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会计二班09190226

胡佳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第二版)

李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一部分管理信息系统基础

第1 章概论.................... ( 3)

1 . 1 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 ( 3)

1 .

2 历史的回顾................. ( 7)

1. 2. 1 MIS———从理想到现实........... ( 7)

1. 2. 2 MIS 概念的演进............. ( 9)

1 . 3 信息系统与管理学............. ( 12)

1. 3. 1 古典管理学.............. ( 12)

1. 3. 2 以信息为核心的管理学.......... ( 13)

1. 3. 3 管理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 14)

1 . 4 课程组成和内容编排............ ( 15)

第1 章重要概念................. ( 18)

第1 章复习题.................. ( 18)

小组活动课题.................. ( 18)

第2 章系统与信息系统............... ( 19)

2 . 1 系统................... ( 19)

2. 1. 1 系统的概念.............. ( 20)

2. 1. 2 系统的基本形式............ ( 20)

2 . 2 系统的特性................ ( 22)

2 .

3 系统的分类................ ( 25)

2 . 4 系统的基本形式.............. ( 27)

2. 4. 1 系统连接............... ( 27)

2. 4. 2 系统的分解.............. ( 27)

2. 4. 3 子系统的耦合............. ( 29)

2. 4. 4 系统的熵............... ( 29)

2 . 5 信息系统的成分和结构........... ( 30)

2. 5. 1 职能子系统.............. ( 31)

2. 5. 2 层次子系统.............. ( 31)

第2 章重要概念................. ( 34)

第2 章复习题.................. ( 34)

小组活动课题.................. ( 34)

第3 章管理、信息与组织.............. ( 35)

3 . 1 管理与信息................ ( 35)

3. 1. 1 企业中的信息资源............ ( 35)

3. 1. 2 信息的形式和性质............ ( 36)

3. 1. 3 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 38)

3 . 2 组织................... ( 39)

3. 2. 1 组织结构............... ( 39)

3. 2. 2 组织行为学.............. ( 41)

3. 2. 3 业务流程............... ( 42)

3 . 3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 43)

3. 3. 1 莱维特模型.............. ( 43)

3. 3. 2 社会技术系统观点............ ( 44)

第3 章重要概念................. ( 49)

第3 章复习题.................. ( 49)

小组活动课题.................. ( 49)

第一部分案例《新园酒家的业务活动和信息》.... ( 50) 第二部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第4 章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 ( 55)

4 . 1 信息系统中的计算机............ ( 55)

4. 1. 1 微型计算机.............. ( 56)

4. 1. 2 微机服务器.............. ( 57)

4. 1. 3 工作站................ ( 58)

4. 1. 4 小型机................ ( 59)

4. 1. 5 大型机................ ( 60)

..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4 . 2 对计算机的选择.............. ( 61)

4 . 3 信息系统结构............... ( 63)

4. 3. 1 主机中心结构............. ( 64)

4. 3. 2 客户/服务器结构............ ( 65)

第4 章重要概念................. ( 70)

第4 章复习题.................. ( 70)

小组活动课题.................. ( 70)

第5 章操作系统.................. ( 71)

5 . 1 操作系统的类型.............. ( 72)

5. 1. 1 微机操作系统............. ( 72)

5. 1. 2 工作站操作系统............ ( 73)

5. 1. 3 局域网操作系统............ ( 74)

5. 1. 4 大型机上的操作系统........... ( 74)

5 . 2 Windows NT 的主要特点........... ( 74)

5 . 3 NT的使用和管理.............. ( 76)

5. 3. 1 网络浏览............... ( 77)

5. 3. 2 工作组和域.............. ( 77)

5. 3. 3 资源共享............... ( 79)

5. 3. 4 安全管理功能............. ( 80)

第5 章重要概念................. ( 86)

第5 章复习题.................. ( 86)

小组活动课题.................. ( 87)

第6 章计算机局域网................ ( 88)

6 . 1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 88)

6 . 2 通信的基本概念.............. ( 90)

6. 2. 1 信号表现方式............. ( 90)

6. 2. 2 传输速率和传输媒体容量......... ( 91) 6 . 3 局域网的物理结构............. ( 91)

6. 3. 1 传输媒体............... ( 92)

6. 3. 2 网络连接设备............. ( 93)

.. 目录 ..

6. 3. 3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 95)

6 . 4 媒体访问控制方式............. ( 97)

第6 章重要概念................ ( 101)

第6 章复习题................. ( 101)

小组活动课题................. ( 101)

第7 章国际互联网................ ( 102)

7 . 1 网络协议和OSI 模型............ ( 102)

7 . 2 网络互联的原理.............. ( 104)

7. 2. 1 物理设备.............. ( 104)

7. 2. 2 TCP / IP 协议............. ( 105)

7. 2. 3 数据传输技术............. ( 106)

7 . 3 Internet 上的服务.............. ( 107) 7. 3. 1 WWW 的工作原理........... ( 107)

7. 3. 2 HTML ............... ( 109)

7. 3. 3 Internet 上的其他服务.......... ( 110) 7 . 4 Intranet .................. ( 113)

第7 章重要概念................ ( 116)

第7 章复习题................. ( 116)

小组活动课题................. ( 116)

第8 章数据库系统................ ( 117)

8 . 1 数据模型................. ( 117)

8. 1. 1 数据和数据模型............ ( 117)

8. 1. 2 实体和属性.............. ( 118)

8. 1. 3 数据项、记录和文件........... ( 119) 8. 1. 4 记录的关键字和存储单元........ ( 119) 8 . 2 文件组织................. ( 120)

8. 2. 1 顺序文件.............. ( 121)

8. 2. 2 索引文件.............. ( 121)

8 . 3 数据库系统................ ( 123)

8. 3. 2 数据库概念模型............ ( 124)

..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8 . 4 数据表的建立和数据操作.......... ( 125)

8. 4. 1 建立数据表.............. ( 125)

8. 4. 2 关系................ ( 126)

8. 4. 3 对数据库的操作............ ( 128)

8 . 5 分布式数据库............... ( 130)

8. 5. 1 数据分布方式............. ( 130)

8. 5. 2 分布式数据库的管理.......... ( 131)

8. 5. 3 自治性............... ( 132)

8. 5. 4 分布式系统的数据操作......... ( 132)

8 . 6 数据仓库................. ( 133)

8. 6. 1 数据仓库的定义............ ( 133)

8. 6. 2 数据仓库的结构............ ( 134)

8. 6. 3 OLAP 和数据挖掘........... ( 136)

第8 章重要概念................ ( 139)

第8 章复习题................. ( 139)

小组活动课题................. ( 140)

第二部分案例《德意志银行决定使用大型机》... ( 141) 第三部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第9 章信息系统的开发.............. ( 145)

9 . 1 运作方式................. ( 145)

9. 1. 1 信息化的运作方式........... ( 145)

9. 1. 2 建立信息化组织机构.......... ( 146)

9 . 2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 148)

9. 2. 1 生命周期法.............. ( 148)

9. 2. 2 系统调查.............. ( 151)

9. 2. 3 系统分析.............. ( 151)

9. 2. 4 系统设计阶段............. ( 152)

9. 2. 5 程序设计.............. ( 154)

9. 2. 6 系统实施.............. ( 155)

9. 2. 7 系统维护.............. ( 156)

.. 目录 ..

