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

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例如:有人喜欢与别人讨论问题,从别人那里得到启发;有人则喜欢自己独立思考。认知风格与认知能力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其差别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其一,能力是指成就水平,而风格是指偏爱方式;其二,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达到的最高行为,而风格是指人们的典型行为;其三,能力是一种单极变量,有高低或好坏之分,而风格是指一种双极或多极变量,无高低与好坏之分。个体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儿童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认知风格可能会保持到成年。认知加工方式有许多种,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冲动和沉思、同时性和继时性等。 一、场独立性一场依存性 威特金等(Witkin,1940)在垂直视知觉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了认知方式的个体差异,即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上。场独立性(field-independent,简称FI)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而场依存性(field-dependent,简称FD)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用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embedded figure test)可以有效地测量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人格差异。测验图形是由一种比较复杂的图形构成的,其中隐藏着一个简单的图形。测验时,要求被试迅速地从复杂图形中找出简单的图形。 在这个测验中,复杂图形就是一个“场”,对简单图形具有掩蔽的作用。场独立性的人能迅速找出简单的图形,说明他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不受或较少受到“场”的影响;而场依存性的人较难找出简单图形,说明他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不容易把简单图形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来。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人格差异,表现在心理活动的许多方面,在知觉、思维、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可以看到这种差异。整体说来,场独立性与场依

成人学习风格测试(KOLB学习风格) 成人学习风格测试 【测试说明】此

成人学习风格测试(KOLB学习风格) 成人学习风格测试 【测试说明】此测试适用群体为成年人,测试内容为学习风格。 【测试方法】对下面的每一句描述进行快速判断,如果符合自身特点,请标记为A,如果不符合,请标记为B。将标记直接写入最后的表格中。 【试题】 1、在我认为有理由的情况下,我往往采取合理的冒险行动。 2、我认为正规的程序和政策对人的限制太大。 3、我严肃率直的作风为人所知。 4、我听完别人的观点后才发表我的看法。 5、我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为人处事原则性极其强。 6、我希望以按部就班的方法解决问题。 7、我习惯于简单、直接地发表我的看法。 8、我判断一个建议的好坏的关键因素是看它实际上是否可行。 9、我经常发现,根据感觉产生的办法和经过细心思考与分析才产生的办法使用起来同 样的理想。 10、我总是积极寻求新的经历。 11、我对得到的数据的分析处理往往小心谨慎,避免过早下结论。 12、在进行问题讨论时,我喜欢观察别人的行为。 13、我经常对他人的一些基本设想提出疑问。 14、我注意自我控制,比如:注意自己的体重、坚持锻炼身体、坚持某一个固定的例 行程式。 15、我听到一个新的想法或方法时,我总是马上着手考虑要在实践中试试。 16、对于既定的程序或政策,只要我认为他们有效,就坚持到底。 17、我喜欢滔滔不绝的讲话。 18、我喜欢努力解决与众不同的新问题。 19、在做出结论之前,我特别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20、我对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感兴趣。 21、我喜欢与逻辑思维强、有分析能力的人相处,不喜欢与容易冲动的人共事。 22、我习惯把事情安排在固定的程序内进行,而不喜欢杂乱无章的事情。 23、我喜欢开门见山地进入谈论的主题。 24、我总是急于在实施过程中搞清楚事情的可能性。 25、我认为爱开玩笑、易于冲动的人比较可爱。 26、一般情况下我愿意公开自己的感情。 27、我对工作总是善始善终。 28、我认为消息来源越多越好。 29、我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与某种普遍规则相联系的。 30、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应该正当,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31、我愿意做技术性的工作,如系统分析、设计流程图、业务扩充计划、随机规划等 等。 32、我判断谁的注意对,是根据他的实际成绩。 33、我情愿在随机、灵活的基础上对事情做出反应,而不是事先就做好计划。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析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析 到底什么是学习风格?对于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论。有的人将它定义为,"学习风格是个人喜好的掌握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式";还有的人认为,"学习风格是心智加工个性化的一般行为倾向,它是智力的个性特征";另一种更加综合的观点认为,"学习风格是一种不管学习任务的特殊要求而采用特殊学习策略的偏好,是一种信息加工的图式"。我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邵瑞珍教授等人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学习风格是灵活的个人喜好、习惯或者个性特征。 学习风格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每个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风格进行了考查。考伯(KOlb)根据学习风格的知觉和加工动力特征,将学习风格划分为:善于想象的、善于吸收的、善于逻辑推理的、善于调和的。所谓善于想象的学习者就是吸收具体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并把他们所看到的进行概括。善于吸收的学习者则从抽象的观念出发进行思维加工,他们边思考边看。善于逻辑推理的学习者从经验中抽象出信息并进行积极加工,他们从一个观念出发然后通过试验验证它。善于调和的学习者感知具体的信息并积极地加工,他们是感觉者、试探者和操作者。 劳特斯(Lotas)根据心理的类型,将学习风格划分为四种类型:情感1、认知2、认知1、情感2, 三等四种类型。具有情感1学习风

