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49.5米,33.0米以下采用双管立杆,33.0米以上采用单管立杆。立杆的纵距1.20米,立杆的横距1.5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20米,立杆的步距1.50米。钢管类型为φ48×3.0,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00米,水平间距3.6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5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W=π(D4-d4)/32D。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0.038kN/m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

1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

=0.350×1.200/2=0.210kN/m

2

活荷载标准值Q=3.000×1.200/2=1.800kN/m

荷载的计算值q=1.2×0.038+1.2×0.210+1.4×1.800=2.818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计算公式如下:

M=2.818×1.5502/8=0.846kN.m

σ=0.846×106/4491.0=188.445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荷载标准值 q=0.038+0.210+1.800=2.048kN/m

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5.0×2.048×1550.04/(384×2.06×105×107780.0)=6.934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二、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0.038×1.550=0.060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

1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

=0.350×1.550×1.200/2=0.326kN

2

活荷载标准值Q=3.000×1.550×1.200/2=2.790kN

荷载的计算值P=(1.2×0.060+1.2×0.326+1.4×2.790)/2=2.184kN

大横杆计算简图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2002+0.175×2.184×1.200=0.464kN.m

σ=0.464×106/4491.0=103.307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

1

=0.677×0.038×1200.004/(100×2.060×105×107780.000)=0.024mm

集中荷载标准值 P=(0.060+0.326+2.790)/2=1.588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

1

=1.146×1587.510×1200.003/(100×2.060×105×107780.000)=1.416mm 最大挠度和

V=V

1+V

2

=1.440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

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 R

c

其中 R

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单扣件取8.0kN,双扣件取12.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1.荷载值计算

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

1

=0.038×1.200=0.046kN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

2

=0.350×1.550×1.200/2=0.326kN

活荷载标准值Q=3.000×1.550×1.200/2=2.790kN

荷载的计算值R=1.2×0.046+1.2×0.326+1.4×2.790=4.352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

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106

N

G1

= 0.111×49.500=5.477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串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5

N

G2

= 0.350×5×1.200×(1.550+0.200)/2=1.837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7

N

G3

= 0.170×1.200×5=1.020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10

N

G4

= 0.010×1.200×49.500=0.594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

G = N

G1

+N

G2

+N

G3

+N

G4

= 8.928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

Q

= 3.000×2×1.200×1.550/2=5.580kN

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

0——基本风压(kN/m2), W

= 0.300

U

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

z

= 1.000

U

s ——风荷载体型系数: U

s

= 0.600

经计算得到:W

k

= 0.300×1.000×0.600 = 0.180kN/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

G + 0.9×1.4N

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8.928+0.9×1.4×5.580=17.745kN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

G + 1.4N

Q

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N=1.2×8.928+1.4×5.580=18.526k 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

W

计算公式

M

W = 0.9×1.4W

k

l

a

h2/10

其中 W

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l

a

——立杆的纵距 (m);

h ——立杆的步距 (m)。

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

w

=0.9×1.4×0.180×1.200×1.500×1.500/10=0.061kN.m 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卸荷吊点按照构造考虑,不进行计算。

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8.526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600;

l

0——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

= kuh 确定,l

=1.155×1.600×1.500=2.772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

λ ——长细比,为2772/16=174

λ

——允许长细比(k取1),为2400/16=150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

/i 的结果查表得到0.238;

σ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经计算得到:

σ=18526/(0.24×424)=183.886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 < [f],满足要求!

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7.745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600;

l

0——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

= kuh 确定,l

=1.155×1.600×1.500=2.772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λ ——长细比,为2772/16=174

λ

——允许长细比(k取1),为2400/16=150 <210长细比验算满足要求!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

/i 的结果查表得到0.238;

M

W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

W

=0.061kN.m;

σ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N/mm2;

经计算得到σ=17745/(0.24×424)+61000/4491=189.767N/mm2;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 < [f],满足要求!

