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1湖南大学材料力学真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93 MB
- 文档页数:24
2011年材料科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任选6题,每题5分,共30分)1.键能曲线:2.玻璃转变温度:当物质由固体加热或由熔体冷却时,在相当于晶态物质熔点绝对温度2/3~1/2温度附近出现热膨胀、比热容等性能的突变。
该温度称为玻璃转变温度。
3.空间点阵:组成晶体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中形成有规律的某种对称排列,如果我们用点来代表组成晶体的粒子,这些点的空间排列就称为空间点阵。
4.非均匀形核:熔融液体冷却过程中,依附于母相中某种界面上的形核过程。
5.共格界面:所谓共格晶界,是指界面上的原子同时位于两相晶格的结点上,即两相的晶格是彼此衔接的界面上的原子为两者共有。
6.相图杠杆定律:某一成分的二元合金在某温度时,处于二元相图的两相区内,则两相之间的质量比可用“杠杆法则”求得。
在此温度处做一条水平线与该两相区的相界线相交,两个交点内水平线被合金的成分垂线分成两段,两相的质量比与这两线段的长度成反比,用相对百分数表示,这个现象好像力学中的杠杆,所以称为“杠杆定律”。
7.位错滑移:在一定应力作用下,位错线沿滑移面移动的位错运动。
二、简答题(共10题,任选6题,每题10分)1.MgO中加入Li2O后的空位浓度变化2.热塑性材料与热固性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区别答:热塑性:具有线性和支化高分子链结构,加热后会变软,可反复加工成形。
热固性:具有体型(立体网状)高分子链结构,不溶于任何溶剂,也不能熔融,一旦定型后不能再改变形状,无法再生。
3.固溶体强度比纯金属强的原因答:因为合金两类原子尺寸不同,引起点阵畸变,阻碍位错运动,造成固溶强化。
4.刃型位错与螺型位错的区别答: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①刃型位错位错线垂直于柏氏矢量,螺型位错位错线平行于柏氏矢量;②刃型位错柏氏矢量平行于滑移运动方向,螺型位错柏氏矢量垂直于滑移运动方向;③刃型位错可作攀移运动且只有一个滑移面,螺型位错只可作滑移运动但有无数个滑移面;④两者都可以用柏氏矢量表示。
材料力学试题1及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材料力学试题1及答案材料力学卷1一、结构构件应该具有足够的、和。
(本题3分)二、低碳钢拉伸破坏经历了四个典型阶段:阶段、阶段、阶段和阶段。
衡量材料强度的指标是、。
(本题6分)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压杆的柔度越大,则临界应力越、临界力越;材料的临界柔度只与有关。
(本题3分)四、两圆截面杆直径关系为:D2=3D1,I则Z2分)=IZ1;WZ2=WZ1I; P2=IP1;WP2=WP1;(本题8五、已知构件上危险点的应力状态,计算第一强度理论相当应力;第二强度理论相当应力;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第四强度理论相当应力。
泊松比μ=0.3。
(本题15分)六、等截面直杆受力如图,已知杆的横截面积为A=400mm,P=20kN。
试作直杆的轴力图;计算杆内的最大正应力;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计算杆的轴向总变形。
(本题15分)2七、矩形截面梁,截面高宽比h=2b,l=4米,均布载荷q=30kN/m 许用应力的剪力图、弯矩图2、设计梁的截面(本题20分)。
[σ]=100MPa,1、画梁八、一圆木柱高l=6米,直径D=200mm,两端铰支,承受轴向载荷F=50kN,校核柱子的稳定性。
已知木材的许用应力[σ]=10MPa,折减系数与柔度的关系为:ϕ=3000λ2。
(本题15分)九、用能量法计算结构B点的转角和竖向位移,EI已知。
(本题15分)答案:一、结构构件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本题3分)二、低碳钢拉伸破坏经历了四个典型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颈缩阶段。
衡量材料强度的指标是屈服极限、强度极限。
(本题6分)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压杆的柔度越大,则临界应力越小、临界力越小;材料的临界柔度只与材料有关。
(本题3分)四、两圆截面杆直径关系为:D2=3D1,; I则Z2=81IZ1WZ2=27WZ1;IP2=81IP1;WP2=27WP1;(本题8分)五、解:三、(15分)解:主应力第一强度理论相当应力第二强度理论相当应力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σ1=52.4MPaσ2=7.64MPaσ3=0MPaσr1=σ1=52.4MPaσr2=σ1-μ(σ2+σ3)=50.2MPa σr3=σ1-σ3=52.4MPa1(σ1-σ2)2+(σ2-σ3)2+(σ3-σ1)2=49MPa2 第四强度理论相当应力六、解:轴力图如图所示(三段共6分,每一段2分)σr4=[]σ=由:NANmax2P2⨯20⨯1000===100MPaAA400(3分)得:(6分)Nl10000⨯1000∆l=∑=+0=0.125mm(伸长)EA200⨯1000⨯400(5分)σmax=七、解:画梁的受力图(2分)∑M=0⇒Y⨯4-q⨯2⨯5=0 ⇒Y=0⇒Y+Y-q⨯2=0⇒Y由∑由ABABYB=75kN(2分)A=-15kN(2分)梁的剪力图、弯矩图如图所示(4分)最大剪力为:Fs=60kN 最大弯矩为:M=60kNm(2分)Mσ=WZbh22b3WZ==63(2分)(2分)σmax=M3M33⨯60000000<[σ]⇒b≥3==96.55mmWZ2[σ]2⨯100(2分)=96.55mmh=193.1mm!(2分)所以梁截面尺寸为:b八、解:圆截面的惯性半径和柔度为:i=μl1⨯6000Dλ===120=50mmi504(5分)(5分)30003000ϕ=2==0.2082λ120由公式(5分)P50⨯103σ===1.59MPa2<[σst]=ϕ[σ]=0.208⨯10=2.08MPa(5分)A3.14⨯100柱子满足稳定性要求。
