写的一丝不苟,从这些布满文字的纹理中,足见孔子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这时我们也有幸得见孔子在家中的形象,他身著家居服,微笑地看着我们,这时就连他的大鼻头和龇出的门牙看起来也是那么可爱,亲切,虽然不英俊潇洒,他却仿佛是位邻居长者,胡子里藏满了故事,要向我们娓娓道来。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记录孔子生平的《圣迹图》,作者用二十四幅画面从孔子出生的传说,到闻韶乐三月不食肉味,到退修诗书,到最后西狩获麟,哲人其萎,生动得把孔子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图像记录了下来。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儿时孔子沐浴时的情景,和人们熟知的问礼老聃的故事,重回夹谷会盟的激烈场面,更可以听到他杏坛学的余音,看见他扎着普通的莲花髻,盘坐于蒲图之上。在山中,在杏坛,把他的思想,做人的准则无私地传播,谆谆地教诲着他的弟子,教诲着每一个瞻仰到《圣迹图》的芸芸众生。

时至清代,孔子得到了皇帝般的礼遇,从西汉高祖到清乾隆皇帝的1700年间,先后有12位皇帝20次亲临曲阜礼拜孔子,仅乾隆皇帝一人就亲至曲阜8次!孔子的家族也世世代代受到封赏,祭孔的文庙遍布全国,并与府学合并在一起。今天当我们走进大成殿,还可以看到端坐在宝座上的孔子,头戴十二旒金冕,圆目历睁,一幅不苟言笑的样子,高高在上接受万人膜拜。身居庙堂之上被神话了的孔子,

似乎离人间越来越远了。

尽管如此,民间对孔子的敬仰却一直在朴实地延续着。人们在世俗生活中,以孔子为榜样,用孔子的言论来教育子女,用孔子的行为来规范自己。但这些都很朴素,很真实,有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感觉。后来,人们把大成殿和孔子的头像一同印在纸币上,虽然是一个很短的时期,但足见孔子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现在,人们把孔子的形象又搬上了舞台,让后人对孔子有更直观的了解。同时大家还能见到印有孔子头像的邮票、信封等纪念品。蔡志忠先生更有创意地把孔子的故事画成漫画,让他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人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见到这位慈祥的老者温文而雅,一团和气的样子,跟他零距离地接触。

当然,孔子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巨人。孔子的形象也伴着他的思想,像插了翅膀一样,飞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于是,我们见到了今天世界各国各种形式的孔子形象。人们将所见到的最美好的东西都附着在孔子身上,用最宏大的典礼来祭祀孔子,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或西历九月二十八日是一个全世界热爱孔子的人们的节日。大家聚集到孔庙,采取各种形式来纪念孔子,将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把仁、义、礼、智、信洒满人间。

两千五百多年来,人们对孔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想象,今天我们也看到了各个时代不同的孔子画像,不知孔子的形象在你心中是不是更加清晰了呢?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

明代大思想家李贄 李贽(1527—1602),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宗载垕(同“厚”)讳,取名贽。其家是世代巨商,至祖父辈家境渐衰。嘉靖三十五年任河南共城(今河南辉县)教谕,三十九年任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三年复任北京国子监博士,四十五年任礼部司务,隆庆四年(1570年)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万历五年(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他为官期间,目睹朝廷及官员们腐败无能,常与上司发生争执。他经受过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痛苦,看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艰难,在新兴的市民运动推动下,希望能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他曾接触过王守仁学说,并研究佛学。归隐后,主要从事研究、讲学和著述。1588年和1590年先后有《初潭集》和《焚书》问世。书中尖锐地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和自私,受到耿定向等人的攻击和迫害。1599年《藏书》问世,受到进一步迫害。1602年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被下狱,李贽76岁在狱中受到严重迫害,不堪忍受,于是请一位剃头师傅为他剃头,其间乘人不备夺过剃刀自杀身亡。他的著作,曾多次遭到禁止和焚毁,但仍继续流传于世。 李贽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原籍河南,原姓林,名载贽。元朝以后迁来福建。三世祖因反对封建礼教,得罪林姓御史,被扣上“谋反”罪名,为避祸改姓李。李贽幼年丧母,随父读书,学业进步迅速。自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不信回教,不受儒学传统观念束缚,具有强烈的反传统理念。他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扬商贾功绩,倡导功利价值,符合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 李贽12岁开始作文,反对孔子把种田人看成“小人”。26岁中举人。30岁至45岁为官,先后任河南辉县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和郎中,最后出任云南姚安知府。 万历九年(1581年),李贽从云南辞职回加到湖北黄安,住在朋友耿定理家,撰写一些读史的文章,并教授耿家子弟。万历十二年耿定云世,他移居麻城。第二年派人送家眷回泉州,自己一人住在麻城龙芝佛院,致力于读书、讲学和著述,历十多年,完成《初潭集》、《焚书》等著作。收入《童心说》、《赞刘谐》、《何心隐论》及与道学家耿定向反复论辩而撰写《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书答、杂述、读史短文和诗共6卷。揭露道学家们的伪善面目,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批判的锋芒直指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程颢、张载、朱熹。 李贽倡导绝假纯真、真情实感的“童心说”。李贽在麻城还多次讲学,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听任各界男女前往听讲,并受到热烈的欢迎。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又剃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这对传统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邪说”,群起围攻,要把他驱逐出境。李贽旗帜鲜明宣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原文及翻译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原文及翻译 原文 本段选自《续焚书》卷四: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亿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译文 人人都认为孔子是大圣人,我也认为他是大圣人;人人都认为道教、佛教是异端邪说,我也认为它们是异端邪说。人人并不是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圣和异端,只是因为听熟了父母老师的教导;父母和老师也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圣和异端,只是因为听熟了儒家前辈的教导;儒家前辈也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圣和异端,只是因为孔子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圣人的境界我达不到”,是他自己谦虚。他说“打击异端邪说”,一定是指的道教和佛教。