9 . 3 原型法.................. ( 156)

9 . 4 应用软件包................ ( 158)

9 . 5 对信息系统的评价............. ( 159)

第9 章重要概念................ ( 162)

第9 章复习题................. ( 162)

小组活动课题................. ( 162)

第10 章信息系统开发工具............. ( 163)

10. 1 开发工具概述.............. ( 163)

10. 1. 1 开发工具的进化.......... ( 163)

10. 1. 2 CASE 工具............. ( 164)

10. 2 客户/服务器开发环境.......... ( 166)

10. 2. 1 客户端开发工具.......... ( 166)

10. 2. 2 服务器端的处理.......... ( 169)

10. 3 CASE 工具实例............. ( 170)

10. 3. 1 数据流模型的定义.......... ( 171)

10. 3. 2 数据模型的定义.......... ( 173)

10. 3. 3 逆向工程............. ( 176)

10. 3. 4 生成目标程序........... ( 176)

10. 4 CASE 工具软件的发展动向........ ( 177)

第10 章重要概念............... ( 179)

第10 章复习题................ ( 179)

小组活动课题................. ( 179)

第三部分案例《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 180) 第四部分常见的信息系统模式

第11 章事务处理系统............... ( 187)

11. 1 事务处理的类型............. ( 187)

11. 2 事务处理的过程............. ( 190)

11. 2. 1 基础数据编码........... ( 190)

11. 2. 2 记录事务活动........... ( 191)

..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11. 2. 3 合法性校验............ ( 191)

11. 2. 4 事务数据处理........... ( 193)

11. 2. 5 报表输出和提供查询......... ( 194)

11. 3 编码技术................ ( 195)

11. 3. 1 编码的必要性........... ( 195)

11. 3. 2 常用编码............. ( 196)

11. 4 商业信息系统.............. ( 197)

11. 4. 1 POS 系统............. ( 198)

11. 4. 2 条码............... ( 199)

11. 4. 3 商业信息系统的结构......... ( 199)

第11 章重要概念............... ( 203)

第11 章复习题................ ( 203)

小组活动课题................. ( 203)

第12 章办公自动化系统.............. ( 204)

12. 1 办公室工作与信息技术.......... ( 204)

12. 2 办公自动化软件............. ( 206)

12. 2. 1 个人用OA 软件包.......... ( 206)

12. 2. 2 公文处理系统........... ( 207)

12. 2. 3 电子邮件............. ( 208)

12. 3 群体活动和群件............. ( 208) 12. 3. 1 群体活动和群件.......... ( 208) 12. 3. 2 群件软件包的例子.......... ( 209) 12. 3. 3 数据处理权限........... ( 211)

12. 3. 4 Notes 的群件应用.......... ( 211) 12. 3. 5 群件的应用策略.......... ( 215)

第12 章重要概念............... ( 217)

第12 章复习题................ ( 217)

小组活动课题................. ( 217)

第13 章决策支持系统............... ( 218) 13. 1 人的决策活动模型............ ( 218) 13. 1. 1 Simon 模型............. ( 218)

.. 目录 ..

13. 1. 2 决策的分类............ ( 219)

13. 1. 3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 221) 13. 1. 4 决策活动的层次性.......... ( 222) 13. 2 决策支持系统.............. ( 222)

13. 3 DSS 的结构............... ( 225)

13. 3. 1 数据库子系统........... ( 226)

13. 3. 2 模型库子系统........... ( 226)

13. 3. 3 会话管理子系统.......... ( 228) 13. 4 群决策支持系统............. ( 229) 13. 4. 1 群体决策活动........... ( 229)

13. 4. 2 群决策系统的构成.......... ( 230) 13. 5 高层主管信息系统............ ( 232) 13. 5. 1 主管人员的信息需求......... ( 232) 13. 5. 2 EIS的特性............ ( 233)

第13 章重要概念............... ( 236)

第13 章复习题................ ( 236)

小组活动课题................. ( 236)

第14 章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 238) 14. 1 生产管理与信息系统........... ( 238) 14. 1. 1 生产管理与信息系统......... ( 238) 14. 1. 2 制造业企业的数据资源........ ( 239) 14. 2 物料需求计划( MRP) ........... ( 241) 14. 2. 1 什么是MRP ............ ( 241)

14. 2. 2 MRP 的计算原理.......... ( 243) 14. 3 制造业资源计划系统........... ( 247) 14. 3. 1 闭环MRP ............. ( 247)

14. 3. 2 MRPⅡ .............. ( 248)

14. 3. 3 MRPⅡ的主要子系统......... ( 249)

14. 4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 253)

14. 4. 1 ERP 的主要特点.......... ( 253)

14. 4. 2 引进ERP 与信息系统开发的不同处... ( 255) Ⅷ

..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14. 4. 3 主要的ERP 产品.......... ( 256)

第14 章重要概念............... ( 258)

第14 章复习题................ ( 258)

小组活动课题................. ( 258)

第四部分案例《是否引进SAP 的ERP?》..... ( 259)

第五部分信息系统的新课题

第15 章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 ( 265)

15. 1 信息系统的战略意义........... ( 265)

15. 1. 1 信息系统角色的变化......... ( 265)

15. 1. 2 企业环境的变化.......... ( 266)

15. 2 企业面对的威胁和可采取的战略...... ( 267) 15. 2. 1 信息技术对战略目标的影响...... ( 267) 15. 2. 2 信息技术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 269) 15. 3 战略性信息系统............. ( 271)

15. 3. 1 什么是战略性信息系统? ....... ( 271) 15. 3. 2 应用信息技术实施企业战略...... ( 272) 15. 3. 3 企业内部信息技术运用........ ( 275)

15. 3. 4 信息联盟............. ( 276)

第15 章重要概念............... ( 278)

第15 章复习题................ ( 278)

小组活动课题................. ( 278)

第16 章电子商务................. ( 279)

16. 1 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 ( 279)

16. 1. 1 电子商务............. ( 279)

16. 1. 2 电子商务分类........... ( 280)

16. 2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竞争方式........ ( 283) 16. 2. 1 全球电子商务框架.......... ( 283)

16. 2. 2 电子商务的竞争特征......... ( 285)

16. 3 企业间电子商务............. ( 286)

16. 3. 1 EDI ............... ( 286)

.. 目录 ..

