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调剂学题库1-1-8

中药调剂学题库1-1-8

中药调剂学题库1-1-8

问题:

[单选]扰码共有多少个()

A.32

B.64

C.128

D.256

问题:

[单选,B型题]护理目标管理第一阶段是()

A.协议授权

B.目标实施阶段

C.目标制定阶段

D.制定高层管理目标

E.目标成果评定阶段

护理目标管理的步骤是目标制定阶段、目标实施阶段、目标成果评定阶段。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整个瓦勒变性过程,大约需要()

A.1周左右

B.2周左右

C.3周左右

D.4周左右

E.5周左右

https://www.doczj.com/doc/aa2695066.html,/ NBA吧

问题:

[判断题]在同一击实功条件下,不同的土类,其最大干密度不同,而最佳含水量相同

A.正确

B.错误

问题:

[单选]属于解表药的是()

A.A.小柴胡片

B.B.牛黄解毒片

C.C.安宫牛黄丸

D.D.人参再造丸

E.E.华佗再造丸

问题:

[单选]不属于物理机械防虫措施的是()

A.A.高温或低温杀虫法

B.B.射线杀虫法

C.C.微波杀虫法

D.D.充氮降氧杀虫法

E.E.樟脑杀虫法

樟脑杀虫法属于化学药剂防治,不属于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杀虫的方法。

问题:

[单选]病虫害的生物应用防治不包括()

A.A.昆虫天敌治害

B.B.干扰成虫交配繁殖

C.C.生长抑制剂治害

D.D.性引诱剂治害

E.E.天然樟脑驱虫

天然樟脑驱虫属于化学药剂防治方法。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pdf

信息管理学基础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 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 “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 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 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 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不 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 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 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 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 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 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1.数据:未经整理的、可被判读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样本等。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照一定 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它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声音或计算机代码。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始于 对数据的接收,对信息的获取只能通过对数据背景和规则的解读。背景是接收者针对特定的信息准备,即当接 收者了解物理符号序列的规律,并知道每个符号或符号组合公认的指向性目标或含义时,便可获取一组数据载 荷的信息,亦即数据转化为信息。数据+背景=信息 2.信息: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整理的、表达一定意义的数字、文字、符号、图像、声音、信号等。信息是数据 载荷的内容,对于同一信息,其数据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3.知识:在信息这一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见解、认识。是信息接收者通过对信息的提炼和推理而获得的正 确结论,是人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 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知识的传输一般遵循如下模式:传输者的知识-数据-信息-接收者的知识。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的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取决于接收者的信息与知识准备。 信息只有同接收者的个人经验、信息与知识准备结合,也就是同接收者的个人背景整合才能转化为知识。信息+经验=知识。 可以认为,数据是信息的原材料,而信息则是知识的原材料,数据涵盖范围最广,信息次之,知识最小。 4.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理解为相交或不相交,相关或不相关,三者具有独立内涵和典

中药调剂学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中药调剂与中药调剂学的概念第二单元调剂人员职责与道德规范细目一:调剂人员职责 要点:各级调剂人员职责 细目二:调剂人员道德规范 要点: 1.药学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2.调剂人员道德责任和道德准则 第三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细目一:组方原则要点: 1.处方的概念 2.君臣佐使的概念 3.处方配伍规律 细目二:处方类型 要点: 1.处方的意义 2.处方的分类 3.法定处方 4.协定处方 5.医师处方 细目三:处方格式 要点:处方格式和项目 细目四:处方常用术语 要点: 1.处方常用术语及分类 2.药引的概念及分类 3.处方脚注的含义 细目五:处方管理制度 要点:处方管理制度 细目六:处方药品的规范化名称 要点: 1.处方药品正名与应付常规 2.处方药品合写与应付 3.药品别名与应付 第四单元中药配伍及用药禁忌 细目一:中药配伍要点: 1."七情"配伍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相畏的意义 3.相反的意义 4.相恶的意义 细目二:用药禁忌 要点: 1.配伍禁忌的概念