格的学习者喜好在群体中学习,对他人非常敏感,而且根据他人的情感进行决策。具有认知2 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则喜欢用事实建构和理解理论。具有认知 1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所关心的是生活的实践方面.并根据精确的信息进行决策。具有情感2 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关心的是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们根据道德和美学进行决策。费舍(Fischer etc)等人则把学习风格划分为:情感的(两种类型)、增量的、感知通才--专才的、直觉的。第一种情感风格的学习者需要具有情感氛围的学习环境。第二种情感风格的学习者需要观点和活动的动力重叠。增量风格的学习者要求有一种逻辑--序列的结构。感觉通才的学习者往往是一个多感知的学习者,而感觉专才的学习者则喜欢某一种感知方式(听或看)。直觉的学习者根据不系统的信息和经验,突然洞察和产生意义并精确地概括。麦卡锡(McCarthy)则综合了前面研究者的理论,形成了一种新的学习风格划分方式。他把学习风格划分为创新的、分析的、常识的和动力的等四种类型。创新的学习者通过个人的参与和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寻求意义,他感知具体的信息并随意地进行加工,这种类型的学习者具有善于想象的风格。分析的学习者评价权威的事实和观点,抽象地感知信息,并进行思维加工。这种学习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非常成功。常识性的学习者想要知道事物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并寻找事物的关系。动力的学习者是冒险者,他们往往对隐藏的可能性有兴趣,所以他们是很好的问题解决者和创造者。格莱高克(Cregorc)为了测定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设计了一种自我报告的工具。在这个测定工具中,他把学习风格划分为:

风格美学风格平衡

风格美学风格平衡 节选自《顾问式整体形象设计师》发型风格美学文\ 驰峰风格美学核心理念就是使发型设计师必须具备,色彩平衡,风格平衡,色彩与风格平衡的设计能力。是否具备这种能力也是衡量发型设计师是否具备整体形象设计能力评判标准。 风格平衡 在风格美学整体形象设计中,风格平衡指的是顾客的风格与发型的风格与服饰的风格平衡关系。发型设计师做风格平衡的主要原因,因为组成风格的元素具有具有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比如组成风格的线条元素具有曲线型、中间型、直线型;还有组成风格的轮廓质感元素具有硬朗的、中间的、柔和的关系。将顾客风格与发型风格与服饰风格三者统一,使得三者之间具有和谐风格平衡关系,是发型设计师是否将风格做到平衡设计的关键所在。 一、四型风格属性平衡 四型风格属性定位是以曲线型与直线型,量感以大量感与小量感定位成四型风格属性定位,用小曲表示可爱风格属性,用大曲表示甜美风格属性,用小直表示前卫风格属性,用大直表示摩登风格属性。因此也就会出现四型风格顾客风格定位定位,四型风格发型风格定位,四型风格服饰风格定位。用四型风格属性定位如果将顾客风格、发型风格、服饰风格做到平衡,就得将顾客风格、发型风格、服饰服饰风格都必须用四型风格定位进行统一,否则一旦风格定位出错了,风格关系也因此失去平衡。四型风格作为风格平衡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会缺少科学的完整性,不利于发型设计师将风格应用到发型设计之中。 二、九型风格属性平衡 九型风格属性定位是以曲线型、中间型、直线型,及质感硬朗质感、中间质感、柔和质感进行风格定位的,用轮廓曲质感柔和为可爱型风格、轮廓曲质感中间为优雅型风格、轮廓曲质感硬朗为浪漫型风格;轮廓中间质感柔和为时尚型风格、轮廓中间质感中间为柔美型风格、轮廓中间质感硬朗为华丽型风格;轮廓直线质