16. 3. 2 EDI 的基本要素........... ( 287)

16. 3. 3 虚拟企业和信息中介......... ( 289)

16. 4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技术.......... ( 291)

16. 4. 1 网页设计技术........... ( 291)

16. 4. 2 电子商务开发平台.......... ( 293)

16. 5 电子支付与安全性............ ( 294)

16. 5. 1 电子支付原理........... ( 294)

16. 5. 2 安全性的保证........... ( 295)

第16 章重要概念............... ( 298)

第16 章复习题................ ( 298)

小组活动课题................. ( 298)

第17 章企业再造................. ( 299)

17. 1 什么是企业再造? ............ ( 299)

17. 2 企业再造的目标和原则.......... ( 301)

17. 2. 1 企业再造的三个目标......... ( 301)

17. 2. 2 再造工程的基本原则......... ( 302)

17. 3 组织结构和实施步骤........... ( 305)

17. 3. 1 企业再造的组织结构......... ( 305)

17. 3. 2 企业再造的实施步骤......... ( 306)

17. 4 企业再造中的信息技术.......... ( 307)

第17 章重要概念............... ( 311)

第17 章复习题................ ( 311)

小组活动课题................. ( 311)

第18 章信息系统的管理.............. ( 312)

18. 1 对信息系统的管理............ ( 312)

18. 1. 1 信息系统的管理问题......... ( 312)

18. 1. 2 信息管理部门和CIO ......... ( 314)

18. 1. 3 职责和分工............ ( 315)

18. 1. 4 信息系统的外包.......... ( 316)

18. 2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 317)

18. 2. 1 什么是安全性问题.......... ( 317)

..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18. 2. 2 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 318)

18. 3 对信息系统的控制技术.......... ( 321)

18. 3. 1 系统权限分配........... ( 321)

18. 3. 2 审计踪迹............. ( 321)

18. 3. 3 系统容错............. ( 322)

18. 3. 4 对信息资源的控制方式........ ( 322)

18. 4 信息系统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 ( 323)

18. 4. 1 信息系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 323)

18. 4. 2 信息系统对于社会的影响....... ( 325)

第18 章重要概念............... ( 327)

第18 章复习题................ ( 327)

小组活动课题................. ( 327)

第五部分案例《电子商务与公司在网上的责任》.. ( 328) 附录结构化查询语言............... ( 331)

参考文献..................... ( 342)

对目标作者的说明

比起第一版来, 本书第二版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本书的内容扩展到18 章, 将近年来信息系统的几个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

的内容( 如电子商务、企业再造( BPR) 和企业资源计划) 等吸收进

来, 同时去掉了一些过时的内容。另外, 本书减少了一些对特定的信

息技术的描述, 进一步增加了对信息技术在管理应用方面的讨论, 这

使得本书的特色更为突出。

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 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已

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但是, 过去我国的一些信息系统教

材主要是介绍技术性知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其核心的内涵。

我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试图改变这种传统的风格。本书虽然牵涉

许多重要的信息系统技术, 但它并未将这些技术的细节作为论述的

重点, 而是通过对信息系统理论和应用中最重要的知识领域的整体

性描述, 给读者提供一个有关信息系统的概念、技术和方法的思考框

架。在本书写作过程中, 得到海内外大学许多教授、专家的鼎力支

持。陈禹教授和王其文教授审阅了本书第一版, 北京高等学校的

二十余名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授们集体讨论了本书第一版的提

纲, ERP 专家牛孟渔先生在百忙之中仔细审阅了本书的第14 章。另

外, 本书还得到了以厉以宁院长为首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诸位教

授、老师的关心。在出版过程中, 得到北京大学出版社段晓青编审的大力协助, 她细致严格的审阅保证了本书的质量。我还要提及我的家人长期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我的妻子徐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帮助我进行了部分文字输入及校对工作。在此, 谨向所有对本书的问世有所贡献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以及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我相

信在未来一个时期管理信息系统的迅速普及将会是一个必然的发展

趋势。因此, 我祈望本书能成为那些投身到企业信息化大潮中的人

们的武器, 在某种程度上加速我国的企业信息化进程。同时, 我也相

信本书肯定会伴随时代的进步而再次更新。本书在尝试一种新的风格的同时, 肯定会有疏漏偏颇之处, 因此非常重视读者的各种意见和反馈。祈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 请将意见和反馈等函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或电子邮箱lidong@gsm. pku. edu. cn。李东

内容总结

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关系。

对管理信息系统自身的运作和管理方法。

本书力图汲取优秀的中外MIS 教科书的成功之处, 深入浅出地说明MIS 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应用, 深入讨论各种典型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本书还介绍了一些国内外企业中信息系统的实际案例, 这将有助于读者把握住企业信息化的方向, 并有助于他们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他们所需要的专业技术。正像我们这个时代中涌现出的无数新生事物一样, 本书在编排上完全是一种创新的尝试, 它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的思维框架。而这正是那些从事企业管理活动而又面对信息技术问题的管理者们、那些学习了管理知识而又希望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们、那些只学习了某些特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们所迫切需要的。

参考文献可用性评价

1 . Kenneth C. Laudon, Jane P. Laud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1998 ,

本书是目前在美国比较流行的一本MIS 教科书, 适合于MBA

程度的学生和经济管理类学生阅读。其特点是内容丰富, 讲解详尽,

并附有大小案例近100 个。国内有影印版出版。

2 . G. B. Davis & M. H. Ols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85

本书是一本比较经典MIS 教科书, 本书第1 版是70 年代写成,

80 年代出版第2 版, 在美国十分流行。著者G. B. Davis 是MIS 学科

的创始人。国内在80 年代曾经出版过中文版。

3 . 佐佐木宏, 李东,《图解管理信息系统》, 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本书是一本跨国界写作的教材, 由日本办公自动化学会佐佐木

