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简明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简明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简明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简明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学会简要说明、准确清晰地围绕中心叙事表意。

2、过程与方法: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教学难点:

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学会简要说明、准确清晰地围绕中心叙事表意。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七年级学生全部来自于农村,他们语文基础薄弱,阅读量很小,所以语言表达能力普遍不高。写作文时句子啰嗦、重复、表意不清的现象十分常见。学生需要认识到语言表达简明的重要性,必须学会运用行之有效的技巧方法达到语言简洁、表意明确。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观。

教学方法:点拨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对比探究、讨论交流。

教具:白板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叶圣陶先生说过“你写的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

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可见叶圣陶先生在文风方面特别重视简洁。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二、板书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三、结合具体语段的对比分析,探究得出“语言简明”的概念。

1、看下面两段文字,你觉得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区别吗?

A“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B.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

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教师明确:A段文字文字中

1、“立体的”出现两次,字面重复;

2、“吸引人”和“很多人围上去看”,意思重复。

3、“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语言啰嗦 。

4、结论:A段文字的语言不及B段简明。

2、明确概念

①设置问题:你觉得怎样的语言才算简明呢?

②明确概念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也就是说,行文时,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啰嗦,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

③深入解读简明的含义

“简”,指简洁,使用最少的文字传递最丰富的信息。它反映的“量”的要求。“明”,指浅显,不绕弯,明确,没有歧义。它则含有表达效果方面的要求。三、探究练习得出做到“语言简明”的方法(结合具体例子使学生掌握方法技巧)

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如何做到简明呢?下面我们一同结合相关的例句来寻求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去次留主法----行文要围绕中心,不旁生枝叶

(1)朗读例句,请看下面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问题?

例子:最近我发现,鱼尾纹已悄然爬上了妈妈的眼角。我拿出了平时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店里,想给妈妈买支眼霜。各种品牌的眼霜看得我眼花缭乱,昂贵的价格更让我感到囊中羞涩。我想,眼霜那么贵,利润一定很高,看来卖化妆品能挣不少钱呢!最后,我只好失落地走出了商店。

(2)找出句子存在的问题并修改

(3)教师点拨解析:

问题1、本段文字的中心是什么?

(这一段写“我”去商店里给妈妈买眼霜,表现“我”对妈妈的感恩之情。)

问题2、文中“我想,眼霜那么贵,利润一定很高,看来卖化妆品能挣不

少钱呢!”一句与中心有什么关系?

(偏离中心,分散了叙事的主题,使语段中心不明了,应该删掉。)

(4)朗读修改后的文字,体会表达效果。

(5)小结:语言表达时要围绕中心来展开,不可以旁生枝叶,为突出重点我们删去与中心无关的内容,这种方法叫去次留主法。板书:去次留主法

2、删繁就简法-----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二种方法

(1)相同词语的重复。

请同学们讨论,这个句子是否简明。看看应该怎样修改!

例句“他说他在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

教师明确:三个“他”指代对象相同,语法作用也相同,删除最后一个“他”会更简洁,且句意同样清楚明白。在没有特殊表达需要时,要避免相同词语的重复。

(2)同义词语的重复。

请同学们讨论,这个句子简明吗?看看应该怎样修改!

例句“游人往来如梭,使这座桥人群熙攘,充满生气。”

教师明确:“往来如梭”与“人群熙攘”是近义词,词义重复,语言啰嗦,可删掉“人群熙攘”。这样句子才简洁明了。在没有特殊表达需要时,要避免同义、近义词语的重复。

(3)小结:

有的同学认为语言表达上词语用的越多,写出来的作文就显得越有水平。其实不然,同义、相近的词语放在一起,给人堆砌累赘的感觉。为达到语言简明的效果我们可以删去多余的相同、近义、同义词语。这种方法叫删繁就简法板书:删繁就简法

3、巧用替代法-----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1)朗读例句“夏天到了,人们①喜欢吃一些生冷的食品,外出就餐的频率②也高了。③常吃生冷食品和常外出就餐都④给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找出句子存在的问题并修改:

③句与①句重复,不够简明,可以直接把③句删去行吗?不行,那样肠道传染病发生的原因就不明确了。

用指示代词“这”来复指③句中的内容,代替③句,这样这个语段表达更简明了。

(3)朗读修改后的语段,感受表达效果。

(4)教师解析: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也要有必要的概括。善于概括,巧用指代复指,表达才能简明。这种方法叫巧用替代法。板书:巧用替代法-

4、消除歧义法-----避免含糊,消除歧义

汉语言是全世界最丰富的语言,比如一字多音、一词多义。正因为这样表意不清、语言含糊、令人误解和费解是常见的语病。为了防止误解,运用消除歧义法来达到语言简明的效果。板书:消除歧义法

(1)添加语境法

朗读例句“我去上课。” 请问这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点拨:例句是有歧义的,“我”是学生还是老师呢。这句话同学可以说我也可以说,当别人不知道说话人身份时就会产生分歧。

怎样修改?

教师点拨:添加身份这个语境,歧义即刻消失。可改成: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

(2)变换词语法

朗读例句“我背着妹妹去看电影”请问这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什么问题?教师点拨:因为“背”有两个读音,所以表达的意思不明确,

怎样修改?