2004年材料科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1.电子化合物:由第一族或过渡族元素与第二至第四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它们不遵守化合价规律,但满足一定的电子浓度,虽然电子化合物可用化学式表示,但实际成分可在一定的范围变动,可溶解一定量的固溶体。
2.成分过冷:固溶体合金凝固时,由于液相中溶质的分布发生变化,合金熔点也发生变化,即使实际温度分布不变,固液界面前沿的过冷度也会发生变化。
所以固溶体合金的过冷度时由变化着的合金的熔点与实际温度分布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
这种因液相成分变化而形成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3.莱氏体:高碳的铁基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发生共晶转变所形成的奥氏体和碳化物(或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
莱氏体是液态铁碳合金发生共晶转变形成的奥氏体和渗碳体所组成的共晶体,其含碳量为ωc=4.3%。
当温度高于727℃时,莱氏体由奥氏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
在低于727℃时,莱氏体是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用符号Ld’表示,称为变态莱氏体。
因莱氏体的基体是硬而脆的渗碳体,所以硬度高,塑性很差。
4.吕德斯带:指退火的低碳钢薄板在冲压加工时,由于局部的突然屈服产生不均匀变形,而在钢板表面产生条带状皱褶的一种现象。
在拉伸时,试样表面出现的与拉伸轴呈40°角的粗糙不平的皱纹称为吕德斯带。
5.本质晶粒度: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性。
6.弥散强化:第二相微细颗粒通过粉末冶金法加入而起到强化作用。
7.多边形化:经过冷塑性形变的金属或者合金在回复时形成小角度亚晶界和较完整的亚晶粒的过程。
8.共格晶面:所谓共格晶界,是指界面上的原子同时位于两相晶格的结点上,即两相的晶格是彼此衔接的界面上的原子为两者共有。
二、简答题1.简述纯金属枝晶的形成条件和长大过程。
2.何谓一次二次三次渗碳体?显微镜下它们的形态有何特点。
3.什么叫择优取向?什么叫形变枝构?它们有什么实际意义?4.何谓全位错?单位位错?不全位错?并指出典型金属晶体中单位位错的柏氏矢量。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60小题) 1.材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微小弹性变形问题,因此在研究构件的平衡与运动时,可不计构件的变形。
( √ )2.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与其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而材料的力学性质又是通过试验测定的。
( √ ) 3.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截面上某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称为该点的应力。
(√ ) 4.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所发生的形状和尺寸改变,均称为变形。
( √ ) 5.截面上某点处的总应力p 可分解为垂直于该截面的正应力σ和与该截面相切的剪应力τ,它们的单位相同。
( √ )6.线应变ε和剪应变γ都是度量构件内一点处变形程度的两个基本量,它们都是无量纲的量。
( √ )7.材料力学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在强度方面表现出来的性能。
( ) 8.在强度计算中,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指比例极限p σ,而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指强度极限b σ。
( )9.低碳钢在常温静载下拉伸,若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s σ,则正应力σ与线应变ε成正比,称这一关系为拉伸(或压缩)的虎克定律。
( )10.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直杆的轴向变形与其轴力、杆的原长成正比,而与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 √ )11.铸铁试件压缩时破坏断面与轴线大致成450,这是由压应力引起的缘故。
( )12.低碳钢拉伸时,当进入屈服阶段时,试件表面上出现与轴线成45o 的滑移线,这是由最大剪应力max τ引起的,但拉断时截面仍为横截面,这是由最大拉应力max σ引起的。
( √ )13.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任意截面上的剪应力均为零。
( ) 14.EA 称为材料的截面抗拉(或抗压)刚度。