宏教授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李东教授合著, 内容广泛丰富、解说

简明扼要, 配有大量图表说明, 适合于经济管理类学生作为入门参考

书或教材。

4 . Ralph. M. Stair etc. 著, 张倩等译,《信息系统原理》, 机械工

业出版社, 1999

本书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M. Stair 等著。该书文字流畅, 案例

丰富, 还配有图像、照片等, 是一本适合MBA 学生阅读的良好的参考书。

5 . 谢清佳、吴综蟠,《资讯管理———理论与实务———》, 台湾大学

法学系图书部, 1990

本书是台湾大学两位教授合著的MIS 教科书。在台湾十分流

行。现在已出第2 版。本书解说十分平易近人, 内容丰富。

6 . 薛华成等,《管理信息系统》,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

本书是由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薛华成教授等编写的MIS 教

科书。对于MIS 的实现技术做了比较深入的讨论。

7 . 黄梯云,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5

本书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黄梯云教授等编写的MIS

教科书。系统、全面地讨论了MIS 的理论体系。

8 . 甘仞初主编, 《信息系统开发》,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6

本书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材。比较

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常用的MIS 开发技术。

9 . 宋凯, 范铮强, 季延平等, 《管理资讯系统》, 国立空中大学, 1994 本书由台湾中央大学资讯管理系宋凯, 范铮强等教授集体撰写。

管理信息系统 课后答案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案例分析:奇瑞公司的 SAP/ERP 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一、奇瑞公司的 ERP 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它融合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并且把企业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整个运转体系,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试讨论管理信息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 系统具有的特点。 系统具有的特点: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三、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 ERP 哪些经营理念?为什么? 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 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其目的是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使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顺畅。 2、实现全球大市场销售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奇瑞信息化的目标是先进管理思想指导下,在国际化、全球大市场视野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向导,建立一个集成的功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 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ERP 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系统各部门持续不断的改进,最终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而奇瑞公司在成功实施 ERP 的同时,购置和开发一系列网站,实现 PLM、ERP、SCM、CRM、门户网站等初步集成,基本实现对客户和经销商的电子化服务。 4、ERP 的内容在发展。 有些独立软件如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都是面向决策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为了利用 ERP 提高交易效率和改进决策制定过程,就必须改变业务运作模式,实现 ERP 与 SCM、CRM 的功能整合。而奇瑞公司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建设 ERP、CRM、LMS、SCM、EPS、DSS、基础建设等信息系统并有效集成,建设奇瑞汽车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最终规范和理顺了公司的全部管理和业务流程。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数据处理先后经历了简单数据处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阶段。在简单数据处理阶段,数据与程序没有分离,需要手工安装数据的存放方式和处理过程,仅用于简单数据计算的场合。文件管理阶段有了专门的数据文件,数据采用统一方式组织,能够满足复杂数据处理的需要。数据库系统阶段通过数据模型和数据库系统的组织,数据及其联系被统一考虑到数据库结构中,实现了全局数据的统一,适合大型信息系统应用的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案例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沃尔玛 1962 年山姆·沃尔顿在本顿维尔小镇上建立第一家沃尔玛商店。经过60年的发展,那家设立的农村的小超市沃尔玛已经发展为在世界拥有五千多家连锁店的巨大商业帝国,并连续几年蝉联福布斯500强排行榜之首,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沃尔玛如此成功 一.沃尔玛的优势与劣势 沃尔玛公司,作为一个销售巨头,有着它自己独特的优势: 1.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 沃尔玛把“顾客是上帝”作为经营理念,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基础部分,成为企业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全面化的客户服务,对顾客的服务永远遵两个基本原则:1.顾客永远是对;2.顾客如有错误,请参照第一条。沃尔玛还有十分有名“三微笑”原则,“让顾客满意”是沃尔玛公司重要目标。沃尔玛经营秘诀在于不断地了解顾客的需要,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方便。 2.企业实力 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沃尔玛在全球15个国家开设了超过8,000家商场,下设53个品牌;资金雄厚,现代化的经验管理系统。 3.信息化建设 沃尔玛注重信息化建设,拥有自己的卫星和遍布全球的大型服务器和自己专门的IT部门,专门从事各种经验所需的软件开发,并且在信息化建设上投资巨大,形成了完整的高效的信息化网络。 4.成本优势 沃尔玛在进货,物流等方面的成本都大大低于同行。例如沃尔玛的配送中心的自动化程度很高, 送至此处的商品85%都采用机械处理, 这就大大减少了人工处理商品的费用。 5.与供应商的关系 沃尔玛对供应商的选择要求十分严格,供货商所提供的商品质量优良,符合中国政府及地方政府的各项标准和要求;商品价格是市场最低价;成为了沃尔玛的供应商后,沃尔玛会供应商提供强大的资源分析,让供应商了解自己商品的销售,以便供应商即使对自己的商品展开调整,沃尔玛还为供应商提供管理协助, 如选择最快、最节省成本的送货路线。沃尔玛在同供应商交易时, 能严格遵守合同所规定的交易期限, 按时结算, 而且批量大、周转快, 加上采购额巨大,所以供应商大都愿以最低价位向其出售商品。 其劣势为: 1.沃尔玛海外业务比较薄弱 2001年沃尔玛的销售额中约有%来自国外零售店。来自国外的利润为亿美元,占总销售利润的%。 2.海外发展历史较短 沃尔玛1991年开始海外发展,对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零售业巨头来说,海外扩张的时间明显较短。 3.覆盖国家和地区较少 沃尔玛在全球的连锁店只覆盖了15个国家。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这是他要全球化进军所必须突破的障碍。 4.中国发展的瓶颈 在中国,由于中国信息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只能和沃尔玛进行简单的数据交换由于中国的运输网络还有物流发展的不健全,使沃尔玛的先进的物流运输系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并且由于中国国情和政治因素的影像,沃尔玛花巨资的商用卫星无法得到使用。

