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数学完整版比与比例汇编

小升初数学完整版比与比例汇编

小升初数学完整版比与比例汇编
小升初数学完整版比与比例汇编

比与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比和比例的知识是《数学课程标准》“数与代数”领域“正比例、反比例”部分的内容。本单元要认识的数学概念有比、比例、按比例分配等,学生对这些概念实际意义的理解,是学生能否应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是比的知识的具体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会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从编写思想、内容编排、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

所以,教材淡化概念的“形式化”叙述,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和比例及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如,选择现实生活中搅拌水泥沙的事例,利用人们生活中的语言“1千克水泥对3千克沙子”认识比;选择我国《国旗法》中规定的五种国旗长和宽的比都一样的真实素材,让学生通过计算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值,认识比例;结合在一块长方形地里种茄子和西红柿,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解比例等。

过程与方法:依据比和比例知识点的内部特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类整理,在进一步理解知识概念的同时,掌握复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感。

教学重点:整理完善知识结构,扫除学习障碍。

教学难点:会准确、迅速地解答有关比和比例的问题。

比的概念:等于一个除法算式,是式子的一种(如:a:b=a÷b);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只有两个项:比的前项和后项。

比例的概念: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个项: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组成,式子由等号组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比值不变。(作用:化简比。)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乘积等于两个内项的乘积。(作用:解比例或比例方程)

比和比例区别总结:1、意义、项数、各部分名称不同。

2、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意义不同、应用不同。

联系: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

比和分数的区别: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数与数之间运算;比是一种关系。

联系:1、在分数中,分子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值相当于商;

2、把分数放在“比”中,分子相当于前项,分母相于后项,分数线相当于比号,分数值相当于比值;

3、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

比与除法的区别:比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

联系: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的

商。

3、比的后项和除法中的除数一样,不能为0

我们来看一看正反比例趣语:

?超人的成就与辛勤的劳动永远是成正比例的。

?耕耘与收获永远不会成反比例。

?得与失就有如数学课本里的正比例。

?“大胆”有时是同“无知”成正比例的。

?自己的欲望大小,与自己的幸福感是成反比例的。

?不要让自己的年龄和修养成反比例。

?性格的可塑性与年龄成反比例。

?每天我们的人口在增长,面对能源的消耗,却是成反比例的在快速增长着。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比与比例题的类型吧!

例1、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

变式训练有三批货物共值152元,这三批货物的重量比为2:4:3,单价比为6:5:2,第三批货物值多万元?

例2、 一种药水是用药物和水按3:400配制成的。

a) 要配制这种药水1612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b) 用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C )用48千克药粉,可配制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变式训练 配制一种农药,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

(1) 现有水6000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 现有药粉3.6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水多少千克?

例3、 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变式训练 甲数是乙数的

32,乙数是丙数的的5

4,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

例4、 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是120米,已知长与宽的比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

积是多少平方米?

变式训练 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体积比是2:3,高的比是5:6,它们的地面积的比是多少?

例5、 纸箱里有红绿黄三色球,红色球的个数是绿色球的4

3,绿色球的个数与黄色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绿色球与黄色球共81个,问三色球各有多少个?

变式训练 车过河交度费3元,马过河交渡费2元,人过河交度费1元,某天过河的车和马的数目比为2:9,马和人的数目比为3:7,共收得渡费945元,求这天渡河的车、马、人各有多少人?

例6、 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 ,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

下的与已栽的棵数的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变式训练 商店运来一批电冰箱,卖了18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比是3:2,求运来电冰箱多少台?

例7、 已知甲、乙两数的比为5:3,并且它们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是1040,那么

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变式训练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1:5,这两个锐角各是多少度?

例8、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锌6克,共得新合金36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

变式训练一块合金,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同120克,锌40克,可得合金560克,求新合金中铜与锌的比。

例9、一段路程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

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千米.

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

变式训练某俱乐部男、女会员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

三组的人数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比是3:1,乙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比是5:3,求丙组中男女会员人数之比。

例10、甲乙两班原有人数比为5:4,若从甲班调出9人到乙班,那么乙班与甲班人数之比为5:4,两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变式训练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如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变为7:5,那么两包糖的重量的总和是多少?

课后练习:

1、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

2、把300个苹果按4∶5∶6分给幼儿园的小、中、大三个班。小班、中班、大班各分得多少个苹果?

3、商店运来一批洗衣机,卖出24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台数的比是3∶5,这批洗衣机一共有多少台?

3、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药水505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4、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4小时后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的比是5∶3。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5、商店运来120台彩电,第一天卖出

41,第一天卖出的台数正好是第二天的65,第二天卖出多少台?

6、学校美术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5

4,美术组人数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3∶5。书法组有30人,数学组有多少人?