( √ ) 15.解决超静定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补充方程,而要建立的补充方程就必须研究构件的变形几何关系,称这种关系为变形协调关系。
( √ ) 16.因截面的骤然改变而使最小横截面上的应力有局部陡增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湖南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 学 考 试 试 题招生专业名称: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科目代码:812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力学 1、(20分)如图所示,直径d =16mm 的钢制圆杆AB ,与刚性折杆BCD 在B 处铰接,当D 处受水平力F 作用时,测得杆AB 的纵向线应变0009.0=ε。
已知钢材拉伸时的弹性模量GPa E 210=。
试求:(1)力F 的大小;(2)D 点的水平位移。
题1图2、(20分)作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题2图3、(20分)图(a )所示的简支梁,已知梁长l ,弯曲截面系数Z W 和材料许用应力[]σ。
试求:(1)允许载荷[]1F ;(2)为提高梁的承载能力,加辅助梁CD ,其材料及截面尺寸与主梁相同(图(b )),按主梁AB 的强度条件,求许可载荷[]2F ,并求[][]12F F 。
题3图4、(20分)某点应力状态如图示,试求该点的主应力。
题4图5、(15分)如图所示,具有中间饺B 的等截面梁AD 的D 端用拉杆DE 悬挂着。
已知梁和拉杆材料的弹性模量GPa E 200=,拉杆的横截面积2100mm A =,梁横截面的惯性矩461010mm I z ⨯=,试求梁中截面B 和截面C 的挠度。
题5图6、(20分)图示等圆截面水平直角折杆,横截面直径为d ,承受铅直均布载荷q ,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切变模量为G 。
试求:(1)危险截面的位置;(2)画出危险点的应力状态;(3)第三强度理论的最大相当应力;(4)截面C 的铅直位移。
题6图7、(20分)刚性水平梁有1、2两根同材料的杆支承,杆1两端固定,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a ,杆2两端铰支,截面为圆形,直径为d ,设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两杆均属于细长杆。
试求a 和d 的比值为何值时此结构设计最合理。
题7图8、(15分)正交折杆ABC放置于水平面内,已知梁的弯曲刚度为EI,扭转刚度为GI及杆的拉压刚度P为EA。
2008年材料科学基础真题(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空间点阵:组成晶体的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中形成有规律的某种对称排列,如果我们用点来代表组成晶体的粒子,这些点的空间排列就称为空间点阵。
2.中间相: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氮、碳、氢、硅)之间形成的化合物总称为金属间化合物。
由于金属间化合物在相图中处于相图的中间位置,故也称为中间相。
3.全位错:柏氏矢量等于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全位错。
4.共格界面:所谓共格晶界,是指界面上的原子同时位于两相晶格的结点上,即两相的晶格是彼此衔接的界面上的原子为两者共有。
5.滑移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开动所需的最小分切应力;它是一个定值,与材料本身性质有关,与外力取向无关。
6.包晶转变:成分为H点的δ固相,与它周围成分为B点的液相L,在一定的温度时,δ固相与L液相相互作用转变成成分是J点的另一新相γ固溶体,这一转变叫包晶转变或包晶反应。
即HJB---包晶转变线,LB+δH→γJ7.再结晶:塑性变形金属后续加热过程通过形核与长大无畸变等轴晶逐渐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8.上坡扩散:在化学位差为驱动力的条件下,原子由低浓度位置向高浓度位置进行的扩散。
(2)简答题(每题8分,共56分)1.采用四轴坐标系标定六方晶体的晶向指数时,应该有什么样的约束条件?为什么?2.写出FCC、BCC、HCP晶体的密排面、密排面间距、密排方向、密排方向最小原子间距。
3.指出图1中各相图的错误,并加以解释。
4.什么是柯肯达尔效应?请用扩散理论加以解释。
若Cu-Al组成的互扩散偶发生扩散时,界面标志物会向哪个方向移动。
答:柯肯达尔效应:在置换式固溶体的扩散过程中,放置在原始界面上的标志物朝着低熔点元素的方向移动,移动速率与时间成抛物线关系。
柯肯达尔效应否定了置换式固溶体中扩散的换位机制,而证实了空位机制;系统中不同组元具有不同的分扩散系数;相对而言,低熔点组元扩散快,高熔点组元扩散慢,这种不等量的原子交换造成了柯肯达尔效应。
材料力学考试题(卷)集(含答案解析)《材料力学》考试题集一、单选题1.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________。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 (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C)与二者都有关 (D)与二者都无关2. 一直拉杆如图所示,在P力作用下。
(A) 横截面a上的轴力最大(B) 横截面b上的轴力最大(C) 横截面c上的轴力最大(D) 三个截面上的轴力一样大3. 在杆件的某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