教师点拨:将“背”字改成“瞒”或“带”这个词就消除了歧义。

(3)调整语序法

朗读例句“这个人谁也不认识”请问这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什么问题?问题1、你能从这句话中读出几种意思?问题2、为什么有不同的理解?(表达的意思不清楚,让人产生误解)

怎样修改?

把这句话的语序调整一下,歧义就消失了。如:谁也不认识这个人。这个人不认识谁。

(4)小结:需要注意的是,简明与否不能单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要从语言表达的需要出发,当简则简,当繁则繁。不能为了“简”而影响“明”甚至让人误解。

五、巩固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方法技巧达到语言表达的简洁明了)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四种做到语言简明的方法:去次留主法、删繁就简法、

、巧用替代法、消除歧义法。同学们有没有信心用好这些方法。(调动积极性)1、①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②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③这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沁人心脾。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⑤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⑥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教师点拨解析:

①句概括叙述了会议的目的,因而①是必须有的,不能删除。

②括地叙述了会议的内容,因而②是必不可少。

③句环境描写与本段文字中心无关,运用去此去次留主法,把它删掉。

④交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的由来,因而④是不能删除的。

⑥句中“学术”一词前文中出现过,说明会议是“学术”讨论会,所以⑥的“学术”是与上文重复的,是可有可无的。遵循删繁就简的原则把它删去。

⑤句。因为上句已经出现了“超对称性”和“超引力”这两个概念,⑤句,读起来显得重复累赘。倘使删除它,是介绍国内外的什么情况又不明确,这种情况我们可用“巧用替代法”用指代性词语作复指⑤句,代替它。如改为“这两个”,就会既“简”又“明”……

教师明确

(1)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3,6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5,这句可改为这两个

教师小结:

这道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应从三个方面作努力:一是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二、是避免重复,删除多余;三、是巧用复指,善于概括。

2、吉林梨树县两农民打官司。法庭上,原告出示了被告亲笔所写的欠条。请问,如果你是法官的话,你如何断案?

王明还欠款2000元整

2010年5月19日

教师点拨:欠条中“还”有两个读音,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还(依旧)欠款人民币两仟元整;还(归还)欠款人民币两仟元整。这是一起一字多音引起的欠款纠纷案。由于原告无法提供足够证据,故不予受理。

六、总结全课

1、学生总结收获

2、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要想写出简洁明了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改、锤炼。

七、作业: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进行对比

八、板书设计

语 言 简 明

方法:

简:简洁 数量 1、去次留主法

明:明确 效果 2、删繁就简法

3、巧用替代法

4、消除歧义法

九、教学反思

1、教学方法得当。在教授“语言简明”的概念时,运用对比教学法,通过对相似句段的观察和朗读学生认识了“语言简明”的含义。同样,通过对修改前后的例句进行对比,学生更加明确了语言简洁明确对语言表达效果产生的作用。

讨论法使学生乐于、易于接受枯燥的语法知识。绝大多数学生当堂掌握新授知识,且掌握知识点全面,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技巧来解决问题。

2、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例句的选择若能选用学生习作中语言表达有问题的片段,会更有说服力,学生学习的兴趣会更高,学习的内动力会更强,教学效果会更显著。

3、教学环节的设计。如果时间允许在教学每一种方法之后,先安排一个与之配套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在配合最后的综合性练习,课堂效率会更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教学案

第六单元写作 语言简明 【导学目标】 1.了解语言运用部分的考试命题特点。 2.了解掌握语言运用简明的原则及方法并尝试运用。 3.学习语言运用的基本技巧,提高判断力。 4.培养敏锐的语感,提高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法指导: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及名师导航材料进行自学,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名师导航中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 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是多读。看看别人在碰到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的怎么说,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读时应注意一点——尽可能读出声来。 二是多写。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古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意思是,有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这个道理说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多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问题表达清楚。 三是多调查研究。对所要说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话题才会多。对所要说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仅是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四是多思。要先想一想再发表意见,使自己的话有条理,比如说问题,可围绕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等小题目去展开。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就拂袖而去。王员外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暗忖:“原来我是该走的。”也扭头就去了。王员外不由地喊了声:“我又没有说你!”最后一位客人呆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生活中,离不开语言表达的简明。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写法指导名师导航 1.语言简明 指语言的简洁、明晰,即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递所必须表达的全部信息,做到表达明确清晰,有条理,不

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 语言简明》公开课设计教案_2

一、教学内容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优秀的作文在于语言的优秀,优秀的语言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能飞跃层层的阻隔渗透人心;具有强大的融合力,能交融孤寂的心灵,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的考场作文拿高分。本堂课主要就是让初一的学生学会如何让作文的语言增添靓丽色彩。 二、学情分析 上课的学生分别为云南大理下关四中初一的学生和我校初二的学生。本堂课的上课对象主要是下关四中初一的学生,我校的学生仅作为辅助我有效展开教学的另一教授“对象”。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写作是一大难点,也是试卷最难拿高分的板块。他们的作文难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主要原因不是思想没有高度而是文章没有美感,仅是文字的简单拼凑,毫无亮点可言,而文章缺乏美感的根源就是文章的语言没有文采。所以,本节课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来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几个能为文章语言增添靓丽色彩的技巧,具有实用性。 三、教学目标 1.明确语言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2.掌握锤炼语言的四种基本方法,提升写作水平。 3.提升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四种锤炼语言的基本方法,提升学生探究问题的水平。 2.难点:将经典范例转化成一种真正有实效的技法引领,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工具 “小蚂蚁”教学平台、多媒体设备、摄像机 六、教学亮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异地同堂(两校联合开课),让教育超越时空,拉近师生距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如果你是面试官,你愿意选择谁?(PPT播放两位外貌相差较大的女孩的照片)

