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学题库——四大穿刺之骨髓穿刺教学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7
临床技能学题库——四大穿刺之骨髓穿刺
一、填空题:
1. 成人最理想的骨髓穿刺部位是和。
2. 以髂后上棘为穿刺点行骨髓穿刺时患者常采用或。
3. 以髂前上棘为穿刺点行骨髓穿刺时患者应取。
4. 抽吸骨髓液不宜过多,以少于为宜,否则,会稀释骨髓,不能真实地反映骨髓情况。
5. 骨髓穿刺需同时作细菌培养时,应先抽吸少量骨髓液,而后抽吸较多量骨髓液作,但应注意无菌操作。
二、判断题:
1. 骨髓穿刺需同时作细菌培养时,应先抽吸适量骨髓液作培养,而后抽吸少量骨髓液涂片,并注意无菌操作。
2. 骨髓穿刺的禁忌证很少,除血友病等凝血因子重度缺陷的疾病及晚期妊娠外,均可进行骨髓穿刺。
3. 骨髓液中有骨髓小粒,以及抽吸时患者感有瞬间酸痛是骨髓取材满意的指征之一。
三、选择题
A型题
1.骨髓穿刺术的禁忌证为:()
A 血友病
B 腰椎骨折
C 多发性骨髓瘤累及骨盆
D 前一次穿刺后局部皮肤感染
E 幼儿
2.成人骨髓穿刺术最常选用的穿刺部位是:()
A 胸骨
B 髂后上棘
C 胫骨上端
D 棘突
E 肋骨
3. 对肥胖的患者来说,骨髓穿刺术最常选用的穿刺部位是( )
A 胸骨
B 髂后上棘
C 胫骨上端
D 棘突 E髂前上棘
4. 对骨髓穿刺术,错误的操作是:()
A 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局部消毒,消毒范围宜大。
B 局麻时皮肤表面和骨膜推注量应多,皮下脂肪组织不推注或推注量应少。
C 穿刺时需先固定穿刺针的长度,宜长而不宜短。
D 操作者用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与穿刺部位呈垂直角度缓缓钻刺而入,达骨髓腔时可有空脱感。
E 成人进针深度约为针尖达骨膜后再刺入0.5~1.0cm 左右。
B型题
问题5-6
A. 髂后上棘
B. 髂前上棘
C. 胸骨柄
D. 棘突
E. 胫骨上端
5.小于3岁儿童的常用骨髓穿刺部位()
6.对肥胖的患者来说,骨髓穿刺术最常选用的穿刺部位()
C型题
问题7-8
A. 骨髓穿刺干抽
B. 多部位的骨髓穿刺和取材
C. 两者均有
D. 两者均无
7.骨髓纤维化()
8.再生障碍性贫血()
9. 急性白血病()
10.缺铁性贫血()
X型题
11.下列那些疾病需做骨髓穿刺术:()
A.各种贫血 B白血病 C脾功能亢进
D 骨髓瘤
E 淋巴瘤
12. 骨髓穿刺术操作前需准备:
A骨髓穿刺包 B 2%利多卡因注射液 C 载玻片及推玻片
D 必要的医疗谈话与签字
E 激素等抗过敏药物
13.对骨髓穿刺术,正确的操作有:()
A 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局部消毒,消毒范围宜大。
B 局麻时皮肤表面和骨膜推注量应多,皮下脂肪组织不推注或推注量应少。
C 穿刺时需先固定穿刺针的长度。
D 操作者用右手持穿刺针与穿刺部位呈垂直角度缓缓钻刺而入,达骨髓腔时可有空脱感。
E 抽吸骨髓液不宜过多,以少于0.2ml 为宜。
四、问答题: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什么?
2.骨髓穿刺术的常用部位有哪些?
3.进行骨髓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与题解】
一. 填空题:
1. 髂后上棘和髂前上棘
2. 侧卧位或俯卧位
3. 仰卧位
4. 0.2ml
5. 涂片培养
二.判断题
1.× 2.√ 3. √
三.选择题
1.A 2.B 3.E 4.C 5.E 6.B 7.C 8.B 9.A
10.D 11.A、B、C、D、E 12.A、B、C、D 13.A、B、C、D、E 四.问答题: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证
(1)血细胞数目异常:各种红细胞增多或减少、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如:血液系统疾病(各种贫血,各种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组织细胞病,多发性骨髓瘤等),脾亢等。
(2)不明原因的发热
(3)原因不明的淋巴结或肝脾肿大
(4)不明原因的消瘦
禁忌证:严重出血性疾病。血友病是绝对禁忌证。
2.穿刺部位首先要考虑造血旺盛的骨髓腔,其次为容易进行穿刺以及避开重要器官的浅表部位,故在成人最理想的是髂后上棘和髂前上棘。胸骨也可以作为选
择部位,但不作为常规穿刺,只有当其他部位穿刺不成功时才考虑。小于3 岁可
选择胫骨上端。
3.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骨髓穿刺的必要性与安全性,解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慌心理。
(2)穿刺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操作后应记录穿刺经过及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3)穿刺部位须固定好,嘱病人勿改变体位,并勿随意或无意中移动或牵拉皮
肤而导致原正确的穿刺点偏离。
(4)抽吸髓液不宜过多,以少于0.2ml 为宜,否则,会稀释骨髓,不能真实地反映骨髓情况。
(5)骨质疏松症和易发生骨折的多发性骨髓瘤等,穿刺要小心,动作应轻巧,尤其穿刺胸骨部位时,防范医疗事故。
(6)血小板重度减少,白血病等患者,穿刺后局部应予压迫,以免渗血过多。(7)骨髓检查对病人有一定痛苦、故应严格掌握适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