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
- 格式:pdf
- 大小:180.56 KB
- 文档页数:5
文章编号:1000-8462(2006)03-0487-05
上海城市扩展模式及其动力机制¹
刘曙华,沈玉芳
(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中国上海200062)
摘要:近10余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市化的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十分复杂,而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空间行为的直接表现形式。文章把上海作为具体案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扩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过程及其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做出了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新上海/一个中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0主体发展框架,并对城市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市扩展;空间扩张;动力机制;上海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城市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因素聚合的产物,对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而言,城市扩展的表现形式可以千差万别。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和人一样有它的幼年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衰老期,处于不同发展时期的城市在地域空间的扩展上就有明显的差异。目前,我国对城市内部结构和城市群的研究比较多,但对城市扩展过程的研究才刚起步。特别是在文献中,对城市扩展模式很少有明确的概念界定。本文借鉴国内外城市化研究方面的经验,把上海作为研究案例,对上海城市扩展中的模式、动力机制作了一些探讨,以期为城市学研究有所贡献。
城市扩展是指城市中心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和土地利用、地貌形态等自然因素在地域上的向外推进与扩散。它是建立在城市集聚和规划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之上,包括城市服务功能、行政能力、教育娱乐功能、交通等扩展,是城市发展必然结果在空间上的行为和表现。伴随城市的扩展,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城市和城市密集区集中,大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出现了超级城市(super city)、巨型城市(sagac-i ty)、城市聚集区(ci ty agglomeration)和大都市带(megalopolis)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1]。而城市扩展模式作为描述城市扩展的空间表现形态和规律,也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1国内外关于城市扩展模式的研究
1.1城市扩展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
在城市地理学中,对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的研究进行得比较早,如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和经济学家罗什(Losch)分别于1930年和1940年提出了著名的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分布模型,该理论或模型以静态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描述了在市场、交通及运输距离影响下的城市中心地系统或市场空间分布模式。1925年,伯吉斯(Burgess)通过分析不同职业人口的居住区特点及其地域分异行为的规律,创立了同心圆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但是,伯吉斯的模式过于理想化和规则化,且其构造的是单一中心模式,忽略了社会属性的影响,特别是没有考虑城市交通对城市扩展产生的作用。作为补充,1939年霍伊特(Hoyt)研究了美国大量城市租金状况之后,提出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扇形理论[1],对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作了发展,但其主要缺点是忽视了与其他城市相互作用因素的分析。在此之后,哈里斯(Harris)和厄尔曼(Ullman)在揭示了城市化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后于1945年提出多核心土地利用模式,比较符合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但对城市内部各区之间的职能联系以及城市核心的形成规律及其作用涉及较少[2]。
1.2我国城市扩展模式的案例研究
城市扩展模式和城市扩展的动力机制有关。周一星采用了市对县的扩散潜能强度来度量中心城市对近郊县域的影响,其实质是用全市年工业产值的差额探讨城市扩展的潜能和动力机制的一个侧面,不能用来对中心城市空间模式和地域扩展的阶段进行鉴别和划分。另外,程潞、严重敏等对1980年代中期上海城镇体系形成和发展特点及其空间结构作了初步研究。杨万钟、史家明等则分析了上海的兴起及1980年代末期空间结构的一般演变过程。虞蔚利用了社会区分析方法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揭示了其非均质增长的特征[3]。但总体而言,我国对城市扩展模式和动力机制的系统研究还不是很多。
2上海城市扩展的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