2.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用于考试作文,该是“言之无文,难得高分。” 阅卷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 3.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同学们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 4.一个人能够通过化妆来完成由“黯然失色”变成“光鲜亮丽”的转变,一篇文章同样也能够通过锤炼语言来增添文章的靓丽色彩。(PPT播放化妆前后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外表对于塑造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再引用孔子和阅卷老师的语录来让学生明确语言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性,最后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语言的锤炼。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1)佳作共赏: ①老师一串清晰的脚印板书在了弯弯的小路上。 ②试卷漫天飞,书本遍地堆,老师后面催,时间勿乱挥。 ③他把一个钱向乞丐投下,钱叮叮当当地滚到乞丐脚边。 ④看到我们很快整理好了床铺,班主任的脸色终于“多云转晴”了。 (2)亮点揭秘一:锤炼词语,使语言形神兼备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赏读五句具有代表性的句子以及对标红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赏析,来总结出能增添语言美感的第一个技巧——锤炼词语。 (3)才艺比拼1:请修改句中红色的字,使句子更灵动。 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洗手间,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下,穿()起外套,跑()出寝室。 才艺比拼2:请在括号里加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更优美,使之更能表达感情。 原句:妈妈给我端来了一杯牛奶,放在我的桌子上。 修改:()妈妈()给我端来了一()杯()牛奶,()放在我的桌子上。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一)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一) 一、导入语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交际的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语言素质维系和调节着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的交往和交流,影响到彼此的沟通、了解与合作,使学生的发展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否能很好地利用语言这个工具,是否能融合于社会角色,在社会交际中体现自己良好的素质与修养,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做到语言得体。 如果不注意场合、不看对象、信口开河,表达效果肯定不佳。例如,有人在人家新婚典礼上对新郎新娘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说他会讨人嫌不?苏轼的诗句是在亲人离散之时发出的渴求团圆的期望,你在人家花好月圆的时候说,不是咒人家不能白头偕老吗?看,不会说话,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反而会影响交际,伤害感情。又如,曾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门口有副对联,上面写道:“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本来这副对子很不错的,宣传思想符合国策,可惜它贴得不是地方。因为,在那种场合,亲朋好友都是来凭吊逝者的,心中充满着对死者的怀念之情,见到“人口降下来”这样的话语,就会觉得不通人情,从而产生反感情绪。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这些“八股弊病”都是语言不得体的表现。 请看下面几个“语言不得体”的例子。 【例1】待客: 该来的与不该走的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口罗?”于是悄悄地走了,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最后只剩下一个跟主人较接近的朋友,看到这种尴尬的场面。就劝他说:“你说话前应该先考虑一下,否则说错了,就不容易收回来了。”主人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大为光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分析]许多时候我们因为别人一句无心之言而耿耿于怀,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无心之言却让别人受伤更大。这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说得让人笑,一句话说得让人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语言简明》优秀教案

《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课标依据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能根据需要运用简明却意蕴丰富的表达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体会“简明”的内涵。 2.通过案例正反对比,了解语言简明在作文中的重要意义。 3.学习名家作品,从中掌握开头简明的写作方法、 4.修改往日习作或现场书写文章开头,进一步落实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及重点 1、了解语言简明的重要性。 2、辨别什么是“套话”“不真实”,“无意义”“表意不明”······的写作。 3、诵读名家经典,了解简明而精致的写作方法。 4、试写简明开头并做简要分析。教学方法:讲授练习、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你觉得自己会说话吗? 《西游记》里面,你怕听谁说话? 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话多的人。俗话说的好:“癞蛤蟆从夜晚叫到天明,不会引人注目;公鸡只啼鸣一声,人们便起床干活。”因此,话贵在精,多说无益。 什么叫简明? 简明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取得最佳

表达效果。 1、不啰嗦,不重复。——简简单单 2、表述清晰,明白易懂。——明明白白 二、片段分析 案例1沐浴在母爱的阳光下 谁没有享受过母爱呢?相信每一位对于这个题目都有很多话,下面就是我要说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为写而写 案例2面对母亲的目光 太阳落山了,昏黄的光晕染了半边天,我寂寞地趴在阳台上。窗外那棵老杨树上,不知名的大鸟仍在不知疲倦地喂食它的小宝贝。它那绿豆般的眼睛温柔而慈爱地注视着意欲飞出温巢的小鸟。这画面,这眼神,让我想起了母亲。 不真实,矫情 案例3变化 在初中的两年学习生活里,我们的班主任既是严师又是慈母。她为了把我们从不懂事的顽童,教育成有道德、有文化的一代新人,曾不知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当我们犯了错误 的时候,她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从不大吼大叫,当有同学生了病的时候,她就像慈母一样去爱护、照管他。没有点明题意 案例4 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部南北要道,岛屿像星星、棋子一样分布着,数也数不清,港口众多,风光旖旎,具有发展经济的独特而有利的自然条件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因为陆路交通不便,地理优势难以转化成经济优势,面对浩浩荡荡的浙江经济潮,舟山落后了。如今连做梦都在寻求的连岛大桥已经开始兴建,“天堑变通途”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舟山经济的腾飞指日可待,百万市民无不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啰嗦 案例5充盈着“书香”的天空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3

