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_艺术设计思维导图

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_艺术设计思维导图

书法的艺术欣赏教案

课题:书法的艺术欣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安排:2课时(1课时) 授课教师:谢玲玲 年级:初二年级上册册第二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欣赏、分析、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展开研究、分析、讨论、评述,增加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锻炼学生用语言和文字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的能力。对习惯于欣赏纯具象美术作品的学生而言,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完全是具象与抽象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对其的学习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书法与篆刻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运用笔画、结构(结体、章法)、墨色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书写汉字的艺术样式。 书法与篆刻是视觉造型艺术,是以汉字形体为审美意味表现的媒介、载体,它不直接模拟客观物象,不再现、反映具体的自然、生活场景,具有抽象性的造型特点。 书法与篆刻不同于具象绘画,不模拟、再现客观物象,它又不同于纯抽象绘画,脱离文字结构形式。 书法与篆刻艺术形象是“形”、“势”、“义”统一的文字造型形象。其“形”是以汉字形体为基础的抽象形象。汉字形体具有丰富多样的造型审美条件,书法文字形象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体。其“势”决定了书法形象的时序性定向连续空间。书法的空间形式具有时间性、运动性,书法造型结果凝结着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过程性特征。其“义”使书法形象成为形、义兼备的综合审美形态,字义因素对书法造型形式和审美情感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书意与文义的和谐统一是书法美的理想状态。 书法与篆刻以汉字为表现载体。汉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字体不断演变,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 课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书法艺术作品欣赏。书法作品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的精品供学生欣赏,并对八种字体的演变及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作了概括的介绍。第二部分为篆刻艺术作品欣赏。课文对篆刻的意义、篆刻艺术的沿革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展示了各朝代的、各种风格的、不同形式的篆刻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本课学习内容表现形式为学生常用的文字书写,学生最为熟悉。但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欣赏评述,

中国艺术设计史试题整理

填空(每空格1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 2.古代陶瓷的专着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着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着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有关漆器的专着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着有《竹人录》,?园林专着有《园冶》,? 刺绣专着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工艺专着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 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细色)、(贴金)4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 艺术设计史试题库 一、选择题部 1.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2、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3、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雅典卫城 4、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5、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 5.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6. 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锡,以降低熔点。 7、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靛蓝 8、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9、宋代,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10. 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唐代 11. 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约翰·拉斯金 12、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由“工业设计之父” 威廉·莫里斯倡导的。 13、1851年英国皇家园艺总监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了着名的“水晶宫” 1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穆特休斯、凡?德?威尔德、彼得?贝伦斯

创新创业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探讨

创新创业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 计探讨 摘要: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其中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进行了适当的梳理后,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大众创新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方法,并得出通过学科融合交叉与跨专业的合作交流、以展览促提升与发展、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题设计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结论。 关键词创新创业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 2010年,教育部推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意见》,其目的是在高校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随着互联网的涌动和兴起,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严峻的新课题。毕业设计创作是需要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性创作的重要总结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学习成果得到全面检验和技能得到全面锻炼与提升的环节。为了与创新创业对接,培养出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人才,作为最重要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教学环境改革迫在眉睫。 一、在毕业设计教学中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创新和创业的重要点都是落在“创”字上,其基本点都是培养富于开创、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冒险创新才能够抓住改变现状的机遇才能勇敢迎接挑战。创新教育通常需要在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协作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开拓,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着眼于时代、着眼于未来进行大胆开创。创业教育的重点是从专业设计与绘图能力转化为商业经营性行为的综合能力教育。更加注重人才从求职者角度向创业角度角色的转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与商业经营行为密切相关的当代各个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独立组织管理工作能力的创业类人才,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更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能够从衡量学生专业综合水平出发,并激发学生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团队协作并为未来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的改革方向。 二、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始于美国,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模式。美国的模式从创业思路、吸引投资、设立机构、管理机构等角度入手,通常还将商业计划与法律法规、创业领导与教育培训、企业营销发展、创业营销、成长性企业管理等课程融入到教学中。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随着高校供给侧改革的新一轮提速,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与商业发展商业运行密切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中,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还缺少全方位的具有新意的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都需要教育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和改善。特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教案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书法和篆刻作品,了解重要的书法家和流派,了解中国文字的源流以及书法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书法和篆刻艺术的不同流派及表现形式;对书法作品的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3、情感目标:对书法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关注和尊重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形式、艺术语言和审美取向,了解中国文字形成的源流和发展的历史,领略文字书写的艺术美,认识书法艺术与一般文字书写的区别。 教学难点: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特征,理解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和造型美。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教材。 学生用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1、直接板书课题:书法的艺术欣赏(板书)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阅读,粗略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 2、提问: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书法。什么是书法?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书法:“书”中国文字;“法”是书写者内涵、性格、精神的一种体现,一种书写文字的方法,即书写方法。(板书)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写字是艺术,可是,写字却不一定是书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这是人类艺术产生的极源。同样人们在书写活动中,也有美的追求,希望把字写得漂亮,而这种对美的追求以前是处于本能,后上升到自觉的一种行为,所以产生了书法这门艺术。本课主要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分析、评述一件书法作品,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