六、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当立杆采用单管时,单、双排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按下式计算:

[H] = [φAσ-(1.2N

G2k +1.4N

Qk

-N

Xie

)] / 1.2g

k

其中 N

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

G2k

= 3.451kN;

N

Qk ——活荷载标准值, N

Qk

= 5.580kN;

g

k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

k

= 0.111kN/m;

N

Xie ——轴向力钢丝绳卸荷部分, N

Qk

= 0.000kN;

σ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σ = 205.00N/mm2;

经计算得到,不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H] = 65.522米。

考虑风荷载时,当立杆采用单管时,单、双排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按下式计算:

[H] = {φAσ-[1.2N

G2k +0.9×1.4(N

Qk

+φAM

wk

/W)-N

Xie

]} / 1.2g

k

其中 N

G2k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

G2k

= 3.451kN;

N

Qk ——活荷载标准值, N

Qk

= 5.580kN;

g

k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g

k

= 0.111kN/m;

M

wk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M

wk

= 0.049kN.m;

N

Xie ——轴向力钢丝绳卸荷部分, N

Qk

= 0.000kN;

σ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σ = 205.00N/mm2;

经计算得到,考虑风荷载时,按照稳定性计算的搭设高度 [H] = 61.059米。

取上面两式计算结果的最小值,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 [H]=61.059米。

七、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

l = N

lw

+ N

o

其中 N

lw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应按照下式计算:

N

lw = 1.4 × w

k

× A

w

w

k ——风荷载标准值,w

k

= 0.180kN/m2;

A

w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A

w

= 3.00×3.60 = 10.800m2;

N

o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N

o

= 3.000

经计算得到 N

lw = 2.722kN,连墙件轴向力计算值 N

l

= 5.722kN

根据连墙件杆件强度要求,轴向力设计值 N

f1

= 0.85Ac[f]

根据连墙件杆件稳定性要求,轴向力设计值 N

f2

= 0.85φA[f]

其中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i=20.00/1.60的结果查表得到φ=0.97;

净截面面积 Ac = 4.24cm2;毛截面面积 A = 18.10cm2;[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 N

f1

= 73.865kN

N f1>N

l

,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强度设计要求!

经过计算得到 N

f2

= 305.365kN

N f2>N

l

,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稳定性设计要求!

连墙件采用扣件与墙体连接。

经过计算得到 N

1

=5.722kN 小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连墙件单扣件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

八、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k ≤ f

g

其中 p

k ——脚手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标准值,p

k

=N

k

/A=58.03 (kPa)

N

k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值 N

k

= 8.93+5.58=14.51kN

A ——基础底面面积 (m2);A = 0.25

f

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kN/m2);f

g

= 68.00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

f

g = k

c

× f

gk

其中 k

c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

c

= 0.40

f

gk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gk

= 170.00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满足要求! 扣件脚手架计算满足要求!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采用品茗安全计算软件计算;本工程为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综合楼改造工程,总建筑面积6570m2,建筑总高度为米,建筑总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一层层高,二层层高4m,三~十一层层高均为3m,十二层层高为4m。 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横距为,立杆的纵距为,大小横杆的步距为;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 脚手架沿墙纵向长度为;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连墙件采用两步两跨,竖向间距,水平间距3m,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2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广东深圳市,基本风压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 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 脚手板类别:冲压钢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 脚手板铺设总层数:12; 5.地基参数要求 若地基土类型为: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本工程原地基土类型为混凝土,地基承载力大于120,满足要求! 二、大横杆的计算: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2+1)=m; 活荷载标准值:Q=2×(2+1)=m; 静荷载的设计值:q1=×+×=m; 活荷载的设计值:q2=×=m; 图1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2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强度验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