地理学家诺瑟姆发现,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然而,对于城市化进程会形成如此有规律的S型曲线有多种解释,如范登堡提出了/城市发展阶段说0,刘易斯提出了/城市周期发展规律说0,以及/产业结构变动说0和/人口转变说0等其他多种学说[4]。这些学说均表明,在城市扩展进程中,城市扩展的形态特征和内在动力机制都发生着较明显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
第26卷第3期2006年5月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26,No.3
May,2006
¹收稿日期:2005-04-14;修回日期:2005-11-21
演化阶段性。正是由于此原因,加之城市扩展的复杂性,一些学者对城市扩展模型的演化作了不同的阶段划分。我们可以
发现,无论何种划分,在城市扩展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动态过程和阶段性特征。一般而言,城市扩展的演化进程可按以下方式进行划分:¹多中心阶段: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各自成独立的分中心状态,城镇规模比较小,城镇等级系统不完整,区域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º中心集聚阶段: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产生,由于增长速度的不同,差异扩大,核心区域依靠强大的吸引力,在集聚作用下使边缘区域的资金、物资向心流动。»中心扩散阶段: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等级关系产生了逆转,核心区域的产业、住宅区出现向外推进或转移。随着交通干线的兴建,在边缘区域一些相对优越的地方出现了城镇,城镇等级结构由此产生。¼城市发展趋于相对平衡阶段:核心区域的资金、信息、先进技术向外加剧扩散,次级城镇发展加速。同时,通过不同等级城镇之间的传递和影响,次级城镇外又产生了下一级新的发展中心,从而形成功能和结构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鉴于上述演化规律、自然和经济因素和地理因素在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不同,以及不同阶段驱动力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上海城市扩展可以作以下四阶段划分,各阶段的特征十分明显。
2.1 第一阶段:古代)))1840年的萌芽阶段
上海地区的成陆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是同苏南地区共同形成的一片河口三角洲沉积陆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上海地区始终处于中原封建专制统治的外围,社会生产以农业、盐业、渔业为主[5]。此时上海基本上处于自然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商品生产和交流受到阻碍。这一时期,上海行政建制也相当缓慢,直到1267年才设置上海镇,隶属于当时的华亭县;到1291年才升级为县,隶属于当时的松江府。清朝时,由于上海的区位等经济地理优势,其社会经济潜能才得到更大的发挥,城镇经济活动日益趋于活跃,部分经济活动有向上海县集聚的倾向。但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城镇经济的发展仍集中在旧城厢内。从当时全国的情况来看,上海在空间形态上只是一个独立的县级镇,规模比较小,体现上海城市形成的初步形态,即为相对独立的中心(图1)。
2.2 第二阶段:1840年)))20世纪中期的近代大都市形成和发展阶段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篇章,也预示着近代中国第一大都市的兴起。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相继辟设和扩展租界,促使上海从封建县城跳跃到近代大都市的发展轨迹当中,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在1840)1910年期间,上海城市的扩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租界的不断扩展过程,由于租界区的形成,使得上海城市向北、西沿黄浦江和苏州河渐进推移发展。与此同时,对外贸易的拓展带动了上海的对内贸易、交通运输以及电讯通讯、金融、工业等部门的发展。上海城区的集聚作用日益增强,吸引了边缘和内陆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和资源等聚集到中心城区,在空间形态上呈现集聚型城市化模式。同时,也产生了回流效应,核心区域的城区不断向接近的边缘区域/摊大饼0式扩散生长,使上海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扩展主要呈现出沿黄浦江
南北延伸成带状型结构(图1)。此时上海城区的规模还比较
小,小规模的城区具有合理性,密集度高,布局紧凑,可带来节省用地、集聚功能强等优点。
图1 上海市区范围的演变
Fig.1 Evolvement o f the districts of Shanghai
根据杨万钟主编的5经济地理学导论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绘制。
2.3 第三阶段:20世纪中期)1990年代初期的急速扩展阶段上海城市扩展和郊区城市化的发展在经过1970年代的停滞期(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和1980年代的发展期后,从郊区城市化的内部机制来看,这一阶段郊区城市化主要是由郊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城区工业向郊区的扩散和外资三方面共同推进完成的;而进入1990年代后,外资和级差地租已经成为推动郊区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把1990年代初期作为划分的截点是合理的。
2.3.1 功能差异明显,新的地域结构逐步形成。在这一阶段,处于核心区域的中心城区由于优越的宏观和微观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集聚作用突出,发展十分迅速,它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明显不平衡的地域差异(表1)。正是由于这种原因,197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上海的集聚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城市建成区在黄浦江西侧继续向东北、西和南呈同心圆向外推进或手指状飞地于黄浦江西侧,在地域表现形态上表现郊区城市化和飞地型
488
经 济 地 理 26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