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礼仪与修养》讲义

《礼仪与修养》讲义

《礼仪与修养》讲义
《礼仪与修养》讲义

《礼仪与修养》讲义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程德林

第一讲:礼仪与修养意识

一、认知礼仪的涵义

1.礼仪的概念

禮儀 etiquette

礼仪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2.礼仪的内涵

★礼仪是一种文明的传承★礼仪是一定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一种约定俗成★礼仪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二、遵循礼仪的原则

1、共守

2、敬人

3、自律

4、宽容

5、平等

6、真诚

7、从俗

8、适度

三、学用礼仪的意义

1.对个人来说,仪是个人修养与道德的体现

请同学们思考——

文化人一定是文明人吗?大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2.对团体来说,仪是整体形象与素质的反映

3.对国家来说,仪是走向世界、与国际大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桥梁

4.对人类来说,礼仪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

第二讲:个人修养

一、个人修养的涵义

个人修养是社会个体内在涵养与外在形象的综合表现,具体体现在性情、仪表、言谈、举止等诸多方面。

著名文学家亨利?詹姆斯认为,彬彬有礼是文明人的标志,在人的一生中得体、优雅、亲善的举止是多么的不可或缺。

二、情绪管理

1、情绪管理与礼仪修养之关系

一个人情绪失控就会失礼,以至冒犯他人。一个人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不会失礼,就能保持风度,彰显其修养。

所谓情绪管理,就是——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善于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

人的修养:有礼 + 有节

有礼是指有规范的礼貌礼仪,有节是指对自己的心态、情绪能进行自我调节。

2、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紧张、郁闷、恶意←情绪与情感→轻松、愉快、友善

属于负性的减力情绪属于正性的增力情绪

身心疲惫身心愉悦

效率低下效率提高

人际关系不好人际关系很好

3、怎样克服负性情绪?

●树立调整自身情绪的自觉意识●合理认知●借助意志的力量

4、情绪管理七法

●情绪宣泄无害化(无害于他人、工作、社会、自身)

●意念沉淀●信息覆盖●适当遗忘●召唤自信

●扩大前台生活●排除嫉妒的干扰

化解不良情绪七法——

晒太阳、听音乐、吃香焦、赏花草、游山水、适当运动、找人倾诉

三、仪表

1.容貌

●个人卫生习惯

●须发、脸面、手(是否干净、整洁、有光泽)

2.仪态

目光、微笑、神态(是否自然、热情、亲和、友善、诚恳)

3.服饰

平时干净整洁,社交场合庄重典雅

男士服装——整洁、庄重。

正式场合穿正装如中山装、中华立领、西服,平时穿便服,如夹克、休闲装等。女士服装——典雅、端庄、和美。

正式场合穿正装,如西服与职业套裙等,平时穿便服,如休闲装等。

着装的原则:TPO原则 Time、Place、Object

服饰的要求:符合身份,扬长避短,区分场合,恪守成规。

男士西服的搭配

深色西服:浅色衬衫+深色领带

浅色西服:深色衬衫+浅色领带

条纹西服:纯色衬衫+小图案领带

在色彩方面遵循“三色原则”

关于职业女装

原则:色彩朴素、搭配简单,给人一种和谐、亲切、庄重的感觉。

裙子长短:裙短不雅,裙长无神。以膝盖上、下15厘米为限。

饰物的佩戴

男士少佩戴饰物(手表、皮带、戒指)

女士适当佩戴饰物(耳环、项链、戒指、手镯)

四、言谈

(一)语言文明的意义

营造一个良好的言谈氛围,使双方都感觉到友好和愉快,提高语言交际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体现个人的文明素养。

(二)交谈“四个五”

1.五个宜选内容

既定的内容、高雅的内容、轻松的内容、时尚的内容、擅长的内容

2.五个忌谈内容

个人隐私、作弄对方、非议他人、高度敏感、令人反感

3.五种交谈方式

神态专注、积极互动、措辞委婉、礼让对方、适可而止

4.五个注意事项

问候但不追问、关心别太关注、谦逊别太卑下

感谢不千恩万谢、道歉但别太自责

(三)常用礼貌语

●您好(早上好、中午好、晚安)

●请,有请●欢迎光临●谢谢,多谢

●很抱歉●对不起●请原谅

●别客气(没关系)●再见●欢迎再来

(四)多用委婉语

委婉语既是一种修辞手法,也表达一种尊重。

委婉语的句式:陈述句 + 疑问词

“我想借你笔记看一下,好吗?” (行吗、成吗、可以吗)

五、举止

1.手姿

需要注意的五种手姿:垂放、背手,示意、夸奖、鼓掌

2.站姿

头端、肩平、胸挺、腹收、身正、腿直、手垂

3.坐姿

舒展但要注意角度、深浅

4.蹲姿

侧身,单腿下跪。

5.走姿

轻松、矫健、优美、匀速

何谓风度?