200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序号()课题语言表达得体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语言得体的高考题型,识记一些谦、敬辞。 2.能正确使用语言,做到语言表达得体。 过程与方法 1.加强备考方法的指导 2.强化语言表达得体题型训练。 情感目标学会真切自然、简洁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在做题和实际生活中都能正确使用语言,使表达得体。 集体备课二次备课 一)导入: 有人说,好话一句三冬暖。一句熨贴得体恰到好处的话,可以化解心灵的寒霜,温暖 冰冻的心灵,甚至可以化解一触即发的矛盾。有这么一则小幽默,招聘服务生的老板, 面试前来应聘的三人说:推门进屋,突然看见女顾客洗澡怎么办?甲说:对不起,小 姐。乙说:对不起,小姐,并把门关上。丙说:对不起,先生。把门关上。老板录 用了丙。何故?道理很简单,在突发情况前,丙能够根据特殊情况,把话说得巧妙得 体。“对不起,先生!”可以看出丙是在装“糊涂”。应该明白,这种“糊涂”是在 特定的环境下最聪明的体现。丙语言表现出来的“糊涂”,传达出的信息让吃惊的 女顾客感到:这个服务生高度近视,或者这个服务生太紧张了,什么也没看清。而这 种“错觉”,正是丙得体的语言造成的。丙之举,巧妙地维护了女顾客的尊严,所以, 丙才会被老板录用。 语言表达得体让你自如地应付生活,我们要去学习体味语言,尽力做到表达得恰 当得体。 二)考点诠释: 什么叫语言表达得体? 得体,它的词语含义是指言语、行动等恰如其分。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根据交际 的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各种情境条件)、内部语境(上下文) 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有人通俗地说,所谓得体就是根据需要说相应的话。这 是很有道理的。 得体,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怎样才能做到语言表达得体。它 牵涉的问题很多,这节课仅从我们的实际出发,研究高考中有关“语言得体”问题, 从近年来高考中“语言得体”的试题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一是选材上实用性强,二 是测试点设置在表达方式、场合、对象、目的转换上。

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配套教案

写作语言简明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 3 ?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教学重点理解“简明”的内容与掌握“简明”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在写作中运用简明的语言。 教法学法:举例法,练习法,仿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艺术美感 恰当合适得体 语言水平的使用层级熟练流畅清晰连贯 正确规范简明 —、什么是语言简明 [简明]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三、怎样做到语言简明 ㈠避免罗嗦一一㈡避免歧义 ㈢避免晦涩一一――不说废话――防止误解――便于理解 井井有条 ㈠避免罗嗦一一 ――不说废话 [例1]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记得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在考完了语文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①② ③④⑤⑥⑦ ⑧⑨ ⑩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②③④⑦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删去语句中可有可无的词语,使语句更简明、整齐。 自然界中,万物都在竞争:为食物而竞争,为生存空间而竞争。当然,人类在人类社会这个体系中, 也在不断地竞争着:有的为那些名利在竞争,有的为真理事业去竞争。 [参考答案]自然界中,万物都在竞争:为食物竞争,为生存空间竞争。当然,人类社会中,竞争也不断:有的为名利竞争,有的为真理事业竞争 [例3]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对下面一则报道做必要的删改。 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召开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 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才引入的国际上的物理学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 了当前国内外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展开了热烈的、自由的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参考答案]删除“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卜“的”、“学术”、“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例4]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 ⑴ ⑵ ⑶ ⑷ ⑸ 己,受了坏人的影响,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各

部编人教版《写作指导: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并运用于语言实践。 ●难点: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策略 1、学生带着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PPT上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教师批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了解语言简明。 2、指导学生写作中做到语言简明的方法。 一、故事导入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就拂袖而去。王员外着急了,说:“不该走的走了。”另一个客人

你!”最后一位客人呆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 二、写作指导 读短文,知“语言简明” 1、什么是“语言简明”?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 明确:简明,就是简要、明白。也就是说,行文时,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啰嗦,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 解说“简明”: “简”,指简洁,使用最少的文字传递最丰富的信息。它反映的“量”的要求。 “明”,指浅显,不绕弯,不艰涩,明确,没有歧义。它则含有表达效果方面的要求。 简——数量,明——效果 写作示例: 看下面这段文字,你觉得它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问题吗? 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段文字的语言不够简明。“立体的”出现两次,字面重复;“吸引人”和“很多人围上去看”,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不够简洁。因此,可以改成下面这样: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2、怎样做到语言简明? 首先,行文时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叶。请看下面这段话: 最近我发现,鱼尾纹已悄然爬上了妈妈的眼角。我拿出了平时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

语言简明教案完整版

语言简明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写作语言简明》教案 写作语言简明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方法: 对比法、体验法、生生共生法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作业: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带上她的眼睛》,立足原文,把握中心和要点,语言简明、连贯通畅。不超过150字。 2.学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好,我们熟悉的鲁迅先生,写好文章后,有三个习惯:读顺、冷却、狠改,猜猜是什么意思?冷却是把写好的文章放三至五天,拿出来再修改。关于狠改,他是这样说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看到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掉,毫不可惜。”他这样反复修改和锤炼,是为让语言更通顺、简明和准确。我们今天就来体验一下“狠改”,让语言简明。 二、初感“简明” 什么是简明?我们先来体会一下。 1.语段一:小华第一次来贵阳,他想去观山湖公园却找不到路,于是向一位同学求助,他是这样说的: 同学你好!我是从上海来的,我第一次来贵阳,我听说观山湖公园很漂亮的,所以我想去观山湖公园看看,但我不知道怎么走,你能给我说说怎么去最方便吗?

