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

点讲解

知识点

串联电路

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连接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电路、线路或元件为达到某种设计要求的功能的连接方式。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具体方法是:

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

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

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表明该电路为并联。

课后练习

两个灯泡串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两个灯泡并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

答案:也不亮仍然可以亮

思路解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电路中的某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断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不只一条,如有一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可正常工作。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节日的小彩灯是__________联的,安装在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是联的__________。

答案:串并

思路解析:小彩灯中有一只灯泡不亮,一串彩灯都不亮,所以是串联的;教室里的灯其中一个不发光,其他的灯仍可以正常发光,所以是并联的。

如果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那么这两盏灯是

A.一定是串联的

B.一定是并联的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c

思路解析:可以是串联,或者是并联,把开关接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全面总结

15电流与电路 一、摩擦起电 1、经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注意:这些实验应在枯燥的环境中进展,实验时要带上枯燥的橡胶手套并用两种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做实验。 2、摩擦起电的概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2〕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的物体,那么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二、两种电荷 1、两种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正电荷用“+〞号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负电荷用“-〞号表示。 2、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注意: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与异种电荷间的互相吸引不同。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都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带电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带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互相吸引,这是电荷间的互相作用。 三、验电器 1、验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验电器的构造如下图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挤。 〔4〕使用方法:将被检验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假如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的角度,那么说明物体带电。 〔5〕验电器能粗略的比拟物体带电的多少。对同一个验电器来说,金属箔张开 的角度越大,物体带电越多。 〔6〕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的种类的方法:先让验电器带上某种的电荷,使两片

金属箔张开一个小角度,再用被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两片金属箔张角变大,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同种电荷;金属箔的张角先闭合后张开,被检验物体与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是异种电荷。验电器两片金属箔的张角变小,那么不能判断被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什么电荷。 规律总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有三种方法:〔1〕看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利用电荷间互相作用的规律判断;〔3〕利用验电器检验。 2、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通常用符号“Q〞表示。为了方便起见,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 〔2〕单位:库伦,简称库,符号是C。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摩擦后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C。 四、原子及其构造 1、原子的构造 〔1〕原子的构造:常见的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 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中心,比原子小得多;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如下图,是氢和氧的原子构造示意图。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2〕电子: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2、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擦起电不是创造电荷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同种物质摩擦不起电的原因 同种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中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是一样的,互相摩擦时不会出现电子的得失,所以不会带电。 规律总结:正确区分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不同的物体带电。摩擦起电本质上是电子的得失,互相摩擦的两个物体带异种电荷,而且是等量的。 〔2〕接触带电:让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不带电的物体就会带上与带电体所带电荷一样的电荷。接触带电本质上是电荷的转移。 五、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和绝缘体 ①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②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2、导体容易导电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 可见,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

九年级物理全册15.3串联和并联精讲精练含解析

15.3 串联和并联 知识点扫描 知识点一:串联和并联 1。把电路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2.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3。把电路元件并排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4.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知识点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①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 ②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要与电路图一致; ③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 ④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知识点三:生活中的电路设计 1。医院病房电路设计 2.居民楼道电路设计 3.学校传达室电路设计 重点难点解读 一、本节要熟练掌握以下知识 1.把电路元件依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排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2。连接串并联电路时要注意: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要与电路图一致; 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 3.家庭中的电灯、电冰箱、电视机、电脑等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用来装饰居室、烘托欢乐气氛的彩色小灯泡,有些则是串联和并联组合而成的。 二、串联、并联电路区别 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电路(会连接)

对点例题解析 知识点一:串联和并联 【例题1】(2019四川巴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R1、R2串联,应闭合的开关是;要使R1、R2并联,应闭合的开关是,(选填“S1”、“S2”、“S3”);该电路中干电池供电时将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S2;S1、S3;化学。 【解析】(1)要使R1、R2串联,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由电路图知,电流路径应为:电源正极、R1、S2、R2、电源负极,由此可判断出:开关S1、S3应断开,而开关S2应闭合; (2)要使R1、R2并联时,电流有两条流通路径,由电路图知:开关S1与S3闭合,而S2应断开; (3)干电池为电路提供电能过程中,干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知识点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例题2】(2019山东威海)小明为自家花卉大棚设计一套智能电路管理系统,整个电路的通断可通过手动控制开关S1或手机远程控制开关S2实现。当大棚内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自动闭合,接通灯泡;当需要给大棚通风时,闭合开关S4,启动风机。灯泡和风机均可独立工作,以下简化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C