关于中国书法的自我鉴赏

关于中国书法的鉴赏 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个基础,其实包括创作者和欣赏者二个方面。近几年来,随着书法创作观念的更新,书法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为从过去对书法技法的研究,转向了作品创作主体的书法意识的把握,在艺术思想上有了重要飞跃。从而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意境更为深远。于是,书法欣赏也就成为了一个高要求的艺术活动,即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如何去把握作品、理解作品,沟通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情感。也就是说如何使书法创作水平和书法欣赏水平得到同步提高。 古人言:“书为心画”,一件书法作品的诞生,无疑是作者情感、志趣、意愿的表露,或多或少、或显或隐。而任何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之所以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借助线条的挥舞,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精神气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说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又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就书法而言,黑白相映的作品是静止的,显示的却是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形象,然而这一切看来都是静止的,需要欣赏者去感悟、去体味。 不同的人情趣不同,爱好不同,加之审美观的不同,导致了书法欣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很小,有时甚至很大。一件粗头乱服、率意天真的行书作品,在有人看来可能是草率杂乱的,而一件呆板僵死的楷书作品,在他看来却是端庄俏丽的,至如已脱离实用的功能、真正作为艺术欣赏的草书作品,一般的欣赏者除了只注意到它凌乱的线条之外,实在看不出它更多的优劣。就书法艺术本身而言,它是高度抽象的造型艺术,一切信息全部蕴含在抽象的线条之中,凭欣赏者去感受。巴尔扎克说过:“艺术作品就是最小的面积,惊人的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就书法欣赏来讲,从事书法创作的人,这种欣赏差异就小得多,因为其本身的创作实践,就已经积累了这方面的知识,他懂得了书法作品的“美”在何处,以及构成书法美的诸多条件和因素,最重要的是作者掌握了书法欣赏的方法。然而就书法欣赏的群体而言, 书法创作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次要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广大的欣赏者,是非从事书法创作的广大群众。他们才是书法欣赏的主体。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 项目负责人黄志刚 1、专业建设背景与依据 1.1行业背景 中国广告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广告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广告设计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之一。随着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告市场放开经营,大地风生水起,广告潮汹涌奔腾,行业队伍壮大,广告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国外相比,国内广告业起步的时间比较晚,外资的进入亦将会在市场份额、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等方面对市场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本土的企业也会在行业开放的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中国的广告业市场有多大?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杨同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2003年我国广告营业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78亿元,广告经营单位10万户,广告从业人员87万人,中国广告业以近 40%的平均年增长速度,成为全球广告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加盟。在广告业外资与本土公司的竞争中,行业人才成为竞争的焦点。?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及自身的努力发展,城市规模的加大,人口的增加,国民素质的提高等因素,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势头,人们的生活水平及消费观念也有极大改观。在商品的不断丰富及商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广告信息传播的需求层次也与日俱增。广告行业在这一区