如果小华这样向你求助,你有什么感觉? 2.语段二:小明,我记得你昨天买了一块很可爱的,粉红色的,有香味的小熊橡皮擦,你现在不用,那先借给我用用吧! 猜猜他想干嘛能让语言变简明吗 3.小结:简明:简要、明白。行文时,语言要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啰嗦,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 三、简明技巧 1.修改语句 简明的语言能让我们的沟通更便捷,那我们在写作时怎么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呢请同学们看看学案上的3个句子,简明吗将它出现的问题写在括号内,并进行修改。 A小女孩是“落日六号”的领航员,“落日六号”误入地核无法返回地球,正因为“落日六号”误入地核无法返回地球,她将永远留在地球的中心。 B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强壮有力、敦实健硕。 C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给她买朵花。在花店的门口,有一个卖糖果的小店,里面有各种彩色的糖,有泡泡糖、软糖、硬糖……红色的康乃馨最能代表我对她的爱。 2.小结: 要让语言简明,一不要重复,可以删去重复的词语;二不要堆砌,特别是同义词,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很多同学觉得这样显得很有文采,其实不然你只是在简单的重复;第三不要偏离主题。 四、实战运用 能将这三个技巧运用到我们的写作当中吗? 1.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带上她的眼睛》内容概括,分析。 2.“语言医生” 让学生找出同学作业的语言“毛病”,提出意见并动笔修改。 3. 展示学生修改的成果。 五、总结 我们来回顾一下,让语言简明的方法有:删去重复的,堆砌、和偏题的词语、段落;但简明并不是单纯字数上的简短,而是要做到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得体教案 张玉华 教学目标:学会得体地使用语言(作文语言的得体美) 教学重点: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语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交际的功能,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语言素质维系和调节着学生与学校、学生与家庭、学生与社会的交往和交流,影响到彼此的沟通、了解与合作,使学生的发展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否能很好地利用语言这个工具,是否能融合于社会角色,在社会交际中体现自己良好的素质与修养,其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必须做到语言得体。 如果不注意场合、不看对象、信口开河,表达效果肯定不佳。例如,有人在人家新婚典礼上对新郎新娘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你说他会讨人嫌不?苏轼的诗句是在亲人离散之时发出的渴求团圆的期望,你在人家花好月圆的时候说,不是咒人家不能白头偕老吗?看,不会说话,非但不能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反而会影响交际,伤害感情。又如,曾经在八宝山殡仪馆大门口有副对联,上面写道:“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本来这副对子很不错的,宣传思想符合国策,可惜它贴得不是地方。因为,在那种场合,亲朋好友都是来凭吊逝者的,心中充满着对死者的怀念之情,见到“人口降下来”这样的话语,就会觉得不通人情,从而产生反感情绪。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这些“八股弊病”都是语言不得体的表现。 请看下面几个“语言不得体”的例子。 【例1】待客: 该来的与不该走的 有个人请客,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主人心里很焦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到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口罗?”于是悄悄

《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简明,就是简要、明白。简要,就是用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说出来,不重复,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会令人费解或误解。概括起来说,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理解度。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既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又要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在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渐掌握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在修改习作中,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情分析】 1. 对“语言简明”的内涵不够清晰,可在语段的对比中,逐渐明晰。

2. 欠缺使“语言简明”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通过对比体会“简明”的内涵。 2. 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并运用于语言实践。 3. 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 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并运用于语言实践。 【教学难点】

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学生观看马季先生的相声——《打电话》 谈感受,明确语言简明的重要性。 二、体会简明之内涵。 1.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语料,发现问题并做修改。 A.最近我发现,鱼尾纹已悄然爬上妈妈的眼角。我拿出平日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零用钱,跑到商店里,想给妈妈买支眼霜。各种品牌的眼霜看得我眼花缭乱,昂贵的价格更让我感到囊中羞涩。我想,眼霜那么贵,利润一定很高,看来卖化妆品能挣不少钱呢!最后,我只好失落地走出了商店。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临河三中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2.掌握使“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3.掌握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试题的题型及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 理解“简明连贯得体”的内容与掌握“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语言简明 一、释义 简明就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递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收到最佳、最大的表达效果。 简――提炼内容,排除冗余信息;推敲语句,删除多余词语。 明――消除歧义,避免费解。 二、题型示例 (一)学会刪削多余词语,确保用语简要 例: 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流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000) 记得在(1)一次(2)期末(3)考试(4)中(5),在(6)考完(7)语文(9)后(10),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好长时间。 必须保留的词语:_________ (二)学会区分歧义,确保语意明确 1.产生原因 A词语的多义性B指代不明 C语意不明 D句中的停顿E层次划分 2.消除歧义方法 A 设置具体语境B增加标点区分C明确指代内容D调整句内语序 例: 在下面句子的相应位置标出停顿,使括号内外的意思相符。 (1)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个人都得说) (2)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人说) 例: 下面两句都有歧义,试分析之。 A 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B 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例: 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写作小专题语言简明(2017)