初中物理电学第2讲 电路的串并联分析

电流的串、并联分析 知识点梳理 一、串联和并联 1、串联 (1)定义:将电学元件按顺序首尾依次连接起来接入电路中的电路。 (2)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电流流过每一个用电器,各个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其中某一个出现故障,则所有用电器均不 能正常工作. <3>串联电路中,开关和用电器是串接接法,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 2、并联 (1)定义:电路中两个(或以上)用电器并列(头对头,尾对尾)接入,然后与电源、开关用导线串 联起来的电路。 (2)特点: <1>电路中出现不止一条电流路径,所有电流路径中都有相同部分和不同部分。将所有电流都通过 的地方,称为干路;将电流路径不同的地方,称为支路。 <2>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支路上的开关分别控制与其串联的用电器。 <3>并联电路中支路部分的各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 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对于一些一眼看不出的电路中,一般采用“节点法”判断串联还是并联。 节点法:在不规范的电路图中,无论导线多长,只要导线上没有任何东西或者只有开关的情况下,导 线的两端,可以看成同一个点,继而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二、电流的大小 1、电荷:符号(Q 或q ) 单位:库仑,简称库,用字母C 表示 2、电流 (1)定义:单位时间内(1s )通过导体横截面上电荷量的多少。 (2)表达式: I = t q 单位:安培,简称安,用字母A 表示 其他单位:毫安(mA )、微安(μA ) 1A=103mA=106μA 3、电流的三大效应

①热效应 ②磁效应 ③化学效应 4、电流表及其适用方法 5、电流表的使用与读数 电流表使用注意事项 电流表读数方法: <1>电流表使用前应先进行调零 <1>确定量程:看接线柱接的是哪个 <2>注意电流表的接线柱所对应的量程 <2>确定分度值:分析每小格代表多少 <3>电流表读数时,应估读一位。 <3>读数 6、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 三、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基本规律 1、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即I =I 1=I 2=…… 2、并联电路:电流分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总和,即I =I 1+I 2+…… 方法突破之典型例题 题型一 串、并联电路基本特点 1、如图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简化电路图,其中M 是吹风机,R 是电热丝。由电路图可知( ) A .只将开关S 1闭合,吹出的是热风 B .M 和R 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C .将S 1和S 2都闭合,吹出的是热风 (1)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工具,用符号表示○ A 表示 (2)实物图: (3)接法: (4)注意事项 电流表应和要测量的用电器串联起来,务必要求达到“正进付出” 特备注意: 如果接线柱接反,电流就往反方向偏转,会损坏电流表,绝不允许。 ①电流表只能和用电器串联,坚决不能并联; ②必须正进付出; ③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防止电流表被烧坏;

物理九年级上册知识讲义 15.3串联和并联-人教版

初中物理串联和并联 【考点精讲】 一、串联与并联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 电路 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点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 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 作。 (所有用电器要么同时工作; 要么同时不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 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 互不影响。 (各个用电器可以互不影响地 独立工作) 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路灯 二、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擦除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典例精析】 例题1 (青岛中考)请根据实物电路,画出电路图:

思路导航:本题考查实物电路的识别及电路图的画法。由图可知,灯L 1 和 L 2并联,开关S在干路,开关S 1 在灯L 2 的支路,开关S 2 在灯L 1 的支路。 答案: 例题2 请你对照下左图的电路图,把实物图用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思路导航:根据电路图,分析两灯为并联;先按顺序画出其中一条,再将另一条支路连上。

答案: 例题3如下图的电路,三个小灯泡是(选填“串联”或“并联”)? 思路导航:(1)判断电路是否正常:电路是不是短路?可擦除用电器,闭合开关,看电路是否是通路,如果是通的,则为短路,否则电路不是短路。 (2)留下任意一个灯泡,擦去其他的灯泡,闭合开关,看这个灯泡能否工作。如果能,则是并联;如果不能,则是串联。 答案:并联 例题4 (江西)如图所示,某公园有两个游览点(用亭子表示),其游览的入口和出口都已确定。请按以下要求设计游览路线: (1)游客由入口到出口,先后经过两个游览点,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画出游览路线; (2)游客由入口到出口,每次只经过其中任意一个游览点,请在图乙中用笔画线画出游览路线。 由此联想到我们所学的电路知识.现有两个小灯泡和相应的电器元件,怎样连接使它们都亮起来?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初三上物理 串联和并联 讲义+习题+教案