域的发展速度相当快,发展水平与以前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相比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城市,大量未经充分洗礼的西部受众本身就是最大的商业资源,对于众多商家如此,对于摩拳擦掌的广告媒介来说更是如此。可以看到很多大品牌在东部一线城市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趋于饱和的市场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加剧着竞争,商家举步为艰的同时,必然会把目光投向相对广阔的西部市场,向西部二、三级城市拓展,这本身也为广告公司的随之跟进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不难想象,广告媒体也必然将随着客户的脚步深入到西部市场。另外,中国政府制定了发展西部的计划,这使得大量投资进入西部市场,为西部市场带来强劲的动力,西部城市的GDP增长远远超过国家GDP的平均增长水平,这对于作为服务行业的广告创意产业来说,中国西部城市的崛起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广告和营销的机会。中国西部有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西部城市的发展步伐也非常快,西部绝大部分城市的战略都是发展旅游文化资源,比如四川一些城市的旅游收入在GDP中占到了80%以上。而每个城市都要建立自己的个性化差异,对于广告媒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政府采购将成为西部广告营销市场的一块大蛋糕,比如成都市政府就一直在努力地向全球推介自己。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需要更多具有艺术特长和职业技能的艺术设计与制作引领型人才。 1.2专业现有基础 1.2.1专业的基本情况 艺术设计专业是我院最早开设的设计类专业。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四川省高校中最早开办该专业的学校之一。该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艺术素养,掌握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广告公司、影视文化部门、出版教育和生产制作单位工作的从事装潢与广告的设计制作、

书法篆刻艺术欣赏

书法的艺术欣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欣赏、分析、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展开研究、分析、讨论、评述,增加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锻炼学生用语言和文字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的能力。对习惯于欣赏纯具象美术作品的学生而言,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完全是具象与抽象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对其的学习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书法与篆刻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运用笔画、结构(结体、章法)、墨色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书写汉字的艺术样式。 书法与篆刻是视觉造型艺术,是以汉字形体为审美意味表现的媒介、载体,它不直接模拟客观物象,不再现、反映具体的自然、生活场景,具有抽象性的造型特点。 书法与篆刻不同于具象绘画,不模拟、再现客观物象,它又不同于纯抽象绘画,脱离文字结构形式。 书法与篆刻艺术形象是“形”、“势”、“义”统一的文字造型形象。其“形”是以汉字形体为基础的抽象形象。汉字形体具有丰富多样的造型审美条件,书法文字形象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体。其“势”决定了书法形象的时序性定向连续空间。书法的空间形式具有时间性、运动性,书法造型结果凝结着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过程性特征。其“义”使书法形象成为形、义兼备的综合审美形态,字义因素对书法造型形式和审美情感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书意与文义的和谐统一是书法美的理想状态。 书法与篆刻以汉字为表现载体。汉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字体不断演变,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 课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书法艺术作品欣赏。书法作品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的精品供学生欣赏,并对八种字体的演变及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作了概括的介绍。第二部分为篆刻艺术作品欣赏。课文对篆刻的意义、篆刻艺术的沿革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展示了各朝代的、各种风格的、不同形式的篆刻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本课学习内容表现形式为学生常用的文字书写,学生最为熟悉。但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欣赏评述,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演变,帮助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认识书法和篆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演变,而是历史文化的凝缩和表现,是中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目录 摘要 2 一、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起源发展 2 1.1、中国传统图案的起源 3 1.2、中国传统图案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3 二、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变化形式与分类 3 2.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变化形式 3 2.2、吉祥传统图案的主要三大类 3 2.2.1、植物吉祥图案 4 2.2.2、动物吉祥图案 4 2.2.3、吉祥图案的物品运用 5 三、传统吉祥图案的特点和表现特征 6 3.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特点 6 3.2、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表现特征7 四、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7 五、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8 5.1、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商业中的运用8 5.2、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9 六、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吉祥图案作为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一种文艺表现形式,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它的起源可以追朔到原始社会的部落图腾以及当时一些器皿上的装饰性图案。它是各个时代运用得最广泛的艺术。通过对各学术的借鉴思考,对传统民族文化中表示吉祥意蕴的纹样和平面的表示吉祥的艺术品进行研究从而探讨与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通过对中国吉祥图案与艺术设计的运用和思考,有助于更接近本质地理解中华民族在艺术创造和接受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风格,可更深入的洞察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和艺术观。关键词:吉祥图案;现代艺术设计;包装设计;剪纸艺术 一、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起源发展 1.1传统吉祥图案的起源 中国吉祥图案大约起源于自然崇拜和图腾文化,古老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人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经过时间的衍变.进而延伸出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来。同时也表达了人民群众期望和平、祈求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2.2中国传统图案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 在原始社会时期,主要的图案有鱼纹和叶纹等,有的表现出期望渔猎收获,有的则表现于巫术祭祀。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图腾运用在石器和陶器上。这些是早期的吉祥图案的雏形。夏商周时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这些青铜器上被先祖们装饰上了龙凤,莲瓣率,回纹,涡纹,云雷纹等吉祥图案内容。秦汉时期的人们普遍喜好神仙为主的祥瑞题材,这个时期出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流云等新形象。吉祥图案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运用刺绣,玉器等作为载体,主要内容有动物纹植物纹。隋唐时期是我国繁荣富强的时期,社会开放,从内容到风格上都有了新变化,更为吉祥富贵了,主要纹样有牡丹纹,莲花纹,连理纹,宝