【写作导航】 作文是语言表达的艺术。鲜活的写作素材、丰富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构思固然是一篇好 文章的标志,但这一切都离不开语言这一载体。如果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简练,会极大地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那么,如何才能使语言简洁呢? 一、删除多余法。要舍得割爱,要下狠心删除一切可删去的文字。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把句内明显多余或可有可无的字词删去,抓主要内容,避免用词重复、啰嗦。 二、长句化短法。 把长句子改成几个短小的句子,个别词语和标点符号可以改动句意不变,不仅能使语言表达更简练句意更明确,还使语言更活泼表达更自然。 三、推敲词语法。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需要的 位置。”要想使词语简练,还要在用词上进行推敲,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用词要准确。 四、引用化用法。 诗词典故、名言警句是语言中的精华,它们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有的音韵和谐,有的饱含哲理。在作文中根据主题需要巧妙地引用化用这些诗词警句,不仅使文辞简练,而且增强语言表达力。 五、明确段意法。 一段话都是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如果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标示在开头或结尾,然后每句话都围绕这一中心意思逐层写来,能使段意更明确,层次更分明。 六、详略得当法。 整篇文章在材料处理上做到详略得当能突出中心的地方详写,与中心关系不大的略写,与中心无关的不写,这样也会使文章语言简练。 文章应写得含蓄隽永,给读者留有思索的余地。“简洁是天才的姐妹。”让我们紧记契诃夫的这一名言,精心锤炼文句,千方百计地在语言简洁上下苦功,像酿造醇厚的美酒那样 不掺水分,让人一饮,满口香醇,良久有回味,而不让水分破坏了佳酿的醇美! 【例文引路】 那束美丽的阳光 耀眼的阳光刺穿云层,懒洋洋地躺在我家窗台上。窗外的芭蕉,已经开花。它红色的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娇艳。(以写景开篇,增添诗意) 看着这些,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冬日的情景——(由景过渡到对去年冬日的回忆,自然流畅。) 芭蕉经受不住寒风的肆虐,渐渐枯萎,原本翠绿的“扇子”变成了枯黄的“草裙”,一副颓败的模样。这芭蕉来年还能旺盛地生长吗?我不禁为它担心起来。(心理描写,引发读 者思考,与后文的芭蕉的旺盛生长形成对比) 突然有一天,爸爸神秘地对我说:“我们下楼去把芭蕉的枯枝败叶砍掉,好吗?”我疑惑不解,爸爸告诉我其中的道理后,我才恍然大悟。我们立刻带上工具——两把菜刀下了楼。 我们很快砍掉了芭蕉的枯枝败叶,并把它们堆积在一起点燃。贪婪的火舌舔舐着芭蕉的 茎干和枯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 那堆枯黄在大火过后变成了焦黑。此时,我想起了爸爸刚才说的话:“那些枯枝败叶如 果不修剪掉,反而消耗养分,会影响芭蕉来年的生长。而且,它的枯枝败叶燃烧后产生的草 木灰也是很好的肥料呢。”(与前文呼应)生命没有止境,总是在毁灭中不断孕育新生。(议论为下文的写作辅垫。)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通用版高考语文复习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含逻辑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教学案

第2讲语言表达连贯语句的连贯是指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 理,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年的补写句子,到年至2017语言表达连贯一直是高考语 文全国卷考查的重点,从2015说明高考语文全国卷对考生2019年补写句子和语句复位的双呈现, 2018年的语句复位,再到语言表达连贯、厘清语段结构和内在逻辑能力的考查越来越重视。 I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卜I 词语复位题一一“边读边填”巧筛选题型1 年全(2016词语复位题侧重考查连词的关联作用和副词的语法功能,连带考查个别实词在具体语 境中的语法功能。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解答这类题)国卷皿涉及动词和代词既要考虑到 语言的连贯性,又要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相关虚词、实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3解 答词语复位题“步骤” :見读玄It丁肆丈■,虑注标禺"却分层庆、 山鬼为内总衣*.返出屯宅徂“卑L4L^.11 ± 9USSK~a.样炖杠.吋?悼".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似乎是一个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原因就在于 人类的文化、—读书有—①—好处,—②__________ ③智慧集中保存在书里面。真正能够提高素质、推动思维、改善人的精神品质的方法, ⑤读书。读书.④—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扩展知识, 培养精神集中、动脑筋的习惯,教给我们做—⑥—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共同道理,人的道理。①②③ ④⑤⑥ A /这只有不但还更 还也/ 还是应该没有B 对它定是不仅C无/而且 D大它应是不只而且/ A [首先通读文段,了解大意,划分层次。语段的中心是读书有益。第一句话提岀论题,为第一层;其余就此展开论述,为第二层。其次要结合层次关系和选项,运用排除法进行分析。①处如果填入“没有”或“无”,搭配不当,故可排除 B C两项。“教给我们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概括不同的知识、不同的规律的共同道理”与“能帮助我们了解信息……”这一部分是并列关系,⑤ 处不宜用“而且”;而“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与前面的内容是递进关系,⑥处应用“更”,故可排除D项。] 3角度”定答案)一一“选用句式题型2语句复位题(语句复位题是定位选句,要求将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放在语段中imi|