串联和并联 一、概念填写 1、用电器依次连接,然后连接到电路中,我们就说用电器是串联的。 串联电路特点: (1)电流只有条路径。 (2)串联电路中的开关可以同时控制所有用电器的通断,开关的作用与其所处位置。 (3)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用电器因断路而停止工作,其它的用电器(选填“能”“不能”)工作。 (4)串联电路中的一个用电器因短路而停止工作,其它的用电器(选填“能”“不能”)工作。 (5)串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是否接入电路对其他用电器。(选填“影响”“不影响”) 2、用电器的两端分别接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就说用电器是并联的。并联电路的特点: (1)多个用电器共用的那部分叫做,单独使用的那部分叫做。(2)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的通断,支路上的开关控制其所在支路用电器的通断。如右下图,其中S控制,S1控制,S2控制。 (3)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因断路而停止工作,其它的用电器(选填“能”“不能”)工作。 (4)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上的用电器因短路而停止工作,其它的用电器(选填“能”“不能”)工作。 (5)串联电路中,一个用电器是否接入电路对其他用电器。(选填“影响”“不影响”)

二、基础过关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L1和L2是联的。若拧下灯泡L1,则灯泡L2(选填“能”“不能”)发光;若用一根导线并在灯泡L2的两端,则灯泡L1(选填“能”“不能”)发光。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L1和L2的连接方式是,若同时闭合开关S1、S2,能发光的灯泡有,若灯泡L2的灯丝断了,灯泡L1(选填“能”“不能”)发光。 3、保密室有两道门,只要打开其中的一道门(打开一道门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值班室内的指示灯就会发光,表明有门打开了。下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4、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安装有照明灯和换气扇,如果开关S1只控制灯,开关S2只控制换气扇。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5、汽车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灯就会同时闪烁,但其中一个灯损坏时,另一个灯仍能正常闪烁。这两个灯的连接方式是,转向横杆相当于电路中的。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 很多学生都不喜欢物理,因为物理难,物理的学习让学生感到头疼。但是真的想要学好物理也是可行的。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中物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知识点,供大家阅读参考。 1、串联电路: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了就组成了串联电路。 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因开路停止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③只需一个开关就能控制整个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U=U1+U2 4、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U/R=U1/R1=U2/R2 5、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P/R=P1/R1=P2/R2 电流在分支前和合并后所经过的路径叫做干路;分流后到合并前所经过的路径叫做支路。 特点: ①电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②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为开路时,其它支路仍可为通路; ③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电路,各支路开关控制所在各支路的用电器。 1、把电路中的元件并列地接到电路中的两点间。 即若干二端电路元件共同跨接在一对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这样连成的总体称为并联组合。其特点是:①组合中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电压;②流入组合端点的电流等于流过几个元件的电流之和;③线性时不变电阻元件并联时,并联组合等效于一个电阻元件,其电导等于各并联电阻的电导之和,称为并联组合的等效电导,其倒数称为等效电阻;④

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容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容为;⑤几个初始条件为零的线性时不变电感元件并联时的等效电为;⑥正弦稳态下,几个复数导纳的并联组合的等效导纳为,式中Yk是并联组合中第k个导纳。 并联电路 电阻大小的计算公式为1/R=1/R1+1/R2+1/R3+…… (R1、R2、R3……表示各支路电阻大小);若只有两个电阻并联,则有计算公式:R=R1XR2/R1+R2(此公式只能用于两个电阻并联,多个电阻并联只能用上一个公式)。 2、串联和并联的区别: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3、在并联电路中,除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以外,电阻和其它物理量之间均成反比(在相同时间内),R1:R2=I2:I1=P2:P1=W2:W1=Q2:Q1 除电阻和电压以外,其它物理量之间又成正比I1:I2=P1:P2=W1:W2=Q1:Q2 。 4.无论是电源还是电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串联的时候各串联单元电流相等,电压相加,并联时各并联单元电压相等,电流相加。并联的特点就是首首相接,尾尾相连。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I3=……In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1+I2+I3+……In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U3+……U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1=U2=U3=……Un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R3+……Rn 1.阅读教材、参考书。一定要耐心地一遍一遍仔细阅读,将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六章16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含辩误,详解)

