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拖拉机汽车学试题及其部分答案修订稿

拖拉机汽车学试题及其部分答案修订稿

拖拉机汽车学试题及其部分答案修订稿
拖拉机汽车学试题及其部分答案修订稿

拖拉机汽车学试题及其

部分答案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拖拉机汽车学》试题库

说明:1.试题库共有五类大题,140个小题。

2.试题涵盖了本课程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3.选题时应注意各主要章节和各类型试题的合理搭配。

一、选择题(各2分)

1.活塞环的端间隙指的是活塞环(A )的间隙。

A.放入汽缸后切口处

B.自由状态时切口处

C.与环槽之间

2.活塞环的边间隙指的是活塞环(C )的间隙。

A.切口处

B.与汽缸之间

C.与环槽之间

3.气门间隙过大将造成(B)。

A.汽缸漏气

B.气门早开

C.气门晚开

4.气门间隙过小将造成(A )。

A.汽缸漏气

B.气门开启延续时间缩短

C.气门晚开

5.摩擦式离合器自由间隙过大将造成(B )。

A.离合器打滑

B.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C.离合器不能可靠传递动力

6.摩擦式离合器自由间隙过小将造成(A)。

A.离合器打滑

B.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C.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增加

7.变速箱互锁机构的作用是(A )。

A.防止同时挂两个档

B.防止脱档

C.起止动作用和全齿长啮合作用 8.变速箱自锁机构的作用是(C )。

A.防止同时挂两个档

B.防止挂倒档

C.起止动作用和全齿长啮合作用 9.中央传动调整的内容是(A )。

A.轴承预紧力、齿侧间隙、啮合印痕

B.轴承间隙、齿侧间隙、啮合印痕

C.轴承预紧力、二轴轴向位置、啮合印痕

10.简单式差速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是( B)。

A.差扭不差速

B.差速不差扭

C.即差速又差扭

11.当土质均匀,地面起伏不平时,用力调节法耕作时,(A)。

A.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

B.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C.耕深均匀性差,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12.当土质均匀,地面起伏不平时,用位调节法耕作时,(C )。

A.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

B.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C.耕深均匀性差,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13.当土质均匀,地面起伏不平时,用高度调节法耕作时,(B )。

A. 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

B.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C.耕深均匀性差,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14.当地面平坦,土质不均匀时,用高度调节法耕作时,(B )。

A. 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

B.耕深均匀性较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C.耕深均匀性差,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15.当地面平坦,土质不均匀时,用力调节法耕作时,(C )。

A.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

B.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C.耕深均匀性差,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

16.当地面平坦,土质不均匀时,用位调节法耕作时,(B )。

A.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好

B.耕深均匀性好,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C.耕深均匀性差,发动机负荷稳定性差

17.轮式拖拉机带牵引农具作业时,驱动轮增加的载荷(b )从动轮减小的载荷。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18.轮式拖拉机带悬挂农具作业时,驱动轮增加的载荷(C )从动轮减小的载荷。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19.驱动轮滑转滚动时,轮子的滚动半径( A)轮子的理论半径。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20.轮子滑移滚动时,轮子的滚动半径(A )轮子的理论半径。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21.摩擦式离合器由(C)四部分组成。

A.飞轮、压盘、从动盘、压紧弹簧

B.主动部分、从动盘、压紧弹簧、分离踏板

C.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装置、操纵机构

22.前轮定位的内容是(B )。

A.转向节立轴内倾、转向节立轴前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

B.转向节立轴内倾、转向节立轴后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

C.转向节立轴内倾、转向节立轴后倾、前轮内倾、前轮前束

23.蹄式制动器的特点是(A )。

A.有增力作用、操纵较轻便、制动效果不够稳定

B.有增力作用、操纵费力、制动效果不够稳定

C.有增力作用、操纵较轻便、制动效果稳定

24.与蹄式制动器相比,盘式制动器具有(C )。

A.散热性差、热膨胀量小、操纵方便、浸水后制动器效能降低较小

B.散热性好、热膨胀量小、操纵方便、浸水后制动器效能降低较大

C.散热性好、热膨胀量小、操纵方便、浸水后制动器效能降低较小

25.采用转向离合器的履带拖拉机转向时,(C )