(完整版)论管理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论管理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理论和人组成的人——机系统,是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预测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组织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组织的行为,帮助一个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数据处理、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辅助决策功能。 日常生活中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多,购物的淘宝、各大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校园生活中的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校园一卡通的使用,生活工作中的银行卡等等对网站使用者来说在社交网站中我们输入自己的信息、感兴趣的事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以豆瓣为例,我们可以在上面输入自己感兴趣的书、电影、话题,并且对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他人交流意见等。 我们每天在各种社交网站看到的他人的个人信息、心情状态、事件记录、照片分享等都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在社交方面的应用,我们可以了解远在万里的陌生人身边发生的事情,见识世界各个角落的风景。通过这些输出的信息用户可以更好地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和信息,从而了解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和别人交流各种意见。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站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更体现出管理信息系统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 随着各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各种新闻,与别人交流也不再局限于面对面谈话、电话沟通等。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人们可以在社交网站与他人随意交流,很多人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用户,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人们开创了新的社交方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事物,促进了社会多样性的发展。 社交网站通过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集合了很多用户的信息,使得人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自己有限的小圈子,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认识世界各地的人,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的交际圈。“世界上两个完全的陌生人最多可以通过五个人就可以认识”,虽然没有经过非常严密的考证,但是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对我们的交际与认识人群的扩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于管理信息系统社交网站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潮流、享受服务、放松休息以及打发时间的需求。更加明显的是使用社交网站已经成为娱乐的首选,各种娱乐应用层出不穷,人们也更加依赖于社交网站。社交网站不仅可以使人们放松娱乐,同时也会提供很多资源供用户下载,满足学习与工作的需求。 人们通过各种网站就可以完成购物、看书、看电影、交友、订餐、旅游出行等各种活动。节假日时各种网站的优惠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改变了过节方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及蓬勃发展确实促进了社会很多方面的进步,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冲击及弊端。趋利避害才能更好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的目的和效果

医院信息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的目的和效果 1、我院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我院信息系统开始建设于2001年,经过近13年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六年,我院信息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3年间,医院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由最初医生站、护士站、收费系统发展到今天的以HIS、LIS、PACS、EMR系统等为核心,拥有80多个功能模块的医院信息系统,覆盖了整个医疗运行流程。 2、我院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我院信息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存在着系统集成度低,信息的共享与利用率低等问题。由于我院的各功能模块是在不同时期建设的,有些建设较早,例如现在使用的HIS系统建设于2008年,LIS系统建设于2009年。在建设时,重点考虑的是功能的实现,满足业务需求,而未过多考虑系统间数据的共享和利用,只针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了简单的共享,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接口模式来实现的。这种接口模式在子系统较少的情况下还可以满足业务需要,当子系统数量较多时,系统间的关系线已经形成了网状结构,并且不同系统间的很多信息是重复的,例如病人的基本信息,LIS系统要用,PACS系统要用,这样就都要与HIS系统进行信息交换,各系统均要与HIS系统开发接口,造成了开发过程中的重复开发,数据重复共享,而且日后的维护和升级工作也将变得非常复杂,在子系统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造成无法维护。 伴随我院规模的逐步扩大,对医院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HIS 系统、LIS 系统、PACS 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手麻重症系统等已不能很好满足临床业务和医院管理的要求,系统的功能将被大幅度的细分,对软件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同系统由不同的厂商来建设,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出现了问题,病人的信息散落在不同的系统中,医院很难一次性的获取病人全部的诊疗信息,需要打开不同的程序界面进行查询。由于有的系统建设较早,并没有按照标准的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其它系统无法直接读取其信息,只能依靠其系统自身的程序才能读取,使数据无法共享,形成一个一个的数据孤岛,医院信息系统里虽然存储了这些信息,但是无法真正的进行使用。医院信息系统已经从“以管理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信息系统进行转变,医院信息系统产品多样性和信息系统标准不统一性已经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瓶颈。 医院业务主要包括临床业务和医院管理业务两大类,即建立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来服务医院业务开展和医院管理。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子系统组成,如此庞大的系统需要由不同的软件厂商进行开发实施,然后整合不同系统的信息,对这些存在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深度发掘、统计、分析,为医院决策支持提供数据基础。现阶段我院采用传统的在各系统之间做接口的方式来对这些系统进行简单的数据共享,随着系统数量的快速增长,给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带来巨大的隐患,同时是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成倍增长。 3、建设集成平台的目的和原则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2第六章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 第一节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 第二节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 第三节货调子系统 (10) 复习思考题 (34) 第六章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组成及功能,重点介绍货调子系统的操作流 程和主要功能。 [重点掌握]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货调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随着铁路运输体制的改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车站作业和管理以及运输调度指挥 对信息化的需求都在日益加大,铁路运输信息化对数据共享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作为TMIS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TMIS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原车 站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和功能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不仅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场实际工 作的需要,而且也制约了整个TMIS功能的发挥。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铁道部信息技术 中心、广铁集团以及多个铁路局的共同努力下,从2004年1月铁道部内部立项,后经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等多个阶段,于2005年6月建成。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制定了三个主要目标: (一)满足运输生产组织的要求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强信息共享,实现车站全过程管理,并且使车站的生产实 际情况能及时、正确地上报到上级部门,实现车站与路局各系统之间的业务作业闭环。 (二)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顺应运输体制的改革,尽可能压缩货车停留时间,并且强化 货运安全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要点

学年论文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 学生姓名:张祥 学号:01110641Y23 所在系部:管理系 专业班级:11gb信管1班 指导教师:梁晶张岚 日期:二○一三年十二月

摘要 当21世纪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的时候,信息化的脚步正以它前所未有的渗透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信息技术成为当今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渗透力最强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在社会许多领域对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着巨大冲击,并促进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和均衡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在信息化的大势所趋下,它的完善与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它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心由之路,其在管理现代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企业管理企业战略应用问题

Abstract When the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wept the world, when the pa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growing at its unprecedented penetration into every corner of social lif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come the most active and rapid development, the impact of the most extensive and most penetration one of the str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el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 profound revolution in many areas of society to the traditional way of production, life and thinking to generate a huge impact, and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balanc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rend, it the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 it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 enterprise, the road is of one min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which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management, it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modern management way, while also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process. Keyword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ervi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siness Management Enterprise Strategy Application Problems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作用及其表现

信息系统的应用能使组织内部结构朝灵活有效的菱形与扁平化方向发展,组织结构与信息系统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与相互促进的,二者关系中信息系统的作用已从非主导地位逐渐变为主导地位,组织结构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在增强,组织结构的变革对信息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依赖与要求有力地促进了信息系统的发展。 根据波特提出的竞争战略模型,企业受五种竞争作用力的影响。通过运用信息系统有助于抗击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举例:为减少资源重复投入造成的巨大浪费,提升厂商利润水平。新国美集团将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建立新型的现代化物流基地,并在5年内实现30个大型物流基地的建设。大型物流基地将整合目前厂商过于分散的物流模式,兼具城市配送和区域调拨以及分销渠道的配送功能。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机械工具和集成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管理,减少因装卸导致的残次率,节省物流人力的投入,节约物流成本,提升厂商的赢利能力。 另据介绍,在2007年上半年完成国美和永乐ERP系统的并轨,并着力开发包括OA、HER、CRN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平台。目前新国美电器集团拥有市场份额12%的信息采集,是供给上游厂家研发产品、制定市场策略不可估量的资源。通过信息系统平台的对接,实现从制造到渠道,产品营销能力的提升,使得厂