钢管桩支架计算书

钢管桩支架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A匝道2号大桥是陕西神木至府谷高速公路永兴镇立交互通的匝道桥,全桥长221.5m,跨径组合为:3×35m+46.5m+2×35m,,主梁横截面设计为单箱四室结构,箱梁高2.4m,顶板宽19.5m,底板宽14.5,箱梁自重每延米45.9吨,全桥采用现浇连续施工,其中主跨下面通过主干桥西尔沟2号大桥构成立交体系。 1.2 建设条件 该地区属于山谷地区且常年少雨,气候干燥。高程变化有时较剧烈,施工条件较困难。 1.2.1地形地貌 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形,气候干燥,地下水位较深,地形沿高程方向变化较剧烈。 1.2.2地质情况 Q,多属于分化砂岩和分化泥岩,岩土层大部或全部受到地质情况主要为 4 分化。承载力从中密碎石土的250KPa到风化砂岩的1200KPa不等,摩阻力相应的大体变化为80KPa到100KPa。 1.2.3气候 气候干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很小,早晚温差变化较大。 二.施工方案总体布臵和荷载设计值 2.1 支架搭设情况说明 A匝道2号大桥上部结构采用现浇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用钢管桩支架方案进行现浇施工,砼浇筑分两次浇筑,即第一次浇

筑箱梁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箱梁顶板和翼缘板。根据大桥结构设计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的特点,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适用性,拟采用钢管桩支架作为该现浇体系的临时支承结构。钢管桩采用Φ800mm×8mm-Q235的无缝焊接钢管。方木布臵情况:横桥向放臵截面尺寸为15cm×15cm的方木,间距0.3m。15cm×15cm方木放臵在工10型钢上,工10型钢放臵在贝雷梁上,贝雷梁放臵在钢管桩顶端的沙桶上。 2.2 设计荷载取值 混凝土自重取: 26.5kN/m3 箱梁重: 24.1kN/m2 模板自重: 2.5kN/m2 施工人员和运输工具重量: 2.5kN/m2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2.5kN/m2 考虑分项系数后的每平米荷载总重:31.6kN/m2 三.贝雷梁设计验算 大桥第四跨跨径为46.5m,其他跨径为35m,在计算中需要对不同的跨径进行验算。其中第一跨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验算过程参考满堂支架法计算书。 神杨路方向第二、三、五、六跨 神杨路方向第二跨,第三跨,第五跨,第六跨,跨中布臵两排钢管桩,计算采用间距17m进行计算,现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小间距。 采用双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梁,每组贝雷梁间距1m, 全截面使用21组。 混凝土箱梁每平方米荷载: 31.6kN/m2 贝雷梁每片自重: 2×3kN/m 荷载总重: 6kN+31.6kN/m=37.6kN/m 双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梁力学性能: [M] = 3375kN〃m [Q] = 490kN

脚手架计算书(DOC)

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4.5m, 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50m,立杆的步距 h=1.30m。 脚手板自重0.30kN/m2,栏杆自重0.15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 2.00kN/m2,施工活荷载5.00kN/m2。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2。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基本计算参数[同上] 二、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 4.73cm3; 截面惯性矩 I = 11.35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线荷载(kN/m): q1=0.000+0.300×0.300=0.090kN/m (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 q21= 2.000×0.300=0.600kN/m (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22= 5.000×0.300=1.500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500+0.600=2.100kN/m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 q1 = 1.20×0.090=0.108kN/m 活荷载q2 = 1.40×1.500+1.40×0.600=2.940kN/m 最大弯矩 M max=(0.10×0.108+0.117×2.940)×1.2002=0.511kN.m 最大支座力N = (1.1×0.108+1.2×2.94)×1.20=4.376kN 抗弯计算强度f=0.511×106/4729.0=108.03N/mm2 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满堂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架体参数 二、荷载参数 三、设计简图