7、用36米长的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菜地,要求长与宽的比是5∶4,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雏鹰假日小队的同学分3组采集蓖麻籽,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的工作效率之比是12∶11∶7,第一小组采集蓖麻籽36千克,第二、第三小组各采集蓖麻籽多少千克?

9、已知甲数的52等于乙数的25

8,甲数是80,则乙数是多少?

10、已知A 、B 、C 三个数的比是2∶3∶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

11、一杯糖水200克,其中糖占水的

241。如果再放入8克糖,那么,这时糖与水的比是多少?

12、甲、乙两个人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00米,与乙的速度比是5∶4,5分钟后,两人正好行了全程的

53,A 、B 两地相距多少米?

13、把54本图书分给三个组,A 组的

21和B 组的31以及C 组的41相等,A 、B 、C 三个组各分得图书多少本?

14、水果店运进梨和苹果的筐数比是3∶2,当只卖出15筐梨后,苹果的筐数占梨的5

4。现在的梨和苹果各有多少筐?

15、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

成都名校小升初数学试题汇总4套含答案

成都名校小升初数学试题汇总1(附答案) 一、填空题: 2.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如图按竖直中线对折,再将对折纸从它的竖直中线(用虚线表示)处剪开,得到三个矩形纸片:一个大的和两个小的,则一个小矩形的周长与大矩形的周长之比为______. 么回来比去时少用__小 时. 4.7点______分的时候,分针落后时针100度. 5.在乘法3145×92653=29139□685中,积的一个数字看不清楚,其他数字都正确,这个看不清的数字是_____. 7.汽车上有男乘客45人,若女乘客人数减少10%,恰好与男乘客人

8.在一个停车场,共有24辆车,其中汽车是4个轮子,摩托车是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86个轮子,那么三轮摩托车有______辆. 9.甲、乙两人轮流在黑板上写不超过10的自然数,规定每人每次只能写一个数,并禁止写黑板上数的约数,最后不能写者败.若甲先写,并欲胜,则甲的写法是_____ _. 10.有6个学生都面向南站成一行,每次只能有5个学生向后转,则最少要做_____ _次能使6个学生都面向北. 二、解答题: 1.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均为1个面积单位,共9个面积单位,则图中阴影 部分面积为多少个面积单位? 2.设n是一个四位数,它的9倍恰好是其反序数(例如:123的反序数是321), 则n是多少? 3.自然数如下表的规则排列:求:(1)上起第10行,左起第13列的数;

(2)数127应排在上起第几行,左起第几列? 4.任意k个自然数,从中是否能找出若干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使得找出的这些数之和可以被k整除?说明理由.

成都名校小升初数学试题汇总2(附答案) 一、填空题: 1.29×12+29×13+29×25+29×10=______. 2.2,4,10,10四个数,用四则运算来组成一个算式,使结果等于24._____ _. ______页.4.如图所示为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从正方体的底面向内挖去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则剩下的体积是原正方体的百分之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某校五年级(共3个班)的学生排队,每排3人、5人或7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这个学校五年级有______名学生. 6.掷两粒骰子,出现点数和为7、为8的可能性大的是______. 7.老妇提篮卖蛋.第一次卖了全部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卖了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三次卖了第二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第四次卖了第三次余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全部鸡蛋都卖完了.老妇篮中原有鸡蛋______个.

人教版六年级小升初数学考试题(附答案)

2020年人教版小升初模拟测试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5小题,满分20分) 1.如果向南走记作+80米,那么向北走120米记作米. 2.淘气的爸爸把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3.33%到期后淘气的爸爸应得的利息是元.3.÷36==18:=%=(填小数) 4.24和40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5.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6.比的前项是3,后项是4,如果比的前项加9,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 7.“双十一”期间,某套儿童图书打六折出售,这就是说这套图书实际售价比原价便宜 %. 8.把: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 9.大于0的自然数中,既是素数有是偶数的数是.连续的三个自然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a,最大的是,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 10.一个圆柱高4分米,体积是40立方分米,比与它等底的圆锥的体积多10立方分米,这个圆锥的高是厘米. 11.在比例尺是1:1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5cm,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12.找规律,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 13.将一段底面直径和高都是10厘米的圆木沿直径切割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增加了平方厘米. 14.一根彩带长6米,要把它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米,每段长占这根彩带的. 15.一个盒子里放着同样大小的球,红色的球有5个,绿色的球有8个,从盒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