认知风格分类研究

认知风格分类研究 摘要: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其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是组织和表征信息的一种偏好性和习惯性的方式。本文简述了认知风格的分类及其理论整合。 关键词:认知风格分类理论整合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1],又被称为认知模式或认知方式,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并具有个性特点的态度与风格。对认知风格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 盛行于60、7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该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且在教育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认知风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思路出发,形成了很多关于认知风格的理论模型。 1 认知风格类型 1.1场独立——场依存型(Field Independence / Field Dependence) 场独立——场依存型研究归功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 A. Witkin 1916-1979)。该研究起因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飞行员们驾驶的飞机常在云雾中翻滚,导致他们丧失方位感而造成飞机失事。威特金等人采用棒框测验(Rod-Frame Test)、斜屋椅测验(Tilting room-Tilting chair Test)和转屋测验(Rotating room Test),用于对飞行员调整身体位置的线索(垂直知觉)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人们在判断垂直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主要依据自身平衡感来判断,有些则主要参照来自仪表的视觉线索,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或使身体在座舱倾斜时仍保持身体垂直。基于这样的事实, 威特金提出了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理论构想。场独立者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而场依存者在信息加工时倾向于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这里的―场‖指的是周围环境,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体的感知。 1.2齐平——尖锐型(Leveling / Sharpening) 齐平——尖锐型是海奥兹曼等(Holzman & Klein)于1954年提出的[2]。是指迅速同化并忽略细节差异或者强调新信息的细节与变化,即个体将信息―吸收‖到个人的记忆中时表现出的差异。齐平性个体关注的是相同之处,下意识地排除了差异;而尖锐型个体喜欢寻找差异。齐平性个体倾向于将相似的记忆内容混淆起来,被记忆对象中的差异往往被丢失,或被弄得模糊不清。而尖锐性个体倾向于不将记忆中的事件相混淆,甚至夸大相似记忆内容之间的较小差异。 1.3 聚合——发散型(Convergent / Divergent)

论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

论认知风格与第二语言习得 摘要: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在语言学习中,拥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通常选用的学习策略有差异。学习主体的认知风格会给外语学习者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是学习模式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城中,语言学家对主要的认知风格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不同所具有的外语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同时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或学习方法,影响教育工作者教学方法的选取。 关键词:认知风格二语习得外语学习学习模式 0.引言 认知风格是与个性密切相关的是一种变量,即个人处理信息或处理任务的首选方式。不同的认知风格影响着学习者的语言学习, 换句话说,认知风格不同的人在语言学习中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因此最后的结果有很大差异。在心理学文献中已经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认知方式,其中一些被认为是针对第二语言习得意义进行调查的。认知风格通常被讨论,就像它们是极性一样, 在现实中,人类更可能表现出一个极点或另一个极点的倾向,他们的认知风格测试的分数沿两极之间的连续统一排列。认知风格的研究中于1962年,心理学家维特金最先提出了场独立和场依赖的概念。于是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认知风格,因为钻研的角度有所不同,认知风格的分类和概念也就有所差异。认知风格具备理性和稳定性; 它与认知策略和个性密切相关,只表达个人的认知倾向,不表现智力或能力水平。因为智力是智力测验和学术测验之间的区别,只有一个维度,认知风格由极点描述。风格和能力显然不同,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是彼此关联的, 但在其他情况下,它们是不同的,认知风格逐渐由个人形成。一旦形成,就是具有稳定性,难以随着学习内容和环境而变化。 1.认知风格的类型及特点 1.1 场独立和场依赖 不同的认知风格是有差异的,依据这些差异,我们能够把认知风格分为两种,即场独立和场依赖,它们是人们处理客观世界信息的两种风格。人们对这些词的感知和理解有各种不同的见解,美国心里学家Witkino Witkin(1962)指出:在知觉活动中,取决于外部参考或受背景影响较大是场依赖特征。心理学中的场独立和场依赖是两种相反的信息处理方法,依赖领域的人根据社会参考决定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这些行为是以社会为导向,表现出沟通的技巧。然而,场独立者基于内部参考,以确定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他们非常感兴趣抽象理

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差异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课题的提出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经常听到同事有这样的感言:“现在的孩子怎么了?很少有孩子主动学习,他们也不会主动学习!”确实,当前的学生不太会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认识也不够,在教育评价方面,形式单一,无法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学生学习风格也有了多样化。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差异的研究》这样一个课题。 2、国内外同一研究现状 自从哈伯特??塞伦(Herber.tThelen)提出了《学习风格》这一概念,西方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 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侧重于从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及不同的认知风格来研究相应的学习风格的特征;近期研究(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则明显呈现出由整体转向分化的趋势,偏重于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对学习风格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以揭示它们对学习风格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 划分了学习风格的不同类型;现代的学习风格研究(20世纪90年代末)则注

重将学习风格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 的学。?? 我国对学习风格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并对学习 风格的内涵、特征及构成要素等进行理,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 论上的探讨;近期的研究则注重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学习风格对学习的影响。纵观国内外有关学习风格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学习风格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学习风格,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对学习风格的解释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仍有许多共同点。大 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或倾向; 第二,学习风格具有稳定性,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景等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第三,学习风格具有个性特征。 (二)关于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研究学习风格要素的构成是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是把学习风格理论与 实践研究联系起来的纽带。关于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许多不同的分类。邓恩夫妇(Dunn)把学习风格要素分为环境、情感、社会、生理和心理五大类二十七个要素。凯夫(Keefe)则把学习风格要素划分为认知风格、情感 风格和生理风格三大类三十二个要素。邓恩和凯夫分别从多种角度剖析了学习风格的要素,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在借鉴邓恩和凯夫对学习风格要 素划分的基础上,谭顶良教授根据我国文化制度、教育制度的特点,把学习风格要素分为生理、心理、社会性三大类二十三个要素。 (三)关于学习风格的分类。