A.拖拉机平均速度不变,最小转弯半径等于B

B.拖拉机平均速度不变,最小转弯半径大于B

C.拖拉机平均速度降低,最小转弯半径等于B

26.高度调节、力调节、位调节三种工作深度调节方法中,( A)对拖拉机驱动

轮有增重作用。

A.力调节、位调节

B.高度调节

C.三种方法

27.浮式的带式制动器,拖拉机制动时(A )有自动助力作用。

A.前进和倒退均

B.前进时

C.倒退时

28.东风—50液压系,农具在下降过程中,主控制阀处在( B)位置,回油阀

处在()位置。

A.下降,关闭

B.下降,打开

C.中立,打开

29.全浮式半轴指的是(A )的半轴。

A.只传递扭矩,不承受弯矩

B.即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

C.即传递扭矩又承受水平和垂直弯矩

30.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按曲轴转角分为着火延迟期、速燃期、(C)和补燃期四个时期。

A.后燃期B.明显燃烧期C.缓燃期

31.汽油机正常燃烧过程分为(A)阶段。

A.三个B.四个C.五个

32.纸质机油滤清器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滤器效果好、过滤阻力(A)、成本低等特点。

A.小B.较大C.大

33.低压充气轮胎的充气压力为(B)MPa。

--0.45偏转前轮转向的车辆在转向时,内侧偏转角α比外侧偏转角β(C)。

A.小B.相同C.大

表示二汽生产的东风牌货车,汽车的总质量的整位吨数为(A)吨,企业自定产品序号为0。

A.9B.10C.19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各2分)

1.165F——表示单缸、四冲程、缸径65mm、风冷式柴油机。(T )2.495T——表示四缸、四冲程、缸径95mm、水冷、拖拉机用柴油机。(T )

3.1E65F——表示单缸、二冲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F )4.燃料直接在发动机内部燃烧的热力发动机称为内燃机,如汽油机、柴油机、和煤气机。(T)

5.燃料在发动机外部燃烧的热力发动机称为外燃机,如蒸汽机、汽轮机。(T)

6.柴油机换气系统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工作循环过程的需要,适时地供给汽缸足够量的可燃混合气,及时、安全并尽可能彻底地排出燃烧后的废气。(F )

7.柴油机换气系统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工作循环过程的需要,适时地供给汽缸足够量的新鲜空气,及时、安全并尽可能彻底地排出燃烧后的废气。(T )

8.汽油机燃油供给系一般由油箱、油管、输油泵、滤清器、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等组成。(F )

9.柴油机燃油供给系一般由油箱、油管、输油泵、滤清器、喷油器、喷油泵、调速器等组成。(T )

10.分隔式燃烧室的主要特点是:空气利用率高,对柴油喷射系统的要求较低,排放烟度较小,工作柔和,但结构复杂,耗油率较高,启动性差。(T )

11.直喷式燃烧室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启动性较好,发动机的效率较高,但发动机工作比较粗暴。(T )

12.冷却系的功用就是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T )13.柴油机的压缩比较汽油机大,启动转速又比汽油机高,因此,启动所需的功率比汽油机大。( F)

14.发动机性能参数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调整特性。

(F )

15.发动机的负荷特性是指发动机转速一定时,其性能指标(G f、g e)随负荷(N e、M e)变化的规律。(T )

16.发动机的有效扭矩M e、有效功率N e及有效燃油消耗率g e随发动机转速n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T )

17.东方红—802分置式液压系统,当操纵手柄在“提升”位置时,油泵来油经主控制阀到油缸下腔,回油阀处在开启状态。( T)

18.东方红—802分置式液压系统,当操纵手柄在“中立”位置时,油泵来油经回油阀到油箱,此时回油阀处在开启状态。(F )

19.东风—50液压系,农具提升时,油泵来油经主控制阀,打开单向阀到油缸,回油阀处在关闭状态。(F )

20.东风—50液压系,农具下降时,油泵来油、油缸的油都经主控制阀,打开回油阀到油箱,回油阀处在关闭状态。(F )

21.驱动轮动力半径指轮子几何中心到地面之间的距离。(T )22.轮子的滚动半径是指轮子几何中心到轮子瞬心的距离。(T )23.拖拉机驱动轮附着力P指的是滑转率为容许滑转率时的驱动力。

(F )

24.拖拉机驱动轮附着力P指的是最大的驱动力。(F )