的可能性大,摸到的可能性小. 二.选择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16.一种录音机,每台售价从220元降低到12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正确的列式是()A.120÷220B.(220﹣120)÷120 C.(220﹣120)÷220 17.小刚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6写成了63,结果得到的商是2还余18,正确的商应是()A.3B.4C.5 18.拧开矿泉水瓶盖是做()运动. A.平衡B.对称C.旋转 19.在下面四组数中,()组中的数都是质数. A.13,21,17B.91,71,51C.43,53,73D.17,37,85 20.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不变,它的侧面积() A.扩大2倍B.扩大4倍C.不变 三.判断题(共5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1分) 2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判断对错) 22.两个相关联的量,不是正比例就是反比例.(判断对错) 23.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书.(判断对错)24.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判断对错) 25.看图,南湖动物园在旱冰场南偏东35°方向上,距离是300米.(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4小题,满分38分) 26.直接写出得数. += 3.9﹣2.45=10÷50%= 299÷102≈20×30%=×1.5=

小升初数学专题训练小升初计算专题之定义新运算-word

定义新运算【知识要点】 加、减、乘、除这四种运算的意义和法则我们很熟悉。但重点中学在招生命题中除了考查四种混合运算的基本能力外,还要考查一些定义的其他的运算,一般占分在8~10分之间,特别是在2019年的小升初考试中,开始加大考察力度。 解定义新运算题的方法是认真审题、读懂题意、深刻理解新定义运算符号的含义,排除干扰条件,按照新定义运算的关系把新运算符号去掉,把问题转化成已有的数学知识。 【例题精讲】 例1 P 、Q 表示数,P*Q 表示2 P Q +,求3*(6*8)的值。 例2 如果A B A B B A ?=+, 那么(32)(23)?-?=_____。 例3 定义“?”,a b a b a b +?= ?,()234=______??。 例 4 规定x y A x y ?=、()2÷x y x y ?=+,且()()133133=????。则()133_______??=。 例5 对于数a 、b 、c 、d 规定()2b c d d a ab c =- 、、、,已知 ()1232,,,x =,则x ______=。 例6 若规定112332234××*=,112344778910=*???,那么114325 *+=_____.*— 例7 对于任意的两个自然数a 和b ,规定新的运算: ()()()121a b a a a a b *=?+?+?????+-,如果()323660x **=,则x _____=。 例8 如图是一个运算器的示意图,A 、B 是输入的两个数据,C 是输出的结果。下表为输入A 、B 数据后,运算器输出C 的对应值。请你据此判断,当输入A 值2019,输入B 值是9时,运算器输出的C 值是___________。 六年级数 学计算专 题(七)定

(完整word版)小升初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

比例的应用 1、五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如图的大长方形,,那么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大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 2、甲数是乙数的2.4倍,乙数是甲数的( )( )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甲数占两数和的( )( ) 。 3、男生人数比女生多20%,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 ,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比男生少( )( ) 。 4、已知甲数的16 相当于乙数的15 ,那么甲数的一半相当于乙数的( ) 5、在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期限为10天,10天后要按每天每册0.5元收取服务费。小明借了一本故事书,如果每天看5页,16天能全部看完。请你帮他算一算,他至少每天要看几页才能准时归还而不必交延世服务费? 6、在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4.5厘米,如果一辆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5千米,那么这辆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 、B 两城之间的距离是2.4厘米。在 A 、 B 两城之间有一中途停靠站 C ,A 、B 两城到C 站的距离比是7:5。一辆汽车从B 城到C 站共用了0.6小时,求这辆汽车的速度。 0 80 160 240 320千米

小升初数学冲刺---复杂的比和比例应用题 基础达标 1、有两块一样重的合金,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比是2:5,另一块合金中铜与锌比是:1:3,现在加两块合金合成一一块,求新的合金中铜与锌的比。 2、小王,小李和小张,同时各做120个同样的机器零件,当小王做完时,小李做了100个,小张做了60个,照这样计算,小李做完时,小张还差多少个没做? 3、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1680吨,以知甲仓库存粮的1/4等于乙仓库的1/3。求甲乙仓库各存粮多少? 4、甲种糖每千克3元,乙种糖每千克5.4元,现要求混合后的糖价为每千克4.8元,求甲乙的质量比。 5、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是顺风,每小时可以飞行750千米,飞回时逆风每小时可以飞600千米,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要往回飞? 6、甲乙两人进行骑自行车比赛,甲骑了全程的7/8时,乙骑了全程的3/4,这时两人相距140米,如果继按原速骑下去,当甲到达终点时,乙距终点还有多少米? 能力创新 7、小明读一本书,上午读一部分,这时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1:9,下午比上午多读6页,这时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变成了1:3,这本书一共有多少