(A)大小一定相等(B)方向一定平行(C)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D)—定为零4. 在下列杆件中,图所示杆是轴向拉伸杆。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A) (B)P(C)(D)5. 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斜截面m-m的面积为A,则σ=P/A 为。
(A)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斜截面上的剪应力(C)斜截面上的正应力(D)斜截面上的应力6. 解除外力后,消失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
(A)分别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B)通称为塑性变形(C)分别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D)通称为弹性变形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7. 一圆截面轴向拉、压杆若其直径增加—倍,则抗拉。
(A)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2倍、4倍(B)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4倍、2倍(C)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2倍(D)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4倍8. 图中接头处的挤压面积等于。
P(A)ab (B)cb (C)lb (D)lc9. 微单元体的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已知上下两面的剪应力为τ则左右侧面上的剪应力为。
(A)τ/2 (B)τ(C)2τ(D)010. 下图是矩形截面,则m—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的两个静矩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A)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不同(C)绝对值不等,正负号相同(D)绝对值不等,正负号不同11. 平面弯曲变形的特征是。
(A)弯曲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B)弯曲载荷均作用在同—平面内;(C)弯曲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平面曲线(D)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与载荷作用面同在—个平面内12. 图示悬臂梁的AC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2003年20042005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柯垂尔气团:溶质原子在刃型位错周围的聚集现象,这种气团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产生固溶强化效应等结果。
2.过冷度: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金属材料冷到其熔点温度时并不立即凝固,而是要冷到更低的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这时,实际凝固温度与熔点温度的差值就称之为过冷度。
3.形变织构:经过塑性变形后原来多晶体中位向不同的晶粒变成取向基本一致,形成晶粒的择优取向,择优取向后的晶体结构为织构,若织构是塑性变形中产生的,称为形变织构。
4.加工硬化:在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所有强度指标和硬度都有所提高,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
5.割阶与扭折:不同滑移面上运动的位错在运动中相遇会发生位错的交割。
位错交割时会发生相互作用。
若由此形成的曲折线段就在位错的滑移面上,称为扭折;若该曲折线段垂直于位错的滑移面是,称为割阶。
扭折和割阶也可由位错的交割而形成。
6.合金相:当一种(或多种)元素加入到金属中组成合金时,随着各组元相对含量、晶体结构类型、电化学性质、原子相对尺寸、电子浓度和合金的温度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构或原子排列方式。
这些不同结构和不同原子排列方式的相统称为合金相。
5.比较刃型与螺型位错异同。
答: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异同点:①刃型位错位错线垂直于柏氏矢量,螺型位错位错线平行于柏氏矢量;②刃型位错柏氏矢量平行于滑移运动方向,螺型位错柏氏矢量垂直于滑移运动方向;③刃型位错可作攀移运动且只有一个滑移面,螺型位错只可作滑移运动但有无数个滑移面;④两者都可以用柏氏矢量表示。
2006年材料科学基础真题本试卷分为两大部分,共计150分。
第一部分为必答题,计30分;第二部分为选答题,计120分,选答题分为A、B、C三组,考生可任选一组进行回答。
第一部分(第1题10分,第二题20分)1.已知纯钛有两种同素异形体,低温稳定的密排六方结构α-Ti和高温稳定的体心立方结构β-Ti,其同素异构体转变的温度为882.5℃。