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1)实验设计:将两只规格不相同的小灯泡与电源、开关等组成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 1两端的电压U 1,灯L 2两端的电压U 2,灯L 1和L 2串联后的总电压U ,比较U 1、U 2、U 三者的关系。 (2)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 =U 1+U 2。 (3)注意的问题: ①在连接实物图时,开关一定要断开; ②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③为了得出普遍性的规律,需至少测量三组数据。 释疑点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不一定相等,但总电压一定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例1】 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时,有多个灯泡可供选择,小明把两只灯泡L 1、L 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如图所示: (1)当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AB 两点、BC 两点及AC 两点时,闭合开关后测得的数据 是:U AB =0,U BC =12 V ,U AC =12 V ,则故障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障排除后,实验正常进行,通过测量得到了两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AB 间电压 U 1/V BC 间电压 U 2/V AC 间电压 U 3/V 1 4 8 12 2 6 6 12 分析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设计你认为有什么不合理或可以改进的地方吗?请写出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中由于没有说明两灯的亮暗情况,所以有两种可能:若两灯均不亮,则电路断开,由于BC 之间有电压,而AB 之间没有,因此L 2断路;若有一灯亮,则AB 间无电压,则L 1短路。由两次实验记录可以看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由于这是一个规律探究题,应进行多次实验,所以应选择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答案:(1)L 1短路,或L 2断路,或L 1短路同时L 2断路(任答对一种即可) (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压之和 (3)有;实验次数太少,规律不具有普遍性。 2.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设计:将两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并联接入电路(至多有一组规格相同),如图所示。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L 1两端的电压U 1,灯L 2两端的电压U 2,灯L 1和L 2并联后的总电压U ,比较U 1、U 2、U 三者的关系。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串联和并联(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串联和并联(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一些电路的连接方式; 2.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够区分串、并联电路; 3.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4.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设计串并联电路。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和并联

要点诠释: 电流流向法: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2)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3)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4)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5)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要点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 (1)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的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2)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在连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时,要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会合点,将回路以外的元件连接在两点之间。这里要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 2.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要用规定的电路符号代替实物,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画出规范的电路图。(1)电路图中各元件摆放的位置尽量与实物图中各元件位置相对应,这样便于检查; (2)各电路元件摆放的位置要均匀、美观; (3)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 要点诠释: (1)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画好电路图;②按一定顺序;③接线过程开关是断开的;④避免电源短路。(2)并联电路连接的方法通常有先干路后支路;先选定一条支路完整连接,再连接其他支路。 (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 要点三、生活中的电路 1.生活中的串联电路:用来装饰店堂、居室、烘托欢乐气氛的彩色小灯泡多数是串联。 2.生活中的并联电路:装点天安门等高大建筑物上的成千上万只灯泡是并联的,家庭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街道两旁的路灯是并联的,竞赛时的抢答器的电路是并联的,电冰箱中的灯泡和发动机之间是并联的。 3.家庭电路图可简化成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灯泡、电视机、台灯以及小彩灯的整体是并联方式接在电路中的,灯泡和开关是串联,单个小彩灯是串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五章.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含辩误,详解)