小升初数学七大专题知识点复习汇总

2017小升初数学七大专题知识点复习汇总 专题一:计算 我一直强调计算,扎实的算功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聪明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积累一些常见数是必要的。如1/8,1/4,3/8,1/2,5/8,3/4,7/8的分数,小数,百分数,比的互化要脱口而出。100以内的质数要信手拈来。1-30的平方,1-10的立方的结果要能提笔就写。对于整除的判定仅仅积累2,3,5的是不够的。9的整除判定和3的方法是一样的。还有就是2和5的n次方整除的判定只要看末n位。如4和25的整除都是看末2位,末2位能被4或25整除则这个数可以被4或25整除。8和125就看末3位。7,11,13的整除判定就是割开三位。前面部分减去末三位就可以了如果能整除7或11或13,这个数就是7或11或13的倍数。这其实是判定1001的方法。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割个位法,望同学们至少掌握20以内整除的判定方法。 接下来讲下数论的积累。1搞清楚什么是完全平方数,完全平方数个位只能是0,1,4,5,6,9.奇数的平方除以8余1,偶数的平方是4的倍数。要掌握如何求一个数的约数个数,所有约数的和,小于这个数且和这个数互质数的个数如何求。如何估计一个数是否为质数。 计算分为一般计算和技巧计算。到底用哪个呢?首先基本的运算法则必须很熟悉。不要被简便运算假象迷惑。这里重点说下技巧计算。首先要熟练乘法和除法的分配律,其次要熟练a-b-c=a-(b+c)a-(b-c)=a-b+c 还有连除就是除以所有除数的积等。再者对于结合交换律都应该很熟悉。分配律有直接提公因数,和移动小数点或扩大缩小倍数来凑出公因数。甚至有时候要强行创造公因数。再单独算尾巴。 分数的裂项:裂和与裂差等差数列求和,平方差,配对,换元,拆项约分,等比定理的转化等都要很熟悉。还有就是放缩与估计都要熟练。在计算中到底运用小数还是分数要看情况。如果既有分数又有小数的题,如果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出现的话整个计算应该用分数。当小数位数不超过2位且分数可以化为3位以内的小数时候可以用小数。计算时候学会凑整。看到25找4,看到125找8,看到2找5这些要形成条件反射。如7992乘以25 很多孩子用竖式算很久,而实际上只要7992除以4再乘以100=(8000-8)除以4再乘以100=199800运用下除法分配律。这些简便的方法不要要求简便的时候才用,平时就要多用才熟能生巧。

2020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0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一、填空题(20分) 1. ()÷5==15/()=():40=()% 2. 和的比值是(),化简比是()。 3. 在、、33%、中,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4.一道数学题全班有40人做,10个做错,这道题的正确率是 ()。 5. 25比20多()%。()米的是米。 6. 一台榨油机小时榨油300千克。照这样计算,1小时榨油()千克,榨1千克油需()小时。 7. 某班学生人数在40人到50人之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6,这个班有男生()人,女生( )人。 8. 在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 9. .用圆规画一个周长为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厘米,所画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 买同一个书包,小明花去了他所带钱的,小红花去了她所带钱的。小明所带的钱与小红所带的钱的比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一个数增加15%以后,又减少15%,仍得原数。……………() 米的1/8与8米的1/7一样长。………………………() 3.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4.小青与小华高度的比是5 :6,小青比小华矮。………… () 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水的含糖率是20%。………………()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 1. 甲数是100,比乙数多20,甲数比乙数多()。 A、25% B、125% C、若a是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 a ×5/8 B. a÷5/8 C. a ÷3/2 D. 3/2÷a 3. 已知a的1/4等于b的4/5(a、b均不为0),那么()。 A、a=b B、 a 〉b C、 b〉aD. 无法判断 4.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3,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试题汇编

2019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试题汇编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数学,本文为大家推荐的是小升初数学专项练习 1、一只木箱里装着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黄球的个数是红球的23 ,篮球的个数比黄球的23 还多3个,红球比篮球多32个,木箱里共装球多少个?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出发前往B,当甲车行了全程的13 时,乙车离B还有24千米,当甲车又行了剩下的一半时,乙车行了全程的一半,求AB两地路程。 3、把一批面粉分给三个工厂,甲厂先分到这批面粉的25 ,乙厂分得余下的25 ,最后丙厂分得14.4吨,这批面粉重多少吨? 4、两袋大米,第二袋比第一袋重15千克,已知第一袋大米重量的13 恰好与第二袋大米重量的27 相等,两袋大米各重多少千克? 5、小明从盒子里取出140个玻璃球,后来又取出剩下的35 ,这时剩下的玻璃球个数是原来的16 ,原来盒子里有多少个? 6、小明家养的鹅的只数是鸡的13 ,鹅是鸭的25 ,已知鸡比鸭多10只。鸭有多少只?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