25.蹄式制动器的主要特点是:有增力作用、操纵较轻便、但温度变化时制动

效果不够稳定。(T )

26.标准式动力输出轴为1—2种固定的转速,而此转速与拖拉机使用的挡位有关。(F )

27.低压轮胎规格的标注方法一般用B—d表示。(T )

28.高压轮胎规格的标注方法一般用B—d表示。(F )

29.对任何一台柴油机,最佳喷油提前角都不是常数,而是随供油量和曲轴转速变化的。(T )

30.驱动轮直径增大,滚动阻力减小,附着力增大。(F )

31.轮式拖拉机在水平地面上行驶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P q必须大于等于P T+P f 。(T )

32.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活塞组、连杆组、曲轴飞轮组构成。(T )33.活塞在汽缸中运动,当活塞顶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时,活塞顶所处的位置称为上止点。(T )

34.活塞在汽缸中运动,当活塞顶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时,活塞顶所处的位置称为下止点。(T )

35.汽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T)

36.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与汽缸盖之间的密闭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T)

37.孔式喷油器主要用于直接喷射的燃烧室。(T )

38.轴针式喷油器通常用于分开式燃烧室。(T )

39.当车辆不带任何机具制动在坡道上时,不致产生纵向翻倾的最大坡度角称为纵向极限翻倾角。(T )

40.当车辆不带任何机具,在纵向坡道上能被制动住,而不致产生向下滑移的最大坡度角,称作纵向滑移角(T)

41.闭式水冷却系统中,冷却水直接与大气相通。(F )

42.齿轮式机油泵与转子式机油泵相比,具有吸油真空度高的优点。

(F)

43.拖拉机无梁架式车架具有节约金属,车架刚度高,不易变形,拆装方便等优点。(F)

44.气压式制动传动机构具有操纵轻便、制动强度大,结构比较复杂等特点,一般用在大型载重汽车和拖拉机上。(F)

45.液压式简单制动传动机构具有操纵轻便、制动强度大,结构比较复杂等特点,一般用在大型载重汽车和拖拉机上。(F)

三、名词解释(各3分)

1.上止点:活塞上行距离曲轴中心最大距离时的位置称为上止点。

2.下止点:活塞下行距离曲轴中心最小距离时的位置称为下止点

3.活塞行程:活塞运行在上下两个止点间(即和)的距离称为活塞行程

4.燃烧室容积:活塞在时,活塞顶部上方整个空间的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

5.汽缸工作容积:活塞在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间运动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

缸工作容积。

6.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为压缩比。

7.内燃机排量:内燃机各汽缸工作容积之和。

8.平均指示压力:内燃机实际循环的正功与负功的代数和。。

9.指示功率:内燃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指示功。

10.指示效率:内燃机每千瓦小时指示功的燃油消耗量

11.有效功率:内燃机单位时间内由曲轴输出的有效功

12.有效转矩:做功过程中,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力,最终以曲轴的旋

转扭矩形式输出,有内燃机曲轴输出的平均转矩,称为有效转矩。

13.有效耗油率:内燃机输出每千瓦小时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

14.配气相位:配气相位是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延续时间,通常用环形图表示。

15.开式冷却系统:采用舷外水直接进行冷却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16.闭式冷却系统:由海水泵、淡水泵、滑油冷却器、淡水冷却器淡水膨胀箱和

管路阀件等组成的冷却系统。

17.分置式液压系统:指液压油泵、分配器、液压油缸分开布置的液压系统

18.半分置式液压系统:指液压油泵分开布置而分配器、液压油缸集中布置在一

起的液压系统。

19.调整特性:内燃机性能指标随调整状况而变化的关系。

20.负荷特性:内燃机转速一定时,其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规律。

21.供油提前角:喷油泵开始向气缸内供油时刻,活塞顶部距上止点所对应的曲轴

转角

22.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

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23.牵引效率:拖拉机的牵引功率和相应的发动机有效功率之比。

24.履带拖拉机压力中心:

四、简答题

4.简述履带拖拉机行走系的特点。(6分)

答:履带拖拉机的驱动轮只卷饶履带而不在地面上滚动,由履带和地面接触,拖拉机的全部重量都通过履带作用在地面上。履带的接地面积大、接地比压小,因而在松软土壤上的下陷深度小。履带拖拉机的导向轮是履带张紧装置的组成部分,它用来引导履带正确地卷绕,但不能相对机体偏转,不能引起履带拖拉机转向的作用。履带行走装置均为刚性元件,没有轮式拖拉机轮胎那样的缓冲作用,因此它与机体的连接部分应有适当的弹性,以缓和地面对机体的冲击。履带拖拉机履带轨距不能调整。

