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及现实启示_胡彬
- 格式:pdf
- 大小:231.85 KB
- 文档页数:7
第6卷第2期上海财经大学学报Vol.6N o.2 2004年4月Journal of Shanghai U niversity of F inance and Economics A pr12004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50(2004)02-0027-07
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变及现实启示
胡彬1,孙海鸣2
(11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上海200433;21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要:迄今为止,二元经济理论已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中曾起到过不容忽视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增长理论、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分支的迅猛发展,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实证分析中也随处可见上述理论运用的踪迹。本文在对此进行重点评述的基础上对中国城乡经济结构的演变趋势与特点做出分析。
关键词:二元经济理论;要素配置;部门协调发展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传统二元经济理论及其结构静态思想
(一)传统二元经济理论回顾:从古典到新古典直至相互调和
经过Lew is(1954)、Ranis和Fei(1961)、Torado(1969)、Torado(1969,1970)、Johnston (1969)、Dix it(1977)等人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由古典至新古典的综合过程。
Lew is、Ranis和Fei作为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的代表人物,所持的主要观点是:农业被视为依靠输出剩余劳动而获得发展的传统部门,农业积累的产生与剩余劳动从农业部门的流出过程是同步的;工业部门充当着自身持续发展和吸收农业剩余劳动的惟一动力源泉,结构转变和经济发展的机制正在于农业剩余劳动与工业资本的有机结合。可见,古典理论关注的是要素跨部门完全流动和资源按市场要求在部门之间无磨擦再配置的过程,主张通过大力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增加资本积累和控制农业人口增长等,来解决可能因农业剩余不足而导致的工业化供给受阻问题。
对此,持新古典观点的学者集中就以下问题建立并分析二元经济模型:第一,要素具有完全的流动性。Johnston和H arris、T orado(简称HT模型)的二元经济模型都以此为基本假设前提。尽管H T模型重点分析了城市资源有限条件下的城市失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的现实阻力等问题,但是由于他们在1970年构建的二元经济模型以现代部门工资刚性为假设前提,而没有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对城市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这种外生的阻力并不影响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关于要素完全流动性的假设。第二,质疑/农业技术进
收稿日期:2004-02-16
作者简介:胡彬(1973-),女,上海市人,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孙海鸣(1956-),男,江苏江阴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8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
步中性与外生0假设的合理性。在Dix it看来,Ranis-Fei与Johnston的模型中关于/技术中性与外生0的假设有欠合理。他认为,技术进步有利于消除所谓的/剩余劳动0,农业技术进步会促使商业化转折点提前到来,保证在农业绝对就业规模不发生下降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并且,工农业贸易结构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内生地得到调节,剩余劳动因此而可能不存在。由此,新古典二元经济模型摒弃了古典二元经济模型中关于贸易条件外生和存在剩余劳动的假设,政策主张也倾向于通过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资本积累来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农村就业水平;第三,农业积累的转化问题。受新古典工业化思想的影响,Dix it主张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涉及税收、价格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参与来消除农业剩余市场化的障碍,以保证工业化的顺利进行。基于资本边际产出水平上升和土地所有者的自主贸易行为这两个条件,Dix it(1978)实现了古典与新古典的相互调和。
(二)若干新命题的提出
与古典理论相比,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更能得到现实的回应。世界银行对亚洲经济体(H PAES)中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农业占总产出与总就业的比重下降得越多越快的区域恰恰是那些农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得最快的地区。农业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改变贸易条件的主要诱因,并使得潜在可能溢出的劳动力更具生产性,从而为工业化和结构转变创造了条件。然而,由于受新古典工业化与贸易思想中/产品与要素市场有效0假设的影响,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也未能完全洞悉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对此,弱的和温和的新古典主义也承认,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都可能存在市场失灵(Westphal,1986)。基于这些认识,1980年代以来的发展经济学重点分析要素市场的二元性及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双重角色,并逐步向区域和国家等地理层面渗透与延展。这促使实证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要素再配置效率与结构转变的影响结果进行新一轮的研究。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元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一)二元经济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及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重心与范式发生了变化。首先,更加注重对约束结构转变的深层次原因的分析。与1970年代不同,此时的研究重点倾向于分析影响结构转变的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的不完全性等被传统二元经济模型所忽略的问题,而不仅仅停留在部门本身的规模不平衡及其造成的市场限制等方面;其次,对结构多元化的内在作用机制从国别发展模式的角度进行实证与比较分析,成为普遍的研究方法;第三,对开放发展中经济的研究日益深入;第四,不同理论分支的融合趋势日益增强,新贸易、新增长和新经济地理等理论的发展都推动传统二元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入耳目一新的发展阶段。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元经济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
11要素市场的二元性及其影响
要素市场的二元性对新古典二元经济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了质疑,学者们由此来探究由城乡二元差异引起的制约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各种原因。首先是城乡信贷市场结构的二元性。信贷市场制度不完全,主要由政府介入信贷分配或道德风险而引起,它有可能导致特定部门的利率偏低或形成有选择性的信贷配额,这在农村地区表现得尤其严重。分割或不完全的信贷市场对其他要素市场具有广延性的负面效应,包括对土地使用制度(林毅夫,2000)、人力与物质资本的积累规模(Galor&Zeira,1993;Banerjee&New man,1993;Chiu,1998)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