2.十八反 3.十九畏 4.妊娠用药禁忌 第五单元合理用药 细目一:概念要点: 1.合理用药的概念 2.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 细目二:合理用药指导 要点:合理用药指导 细目三: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要点: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 2.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范围 细目四:中药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要点: 1.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2.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3.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与内容 4.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第六单元特殊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细目一:麻醉中药的调剂与管理要点: 1.麻醉中药的概念及品种 2.麻醉中药的使用 3.麻醉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细目二:毒性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要点: 1.毒性中药的概念 2.毒性中药的品种与分类 3.毒性中药的调配管理制度 4.毒性中药的用量用法 5.毒性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6.常见中药中毒反应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与知识细目三:贵细中药调剂与管理 要点: 1.贵细中药的概念 2.品种确定原则 3.调配与管理制度 4.处方管理制度 第七单元中药用量与计量 细目一:中药用量要点: 1.中药剂量的概念 2.确定中药剂量的原则 3.临床处方的用量规律

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重点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中药调剂与中药调剂学的概念 第二单元调剂人员职责与道德规范 细目一:调剂人员职责 要点: 各级调剂人员职责 细目二:调剂人员道德规范 要点: 1.药学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2.调剂人员道德责任和道德准则 第三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细目一:组方原则 要点: 1.处方的概念 2.君臣佐使的概念 3.处方配伍规律 细目二:处方类型 要点: 1.处方的意义 2.处方的分类 3.法定处方 4.协定处方 5.医师处方 细目三:处方格式 要点:处方格式和项目 细目四:处方常用术语 要点: 1.处方常用术语及分类 2.药引的概念及分类 3.处方脚注的含义 细目五:处方管理制度要点: 处方管理制度 细目六:处方药品的规范化名称 要点: 1.处方药品正名与应付常规 2.处方药品合写与应付 3.药品别名与应付 第四单元中药配伍及用药禁忌 细目一:中药配伍 要点: 1.“七情”配伍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相畏的意义 3.相反的意义 4.相恶的意义 细目二:用药禁忌 要点: 1.配伍禁忌的概念 2.十八反 3.十九畏 4.妊娠用药禁忌 5.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与中西药物合用配伍禁忌 第五单元合理用药 细目一:概念

要点: 1.合理用药的概念 2.合理用药的意义和目的 细目二:合理用药指导 要点:合理用药指导 细目三: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要点: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 2.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范围 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程序 细目四:中药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要点: 1.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 2.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3.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与内容 4.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5.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常见因素及预防和治疗原则 细目五:中西药相互作用 要点:中西药合用的意义及合用中的不合理配伍 细目六:药物经济学简介 要点:药物经济学的意义和评价方法 第六单元特殊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细目一:麻醉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要点: 1.麻醉中药的概念及品种 2.麻醉中药的使用 3.麻醉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细目二:毒性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要点: 1.毒性中药的概念 2.毒性中药的品种与分类 3.毒性中药的调配管理制度 4.毒性中药的用量用法 5.毒性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6.常见中药中毒反应和治疗的基本原则与知识 细目三:贵细中药调剂与管理 要点: 1.贵细中药的概念 2.品种确定原则 3.调配与管理制度 4.处方管理制度 第七单元中药用量与计量 细目一:中药用量 要点: 1.中药剂量的概念 2.确定中药剂量的原则 3.临床处方的用量规律 4.特殊药材的处方用量要点 细目二:中药计量及计量工具 要点: 1.古今度量衡对照及换算 2.常用中药计量工具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

信息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1、信息的概念 (1)从信息的作用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负熵”等。(没有揭示信息的本质) (2)从信息的范围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只指出了信息概念的外延,及信息的范围,定义应该表达概念的内涵) (3)从信息的内容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质的方面,但是a信息的范围没有划定,b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 (4)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标志等。 a、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b、从认识论层次上看,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 (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不够通俗,并且从两方面定义,不便于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面第三、四类观点,因此该定义基本上属于第三类定义,但事物发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是物质存在方式和状态的自身显示) 2、信息的属性 (1)普遍性。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必然存在着信息,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交换。 (2)多样性。 (3)可识别性。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 (4)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信息的内容将进行加工处理。 (5)与载体的不可分析。信息需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 (6)与载体的独立性。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 (7)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 (8)可共享性。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非消耗性。可以多次开发,反复利用。 (10)强时效性。信息老化和更替。 3、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这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述。知识具有社会性(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 从三者的范围大小来看,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属于一种包含关系 (2)信息与数据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190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190 A型题 (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不宜与半夏配伍用的药是______。 A.独活 B.香加皮 C.川乌 D.穿山龙 E.伸筋草 答案:C [解答] 本题考查要点是“川乌的使用注意”。①独活辛温苦燥,易伤气耗血,故素体阴虚血燥或气血亏虚,以及无风寒湿邪者慎服,肝风内动者忌服。②香加皮苦辛温燥,能伤阴助火,故阴虚火旺者慎服。不宜与西药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同用。③川乌性热有毒,故孕妇忌服,反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蔹、白及,畏犀角。均不宜同用。④穿山龙活血通经,故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慎服。 ⑤伸筋草舒筋活血,故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2. 萆薢的功效是______。 A.强筋骨,祛风湿 B.凉血热,祛风湿 C.消痰水,祛风湿 D.清肺热,祛风湿 E.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查要点是“萆薢的功效”。萆薜的功效利湿浊、祛风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E。

