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65 KB
- 文档页数:4
建设海绵城市高一地理课堂练习必备知识基础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2题。
1.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图aB.图bC.图cD.图d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①调节地表径流②调节水汽输送③增加大气降水④增加地表下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题,图a中既有绿化带又有排水设施,下雨时能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最能体现海绵城市的作用。
第2题,由材料可知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知主要是调节地表径流、增加地表水下渗,而对水汽输送以及大气降水几乎无影响,故本题应选择①④,B项正确。
2.B吉林省西部白城市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素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
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
据此完成3~5题。
3.海绵城市的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最显著的是( )A.水汽输送B.降水C.下渗D.蒸发4.白城市利于海绵城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C.降水集中,多暴雨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5.白城市采取海绵城市建设可能带来的效益有( )①减轻洪涝灾害②增加空气的湿度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④减轻风沙影响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3题,通过材料信息“海绵城市”“透水路面”可知,该工程主要直接影响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可知,该地排水不畅,排水设施不完善,排除B项;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不利于水的下渗,排除C项;季节性冻土不利于水的下渗,排除D项;该地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利于下渗,故A项正确。
单选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
2015年4月,从130多个申请城市中选出试点城市()座。
16最早提出LID理念与绿色基础建设,要求在源头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强调还原开发前水文循环的国家是()。
美国由于水多,强调排水,并利用源头管理方法对径流和污染物进行控制,“排”的过程中体现可持续性的国家是()。
英国由于水少,采用水敏感城市设计,通过雨水源头控制,减少了暴雨径流,同时也增加供水的国家是()。
澳大利亚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
降低地表径流量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要求将多少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0.7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什么指标作为控制目标()。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问题较严重的城市或地区,其海绵城市规划控制目标可结合当地水环境容量及径流污染控制要求,确定什么指标作为径流污染物控制目标()。
年SS 总量去除率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城市化后对地下水影响正确的是()。
地下水补给量减小城市化后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城市化后径流系数增大关于城市降雨径流水质特性,不正确的是()。
确定性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顶面标高宜低于地面()。
10-20cm道路广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雨水口担负的汇水面积不应超过其集水能力,且最大间距不宜超过,()。
40m下列雨水斗属于半有压式的是()。
87重力式一个立管所承接的多个雨水斗,其安装高度宜在同一标高层。
当立管的设计流量小于其排水能力时,可将不同高度的雨水斗接入该立管,但最低雨水斗应在立管底端与最高斗高差的()以上。
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非连续性阅读》(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哈尔滨群力新区,年降雨量近600毫升,且集中在夏季,所以雨涝是城市的一大问题。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处于该城市的低洼平原地带,设计者用填挖土方的方法,在公园营造了一处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仅用10%的城市用地就解决城市的雨涝问题。
详细做法是沿场地四周,通过挖方和填方的平衡技术,创建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凹凸不一的土丘。
高地种植旱生果木,而凹地养鱼或种植湿生植被,成为一条蓝绿相间的“海绵”带,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经过过滤、沉淀和净化后进入核心区的低洼湿地。
在此整体格局基础上,建立步道网络,穿越于丘陵和泡状湿地之间。
建成后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为新区居民供应美丽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
【材料二】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位于金华市区的三江口,为了摆脱雨季洪水的困扰,变更以往在两江沿岸筑起水泥高堤以防卫洪水的做法,提出与洪水为友的理念。
将河岸改造为多级可沉没的梯田种植带,将来自陆地的雨洪滞蓄和过滤。
这种梯田河岸不但增加了河道的雨洪行走面积、减缓了水流速度,而且缓解了对岸城市一侧的防洪压力。
这样生态化地处理雨洪,削减了城市开发所导致的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和对四周环境的破坏。
让开发前后水流量和峰值保持不变,同时水流峰值①的出现时间也基本保持不变。
梯田上广植适应于季节性洪涝的乡土植被,每年的洪水为梯田上的多年生植被带来足够的沙土、水分和养分,使其能茂密地繁衍和生长不须要任何施肥和浇灌。
而梯田的挡墙建成可行走的步行道网络,使滨江水岸兼具防洪实力和休憩的漂亮景观。
公园经验了百年一遇的洪水的考验,目前已成为金华市的一张名片,也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优秀案例。
低影响开发与传统开发水文②比较示意图①峰值:在所考虑的时间间隔内,水的流量变更的最大瞬间值。
②水文:自然界中水的时空分布、变更规律。
【材料三】四川的活水公园改造是在原有的总体设计不变的基础上,融入海绵城市“水体自然净化”理念,因地制宜地安装新设施,对原有生态系统进行修复。
2021年5⽉22⽇全国事业单位联考B类《综合应⽤能⼒》试题(⽹友回忆版)给定材料材料1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系列城市⽔问题,如城市内涝频发、⽔污染严重、⽔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管理混乱、湿地⽣态亟待恢复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在提升城市排⽔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然⼒量排⽔,建设⾃然积存、⾃然渗透、⾃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为此,必须创新城镇化发展道路,增强城市⽣态系统功能,实现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在⽣态⽂明建设背景下,基于城市⽔⽂循环,重塑城市、⼈、⽔新型关系,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将⾃然途径与⼈⼯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系等⽣态系统对⾬⽔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使城市能够像海绵⼀样,有效控制⾬⽔径流,下⾬时吸⽔、蓄⽔、渗⽔、净⽔,有需要时能将蓄存的⽔释放出来并加以利⽤,让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然灾害等⽅⾯具有良好的“弹性”。