商之间简单的贸易关系提升为更具内涵的合作模式。 企业的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战略管理、流程控制、人员管理、绩效考核等等;涉及到内部的各个部门,比如生产制造部、市场营销部、计划运营部、储运部等等;涉及到人员的各个层次,比如IT工程师、一线操作员、中层经理、高层领导。 信息化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工程,建设得好,可以有效的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加强内部管控,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得不好,则有可能引发管理上的混乱,人心的浮动,生产的下降,市场的萎缩,削弱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 正因如此,决心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大多严阵以待,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先进的软件和专业的服务,不过,结果却并不能尽如人意。众多被搁置的系统和失败的案例说明,信息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为什么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如临大敌呢?关键在于对需求的把握不够准确和彻底,含混的需求和频繁的变动正是造成许多失败案例的罪魁祸首。

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

一.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在管理上越来越深入而广泛的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在技术上已逐步成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型学科,任何一个单位要生存要发展,要高效率地把内部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就必须建立与自身特点相适应的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是在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数据库技术支持下完成的。本文在结构上首先论述了毕业设计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叙述了开发环境、开发平台以及数据库技术,接着用表格和图片的方式介绍了系统的整体规划,接下来是系统在具体实现中的详细内容,最终本系统能够完成信息的输入、输出,数据的修改、查询以及打印报表等功能,本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比较实用。 课题目的及意义 由于现今的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非常繁琐,行政人员付出大量的工作时间,得到的效率很低。因此为提高工作效率,减轻铁路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决定开发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为了解决传统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的管理正面临着的这些问题,我所设计的铁路车站现车信息管理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开发环境、工具介绍 该软件是在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Visual Basic 6.0 + SQL Server 2000的环境下完成的。下面就对这些开发工具进行介绍: 1.1 SQL Server 2000 简介 SQL Server 2000是微软公司最新版的大型数据库服务器,其性能指标在各方面都有赶超Oracle数据库的趋势。用它可以方便地管理数据库和开发应用程序,它使用了最先进的数据库构架,与Windows NT/2000平台紧密集成,具有完全的Web功能。通过对高端硬件平台、网络和存储技术的支持,为WEB站和企业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能在Internet商业领域快速建立并应用。此外,还增强了安全性,保护防火墙内外的数据。支持基于角色的安全并拥有安全审计工具。在经历了SQL Server 6.5和7.0两个版本的尝试后,微软公司终于开始了大规模的业务。记得在以前各种关于SQL Server的文章,都会将其定位成中小型应用方面,这种感觉被大家自然的延续到了2000版之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微软公司聘请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数据库专家以及专门搭建了信息量可谓空前的地理信息系统,励精图治,就是为了摘掉扣在自己头上的这顶帽子。有了强大的性能和功能支持,再配合其一向为人称道的易用性,SQL Server可以说成为了开发者手中的一柄利器! 另外,目前国内的一些关于微软平台的数据库编程教程,喜欢使用Access 作为数据库平台的案例,并展开相关的内容。这其实对于开发真正的数据库应用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作用,只能使大家停留在应用的初级阶段。SQL Server 2000提供的非常傻瓜的缺省安装和使用模式,其上手难度并不比Access大。另外,SQL Server 2000可以兼顾小、中、大规模的应用,有着远远比Access强大的伸缩性。 1.2 SQL Server 数据库特点 概括起来,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丰富的图形管理工具,使系统管理、操作更为直观方便。SQL Server 企业管理器是一个基于图形用户界面(GUI)的集成管理工具,利用它可以配置管理SQL Server服务器、管理数据库和数据库对象、备份和恢复数据、调度任务和管理警报、实现数据复制和转换操作等。此外,SQL Server 2000还提供了SQL事件探查器、SQL查询分析器、SQL Server服务管理器和多种操作向导等图形界面管理工具,大大简化了用户操作,从而增强了系统的易用性。

管理信息系统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 1.管理信息定义为: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信息。 2.管理信息按决策层次分类。可分为三类: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3.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强调了要用计算机,而且强调了要用模型和数据库。 4.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行为影响的主要方向是管理科学化。 5. 产品定价策略有两种:一是以成本为基础,二是以需求为基础。 6.管理信息系统MIS是英文: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 7.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活动,因而它属于社会系统。 二、单项选择题 1.诺兰模型中存在一个转折点,意味着计算机时代的结束和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转换大约发生在( A )年。 A.1980 B.1970 C.1990 D.2000 2.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行为影响的主要方向是( A ) A.管理科学化 B.管理现代化 C.去除旧观念 D.愿意接受一定的风险. 3.基层使用的信息系统主要是业务员信息系统,又叫( A ) A.业务处理系统 B.知识工作系统 C.经理信息系统 D.经理支持系统 4.信息系统按流程的前后划分,可以粗略地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其中,下游的系统是( C ) A.供应链管理系统 B.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C.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D.物料需求计划 5.三明治法中,( A )是龙头,也是最上层的。 A.企业规划 B.IS规划 C.IT规划 D.行业规划 6.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 A ) A.树枝因果法 B.前向推理法 C.反向推理法 D.经验法 7.对于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B.二者间关系是绝对的 C.数据经过转换可变为信息 D.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可成为信息 8.( A )是BSP方法的核心。 A.定义企业过程 B.熟悉企业业务流程 C.分配各级人员任务 D.动员大会 9.管理层次中,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的是 ( A )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职能层管理