外在形象 + 内在气质 = 风度

风度美体现了一个人的整体美感,所谓“秀外慧中”。

六、关于绅士和淑女

1、绅士风度

衣冠得体,举止文明;谈吐高雅,彬彬有礼;

正直善良,尊重女性;无不良嗜好。

绅士是一个从来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和痛苦的人。

2、淑女气质

服饰典雅,举止优雅;和声细语,彬彬有礼;温婉善良,知性贤淑淑女 = 优雅 + 贤淑

七、关于提高修养的建议

1、管理情绪,做该做的事

2、选择性地阅读经典(文本)

3、从事一些艺术活动

4、结交高素质的朋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

5、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利己悦人,不良生活方式害己损人。

文明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修养。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三讲:社交礼仪基本规范

(一)公共场所的礼仪

一、原则

1、自律敬人,与人方便

2、语言文明,举止得体

二、界域

1、亲密空间

身体接触或距离在15厘米~40厘米之间,能进入这一空间的是夫妻、情侣、父母与子女等。

2、个人空间

距离为40厘米~ 1米之间,能进入这一空间的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如好朋友、亲戚等。

3、社交空间

距离为1米~ 3米之间,多表现在社交场合的应酬、公务、谈判等。

4、公共空间

距离为3米以外,多表现在演讲者与听众,表演者与观众等场合。

三、交通礼仪

1、电梯

●先下后上

●有电梯工时男士让女士及老、幼、弱者先上

●无电梯工时男士先上,帮助女士及老、幼、弱者

●面门而立、不喧哗、不抽烟

●上下扶梯靠右站

2、公共汽车、地铁、火车

●先下后上●给老、幼、病、残、孕让座

●不喧哗、不乱挤、不占道、不抽烟、不脱鞋

●注意饮食文明●尊重司乘人员与乘客

3、飞机

●保持安静●听从指令●勿谈不安全的话题

四、银行邮局医院

●保持安静●语言文明●按序排队●遵守“一米线”的规定

“一米线”与公德文明

“一米线”要求的是对别人隐私权的尊重,对公共秩序的遵守,这项措施体现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米线”既象镜子折射出人们的公德意识,又象尺子丈量着人们的文明程度。

五、体育馆

●注意饮食卫生●不抛杂物,不喝倒彩●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

六、图书馆

●保持安静●爱惜图书●不接打电话●不打磕睡

●不抽烟、不喝水、不吃零食

七、校园

●衣冠整洁,举止文明;●尊敬老师,尊重校工;●礼让同学,友好互助;

八、影剧院

●不迟到早退●摘帽、关机、保持安静

●不抽烟、不磕睡、不吃零食●曲终鼓掌、谢幕起立

(二)迎来送往

迎来送往的基本要求:

●热情●周到●有条不紊●使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一、迎接

1、迎宾

●接待贵宾到机场、车站、码头迎候,若互相不认识,接待者须在出口处举牌迎候。●安排好小车座次

2、引领

●引领者走在宾客的左前方●上楼梯时请宾客走在靠墙一侧●为宾客开门

二、介绍

介绍的要点:

被介绍者多于两人需要逐一介绍时,应按职务由高到低进行介绍;

作为第三方在另两人间进行介绍时,应遵守“尊者优先了解情况”的规则。

三、握手

1、握手的方式

●满握与浅握●重握与轻握●深情握与双手握●握手加拍肩膀

2、伸手的次序

●平辈女士与男士:让女士先伸手●晚辈与长辈:让长辈先伸手

●上级与下级:让上级先伸手●未婚者与已婚者:让已婚者先伸手

3、握手十忌

●戴着手套●心不在焉●面无表情●拒绝握手●另一只手插在衣袋里

●用左手握●坐着相握●久握不放●交叉握手●男士之间仅握手指尖

四、递接名片

1、递接名片都应起身,以鞠躬状递或接

2、都应诚恳友好,切忌敷衍了事。

3、都应说些礼貌语言。

4、递名片时将名片的正面朝向对方。

5、接名片后认真看一眼,迅速掌握主要的信息。

6、接名片后切忌随手一扔,更别在对方的名片上压东西。

7、应将对方的名片端放在座位的右上角,等宾客告辞后才放进名片盒。

五、招待

1、以热茶、饮料、水果或点心招待宾客,一般不敬烟。

2、茶水待客礼仪:放好茶杯盖、倒茶七分满、注意续水。

3、饮料、水果等主随客便。

六、会谈

谈判座位的安排:按照国际礼仪惯例“以右为尊”,应把对方安排在对门的位置或进门的右侧。

七、送行

●送行前馈赠礼品或纪念品。

●贵宾应送到机场、车站、码头。

●忌重重地关门,不可兴高采烈。

(三)拜访与馈赠

一、拜访

1、提前预约

不做不速之客选用某种方式进行预约, 确定拜访的时间、地点、参加者、交谈的话题等。

2、服饰得体(是对主人的尊重)

3、预备礼物

拜访时备份礼物是一种礼貌的表示。

(关于馈赠礼仪在本讲第二部分讨论)

4、守时践约

应该准时到或提前5分钟,迟到或提前太多均为失礼。

5、限定空间

拜访者的活动空间应有所限定,未经许可贸然进入非公开场合或主人私室都是

失礼的!