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7、一个盒子里装有黑白两种棋子,黑子的颗数是总数的35 ,把12颗白子放入盒子后,黑子的颗数占总数的37 ,盒子里有黑子多少颗? 8、某工厂的甲、乙、丙三个车间向灾区捐款,甲车间捐款数是另外两个车间捐款数的23 ,乙车间捐款数是另外两个车间捐款数的35 ,已知丙车间捐款数为180元,这三个车间共捐款多少元? 9、小明用三周的时间读完一本书,第一周读了全书的14 多6页,第二周读了全书的1324 ,第三周读的页数是第一周的34 。这本书有多少页?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

2017最新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简便运算

2017最新小升初数学专项题--简便运算(一) 【知识梳理】根据算式的结构和特征,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把比较复杂的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括号,再乘除后加减,同级间依次计算。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除法分配律:(a+b)÷c=a÷b+a÷c 减法性质:a-b-c=a-(b+c) 除法性质:a÷b÷c=a÷(b×c) 【典例精讲1】-+(-) 思路分析:首先要去掉括号,变成-+-,从算式中的数字特点可以看出:与相加可以得到整数,与相加可以得到整数,变成+-(+),再计算就可以了。 解答:-+(-) =-+- =+-(+) =16-11 =5 小结:计算要注意观察思考哪几个数结合可以凑成整数。 【举一反三】1、+-(+)

2、757 -(+159 )-115 【典例精讲2】44448712×28+280×5555114 【思路导航】可把分数化成小数后,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思路分析: 解答:44448712×28+280×5555114 =×28+280× =×280+280× =(+)×280 =100000×280 = 小结:首先要注意数字的特点,其次是注意转化。 【举一反三】3、 ×112+120%+112÷56

4、 875×+834×76- 5、 925×336+÷160 答案及解析 1.【解析】首先利用减法的性质去掉括号,得 +--,-=1,-=1,再相加就可以了。 【答案】:+-(+) =-+-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精选:比和比例

小升初数学知识点精选: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 1.比的意义和性质 〔1〕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要求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考试真题含答案【精选】.doc

贵州省六枝特区秋季八校招生选拔考试 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的数既是质数又是偶数,千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自然数的单位,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这个数是由( )个亿,( )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 2、 52里面有( )个201,12个0.01是( )。 3、 8 5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4、 小红帮助妈妈做菜——蒸鸡蛋,打蛋用1分钟,切葱花用3分钟,搅蛋用2分钟,洗锅用3分钟,烧水用6分钟,蒸蛋用10分钟,一共用了25分钟,若合理安排蒸蛋的工作流程,最少用( )分钟即可完成。 5、5 32小时=( )分 40.8立方米=( )升 6、某中学男同学与女同学的人数比是3:5,男同学比女同学少( )%。 7、一圆柱形汽油池,直径是20 m 、深2m. (1)、这个汽油池的占地面积是( )m 2. (2)、这个汽油池,能装汽油( )m 3. (3)、在汽油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沙浆,所抹水泥沙浆的面积是( )m 2. 8、27米长的木棒,先截去它的31,再截去它的31,则余下部分的长为( )m 。 9、把6 5化成循环小数,用循环节表示( )。 10、在一条直线上有7个点,则共有( )条射线,有( )条线段。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m 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那么2m 一定是个偶数。 ( ) 2、两个圆半径长度的比是2:3,则它们的面积比也是4:9。 ( ) 3、李师傅种了108棵树苗,其中100棵存活,存活率是100%。 ( ) 4、某商品降价20%后再提价20%,则售价不变。 ( ) 5、打八五折的意思就是价钱比原来便宜15%。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图形中,( )是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小升初数学计算分类专题

计算综合计算专题1小数分数运算律的运用: 计算专题2大数认识及运用 计算专题3分数专题 计算专题4裂项求和 计算专题5计算综合 计算专题6 换元法 计算专题7 定义新运算 计算专题8 解方程 计算专题9 等差数列 计算专题10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计算专题1小数分数运算律的运用: 【例精选】 例一: ++()例二: 11 3333877979066661 24 ?+? 例三: 322 32537.96 555 ?+?例四:?+? 例五:???【练习】 1、 89 2(3.271) 1717 +- 2、 717 13(43)0.75 13413 -+- 3. ?+ 3 9769.75 4 ?- 4、 999999×222222+333333×333334 5、?+? 6、139 1371 137 138138?+? 7、?? 8、???计算专题2大数认识及运用【例精讲】 例一:1234+2341+3412+4123 例二: 4 223.411.157.6 6.5428 5 ?+?+? 例三: 199319941 199319921994 ?- +? 例四:( 22 97 79 +)÷( 55 79 +)

