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75 KB
- 文档页数:4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设计----4681968a-7166-11ec-84b5-7cb59b590d7d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含义,能够用它来判断同一周期元素的性质差异2.掌握并能运用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
3.培养学生观察和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
[课型]: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课【关键】:元素周期律的含义[教法]:讨论法、分析法和比较法【导论】:从卤素和碱金属的知识介绍元素周期律的研究。
[教学过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黑板书写)[引导]学生根据表5-5和图5-5来分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及其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
[总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及其元素的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指导]学生填写表格5-6、5-7和5-8,以了解周期性变化规律。
[设问过渡]既然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和原子半径,那么能不能说元素的化学性质也有这种变化规律呢?【说明】在确认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判断元素性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0上面两段内容。
【学生总结】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判断依据。
[演示]实验5-1、5-2、5-3。
【学生总结】实验5-1、5-2和5-3的现象。
[组织学生讨论]结合表5-9、5-10总结11-18号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摘要】从元素11到18,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非金属性质逐渐增加,金属丰度逐渐降低。
[引申]对其他的元素进行相似的研究,也能得出相似的结论。
【学生总结】元素周期定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周期性变化,这个定律叫做元素周期定律。
(黑板书写)[小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我们今后学习化学的基本依据。
【课后思考】形成元素周期定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业]:p103,一、二、三。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使学生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和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原子半径、化合价、原子序数等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分为七个周期,十六个族。
3. 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a. 周期性变化:同一周期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b. 族的变化:同一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
2. 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
2. 利用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元素周期律。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化学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元素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2.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概念: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发现过程。
3. 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表的七个周期和十六个族。
4. 引导学生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规律:通过观察周期表,引导学生发现原子半径、化合价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5. 讲解元素周期律的排列规律:详细讲解同一周期和同一族内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6. 练习与应用: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分析解释。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领域:如化学反应原理、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
2. 讲解一些重要的元素周期律规律:如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分界线、过渡元素的特点等。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班会心得体会工作褒义词提案加油稿,教案廉洁感谢信:活动策划影评自我鉴定答案:条例阅读答案职业道德了作文开场白简报典礼学习计划,研修竞选评语表扬信教学计划,入团辞职信李白,管理制度意见杜甫。
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最外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地周期性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地能力;2.理解元素周期律地实质;【学习过程】【联想·质疑】参照课本第10页元素周期表思考:①元素为什么会按照表中顺序排列?②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地关系?③人们是怎样描述这样关系地?【阅读】教材P11-12第一段地内容,了解原子序数地概念,并填写教材《活动·探究》栏目中地内容1、2,并完成讨论问题.【总结】一、元素周期律:1. 随着原子序数地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地规律性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时地最外层电子数1~2 13~10 211~18 3结论随着原子序数地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变化.2.随着原子序数地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变化地规律性原子序数原子半径地变化3~911~17结论:随着原子序数地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地变化.【提示】稀有气体元素地原子半径并未列出,这是由于其原子半径地测定与相邻非金属元素地依据不同,数字不具有可比性,故不列出.【拓展学习】怎样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来判断原子半径和简单离子半径地大小呢?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地大小主要是由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地................................a.当电子层数及核电荷数均不同时,数越多地,半径越大.如Na与K.b.当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时,数越大地,半径越小.如Na与Mg.c.当核电荷数相同,电子层数也相同时,核外数越多地,半径越大.如Cl与Cl-.【总结】3.随着原子序数地递增,元素化合价变化地规律性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负价最高正价1~2 13~10 211~18 3结论随着原子序数地递增,元素常见化合价呈现地变化.【归纳】元素地性质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典题解悟】例.X和Y两元素地阳离子具有相同地电子层结构,X元素地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地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地原子核外电子层次相同,Z元素地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地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地关系是()(A)X>Y>Z(B)Y>X>Z(C)Z>X>Y(D)Z>Y>X解析:根据原子序数和元素周期律推测原子和离子半径大小,这是正向思维.而本题是已知原子和离子半径地大小,要判断原子序数大小地关系,这是逆向思维.已知电子层结构相同地阳离子,核电荷数大地则半径小,具有相同地电子层数地原子,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递减.根据题意,X元素地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地阳离子半径,则X地原子序数小于Y地原子序数;Z和Y元素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且Z元素地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地原子半径,则Z元素地原子序数大于Y元素.由此得出三种元素原子序数地关系为Z>Y >X答案:D【当堂检测】1.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地是( )A.NB.FC.MgD.Cl2.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地是( )A.NaB.PC.ClD.A r3.