5.润滑系的功用是什么?(5分)

答:润滑、清洗、冷却、密封、防锈、液压、缓冲;

6.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及组成。(5分)

答:作用: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气体压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对外输出功率和驱动内燃机各辅助装置工作。

组成:主要由活塞组,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组成。

活塞组:由活塞、活塞环和活塞销等零件组成。

连杆组:由连杆小头、杆身和连杆大头三部分组成。

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和飞轮等组成。

7.简述活塞的功用、构造及特点。(6分)

答:功用:承受气缸内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

构造:主要由活塞顶部、头部和裙部组成。

特点: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传力可靠;导热性能好,耐高温,耐高压,耐磨损;质量较小,尽可能减小往复惯性力。

8.简述干式缸套和湿式缸套特点。(5分)

答:湿式汽缸套:在气缸体上设有封闭的水套,铸造方便,容易拆卸更换,冷却效

果小号。但是气缸的刚度差,易于漏水漏气。

干式汽缸套:机体刚度大,气缸中心距小、质量轻和加工工艺简单。但是散热较

差,温度分布不均匀、容易发生局部变形。

10.结合示功图,叙述单缸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8分)

答四冲程工作循环包括四个活塞行程,即吸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和排气行程。其工作过程如下:

进气行程: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气缸内由此而出现一定的真空度,在气缸外部化油器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经进气门被吸入气

缸。

压缩行程:进、排气门均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气体受历后温度和压力求断升高。

作功行程:进、排气门均关闭。当活塞行至接近上止点时,装在气缸盖上的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燃气迅速燃烧,放出大量热能,燃气的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

排气行程:排气门开启,进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燃烧后的废气受活塞的排挤从排气门排出,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行程结束。

11.结合示功图,叙述单缸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过程。(8分)

单缸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是由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进气行程

当曲轴转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由于汽缸容积逐渐增大(此时进气门

12.简述

。(6分)

答:蹄式制动器结构紧凑、散热性能较好,但制动蹄磨损不均匀。此外蹄式制动器在不同程度上利用摩擦力对制动蹄的增力作用来保证其一定的制动效果,因此操纵力小,但其制动效果不够稳定。

13.简述盘式制动器的特点。(6分)

答:散热性能良好、制动效能稳定、抗水衰退能力强、已于保养和修理。(摩擦表面为平面,不易发生较大的变形,制动力矩叫稳定;热稳定性好,受热后制动盘只在径向膨胀,不影响制动间隙;受水浸渍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很快被甩干,摩擦片上的剩水也由于压力高而容易被挤出去;制动力矩与汽车行驶方向无关;制动间隙小,偏于自动调整间隙;摩擦片容易检查、维护和更换。)

14. 简述前轮定位的内容及作用。(7分)

答:内容:前轮定位主要由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等4个项目

作用:主销内倾:使前轮自动回正。

开启,排气门关闭),新鲜空气在汽缸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吸入汽缸内。当活

塞移到下止点,进气门关闭,进气行程终了 2、压缩行程 曲轴继续转动,活塞便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这时由于进、排气门均关闭,汽缸容积不断缩小,受压缩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为喷入柴油自行着火燃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活塞移动到上止点时,压缩行程便结束。 3、做功行程 当压缩行程接近结束时,由喷油器向燃烧室喷入一定数量的高压雾化柴油,雾化柴油遇到高温高压的空气后,边混合边蒸发,迅速行程可燃混合气并自行着火燃烧。受热气体膨胀推动活塞由上止点迅速向下止点移动,并通过连杆迫使曲轴旋转而产生动力,故此行程为做功行程。 4、排气行程 当做功行程终了时,汽缸内充满废气。由于飞轮的惯性作用使曲轴继续旋转,推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在此期间排气门打开,进气门仍关闭。由于做功后的废气压力高于外界大气压力,废气在压力差及活塞的排挤作用下,经拍门迅速排出汽缸外。当活塞移动到上止点时,排气行程结束。