搭设示意图: 平台水平支撑钢管布置图

平面图

侧立面图 四、板底支撑(纵向)钢管验算 钢管类型Φ48.3×3.6钢管截面抵抗矩 W(cm3) 5.26钢管截面惯性矩I(cm4)12.71钢管弹性模量E(N/mm2) 2.06×105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f](N/mm2) 205纵向钢管验算方式简支梁 G 1k =g 1k =0.04kN/m G 2k =g 2k ×l b /(n+1)=0.35×1.2/(2+1)=0.14kN/m Q 1k =q 1k ×l b /(n+1)=1×1.2/(2+1)=0.4kN/m Q 2k =q 2k ×l b /(n+1)=1×1.2/(2+1)=0.4kN/m 1、强度验算 板底支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简支梁计算满堂脚手架平台上的无集中力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M max =ql2/8=1.336×1.22/8=0.24kN·m R max =ql/2=1.336×1.2/2=0.802kN σ=M max /W=0.24×106/(5.26×103)=45.627N/mm2≤[f]=205N/mm2满足要求! 满堂脚手架平台上增加集中力最不利计算 q=1.2×(G 1k +G 2k )+1.4×(Q 1k +Q 2k )=1.2×(0.04+0.14)+1.4×(0.4+0.4)=1.336 q 2=1.4×F 1 =1.4×1=1.4kN 板底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计算简图:

立面图 侧面图三、纵向水平杆验算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纵向水平杆在上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根数n 2 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 107800 横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 4490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0.033+G kjb×l b/(n+1))+1.4×G k×l b/(n+1)=1.2×(0.033+0.3×0.8/(2+1))+1.4×3×0. 8/(2+1)=1.26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33+G kjb×l b/(n+1))+G k×l b/(n+1)=(0.033+0.3×0.8/(2+1))+3×0.8/(2+1)=0.91kN/ 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0.1ql a2=0.1×1.26×1.52=0.28kN·m σ=M max/W=0.28×106/4490=62.94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677q'l a4/(100EI)=0.677×0.91×15004/(100×206000×107800)=1.41mm νmax=1.41mm≤[ν]=min[l a/150,10]=min[1500/150,10]=10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1.1ql a=1.1×1.26×1.5=2.07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1.1q'l a=1.1×0.91×1.5=1.51kN 四、横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2.07kN q=1.2×0.033=0.04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1.51kN q'=0.033kN/m 1、抗弯验算 计算简图如下: 弯矩图(kN·m)

钢管支架计算书630

钢管支架计算书 天津海河大桥钢箱梁吊装时,需在M19节段吊装过程中搭设钢管移动支架,下面根据支架搭设方案进行计算: 1、荷载计算 M19节段重量为187.08T,整体受力。 2、计算钢管支架的轴力 据提供的数据:P总=1870.8KN,钢管支架自重为450KN,则最下面钢管所承受的最大轴力为:N=2320.8KN,取N=2400KN进行控制计算 3、验算钢管的强度(4Φ720,D=10MM) 钢管支架的强度验算由下式计算:N/A m <[б] б=N/A m =2400/(4×223)=2.69KN/cm2 б=N/A m =2400/(4×194.7)=3.08KN/cm2 而[б]=170Mpa=17 KN/cm2,故安全。 4、整体稳定性验算 钢管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由下式计算: N/A m <ψ[б] (1)截面力学特性(如下图) 钢管支架截面力学特性计算图(尺寸单位:cm) 如图所示,立柱由4Φ720,d=10mm的钢管组成,查表有 A m =223cm2,I X /=140579.2cm4 A m =194.7cm2,I X /=93639.59cm4 I X =4×(I X /+A m ×r 2 2)=4×(140579.2+3102×223) =86283516.8cm4 I X =4×(I X /+A m ×r 2 2)=4×(93639.59+3102×194.7) =75217238cm4

