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进化论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进化论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让十九世纪的人们领略了物种起源的演化过程。包括人类在内,生命都是从海洋中的低级生命形式逐渐进化成今天这番面貌。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至少这个推断在几百万年以前是如此的合乎事实,因为那时与人类同族的猿类生命是那么的近似。但这一切都在自然有了某种选择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由于直立行走以及简单的创造使用工具这一原始猿类行为的改变,促成了一个变种——人类的产生。

生存方式的改变,亦可称为生活习性的改变,是生命在其漫长的适应过程中发生进化现象的深刻原因之一。而生存方式的改变却与生存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前面提到的人的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关键性的行为特征即直立行走和劳动工具的使用,这一生存习性的确立所带来的便是人的生理结构的缓慢变化,其中包括人类大脑功能的形成与完善。而人类偶然发生的直立行走和制造使用工具的现象也并非什么偶然,正象生活在平原的人们学会了农耕,生活在草原的人们掌握了放牧,而海边的人们熟练于捕鱼一般。自然环境的变更是促成人类的祖先走出森林向着陌生的生存空间去寻找和开拓新的生命起点的真正动力。生命的力量也最好地体现在了人类的身上,体现在了面对厄运百折不挠的历史性,里程碑的不断奋斗之中。

生存习性(生存方式)对生命的进化具有普遍性意义。相反生存习性对生命进化的束缚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地球这个生命的摇篮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画面。从海洋生命到陆生生命,从植物到动物,从微生物到高大的脊椎类动物。在以同一起跑条件(时间也包括其中,也是一种必备的条件)所设定的生命起源、进化的源头却在自然般的物质性时空的改变中,安排着生命进化的路线。而到了产生清醒思维意识的人的时代,这数亿年的生命演化简直如同一场浩然的大梦,正是因为象是在梦中渡过的感觉,数亿年演化的经历如同一张白纸留在了早期的人类记忆中。而今天对于那些没有时间、历史观念的其它生命,甚致某些人类的个体来说,这场生命进化的大梦何曾不是在继续进行着呢?人类的时空观念是通过对比得来的,没有历史性的记忆,对时间的感觉是笨拙和麻木的,而沉浸在自然般进化之梦中的生命显然是没有时间意识的,时间对于它们就是等于0,不仅数亿年的生命进化史无缘于它们的头脑,就是现实般真实物象背后的成因也并不为它们所渴求。生命的进化因对时间感觉的怡然而处在被动消极的盲从之中。有道是人类思维意识感觉初步完成之时,尤以对时间记忆的确立为标志,才开始了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某种深入本质普遍的特征做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最佳手段。时间、空间、重量还有简单初步的代数关系就是弥盖自然普遍物象的人类最初选择。正是这种简单且普遍的共比关系的存在,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以致数千年后的人们,在运用了我们祖先这些伟大的创举(数理逻辑与物理量的关系,及其表达的文字符号)时,早已忘却了这些基本简单的抽象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创造力量的实现。而这种创造力量的获取并非人力,实为自然伟力经人类点睛之后释放的结果。自然内部的某种关联性由人的认识的深入而促成,而这种由人类促成的自然力量现实般的表现又是那么宏伟与壮观。例如,原子弹的发明,航天事业的开辟,人类登月活动的实现等等,以致于人类在欣赏这由人类揭示并实现的自然力量的时候,忘却了自然本身的浩大而突出了人类自身的超

能。人类或许应该记住的一点是自然造就了人类,一切存在、一切可能的实现包括人类的进化及人类的创造都是物化、物合的结果。人类注定都要在梦幻般的自然变化中渡过,清醒时如此,创造时如此。

遗传因素对生命习性、生命结构特征的控制是长期性的。这种长期性的划分很难确定,单纯是物种的进化,这或许要短些,但至少也得数千数万年以上,如果经过人类的改良,物种变化的周期还会缩短得更多。但要是从普遍的生命共性出发,遗传因素的作用完全可以追溯到生命的起源。这从许多生命个体异常的返祖现象和解剖遗传学的深入便可得到初步的认识。与自然般生命进化相左的,倒是人类文明的发生过程。这里抛开人类文明之初前的漫长演化阶段。而从文明之初到今天这数千年的神奇性飞跃展开一番与物种进化相关联的探讨性思考。究竟是什么在区区五千多年的时间里、在人类个体生命结构特征并未发生多大遗传变异的境遇中,使人类的生存能力,生存习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命进化”呢?

在自然般的生命进化过程中,生命形式的基本特征是以生命形式的行为特征为第一特征的。至少这一认识在拥有思维的人类意识中,在以人的思维所依托的种种表达、表述形式中是如此的频繁与集中。在以动感为第一特征的人的意识感受力中,语言、文字中,名词概念已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每一名词的背后必然依附动态的行为内涵为其最终本质的表现。例如一个“人”字,如果不是人所具有的创造力的实现,人与其它动物是很难区分的,况且人本身亦是动物,是生命进化的高级表现。“人”字的意义显然超出了“人”字这一名词本身,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动态般的人类历史创造过程的普遍的内涵,具有了汇聚全部人类生命个体包括你我在内的全部行为发生的总的过程的神圣象征。再回到对生命基本特征的认识上,我们不难理解,真正使生物学家对生命现象感兴趣的,并非生命现象本身,而是一系列的生命动态行为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联性,促成了生物学家的思绪发生了逆转。用进废退学说,自然选择学说,还有自然选择学说中的几个基本观点:遗传与变异、过渡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无一例外地把生命的普遍的行为特征做为深入地了解和揭示生命存在意义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即成了生命科学的基本原则,又在昭示着普遍的物质世界存在的真正意义。

鸟的飞翔曾人类仰慕不已。而这种会飞的本领却是鸟类的祖先与自然条件长期磨合的产物。虽然鸟类独具慧眼,选取了自由搏击的天空,但这一生存本领的掌握却使鸟类失去了寻觅另外一些生存手段的机会。鱼和水是分不开的,深水中的鱼类亦有兰天中的飞鸟那般洒脱,但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这一点并不值得炫耀,因为生命是从海洋中起源的,陆地上,包括鸟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祖先都经历过海水的洗礼。如此说来,沉溺于水中的鱼类与陆生生命和鸟类相比要落后得多。这种过分地依赖传统的的生存方式,如鱼类对水的长期依靠显然对生命的进化需求具有极大的束缚性。好在地球并非完全为水世界所覆盖,仅占地球表面1/4的陆地开创了物种进化的新领域。更新,更精彩的生命奇迹便在更具环境色彩的高山、平原、河流中竟相展开。

自然般的生命进化有两种必须。一是时间,对高等生命的演变,所需的时间要更为长久一些,没有上万年、数万年的自然物变,生命的结构和生理习性是很难脱胎换骨的。二是新的生命生存习性的确定。象鱼类排卵、鸟类生蛋、哺乳动物的胎生,象食草动物以青草为食,食肉动物以捕食其它动物为生存手段等。长期的某种确定的生存方式将会逐渐地固化以生存方式为特点的生命的生理结构特征。而这种逐渐完备固化了的生命特点,在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却又显得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