例五:有一串数1, 4, 9, 16,25……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那么其中第2010个数与2011个数相差多少 例六: 2010×× 【综合练习】 1、 23456+34562+45623+56234+62345 2、198819891987 198819891 +? ?- 3、?76+?66 4、20122-20112 5、999?274+6274 6、(836 1 9711 ++)÷( 354 1179 ++) ×× 计算专题3分数专题【例精讲】 例一:44 37 45 ? 27? 15 26 例二: 11 73 158 ? 11 64 179 ? 例三:13 2741 55 ?+?例四: 515256 6139131813 ?+?+? 例五: 1 16641 20 ÷ 2010 20102010 2011 ÷ 【综合练习】 1、 73?74 75 2、 2008 2010 2009 ? 3、 11 57 76 ? 4、 1314 4151 3445 ?+? 5、 13 3927 44 ?+? 6、 1451 179179 ?+? 7、 238 238238 239 ÷ 8、 731711 3 1581516152 ?+?+? 计算专题4裂项求和【例精讲】 例一: 1111 ....... 12233499100 ++++ ???? 例二: 1111 ....... 2446684850 ++++ ???? 例三: 179111315 1 31220304056 -+-+-例四: 1111111 248163264128 ++++++ 【综合练习】 1、 1111 ........ 1011111212134950 ++++ ???? 2、 111111 2612203042 +++++ 3、11111 42870130208 ++++ 4、 19111315 1 420304256 -+-+ 5、20102010201020102010 1223344556 ++++ ????? 6、 22222 392781243 ++++ 计算专题5计算综合

小升初数学常考十大内容 比和比例

小升初数学常考十大内容比和比例 1 、比和比例的意义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是比的结果,比是比例的基础。他们都是衡量数量关系的一种工具。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更多数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有了“比”和“比例”这两个概念和表达方式,对于处理倍数、分数等问题,要方便灵活得多. 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用非常广泛,我们在以后还要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因此,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比和比例的基本类型及解法 (一)比和比例的分配 最基本的比例问题是求比或比值,从已知一些比或者其他数量关系,求出新的比. 例1、甲、乙、丙三人同去商场购物,甲花钱数的乙花钱数的,乙花钱数的等于丙花钱数的,结果丙比甲多花93元,问他们三人共花了多少钱 解、根据比例与乘法的关系 甲数×=乙数× 即:甲数:乙数=:=2:3 乙数×=丙数×

即:乙数:丙数=:=16:21 连比后是 甲∶乙∶丙=(2×16)∶(3×16)∶(3×21 )=32∶48∶63. 三人共花了93÷(63-32)×(32+48+63)=429(元) 答:甲、乙、丙三人共花了429元. 下面我们转向求比的另一问题,即“比的分配”问题,当一个数量被分成若干个数量,如果知道这些数量之比,我们就能求出这些数量. 例2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100.如果分子加23,分母加32,新的分数约分后是,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解:新的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10+23+32),而分子与分母之比2∶3.因此 分子=(100+23+32)×=62 分母=(100+23+32)×=93 原来分数是= 答:原来分数是 例3加工一个零件,甲需3分钟,乙需分钟,丙需4分钟,现有1825个零件要加工,为尽早完成任务,甲、乙、丙应各加工多少个所需时间是多少 解:三人同时加工,并且同一时间完成任务,所用时间最少,要同时完成,应根据工作效率之比,按比例分配工作量. 三人工作效率之比是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毕业考试易错题总汇编(1)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易错题汇编(一) 1、A=2×3×a,B=3×a×7,已知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15,那么a=( ),A 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 )。 2、有一个放大镜,在这个放大镜下,一条线段其长度是原来的3倍,在这个放大镜下,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倍,正方体的体积是原来的()倍。 3、1/4 时=()分 4、把一个比的前项增加3倍,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该乘上()。 5、甲数是乙数 1.5倍,乙数和甲数的比是(),甲数占两数和的()。 6、小红1/5小时行3/8千米,她每小时行()千米,行1千米用()小时。 7、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占3米的()。 8、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德比是3:2:1,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44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甲班人数比乙班多1/4,则乙班人数比甲班少()。 10、水结成冰后,体积比原来增加1/11,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 11、六年级今天实到123人,缺席2人,今天的出勤率是()%。 12、甲乙两数的比是3:5,甲数比乙数少()%。 13 a÷5=b(a、b是大于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4、一根绳子长5米,平均剪成8段,每段是1米的(),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15、一台榨油机6 小时榨油300千克。照这样计算,1小时榨油()千克,榨1千克油需()小时。 16、修完一条公路,甲队需要10天,乙队需要12天。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是()。 17、一项工程投资20万元,比计划节约5万元。节约()%。 18、男生人数的3/4与女生人数的4/5一样多,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考试题(附答案)