(2):计算整体稳定性折减系数 计算构件的长细比λ h : 由《钢结构设计手册》查得格构式压弯杆件的长细比计算公式: λ h =(λ 2+27A d /A q )1/2 λ h =(λ 2+27A d /A q )1/2 λ 0 =L /i=3600/25.1=143.42 λ =L /i=3600/21.93=164.16 26948.5056 51273.76 A d =1218.4cm2 A d =83390.66cm2 35887.76 A q =2×4800=864cm2 A q =71706.72cm2 代入计算有λ h =143.4 代人计算有λ h =164.2 查《钢结构设计手册》附表,得ψ 1=0.339 ψ 1 =0.273 (3)立柱的整体稳定性验算由公式有: N/A m <ψ[б] б=N/A m =2400/(4×223)=2.69KN/cm2 б=N/A m =2400/(4×194.7)=3.08KN/cm2 ψ[б]=0.273×170=46.4Mpa=4.6KN/cm2 而ψ[б]=0.339×170=57.6Mpa=5.6KN/cm2,故安全。 (4)单根立柱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A m =223cm2, I X /=140579.2cm4 回转半径i=(I X / A m )0.5=25.1cm λ =L /I=1500/25.1=39.8(以15m设置一道 横联计算) λ 0 =L /I=800/25.1=31.9 查《钢结构设计手册》附表,得ψ 1=0.883 ψ 1 =0.936 由公式有:N/A m <ψ[б] б=N/A m =2400/4/223=2.69KN/cm2 б=N/A m =2400/4/194.7=3.08KN/cm2 而ψ[б]=0.883×170=150.11Mpa=15KN/cm2,故安全。 ψ[б]=0.936×170=159.12Mpa=15.9KN/cm2,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扣件式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 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计算简图: 立面图

侧面图 三、横向水平杆验算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横向水平杆在上纵向水平杆上横向水平杆根数n0 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121900 横杆弹性模量E(N/mm2)206000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5080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0.038+G kjb×l a/(n+1))+1.4×G k×l a/(n+1)=1.2×(0.038+0.3×1.5/(0+1))+1.4×2×1. 5/(0+1)=4.786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38+G kjb×l a/(n+1))+G k×l a/(n+1)=(0.038+0.3×1.5/(0+1))+2×1.5/(0+1)=3.488kN/ 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max[ql b2/8,qa12/2]=max[4.786×12/8,4.786×0.152/2]=0.598kN·m σ=M max/W=0.598×106/5080=117.768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max[5q'l b4/(384EI), q'a14/(8EI)]=max[5×3.488×10004/(384×206000×121900), 3.488×1504/(8×206000×121900)]=1.809mm νmax=1.809mm≤[ν]=min[l b/150,10]=min[1000/150,10]=6.667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q(l b+a1)2/(2l b)=4.786×(1+0.15)2/(2×1)=3.16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q'(l b+a1)2/(2l b)=3.488×(1+0.15)2/(2×1)=2.307kN

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计算

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计算 一、计算参数: 1.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5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为1.5米,立杆的横距为0.9米,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米;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5米;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 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0.8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6 米,水平间距4.5 米,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2 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黑龙江省尚志市,基本风压为0.65 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 为1.0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为0.65; 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数参载荷静4.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2):0.1248;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脚手板铺设层数:7; 脚手板类别:冲压钢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木脚手板挡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2):0.038; 5.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60.00;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0.25;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的杆计算二、大横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下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8 kN/m ;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0.9/(2+1)=0.09 kN/m ; 活荷载标准值: Q=2×0.9/(2+1)=0.6 kN/m; ;0.09=0.154 kN/m×0.038+1.2×: q1=1.2静荷载的设计值 ;0.6=0.84 kN/m: q2=1.4×活荷载的设计值 图1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 支座最大弯矩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图2 (验强2.度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计算书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 计算书