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探究实验: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2)猜想或假设 ①如图甲所示,a点的电流可能最大,然后依次减小,b点的小些,c点的最小,即I a>I b>I c; ②如图甲所示,由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a、b、c三处电流相等,I a=I b=I c。 (3)设计实验:把电流表依次接在图乙、丙、丁中a、b、c三点分别测出电流I a、I b、I c。 (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测量处a点电流b点电流c点电流 第1次 第2次 (5)分析和论证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用数学式表达是:I a=I b=I c(或I1=I2=I3=…=I n)。 【例1-1】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小敏同学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三灯L1、L2、L3均发光,接着她应__________;实验时,她记录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由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 小刚同学也做了此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d处的电流比a、b、c处的电流大许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 测量处 a b c d 电流/A0.20.20.20.2 表2 测量处 a b c d 电流/A0.20.20.2 1.0 解析:连接电路前,为了防止发生电源短路而烧坏电源或电流表,开关应断开。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应把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如图中的a、b、c、d处),通过测不同位置的电流值,并加以比较,分析总结出规律。表2中,I a、I b、I c处的电流值相等,而I d比其他三个值大得多,I d的值恰好是量程为0~0.6 A时对应的0.2 A,可知小刚读数错误。 答案:断开把电流表分别接在a、b、c、d处,测得四处的电流分别为I a、I b、I c、I d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在读d点的电流时,误把0~0.6 A的量程看成0~3 A,结果把0.2 A读成了1 A 【例1-2】两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串联在同一个电路中,则两灯中的电流()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 1.串联电路 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连接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2.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电路、线路或元件为达到某种设计要求的功能的连接方式。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 3.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具体方法是: (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 (2)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表明该电路为并联。 课后练习 1.两个灯泡串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两个灯泡并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 答案:也不亮仍然可以亮 思路解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电路中的某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断路。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不只一条,如有一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可正常工作。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节日的小彩灯是__________联的,安装在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是联的__________。 答案:串并 思路解析:小彩灯中有一只灯泡不亮,一串彩灯都不亮,所以是串联的;教室里的灯其中一个不发光,其他的灯仍可以正常发光,所以是并联的。

初中物理九年级上: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知识点一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精练版P31探究问题:在图中的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关系怎样? 分析与猜想:①a点电流可能大,然后依次减小,b点小些,c点最小;②由于电流只有一条路径,a、b、c三点的电流相等。 探究方法:将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点,测出I a、I b、I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量几次。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表达式为I=I1=I2=…=I n。 例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并初步得到它们之间关系的结论。 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一步他的操作是()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解析:实验中为了寻求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要进行多次测量,避免所得结论的偶然性。多次测量时,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答案:D 知识点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精练版P31

探究问题:图中的A、B、C三点的电流大小关系怎样? 分析与猜想:①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并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探究方法:将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点,测出I A、I B、I C。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量几次。 实验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表达式为I=I1+I2+…+I n。 例2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甲电流表的示数为0.5A,乙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通过灯L1的电流为0.5A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0.3A C.通过灯L2的电流为0.7A D.通过灯L2的电流为0.3A 解析:灯L1和L2并联,电流表乙测L2支路电流,I2=0.2A,电流表甲测干路电流,I=0.5A,所以L1支路的电流为I1=I-I2=0.5A-0.2A=0.3A,故选项B正确。

九年级物理全册15.5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识点与考点解析含解析

15。5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识点与考点解析 ★考点概览 一、知识点与考点 二、考点解析 1。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是本章主要知识点,也是学习电路必须理解和熟悉的知识,此内容是后续有关学习的基础知识。本节主要讲述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并利用此规律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2.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出现的概率较低,即使出现也会把本节知识点与其他考试内容结合在一起,单独作为一个试题不多,但此知识点作为重点考试的内容,还是需要认真掌握和对待的.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

★知识点精析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公式:I=I1=I2(用电器越多,亮度越低). 2.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公式: I=I1+I2(用电器越多,干路电流越大)。 ★典例精析 ★考点一: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典例一:(2020·临沂)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按如图方式连接,将开关S1和S2闭合,则() A.两灯泡是串联的; B.电流表A2测灯泡L2的电流; C.电流表A1的示数是A2的两倍; D.断开S2后,灯泡L1的亮度变大 【答案】C。 【解析】A、图中将开关S1和S2闭合,电流有两条路径,分别流过两只灯泡,所以两灯泡是并联的,故A错误; B、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通过灯泡L1的电流,故B错误; C、图中两灯泡并联,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流之和,又知道两灯泡规格相同,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是A2的两倍,故C正确; D、图中两灯泡并联,并联电路中两支路互不影响,所以断开S2后,灯泡L1的亮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典例二:(2019•淄博)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实验中: (1)小明想测量干路电流,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检查电路发现只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上“×”,并改正。(2)连接正确的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46A,请在图乙中画出指针的位置(O为指针转轴)。 (3)小明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改变电表位置,将测量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 数支路电流 I1/A 支路电流 I2/A 干路电流l 总/A 10。300。160。46 20。200.200。40 30。240.340.58