6、客随主便

欣然得体地接受主人的招待

●谦和但不卑下●大方但不大大咧咧●尊重但不盲从

7、适时告辞

●掌握好时间初次拜访的时间范围控制在 20 ~ 30 分钟,若延长拜访时间需征得同意。

●礼貌地告辞不要告而不辞,要致谢。

二、馈赠

1、馈赠之涵义

馈赠即赠送礼品,是人际交往中一种表达友情、敬重和感激的常用形式。

2、馈赠六要素

5 W + 1 H:Who送给谁,Why为什么送,What送什么,When何时送,

Where什么场合送,How如何送

3、礼品之定位

●明确礼品的对象性●突出礼品的纪念性●体现送礼者的个性

●重视礼品的时效性●注意礼品的便携性

4、馈赠的注意事项

●投其所好●以新为好●撕掉价签●精心包装

●不要太昂贵●掌握实用的尺度●可以己物转赠他人

5、中西礼俗差异

中国人接受礼物时先说些客套话,然后诚恳地致谢,等客人走后才打开礼物。

西方人接受礼物时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一边高兴地欣赏一边诚恳地致谢。

6、馈赠之禁忌

●对朋友:不送刀、剪、伞、龟●对老人:不送钟

●对商人、运动员:不送书

●非情侣男士对女士:不送香水、戒指、项链

●非情侣女士对男士:不送领带、腰带

●对情侣:不送梨、不送刀和剪●对所有中国人:不单独送白花

●对异族异邦人士:不送他们的忌讳之物

(四)中西餐饮礼仪

一、宴请

1、安排席位(桌次与座次)

安排桌次的原则:以右为尊;主桌不靠门边。

安排座次的原则:

(1)尊右原則:以右为尊

(2)三 P原則:●宾客地位(Position)

●政治考量(Political Situation)

●人际关系(Personal Relationship)

(3)分坐原則: ●男女分坐

●夫妇分坐(中餐不分)

●中外分坐

2、迎宾

对待贵宾:主人要到车前或楼下迎候

一般宾客:可委托亲友或服务员在餐厅门口迎接

3、敬酒

中餐,敬酒程式化多劝酒

西餐,敬酒较随意不劝酒

4、陪客

主人要自始至终陪客人用餐,要与客人交谈,不要随意离席,也不要只对某人

热情而冷落他人。

5、送客

宴会结束,主人要把贵宾送到楼下或送上车,对一般宾客自己或委托亲友送到门口。

二、赴宴

1、适时前往

提前5-10分钟赴宴,万一可能迟到,一定要提前打电话向主人解释。

2、客随主便

尊重主人意愿,不使主人为难。

3、文明进餐

言谈举止得体优雅

用筷“十二忌”:敲筷,迷筷,泪筷,翻筷,连筷,刺筷,吸筷,指筷,拉筷,粘筷,分筷,供筷。

进餐“十六不”:不重新布菜、不争抢食物、不乱翻食物、不谈无聊话题、不吸烟、口内体内不出大的声响、不高声谈笑、不沉默无语、不再三劝酒、不玩弄餐具、不用己具为人取食、不用餐具指点他人、不乱走动、不整服饰或化妆、不随口乱吐东西、不毫无遮掩地当众剔牙。