10、模板支架设计及计算 10.1地下室顶板支架计算(板厚200mm):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一、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8m, 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2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50×100mm,间距250mm,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4。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5mm。 模板自重0.35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3,施工活荷载 3.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200×1.200+0.350×1.200=6.42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000)×1.200=3.6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20.00×1.80×1.80/6 = 64.80cm3; I = 120.00×1.80×1.80×1.80/12 = 58.32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6.420+1.4×3.600)×0.250×0.250=0.080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80×1000× 1000/64800=1.22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6.420+1.4×3.600)×0.250=1.912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912.0/(2×1200.000×18.000)=0.133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6.420×2504/(100×6000×583200)=0.04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计算书 一、脚手架设计及验算说明: 本工程为文体中心工程,因本工程外立面凸凹变化,脚手架尺寸参数根据外立面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设置,45.9米层以下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本计算书依据原报送方案进行验算和优化,部分计算参数需结合原报送方案璞审阅。本计算书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技术规范)设计验算,同时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荷载取值及稳定性验算相关内容编制。 二、脚手架设计验算: (一)、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设计验算: 1、计算参数 ⑴、脚手架参数: ①、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24.3 m,立杆采用单立杆;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为增加安全系数,计算时重量按Φ48×3.5取值,力学参数按Φ48×3.0计算。因局部位置为三排立杆,在计算立杆强度及稳定性时按最大荷载发生位置取中间立杆计算。 ②、搭设几何尺寸:立杆的横距为0.9m,立杆的纵距按建筑物尺寸有1.5m和1.6米,取大值1.6米计算。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m;每步距中部外侧设一根大横杆作为防护栏杆;内排架距离墙0.45m;小横杆上不搭大横杆;小横杆每边伸出立杆尺寸按0.15米计算。 ③、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 1.00; ④、与结构的连接点,因为是改造工程,为尽量保护原有建筑主体,采用两步三跨,连接点采用钢管形成抱箍连接在原有框架柱上,竖向间距 3.6 m,水平间距4.8 m,采用扣件连接,对没有柱子的部位采用楼板和铜管打孔连接。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按2层计算;

脚手架计算书(步距1.8)

本工程首层~设备层双排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单立杆,最大搭设高度50m以下(为20.2m),搭设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30—2001)的设计尺寸及构造要求搭设,故对其相应杆件不再进行设计计算。 本工程五~十九层外双排脚手架采用Φ48×3.5钢管单立杆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高H=57.6m。双排脚手架用于结构施工和装修施工。需对此脚手架进行验算。计算参数如下: 1、荷载计算(此脚手架计算查表所得值通过《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查得) ①恒载的标准值G k: 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由表5—7查得g k1=0.1089KN/m; g k2=0.2356KN/m; g k3=

0.1113KN/m。 a.当取H i=56.7m 用于结构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56.7×(0.1089+0.1113)+1.5×0.2356 =12.84KN 用于装修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56.7×(0.1089+0.1113)+2×1.5×0.2356 =13.19KN b.当取H i=28.4m 用于结构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28.4×(0.1089+0.1113)+1.5×0.2356 =6.61KN 用于装修作业时,G k=H i(g k1+g k3)+n1l a g k2 =28.4×(0.1089+0.1113)+2×1.5×0.2356 =6.96KN ②活载(作业层施工荷载)的标准值Q k: Q k=n1×l a×q k 由表5—12查得q k=1.8KN/m(结构作业时)和q k=1.2KN/m(装修作业时)则有: 用于结构作业时,Q k= 1.5×1.8=2.7KN

最新39m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汇总

39m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0.9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39.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0,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30kN/m2,按照铺设10层计算。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16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45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1.248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卸荷钢丝绳采取2段卸荷,吊点卸荷水平距离2倍立杆间距。 卸荷钢丝绳的换算系数为0.85,安全系数K=10.0,上吊点与下吊点距离4.2m。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0.800/2=0.12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2=1.20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120=0.190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1.200=1.680kN/m

脚手架的计算和荷载计算

脚手架的计算和荷载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8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均布荷载为3.0kN/m2,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00×0.800/3=0.08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0.800/3=0.80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8+1.2×0.080=0.142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800=1.12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142+0.10×1.120)×1.5002=0.278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142+0.117×1.120)×1.5002=-0.327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0.327× 106/5080.0=64.332N/mm2 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1=0.038+0.080=0.118kN/m 活荷载标准值q2=0.800kN/m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外脚手架计算书(20200617113908)