第十六章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基础知识·细解读 知识点一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重点】 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提出问题】 如图所示,在两个小灯泡组成的串联电路中,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即A 、B 之间的电压,B 、C 之间的电压与A 、C 之间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可能等于总电压(即电源电压), BC AB AC U U U +=。 【实验器材及设计】 【实验过程及分析】 (1)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 (2)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3)分别用电压表连接舶、职、AC 两端,测量其电压,如图甲、乙、丙所示。

开关断开! 连接实物电路时开关保持断开是电学实验中最基本的常识之一。今后的电学实验都要注意这个规定。 图文助学 串联电路中电压表的实物连接图 (1)测灯L1两端的电压 (2)测灯L2两端的电压 (3)测电源两端的电压 注意:电压表一定要和被测元件并联! 图文助学 图解串联电路电压关系

瀑布的总落差等于各段落差之和。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21U U U +=。 【实验结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知,串联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总和。表达式为21U U U +=。 【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要按照一定顺序连接。连接电路时开关要保持断开,防止电路中有短接的地方而损坏用电器及电源。 (2)电压表一定要与待测电路并联,必须注意电压表的量程、正负接线柱的接法及读数的方法。 (3)本实验是归纳性实验,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找到普遍规律。 (4)实验时,每次读完电表示数,都应及时断开开关。 (5)串联电池组两端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两端电压之和。 【拓展】 当电路中有两个以上的用电器串联时,以上结论仍然成立,即 n U U U U U ++++= 311。 【例1】小希用如图所示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 (2)实验中最好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 (3)用电压表分别测出A 与B 、B 与C 、A 与C 两点间的电压为AC BC AB U U U 、 、。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 (用

初三物理串联和并联(提高) 知识讲解

串联和并联(提高)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串联和并联 实物图和电路 图 电流路径只有一条通路 开关控制特点只断开S1三个灯泡都不亮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并且和开关 的位置没有关系。 只断开S2三个灯泡都不亮 只断开S3三个灯泡都不亮 电路工作特点摘下L1L2、L3不亮串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互相影响,一个用电 器不能工作,其它用电器也不能工作。 摘下L2L1、L3不亮 摘下L3L1、L2不亮 实物图和电路 图 电流路径分干路和支路,A点是分流点,B点是会流点,有两条或以上路径 开关控制特点只断开S 所有的灯都不亮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某一 支路用电器。 只断开S1L1不亮 只断开S2L2不亮 只断开S3L3不亮 电路工作特点摘下L1L2、L3亮并联电路,各个用电器不互相影响,某一个用电 器坏了,其它支路用电器可以工作。 摘下L2L1、L3亮 摘下L3L1、L2亮 要点诠释: 电流流向法: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

电路。 (2)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3)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4)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5)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要点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对照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出发,逐个顺次地将实物图中的各元件连接起来即可。 (1)在电路图中任选一条单一的回路,并对照这个回路在实物图中将相应的元件连接好。 (2)对照电路图,把所选回路以外的元件分别补连到实物图的相应位置,在连入回路以外的元件时,要找出电路中电流的分流点和会合点,将回路以外的元件连接在两点之间。这里要特别注意实物图中元件的连接顺序必须与电路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致。 2.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要用规定的电路符号代替实物,按照实物的连接方式画出规范的电路图。(1)电路图中各元件摆放的位置尽量与实物图中各元件位置相对应,这样便于检查; (2)各电路元件摆放的位置要均匀、美观; (3)交叉连接的导线,一定要在连接处画一个“黑点”。 要点诠释: (1)连接电路时应注意:①画好电路图;②按一定顺序;③接线过程开关是断开的;④避免电源短路。(2)并联电路连接的方法通常有先干路后支路;先选定一条支路完整连接,再连接其他支路。 (3)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该支路。 要点三、生活中的电路 1.生活中的串联电路:用来装饰店堂、居室、烘托欢乐气氛的彩色小灯泡多数是串联。 2.生活中的并联电路:装点天安门等高大建筑物上的成千上万只灯泡是并联的,家庭中各用电器都是并联的,街道两旁的路灯是并联的,竞赛时的抢答器的电路是并联的,电冰箱中的灯泡和发动机之间是并联的。 3.家庭电路图可简化成下图所示:电路中的灯泡、电视机、台灯以及小彩灯的整体是并联方式接在电路中的,灯泡和开关是串联,单个小彩灯是串联。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1. (2015•桂林中考)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小灯泡L1、L2并联的是()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串联与并联知识点总结 串联电路: 定义:用电器首尾依次连接在电路中。 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 U=U1+U2。 优点: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着都断了。 特点:电路只有一条路径,任何一处开路都会出现开路。 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4、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总=I1=I2=I3=……=In。 5、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原=U1+U2+U3+……+Un。 6、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 =R1+R2+R3+……+Rn。 7、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推导式:P1P2/(P1+P2)】。 8、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 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n。