元素X原子地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地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地化合物地化学式可能是( )A.XY2B.X2Y3C.X3Y2D.X2Y4.某元素地最高正价与负价地代数和为4,则该元素原子地最外层电子数为()A、4B、5C、6D、75.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由高到低,负价绝对值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地是()A. Na、Mg、AlB. F、O、NC. N、O、FD.S、P、Si6.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地递增呈周期性变化地原因是()A.元素原子地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原子地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地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地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7.X和Y两元素地阳离子具有相同地电子层结构,X元素地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地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地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地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地原子序数关系为()A X>Y>ZB Y>X>ZC Z>X>YD Z>Y>X8.短周期元素形成地四种简单离子A+、B2+、C-、D2-具有相同地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半径由大到小地顺序为,原子半径由大到小地顺序是参考答案1.B2.C3.B4.C5.D6.A7.D8. D2->C->A+>B2+ A>B>C>D。
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第一章: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与发展1.1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介绍道尔顿、汤姆逊、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元素周期律的探索过程讲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1.2 元素周期律的发展介绍门捷列夫、莫塞莱等科学家对元素周期律的完善讲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与特点第二章: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2.1 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讲解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与性质之间的关系2.2 元素周期律的递变性讲解元素周期律的递变性及其规律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第三章:元素周期律的应用3.1 预测元素性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预测元素性质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同一族、同一周期的元素性质规律3.2 寻找新元素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寻找新元素的方法介绍超重元素与合成元素的研究进展第四章: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4.1 反应活性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反应活性预测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金属、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活性规律4.2 氧化还原性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氧化还原性预测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氧化还原性的规律第五章:元素周期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5.1 金属材料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金属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5.2 半导体材料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半导体材料选择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半导体元素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第六章:元素周期律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6.1 药物化学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药物化学中的重要性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6.2 药物分子设计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药物分子设计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药物活性的影响第七章:元素周期律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7.1 环境污染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环境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重金属元素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7.2 环境保护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环境保护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八章:元素周期律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8.1 生物体中的元素与元素周期律讲解生物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周期表中生物必需元素的特点与应用8.2 元素周期律在生物活性研究中的应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研究生物活性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第九章:元素周期律在宇宙化学中的应用9.1 宇宙中的元素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宇宙中元素的分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周期表中宇宙中常见元素的特点与应用9.2 元素周期律在恒星演化中的应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研究恒星演化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恒星演化中的作用第十章:元素周期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0.1 核能源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核能源开发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放射性元素在核能源中的作用10.2 纳米技术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纳米技术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影响第十一章: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的应用11.1 化学反应机理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化学反应机理研究中的作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行为规律11.2 元素周期律在反应路径预测中的应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预测化学反应路径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反应路径的影响第十二章:元素周期律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续)12.1 复合材料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复合材料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复合材料制备中的作用12.2 功能材料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功能材料选择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功能材料性能的影响第十三章:元素周期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13.1 生物分子与元素周期律讲解生物分子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中的作用13.2 元素周期律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续)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药物设计的案例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对药物设计的影响第十四章:元素周期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14.1 绿色化学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环保型化学反应中的作用14.2 元素周期律在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应用讲解利用元素周期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影响第十五章:元素周期律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应用15.1 信息技术与元素周期律讲解元素周期律在信息技术材料研发中的应用分析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在半导体材料制备中的作用15.2 元素周期律在未来科技展望中的应用讲解元素周期律在新型能源、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周期表中元素在科技创新中的潜力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与发展历程,元素周期律的基本原理,元素周期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元素周期律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2课时)第一课时一、本课要点1.