A.车前子 B.滑石 C.木通 D.猪苓 E.茯苓 答案:A [解答] 本题考查要点是“车前子的功效”。①车前子善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②滑石善利水通淋,清解暑热;外用清热收敛。③川木通善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④猪苓善利水渗湿。 ⑤茯苓善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 莱菔子的功效是______。 A.消食,固精 B.消食,活血 C.消食,回乳 D.消食,疏肝 E.消食,化痰 答案:E [解答] 本题考查要点是“莱菔子的功效”。莱菔子的功效是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E。 5. 既能祛痰,又散风热的药是______。 A.桑叶 B.白前 C.前胡 D.桔梗 E.金银花 答案:C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狭义,是用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广义,本体论层次: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2、全信息: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在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语法信息: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 ;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 ;语用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 3、社会信息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现象,在这种现象出现时,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对物质和能源的依赖程度则相对降低。 4、信息管理(狭义)就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如分类、主题、代码、计算机处理等等)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广义)不单单是对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5、信息交流就是社会活动中信息交流双方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播渠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实现的信息传输和交换行为。 6、知识组织是揭示知识单元(包括显性知识因子和隐形知识因子),挖掘知识关联的过程或行为,最为快捷地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或信息。(特征: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7、信息服务(Information?Service)通过研究用户、组织用户、组织服务,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用户,最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是用不同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的一项活动。 8、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9、国家信息政策是指在一国范围内,国家或政府为解决信息管理和信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关系和涉及到公共利益、权益、安全问题,保障信息活动协调发展而采取的有关信息产品及资源生产、流通、利用、分配以及促进和推动相关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划、原则或指南。 10、信息道德就是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动中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会一般要求的行为和伦理规范。 11、信息伦理是指人们从事信息生产、加工、分析、研究、传播、管理、开发利用等信息活动的伦理要求、伦理规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伦理关系。 12、信息政策是国家和社会组织为实现信息管理目标而规定的信息管理行为准则,是进行信息管理决策的指导方针,代表了国家和社会组织的基本管理思想,

中药调剂学

1.中药调剂学涉及以下哪个学科知识()。 A、仿生学 B、植物学 C、中药商品学 D、中药营销学 E、信息科学 2.合理用药的概念()。 A、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B、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实用药物,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C、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实用药物,达到以最小副作用 D、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达到最小副作用 E、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经济、有效、简便、实用药物,无副作用 3.中药毒性专用处方,取药后处方保存()。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E、6年 4.在斗谱中,白梅花因质地较轻用量较少应放在斗架哪层()。 A、高层 B、中层 C、低层 D、边架 E、储备架 5.鉴别麝香真伪的标志是()。 A、天丁 B、子眼清楚 C、当门子 D、白眉 E、云头 6.通心络胶囊注意事项()。 A、腹泻者忌服 B、孕妇忌服 C、老体弱者慎服 D、脾胃虚寒、便溏者忌服 E、出血性疾患、孕妇及妇女经期和阴虚火旺卒中禁用 7.常用蜜炙的药物有()。 A、厚朴 B、紫菀 C、淫羊藿 D、小茴香 E、白芍 8.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其目的错误的是()。 A、为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 B、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 C、产生一定的渗透压,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细胞组织外部的水中 D、避免在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所含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 E、为了减少时间 9.能全部通过5号筛,并含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是()。 A、最粗粉 B、中粉 C、细粉 D、最细粉 E、极细粉 10.中药饮片炮制品质量要求错误的是()。 A、炒黄药物色泽均匀,有药材固有气味,生片、糊片不得超过2% B、炒炭药物基本保持原片型,生片和完全炭化片不得超过5%,不允许炭化 C、蒸制后药物表面略鼓起,内无生心,色泽黑润,未蒸透的不得超过3% D、发芽类发芽率不得低于85%,水分小于13%,药屑杂质小于l% E、蜜炙色泽均匀,有光泽,黏手,有辅料香气,药屑、杂质不得超过0.5% 11.中药调剂学涉及以下哪个学科知识()。 A、仿生学 B、植物学 C、中药商品学 D、中药营销学 E、信息科学 BAAAB EBECE B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中药调剂 2、法定处方 3、中药正名 4、处方全名 5、麻醉中药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剧烈, _____________相近,使用不当会 ____________的一类中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中药药剂学》课程标准 学院医药学系刘丽宁 一、前言 (一)课程定位 中药药剂学是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核心专业课。本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理念: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淡化理论强化技能”为出发点,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构建“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为准则,加强与医药行业企业进行合作,聘请行业技术骨干进校讲学。注重理实相结合,力求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型、实践性、开放性。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应以“体现高职特色,强化技能操作”为要务。做到: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中药调剂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中药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中药药剂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新剂型,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与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外制药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模块整合,主要有四大模块:基本知识模块、技能知识模块、拓展知识模块、技能训练模块。各模块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基础,又相互 — 1 —