2020年苏教版小升初模拟测试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1分)(2019秋?成都期末)甲数是a ,比乙数的2倍少b ,表示乙数的式子是() A .2a b - B .2a b ÷- C .()2a b -÷ D .()2a b +÷ 2.(1分)(2015春?广州校级期中)()a b c a c b c +?=?+?表示乘法的() A .结合律 B .交换律 C .分配律 3.(1分)(2019秋?宜昌期末)如果要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A .条形 B .折线 C .扇形 D .以上都可以 4.(1分)(2018秋?盐都区期末)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比是3:4:5,这是一个()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确定 5.(1分)(2019秋?闵行区期末)下列选项中,能用“26a +”表示的是() A .整条线段的长度: B .整条线段的长度: C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D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6.(1分)(2013?慈溪市校级模拟)一个用若干块小立方体搭成的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这个 图形至少有()块小立方体搭成的. A .7 B .6 C .5 D .4 7.(1分)(2019?宿迁模拟)任意抛掷两枚一元硬币,出现一正一反的机会是() A . 1 2 B .13 C . 14 D .1 8.(1分)(2019?朝阳区)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正比例的是() A .看一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看的天数 B .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C .修一条路已经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 D .同一时间、地点每棵树的高度和它影子的长度 9.(1分)(2019秋?虎林市校级期中)如果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7 12 ,那么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A .5:7 B .5:12 C .7:12

(完整版)小升初比和比例解决问题专项练习

比和比例解决问题 1.有一批树苗,原计划40人去栽,每人要栽15棵,后来又增加了10人去栽,每人要栽多少棵?(用比例解) 2.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多少小时可以到达?(用比例解) 3.工程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 4.5千米,20天完成,实际每天多修1.5千米,实际几天可修完?(用比例解) 4.某加工小组计划加工一批零件。如果每天加工20个,15天可以完成。实际4天加工了100个。照这样计算,几天可完成任务?(用比例解) 5.实验小学装修多媒体教室。计划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方砖铺地,需要480块。如果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用比例解)

6.某工程队修一条公路,前4天修了1200米。照这样的速度,再修16天可以修完。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7. A、B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那么它们的价格比是7:4.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8. 红旗小学的师生植树节栽种柳树、杨树、槐树共860棵,其中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3:4,杨树与槐树的棵数比是5:2,请问,这三种树各栽了多少棵? 9.李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完成的个数与零件总个数比是1:3,如果再加工15个,就完成了这批零件的一半。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10.用84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比是3:4:5。这个三角形的三天各是多少分米? 11.蓝天小学原有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比是5:7,转来2名男生后,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2:3,原来蓝天小学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北京名校小升初测验考试数学汇编真题和答案

北京名校小升初考试数学真题 1 小明跑步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他每天从家到学校都是步行。有一天由于晚出发10分钟,他不得不跑步行了一半路程,另一半路程步行,这样与平时到达学校的时间一样。那么小明每天步行上学需要时间多少分钟? 2 大货车和小轿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行驶,大货车先走1.5小时,小轿车出发后4小时后追上了大货车。如果小轿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那么出发后3小时就追上了大货车。问:小轿车实际上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 已知甲车速度为每小时90千米,乙车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径C地时乙车比甲车早到10分钟;第二天甲乙分别从B,A两地出发同时返回原来出发地,在途径C地时甲车比乙车早到1个半小时,那么AB距离时多少?

4 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甲走90米,乙走75米,丙走60米。甲、丙从某长街的西头、乙从该长街的东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相遇后恰好4分钟乙、丙相遇,那麽这条长街的长度是?米。 5 甲乙两人在A、B两地间往返散步,甲从A、乙从B同时出发;第一次相遇点距B处60米。当乙从A处返回时走了l0米第二次与甲相遇。A、B相距多少米? 6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10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3米/秒,乙的速度2米/秒。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的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后,共相遇多少次? 7 从一个长为8厘米,宽为7厘米,高为6厘米的长方体中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剩下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_平方厘米.

8 有一个棱长为1米的立方体,沿长、宽、高分别切二刀、三刀、四刀后,成为60个小长方体这60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总和是______平方米。 9 一千个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大正方体,大正方体表面涂油漆后再分开为原来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至少有一面被油漆涂过的数目是多少个? 10 小强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去,平常只用20分钟。由于途中有2千米正在修路,只好推车步行,步行速度只有骑车的1/3,结果用了36分钟才到学校。小强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 11小灵通和爷爷同时从这里出发回家,小灵通步行回去,爷爷在前4/7的路程中乘车,车速是小灵通步行速度的10倍.其余路程爷爷走回去,爷爷步行的速度只有小灵通步行速度的一半,您猜一猜咱们爷孙俩谁先到家? 1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之间的中点向相反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行驶,3小时后,客车到达甲城,货车离乙城还有30千米.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4,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小升初数学测试题经典十套题及答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人教版)小升初入学考试数学试卷(一)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艘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 A、15点 B、17点 C、19点 D、21点 2、将一根木棒锯成4段需要6分钟,则将这根木棒锯成7段需要()分钟。 A、10 B、12 C、14 D、16 3、一个车间改革后,人员减少了20%,产量比原来增加了20%,则工作效率()。 A、提高了50% B、提高40% C、提高了30% D、与原来一样 4、A、B、C、D四人一起完成一件工作,D做了一天就因病请假了,A结果做了6天,B做了5天,C做了4天,D作为休息的代价,拿出48元给A、B、C三人作为报酬,若按天数计算劳务费,则这48元中A就分()元。 A、18 B、19.2 C、20 D、32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学校开展植树活动,成活了100棵,25棵没活,则成活率是()。 2、甲乙两桶油重量差为9千克,甲桶油重量的1/5等于乙桶油重量的1/2,则乙桶油重()千克。 3、两个自然数的差是5,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约数的差是203,则这两个数的和是()。 4、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相等,已知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6,圆锥的高是4.8厘米,则圆柱的高是()厘米。