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成功案例

美术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 毕业生成功案例 二零一三年修订 美术设计与制作(艺术设计)毕业生成功案例

麒麟职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落脚点,贴合市场需求,开展电脑艺术设计专业。 电脑艺术设计是指以电脑科技为基础的设计艺术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创作手段。当电脑艺术制作和新颖的设计创意之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电脑艺术设计。所以电脑艺术设计人员,必须具有创作鉴赏能力、扎实的美术功底和深厚的艺术素养,同时熟练掌握电脑艺术设计软件,能够利用多种软件工具实现不同设计项目。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让学生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发展的动态和国家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相应的创作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的基本能力。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市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广告设计和装饰设计及室内设计方面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争取用两年时间扩建和完善艺术设计实验实训基地,扩建设计服务中心。设计服务中心下设设计院、广告设计公司、室内装饰设计公司、艺术展览馆、影楼、画廊,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电台等实验实训场所。该项目建成后,让本专业充分体现校内有专业,校外有产业,以企业为依托,形成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围绕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培养“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专长+就业”的一专多能综合应用型人才。 艺术设计专业自学校创办以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引进了大批优秀教师。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计划招考教师10人,从企业外聘能工巧匠5人,使教师增加至45人。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计划招考教师5人,从企业外聘能工巧匠10人,使教师增加至60人。通过两年努力,到2013年使艺术设计专业在校教学班级达到40个,美术教室达到30个、画室20个,计算机机