学习风格测试

学习风格测试 不符合-------1分 说不清-------2分 符合-------3分 1.我常以图像或涂鸦装饰我的功课。 2.如果我没有将事情写下来,我便会遗忘。 3.我必须使用写下或者是地图,以找到新地方。 4.如果有意识写下或图示一个新名字,我更容易记忆。 5.考试时,我能够从笔记或书中,汲取图标信息应试。 6.如果没有看见演说者的脸,我便很难去听他说什么。 7.在教室里, 我会因为室外人的移动而转移注意目标。 8.我比较喜欢用大量的幻灯片或是图片学习。 9.当我买一个新电器时, 我比较喜欢先阅读说明手册。 10.我能够边学习边听收音机,但不能边看电视边学习。 11.即使从容不迫的书写,我手写的字并不整齐。 12.当我阅读时默读或者朗读,能读的更好。 13.如果有人给我指路,我会更容易找到一个新地方。 14.我比较喜欢用简报的方式取代写文章来交课堂作业. 15.当我做决定的时候,与别人商量会帮助我做决定。 16.有时候我会弄混一些很像的词,如「gun」和「gum」。 17.相同的内容,我比较喜欢听的胜过读「它」。 18.我比较喜欢有大量讨论与客座讲者的课程。 19.当我买一个新电器时,我喜欢别人告诉我如何使用。 20.我会因为咳嗽、小声说话、或是椅子响而分心。 21.我能够在没有说明与指导的情况下完成事情。 22.如果能够动手做,我可以学得更好。 23.听完或读完某人的文章后,我可能买下其光盘或书。 24.当拼写字时, 我就写下这个字所有可能的拼法。 25.如果有大量的休息,我会学得更好。 26.当我起身绕一绕时,有助于我念书或回答问题。 27.我四处绕绕就能够在新环境找到我要去的地方。 28.我喜欢大量进实验室实验或实地田野考察的课程。 29.学习新实验时, 我喜欢询问他人找出方法解决。 30.当我在说话时会大量使用手势。 第01-10题:视觉型 第11-20题:听觉型 第21-30题:触觉型 当你完成了这30题后,将每一部份10题的答案加在一起。分数最高的那一个类型就是你所倾向的学习风格。 如果你在某两种或三种类型的测试中是持平的或基本持平,说明你在这两种或三种类型上是一个综合性的。

基于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的教案

基于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的教案 基于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下的物理教学设计西华师 范大学物电学院王可 呼唤智慧的教育,培养个性的学生,已经成为当今我国 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如何从根本上革除我国传统教育中 重知识传授、轻智慧培养的弊端,如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使拥有不同天资和强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核心问题。自从多元智能理论传入我国,它迅速构成了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之一。然而多元智能关注的主要是人的多种智能 与学习内容的联系,几乎不涉及人们的认知过程,并没有 关注学生对信息的感知和加工。基于此,有人提出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学习风格理论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实施更加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本文对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整合下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广大一线的物理教师有所帮助。 一、多元智能与学习风格理论及其整合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简称MI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Gardner)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加德纳认为 “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八种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八种智能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 自然智能[1]。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的学生。即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没 有高低之分,有的只是组合方式的差异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在多元智能看来,个体智力的发展受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教育条件的极大影响与制约,即所有智能通过发展都能成为能力。语言智能通过听说读写能使人说话 自如或书写流畅;数理逻辑智能通过演绎归纳和推理使人有效地工作和思维;视觉空间智能通过视觉和意象进行绘画能发展人的视觉创作能力和视觉准确定位能力;身体运动智能发展手眼协调和平衡能力以及身体表现能力;音乐智能使人学会创作音乐和分析欣赏音乐;人际智能则能关注他人感受并发展与人共事能力;自我认识智能可监控个人思维、展示自律、保持冷静;自然智能可使人对生物和自然物进行鉴别与归类、分析生态和自然环境。这些都 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2.学习风格理论 学习风格理论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Kung.C)根

风格美学

风格美学 节选至《顾问式整体形象设计师》发型量身定制文驰峰一.什么是风格美学 风格美学通俗的解释就是发型师能够根据顾客的风格特质量身定制设计适合顾客的发型风格技术系统。 二.发型师学习风格美学核心是什么? 发型师学习风格美学的核心是顾客风格诊断技术,发型师学习风格诊断的过程就是对顾客五官特质以及风格元素系统认知的过程在风格美学的理念中,人物风格诊断共有十六项元素进行分析。 (一)人物风格诊断 1、肤色色相属性 分析顾客肤色属于暖色、冷色还是中性色。(肤色的色相为暖色、冷色、中性色是按照九季色彩划分的) 2、肤色明度 肤色明度指肤色的深浅度,判断此类时主要考虑顾客的肤色是偏白、偏黑还是中间。 3、脸部轮廓 脸部轮廓通常指的是脸部的外缘线,通过对顾客脸部轮廓的判断会得出直线型、曲线型还是中间型。 4、脸部轮廓质感 脸部轮廓质感是指脸部轮廓的清晰度,脸部偏胖是柔和质感、偏瘦是硬朗质感、两者之间的为中间。

