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民国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208.50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时,带走了一大批重要的民国历史档案, 其中不少是研究民国史的第一手材料。70年代,得知大陆准备编 写《中华民国史》的消息后,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主任秦孝仪 表示也打算编写《中华民国史》。一些台湾学者认为中国编史传 统是“后朝修前朝之史”,“岂有国未亡而修断代史之理”。于 是编著《中华民国建国史》。20世纪70至90年代,是台湾史研 究的繁荣时期。学者们作出了出色的贡献,成果丰富。
4 国外的研究
中华民国史是一个国际性学术领域。美国、加拿大、 日本、韩国和欧洲各国,都有一批学者从事中华民 国史的研究。美国的国家档案馆和一些大学如哈佛 大学燕京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斯坦 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等,都收藏有一批重要的民国历 史档案和文献资料。许多大学设有中国研究中心或 主要研究中国的东亚系。
这一时期,基本没有什么有影响的民国史学术专著出 版。中国科学院为编写民国史,曾由中华书局出版了 一套《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其中包括大事记、人 物传记和各种专题资料、译稿等。
3)1979-1984年
1979年春,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国历史学规划会 议,发动广大史学工作者研究民国史。
80年代初,《人民日报》开办“学点民国史” 专栏,刊登有关民国史的文章。
3 台湾方面的研究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在中共隔海对峙(台海局势)的情况 下,台湾学者对中华民国史的研究也非常谨慎。台湾著名史学家 张玉法教授曾撰文指出:在国共对峙的政治环境下,民国史研究 的禁忌甚多。首先,对中共的历史不宜作比较正面的论述,否则 有替中共宣传之嫌;其次,对国民党的历史不宜作较反面的论述, 否则有危害政治领导中心之嫌;再次,对满清的历史、立宪派 (康、梁)的历史、北洋派的历史,,不宜作较肯定的论述,否 则有贬抑国民革命价值之嫌,因满清、立宪派和北洋派均曾为国 民党的革命对象。
中国近代史(民国部分)
(1912-1949)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主讲人:李勇军
自我介绍
1973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汉族,2004年 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 史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 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和武汉 地方史。
导论
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现状 中华民国史的体系、分期和线索 学习中华民国史的方法
一、中华民国史研究的现状
1、1949年以前的研究 1912年3月,黄兴、胡汉民、宋教仁等联名上述 孙中山,建议设立国史院,孙中山批示同意:“民国 开创,为神州空前之伟业,不有信史,何以焜耀宇内, 昭示方来”。后因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而中途停顿。 1947年,国使馆在南京才正式成立,首任馆长为国民 党元老张继。 民国时期有关民国史的著述,如李剑农《最近三 十年中国政治史》、文公直《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 史》,张中绂《中华民国外交史》、杨幼炯《中国政 党史》、钱端升等《民国政制史》、邹鲁《中国国民 党史稿》、贾士毅《民国财政史》、冯自由著《革命 逸史》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学科领域,为民国史的 综合研究奠定了基础。
日本方面,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建立了中华民 国史研究会、中国现代史研究会等学术团体。日本 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防卫厅防卫研究所、东洋文库 等机构,都收藏了许多有关民国史和中日关系方面 的文献资料。各大学也有一些历史学者从事民国史 研究,作出了较大的学术贡献。如著名日本史学家 野泽丰教授1982年创办的《近邻》杂志,是日本最 重要的民国史学刊,至今仍有很大的学术影响。
2、1949年以后的研究 1)1956-1971年。 民国史研究的提出阶段。1956年,教育部组织部 分大学教师编写《中国现代史》,由于学者们对现代 史分期问题认识不一致,最后由李新教授主持的这部 书定名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 1961年,董必武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的会议上, 提出编写中华民国史,但是无人响应。 出版方面: 《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1919-1949年中央 政府的档案资料; 《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研究中国近代 经济史的基本史料; 《文史资料选辑》,1959年全国政协组织编写,民 国人物口述历史。
这一时期,民国史的档案资料、文献史料继续大量出 版;民国史领域各种课题的专著不断问世;民国史研 究的队伍逐渐壮大 ,在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招收和培 养了大批民国史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在一些重要城市, 如北京、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杭州、 昆明、成都等地,开始形成了一些有自己特色的研究 中心,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
1984年5月,首届中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在南京 召开。
资料出版: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刊》; 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开始分卷出版。
4)1985-今 80年代开始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对民国史上的一些
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关税自主运动、币制改革、西安 事变、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等,开始给予客观公正的评 价。对民国的一些重要人物,如蒋介石、胡汉民、汪 精卫、胡适等,也基本上恢复了历史的原貌。进入90 年代后,民国史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研究热点,研 究工作不断的深入,课题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民众生活等各个方面。
2)1971-1978年
1972年举行了全国出版工作会议,试图挽救文化出版 事业的危机。周恩来再次号召编写中华民国史。会后, 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 了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以著名历史学家李新、孙思白 教授为首,开始组织编写《中华民国史》。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出解放思 想、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方针,民国史研究的情况 才开始好转。
联系邮箱:yongjBiblioteka Baidunli2001@yahoo.com.cn
课程介绍
中国近代史(民国部分)是历史系本科生 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系统学习该课程,使 学生了解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社会、民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进 一步学习专门史,写作史学论文打下基础。
本课程共54学时,每单周上4课时,双周上 2课时,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 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