对信息系统运用的理解

对信息系统运用的理解——臧家瑞 在前面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探讨了财产保险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围绕核保、核赔以及核算方式等专题做了不同程度的阐述,而后又着重对车险的经营管理进行了探讨。要想把这些理念和方法贯穿于日常的经营管理实践的话,则离不开信息管理系统的正确运用。因此本文重点谈一谈对信息系统运用的理解。 在此提到的信息系统是指以核心业务管理系统为中心,包括再保险系统、财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在内的一系列完整的满足产险公司经营管理需要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正确运用对于产险的经营管理如此重要呢?首先,时至今日,电脑的应用如此之广泛,已经渗透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充分发挥人的作用的前提下,借助电脑可以使各项工作准确高效地完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质量和效率;其次,对于产险经营来说,由于其标的数量众多、标的间差异大、事故频繁,大量、繁杂、每天不断变化的承保理赔数据需要汇总统计和分析处理。作为经营决策和管理沟通的依据,如此巨量数据的处理离开具有强大计算和统计分析功能的电脑支持是难以实现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保险竞争格局的形成,各级保险业务管理者的经营意识在不断提高,相应地会根据发展变化的市场而不断调整其经营策略。在目前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上,谁有高效率,谁就能抢占先机,以优质快捷的服务取胜,树立公司品牌,成为市场中的赢家,而信息系统已成为保险公司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的最有效工具。因此,对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程度直接体现企业的经营能力,对其使用熟练程度则直接反映出各级管理者的经营水平。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以说国内各产险公司对信息技术都重视有加,在信息系统开发和网络建设上都有相当大的投入,尤其是近期即将实施的车险条款费率自由化,更是引起大家对信息系统的空前高度重视。但是,虽然大多数公司在IT建设的投入上不能说不大,但从实际收到的效果看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为什么做了这么大的投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是由于所启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对信息系统的不正确理解应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第六章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2) 第一节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 第二节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 第三节货调子系统 (10) 复习思考题 (34)

第六章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内容]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概述、组成及功能,重点介绍货调子系统的操作流 程和主要功能。 [重点掌握]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货调子系统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随着铁路运输体制的改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车站作业和管理以及运输调度指挥 对信息化的需求都在日益加大,铁路运输信息化对数据共享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作为TMIS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TMIS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原车站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和功能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不仅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场实际工 作的需要,而且也制约了整个TMIS功能的发挥。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广铁集团以及多个铁路局的共同努力下,从2004年1月铁道部内部立项,后经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开发等多个阶段,于2005年6月建成。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之初,就制定了三个主要目标: (一)满足运输生产组织的要求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强信息共享,实现车站全过程管理,并且使车站的生产实 际情况能及时、正确地上报到上级部门,实现车站与路局各系统之间的业务作业闭环。 (二)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顺应运输体制的改革,尽可能压缩货车停留时间,并且强化 货运安全管理。 (三)满足货运营销的需要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为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多元运输的激烈竞争中充分发挥 铁路货运的优势,在信息输出形式上增加手机短信催领查询、大屏显示、电话查询以及在 车站级营销用户网站提供数据接口等等。 车站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从运输组织、车流组织的整体流程着眼,考 虑到跨越式发展后未来铁路运输的要求,充分利用了当前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把调度、车站、营销、追踪进行全盘整合,规范了现行TMIS各子系统之间的责任、范围和协作,规划出明确的接口。 一、系统运行环境 该系统适合服务器集中模式(一台服务器带多个车站模式),系统采用C/S和B/S相结 合的方式开发和运行,车号、区长、站调、货调、内交付、零担计划配装等现场岗位采用 C/S模式,预警系统及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统一维护平台等岗位采用B/S模式。 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为Unix,数据库为ORACLE8以上。 Web服务器:安装weblogic的服务器。

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题部分实例

应用题部分实例1.业务流程图 (1)用户将订货单交某企业的销售业务经理,业务经理填写出库单交仓库保管员,该保管员查阅库存台账,如果有货则向用户发货,如果缺货,则通知车间。试根据以上业务过程画出某物资的销售业务流程图。 (2)某成教学院的业务过程如下:每个学期开学前,成教学院根据课程计划开列上课通知单,并把这些通知单送给有关教研室的主任,教研室主任再把上课通知单交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接到上课通知单后,于指定日期前往上课地点上课。教师上完课后,由班主任在上课通知单上签字并返回,最后凭签了字的通知单到成教学院办理旅费报销、领取讲课费等事宜。

请根据上述过程画出该成教学院的业务流程图。 (3)用户去图书馆借书的过程 用户先查图书卡片;填写借书条;交给图书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入库查书;找到后由用户填写借书卡片;管理员核对卡片;将书交给用户;将借书卡内容录入计算机。请画出相应的业务流程图。 车通知,向其它营业部调车。无法调车的,则通知客户无车 ④签订合同后,营业部开出发车单 ⑤客户根据发车单验车、取车

2 据库存台账查验订货单,若有货则向用户发货;若缺货,则通知采购部门订货。Array (2)储户将填好的取款单及存折交储蓄所,经查对储户帐,将不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退回储户,合格的存折和取款单被送交取款处理,处理时要修改储户账和现金账,并将存折、利息和现金交储户,同时将取款单存档。 (3)供应部门收到计划科送来的生产计划,工艺科送来的材料消耗定额以及维修部门送来的维修用料计划,进行如下处理: 1)? 计算生产用料。由生产计划和材料消耗定额计算生产用料,生成生产用料表。 2)计算材料总需用量。由生产用料表及维修用料计划,计算材料总需用量。

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课后案例分析题

第二章奇瑞公司的SAP/ERP 实施与信息化建设 一、奇瑞公司的ERP 实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企业资源规划是企业经营和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它融合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功能,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成本,并且把企业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整个运转体系,提高其运转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二、在分析该公司各信息系统应用业务领域及其作用的基础上,试讨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根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三、分析和讨论该案例反映了 ERP 哪些经营理念?为什么? 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其目的是通过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使管理体系的运行更加顺畅。 2、实现全球大市场销售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 奇瑞信息化的目标是先进管理思想指导下,在国际化、全球大市场视野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向导,建立一个集成的功能强大的信息交互平台。 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ERP 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对系统各部门持续不断的改进,最终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而奇瑞公司在成功实施ERP的同时,购置和开发一系列网站,实现PLM、ERP、SCM、CRM、门户网站等初步集成,基本实现对客户和经销商的电子化服务。 4、ERP的内容在发展。 有些独立软件如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都是面向决策的,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为了利用ERP提高交易效率和改进决策制定过程,就必须改变业务运作模式,实现ERP与SCM、CRM的功能整合。而奇瑞公司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建设ERP、CRM、LMS、SCM、EPS、DSS、基础建设等信息系统并有效集成,建设奇瑞汽车电子商务综合信息平台,最终规范和理顺了公司的全部管理和业务流程。 第三章某石化厂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实例中涉及了哪些网络技术和网络互联设备? 1.涉及了局域网,广域网,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光纤等网络技术 2.涉及了桥路由器,交换器,集线器和中继器等这些网络互联设备 二、实例中涉及的网络互联设备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些层? 1.桥路由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 2.交换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3.集线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4.中继器应用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 第四章 1、能不能直接用FORM标记元素编写的交互网页(HTML文档)实现网上动态交互?为什么?还需要做什么工作? 不能,仅靠HTML是不够的还必须利用ASP环境来进行处理,即服务器端还必须有相应的程序来处理。 2、用ASP编写的“提交”程序和查询后的“返回”程序之间是依靠什么语句来连接的?