儒家前辈通过主观猜测这么说,父母老师沿袭他们的教导也这么说,小孩子糊里糊涂的接受。众口一词,就不能打破了;上千年都一律这么做,人们自己就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了。不说“学生们诵读他(孔子)的话”,而说“已经懂得了他”;不说“把自己不知道的强说成自己知道”,而说“知道就是知道”。到了现在,就算有明眼人,也打破不了这个风气了。 我是什么人,敢说自己是明眼人?我也跟大家一样。既跟随众人认为孔子是大圣人,也跟随众人学习他,我一我跟随众人在芝佛院学习孔子的学说。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孔子世家赞教案

《孔子世家赞》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和李贽在孔子问题上存在分歧的原因。 2.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文言词汇、名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并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道理,评价历史名人,提出个性化的见解。教学重点 1.了解司马迁和李贽在孔子问题上存在分歧的原因。 2.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文言词汇、名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难点 1. 李贽的思想及其《孔子像于芝佛院》一文的矛头指向。 2.《孔子像于芝佛院》一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评价孔子为“至圣”,可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在《孔子像于芝佛院》中却对尊孔子为“大圣”的“人人”给予毫不留情的批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短文二篇》,找到司马迁和李贽在孔子问题上存在分歧的原因。 二、了解孔子背景、生平,简介《孔子世家》 司马迁作《史记》,将孔子列为“世家”,原本“世家”只限世袭王侯,而那时的孔子虽被“独尊”,但还未封“王”。后来在孔子的泽被下,孔子的后人果真世袭公爵,历两千余年,成为世界上最悠久的贵族世家,证实了司马迁超前的历史眼光。 《孔子世家》可以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介孔子的身世和从政情况; 第二部分叙述孔子求学的事迹; 第三部分叙述孔子师徒被困陈、蔡的经过; 第四部分叙述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的文情况; 第五部分孔子去世及其影响; 第六部分太史公论赞,表达其对孔子的仰慕崇敬之情。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孔子世家赞》就是《孔子世家》的结尾部分。“赞”即“论赞”,是史传后面的评语,《史记》称“太史公曰”。 三、析读课文 反复诵读《孔子世家赞》,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提出疑难词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阅读答案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阅读答案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李贽 人皆以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①”,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②”,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亿度③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矇聋④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知”,而曰“知之为知之⑤”。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矣。 余何人也,敢谓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 注:①圣则吾不能:见《孟子·公孙丑上》:“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②攻乎异端:出《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关于“异端”,杨伯峻说:“孔子之时,自然还没有诸子百家,因之很难译为‘不同的学说’,但和孔子相异的主张、言论未必没有,所以译为‘不正确的议论’。”(《论语译注》)③亿度(duó):主观猜测。亿,通常写作“臆”。④矇聋:目不明曰矇,耳不聪曰聋。这里指道学后辈小子们只知听信儒先父师之言而不会独立思考,如同瞎子、聋子。⑤知之为知之:《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里指出道学家们只取孔子原话的上半句,装得一切都“知”,实则是“强不知以为知”。 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孔子有是言也是:此 B.是居谦也居:处于、表示 C.儒先亿度而言之亿:通“臆”、臆断 D.强不知以为知强:有余、略多 2.下列句中加线的词,与“夭其稚枝”中的“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从众而事之 B.既从众而圣之 C.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3.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译: ②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矇聋而听之 译: 4.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驳论的主要论题是什么?是用什么来批驳的? 答: 5.作者最后一段连用四个“从众”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 1.D(勉强) 2.D 3.①孔子说的攻击不同意见,并不一定是老庄和佛学②父辈和老师们按照他们的父辈和老师教导而不加思考的诵读,后辈小子们像聋子和瞎子一样只知听信父师之言而不独立思考。 4.论题是:“人”与“吾”皆以孔子为大圣,以老、佛为异端。以孔子自己的话作为材料,揭穿世代相传的所谓“大圣”