独立。每一模块中包含多个教学情景,每一教学情景又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实验室产品制作(教、学、做)、观看实际生产过程录像片;同时加大了企业现场观摩教学(理实一体)、生产车间参观(见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模式与手段等。增强本课程的企业行业的参与度,聘请医药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岗位熟练工等讲解实践性强的环节。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特色与技能培养的主线。 二、课程总标准 表1:课程总标准 — 2 —

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重点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中药调剂与中药调剂学得概念 第二单元调剂人员职责与道德规范 细目一:调剂人员职责 要点: 各级调剂人员职责 细目二:调剂人员道德规范 要点: 1、药学道德得基本原则与道德规范 2、调剂人员道德责任与道德准则 第三单元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细目一:组方原则 要点: 1、处方得概念 2、君臣佐使得概念 3、处方配伍规律 细目二:处方类型 要点: 1、处方得意义 2、处方得分类 3、法定处方 4、协定处方 5、医师处方 细目三:处方格式 要点:处方格式与项目 细目四:处方常用术语 要点: 1、处方常用术语及分类 2、药引得概念及分类 3、处方脚注得含义 细目五:处方管理制度要点: 处方管理制度 细目六:处方药品得规范化名称 要点: 1、处方药品正名与应付常规 2、处方药品合写与应付 3、药品别名与应付 第四单元中药配伍及用药禁忌 细目一:中药配伍 要点: 1、“七情”配伍得概念及临床意义 2、相畏得意义 3、相反得意义 4、相恶得意义 细目二:用药禁忌 要点: 1、配伍禁忌得概念 2、十八反 3、十九畏 4、妊娠用药禁忌 5、中药注射剂得配伍禁忌与中西药物合用配伍禁忌 第五单元合理用药 细目一:概念

要点: 1、合理用药得概念 2、合理用药得意义与目得 细目二:合理用药指导 要点:合理用药指导 细目三: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要点: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得概念 2、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范围 4、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程序 细目四:中药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要点: 1、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得基本概念 2、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3、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方法与内容 4、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得分类与临床表现 5、引起中药不良反应得常见因素及预防与治疗原则 细目五:中西药相互作用 要点:中西药合用得意义及合用中得不合理配伍 细目六:药物经济学简介 要点:药物经济学得意义与评价方法 第六单元特殊中药得调剂与管理 细目一:麻醉中药得调剂与管理 要点: 1、麻醉中药得概念及品种 2、麻醉中药得使用 3、麻醉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细目二:毒性中药得调剂与管理 要点: 1、毒性中药得概念 2、毒性中药得品种与分类 3、毒性中药得调配管理制度 4、毒性中药得用量用法 5、毒性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6、常见中药中毒反应与治疗得基本原则与知识 细目三:贵细中药调剂与管理 要点: 1、贵细中药得概念 2、品种确定原则 3、调配与管理制度 4、处方管理制度 第七单元中药用量与计量 细目一:中药用量 要点: 1、中药剂量得概念 2、确定中药剂量得原则 3、临床处方得用量规律 4、特殊药材得处方用量要点 细目二:中药计量及计量工具 要点: 1、古今度量衡对照及换算 2、常用中药计量工具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33