《中国书法与篆刻》教学设计

中国书法与篆刻 ●课程意义:书法和篆刻是中华名族悠久的文化艺术,艺术价值非常高,生活气息也很浓厚。其学习主要有实用和欣赏两方面的意义,同时还融入立德树人,陶冶情操,强健身体,启发智慧等多方面的意义,而对其的学习不尽是继承先辈的丰富遗产,且是对中华千年艺术文化深厚底蕴积淀的感知体会,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学生的对书法及篆刻的认知面比较窄,知识不丰富,知识概念化,但他们还有自己的,不是很成熟的审美认知。只要善加引导, 得当,得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见解,敢于实践、多学实练,在交流中培养起自信的书写能力,主动的求知欲望,科学的学习能力,让其浅显的认识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渐渐加深与完善。 ●设计理念:根据诱思探究性学习方式:“自觉创情境,始终含情意,体验为红线,实践为实战,思维为主攻”。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书法篆刻学科特点,设计诱思:用眼睛欣赏书刻美——用心感受书刻美——用语言表述书刻美——用双手实践书刻美——用心创造书刻美。充分利用有效教学手段,制作声情并茂的情境课件,运用动感画面,情景音乐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以实践演示、现场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具探索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探究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取知识,从而突出主体地位,实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备课资料:教科书、教参、书法篆刻相关书籍材料、演示材料、作品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课时:4课时(自我调整) ●授课类型:新授课鉴赏课实践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双向目标: (一)、书法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的发展脉络,认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式特征。 2.认识书法的工具材料及特性。 3、学习书法的执笔法、基础运笔方法。 4、学写书法的姿势,书法的运腕。 5、书法学习如何选帖临帖。 6、书法的演变过程、五大书体、重点讲析篆书。 7、经典大师及作品赏析,实践演练。教师指导。 (二)、篆刻教学目标 1.了解篆刻的发展脉络,认识中国篆刻的艺术形式特征。 2.认识篆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 3、学习篆刻的刀法技法、篆刻基本步骤。 4、学写篆刻的姿势,篆刻注意要点。 5、篆刻学习如何选帖临帖。 6、经典大师及作品赏析。 7、实践演练。教师指导。 ○能力双向目标:了解书法篆刻教学是以传授中国传统的书法、篆刻为内容,学习其表达形式及笔墨意境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感染力。了解其在世界艺术领域里所具有的特有魅力。从而热爱、继承发展中华文化。在掌握书法、篆刻的艺术表现的过程中,寻找适合于抒发自己情感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艺术风格的中国书法作品的感受,分析、理解,引导、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感悟与理解。 ○情感双向目标:通过学习从审美的角度提高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 ●教学手法:因书法、篆刻的学科专业性较强,学生接触的较少,教学时教师应结合书法、篆刻作品作深入分析,结合多媒体,通过直观演示进行教学,运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概括提炼、激发兴趣,正面讲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 家无法比拟的,一个国家要想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 具备强盛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 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的实践中,如果只一味的模仿西方 设计的外在形式,而不注重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体现,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挖掘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所用,是中国现代设计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现代许多成功的设计作品,特别是被国际认可的代表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佳作,它们成功的原因,都是与立足本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营养分不开的。我们已经看到许多热爱本土文化,发扬民族风格的设计家,在寻求新的设计元素时,放眼到了这里,“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们成功地借鉴、运用民间文化的精髓形式来丰富自己的设计,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向世界人民显示了我们民族风格的当代性。这样的典范很多: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分别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 行中的一种,吉祥物之一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 纹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 的象征,晶晶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欢欢的头部纹饰 采用了敦煌壁画中的火焰纹;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形,反 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鸟两两相对,旋 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 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而中国联通的标志,索性直接采用民间“八宝”之一“盘长”纹样,将传统艺术的图形赋予了崭新的现代意义。 此外,还有很多设计在总体风格上、局部形式上、个体图纹上,借鉴和沿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理念,并赋予新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了世界民众的公认和喜爱。 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其表现形式看似无任何联系,其实是一体。出于对未

中国艺术设计史真题

填空(每空格1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类型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单坡)、(平顶)、(囤顶)、(毡包式)、(穹隆顶)等。 2.古代陶瓷的专著有《陶说》、《陶雅》、《陶录》、《古窑瓷考》、《说瓷》、《瓷史》,建筑专著有《鲁班经》、《营造法式》,刺绣专著有《蚕桑萃编》、《存绣堂丝绣录》、《绣谱》。有关漆器的专著有《髹饰录》,竹刻工艺专著有《竹人录》,园林专著有《园冶》, 刺绣专著有《存素堂丝绣录》、《绣谱》,工艺专著有《天工开物》《闲情偶寄》《装潢志》。3.古代丝织品的纹样组织主要有(二方连续式)、(连续式)、(散点式)、(团花式)、(折枝花式)、(穿枝花式)、(几何纹)等。 3.中国建筑彩画的制作程序分为(衬地)、(衬色)、(细色)、(贴金)4个步骤。 4.马家窑文化主要有(黑陶文化)、(庙沟底文化)、(龙山文化)三种彩陶文化类型。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线装)、(蝴蝶装)、(包背装)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雕版印刷 2. 珐琅彩 3. 鸡冠壶 4. 明式家具 5. 青花瓷 6. 釉里红 7. 兵马俑 8. 失腊法 简答题(每题15分) 1.简述汉代漆器设计的主要特色与工艺特色。 (1)时代特点(2)装饰纹样(3)题材内容(4)风格特征 2.辽、金时期陶器工艺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3.简述元代金属工艺的设计风格与时代特色。 4. 简述元代染织工艺设计特色与艺术成就? (1)社会因素(2)设计风格与成就(3)时代特色与造型装饰(4)工艺特色 论述题(每题30分) 1.为什么说明清建筑设计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高峰期,其主要成就有哪些?并举例说明两朝在设计风格上的主要特征及异同? 2.为什么说唐宋瓷器是中国陶瓷设计史上的高峰期。请你结合作品分析其原因有哪些?并试述唐宋瓷史的主要特征、艺术成就及设计风格上有哪些异同。 (1)时代特色与审美趣味 (2)装饰造型及图案组织纹样设计 (3)表现手法(工艺制作) (4)风格与艺术成就