人教部编版2018年春七下语文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 2

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法指导: 1、学生带着目标,认真阅读教材,教师适时举例点拨,为实战写作奠定基础。 2、学生利用PPT上的方法指导进行实践写作。 3、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班内交流,教师点评。 5、学生自主修改。 6、教师批阅。 学法指导: 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是多读。看看别人在碰到一件事时怎么说,有几种说法,雅的怎么说,俗的怎么说,书面的怎么说,口语的怎么说,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读时应注意一点——尽可能读出声来。

二是多写。多写更能提高表达能力。古人曾说,诉之笔端,半折心始。意思是,有好多话要说,但真正能写到纸上的,也就只有一半。这个道理说明,思路可能是很多的,只有通过多写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自己想要说清的问题表达清楚。 三是多调查研究。对所要说清的事情,要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话题才会多。对所要说清的事情一知半解,就不仅是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了。 四是多思。要先想一想再发表意见,使自己的话有条理,比如说问题,可围绕这个问题是什么、是谁造成的、原因是什么、错在什么地方、如何解决等小题目去展开。 一、导入新课: 写作时,老师经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时语言简明,那什么是语言简明呢?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今天,我们就进行这方面的写作训练。 写作指导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 1.行文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3.还要注意不堆砌词语。 作文一、修改片段

《语言简明》名师教案1

《语言简明》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语言简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较阅读中,体会简明的内涵。 2.总结阅读和写作经验,把握使语言简明的方法、技巧。 3.修改习作,使其更加简明,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过程: 一、简明 1.简明的效果。 教师提问:学习了《太空一日》后,很多同学想给“航天英雄”杨利伟写信,表达崇敬之情。这里有一段某同学写给杨利伟的信,大家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PPT展示1: 杨利伟叔叔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生,我非常向往地球以外的太空。我从初中语文课本上读到杨利伟叔叔写的《太空一日》,《太空一日》介绍了您的首次太空飞行,从飞船发射一直写到成功着陆,我读了之后很有感触。当一名航天员不仅要有健康强健的身体,更要有战胜危险、克服危机的勇气和智慧。我要努力学习,学好科学知识,将来也成为中国航天员的一员,和您一起并肩遨游太空。 学生阅读后回答。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写得还是很不错的,抒发了自己对杨利伟的崇敬之情和希望成为航天员的理想,但是在语言表达上有一些问题。如果改动一下,大家看看效果如何? PPT展示2: 杨利伟叔叔您好,我是一名初中生,我非常向往太空。读了您写的《太空一日》,我深有感触。当一名航天员不仅要有强健的身体,更要有战胜危险的勇气和智慧。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也成为一名航天员,和您一起遨游太空。 教师提问:修改的文字与原文相比,有哪些不同?你觉得修改的效果怎么样?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总结:修改以后的文字内容没有变动,但是语言清爽了很多。的确,写作时要注意语言简明。

2.简明的含义。 PPT展示: 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 一句话概括,简明就是用简洁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性。 3.简明的内涵。 教师继续带领学生思考简明的内涵。提问:你觉得下面哪句话更简明?(PPT 依次展示) (1)城市的建筑是灰的,路面是灰的,没有乡下斑斓自然的色彩,有的只是人们匆忙的脚步和夜幕降临时那刺眼的霓虹。 (2)我坐在院子里看书,妈妈和奶奶来了,她说今天要蒸馒头。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第一句话虽然文字比第二句多,但是句子的意思很清楚,表达也很简洁;第二句话中的“她”没有说明是妈妈还是奶奶,句子有歧义,不能算语言简明。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而是语言尽可能精练、不重复,同时,表达的意思又要清楚明白,不让人产生误解。 设计意图:简明是语言表达的重要要求,学生作文往往关注文章的遣词造句,对语言简明的敏感度不高。因此,在提出语言简明的要求前,先就学生习作原文和修改文字进行对比,在比较中感受简明的表达效果,并且加以巩固。这有助于树立简明的基本概念,也为进一步探讨如何做到语言简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简明的要领 1.不偏离中心。 教师提问:有同学写了一封阅读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一部分,你觉得他写得好吗? PPT展示: 阅读是生活永恒的主题,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阅读是让人受益的生活方式,也是崇高的精神跋涉。捧一本好书,让平凡生活在阅读里精彩纷呈,让人生境界在阅读中提高升华。读高尔基的《童年》,可以使人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读《繁星·春水》,可以使人在诗性的语言中,体会到母爱的光辉。