论管理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论管理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 中的应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论管理信息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理论和人组成的人——机系统,是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预测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组织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组织的行为,帮助一个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数据处理、预测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辅助决策功能。 日常生活中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很多,购物的淘宝、各大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校园生活中的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校园一卡通的使用,生活工作中的银行卡等等 对网站使用者来说在社交网站中我们输入自己的信息、感兴趣的事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事情。以豆瓣为例,我们可以在上面输入自己感兴趣的书、电影、话题,并且对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他人交流意见等。 我们每天在各种社交网站看到的他人的个人信息、心情状态、事件记录、照片分享等都是管理信息系统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在社交方面的应用,我们可以了解远在万里的陌生人身边发生的事情,见识世界各个角落的风景。通过这些输出的信息用户可以更好地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和信息,从而了解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事,和别人交流各种意见。各种各样的社交网站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这更体现出管理信息系统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加深。 随着各种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各种新闻,与别人交流也不再局限于面对面谈话、电话沟通等。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人们可以在社交网站与他人随意交流,很多人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用户,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人们开创了新的社交方式,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事物,促进了社会多样性的发展。 社交网站通过信息的输入与输出集合了很多用户的信息,使得人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自己有限的小圈子,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认识世界各地的人,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的交际圈。“世界上两个完全的陌生人最多可以通过五个人就可以认识”,虽然没有经过非常严密的考证,但是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对我们的交际与认识人群的扩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于管理信息系统社交网站可以满足人们追求潮流、享受服务、放松休息以及打发时间的需求。更加明显的是使用社交网站已经成为娱乐的首选,各种娱乐应用层出不穷,人们也更加依赖于社交网站。社交网站不仅可以使人们放松娱乐,同时也会提供很多资源供用户下载,满足学习与工作的需求。 人们通过各种网站就可以完成购物、看书、看电影、交友、订餐、旅游出行等各种活动。节假日时各种网站的优惠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改变了过节方式。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及蓬勃发展确实促进了社会很多方面的进步,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冲击及弊端。趋利避害才能更好地利用管理信息系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2

信息化系统应用范围及效果

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信息化系统应用范围及效果 一、公司概况 银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各类医药产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中药材及饮片批发、零售经营的企业。目前有一个批发部和五间大型医药零售超市、一间医疗器械专卖店、一间中药配方、一间加盟店。 二、信息化系统启用之前存在问题: 【1】、各个连锁店独立服务器和数据库,配备仓库管理人员和仓库,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2】、无法实时传递数据,导致企业内部存在各种‘信息孤岛’,企业各部门根本无法协同作业。例如,货物到了仓库无法实时让业务及采购人员等知道,这样导致增加大量的沟通成本。 【3】、盘点环节几乎没有而且也数据不准确,导致库存占用大量资金;也无法及时处理临近失效期的药品。 【4】、半手工操作和传统管理模式导致效率低下--操作效率低、管理效率低、监控效率低。 【5】、由于数据不实时,导致总部与配送中心、各连锁店上下沟通困难,连接反映速度慢,不易实时发现问题。 【6】、前台收款流程不严密,导致收款严重不符;(平均每班相差1000元)。【7】、由于数据不准确,导致门店需要配置一个‘周转仓’,使企业的有效经营面积被占有。 三、解决方案:

【1】、取消各个分店数据库,统一在总部,各分店仓库和仓库人员逐步撤销;【2】、全部分店和仓库制定完善盘点流程,配备盘点机。经过几次盘点,现在员工已经掌握正确的盘点方法,目前已经可以做到每月快速盘点一次,及时检查库存准确性。 【3】、全面启用电脑信息化管理,反复探讨,重组业务流程,制定符合医药经营特点的业务流程; 【4】、各分店前台和总部实时联网,销售数据实时传输至总部,大大方便了总部决策层对问题的发现和实时解决,提高了效率; 【5】、前台制定了完善的收款流程,实现了现金与电脑流水帐平衡; 【6】、通过不断修改,设定各个货位的库存上限和下限,使库存占压资金大大减小。 【7】、总部可以实现电脑自动补货;大大减少在补货环节投入的人力。 【8】、仓库实现药品批号管理,降低药品失效率; 四、实施效果 【1】、每次的盘点的损溢率不断降低。现在已经达到每个分店的平均损溢两至三百元。 【2】、各个货位的库存上限和下限的设定,降低了企业的库存积压资金,各个分店报货统一实现电脑自动化,配送中心每天平均配送两次,各个分店之间的调拨基本不存在。为企业一年节省的成本=库存积压资金 500万×1%=5万。【3】、各分店取消了仓库人员及门店后台录入人员,为企业一年节省的成本= 5个门店× 2人× 2000 × 12月= 24万。 【4】、各门店取消了周转仓,使分店经营空间最大化利用。为企业一年带来的收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技术 本课的目的: 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学习交通运输信息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通过对铁路主要的信息系统如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铁路客票预售及发售系统、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铁路编组站货车信息系统等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进而使学生具有研究和开发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对铁路运输现代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学生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交通运输信息、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了解交通运输信息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2、初步了解和掌握铁路运输中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铁路客票预售及发售系统等主要信息系统。 3、初步具备研究和开发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成绩考核方法 ①资料查阅及小论文(40%) ②卷面考试(60%)

教学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交通运输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TMIS系统 编组站自动化系统 客票发售和预售系统 客运站综合信息系统 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联系方式: 吕红霞87600706(办) 87630828(家)

交通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绪论 一、铁路运输的特点 1.铁路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它是由许多部门,例如,车务、工务、机务、电务等系统密切配合、互相协调共同进行运输生产活动的综合性企业。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而且是在集中同意指挥下各部门围绕着完成运行图所规定的运输任务而共同努力。 2.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具有点多、线长,连续性强、节奏性强等特点 1)点多:全路有5千多个大小车站,是铁路运输工作和基层 生产单位。 2)线长:全路有6万多公里线路,到95年底营业线路超过6 万公里。 3)连续性强:铁路是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停,全天 候运转,除了特殊灾害,风雨无阻。 4)节奏性强:铁路就象一个交响乐队,各部门只有在统一的 指挥下,协调的有节奏的进行工作,才能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正点,四通八达,畅通无阻,当好先行。铁路是半军事化企业,总调度长代表部长指挥生产。 二、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应用计算机的必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