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金融中心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20
国内外金融中心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外金融中心的研究文献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90余年间的历史过程中,各学者围绕金融中心的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文献按研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的研究
金融中心问题是介于金融学和城市经济学之间的边缘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经济学家就显示出对金融中心的研究兴趣。早期的金融中心形成理论是建立在自然选择理论基础之上的。Powell(1915)就详细描述了伦敦相互独立的银行集聚过程,并提出了“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克拉克(C.G.Clark)、库兹涅茨(S.S.Kuzenets)和霍夫曼(W.G.Hoffmann)等人通过大量统计分析得出金融中心是适应经济发展与经济结调整的必然产物。杨小凯(1991)建立了一个关于城市化和分工演进之间关系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显示,“如果所有居民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地方形成一个城市,那么,由于交易距离的缩短,交易效率会大大提高,从而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会大大提高。”Thrift(1994)从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有效地解释了为何金融企业向金融中心聚集,以及为何一个城市能长久地在区域内维持优势。根据路径依赖较好地解释了自然选择理论,金融产业倾向于向有成功经验,以及有较好的金融发展水平的地区聚集。
随着规模经济和集群理论的发展,国内外学者观察到金融集聚现象,并形成金融集聚理论。Vernon(1960)提出了金融机构聚集的原始动机,并认为这种聚集提供了近距离的交流与沟通的便利,吸引了那些以较快的互动速度为必要条件的行业。Kindleberger(1974)认为金融中心的集聚效应主要体现在跨地区支付效率和金融资源跨地区配置效率上。Davis(1990)通过对金融服务业的调查发现,在大都市的区域里各种规模的金融服务产业都倾向形成集聚。Taylor等(200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分布在伦敦地区12个部门中的23000余家金融和商务服务企业进行了定位和分析,仔细分析了金融集聚的内在动因。我国学者潘丽英(2003)、冯德连、葛文静(2004)等对金融中心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
早期城市经济学的发展是为金融中心形成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另一视角,但关于城市功能的分析多倾向于关注中枢城市与其直接腹地之间的关系(Gras,1922;McKenzie,1933;Bogue,1950)。Fanno(1933)讨论了银行业和货币市场的中心化过程,包括地理中心化。JeanLabasse(1955)最先以地理学的视角涉及到金融中心的研究,描述了里昂地区银行网络的发展以及中心城市间的金融联系。如果说这些研究还只是金融中心的现象描述,那么法国经济学家FrancoisPerroux (1955)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理论就已形成了金融中心的理论雏形。
Y.S.Park(1982)扩展了Kindleberger的金融集聚效应理论,将
区位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分析上,强调了区位优势在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中的作用,形成区位优势理论。Musa(1989)从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对国际金融中心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地理区位上拥有某种优势吸引投资者和借款者的进入。
随着金融地理学的发展,信息流理论被加入到金融地理学之中并成当前该领域的主流学派。Porteous(1995,1999)、Martin(1999)、Thrift(1994)、Corbridge、Thrift、Martin(1994)认为信息流是金融中心发展的先决条件,而金融业也可被理解为“高增值”的信息服务业。Porte2ous(1995)强调塑造和发展金融中心的背后力量,大致上可以从“信息外在性”、“信息腹地”、“国际依附性”、“路径依赖”和“不对称信息”来解释。Genrig(1998)根据证券的流动性及其信息敏感程度研究金融活动,认为无论对信息是否敏感的金融交易都可能集中在信息集中与交流充分的中心地区,从而形成金融产业积聚。
从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研究来看,实际上可分为主体形成理论与客体形成理论,主体形成理论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这包括自然选择理论、金融集聚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客体形成理论是从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角度来解释金融中心的形成,包括信息流理论、金融创新理论等。从这些理论来看,显然西方学者较为重视市场的作用,强调金融机构的自主选择,忽视政府人为的引导,或者说强调市场需求在金融中心形成中的作用,忽视市场供给在
金融中心形成中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金融中心形成理论中的一大缺陷。
(二)关于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决定因素的研究
无论是国际金融中心还是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都受着众多因素的影响,如何科学地总结和提炼这些因素,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Reed(1980)根据20世纪70年代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历年来的金融数据,运用层次聚类分析(HCA)以及逐步多元判别分析(SMDA)方法,动态比较和分析了世界金融中心的格局,结论是决定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存在的最重要因素为:本国的国际电讯流通量、投资积累额和资金输出额。Goldberg,Helsley,Levi(1988)通过对国际金融中心的实证研究指出,经济发展水平、国际贸易水平、金融活动的广度、金融制度的健全是影响金融中心形成的重要因素。Krugman(1991)从产业集群的角度认为,金融中心像其它产业集群一样是凝聚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凝聚力通常包括:劳工市场外溢效应、中介人的服务需求、科技外溢效应和信息外溢效应。这意味着金融企业的选址和设立一定会受到所依附信息的质和量等因素的限制。E.P.Davis(1988)进一步探了集聚的内部原因,运用企业选址理论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一个清晰的分析框架,认为金融机构在区位决策时,总体考虑三个方面因素:(1)供给条件,主要是指为金融机构运行所需的生产要素和商业环境;(2)需求条件,主要
指金融服务的需求规模和挑剔程度等,其中客户联系显然是最重要的因素;(3)影响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因素,主要指金融产业的规模、专业化分工和金融创新等。当众多金融机构依据收益最大化的选择偏向于同一区位时,该区位就会成为金融机构活动和聚集的中心。RistoLaulajainen(1998)通过对金融中心历史演变过程的分析和当时国际上大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得出,决定一个金融中心形成和其国际地位的因素为:政治地位、经济实力、监管环境、税收制度、区位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Choi,Tschoegl,Yu(2002)通过对全世界14个金融中心的实证分析,研究了世界金融服务和金融中心的格局动态,以及金融中心集聚吸引力的原因,研究表明城市吸引力主要由以下因素所决定:城市经济规模与经济活动、已有的银行总数、股票市场规模大小和交易头寸、与其他国家的双边贸易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以及银行企业的机密保护程度。
国内学者鲜明和邓晓阳(1996)对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软件因素进行了阐述,阐述了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全面提高金融监控能力两方面。潘英丽(2003)运用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分析了金融机构选址决策的重要决定因素:金融机构所在地的经营成本;金融机构所在地的人力资源供给;电信设施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监管环境与税收制度。胡坚(2003)在分析国际金融中心形成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决定一个金融中心地位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金融因素和政治因素。黄解宇,杨再斌(2006)归纳了区域性金融中心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条件:便利的交通与发达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经济发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