参考答案 1、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 C不确定程度)。 2、下述对U/C矩阵描述正确的是(D U/C矩阵中,纵向表示功能,横向表示数 据类)。 3、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 A、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4、对于大型程序设计来说,首先应强调的是程序的( B、可维护性 )。 5、在工资系统中,水电费扣款一项,属于( B定个体变动属性)。 6、数据流程图DFD中,符号圆圈“B、外部实体)。 7、一般要求达到(A、第三范式)。 8、数据字典的建立应在( A 、系统分析阶段)。 9、中小企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首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一般是(C、SQL Server )。 10、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六个阶段。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各管理层次需求的阶段是( D、成熟阶段)。 11、身份证编号属于编码中的( C、区间码)。 12、与数据流程图相比较,业务流程图独有的内容是( D、系统中的人员) 13、下列描述中不属于信息特性的是( C、系统性)。 14、项目管理时可利用( C 、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技术),以便以最少的时间和资料消耗量来完成计划。 15、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的不同通常分为三级,即(C.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16、下列决策问题中,属于非结构化问题的是( C、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17、系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B、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18、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 B、吞吐量)。 19、判断树和判断表的功能是用于描述(C、处理逻辑)。 20、在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化开发方法中,不属于系统分析阶段的是(A编写程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数据是记录下来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 2.程序调试时,测试数据除采用正常数据外,还应编造一些(异常数据)和(错误数据)以检验程序的正确性。 3.可行分析报告的结论为:(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和(条件具备再开发)。 4.管理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代码)维护, (程序)维护, (数据文件)维护和机器维修。 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和(购买软件包)等. 6. 网络的拓朴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等多种,实际应用中,常将它们综合起来混合使用以构建复杂的计算机网络 三、简答题 1. 信息系统的详细调查方法有哪些? 答:详细调查是在信息系统分析阶段可行性分析论证完成之后进行的一项活动,目的在于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系统分析准备。 详细调查方法常有:(1)召开调查会;(2)访问;(3)发调查表;(4)参加业务实践。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应用

中药调剂学资料(重点总结)

中药调剂学资料 名词解释 1.合理用药:指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与药物得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药物,达到最小得投入,取得最大得医疗与社会效益、 2.中药得不良反应:中药得不良反应就是指合格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得无关得或意外得有害反应,包括中成药与中药饮片引起得不良反应、 3.处方:俗称药方,就是由注册得执业医生与执业助理医生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得、由药品调剂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得医疗用药得医疗文书、 4.中药正名:以《中国药典》一部,局、部颁《药品标准》或《炮制规范》为依据,以历代本草文献作参考得中药名称、 5.临方炮制:在医师开具处方时,根据药物性能与治疗需要,要求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得调剂人员按医嘱临时将新鲜中药或生品中药饮片进行炮制加工得过程,简称“临方炮制”。 6.中药调剂: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使用得过程,它就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得专业操作技术、 7.药品得安全性:指按规定得适应证与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得程度。 8.药品质量特征:指药品与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得疾病,有目得地调节人得生理机能要求得固有特性。包括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均一性、 填空 1.清炒包括炒黄、炒焦、炒炭 2.药物对人体得效应具有两重性,即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3.中药调剂得质量管理包括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 4.金银花又称忍冬花、双花、二花。 5.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 6.晚期癌症患者可凭借《麻醉药品专用卡》,持本人身份证申请使用罂粟壳。 7.处方得意义在法律上、技术上、经济上。 8.使药有两种意义,引经药与调与药。 9.甘草又称粉甘草、国老、皮草。 10.硫磺在储存过程中易燃,冰片、薄荷易升华。 11.毒性中药就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得一类中药。 12.储存过程中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得原则 13.中药得经常性检查中要求中药每个月至少检查1次 14.山药别名淮山药、怀山药。罂粟壳别名米壳与御米壳。 15.中药仓贮绿色标准就是指合格药品区、红色就是不合格药品区,黄色就是待验药品区,蓝色就是销毁品区。 16.常温库0℃-30℃,阴凉库20℃以内,冷库2℃-10℃,相对湿度在45%-75% 17.中药出库发货员按凭证所列项目逐项复核,并在发货单上填写批号,复核人签章后方可发出。认真做好记录并保存3年。 18.如发现药品质量有问题,应挂黄牌、 19.中药服用时间,病位在上宜饭后服,在下饭前服,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对胃肠刺激性比较大得宜饭后服,驱虫药、祛湿利水要宜清晨空腹服,泻下药宜饭前1小时空腹服,镇静安神药宜在睡前1小时服、 20.不良反应应“可疑即报”。 选择