4、礼貌告辞

表达自己对此次宴会成功举办的祝贺!同时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

三、西餐礼仪

1、基本礼仪

●衣着考究●举止高雅●尊重女士●积极交际

2、正确使用餐巾

●餐巾的使用●餐巾的暗示

3、正确使用餐具

●刀叉勺用法顺口溜

左叉右刀,手撕面包。

叉住再切,切下吃掉。

随吃随切,不要过早。

八字不动,并排收掉。

刀刃向内,勺向外舀。

刑法总论讲义02_刑法适用范围

第三节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刑法的空间效力 (一)概述 1、概念: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它解决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 2、原则: (1)属地原则(领土原则):单纯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2)属人原则:单纯以国籍为标准,要求凡是本国人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3)保护原则(安全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要求凡侵害本国国家或公民利益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4)世界原则(普遍原则,普遍管辖原则):以保护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为标准,凡侵害由国际公约、条约保护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5)永久居所或营业地原则 (二)我国刑法的属地管辖权 刑法第6条第1款:“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1)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 A、领陆; B、领水: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 C、领空 (2)拟制领土:刑法第6条第2款:“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是相互让渡主权的体现 (3)驻外使领馆:刑法第11条“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各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及其外交人员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而受本国的司法管辖。也就是说各国驻外领使馆也是本国领土的延伸。 (4)刑法第6条第2款:“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A、在我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但犯罪结果发生在国外;B、在国外实施犯罪行为,但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C、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国境内 其一、隔地犯1:犯罪行为地与犯罪结果彼此脱离 其二、关于网络空间的问题(犯罪行为地问题)2 1区际刑事管辖权冲突(张子强案):1991年和1996年,被告人张子强等人将在内地非法购买的一批枪支弹药偷运到香港。1997年9月,被告人张子强等人经密谋并由张子强出资,在广东省汕尾市非法买卖大量炸药、雷管和导火线,偷运香港。此外,被告人张子强一伙在广州等地经多次密谋策划后,分别于1996年5月和1997年9月在香港绑架了李某、林某和郭某,勒索巨额赎金。在本案中,就走私枪支、弹药罪而言,从内地走私到香港,属于跨境犯罪。就绑架罪而言,预备行为发生在内地、实行行为发生在香港。那么,内地的司法机关对张子强案是否具有刑事管辖权呢? 2屈学武:“因特网上的犯罪及其遏制”(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应 运而生。网络犯罪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犯罪的所谓数字化犯罪。网络犯罪同时也带来了刑事管辖权问题。刑法理论认为网络空间是领陆、领水、领空、浮动领土以外的第五空间——虚拟空间。对于第五空间犯罪,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属人原则或保护原则为辅的传统刑法管辖权显然难覆盖。随着信息世纪的到来,刑法的领域宜于有所限制地扩大到第五空间。限制的内容,可设定为具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刑法领域可扩大到第五空间:(1)网上作案的终端设备地、服务器设立地在本国第一二三四空间范围;(2)网上作案所侵入的系统局域网或侵入的终端设备地在本国第一二三四空间范围内;(3)行为人获取、显示网上作案结果的信息终端所在地在本国第一二三四空间范围内。这是对网络犯罪的刑事管辖的理论思考,网络空间是否可以成为

刑法总论讲义

?网站首页新法规速递论文资料库司法考试律师黄页法治动态法律图书网上书店法律人才在线数据库 ?法律书摘裁判文书法律文书合同范本法律网导航电子杂志法律学人热点专题地方频道WAP版 网上书店 最新到书|购书帮助|直接付款|订单查询|特价图书|书店介绍|著者介绍|出版单 位|法律书评|抵价券|在线留言|购物车 综合检索 书名著者出版社 同时在简介中检索 查询帮助 会员登录 密 保存用户名和密码

新注册找回密码法律书友会 相关内容 查看此书相同类目图书 ?·刑法总论精释(第2版) ?·刑法一本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条 ?·刑法总论精释 ?·定罪量刑指南(第5版) ?·刑法(总则)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 ?·定罪与犯罪构成/武汉大学刑法博士 ?·刑罚总论比较研究 ?·中国刑法的罪与非罪(第二版) ?·行刑理论的多维探究 ?·论犯罪与刑罚 ?·刑事审判参考(2008年第1集) ?·刑讯逼供研究 ?·西方刑法史(西方法制史系列) ?·澳大利亚联邦刑法典(外国刑法典译 ?·中国新刑法433个罪名例解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法律与社 ?·经济犯罪立案.定罪.量刑标准 查看该作者其它图书

编号:42999 书名:刑法总论精释 作者:陈兴良主编 出版社:人民法院 出版时间:2010-4-1 入库时间:2010-4-25 定价:110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我国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采用前沿性的刑法理论,意在提供一种别有新意的刑法总论的知识框架。本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引入。本书在相当的深度与广度上对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展开叙述,为定罪活动提供了更加精密、更加精细、更加精致的理论资源,因而也是将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向司法实践推广的一种有益尝试。二是判例刑法学方法的采用。本书采用判例刑法学的研究方法,在刑法理论的叙述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指导性案例,使刑法理论更力口贴近司法实践,也使本书更具有可读性,对于传播有关指导性案例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三是司法刑法学视角的贯彻。本书以刑法规定和司法解释为主导,对刑法总论的基本原理进行法理阐述,由此展示司法刑法学之全貌。本书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以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为框架,以判例研究方法为线索,以司法视角为依归的的大型刑法总论体系书,也是使来自德日的刑法知识本土化的一种学术努力。

国家开放大学 刑法学(1) 2018年7月-2019年7月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 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刑法学(1) 试题2018年7月 一、选择题 1、根据属地管辖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C)。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B、犯罪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 D、犯罪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 2、我国刑法分则中侵犯财产罪一章规定有13种具体犯罪,这些犯罪所共同侵害具体属于(B)。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3、犯罪既遂的类型有(ABCD)。 A、行为犯 B、危险犯 C、结果犯 D、举动犯 4、管制的执行机关是(D) A、人民法院的执行部门 B、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 C、公安机关的看守所 D、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 5、某甲已经是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对其所犯抢劫罪量刑的时候,应当(B)处罚。 A、从轻 B、从轻或者减轻 C、减轻 D、免除 6、死刑不适用于(ABD)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 C、犯罪时候怀孕的妇女 D、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C)。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二年 8、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D)之日起计算。 A、犯罪 B、犯罪行为停止 C、犯罪结果发生 D、犯罪行为终了 二、填空题 9、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10、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行相适应原则)。 11、犯罪构成就是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 13、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4、犯罪过失有两种类型,也就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 15、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也就是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16、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17、对犯罪行为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 三、名词解释