材料力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应力的基本类型?A. 正应力B. 剪应力C. 拉应力D. 扭应力答案:C2. 材料力学中,弹性模量E的单位是:A. PaB. N/m²C. kg/m·s²D. J/m³答案:B3. 根据胡克定律,当材料受到拉伸时,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为:A. σ = EεB. σ = 1/EεC. ε = E/σD. ε = σ/E答案:D4. 材料力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A. 弹性B. 塑性C. 韧性D. 磁性答案:D5. 材料力学中,泊松比μ的取值范围是:A. 0 < μ < 0.5B. 0 < μ ≤ 0.5C. -1 < μ < 0D. -1 ≤ μ < 0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当材料受到拉伸时,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遵循_______定律。
答案:胡克2. 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剪切模量G之间的关系为:G = E /(2(1+μ)),其中μ为_______。
答案:泊松比3. 在材料力学中,材料的强度通常用_______来表示。
答案:屈服强度4. 材料在受到拉伸时,其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是_______的。
答案:线性5. 材料力学中,材料的塑性变形是指在_______作用下,材料发生永久变形的现象。
答案:应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材料力学中应力集中的概念及其对材料强度的影响。
答案:应力集中是指在材料的几何形状突变处,应力值显著增大的现象。
这种现象会导致材料在应力集中区域的应力水平远高于材料的平均应力水平,从而增加了材料在这些区域发生破坏的风险,降低了材料的实际强度。
2. 描述材料力学中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材料的疲劳破坏是指在周期性变化的应力作用下,材料在远低于其静载强度的情况下发生断裂的现象。
《材料力学》考试题集、单选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 (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都无关2. 一直拉杆如图所示,在 P 力作用下 _______ 。
(A)横截面a 上的轴力最大 (B)横截面b上的轴力最大(C)横截面c 上的轴力最大3. 在杆件的某一截面上,各点的剪应力(A) 大小一定相等 (C)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列杆件中,图 所示杆是轴向拉伸杆。
5. 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 P 的作用,斜截面 m-m 的面积为A,贝V a =P/A 为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除外力后,消失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D)三个截面上的轴力一样大。
(B)方向一定平行 (D)—定为零(B)B----- ►PP(D)(A)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B) 斜截面上的剪应力(D)斜截面上的应力(A)分别称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B)通称为塑性变形(C)分别称为塑性变形、弹性变形(D)通称为弹性变形7. 一圆截面轴向拉、压杆若其直径增加一倍,则抗拉_________ 。
(A) 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2倍、4倍(B)强度和刚度分别是原来的4倍、2倍(C) 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2倍(D)强度和刚度均是原来的4倍8. 图中接头处的挤压面积等于_____ 。
(A) ab (B)cb (C)lb (D)lc9. 微单元体的受力状态如下图所示,已知上下两面的剪应力为T则左右侧面上的剪应力为__________ o(A) T /2 (B) T (C)2 T (D)010. 下图是矩形截面,则m—m线以上部分和以下部分对形心轴的两个静矩的_____ o(A)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同(B)绝对值相等,正负号不同(C)绝对值不等,正负号相同(D)绝对值不等,正负号不同11. 平面弯曲变形的特征是_________ o(A)剪力相同,弯矩不同(B)剪力不同,弯矩相同(A)弯曲时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B)弯曲载荷均作用在同一平面内;(C) 弯曲变形后的轴线是一条平面曲线(D) 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与载荷作用面同在一个平面内12. 图示悬臂梁的AC段上,各个截面上的 ________ o(A)剪力相同,弯矩不同(B)剪力不同,弯矩相同13. 当横向力作用于杆件的纵向对称面内时,关于杆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有15. 等截面直梁在弯曲变形时,挠曲线曲率在最大 _________ 处一定最大。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60小题)1.材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微小弹性变形问题,因此在研究构件的平衡与运动时,可不计构件的变形。