信息管理学基础-【考研笔记】

信息管理学基础(马费成) 一、信息的含义 1. 本体论层次:在最为一般的意义上,亦即没有任何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这里的“事物”泛指存在于人类社会、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对象。“存在方式”指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运动”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的和社会的运动。“运动状态”则是指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所展示的特征、态势和规律。在这一层次上定义的信息是最普遍的、最广义的信息,可与物质、能量并驾齐驱,我们称其为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2.认识论层次:在认识论层次上,我们可以将信息定义为: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主体所感知的是外部世界向主体输入的信息,主体所表述的则是主体向外部世界输出的信息。 3.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的信息的区别: 在本体论层次上,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在认识论层次上则不同,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比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首先,作为主体的人具有感知能力,能够感知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其次,人具有理解能力,能够理解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的特定含义。第三,人具有目的性,能够判断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对其目的而言的效用价值。而且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人们只有在感知了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形式,理解了它的含义,明确了它的效用之后,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事物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把同时考虑到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外在形式、内存含义和效用价值的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称为“全信息”,而把仅仅考虑其中形式因素的信息称为“语法信息”,把考虑其中内容(含义)因素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把考虑其中效用因素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乃是同进考虑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的全信息。以申农为代表的信息论所研究的基本上不涉及信息的含义和效用,是纯粹的语法信息。 4.本书所研究的信息的定义:根据本书的目的,我们主要研究社会信息,即为了特定的目的产生、传递、交流并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一切由人类创造的语言、符号和其他物质载体表达和记录的数据、消息、经验、知识。显然,这类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都属于认识论范围内的信息。自然界、生物界及机器系统的信息,只要有人类主体介入,并服从于人类社会的特定目的,都是我们所说的社会信息。 二、数据、信息、知识及相关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是信息与信息管理领域的起点和基石,同时这些概念和它们所代表的外延之间又存在着极为紧密的天然的联系。 由事实—数据—信息—知识—智能五个要素构成“信息链”。简单的说,事实是人类思想和社会活动的映射;数据是事实的数字化、编码化、序列化、结构化;信息是数据在信息媒介上的映射;知识是对信息的加工、吸收、提取和评价的结果;智能则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2020年初级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十)

2020年初级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十) 一、A1 1、中药流浸膏每1ml相当于原药材 A、0.1g B、1g C、2g D、5g E、10g 2、单糖浆的浓度为 A、64.71%(g/g) B、62.07%(g/g) C、67.24%(g/g) D、85%(g/g) E、62.04%(g/g) 3、中药糖浆剂的含蔗糖量不低于 A、55%(g/ml) B、60%(g/ml) C、25%(g/ml) D、35%(g/ml) E、45%(g/ml) 4、流浸膏的浓度为 A、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

B、每5g相当于原药材2~5g C、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 D、每1g相当于原药材1g E、每1ml相当于原药材2~5g 5、需要做含甲醇量测定的制剂是 A、中药合剂 B、糖浆剂 C、煎膏剂 D、酒剂 E、浸膏剂 6、煎膏剂制备时加入炼蜜或炼糖的量一般不超过淸膏量的 A、7倍 B、6倍 C、5倍 D、4倍 E、3倍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药糖浆剂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 B、煎膏剂以滋补作用为主,同时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性滋润,故又称膏滋 C、煎膏剂多用于某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易保存、服用方便等优点

D、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饮片2g E、浸膏剂每1g相当于原料药2~5g 8、下列关于合剂说法错误的是 A、单剂量灌装者又称“口服液” B、浓度高 C、吸收快 D、服用剂量较小 E、可随证加减 9、制备过程中要防止有“返砂”现象产生的是 A、茶剂 B、流浸膏剂 C、酒剂 D、煎膏剂 E、酊剂 10、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是 A、浸提→精制→浓缩→配液→分装→灭菌 B、浸提→精制→浓缩→配制→滤过→分装→成品 C、浸提→浓缩→精制→配液→灭菌→分装 D、煎煮→浓缩→收膏→分装→成品 E、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11、关于浸出药剂叙述错误的是 A、服用量较少,使用方便