双排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 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25.3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9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钢管类型为φ48.3×3.6,连墙件采用3步3跨,竖向间距5.4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 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40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1.500/2=0.262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1.500/2=2.250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40+1.2×0.262+1.4×2.250=3.513kN/m

钢管支架的计算书

路基边坡防护施工钢管支架工程专项安全方案 设计计算书 一、计算目的 路基边坡坡面防护施工是在斜坡上进行,特别是对于锚杆锚索施工,需要专门 的操作平台来进行锚孔的钻进,所以需搭设钢管支架作为操作平台。对于钢管支架 结合实际地质情况,管架的受力是否合理,有必要对其进行受力计算,掌握支架的 受力情况,实现合理搭设,既经济又保证安全。 支架布置见附件详图。 为了确保安全,为了确保支架结构的受力合理、安全可靠、稳定,满足施工荷 载的需要,确保施工安全,特进行支架的设计及受力计算。 二、支架的设计 (1)材料选择 钢管:支架纵、横向水平杆、立杆均选用直径φ=48mm、壁厚t=3.5mm的钢管,长度分 别为2m、3m、6m;钢管截面面积A=489mm 2,截面惯性矩I=1.215×105mm4,抵抗矩 W=5.078×103 mm3,回转半径15.78 mm,每延米理论重量为3.84㎏。 铸铁扣件:基本形式有三种,即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对接扣件。 竹跳板:规格3 m×0.2m;用于铺设出渣通道。 安全网:规格4.5 m×1.2 m。 (2)支架的布置 (a)立杆 立杆垂直于地面,是把脚手架上所有荷载传递给基础的受力杆件。立杆纵向间距 1.2m, 横向间距1m。 (b)纵、横向水平杆 纵、横向水平杆是承受并传递荷载给立杆的受力杆件。纵向水平杆在纵向水平连接 各立杆,横向水平杆在横向水平连接内、外排立杆。间距见附件详图。 (c)剪刀撑 设置剪刀撑或斜撑,可增强脚手架的纵、横向刚度。剪刀撑是设在脚手架内、外侧

面的十 字交叉斜杆,而斜撑是单独的斜杆。 (d)纵、横向水平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连接立杆下端距底座下方10c m~20cm处的纵向水平杆,起约束立杆底端在纵向发生位移的作用;水平扫地杆设置在位于纵向水平扫地杆上方处的横向水平杆,起约束立杆底端在横向发生位移的作用。 (e)扣件 直角扣件用于两根垂直相交钢管的连接,依靠扣件与钢管表面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荷载;回转扣件用于两根任意角度相交钢管的连接;对接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对接接长的连接。支架各部分具体尺寸、钢管间距以及支架搭设详细要求等详见附图和施工方案。 1. 图1.小横杆受力计算图示 2.荷载 作用在支架小横杆上的荷载主要是施工荷载,主要是工人和钻孔机械的自重;根据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计算参数: 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19.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4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50米。钢管类型为φ48.3×3.6,连墙件采用3步3跨,竖向间距4.50米,水平间距4.50米。 施工活荷载为3.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木板,荷载为0.35kN/m2,按照铺设1层计算。 栏杆采用木板,荷载为0.17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4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40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350×0.400/2=0.070kN/m 活荷载标准值Q=3.000×0.400/2=0.60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40+1.2×0.070=0.132kN/m

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多排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脚手架参数 、荷载设计

计算简图: 立面图

侧面图三、横向水平杆验算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 取多排架中最大横距段作为最不利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2 ×(0.04+G kjb ×l a/(n+1))+1.4 G×k×l a/(n+1)=1.2 (0×.04+0.35 1×.2/(2+1))+1.4 3×1.2/ (2+1)=1.896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0.04+G kjb ×l a/(n+1))=(0.04+0.35 1.2×/(2+1))=0.18kN/m 计算简图如下: 取前后立杆横距最大的那跨计算,并考虑在顶端处有横向水平杆外伸 1、抗弯验算