资料《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 执笔人:张玉金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书法与篆刻 2.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calligraphy and Seal Carving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4.适用专业:美术学师范专业本科 5.总学时:36学时 6.总学分:2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作用 书法与篆刻是植根于中国文化沃土而在世界艺术之林独领风骚的艺术形式,更是热衷于中国文化的文人雅士,以及各阶层的广大民众情有特钟的艺术形式.其与中国文化,举凡宗教,哲学,艺术,文字,训诂,甚至政治,法律等诸多方面,均有非常广泛的密切联系.特别是与中国绘画的联系,更可谓舍之则失.因此,作为学科,其非对于从事艺术研究,创作考古等专业的人士不可稍怠;即使是对于上述各项的业余学者,亦属不可偏废的学习内容. 文字是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的根据.因此"文字学"便成为学习书法,篆刻必修的基本学科.书法,篆刻作为使文字发挥其功能与得以广为流变的重要形式,必须建立在能够正确地运用文字的基础上,才能使艺术形式趋于完善.所以,通过教学必须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汉字的产生,以及形态衍变的历史脉络.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运用文字进行创作.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书法,篆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导致风格变化的各种因素,从中寻找可以借鉴的艺术精华,变古开今,拓展书法,篆刻创作的空间.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研究书法,篆刻的一般方法,明确书法的基本笔法与篆刻的基本刀法的名,实由来. 采用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基本技法的同时,掌握创作的一般程序与基本方法. 三,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小计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的文字与书法 2 2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书法,印章 2 2 第四章

浅谈中国古代艺术对现在设计的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艺术对现在设计的影响 看到这个题目,突然间浮想联翩,几周来的学习,让我对中国古代艺术不得不大为称赞,作为中华儿女对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更是无比的敬慕。 众所周知,中国的古文化是丰厚的,古代艺术作为古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可想而知。凡举到我们平时穿的服装,戴的首饰,乘坐的交通工具,居住的城市,构建城市的建筑都跟古代艺术有关联。近几年我们都在说一个词“复古”,大街小巷都在流行复古风。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不得不反思、不回头看看古文化中的精髓,不可否认,古代艺术的美延伸千年存在的价值。古人对美的要求更严格一些,精致一些,更原生态一些,所以有巧夺天工之说。寒假,去北京游玩,参观景德蓝的工厂,纯手工的制作车间,感叹古人流传下来的艺术还存留了一丝,经过几千年的消磨,沉淀,留在今天的一定是最臻于完善的。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类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在自我完善,成就自我。美,是必然的走向,是所有眼睛追寻的。 在这里要分析古代艺术的方方面面我觉得真是掰着指头好几千几万句话都说不清,下面就针对我喜欢的陶瓷及建筑方面来浅谈中国古代艺术对现在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代陶瓷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陶瓷业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在最初是因为谷物的贮藏和饮用水的搬运。再往后发展人们渐渐发现了陶瓷很多优良的性能,比如耐火性,可以烹饪做饭等等。当发展到隋唐时,陶瓷业发展的就比较成熟了,瓷器逐渐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就我所了解的有关陶瓷方面的知识浅析中国古代陶瓷在材料,纹饰,色彩,在雕塑与灯具方面的应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一)陶瓷材料 古代陶瓷材料在家具的设计中应用的比较多,很多家具设计师将陶瓷元素融入到了家具的设计中,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设计,既满足了东方人的审美需求,同时又引起了西方人极大的兴趣,大多数都是将陶瓷材料用于家具设计中,进行艺术性表面装饰的设计,这些实际对现代设计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如以镶嵌的形式进行表面局部装饰,局部应用于桌、椅、柜的面层;以拉手、面叶、脚轮等配件形式进行家具构件装饰,此外还广泛应用于应用于灯具、花瓶、餐具等家居小摆设品上,为现代的家居生活创造了一种和谐美。 (二)陶瓷纹饰 纹饰是指绘制在陶瓷表面的东西,从新石器时代发明了陶瓷开始便有了纹饰的说法,是对陶瓷的一种装饰作用,随着不断的发展,后来用釉代替了最初的烧制方法,从而也对现如今的陶瓷上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东汉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宋代的梅花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是当时的时代特征。纹饰的许多图案现在还广泛的应用,例如各种人物,鱼,鹤,鸡,在现代生活中以及制作工艺美术品时还是会广泛的应用。谈到了纹饰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我想说一下龙起源: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那时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赏赐,而是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使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龙纹,安徽阜南出土的一件商代盛酒器---"龙虎铜尊"上龙的形象已不同于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动物,而是从鸟兽鱼虫各类动物中选择某一部分重新组合,融成一个有机整体。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龙便基本成形了。在商代,龙主要铸造刻饰在青铜礼器上,线条错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铜礼器那厚重沉稳的造型,使龙有一种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精选] 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精选] 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 精选的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些书法作品。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精选,希望对你有用!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精选欣赏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精选图片1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精选图片2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精选图片3 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作品精选图片4 书法中欧阳询用笔论 有翰林善书大夫言于寮故无名公子曰:自书契之兴,篆隶滋起,百家千体,纷杂不同。至于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惟右军王逸少一人而已。然去之数百年之内,无人拟者,盖与天挺之性,功力尚少,用笔运神,未通其趣,可不然欤?公子从容敛衽而言曰:仆庸疏愚昧,禀命轻微,无禄代耕,留心笔砚。至如天挺、功力,诚加大夫之说。用笔之趣,请闻其说。大夫欣然而笑曰:此难能也,子欲闻乎?公子曰:予自少及长,凝情翰墨,每览异体奇迹,未尝不循环吟玩。抽其妙思,终日临仿,至于皓首而无退倦也。