( √ )2.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与其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而材料的力学性质又是通过试验测定的。
( √ ) 3.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截面上某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称为该点的应力。
(√ ) 4.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所发生的形状和尺寸改变,均称为变形。
( √ ) 5.截面上某点处的总应力p 可分解为垂直于该截面的正应力σ和与该截面相切的剪应力τ,它们的单位相同。
( √ )6.线应变ε和剪应变γ都是度量构件内一点处变形程度的两个基本量,它们都是无量纲的量。
( √ )7.材料力学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在强度方面表现出来的性能。
( )8.在强度计算中,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指比例极限p σ,而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指强度极限b σ。
( )9.低碳钢在常温静载下拉伸,若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s σ,则正应力σ与线应变ε成正比,称这一关系为拉伸(或压缩)的虎克定律。
( ) 10.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直杆的轴向变形与其轴力、杆的原长成正比,而与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 √ )11.铸铁试件压缩时破坏断面与轴线大致成450,这是由压应力引起的缘故。
( )12.低碳钢拉伸时,当进入屈服阶段时,试件表面上出现与轴线成45o的滑移线,这是由最大剪应力max τ引起的,但拉断时截面仍为横截面,这是由最大拉应力maxσ引起的。
( √ ) 13.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任意截面上的剪应力均为零。
( ) 14.EA 称为材料的截面抗拉(或抗压)刚度。
( √ )15.解决超静定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补充方程,而要建立的补充方程就必须研究构件的变形几何关系,称这种关系为变形协调关系。
( √ ) 16.因截面的骤然改变而使最小横截面上的应力有局部陡增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
(√ )17.对于剪切变形,在工程计算中通常只计算剪应力,并假设剪应力在剪切面内是均匀分布的。
一.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60小题) 1.材料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微小弹性变形问题,因此在研究构件的平衡与运动时,可不计构件的变形。
( √ )2.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与其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而材料的力学性质又是通过试验测定的。
( √ ) 3.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截面上某点处分布内力的集度,称为该点的应力。
(√ ) 4.在载荷作用下,构件所发生的形状和尺寸改变,均称为变形。
( √ ) 5.截面上某点处的总应力p 可分解为垂直于该截面的正应力σ和与该截面相切的剪应力τ,它们的单位相同。
( √ )6.线应变ε和剪应变γ都是度量构件内一点处变形程度的两个基本量,它们都是无量纲的量。
( √ )7.材料力学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在强度方面表现出来的性能。
( ) 8.在强度计算中,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指比例极限p σ,而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指强度极限b σ。
( )9.低碳钢在常温静载下拉伸,若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s σ,则正应力σ与线应变ε成正比,称这一关系为拉伸(或压缩)的虎克定律。
( )10.当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时,直杆的轴向变形与其轴力、杆的原长成正比,而与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 √ )11.铸铁试件压缩时破坏断面与轴线大致成450,这是由压应力引起的缘故。
( )12.低碳钢拉伸时,当进入屈服阶段时,试件表面上出现与轴线成45o 的滑移线,这是由最大剪应力max τ引起的,但拉断时截面仍为横截面,这是由最大拉应力max σ引起的。
( √ )13.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任意截面上的剪应力均为零。
( ) 14.EA 称为材料的截面抗拉(或抗压)刚度。
( √ ) 15.解决超静定问题的关键是建立补充方程,而要建立的补充方程就必须研究构件的变形几何关系,称这种关系为变形协调关系。
( √ ) 16.因截面的骤然改变而使最小横截面上的应力有局部陡增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