了解原子序数与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2.了解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以及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3.掌握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二、课前思考1.什么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元素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如何变化?3.如何比较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4.如何比较两个原子或两个离子半径的大小?5.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有什么关系?三、同步训练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序数是按照元素的()排列的。
A.原子量B.最外层电子数C.化合价D.核电荷数2.X、Y元素的原子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X放出的能量大于Y放出的能量,则可知()A.X―的氧化性小于Y―的氧化性B.X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C.X―的还原性大于Y―的还原性D.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3.下列各组元素,按最高正价由小到大,负价绝对值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N、O、F B.Al、S、P C.P、S、Cl D.F、Cl、Br4.将10mL 0.2 mol·L―1的含氧酸H x RO4溶液与20mL0.15mol·L―1的某碱M(OH)a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R元素的化合价为()A.+5 B.+6 C.8―1.5a D.8―3a5.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则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X>Y>Z B.Y>X>Z C.Z>X>Y D.Z>Y>X6.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离子半径小于对应原子半径B.阴离子半径大于对应原子半径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大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邻近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因为测量方法不同7.A元素原子L层比B元素原子L层少3个电子,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A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总数多5个,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A.B3A2B.A2B3C.AB3D.AB28.某金属M溶于盐酸中生成MCl2并放出氢气。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期系。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呈现元素周期系的表格。
元素周期系只有一个,元素周期表多种多样。
注意:1 .元素周期系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_呈现元素周期系. X,尸元素周期表!决定I只有一种绘制‘右干种.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原子序数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构造原理与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可以解释元素周期系的基本结构。
(1)周期(七横七周期,三短四长)(2)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i根据构造原理,将能量相近的能级分为一组,按能量由低到高可分为7个能级组,同一能级组内,各能级能量相差较小,各能级组之间能量相差较大。
ii每一个能级组对应一个周期,且该能级组中最高的能级对通过观察元素周期表和表格数据特点,归纳总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应的能层数等于元素的周期序数。
生周期性的重复。
的关系同军褥丽西丸制作的。
元素形成周期系的根本原因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3)根据构造原理得出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中元素种类数 元素周期系中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第一周期从IS 】开始,以"2结束,只有两种元素。
中间按照构造原理依次排满各能级。
其余各周期总是从〃 S 能级开始,以〃 p 结束,递增的核电荷数(或电子数)就等于每个周期里的元素数。
具体数据如下:周期ns —*np 电子数 元素数目—• Is 1-2 2 2 二 2sL2 2P 「6 8 8 三 3s 1 23p, 68 8 四 4s l-23d l-104p |-6 18 18 五 5s i-24d l-105p |-618 18 六 6sl 2 4f l i4 5dl l0 6P 「6 32 32 七7sL2 5fll4 6d 「l 。
7P 「63232小V f - 546讣77f5£ Kd 访]规律:递增的核电荷数二元素个数六32七32五18周期一元素数三 四18若以一个方格代表一种元素,每个周期排成一个横排,并按S 、p 、d 、f 分段,左侧对齐,可得到如下元素周期表:【思考与讨论】1950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 )推荐了一张元素周期表,书末的元素周期表就是参照其新版 请问:怎样将图1-17变成书末的元素周期表?思考交流理解核外 电子排布 与元素周 期表中周 期与族之 间的关系。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教案(详细)们来看看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但在同一周期内,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半径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电子层数增加,电子云的大小也会增加,从而使原子半径增加。
讲述]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元素的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在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化合价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同一族内,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这是因为在同一周期内,原子核外电子数不变,但电子云的大小会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加,从而使元素的化合价增加。
讲述]最后我们来看看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在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从右到左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这是因为金属性元素的原子结构中,原子核外电子数少,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而非金属性元素的原子结构中,原子核外电子数多,容易吸收电子成为阴离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元素周期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启发式教学和引导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研究兴趣和自主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类比推理能力。
和探究,了解了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将进一步分析周期表中性质的规律。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而不同周期的元素则有着明显的差异。
这是因为同一周期的元素拥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不同周期的元素则拥有不同的电子层数。
其次,我们可以发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具体来说,同一周期的元素化合价相同,而不同周期的元素则化合价不同。
另外,元素周期表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也呈现周期性。
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原子半径也具有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而不同周期的元素则原子半径不同。