夫用笔之法,急捉短搦,迅牵疾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 公子曰:幸甚:幸甚:仰承馀论,善无所加。然仆见闻异于是,辄以闻见便耽玩之。奉对大贤座,未敢抄说。大夫曰:与子同寮,索居日久,既有异同,焉得不叙?公子曰:向之造次,滥有斯言,今切再思,恐不足取。大夫曰:妙善异述,达者共传,请不秘之,粗陈梗概。公子安退位逡巡,缓颊而言曰: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壮则口吻而口口,丽则绮靡而消遒。若枯松之卧高岭。类巨石之偃鸿沟。同鸾凤之鼓舞,等鸳鸯之沉浮。仿佛兮若神仙来往,宛转兮似兽伏龙游。其墨或洒或淡,或浸或燥,遂其形势,随其变巧,藏锋靡露,压尾难讨,忽正忽斜,半真半草因。唯截纸棱,撇娘密绍,务在经实,无令怯少。隐隐轸轸,譬河汉之出众星,昆冈之出珍宝,既错落而灿烂,复逯连而掃撩。方圆上下而相副,绎络盘桓而围绕。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逾好。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 大夫应声而起,行吟而叹曰:夫游畎浍者,讵测溟海之深;升培塿者,宁知泰山之峻。今属公子吐论,通幽洞微,过钟、张之门,入羲、献之室,重光前哲,垂裕后昆。中心藏之,盖棺乃止。公子谢曰:鄙说疏浅,未足可珍,忽枉话言,不胜惭惧。 感谢您的阅读!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简介

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650105 专业名称产品艺术设计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产品设计方法、工业设计工程基础、人机工程等基本知识,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国内外设计趋势,具备产品设计表达、产品造型设计、模型制作、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能力,从事灯具设计、钟表设计、眼镜设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康体娱乐产品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类产品制造行业的产品设计与营销部门、贸易公司和专业产品设计机构,在产品创新设计、模型样机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策划、设计管理岗位群,从事产品策划、产品设计调研、产品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运用交互设计的基本知识,进行产品交互界面设计的能力; 3.具备熟练的产品设计手绘、模型制作及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能力; 4.具备优秀的审美及熟练进行产品造型设计的能力; 5.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较强的市场和设计趋势洞察能力; 6.具备进行设计调查、用户研究等初步的设计前期分析能力; 7.具备正确运用产品设计方法、人机工程及材料和工艺知识进行产品改良与创新设计的能力;