主销后倾:是拖拉机、汽车转向轮偏转以后能自动回正,保证了拖拉机、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前轮外倾:避免拖拉机、汽车重载时车轮产生负外倾,以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前轮前束:减少和消除车轮行驶中因前轮外倾所带来的负效应,使车轮只想滚动而无横向滑拖的现象。

15.简述转向器的主要类型及功用。(6分)

答:功用:将转向盘的转动通过传动副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改变力的传递方向并增力、通过转向传动机构拉动转向轮偏转。

主要类型:球面蜗杆滚轮式转向器;蜗杆螺母循环球式转向器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16.汽车拖拉机的转向方式有哪几种各用于何种车辆(5分)

答:汽车拖拉机等车辆的转向方式有以下3种。

(1)通过车轮相对车身偏转一定的角度实现车辆转向。(2)通过改变车辆两侧行走装置的驱动力来实现转向。(3)既改变车辆两侧行走

装置的驱动力又使轮子偏转实现转向。

履带车辆如履带拖拉机和无尾轮手扶拖拉机采用第二种转向方式。有尾轮手扶拖拉机及轮式拖拉机在某种情况下采用第三种转向方式。

17.何谓配气相其进气门和排气门提前打开和延迟关闭有什么意义(5分)

答: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时刻所对应的曲轴转角成为配气相位,简称配气相。进排气门提前打开和延迟关闭意义:为保证气缸进气充足和排气彻底。

18.微电脑点火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简述其控制原理。(7分)

答: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源、点火线圈、传感器、微机控制器(ECU)、点火控制器和火花塞等组成。

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汽油机运行时,ECU不断地采集汽油机的转速、进入气缸的空气量、节气门开度、冷却水温度、进气温度等信号,并根据存储器ROM中存储的有关程序与数据,确定该工况下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点火初级电路的最佳导通角,并以此向点火控制器发出控制信号指令。点火控制器根据ECU的点火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导通和截止,在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中产生高压电,使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合器。

19.简述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7分)

答:组成:电源、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

工作原理:在点火开关接通情况下,旋转的曲轴带动分电器轴旋转,使断电器内触点反复地开闭、切断和接通点火线圈中的初级绕组电路,使点火线圈中的次级绕组产生高压感应电。并通过高压导线送往火花塞,使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20.蹄式制动器有几种形式各有何特点(7分)

答:按控制制动蹄张开装置结构形式不同,分为液压轮缸式和凸轮式制动器。按制动时两制动蹄的径向力是否平衡,又分为简单非平衡式、平衡式和自动增力式三种。

\

22.简述强制水冷却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分)

答:强制循环水冷系统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补偿液桶。内燃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属装置等组成。

工作原理:风扇皮带轮与水泵叶轮固定在同一轴上,由曲轴前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内燃机工作时,水泵及风扇旋转,冷却水在水泵的作用下,经分水管的各出水孔分别进入各气缸水套。吸收热量后,经缸盖水套出口处的节温器进去散热

器;在散热器中,冷却液流过散热器周围的空气散热而降温;最后冷却液经散热器出水软管返回水泵,如此循环不已。

汽车检测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所属院部:指导教师: 20 12 ——20 13 学年第一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汽油机排放污染物检测实验学时: 2 实验地点:汽车维修实验室 实验日期: 2012.11.5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认识汽车排放污染物的危害性。 2、掌握检测汽油机排放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雪佛兰乐风汽车一辆,马自达2汽车一辆。 2、NHA-500型废气分析仪一台,FGA4100型废气分析仪一台。 3、常用工具一套。 三、实验原理 为控制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12月28日发布了GB18285-2000《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该标准规定对“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车辆”进行怠速试验、双怠速试验和加速模拟工况(ASM)试验。国家标准GB18285-2000《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中规定,怠速试验按国家标准GB/T3845-1993《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的规定进行。双怠速试验按国家标准GB/T3845-1993《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附录C的规定进行。汽油车怠速污染物的检测应在怠速工况下,采用不分光红外线吸收型监测仪,按规定程序检测CO和HC 的浓度值。怠速工况是指发动机运转,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油门踏板与手油门处于松开位置,变速器处于空档位置,采用化油器的供油系统的阻风门处于全开位置。 四、实验过程 双怠速测量程序: 1.在发动机上安装转速计、点火正时仪、冷却水和润滑油侧温计等测试仪器。 2.发动机由怠速工况加速至0.7额定转速,维持60s后降至高怠速(即0.5额定转速)。