M max=max[ql b2 /8,qa12/2]=max[1.896 1×.22/8,1.896 ×0.152/2]=0.341kN m· σ=0γM max/W=1×0.341 ×106/5260=64.87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 、挠度验算 νmax=max[5q'l b4/(384EI) ,q'a14/(8EI)]=max[5 0×.18 ×12004/(384 ×206000×127100),0.18 ×1504/(8 ×206000×127100)]=0.185mm νmax=0.185mm≤ [ ν=]min[l b/150,10]=min[1200/150,10]=8mm 满足要求! 3 、支座反力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 max=q(l b+a1)2/(2l b)=1.896 (×1.2+0.15)2/(2 ×1.2)=1.44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q'(l b+a1)2/(2l b)=0.18 ×(1.2+0.15)2/(2 ×1.2)=0.136kN 四、纵向水平杆验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1.44kN q=1.2 0.0×4=0.048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1'=R max'=0.136kN q'=0.04kN/m 1 、抗弯验算计算简图如下: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计算

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35.0米,12.0米以下采用双管立杆,12.0米以上采用单管立杆。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0.9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80米。 钢管类型为48×2.8,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60米,水平间距3.00米。 施工活荷载为2.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5kN/m2,按照铺设11层计算。 栏杆采用竹笆片,荷载为0.15kN/m,安全网荷载取0.0050kN/m2。 脚手板下大横杆在小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两根大横杆。 基本风压0.45kN/m2,高度变化系数1.25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05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30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50。 1、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6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0.900/3=0.045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000×0.900/3=0.600kN/m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1.2×0.036+1.2×0.045=0.097kN/m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1.4×0.600=0.840kN/m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抗弯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0.08×0.097+0.10×0.840)×1.5002=0.206kN.m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0.10×0.097+0.117×0.840)×1.5002=-0.243kN.m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管道支吊架计算书

长安美院运动场地下室管廊管道支架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2019年11月20日

管廊管道支架施工方案 支架选用参考图集《05R417-1》、《03S402》、《04R417-1》,焊缝及高强度锚栓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根据图集说明核算支架强度如下: 一、布置概况 长安美院运动场车库管廊位置设计有4根DN200 镀锌管、1根DN250 PSP 钢塑复合管,1根PE160 PE管,6套管线共用支吊架,每组支架采用三根吊杆,采用M10膨胀螺栓锚固在地下室结构梁上,支架的间距设置为L=4.2米。 二、垂直荷载G; 1、管材自身重量:2597N*2+1002N+1298N=7494N DN200镀锌管自重:2*0.02466*壁厚*(外径-壁厚)*9.81*4.2=0.02466*6* (219-6)*9.81*4.2*2=31.52*9.81*4.2*2=2597N DE160 PE管自重:3.14*1.02*壁厚*(外径-/1000=0.032028*4.9* (160-4.9)*9.81*4.2=1002N DN250 PSP钢塑复合管自重(按钢管计):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0.02466*6*(273-6)=39.51*9.81*4.2=1298N 2、管道介质重量:2203N+1143N*4+730N=7505N DN250给水管介质重量:ρ×1/4πD2×g×L=1000×1/4×3.14× (0.273-0.006*2)2×9.81×4.2=2203N DN200消防自喷管介质重量:ρ×1/4πD2×g×L=1000×1/4×3.14× (0.200-0.006*2)2×9.81×4.2=1143N PE160中水管介质重量:ρ×1/4πD2×g×L=1000×1/4×3.14× (0.16-0.0049*2)2×9.81×4.2=730N (其中:ρ=1000kg/m3 ,g=9.81N/kg); 3、垂直荷载G=(管材自身重量+管道介质重量)×1.35=(7494+7505)× 1.35=20249N,(其中:垂直荷载G根据图集《03S402》第六页,“考虑制造安装因素,采用管道间距标准荷载乘1.35的荷载分项系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