刑法学讲义

刑法学讲义 上编刑法总论 第一章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即刑法是规定什么是犯罪、在什么条件下是犯罪以及犯罪的后果和承担方式的法律) 二、刑法的分类 1、按照使用的范围 广义的刑法:是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切法律规范 刑法 狭义的刑法:是指系统的规定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即刑法典2、 普通刑法:即狭义的刑法也即刑法典 广义的刑法单行刑法:是指由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形式上独立于刑法 典但内容上专门规定犯罪和刑法的一切法律规范性文件 特别刑法 附属刑法:是指非刑法法律中刑事责任条款 三、刑法的特性 1、阶级属性 2、法律属性 ①规制性:规制人的行为,是人的行为准则 ②制裁性 ③(强制的)严厉性(这决定了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④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的广泛性:它调整所有收到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 四、刑法的机能 1、惩罚犯罪,保卫社会安全:通过惩罚犯罪来预防犯罪,从而保护公民的权益 2、保障人权:规定犯罪圈不得随意侵入个人私权利;在保障人权与惩罚犯 罪发生冲突时,首先保障人权 3、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维护社会秩序 五、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1、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我国的刑法由总则、分则和附则构成。 2、刑法总则是指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性规则的法律规范;分则是指具体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体系;附则则是规定刑法法典的实施日期,刑法典与其他单行法的关系以及新刑法典生效后某些单行法失效 3、总则与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到具体。总则指导分则,分则则是总则所确定原理的具体体现 4、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解释。

刑法总论讲义(北大梁根林)

第一讲 刑法的基本观念 ..........................................................................................................................1 一、什么是刑法 ...............................................................................................................................1 二、刑法的分类 ...............................................................................................................................1 三、刑法的机能与任务.....................................................................................................................1 四、学科体系与学习方法 .................................................................................................................1 第二讲 罪刑法定原则 .............................................................................................................................2 一、罪刑法定的渊源及其嬗变 ..........................................................................................................2 二、罪刑法定主义的思想基础 ..........................................................................................................2 三、罪刑法定主义的内容 .................................................................................................................2 四、中国罪刑法定的扭曲及其机能缺损 ............................................................................................2 第三讲 刑法解释论 .................................................................................................................................2 一、刑法解释论的基点——刑法文本及其特殊性 ..............................................................................2 二、刑法解释的目标定位与解释边界——主观解释 论还是客观解释论............................................................................................................................2 三、刑法解释的本体——主体、形式与载体 .....................................................................................2 四、刑法解释的动态过程——方法选择与顺序安排...........................................................................2 五、刑法解释规则——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规则 ..............................................................................2 第四讲 犯罪观念论 .................................................................................................................................2 一、犯罪的形式定义 ........................................................................................................................3 二、犯罪的实质定义 ........................................................................................................................3 三、社会危害vs.法益侵害——犯罪本质的界定 ................................................................................3 四、“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犯罪界定模式.......................................................................................3 五、中国刑法“立法定性描述+定量要求”的犯罪概 念模式——但书的出罪机能..............................................................................................................3 第五讲 犯罪论体系构造 ..........................................................................................................................3 一、犯罪论体系及其功能 .................................................................................................................3 二、德国犯罪阶层理论之轮廓 ..........................................................................................................3 三、日本的犯罪阶层体系 .................................................................................................................3 四、英美法系犯罪构成模式.. (3) 五、中国犯罪构成模式 (3) 第六讲 构成要件该当性 ..........................................................................................................................3 一、犯罪论的基本立场(3+1) .............................................................................................................3 二、构成要件该当性 ........................................................................................................................3 第七讲 违法性 ........................................................................................................................................4 一、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关系 ..........................................................................................................4 二、违法性的实质............................................................................................................................4 三、违法性的阻却——阻却违法事由................................................................................................4 第八讲 责任 ...........................................................................................................................................4 一、责任的本质、基础和性质 ..........................................................................................................4 二、责任要素.. (4) 第九讲 过失犯 (4) 一、不法构成要件............................................................................................................................4 二、违法性 ......................................................................................................................................4 三、罪责..........................................................................................................................................4 四、过失的共犯 . (4) 第十讲 共犯论 (4) 一、共犯的根本问题 ........................................................................................................................4 二、共犯的两种立法模式 .................................................................................................................4 三、我国共犯立法的体系性归属.......................................................................................................4 四、我国共犯问题的具体解决 ..........................................................................................................4 第十一讲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4 导论.................................................................................................................................................4 一、犯罪既遂...................................................................................................................................4 四 、犯罪中止 .................................................................................................................................5 第十二讲 罪数 ........................................................................................................................................5 导论.................................................................................................................................................5 一、罪数的区分、典型与不典型. (5) 二、实质的一罪 ............................................................... 四、处断的一罪 ...............................................................第十三讲 死刑制度的当代命运 ............................................... 第一讲 刑法的基本观念 一、什么是刑法 二、刑法的分类 三、刑法的机能与任务 四、学科体系与学习方法 一、什么是刑法 (一)刑法的定义 (二)刑法条文与刑法规范 1.刑法条文是刑法规范的载体,刑法规范体现于刑法条文 2.刑法规范是裁判规范/刑法规范是行为规范 (三)刑法的法律特征 1.刑法是公法 2.刑法为强行法 3.刑法是成文法 4.刑法是实体法 5.刑法是司法法 (四)刑法的内涵特性 1.刑法具有伦理属性 A.刑法规范来源于伦理规范,伦理规范为刑法规范之基础 B.刑法维持最低限度的伦理规范 C.刑法的法律效果具有伦理非难性 D.刑法的伦理属性的意蕴 2.刑法具有相对性 A.刑法规范内容的不完整性(包括片段性、有限性) B.刑法规范功能的相对性(刑罚功能的局限性、刑罚的负面作用) 3.刑法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A.规制范围的限制 B.人的思想、信仰不可罚性 C.犯罪化的正当性 4.刑法调整手段的严厉性 5.刑法具有特殊的工具性 6.刑法具有最后手段性 二、刑法的分类 1、根据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分为狭义刑法与广义刑法 2、按其立法体例与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 3、根据刑法效力范围,分为普通刑法与特别刑法 4、国内刑法与国际刑法 5、根据刑法的指导理念分为权威刑法和自由刑法。 6、根据刑法干预的基点分为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 三、刑法的机能与任务 1、刑法的规制机能 作为行为规范:评价功能、意思决定功能 作为裁判规范:消极规范机能 2、法益保护机能 3、人权保障机能 四、学科体系与学习方法 (一)学科体系 1.刑事学 刑事法学 犯罪学(犯罪人类学、犯罪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犯罪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doc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刑法学(1)》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旦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笈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刑法学(1)》题库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 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在于它是()。 A.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B.违反法律的行为 C.触犯刑律的行为 D.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3.某甲已满15周岁不满16周岁,当其犯()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A.盗窃罪 B.敲诈勒索罪 C.放火罪 D.抢劫罪 4.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处罚。 A.减轻或者免除 B.免除或者减轻 C.酌情减轻或者免除 D.酌情免除或者减轻 5.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处罚。 A.从轻或者减轻 B.从轻、减轻或者免除 c.减轻D.从轻 6.某甲抢劫杀人的行为触犯了两个刑法条文、两个罪名,实际上只构成抢劫罪一个罪。 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想象竞合犯 B.法规竞合 C结合犯D.吸收犯