5、脸部水平平衡 脸部水平平衡指的是两眼之间的距离,较宽为向心型、较近的为离心型、两者之间为中间型。 6、脸部垂直平衡 脸部垂直平衡指的是两眼中间到嘴的距离,向心型垂直距离较长为柔和、离心型垂直距离较长为硬朗。两者之间为中间。 7、眉线 眉线主要判定的是,眉线是直线型、曲线型或者中间型。判定眉线是直还是曲主要参考眉头到眉峰的距离,距离大为直线型、没有眉峰为曲线型、两者之间为中间型。 8、眉线质感 眉线质感是指眉毛的清晰度,一般情况下眉毛亮细的为柔和、暗粗为硬朗、两者之间为中间型。 9、眼线 眼线指眼部的线偏直线型、曲线型或者中间型。 10、眼线质感 眼线质感指的是眼线的清晰度,为硬朗、柔和、两者之间。11、鼻线 鼻线是指鼻梁是否够直,一般情况下鼻梁长的为直线型、鼻梁短的为曲线型、两者之间为中间型。 12、鼻线质感 鼻线质感指的是鼻线的清晰,主要观察鼻梁侧部效果,直线型直

认知风格调查表

□认知风格 虽然教育者早就注意到学生们在学习风格(或可称认知风格)方面有很大差异,但苦于没有很好的测试方法。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所罗门(Barbara A. Soloman)从信息加工、感知、输入、理解四个方面将学习风格分为4个组对8种类型,它们是:活跃型与沉思型、感悟型与直觉型、视觉型与言语型、序列型与综合型,并设计了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学习风格量表,可以较好地进行学习风格的测试。你属于什么样的学习风格?不妨使用“所罗门学习风格自测问卷表”测试一下(https://www.doczj.com/doc/aa17109185.html,/learningstyles/ilsweb.html)(链接),以确定你自己的学习风格。 通过所罗门学习风格自测问卷表,你测定的你自己的学习风格是(可填写): □控制点类型 说明:这个测验来自互联网,完全是趣味性的测验,并不反应真实情况。对于下面的每一个问题,你同意哪一种说法:(下面三题可每题做成选择后并提交,最后统计对于上述问题,选“1”多还是“2”多,对于这两个结果系统会给出相应的判断:如果你对于上述问题多选“2”,那么就说明你是一个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人;而如果你对于上述问题多选“1”,则说明你是一个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人。) 第一题: 1.人们生活中很多不幸的事都与运气不好有一定的关系。 2.人们生活的不幸起因于他们所犯的错误。 第二题: 1.想要知道一个人是否真的喜欢你很难。 2.你有多少朋友取决于你这个人怎么样。 第三题: 1.很多时候我都感到对自己的遭遇无能为力。 2.我根本不会相信机遇或运气在我生活中会起重要作用。 做完后提交的结果为以下两种的一个: ①如果你对于上述问题多选“2”,弹出:你是一个具有内部控制特征的人; ②而如果你对于上述问题多选“1”,弹出:则说明你是一个具有外部控制特征的人。 控制点是一个连续谱,一极是外控性另一极为内控性。请根据“理论学习”部分有关内外控制点的内容,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属于内部控制者,哪些地方属于外部控制者,并最终确定自己是哪种控制占主导因素(把此处实现为:网上填写并能够提交的方式或者是可以下载后上传的方式)

教育心理学习风格理论和模型

教育心理学习风格理论和模型 一、学习风格的分析模型 (一)Riding的基础维度模型 通过度析30多种认知和学习模型,Riding等人提出信息处理、反馈 的两种基础维度:整体-分析和语言-形象维度。整体分析维度代表 着个体处理信息的方式:整体的处理或是部分的处理。分析型:逻辑的、汇聚的、批判式的。整体型:扩张的、无限制的、发散的、创造 性的。言语-形象思维,描述个体是以言语的方式还是以形象的方式 处理信息。Riding指出,绝大多数的学习风格模型仅仅集中于描述学 习风格的某一方面。这些风格能够归纳到整体-分析维度和言语-形 象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相互之间并不影响;一个形象型学习风 格的人,能够是整体型,也能够是分析型。 (二)认知中心、学习中心、人格中心三种趋向 基于斯腾伯格理论和研究,Rayner等人学习风格建立在人格中心、认知中心、学习中心三个趋向的框架之中。认知中心趋向集中于个体在 认知和知觉上的差异性。认知中心倾向试图整合Riding等人的整体- 分析和言语-形象原则。学习中心趋向是一种新的概念,它注重的是 教育情景的设置。如学习的最佳时间、温度、灯光、是否单独学习。 人格模型得到了较少的讨论。 学习风格的理论综合地囊括了典型的学习风格。并不侧重于某一单一 的理论和模型,而是希望提供多个视角,能够发现不同模型间在研究 和实践中的重叠之处。本文并不是要总结出一个理想的模型,而是通 过比较,来拓宽研究的视野,促动教育工作者更好的研究和实践。 场独立/场依存理论强调人的一种对任务特性选择的水平,类似于空间 智力。这种水平与问题解决存有密切关系。一些教育心理学家还认为,这种场的空间智力,与人的自我感有结构上的关系。场独立学习者的 特征是以内在的体系作为参考对象,以自我目标为驱动来构建其学习