9、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 正比(串联电路又名分压电路):(电流做的功指在通电相同时间 内的大小)R1∶R2=U1∶U2=P1∶P2=W1∶W2=Q1∶Q2。 10、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 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11、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12、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并联电路: 定义:并联电路是使在构成并联的电路元件间电流有一条以上的相互独立通路,为电路组成二种基本的方式之一。 优点:可将一个用电器独立完成工作,一个用电器坏了,不影响其他用电器。适合于在马路两边的路灯。 缺点:若并联电路,各处电流加起来才等于总电流,由此可见,并联电路中电流消耗大。 特点:电路有多条路径,每一条电路之间互相独立,有一个电路元件开路,其他支路照常工作。 1、电路有若干条通路。 2、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开关控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3、各用电器相互无影响。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讲解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串并联电路中电 流的规律讲解 电流的测量一般按电流的强弱分为大、中、小三个范围,大家在测量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电流表。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希望对大家期末复习有帮助! 知识点 一、串联电路 串联电流电流规律: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 U1+U2=U R1+R2=R I1=I2=I 二、并联电路中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干路的两端电压. 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干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即I=I1+I2+ U1=U2=U I1+I2=I 1/R1+1/R2=R 课后练习

1.某同学家中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两盏照明灯,它们是并联着的.工作时的电流分别为200 mA、1 A、300 mA和250 mA.如果干路中的电流不许超过3 A,这些用电器是否可以同时使用? 2.有一种节日彩灯上串联着20只小灯泡.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 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多大? 答案: 1、可以同时使用. 解析:这位同学家中的用电器是并联关系,而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此同学家中电路的干路电流不许超过3 A,也就等于各个用电器所用电流之和不许超过 3 A.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I总=0.2 A+1 A+0.3 A+0.25 A =1.75 A 由此可知I总< I干,各个用电器电流之和不超过3 A,所以这些用电器可以同时使用. 2、200 mA 解析:此题是考查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每个小灯泡的电流都应和电源插头处的电流相等,都是200 mA.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第四节电流的强弱第五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

第四节电流的强弱 1、电流: 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I表示。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简称安,符号A。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μA),1A=103mA1mA=103μA1A=106μA 电流等于1s内经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Q Q 公式:I t=合用 I Q=It t 此中I表示电流,单位为安培(A);Q表示电荷,单位为库伦(C);t表示通电的时间,单位 为秒(s)。 2、电流表: 丈量电流的仪表叫电流表。符号为○A,其内阻很小,可看做零,电流表相当于导线。 电流表的示数: 量程使用接线柱*表盘上刻度地点大格代表值小格代表值 0~0.6A“-”和“0.6”下一行0.2A0.02A 0~3A“-”和“3”上一行1A0.1A 在0~3A量程读出的示数是指针指向同样地点时,在0~0.6A量程上读出的示数的5倍。 *部分电流表的三个接线柱分别是“+”、“0.6”和“3”。这时“0.6”和“3”是负接线柱, 电流要从“+”流入,再从“0.6”或“3”流出。 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 ①电流表必然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假如电流表与用电器并联,不单测不出流经此用电器的电流,假如电路中没有其他用电 器还会由于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使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 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必然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来。 不然电流表的指针会反向偏转。 ③被测电流不可以超出电流表量程。若不可以开初预计待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最大批 程进行试触。 若被测电流超出电流表的量程将使指针转出刻度范围把指针打弯或把电流表烧 坏。在试触过程中若指针偏转超出最大值则应断开开关检查;假如指针偏转幅度太小(小于0.6A),会影响读数的正确性,应采用小量程档。 ④绝对不同样意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不然将烧坏电流表。 使用电表前,假如指针不指零,可调整中央调零螺旋使指针调零。 第五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并联电路的干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