海绵城市建设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在确保城市排⽔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限度地实现⾬⽔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海绵城市这种城市发展⽅式能有效缓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态建设为先导,有效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问题,创造具备⽣态和景观等功能的公共空间。
材料2①“鞋⼦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
”②现代化道路不只⼀条,各国需要根据⾃身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不懈探索。
③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能是任何⼀种现成⽅案的简单复刻,更不能脱离中国⼈⺠所期所盼的空中楼阁。
④中国实现的现代化,是⼈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覆盖14亿⼈⼝的超⼤规模的现代化。
⑤这⼀进程,中国始终将独⽴⾃主、⾃⼒更⽣作为实现发展的根本基点。
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透过艰苦卓绝的⽃争,建⽴起独⽴⾃主的新中国。
⑦在⼀穷⼆⽩的起点上,进⾏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形成了⽐较完全的⼯业体系和国⺠经济体系。
⑧在此基础上,中国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难得机遇,开启改⾰开放的伟⼤航程,化红利为实⼒,即使发展了⾃⼰,也造福了世界。
海绵城市,促进城市顺畅“吐纳呼吸”
①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热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②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
强降雨一来,修多粗的下水管道都不够用。
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又让约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
建设海绵城市,在降雨时,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将雨水储存起来;而在干旱缺水时,又可以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城市的内涝灾害,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块了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区域不透水下垫面的面积扩大,许多城市在强降水的冲刷下,道路、屋顶、绿地等地方附着的污染物质,随着雨水被冲入下水道,没有道过土壤对其自动过滤。
这些尚未处理的含有污染物质的雨水大多会经过城市排水系统排入溪流、江河、海湾,导致大面积面源污染。
而海绵城市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其绿色基础设计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雨水自然入渗率,并通过土壤净化水质。
海绵城市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空地铺装材料,绿化屋顶,将雨水截留后“渗”下去,从源头上控制了城市雨水径流污染。
④海绵城市建设还有利于降低城市建设成本。
其城市肌体中既有的园林、绿地、湿地及景观水体往往与水利调蓄设施结合起来共同构筑城市的防排水体系,减少给排水管道混凝土的工程量,降城城市市
政建设、运营、推护费用。
此外,因为建设海绵城市可以减少城市水
灾,所以能降低水灾经济损失及治理水环境污染的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⑤其实,海绵城市的理念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古代就有海绵城市建设的踪影。
2500多年前伍子胥规划苏州城,就建成路与河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
1998年的特大洪灾,苏州既要排出市内的渍水,还要泄太湖的来水,整个城市虽低于洪水水面,但古城内基本未遭灾。
在国外,也有类似于海绵城市这样的雨洪系统。
如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园内主体建筑和林地在建设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两水收集系统,通过回收雨水和废水再利用等方式,这一占地225公顷的公园灌溉用水完全来自于雨水和经过处理的中水。
此外,公园还将回收的雨水和中水供给周别居民,使周边街区用水量较其地类似街区下降了40%。
⑥海绵城市,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
纳呼吸
...”。
建设海绵城市,将推动我国城市发展走上生态化、持续化的道路。
117.海绵城市有哪些优势?请分点概括。
118.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排出。
(加点字“只”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2)海绵城市,变“工程治水”为“生态治水”,促进城市顺畅“吐.
纳呼吸
...”。
(“吐纳呼吸”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19.文章为什么要举苏州城和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例子?
120.最近,杭州市将某小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的试点。
请阅读(链接材料)并运用文中相关知识为该小区提出合理的整改情施。
(链接材料)
杭州市某小区建造于90年代,屋顶年久失修,且多有居民私自搭建的设施,顶楼住户房顶潮湿、甚至雨水下渗,排水条件较差;小区路面普遍采用硬质铺装,比如水泥、沥青等,路面硬化,导致小雨积水,大雨内涝,雨水和污水混杂,水体黑臭;小区内不少居民私自破坏绿化带,改造为水泥停车位,加剧小区积水问题;小区居民多用自来水洗车,导政水资源严重浪费。
【答案】
117.(1)避免城市的内涝灾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保护天然水系,从源头上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
(3)降低城市建设成本,降低水灾经济损失及治理水环境污染的费用,经济效益显著。
118.(1)只从程度上作了限制,强调唯一性,说明我国大多数城市雨水排放模式太过单一。
(2)海绵城市能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19.具体说明我国古代和外国在建设海绵城市方面是有成功经验的,
为解决“我国目前城市内涝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120.(1)绿化屋顶;(2)用植草砖、透水沥青等铺设透水地面,建造透水停车场;(3)重新安装雨水管,将污水和雨水分离,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4)建设专用洗车点,将收集到的雨水净化后用以洗车;(5)建设步行道与小河流平行的双棋盘格局和道路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