李贽译文

人皆以为孔子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皆以老、佛为异端,吾亦以为异端。人人皆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父师之教者熟也;父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所闻于儒先之教者熟也;儒先亦非真知大圣与异端也,以孔子有是言也。其曰“圣则吾不能”,是居谦也;其曰“攻乎异端”,是必为老与佛也。 儒先以臆度而言之,父师沿袭而诵之,小子朦聋而听之。万口一词,不可破也;千年一律,不自知也。不曰“徒诵其言”,而曰“已知其人”;不曰“强不知以为

知”,而曰“知之为知之”。至今日,虽有目,无所用也。 余何人也,敢为有目?亦从众耳。既从众而圣之,亦从众而事之,是故吾从众事孔子于芝佛之院。(<明>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译文: 人们都认为孔子是‘大圣人’,我也认为孔子是大圣人;人们都认为老子、佛教是‘异端邪说’,我也认为老子、佛教是异端邪说。人们不是真正知道大圣人与

异端邪说的区别,是从父亲和老师的教导中熟知的;父亲和老师不是真正知道大圣人与异端区别,是从儒学先辈的教导中熟知的;儒学先辈也不是真正知道大圣人与异端区别,是孔子说过这样的话语。孔子说“要成为圣人我是不能够的”,这是孔子自我谦虚的话;他说“攻击异端邪说”,一定是指老子与佛教的观点。 儒学先辈们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猜测讲授孔子的著作;父亲和老师沿袭儒学先辈们的观点朗诵记忆着孔子的著作;学生们朦朦胧胧的听着记着。大家的意见都一

致,没有破旧立新的,上千百年来同一个格律,自己还不知道。不说‘仅仅朗诵他的话语,’而说‘已经知道了这个人了’;不说‘勉强把没有弄懂当作弄懂了’而说‘弄懂了就是弄懂了’。时至今日,虽然有批判发现的眼光,也没有发挥它作用了。 我是什么人竟敢说有批判发现的眼光?也是跟随众人罢了。既然跟随众人而把孔子当作大圣人,也就跟随着众人而敬奉大圣人。所以说‘我也是跟随众人’,事奉孔子在芝佛院。

2019-2020年高二语文《〈论语〉选读》《沂水春风》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版

2019-2020年高二语文《〈论语〉选读》《沂水春风》第二课时教案语 文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翻译课文语句; 2、初步领悟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教学难点: 几个特殊句式的翻译,孔子为何“哂由” 。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文总结 这一章和16·1的“季氏将伐颛臾章”是《论语》中两篇粗具规模的文章,在语录体中比较突出。这一章记述了孔子与学生关于言志的教学过程,表现出孔子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评价方式,表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二、难点解析 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 曾点所向往的是一种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朋友、学生一起,沐浴春风,咏诗论文,将富贵名利等世俗的东西和救世为民之志向全抛之脑外。这对久在政治、官场、交际生活中浪迹的孔子来说,是一种自然回归,对政治生厌、理想破灭的孔子觉得是一种放松和解脱,但是孔子又是“明知不可而为之”、坚持理想的人,难以抛弃自己的追求,只能向往而已,所以引起了他的赞赏和感叹。《论语集注》中评论:“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而门人记其本末独加详焉。盖亦有以识此矣。” 三、畅所欲言 本章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不同人物风貌,又点染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1、能写出不同个性和人物心理。如用“率尔”写子路的冒失直率,抢着发言。用曾皙弹琴,老师问到才“铿尔,舍瑟而作”写其从容平和的心态和举止稳重。用“喟然叹曰”写孔子听完曾皙言志后的内心等。 2、孔子的循循善诱、启发开导。他能结合自身,拉近与学生距离,表现平等,消除学生过虑,引导学生发言言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