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
- 格式:docx
- 大小:16.29 KB
- 文档页数:2
语文书69页,《故乡》中有一个细节,杨二嫂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杨二嫂说是闰土埋着的。你读过之后有没有产生过怀疑呢?……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定论,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去提出疑问,进行思考。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就应该时刻有着这种怀疑精神,才能让我们的知识得到碰撞与升华,才能让我们在不断地思考和学习中得到提高。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怀疑与学问》,它的作者顾颉刚就是一个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的人。他十一岁时,初读《纲鉴易知录》,发现张良和荆轲同样谋杀秦始皇未果,单属种张良被称作“韩人张良”,荆轲却书为“盗”。他推想其原因,原来荆轲的主人燕丹是被斩首的,而张良的主人刘邦乃是做皇帝的,他从此厌恶《纲目》的势利,就凭着这种怀疑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徜徉在书海之中,写读书笔记500万字,有很多事发前人所未发现的创建,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怀疑与学问》就是他的治学之谈。
我们来看文章的标题——《怀疑与学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一个好的题目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窗户。本文的题目很有特色。你能看出什么?
——它不是论点,只是论题。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怀疑与学问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谈论这二者呢?
接下来我们带着问题读课文。今天我们尝试一种阅读议论文的新方法。先请同学们细细默读全文,画出每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师:全文共六个自然段。我指定一排同学依次回答。(依次屏显)
生1:学者先要会疑。
生2:学则须疑。
生3: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生4: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生5: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生6: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师:假如把第六段的中心句拆成两个句子,这样文章就由六个段落压缩成了七句话。【幻灯片】请同学们把它们连起来大声读两遍。(生连读)
师:这样做,简洁是简洁了,可各句之间的关系不清楚,读起来也不顺,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加关联词。(屏显:因为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可见_______________。其实怀疑不仅是
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
上面七个句子的顺序可以打乱或稍作改动,一个空可以填两个句子,一个句子可以用两次。下面采用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生分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的结论是:“因为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所以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可见,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其实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因此,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幻灯片】
回过头来看这个语段,文章标题是“怀疑与学问”。屏幕上的七个句子,哪一个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怀疑与学问”关系的看法?——“学者先要会疑”和“学则须疑”。
师:正确。这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朗读时需重读哪些词?
生:“会”、“须”。
师:你读一下吧!留意要传达出我们对论点的理解。
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论点的意思?——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1、2段)
论点解决了一个“是什么”,下面就要论证“为什么”。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证的呢?这就是文章的两个分论点:一是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3、4、5段)二是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6段)而对于第一个分论点作者分别从说和书及学问这几个方面来进行了论证。
所以本文的论证思路是:1、2段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提出本文观点:学则须疑。3到5段先从消极方面进行论证,6段再从积极方面进行论证。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这篇议论文层层深入进行论证,用分论点证明论点,这是我们写议论文的过程当中可以借鉴的好方法。
同样要
写出言之有理、让人心服的议论文,既要从道理上分析“为什么”,还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实,即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而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的使用方面也是非常丰富的,这也是我们写作文需要借鉴的地方。
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大家快速地去找一找文中出现的论证方法。
由本文我们知道,议论文在提出论点后,往往用道理和事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论证,这样才有说服力。“读书贵有疑”。有名科学家李四光也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我们现在就做个小练习,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内容、写法、结构等提出自己的怀疑。看谁最具有怀疑精神!
生1: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不是太绝对了?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反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对治学肯定百害而无一利。
生2:我认为怀疑的作用不仅是文中说的两点。至于还有什么作用嘛,我……还没想成熟。
生3:我觉得文章语言不够生动;写法缺乏变化;举的例子不新、不丰富,所以……(语塞)师:你想说“说服力不强”是吧。(生点头)同学们的怀疑颇有道理,有些发言还很有见地。假如从结构上看,
老师觉得文章并不完整,似乎少写了一个结尾段。下面就请同学们试着动笔给本文写一个结尾段如何?可以结合刚才同学的发言,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写。(生写)
生1:我写的结尾段是:“当然,提倡怀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反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要善于疑。”
师:好!这样文章的论述就正确、严密了。
生2:我写的是:“‘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怀疑是射向伪学妄说的神箭,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青年学子们,以‘勤’为‘径’,以‘疑’为杖;以‘苦’作舟,以‘疑’作‘桨’,驶向成功的彼岸吧!”师:写得太出色了!这正好可以作为本课的结语,送给所有的同学。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