2020年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2020年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六) 一、A1 1、以卫生经济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型药物经济学边缘学科为 A、药物经济学 B、药理经济学 C、药化经济学 D、中药经济学 E、药剂经济学 2、关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制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 B、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并保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档案 C、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评价和管理 D、报告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准确 E、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技术工作 3、相须、相使配伍产生什么作用 A、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B、拮抗作用,降低疗效

C、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D、产生毒副作用 E、相互制约 4、中西药合用的意义不包括 A、中药与西药合用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B、吸附力强的中药等可减少口服药物的胃肠吸收 C、中医健脾益肾药与化疗药物合用,可降低化疗药的不良反应 D、中药与西药合用能完全降低中药的不良反应 E、西药合用的协同作用如甘草与氢化可的松 5、以下不属于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分类的是 A、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B、与中药配伍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C、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D、药物依赖性 E、与中药配伍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 6、以下不符合中药药源性疾病预防原则的是 A、不允许中西药联合使用 B、运用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 C、保证药品的质量 D、合理配伍用药 E、注意药物的合理给药途径及给药加工方法 7、药源性疾病的基本概念错误的是

中级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调剂学)-试卷20

中级主管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中药调剂学)-试卷20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0,分数:40.00) 1.秘方是指 (分数:2.00) A.祖传的处方 B.清代以前的处方 C.有神奇疗效的处方 D.秘不外传的有效中药处方√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处方 解析: 2.不属于标准处方的是 (分数:2.00) A.经方 B.草药方√ C.时方 D.协定处方 E.医师处方 解析: 3.《伤寒论》中所载的方剂是 (分数:2.00) A.经方√ B.时方 C.老方 D.法定处方 E.单方 解析: 4.不属于处方前记的内容是 (分数:2.00) A.患者性别 B.就诊时间 C.患者年龄 D.就诊科别 E.患者联系方式√ 解析: 5.汤剂处方正文内容不包括 (分数:2.00) A.药品规格 B.药名 C.剂量 D.用法 E.调剂人员签名√ 解析: 6.净制的目的是 (分数:2.00) A.改变药物的性能 B.洁净药物,除去非药用部位和杂质√

D.掩盖气味 E.除去异味 解析: 7.按照《处方管理规定》,对调剂、煎煮药物有特殊要求的应注明在 (分数:2.00) A.药名之前上方 B.药名之前下方 C.药名之前上方 D.药名之后上方√ E.不需要注明 解析: 8.不属于脚注术语的是 (分数:2.00) A.冲服 B.后下 C.捣碎 D.煎服√ E.烊化 解析: 9.汤剂处方中对药物产地、炮制的特殊要求应 (分数:2.00) A.注明在药名之后上方,并加括号 B.在药名之前写出√ C.在处方前记中标明 D.口头告知调剂人员 E.在处方后记中注明 解析: 10.开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的药物是 (分数:2.00) A.精神药品 B.麻黄 C.医疗用毒性药品 D.麻醉药品√ E.超法定剂量药品 解析: 11.煎药不需后下的是 (分数:2.00) A.薄荷 B.钩藤 C.生大黄 D.熟地黄√ E.佩兰 解析:解析:薄荷、佩兰含挥发性成分,不宜久煎;钩藤碱和大黄中致泻成分蒽醌苷长时间加热易破坏,也不宜久煎;熟地黄滋味厚腻,滋补作用强,需要适当久煎效果好。 12.不以粉末冲服的饮片是 (分数:2.00) A.三七 B.琥珀

信息管理系统读书笔记

信息管理系统读书笔记 第一篇:《管理系统》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读书笔记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心中一直有些疑惑,管理是什么、信息是什么、系统是什么、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什么。通过阅读,我在书中找到了我要的答案。 管理: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信息: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系统: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标而有机地结合的一个整体。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起源很早,能够追溯到xx世纪xx 年代。最初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出自管理,并没有强调一定要用计算机。直到xx年代,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经过后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我们可以将管理信息系统定义如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信息系统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依靠计算机等实现管理,而是一个将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一个管理系统,一个社会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在具体进行项目开发前,首先要建立领导小组、组成系统组、进行系统规划。领导人员应具有一些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有提高自己企业管理水平的思想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设想;懂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及主要工作并要善用人,能够组织队伍。 在组成系统组织前应由领导者建立信息系统委员会,主要工作是确定系统目标,审核和批准系统方案,验收和鉴定系统及组建各种开发组织。在信息系统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一个系统组。系统组应有各行各业的专家,例如管理专家、计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 组建队伍后,进行全系统的规划。