5、如图,电车从A站经过B站到达C站,然后返回。去时B站停车,而返回时不停,去时的车速为每小时48千米,返回时的车速是每小时()千米。 6、扑克牌游戏,小明背对小亮,让小亮按下列四个步骤操作: 第一步,分发左中右三堆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且各堆牌的张数相同; 第二步,从左边一堆拿出两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三步,从右边一堆拿出一张,放入中间一堆; 第四步,左边一堆有几张牌,就从中间一堆拿几张牌放入左边一堆。 这时小明准确说出了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你认为中间一堆牌现有的张数是()。 7、前30个数的和为()。 8、如图已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三、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2019小升初数学专题总复习讲义(含考试题及答案)

2019小升初数学专题总复习讲义(含考试题及答案)

专题一数的运算 考点扫描 1.四则运算的意义 (1)整数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2)整数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4)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一个数乘小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5)整数乘分数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6)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7)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1)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①整数的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 ②整数的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上退一,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 ③小数的加减法: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的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④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乘法的计算方法 ①整数的乘法:从低位到高位分别用因数的每一位去乘另一个因数;用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去乘,求得的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求得的积加起来;

②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3)除法的计算方法 ①整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比除数小,就多取一位再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0; ②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时,按照整数除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时,要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同时把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③分数的除法: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3.整数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3)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4.四则运算定律、运算性质 (1)运算定律 加法结合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a ×(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专题讲解

第二讲比和比例 教学目标: 1、比例的基本性质 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及连比问题 3、能够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的转化; 4、单位“1”变化的比例问题 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 知识点拨: 比例与百分数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多组数量关系非常有用,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讲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 一、比和比例的性质 性质1:若a: b=c:d,则(a + c):(b + d)= a:b=c:d; 性质2:若a: b=c:d,则(a - c):(b - d)= a:b=c:d; 性质3:若a: b=c:d,则(a +x c):(b +x d)=a:b=c:d;(x为常数) 性质4:若a: b=c:d,则a×d = b×c;(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 正比例:如果a÷b=k(k为常数),则称a、b成正比; 反比例:如果a×b=k(k为常数),则称a、b成反比. 二、主要比例转化实例 ①x a y b =? y b x a =; x y a b =; a b x y =; ②x a y b =? mx a my b =; x ma y mb =(其中0 m≠); ③x a y b =? x a x y a b = ++ ; x y a b x a -- =; x y a b x y a b ++ = -- ; ④x a y b =, y c z d =? x ac z bd =;:::: x y z ac bc bd =; ⑤x的c a 等于y的 d b ,则x是y的 ad bc ,y是x的 bc ad . 三、按比例分配与和差关系 ⑴按比例分配 例如:将x个物体按照:a b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两个人,那么实际上甲、乙两个人各自分配到的物体数量与x 的比分别为() :a a b +和() :b a b +,所以甲分配到 ax a b + 个,乙分配到 bx a b + 个. ⑵已知两组物体的数量比和数量差,求各个类别数量的问题 例如:两个类别A、B,元素的数量比为:a b(这里a b >),数量差为x,那么A的元素数量为 ax a b - ,B的 元素数量为 bx a b - ,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求出() a b -与a或b的比值. 四、比例题目常用解题方式和思路 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运用单位“l”。题中如果有几个不同的单位“1”,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使数量关系简单化,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题中有几种数量相比较时,要选择与各个已知条件关系密切、便于直接解答的数量为单位“1”。 2.若题中数量发生变化的,一般要选择不变量为单位“1”。 3.应用正、反比例性质解答应用题时要注意题中某一数量是否一定,然后再确定是成正比例,还是成 反比例。找出这些具体数量相对应的分率与其他具体数量之间的正、反比例关系,就能找到更好、更巧的解法。 4.题中有明显的等量关系,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去解。 5.赋值解比例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