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摘要: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贸易融资市场。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传统的融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进出口商的需要。加之外资银行的进入,使得融资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国内银行在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总的来看,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规范化仍有待完善,如不能在融资创新上取得进展将在竞争中不可避免的处于劣势。本文从理论和实务上对国际贸易融资进行全面研究,务求提出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发展思路,有效的创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探讨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一、国际贸易融资的含义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有关的一切融资活动。它以该项贸易活动的现金流量作为进出口商履约的资金来源,以结算中的商业单据或金融单据等权利凭证作为进出口商的保证,它将贸易与融资紧密结合起来。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贸易融资的形式也随之不断创新,出现了贸易融资的新发展,比如结构性贸易融资、福费廷、出口信贷、国际保理等多种方式,以适应不同的融资需求,更好的满足国际贸易的需求,解决企业资金流通问题,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从
而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事业中的主动权。
二、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
1.与银行传统业务比较。国际贸易融资是银行对进出口商提供的与国际结算相关的资金融通,与银行传统信贷业务相比主要有以下四点不同:(1)融资期限和环节不同。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如贷款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全过程。国际贸易融资则只介入流通环节。(2)风险较低。(3)收益上存在差别。国际贸易融资除收取存贷利差外,还可以通过提供结算、处理结算中的单据,赚取各种手续费,同时银行还可以通过做一些保值性的外汇交易获得佣金收入。
(4)流动性不同。国际贸易融资是针对流通环节的贷款,融资的期限一般较短。
2.与银行传统的中间业务比较。国际贸易融资是结算业务的延伸,由于打破了中间业务不占用资金这一框架,所以在风险、流动性等方面与传统的中间业务有所不同。(1)风险不同。传统上人们将结算等中间业务视为无风险的业务。国际贸易融资则不然,其风险不仅存在,根据结算方式的不同,风险的高低也有区别。(2)对信用业务的影响程度不同。信用业务和中间业务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关系。一方面,中间业务的发展建立在信用业务的基础上,因客户委托银行办理中间业务一般是以该客户与银行有存款或贷款关系为前提,因此信用业务的发展会引起银行中间业务的增长。另一方面,中间业务的发展又促进了信用业务的发展,(3)中间业务是不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因此中间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可以
在不改变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而国际贸易融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是银行资金占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要为此筹集相应的资金来源。
三、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要性
作为银行现代化、国际化重要标志之一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近年来已为越来越多的银行所重视,随着各银行新融资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工作力度的加大,贸易融资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高。贸易融资的作用从改变企业的资金流到影响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国际贸易融资是以国际结算为依托、在国际结算的相关环节上提供的资金融通,进出口商选择的结算方式直接决定了贸易融资的种类和操作流程,通过结算环节的融资,加速了企业的资金周转,解决了企业应收账款或对外付款所面临的资金困境。
但是随着贸易融资业务的不断发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已不仅仅停留于资金层面,由融资带动的服务逐渐扩大到资信调查、催收账款、信用担保等企业的财务管理。如保理业务即是对企业采取赊销时提供的集融资、担保、咨询、收款、管账等为一体的一揽子服务,涉及企业的大部分财务管理。如今的贸易融资已远远超出“融资”本身,其所能发挥的效力涵盖企业的整个财务管理。从国际上看,近几年,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融资方式、市场组织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创新的步伐远在中国银行业之前。
四、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
业务的发展与国外银行相比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要性和风险性认识不足
1.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不需实际动用资金,只需出借信用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客户手中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是零风险业务。
2.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很大,涉及国际惯例,操作难度大,谈“贸易融资”色变,对风险管理的过于重视,导致了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比一般贷款还难,审批时间长,迫使企业放弃贸易融资改用流动资金贷款,制约了该业务的发展。
(二)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的管理中,通常是对上市公司、垄断性企业等客户群体灵活性过强,不顾企业负债总规模和偿债能力的具体情况,放松融资条件,为企业多头开户、盲目授信,甚至违反国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等有关制度,依赖垒大户带来的短期效益;另一方面,融资管理又过于教条,过分强调形式上的风险防范,一味要求提供抵押担保手续,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贸易融资品种,消极逃避承担适当融资风险的责任。
(三)普遍存在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现象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主要集中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是不争的事实,“羊群效应”让众家商业银行趋之若鹜。同时中小企业天生的缺陷也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具体体现在:1.中小企业缺少银行要求的足够的抵质押资产。2.信用等级偏
低。3.治理机构不规范。4.银企信息不对称。5.在与银行进行融资沟通时,企业缺乏主动。
(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不足
当今的国际贸易无论在规模上、方式上都在向更高与更复杂的方向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是发达国家日益繁多的贸易融资方式。而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仍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即以信用证结算与融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主,重点局限于授信开证、进出口押汇、票据融资、打包贷款等,品种少,且功能单一,国际上新兴的保理、假远期信用证、福费廷很少有银行开办,加之商业银行对相关业务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影响了新业务的发展。
(五)缺乏复合型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从业人员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涉及到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银行信贷、外汇法规、外语等诸多知识的一项业务,如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国际金融票据的开设和国外各种票据的审核查验等,这就要求银行人员拥有丰富的财务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良好的外语水平。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在该领域起步晚,经验不足、人才匾乏,有限的人才资源也主要集中在管理层,一线各分支营销机构的人才极其有限,人才的知识结构也较为单一,特别是客户经理对行业、市场的了解不够,严重影响了对业务风险的判断和防范。
(六)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环境不完善
贸易融资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远比传统的信贷法律关系复杂,但与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涉及贸易融资的法律还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