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及诊治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生物学行为以及诊治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胃肠道间质瘤CD117,CD34,SMA、Desmin、NSE、S100等蛋白的表达情况,并進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29例胃肠道间质瘤CD117阳性表达26例占89.7%,CD34阳性表达21例,占72.4%。随访18例患者,有8例复发或死亡,其中NSE和(或)S100蛋白阳性表达6例。在潜在恶性和恶性患者CD117、CD34、SMA、NSE、S100等蛋白的表达与良性患者有明显差异,但Desmin的表达两者没有差异。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D117及CD34是较特异的标记物。NSE、S100蛋白阳性表达者在判定恶性时需高度重视,应行根治性切除。

标签: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CD117(ckit蛋白),遗传学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免疫表型以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并且在其生物学行为判断上具有一定难度和预后的不确定性[1]。本研究对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方面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病例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31~63岁,中位年龄50岁。胃22例,占75.9%;肠道7例,占24.1%。主要症状有腹部疼痛、腹部包块、呕血和(或)黑便,部分病例还有食欲不振、肠梗阻、腹泻和体重下降等症状。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

1.2 方法标本经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采用SP 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117,CD34,SMA、Desmin、NSE、S100蛋白,试剂由福建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实验常规设置阴性和阳性对照。CD117、S100以细胞质和(或)细胞膜着色为阳性,CD34,SMA、Desmin、NSE以细胞质着色为阳性。

1.3 生物学行为判断按WHO(2002)软组织肿瘤分类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分为良性、潜在恶性和恶性3类[2]。可靠的恶性征象是手术时即浸润到邻近器官,或出现网膜、肠系膜、腹膜、肝脏或淋巴结等处转移(注意排除与周围脏器粘连)。肿瘤黏膜侵犯及肌层浸润也是恶性的重要证据(有时继发性溃疡导致难以明确判断黏膜有无侵犯),核分裂像>5~10个/HPF,肯定为恶性。潜在恶性指标是:①胃间质瘤直径>5.5cm,肠间质瘤直径>4cm;②胃间质瘤核分裂像>5/50HPF,肠间质瘤只要出现核分裂像;③肿瘤中心坏死明显;④核异型性明显;⑤瘤细胞丰富,生长活跃;⑥镜下可见黏膜固有层或血管浸润;⑦上皮样间质出现腺泡状结构;⑧非整倍体DNA含量高,PCNA、KI67表达增高等。无任何潜在恶性指标者为良性间质瘤,具有一项者为交界性或潜在恶性间质瘤,具有一项肯定恶性指

标或两项以上潜在恶性指标者为恶性间质瘤。有研究显示,GIST肌源性表达者,可良性也可以恶性;而神经源性表达者则多为恶性或恶性潜能。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肿瘤大小不等,0.7~17cm,境界清楚,无包膜,部分可见假包膜。大多位于肌壁间,少数位于浆膜层或黏膜下层,偶有突入胃肠腔呈息肉状;部分伴有黏膜溃疡。切面呈灰白、灰红或红棕色;部分可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2.2 组织形态肿瘤主要由梭形和上皮样瘤细胞呈束状或片状排列,有的排列成栅栏状、旋涡状。瘤细胞呈梭形、圆形或多边形,细胞核卵圆形或短梭形,染色质细致,核仁小,部分不明显;胞浆丰富,淡染或核周空晕。细胞间含有数量不等的胶原纤维,部分间质内有较丰富的薄壁血管、出血、坏死和囊性变。11例为恶性,5例为潜在恶性,13例呈良性形态。在随访3年中,失访11例。另外18例中,8例良性者有7例未复发,1例复发;10例潜在恶性和恶性者有4例复发,3例死亡,3例未复发。

2.3 免疫组化29例GIST中,CD117阳性表达26例占89.7%,CD34阳性表达21例,占72.4%;每例至少有其中一种蛋白表达;SMA阳性13例,占44.8%,Desmin阳性7例,占24.1%;NSE蛋白阳性8例,占27.6%,S100蛋白阳性9例,占31%,至少有其中一种蛋白表达的12例,占41.4%。随访中复发或死亡病例共8例,其中有6例至少表达NSE蛋白、S100蛋白中的一种。

3 讨论

3.1 部位及组织起源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的一组独立的原发性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占胃恶性肿瘤的2.2%,小肠恶性肿瘤的13.9%和结、直肠恶性肿瘤的0.1%[3]。研究证实,以往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多属于GIST[4,5]。GIST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儿童极为罕见。可发生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以胃(60%~70%)和肠道(20%~30%)最为常见,亦可发生于腹膜后、盆腔等胃肠道外[6,7]。大多数学者认为GIST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胃肠道起搏细胞,该细胞呈网状结构,分布于胃肠道的肌层之间,是胃肠道中唯一表达CD117、CD34的细胞)。但也有人认为起源于消化道具有多潜能的原始间充质细胞,这种干细胞广泛存在于消化道系统各部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发育成多种中胚叶组织[7,8],这可较好解释发生在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的GIST。本组病例全为胃肠道来源。

3.2 临床病理诊断GIST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肿瘤较小时可无任何临床表现,随着肿瘤的增大,会出现腹部疼痛、腹部包块、呕血和(或)黑便,部分病例还有食欲不振、肠梗阻、腹泻和体重下降等症状,腹部疼痛和消化道出血多为中晚期的主要表现,早期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而导致延误诊断,少数人因体检或其他原因手术中偶然发现。GIST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主要依靠X线检查(胃肠钡餐造影、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B超扫描、纤维内窥镜、超声内镜、MRI、CT检查等。胃肠钡餐造影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