《汽车构造》实验报告解析

《汽车构造》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目录 (1)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2) 实验二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认识 (4) 实验三汽车传动系认识 (9)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一、实验目的 汽车构造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建立起对汽车总体及各总成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掌握解汽车基本组成及各组成功用; 2、了解发动机总体结构和作用; 3、了解底盘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4、了解车身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 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掌握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各主要总成的名称和安装位置,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三、实验步骤 学生在实验指导人员讲解下,对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和发动机进行动态的现场学习。 1.观察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 2.观察、了解各主要汽车总成的名称、安装位置和功用; 3.根据实物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四.分析讨论题 1、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是什么?请就你分析的汽车来说 明。 汽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及电器设备 1)、发动机:汽车的核心,动力的提供者 2)、底盘:作为汽车的基体,发动机、车身、电器设备都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

底盘上,是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3)、车身:车身是驾驶员工作及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4)、电器与电子设备:是使汽车行驶安全及驾驶员操纵方便以及其他方面所必要的。 2、观察各汽车的总布置形式。 1)、前置前驱:优点是动力流失小,传输快,容易驾驶,制造成本地,缺点是操控性跟不上,极限低,比如奥迪A8L 3.0。 2)、前置后驱:优点是平稳,操控直接,驾驶极限高,缺点是动力流失比较大,因为要经过传动轴把发动机的动力传到后轮需要时间,所以对发动机的动力要求大,比如宝马的7系。 3)、前置四驱:优点是动力响应快,极限状态下车的稳定性好,弯道平稳,缺点是油耗大,操控不直接,比如奥迪的A8L 6.0 W12。 4)、中置后驱:动力响应快,驾驶感受很直接,缺点是车辆难控制,对驾驶技术要求高,比如保时捷的波尔斯特。 5)、后置后驱:优点是动力响应极好,弯道提速快,终极操控,缺点是最难驾驶,一般的技术很难驾驭,比如保时捷911系列。 3、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和工作过程分析(以汽油机为例)。 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机构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吸气冲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此时进气门开启,排 气门关闭,曲轴转动180°。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增大,汽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并在汽

汽车试验学试题及答案

简述汽车试验场的作用与分类。1、作用:试车场可以进行可靠性、寿命及环境试验,也可强化试验、缩短试验周期提高实验结果的对比性。分类:汽车试验场按地域分为热带、寒带、温带和高原试验场;从功能上分为综合试验场和专业试验场;按所有权分为政府、军队、企业和科研机构拥有的试验场;按行业可分为汽车试验场、轮胎试验场、拖拉机试验场和工程试验场;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种试验场;随着计算机发展,又出现了虚拟试验场和数字化试验场。、简述测试系统静态标定的定义及静态标定的条件。2比被标定测试系统的(静态标定:在规定条件下,利用一定准确度等级的标准设备作),产生已知标准的静态量(如标准压力、应变、位移等准确度等级至少高一个等级) 传感器或测试系统的输入量,用实验方法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从而得到输出量的过程,)无冲击(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物理量静态标定的条件:无加速度、无振动、0.1MPa %,大气压力为环境温度一般为室温(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 、简述系统误差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3系统误差的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有一种绝对值和符号不变,或按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分类:仪器误差、方法误差、试剂误差、主观误差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对照实验法、空白试验法、校准仪器、校正方法4、请简述正交试验设计的步骤。 1)确定试验因素及水平数; 2)选用合适的正交表; 3)列出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 4)对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进行分析,包括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 5)确定最优或较优因素水平组合。 5、请简述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一、与测量条件有关的因素 (1)测量的目的;(2)被测试量的选择(3)测量范围;(4)输入信号的幅值,频带宽度;(5)精度要求;(6)测量所需要的时间。 二、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 (1)精度;(2)稳定度;(3)响应特性;(4)模拟量与数字量;(5)输出幅值;(6)对被测物体产生的负载效应;(7)校正周期;(8)超标准过大的输入信号保护。 三、与使用环境条件有关的因素 (1)安装现场条件及情况;(2)环境条件湿度、温度、振动等(3)信号传输距离; (4)所需现场提供的功率容量 6、叙述交流和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在使用方面有何不同? Z1Z3=Z2Z4,R1R3=R2R4. 使用方面的不同: 直流电桥,所需的高稳定直流电源较易获得;电桥输出电压是直流,可以用直流仪. 表测量;对从传感器到测量仪表的连接导线要求较低,电桥的平衡电路简单。直流放大器比较复杂,易受零漂和接地电位的影响。直流电桥,应用在电容传感器的转换电路、电感传感器的转换电路。可以调制输出电压的频率,交流放大容易;但是调节平衡困难