语言表达的简明教案

语言表达的简明教案 一、考点解析: 语言表达的“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能啰嗦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义,它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简明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和可理解度。 ⒈语言简练 ⑴无重复,即不说重复啰嗦的话。首先句内不要无谓地简单地重复出现同一词语。其次语句中不能出现在表意功能上相同的成分。古代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诗人作一首《宿山房即事》七绝:“一个孤僧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半夜三更子时分,杜鹃谢豹子规啼。”像诗中“孤”、“独”,“关”、“闭”与“掩”等词语语意相同。但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修辞需要,一些重复不能视作不简练的语病。如“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与“我的后园有两棵树”相比较,啰嗦有余,简洁不足。但细加思索,前一种表达更能反映作者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笼罩下,隐居于小院中的那种压抑的、百无聊赖的心情。 ⑵去赘余,即不说多余无用的话。鲁迅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一些语句使用的词语虽然没有语法错误,但从表意的功能上说没有什么价值,应尽可能地删除。特别是一些虚词容易多用。还要注意游离于话题之外的内容。如:“实行计划生育,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顺应潮流的,孩子少了,父母也轻松了,于是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也日益繁多,到外地旅游成为可能。”像该句中“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是顺应潮流的”一句属多余,与整个语段主旨不合。 ⑶会省略,即能用指代词或合并同类。同样的内容,不要简单重复,可以用相关指代性的词语替代。例如:丁亥年农历春节和藏历新年两个传统佳节将重合于2月18日,这使很多游客选择了去西藏过大年。句中的“这”替代了“今年农历春节和藏历新年两个传统佳节将重合于2月18日”所表达的内容,简洁多了。在语句中同类的意思可合并在一起。例如:“有些植物能长期生活在水中,是因为这些植物能在水中正常呼吸,正常取食,不会腐烂,才能长期生活在水中。”可合并为:“有些植物能在水中正常呼吸、取食,所以长期不腐烂。” ⒉表达明晰 语言表达可分口语和书面语,要使表达明晰,必须兼顾这两个方面。 对于口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注意重音恰当,说话时重音不同,意思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 “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05高考·天津卷·4题C项),重音在“上”上表示“上来的人”比较晚,重音在“来”上表示“来的人”是在晚上。二是要注意避免同音误听,影响信息的接受。比如:“就日本某些别有用心者企图租借钓鱼岛一事,我国外交部受权发表严正声明,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态度。”这里的“受权”就极易被误听成“授权”,而使语意受损。三是要注意合理停顿。如:“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两种停顿两种理解——“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和“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对于书面语,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如何防止费解,二是怎样避免歧义。 有些书面语,由于语句过长,使人一时不易领会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所说的费解。例如:“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关于海湾四国联合提出的严禁以色列在占领区内建立新的居民点的报告的决议。”这句话无论是从语法,还是从逻辑的角度来看,都没有语病,但人们读完这句话后,对联

第六单元写作 语言简明 教案

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简明的内涵、特点。(重点) 2.掌握使语言“简明”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于语言实践。(难点) 教学方法 写作——修改——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写作时,老师经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时语言简明,那什么是语言简明呢?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今天,我们就进行这方面的写作训练。 写作指导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 1.行文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3.还要注意不堆砌词语。 作文一、修改片段 下面这段话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写作提示: 1.抓住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 2.删掉语义重复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明。 写作示例: 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学校的大巴走了。我没有上车,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心里很难受,无奈地叹息,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作文二、概括内容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带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0字,写完后小组内交流。 写作提示: 1.概括主要内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础上,把握中心和要点,删减旁枝末节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简明,也要保持连续通畅,避免因过度追求简明而造成字面意思跳跃。 例文欣赏: 《河中石兽》讲述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根据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老河兵讲解应当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作文三、想象世界 航天、生物、计算机、新能源……你对哪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最感兴趣?请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这种科学技术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教案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复习教案 江苏汤继宗 教学目的: 1、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2、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连贯题 3、平时练笔时力求做到用语连贯,语意贯通 教学重点: 1、掌握语言表达连贯的方法; 2、灵活准确地解答各类语言连贯题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语言题解答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明确考点与及做到简明的要求 (2)明示简明的考题类型及应试技巧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 何谓简明?“简”即“简洁”。不啰嗦重复,不说多余话。它是指“量”的要求,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明”即“明了”。表述要清晰,明白易懂。它是指“质”的要求,是表达的效果最佳,是表达的明晰的度最高。反之,即是晦涩、有歧义、啰嗦、无条理。而“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由此可见,语言的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的需要去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内容得体、目的得体、对象得体、手段得体、场合得体等。 二、语言不简明主要表现 (一)、不罗嗦 例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罗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1998年高考第32题)一个人之所以①会变坏的原因②,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③,更重要的④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⑤,受了坏人的影响⑥,才逐渐变坏的⑦;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⑧,能抵制多方面的⑨各种⑩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和“的原因”都表示原因,显得赘余,必须任删一个。由于③处已经说了“受到坏的影响”,所以⑥处“受了坏人的影响”显然是重复了,又必须删除。⑨处“多方面的”和⑩处“各种”都有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有些重复,因此这两处也必须删去一处。这样,答案应该是:①(或②)、⑥、⑨(或⑩)。 例2: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2000高考卷第25题) 记得在①一次②期末③考试④中⑤,在⑥考完⑦了⑧语文⑨后⑩,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在……中”和“在……后”这两个介词短语纯属多余,“考完”后的语气助词“了”也属可有可无,留着反倒使语气显得松塔。必须保留的词语序号是②③④⑦⑨,应该删去的词语序号是①⑤⑥⑧⑩。 例3 读下面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1993年全国高考题) 科学院举行①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 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②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③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⑤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⑥学术讨论,⑦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这句可改为 解析:①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③和⑥。③因前面已叙述讨论会的内容,后面无须再重复口罗嗦。⑥因前面已有“学 (二)、不费解 例4: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回答: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1991年高考卷第25题)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原句很长,读起来很别扭,理解起来很费事,这样的句子就是令人费解的句子,就是晦涩难懂的句子,不符合语言简明的要求。要读懂它,必须采用“层层剥皮”的方法去梳理: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禁令,那条禁令是严禁警方执行指示,指示是由市长发出的,指示的内容是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通过这样的“层层剥皮”可得到4条信息,再把这4条信息联系起来,即市长不同意——禁令不许执行市长指示——法院推翻了禁令,从而可以知道,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