风格美学九大风格特点

风格美学九大风格特点 节选至《顾问式整体形象设计师》发型风格美学文驰峰 一、可爱型风格特点 (一)可爱型人物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可爱型人物风格的五官轮廓为曲线型,量感为小量感。 (二)可爱发型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可爱型发型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柔和质感。(三)可爱服饰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可爱型服饰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柔和质感。(四)可爱型风格色彩搭配 可爱型色彩搭配如妆面色彩、染发发色色彩、服饰色彩以暖色系的春季型为标准。(五)可爱型风格形象设计特点 可爱型风格打造的是可爱的、乖巧的、活泼的、年轻点甜美的圆滑的整体印象。 二、优雅型风格特点 (一)优雅型人物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优雅型人物风格的五官轮廓为曲线型,量感为中量感。 (二)优雅发型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优雅型发型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中间质感。(三)优雅服饰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优雅型服饰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中间质感。(四)优雅型风格色彩搭配 优雅型色彩搭配如妆面色彩、染发发色色彩、服饰色彩以暖色系的春秋季型为标准。(五)优雅型风格形象设计特点 优雅型风格打造的是优雅的、淑女的、典雅的、飘逸的、高雅的、雅致的整体印象。 三、浪漫型风格特点 (一)浪漫型人物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浪漫型人物风格的五官轮廓为曲线型,量感为大量感。 (二)浪漫发型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浪漫型发型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硬朗质感。(三)浪漫服饰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可爱型服饰风格的五大轮廓为曲线型,质感为硬朗质感。(四)浪漫型风格色彩搭配 浪漫型色彩搭配如妆面色彩、染发发色色彩、服饰色彩以暖色系的秋季型为标准。(五)浪漫型风格形象设计特点 浪漫型风格打造的是浪漫的、女人的、性感的、迷人的、热烈的整体印象。 四、时尚型风格特点 (一)时尚型人物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时尚型人物风格的五官轮廓为中间型,量感为小量感。 (二)时尚发型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时尚型发型风格的五大轮廓为中间型,质感为柔和质感。(三)时尚服饰风格特点 在标准风格的前提下,时尚型服饰风格的五大轮廓为中间型,质感为柔和质感。(四)时尚型风格色彩搭配 时尚型色彩搭配如妆面色彩、染发发色色彩、服饰色彩以中性色系的春夏季型为标准。