7.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不适 用死刑;对于()也不适用死刑。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8.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为()。 A.三个月&六个月 C.-年 D.二年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9.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的法律。 10.根据属人原则,我国的和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该罪的法定最 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适用我国刑法。 11.享有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当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2.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我国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种,艮"一般客体、和。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病人在—或者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4.犯罪的过失有两种类型,即与 15.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包括—和两个方面。 16.拘役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17.对于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能适用缓刑。 18.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9.刑事责任能力 20.犯罪中止 21.犯罪集团 22.没收财产 四、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3.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24.简述我国刑法采用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基本适用规则。 五、案例分析(16分)

众合刑法总论讲义(详细版)__徐光华

刑法总论讲义(详细版,根据2010年大纲修订) 作者:徐光华 刑法学结构图 刑法的概念、性质、任务和机能 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适用范围 基础知识论犯罪的概念 犯罪概说犯罪的分类 犯罪主体:刑事责任能力、年龄、身份 犯罪论体系犯罪主观方面:罪过形式、认识错误、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 (犯罪构成)犯罪客体: 犯罪客观方面:行为、结果、因果关系 排除犯罪性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等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未遂、中止 犯罪论特殊的犯罪构成共同犯罪 总论(论犯罪)单位犯罪 实质的一罪: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 罪数论法定的一罪:结合犯、集合犯 处断的一罪:连续犯、吸收犯、牵连犯 刑罚的概念 刑罚概说刑罚的目的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刑罚论刑罚的体系 (静态)附加刑: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 量刑: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缓刑 刑罚的运用行刑:减刑、假释 刑罚的消灭:时效、赦免 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分论侵犯财产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 贪污贿赂罪 渎职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 [掌握刑法结构图的意义]: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刑法与刑法解释 一、刑法的概念与渊源 (一)刑法的概念 从一般意义上讲,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的渊源—— 1.刑法典(名称叫“刑法”的)。立法机关以“刑法”名称颁布的,系统性地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即狭义的刑法。 注意:刑法修正案的来由,目前有七个刑法修正案。 2.单行刑法。刑法典之外,独立地规定了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这类单行刑法的特点在于,它规定的内容也是犯罪与刑罚,而没有其它的规定;但是,它所规定的内容仅仅涉及某一个方面,而不像刑法典一样,系统地规定犯罪与刑罚。 目前我国的单行刑法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12月29日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思考:为什么我国仅有一个单行刑法? 3.附属刑法。某部法律的整体性质不是刑法,但是也附带了极少量的犯罪与刑罚的规定。即附带规定于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一些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如《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有关刑事责任的规定。 [注意]: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专门规定犯罪与刑法的规范,后者是其它法律规范中附带指明罪刑规范。 4.变通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制定的、涉及犯罪与刑罚的变通或补充规定,也属于广义刑法的内容。但这种规定只在该特定区域适用。 二、刑法的性质与机能 (一)刑法区别于其它法律的特征: 1.特定性。刑法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其它法律规定的是一般违法行为及其法律后果。 2.广泛性。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法益)相当广泛,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 3.严厉性。一般部门法对一般违法行为也适用强制方法,但其严厉程度轻于刑法所规定的刑罚。刑法是对被告人的生杀予夺,而其他法律责任如民事责任主要是钱可以解决问题。 4.刑法具有补充性。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某种社会关系时,才由刑法保护。 5.刑法是其它法律的保障法。 结论:刑法区别于其它法律的特征在于它的严厉性。 (二)刑法的机能 刑法的机能实际上就是指刑法的作用,具体是指刑法在客观上可能发挥的作用和主观上人们希望和追求刑法发挥的作用。刑法现实的或者可能发挥的作用。 1.行为规制机能:指刑法具有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的机能。 2.保护法益机能:使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与威胁的机能。例如:刑法认为男子的性权利不值得保护。 3.自由保障机能(人权保障机能):保障公民个人自由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机能。使国民对自己的行为具有预测可能性; 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宪章”,又是“犯罪人的大宪章”。——李斯特

