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6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班主任工作中,经常利用表扬与批评去激励或转化学生,这种有效方法是治理好班级工作的双刃剑。
如何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是班主任工作实施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下面就此作如下探讨。
一、表扬的艺术
表扬除了能满足对方的内心需要之外,还有很多好处。
例如,可以使对方更有自信,表扬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是我们随时随地能献给别人的最好的礼物。
它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情感沟通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大胆的赞美别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度的表扬,能让孩子保持非常好的心境和状态。
表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扬中有爱。
运用好表扬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爱。
学生有丰富情感,老师要真正爱他们,关心他们,他们就会接近老师,相互之间关系才会融洽,有利于激励他们发扬自身的优点。
有一个学生的家长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女儿从上学就唱歌走调,上学后就不爱上音乐课,怕同学知道她跑调。
可不到一年,事情发生了变化,她告诉妈妈老师说她有音乐细胞,每天多弹钢琴进步会更大,后来她的钢琴弹得十分出色,怕跑调的事也没有出现了。
2、表扬中要体现更高的要求。
任何一位学生在其内心都有一种向上的要求,都有一种得到别人赞同的愿望。
班主任在给予肯定和表扬时还可以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往往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对基础好
的孩子表扬应重在他们的创新。
如果教师对他们解决一些容易的问题大加赞赏,不但不会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反而让其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3、为学生创造受表扬的机会,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班主任要帮助他们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为表扬创造条件,用表扬去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增强学生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长处,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抓住机会进行表扬。
如有的学生文化学习不突出,但在艺体等方面有优势,老师要尽量让他们参与这些活动,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找到自信。
4、表扬要面向集体。
班主任的表扬不能只限于少数几个人,而要面向全体,不然学生容易造成嫉妒,影响学生凝聚力。
即使表扬个别学生,也要强调他是为学校、班级争荣誉,做到表扬一人,鼓励一群。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老师们不约而同的开始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经过我们多表扬和鼓励的孩子,他们特别亲近老师,进步也很大。
表扬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批评的艺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学生是成长的主体,不可避免的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时,一味迁就和容忍是不可取的,会让孩子丧失正确的是非观。
批评是思想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正确运用这一手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
但是,实际的教育活动中,有时我们的批评可能没有达到该达到的目的,相反却严重损害了师生关
系,造成教育的失败。
请看以下几个真实的案例:案例一:“一次语文考试之后,我自我感觉良好,心里估计能够有一个不错的成绩。
发下考卷后果然分数很高,我开心极了。
上课讲考卷时我发现语文老师一直用怪怪的眼光看着我。
下课后,我被叫到办公室里,老师拿出我的考卷,说我偷看。
我心里十分冤枉,也十分气愤。
从这件事后,我一直不喜欢这位老师。
”
案例二:“初中时,有段时间我考试的成绩一直很差,落下来几十名。
班主任老师当时还是很耐心,找我多次谈话,我也很感激他。
后来,有一次我在上课时看漫画书,被任课老师发现了,任课老师不是与我交流批评我,而是把我看漫画的事告诉了班主任。
那天自习课时,班主任老师把我叫到教室后门口,狠狠地批评我。
自习课很安静,班主任老师教训我的话大家又都能听到。
我在那儿非常难过,根本听不进老师在讲什么。
接下来的期中考试我考得更差。
”
案例三:“我们班上班级曾规定学生不准带随身听,但那天我为了做好英语演讲,便带了一只随身听,打算在邀请同学唱英文歌时配上音乐,整个上午我都没有用。
中午,我回到教室时忽然发现随身听不见了,后面的同学告诉我,说是被班主任收去了。
我自以为没做错什么,便理直气壮地去办公室,然而班主任一看到我,还没等我开口,便训斥起来,毫不给我解释的余地。
听了他的教训后,我干脆破罐子破摔,也懒得向他解释,反正他这种人说了也是白说。
那以后,我就处处与班主任对着干,对班级的事一点也不热心,这也算对他蛮不讲理行为的惩罚吧!”
以上三个案例中,教师都试图通过批评来教育学生,使其向积极方向转变。
但显然其效果不佳。
其中的原因,可能更多地需要从教育者自身来找。
我们认为,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批评要准确,避免信息单向,沟通不畅。
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必须掌握准确事实,做到事实求是。
在批评之前,一要对问题或错误的责任掌握准确;二是对问题或错误的性质影响掌握准确;三是对发生问题或错误过程及细末节掌握准确;四是对犯错误学生当时和他们的一贯表现掌握准确。
只有这样,批评才能有的放矢,学生才能心悦诚服。
而对学生的了解,除了观察、调查,更重要的就是直接听取学生的表述,包括学生的解释,甚至辩解。
这不仅是了解学生的最直接方式,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体现。
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使教师能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倾听学生解释,有利于学生调控情绪,冷静看待自己的问题,因而更能接受教师的批评。
案例三中的教师不容许学生解释,不分青红皂白地大加训斥,其教育效果当然会大受影响。
2、批评要入情入理入心,避免言行随意,挫伤自尊。
“入情”就是应具有情感性,以情感人,以平等态度,以关怀爱护口气诚心诚意帮学生。
“入理”批评要以理服人,不能以势压人。
“入心”就是批评学生要注意师生心理协调。
人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当一个人的自尊心受到挫
伤时,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反应。
如果教师的言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必然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
保护或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教育者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发展或培养学生的自尊心。
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尊心,也就缺少了一种接受教育或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依托。
以上几个案例中,教师都没能保护或有效利用学生的自尊心进行教育。
那种不考虑学生感受,不顾及学生反应,不分时间、地点、方式的批评,效果往往会是适得其反。
3、选择合适批评方式,避免以偏概全,缺乏公正。
根据学生问题或错误的性质、程度、影响以及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班主任要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
(1)渐进式批评。
有层次,步步深入,不能一下子把批评信息全部抛出。
(2)启发式批评。
以暗示为主要手段,要提醒、启示或提问之类语言与被批评学生交谈。
(3)商讨式批评。
班主任要用商讨问题态度,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被批评者,这是一种较为缓和的方式,他适用也反应快,脾气暴躁的学生。
此外,对比式批评,表扬式批评,这些都是实践中经常应用的方法,做到批评多样化、生动化。
有的教师的个性使然,看问题习惯于偏激、绝对化;有的教师则是因容易情绪冲动,致使思想和行为“变形”,不能理性地就事论事地处理问题,盲目扩大“火力范围”,一味“算总账”,只顾痛快地进行全面否定。
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把教师的批评看作是“找茬”,甚至是“故意整人”,于是产生强烈的
不满情绪、不公平感以及防卫心理,致使教师批评的出发点无论多好,也难以为学生接受。
4、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避免心存成见,看“死”学生
对于学生,有些教育者可能习惯于根据过去的经验来给出结论,如果教师对某学生形成了不良的刻板印象,就往往难以改变。
于是就会出现好学生就不会差,差学生就不会好的思维定势。
这种现象在实践中是十分有害的。
案例一中的教师正是因为这种思维定势,而不去调查了解,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至于不仅冤枉了学生,造成师生情绪对立,而且也错失了一次趁热打铁的教育良机。
由此可知,只有深入学生实际,全面了解学生,因人因事施教,恰当运用表扬和批评方式,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就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事半功倍,并使教育效果在高超的教育艺术中得到充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