8.了解国内外最新设计流行趋势及相关的商业法律知识。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设计概论、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专题设计、现代设计史、设计商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素描与色彩、设计构成、产品设计表现技法、模型制作等实训。在各类产品制造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助理工业设计师助理商业美术设计师ICAD 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D 级)助理CAD 绘图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美术设计与制作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产品设计工业设计

中国文韵 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历代篆刻名家 图

中国文韵之篆刻艺术发展简史历代篆刻名家图 篆刻解读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

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篆刻历史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艺术赏析 中国雕塑 摘要:雕塑定义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雕塑常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中国雕塑,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雕塑既可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标志和象征,又可作为该民族文化积累的产物。雕塑述说着民族发展的历史,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和传统,代表着每一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反映着自古至今,人们的无限追求与执着信仰,展现价值观念及审美情趣。中国雕塑,城市建筑等,都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最直观、最集中的表现。 关键词:传统艺术、雕塑,中国文化 正文: (一)雕塑的发展史 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精美的雕塑艺术作品。中国雕塑艺术是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除了原始石器,从夏朝起到目前为止,按照遗存的资料和它的发展顺序的主要变化,可分为南北朝以前和南北朝以后。但在这两大段中,又可分为四个阶段:①、殷商-战国;②、两汉-晋;③、南北朝-五代; ④、宋-清。 1、殷商-战国 ⑴、中国原始时期的雕塑艺术大致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以上。最初的雕塑可以从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算起,这是中国雕塑的序幕。造型多样的陶器,为中国雕塑的多向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原始雕塑的最初形态是陶制品。它与其实用价值密不可分,从工艺手段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以动物外形为器皿,如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质鹰鼎。二是装饰部分的雕塑,它们有的以配件的形式出现,如盖钮、把手等;有的以表面浮雕等形式出现。题材有动物、植物、人物等等。三是小型动物或人

高中美术鉴赏专题 书法篆刻

九:书法篆刻 重点难点 中国书法源源流长,它是一门传统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好书法这一博大精深的民族艺术。要了解和认识中国书法,有以下重点需要掌握:(1)了解我国书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2)掌握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的书体特征。(3)进行名作赏析。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我们应该明确篆刻的含义、历史以及工具材料,并能进行名作赏析。 知识归纳 书 法 一、概述 1.中国书法的特点: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符号化与具象性的统一;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2.中国书法的类别。 (1)按字体分,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2)按字迹显示的材料分,有甲骨文、金文、简牍书、石刻文、纸本书等。 (3)按书法风格分,有王(羲之)体、欧(阳询)体、颜(真卿)体、柳(公权)体、()苏(轼)体、赵(孟頫)体、董(其昌)体等 (4)按书法的幅式、形式分,有中堂、斗方、条幅、条屏、对联、横披、扇面、册页等。 3.中国书法的发展: 中国书法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划分为若干历史发展阶段: (1)先秦书法 。自有汉字产生至秦朝之前的文字,都属于“篆”字中的“大篆”。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书法作品主要有甲骨文、青铜文、石刻文、帛书和简书。 (2)秦代书法 。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布“书同文”政策,以小篆推行天下,与大篆相对应的小篆产生了。 (3)汉代书法。汉代初期,篆书仍是正体,但汉字的隶变趋势在发展,西汉晚期,这种隶变已逐渐完成,这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完成。到东汉时期,隶书作为一种字体和书体已完全成熟。 (4)魏晋南北朝书法。这一时期是楷书及与之相应的行书、草书逐渐发展成熟的时期。并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峰。 (5)隋唐书法。隋唐时期,楷书、行书、草书通行天下。尤其是楷书达到完全成熟。唐揩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光辉篇章。 (6)宋代书法。宋代仕人对唐代书法的“尚法”有所改变,文人在行草书方面崇尚自然率意的情趣,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 (7)元代书法。元代书家对宋代的“尚意”书风有所不满,提倡学古人,发晋唐,被人称 课标要求 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的书法、篆刻作品, 学习和了解中国书法和篆刻艺术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其与中国传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