刑法总论讲义(本科)

第一章绪论 一、刑法概说 (一)刑法的概念 不同的教科书对刑法的概念表述也不尽相同,一共有以下三种表述方式: 1、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及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建议同学们掌握第一种表述。 (二)刑法的范围 1、刑法典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单行刑法 (1)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2000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3、刑法修正案 97年至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六个刑法修正案: (1)1999年12月25日《刑法修正案(一)》 (2)2001年8月31日《刑法修正案(二)》 (3)2001年12月29日《刑法修正案(三)》 (4)2002年12月28日《刑法修正案(四)》 (5)2005年2月28日《刑法修正案(五)》 (6)2006年6月29日《刑法修正案(六)》 【知识点介绍:我国刑法的立法进程】 建国以来,我国刑法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49-1979)。这个阶段我国没有正式颁行的刑法典,只是在建国初期有三个单行刑法:《惩治反革命条例》、《惩治贪污条例》和《惩治妨害

国家货币条例》。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室为立法做了大量的草案起草准备工作。到1963年10月,已经拟定了刑法草案第33稿。 第二个阶段(1979-1997)。这个阶段的刑法规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79刑法典( 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1980年1月1日施行);第二,25部单行刑法;第三,一些附属刑法规范。 第三个阶段(1997-至今)。目前这个阶段的刑法规范由三部分组成:第一,97刑法典(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二,2个单行刑法;第三,6个《刑法修正案》。 【司法考试真题一200501单】1997年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B) A.一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B.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C.两个单行刑法和四个修正案 D.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三)刑法条文 1、刑法条文的结构 刑法条文的结构由条、款、项三个层次组成。以第358条的规定为例向同学讲解刑法条文中的条、款、项。 【第358条】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组织他人卖淫,情节严重的:(项) (二)强迫不满14周岁的幼女卖淫的; (三)强迫多人卖淫或者多次强迫他人卖淫的; (四)强奸后迫使卖淫的; (五)造成被强迫卖淫的人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第1款) 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第2款) 协助组织他人卖淫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第3款) 2、总则条文

【案例分析题】刑法学(1)期末复习

课堂讨论案例汇总 (一)案情 被告人李某,男,45岁,农民。一天晚上9时许,被告人李某驾驶一辆农用车回家途中,不小心将王某撞成重伤。李某为了争取时间顺利逃脱,即将伤口流血不止已处于昏迷中的王某拖入路边小树林中。王某后因伤口出血过多而死亡。李某被抓获后交代说,他想到过这样做王某可能会出血过多死亡,但他想王某完全可能醒过来呼叫而获救,因而不一定死亡。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死亡,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是什么?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属于何种表现形式的犯罪? 答案: 1.对于王某的死亡,李某行为时的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李某并不希望王某死亡,因而其行为时的心理态度不属于直接故意。李某在已预见到将伤口流血不止已处于昏迷中的王某拖入路边小树林中可能会致其因出血过多死亡的情况下,认为王某可能醒来呼叫而获救的想法没有任何实际根据,完全是一种侥幸、碰运气的心理,实际上是有意听任王某死亡的发生,因而这种心理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是间接故意。 2.李某的行为造成王某死亡,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因此构成犯罪。 3.李某的行为属于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李某将王某撞伤后负有将王某送往医院救治的义务,但他却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致使王某出血过多死亡,因而其行为符合犯罪不作为的构成条件。 (二)案情: 陈某,男,46岁,某校教师。吴某(陈某的外甥),男25岁,无业,1994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7年11月26日刑满释放。朱某(吴某的朋友),男20岁,无业。 陈某因为在工作中对校长许某某产生不满,蓄意报复,于是便要家在外地的吴某找个人来干掉许某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每人3000元钱。2002年6月到9月,陈某带着吴某数次查看了许某某的办公室方位和工作环境,确认了许某某,并告诉吴某如何接近许某某,还在“酬金”之外另外给吴某1000元作为往返路费。2002年9月22日下午,吴某与朱某来到许某某的办公室外,吴某让朱某留在门口望风,自己则进人许某某的办公室。许某某以为吴某是有事相找,正准备站起身接待时,吴某便拿出藏在身后的螺纹钢段猛击许某某头部数下,导致许某某重度颅脑损伤死亡。随后,吴某、朱某从陈某处拿到钱后潜逃。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对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答案: 1.陈某、吴某、朱某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陈某在共同犯罪中属于教唆犯。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陈某为达到杀害许某某的目的,以金钱为诱惑,指使原本无犯罪意图的吴某和朱某将许某某杀害,其行为完全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因此属于教唆犯。 3.陈某和吴某在共同犯罪中均属于主犯。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陈某虽未直接实施杀人行为,但他不仅教唆他人实