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本章中,这些知识将更加细化,理论性更强,体系更加完整。
通过《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所学元素化合物等知识进行综合、
归纳。
同时,作为理论指导,学生能更好的把无机化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在物质结构的基础上,将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和元素周期律的学习结合起来,将学生在初中和必修I中所学
习的氧化还原反应和许多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连汇贯通。
在第三节,通过化学键的学习,可以
为今后有志深入学习化学的同学打下一定的基础。
总之,本章内容既是必修的重要理论内容,也是为选修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掌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们归纳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总结,学会概括,体会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周期性变化。
难点:知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四、学情分析:
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
例如初三学习的
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这些为本章的
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学生学习准备:导学案
教师教学准备:投影设备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案填写,总结疑惑点(主要以学生课前板书答案展示的方式)
(二八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老师:原子结构大家在初中就已经了解了,刚才通过同学们对导学案的展示已经对原子结
构了解的不成问题了,那么核外电子具体怎样排布?有什么规律特点,以及元素周期表能够
体现出哪些结构规律,与元素性质规律有什么联系,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教师:阅读课本P13表1-2,小结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思考以下问题:
展示投影: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电子;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 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电子;
(4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____________ 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
量逐步_______ 的电子层。
分组讨论:
1、写出1至2 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同学板书)
2、总结1至18号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原子中无中子的原子: 1 H
(2)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
(3)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元素:He Be Mg
(4)最外层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5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
(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
(7)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
探(8)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是:K +; Ca 2+
与氩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是:S 2-; CI-
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
分子:CH4;NH;H2O;HF;Ne
阳离子:NH4+;H3O;Na+;Mg2+;AI 3+
2
阴离子:O -;F-;OH-
探究二、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主要化合价及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教师:请阅读P14科学探究部分,比较1-18号元素化合价和半径的有关数据,从中能找出什么规律?
学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
(I)半径
讨论:(1)第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变化规律是什么?第三周期呢?为什么?
(2) 比较C>-与O半径大小? Ca 2+与Ca原子半径大小?
(3) 比较Of'与Na+半径大小?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给出各组答案•
最后总结:简单微粒半径的比较方法:
(1) 电子层书相同时,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2)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 同种元素:阴离子大于原子,原子大于阳离子。
(4)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5) 带相同电荷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总体方法:比较微粒半径大小,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再看核电荷数,核电荷数
越多半径越小。
(n)化合价
教师:价电子一一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或某些元素的原子的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投影:
1、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__________________
2、非金属最高正价+|负化合价|= __________
(注:副族和第V川族化合价较复杂)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最外层电子数主族的族序数8
教师:思考:金属的化合价有什么特点?记住氟没有正化合价学生:金属兀素全是正价。
投影:填写表格;
(四)
1、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D •从Si到Cl,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
2、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8、 a XT 和b*两种简单离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 B 、a + m = b -n
、氢化物为HX 或XH
9、已知元素X 能形成HX 和XQ 化合物,则X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HR,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11、A B 、C 、D 4种元素,已知A —核外有18个电子;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
数多2个,B 原子比D 原子多2个电子层;H 核外没有电子,C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比 B 元素原子 核外电子数多5个。
(1)、写出四种元素的名称。
(2)、画出C 和D 原子及A 的结构示意图。
(1) A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略。
九、板书设计: 一、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二、 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主要化合价及原子半径 的变化规律
三、 简单微粒半径的比较方法 十、教学反思:
这节谍采用提出间题一一讨论一一总结规律一一归纳方法一一练习巩固的方式让所育
^r l r l r l F ,r ,r^r*r l r l r l
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进来n 渥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浓厚,让同学fl ]在真正的探索中学习. 十一、参考答案见学案
、Ba 2+ Ca 2+ Mg 2+ C 3、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Li Na K B
、Ca 2+ K Cl
A Li
B 、F
C 、Na
4、按原子半径增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
、Cl
A 、Be 、N F
B 、Mg Si 、
C C 、
5、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有 3个电子,元素 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Ca D 、Cl 、S 、P
(
Na 、Mg Y 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
A.XY 2
6、A B 两种原子,
层的两倍,则
A.O
B.X
2
丫 3
A 原子M 层比 A 元素是( B.Si
()
C.X
3
丫 2
D.X
2
丫
B 原子M 层少3个电子,B 原子L 层电子数恰好是 A 原子L )
C.C
7、 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Mg () B.
元素原子量依次递增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A 、a - n = b + m C 、氧化物为YQ
10、原子序数为3 4的元素位于 周期, 族,属于
类单质; 原子序数为5
6的元素位于
周期,
族,属于
类单质。
D 原子核外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