认知风格测验

(三)测量工具 本调查所采用的《认知风格镶嵌图形测验》是一个知觉测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1998年的修订本)。测验要求被试者在较复杂的图形中找出并描绘出隐藏在其中的一个指定的简单图形,测验得分的高低反映了被试克服隐藏图形的知觉能力——即空间改组能力的强弱。场依存——场独立性的理论认为,场独立性的被试能够顺利克服隐藏作用而分离出简单图形,而场依存性的被试克服隐藏作用分离简单图形则相对比较困难。 该图形测验是为了了解个体认知风格的场依存——场独立性这一维度而设计的纸笔测验,它对文化背景没有要求(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试者都可以完成)。它主要由测验说明和测验题目组成。其中测验题目又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9道题,这是为了让被试熟悉题型供练习而用的,不记成绩,但事先不告诉被试第二、三部分,各含10道题,是正式测验题,每道题下面都标出了要找出的简单图形号码,简单图形附在测验的最后一页。测验分数是以第=、三部分中正确画出指定简单图形总数记分,每题1分,最高应为20分。 根据场依存——场独立理论,在镶嵌图形测验中得分较高者应划为典型的独立于场的人,得分较低者应划为典型的依存于场盼人。在本研究中我们是以《认知风格镶嵌图形测验》给出的成人常模为依据,按照公式:标准分数z=(被试得分一相应常模团体的平均分)/相应常模团体分数的标准差和公式:T=50+10Z。计算出T作为认知风格的代表值,如果T值大于50则表明被试倾向于场独立性,其值越大(越接近80)独立性越强;反之,如果T值小于50,则表明被试倾向于场依存性,其值越小(越接近20),依存性就越强。 三、结果分析 (一)129位藏族成年人的认知风格 从结果可知,测查的129位藏族成年人总体认知风格的代表值T=55.7,说明他们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性(T值大于50分)。其中男性的代表值T=52.6,女性的代表值T=58.2,说明被调查的女性的场独立性强于男性。 (二)不同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下藏族的认知风格 从结果可知,被测查的72位生活在海拔3000m~3500m主要从事农业的藏族成年人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依存性(T值小于50分);33位生活在海拔3500m~4000m从事以多种经营为主的混合型生产方式的藏族成年人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性(T值大于50分),其独立性最强}24位生活在海拔4000m以上的以游牧为主的藏族成年人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性。 (三)三种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被试在认知风格倾向上的差异性比较 该方差分析表由SPSS统计软件完成。 从表3的结果可知,三种不同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被试在认知风格倾向上有极显着的差异。 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不同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的被试在认知风格的倾向上确有本质的差异,其中差异最为显着的是游牧与综合这一组。说明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是影响认知风格的重要因素。 四、讨论 从以上取得的测查数据,我们可得出三个有关藏族认知风格的重要结论: (1)129位藏族成年人总体认知风格倾向的代表值T=55.7,说明其总体的认知风格倾向于场独立性。也就是说,被调查的藏族成年人总体认知风格是倾向于场独立性。 (2)测查结果显示,女性的T值为58.2,男性的T值为52.6。这显示了一个特殊现象,即藏族成年女性的认知风格比男性更倾向于场独立性。 (3)藏族成年人总体认知风格虽倾向于场独立性,但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下其认知风格却呈现了明显的差异:反映海拔在3000m~3500m从事农耕的72位被试者的T值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认知方式差异 与教育 (三).认知方式差异与教育 1.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认知风格,是个体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 2.学生的认知方式多样,认知类型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问题情境可能适合不同的认知类型。 (1)场独立与场依存 具有场独立认知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认知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 场独立性、场依存性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场独立性学生一般偏爱自然科学、数学,且成绩较好,两者呈显著正相关。他们的学习动机往往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性学生一般较偏爱社会科学,他们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他们对人比对物更感兴趣。场独立性者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而场依存性者则偏爱非分析的、笼统的或整体的知觉方式,他们难以从复杂的情境中区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 另外,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学生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偏好。场独立性学生易于给无结构的材料提供结构,比较易于适应结构不严密的教学方法。反之,场依存性学生喜欢有严密结构的教学,因为他们需要教师提供外来结构,需要教师的明确指导与讲解 冲动型的学生对问题反应较快,但错误较多;慎思型的学生则反应较慢而错误较少。 场独立型学生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对学习产生干扰;场依赖型学生因外界刺激而对学习产生干扰。 对场独立性的研究对重视个别差异的学校教育有很大的意义。场独立型的学生,较少接受与人有关的社会讯息,喜欢独立思考,适合学习自然学科;个性偏于理性。 场依赖型的学生较轻易接受与人有关的社会讯息,对社会学科有较大兴趣;个性偏于感性。 (2)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沉思型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而冲动型学习者则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末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较快,但容易发生错误。但并非所有反应快的学生都属于冲动型,有的可能是由于对任务很熟悉,或者是思维很敏捷的缘故。 研究发现,沉思型学生与冲动型学生相比,表现出具有更成熟的解决问题策略,更多地提出不同假设。而且沉思型学生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的动作行为,忍受延迟性满足,此起冲动型学生,更能抗拒诱惑。此外,沉思型与冲动型学生的差别还在于,沉思型学生往往更易自发地或在外界要求下对自己的解答作出解释;而冲动型学生则很难做到,即使在外界要求

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

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 同学们对各学科的知识 已有了深入地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 大家都摸索到了一些学习方法 自己的学习风格也正在逐步形成 今天我将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学习方法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看两个小事例 小明和小文的学习方式 下面我们看一下小明的学习特点 他习惯用知识网络来记知识 平时喜欢一个人静静地思考 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 他更喜欢于在晚上学习 我们经常把小明这样的学习类型 叫做深思熟虑型 这样的学习者大都习惯于 首先静静地思考一番 再从事一些活动 再看小文小文学习的特点 他喜欢与同伴交流式的学习 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 他需要经常变换好让自己兴奋 我们常常把小文这种类型 叫做积极主动型 这样的人更喜欢与同学 探讨式的学习 可以看出小明与小文的学习方式 是很不一样的 一个喜欢安静一个喜欢热闹 哪种学习方法好呢 我想最重要的是要看学习的效果 其实小明和小文都各有自己的特点 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学习风格 下面我们看看什么叫学习风格 我们管学生对学习方法的