2012浙大远程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 刑法总论第1次

2012春 自己做的上传多次显示只能私有可是2011和2012的版本排列顺序不一样啊无奈只好改简单点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 D 犯罪预备 2.甲、乙二人系某厂锅炉工。一天,甲的朋友多次打电话催其赴约,但 ? D 应按照甲、乙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3.下列案例中哪一项成立犯罪未遂? ? A 甲对胡某实施诈骗行为,被胡某识破骗局。但胡某觉得甲穷困潦倒,实在可怜,就给其3000元钱,甲得款后离开现场 4.甲、乙共谋杀害在博物馆工作的丙,两人潜入博物馆同时向丙各开一 ? B 甲、乙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5.药店营业员李某与王某有仇。某日王某之妻到药店买药为王某治病, ? D 犯罪预备 6.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的主犯() ? C 胡二麻,某抢劫、抢夺集团的“军师”,集团的每次犯罪均由其组织策划,但其从未亲自参与 7.吴某因憎恨自己所在学校的领导将自己开除,意欲夜晚潜入学校领导 将其杀死,后来在情急之中误将张三当作校领导杀死,吴某该行为应属于() ? C 行为对象错误 8.国家工作人员胡某贪污公款18万元,在罪行尚未被发觉前逃到朋友 ? A 属于一般自首,完全满足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 9.林某因犯强奸罪被判有其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有期徒刑

? D 1989年7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 10.孙某纠集5人组成“天龙会”,该会宗旨为“盗富济贫”,并自封“大天 C “天龙会”成员胡某的强奸犯罪 11.韩国公民金某曾在印度、缅甸、泰国等国多次进行国际贩毒犯罪活 C 可以对其进行刑事追诉,依据是对国际犯罪的普遍管辖权 12.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 C 疏忽大意的过失 13.古某,女,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死刑,但死刑执行书因故迟迟未 A 不能执行死刑,因刑法规定死刑不适用于已怀孕的妇女。应立即停止执行并将情 况上报。 14.某甲和某乙合谋盗窃一电器仓库,由某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 D 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法律硕士刑法总论

法律硕士刑法总论讲义 主讲人:张晶 第一章绪论 复习要点提示:第一章绪论部分共有三节,每年在这部分的固定分值为3分左右,考点相对集中.重点掌握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 (一)刑法的定义: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刑法也被称为犯罪法和刑罚法。性质属于实体法\公法\部门法. 在我国,刑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关于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刑法典是由全国人大制定,刑法修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二)刑法的形式(或者称之为表现形式、刑法渊源):是指刑法的存在形式。 1. 刑法典,是指全面、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典。我国先后有两部刑法典。1979年制定第一部刑法典,也被称为1979年刑法典;1997年对1979年刑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也被称为修订后的刑法典。 注意:1997年刑法修订之后,我国开始采用修正案和单行刑法两种刑法修订模式。截止201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通过了九个刑法修正案和一个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是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修改后的条文自动成为刑法典的条文,刑法修正案不是刑法的独立渊源,司法机关在引用修正案内容的时候,直接引用刑法典中修正过的相关条文就可以了,而且也不要标明是哪个修正案的内容。 2.单行刑法:是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在1979年刑法典通过之后先后颁布了20多个单行刑法,但是1997年修订刑法时将上述的单行刑法或纳入到刑法典中或者不再适用(刑法典第452条附则中有明确的说明)。自1997年刑法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12月29日又通过了一个单行刑法,即《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沿用至今。 3.附属刑法:在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规附带规定一些关于犯罪与刑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对于我国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附属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议。但是从法律硕士考试大纲及指南来看,采纳的观点承认我国具有附属刑法这种形式。目前,我国的附属刑法一般只是对刑法典内容的重申,并没有创设新的罪刑规范(以禁止、处罚犯罪行为为内容的法律规范)。 狭义刑法刑法典普通刑法 广义刑法单行刑法 特别刑法 附属刑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