2020初级中药士考试《中药调剂学》章节试题:中药调剂设施及工作制度

2020初级中药士考试《中药调剂学》章节试题中药调剂学第六单元中药调剂设施及工作制度 一、A1 1、不属于中药调剂基本设施的有 A、包装台 B、毒性中药柜 C、成药柜 D、调剂台 E、发药台 2、中药斗谱排列的目的是 A、便于监督部门的检查 B、便于审核发药 C、便于特殊药品的存放 D、便于药品质量自查 E、便于调剂操作 3、矿石类、化石类一般放在斗架的 A、最高层 B、高层 C、低层 D、中上层 E、中层 4、下列药物应放在斗架高层的是

B、月季花 C、磁石 D、甘草 E、薄荷 5、质地松泡且用量大的饮片应放在斗架的 A、最上层 B、最下层 C、下层 D、中层 E、上层 6、下列在药斗架中不用特殊存放的中药是 A、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物 B、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 C、形状类似的饮片 D、贵重药物 E、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 7、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的药物是 A、升麻 B、龙眼肉 C、焦麦芽 D、焦山楂 E、焦神曲 8、需要专柜存放的贵细药是

B、酸枣仁 C、甘草 D、大黄 E、茜草 9、原则上,药房贮用量不宜超过日消耗量的 A、50倍 B、5倍 C、10倍 D、20倍 E、30倍 10、不属于中药调剂室基本设施的是 A、饮片斗柜 B、毒性中药柜 C、调剂台 D、包装台 E、粉碎机 11、常用的调剂工具有 A、铜冲钵 B、天平 C、台称 D、药架 E、贵重药柜 12、不能与郁金一起存放的药物是

B、党参 C、黄芪 D、人参 E、丁香 13、在斗谱中,白梅花因质地较轻用量较少应放在斗架哪层 A、高层 B、中层 C、低层 D、边架 E、储备架 14、下列中药需要专柜存放的贵细药有 A、血竭 B、龙眼肉 C、肉苁蓉 D、牛黄 E、甘草 15、排列斗谱常用的依据是 A、按药名相似 B、按相同用药部位 C、按同一品种不同炮制 D、按常用方剂 E、按药物功效相似 16、中药处方的调配程序是

2020年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2020年主管中药师《中药调剂学》试题及答案(卷一) 一、A1 1、柱外异常形成层所形成的三生维管束称为 A、罗盘纹 B、齿轮纹 C、环纹 D、金钱环 E、珍珠点 2、泽泻药材表面的环状突起称为 A、羊角 B、连丝 C、芦头 D、鸡头 E、岗纹 3、不需要记入调剂室差错事故登记本的是 A、毒性药品包装标记、用法用量未注明 B、毒性药品、麻醉药品超过使用规定量 C、毒性药品、麻醉药品总称量、分帖量误差小于±2% D、发出药品中有假药 E、出现用药禁忌 4、下列问题不属于不合格药品的是 A、药品品种、规格差错

B、合理用药 C、药品有质量问题 D、中药饮片药剂帖重或总重与处方差距超过±5% E、包装袋上姓名、用法等内容未注明或不完整 5、山参主根上端较粗的部分具细密、深的黑色横环纹称为 A、铁线纹 B、云纹 C、五花层 D、涡纹 E、菠萝纹 6、具有鹦哥嘴的药材是 A、黄芩 B、天麻 C、桔梗 D、黄连 E、连翘 7、指砍茸脑骨后端的一对弧形骨,习称 A、沙皮 B、白颈 C、虎口 D、虎牙 E、龙头虎口

8、鹿角自然脱落于山地,被青草覆盖,受风雨潮湿的摧残、浸腐的角称为 A、出枪老茸 B、朱砂点 C、合点 D、同心鳞片 E、吃青角 9、四大怀药不包括的是 A、牛膝 B、地黄 C、菊花 D、秦皮 E、山药 10、合点是指 A、指药材加工时蒸煮时间过短,中心未透 B、沿同一点逐渐向一边扩展形成的鳞片状 C、药材横切面上棕红色的麻点 D、种皮上维管束汇合处 E、羚羊角通体如玉,手握有舒适感 11、发药制度中的“三对”指的是 A、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年龄 B、对包装、对剂数、对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