定向或偏好 在学习过程中通常喜欢 采用哪种方式的学习 叫做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反映了每个人具有 独特的思考方式 有其偏好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学习风格 因人而异各有千秋 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独特性 它是指学习风格因人而异 是个人性格气质思维方式 及家庭与学校教育环境等 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小明小文还有你自己 都有自己的特点 第二个特征是稳定性 学习风格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短时期内不会轻易地改变第三学习风格的差异性 每一种学习风格 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表现为两面性 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种 完美无缺的学习风格 它需要我们不断在老师的帮助下纠偏自己也要扬长避短 学习风格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首先我们看环境因素 对背景音乐的要求 你是喜欢安静的学习 还是总喜欢选择一些 有背景声音的环境学习 我想每个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于照明程度的要求

学习风格的类型

学习风格的类型 [1] 年龄性别特征 不同的个体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而具有不同 的性别和年龄特征 Witkin(1977)、Zenhausern(1980)、 周润民(1990)、叶一舵(1985)、毕世响(1992) 体质特征个体由于遗传和后天环境而具有不同的生理 机能。也称为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Keefee(1979) 时间节律学习个体有自己的生物节律,分为清晨型、上午型、下午型、夜晚型,不同的时间段会产生不同 的学习效果。 Keefee(1979)、Witkin(1977)、Zenhausern(1980)、周润民(1990)、叶一舵(1985)、毕世响(1992) 感知觉通道偏爱 个体倾向于通过某种感觉器官的刺激而接受 信息和学习。包括视觉型、动觉型、听觉型。 Dunn & Dunn夫妇、Witkin(1977)、 Zenhausern(1980)、周润民(1990)、叶一舵 (1985)、毕世响(1992) 环境因素个体倾向于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物理环境因素:包括对声音、光线、温度、坐姿的偏爱; 社会环境因素则包含小组竞争、小组合作、独立学 习、结伴学习、成人支持、亲密关系。 Witkin(197) 、Zenhausern(1980)、周润民(1990)、叶一舵(1985)、毕世响(1992) 活动性由于先天或者后天的影响,个体对活动的偏爱 程度不同。 Dunn & Dunn夫妇、Keefee(1979) 在以上各种因素中,学习时间的偏爱和感知觉通道的偏爱与大学生学习关系较为密切。因此我们重 点围绕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学习建议。 1.对学习时间的偏爱 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生物节律,表现在学习时间上也有不同的偏爱,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进行学习 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人喜欢在清晨,有人喜欢在上午,有人喜欢在下午,还有人喜欢在晚上学习。根据 学习者对不同学习时间的偏好,可将学习者分为四种类型: 清晨型:(又称为百灵鸟型)这类学习者在清晨时头脑清醒,反应敏捷,记忆和思维效率高 上午型:这类学习者在四个时间段中,上午学习的效率最高。 下午型: 这类学习者偏爱下午学习,此时学习效率最高。在四种类型中,该类型的学习者较少,但确 实存在。 夜晚型(又称为猫头鹰型):这类学习者在夜间大脑高度兴奋,且特别清醒,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 思维活跃,学习效率特别高。 学习者偏爱哪一时间进行学习,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有些因素如生活习惯等是可以调节的。了 解自己的时间偏爱后,每一个人均应合理、科学地安排作息制度和最佳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过去一百年里,不同的心理学传统都对认知风格这一研究领域的形成有所贡献,而研究认知能力 和过程的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认知风格的模型和描述方式。R·赖丁(Richard J.Riding)与S·雷纳(Stephen

几种常考的认知风格

几种常考的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多是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这部分内容经常考察对于不同认知风格的理解和区分,也常以定义、举例的方式来进行考查。因此,在备考时要着重理解不同认知风格的含义。 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在教招考试中常见的几种认知风格如下: 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 对场独立与场依存研究比较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场独立性的学生是“内部定向者”: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场独立性的人善于分析和组织。场依存性的学生是“外部定向者”,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身外的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场依存性的人不能将一个模式(或图式)分解成许多部分,或者只专注于情境的某一个方面。 因此,在考试中,需仔细阅读题干描述的学生特征,比如做决定时,需要别人给予参考意见的是场依存型;而喜欢自己做决定的这是场独立型。另外,除了要把握两种类型的特点之外,还要明确两种类型的学生所偏好的学科。一般来讲,场依存的学生偏好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场独立的学生偏好自然科学和数学。 2.沉思型与冲动型 杰罗姆?卡根根据学生寻找相同图案和辨认复杂镶嵌图形的速度和成绩,将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型。其中,沉思型的学生在做出回答之前倾向于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性的和逻辑的思考,往往先评估各种可替代的答案,然后给予较有把握的答案。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根据几个线索做出很大的直觉的跃进,往往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是很快就做出反应。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一般情况下,沉思型的学生思考时间久,正确率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