汽车电器实验报告分析解析

(一)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实验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 实验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 据《汽车电器》教学计划制定的,为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电源、起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电源系统、起动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实验工具、材料及工件: (专用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示教板、汽车万能实验台。 、写出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作用及原理概述

二、实验数据与处理 发电机空载特性、输出特性、外特性画出特性曲线

(二)汽车点火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学时:1学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汽车点火系统实验是车辆、交运专业课程教学实验,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汽车电器》 教学计划制定的,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汽车点火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等有关内容。以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汽车汽车点火系统的结构特点 2.掌握基本的结构原理 二、实验内容: 1.了解对点火系统的要求 2.了解点火系统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将各种点火系统的特点及目前使用情况加以概括。 2.1按点火系统的电源不同分 2.1.1磁电机点火系统 2.1.2蓄电池点火系统 2.2按点火系统储存的点火能量的方式不同分 2.2.1电感储能式 2.2.2 电容储能式 2.2.3按点火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分 触点式点火系统:目前在一些载货汽车上还有少量使用。 晶体管辅助点火系统:现基本上已不使用。 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感应式、光电式、振荡式、霍尔效应式等不同的形式,其中振荡式目前使用很少。 微机控制电子点火系统:随着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普及,由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也 越来越多。 3.了解各种形式的点火系统 3.1传统触点式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车专业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汽车构造》实验报告 2012年11月12 日 目录 目录.............................................................................. .. (1)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 (2) 实验二 实验三 .................................................................... 4 汽车 传动系认识.............................................................................. .......... 11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认识 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一、实验目的 汽车构造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建立起对汽车总体及各 总成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掌握解汽车基本组成及各组成功用; 2、了解发动机总体结构和作用; 3、了解底盘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4、了解车身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 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掌握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各主要总 成的名称和安装位置,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三、实验步骤 学生在实验指导人员讲解下,对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和发动机进行动态的现场学习。 1.观察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 2.观察、了解各主要汽车总成的名称、安装位置和功用; 3.根据实物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四.分析讨论题 1、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是什么?请就你分析的汽车来说 明。 汽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及电器设备 1)、发动机:汽车的核心,动力的提供者 2)、底盘:作为汽车的基体,发动机、车身、电器设备都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 底盘上,是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3)、车身:车身是驾驶员工作及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4)、电器与电子设备:是使汽车行驶安全及驾驶员操纵方便以及其他方面所必要的。 2、观察各汽车的总布置形式。 1)、前置前驱:优点是动力流失小,传输快,容易驾驶,制造成本地,缺点是操控 性跟不上,极限低,比如奥迪a8l 3.0。

机动车检测人员试题库(含答案)

机动车检测人员试题 一、法律、法规部分 (一)单选题: 1、安检机构应当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规定的检验项目以及检验标准和规程等技术规范对机动车实施检验,并对负责。() A、被检车辆 B、调修结果 C、检验结果 D、验车秩序 2、申请取得安检机构检验资格应当具备:在用计量器具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检定或校准合格,并在或校准有效期内。() A、检定 B、标定 C、校准 D、自检 3、安检机构拥有所承担的检测车辆类型和项目所需的,能够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设备及其设备。() A、检定 B、标定 C、校准 D、自检 4、安检机构的资格由安检机构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许可申请的受理、审查和决定。() A、尾气检验 B、特殊检验 C、新车检验 D、检验 5、安检机构应当在许可的检验资格范围内,依法接受委托,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规程等技术规范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并及时向出具检测结果,不得伪造检测数据。() A、车间主任 B、法人 C、委托人 D、经理 6、对批准安检机构检验资格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申请人颁发安检机构资格证书和检验专用印章。() A、国家质检总局 B、省级 C、省级以上 D、县级 7、安检机构检验资格有效期满,继续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的,应当于期满前 内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重新提出申请。() A、10天 B、15天

C、1个月 D、3个月 8、安检机构未按照规定提交年度工作报告,未按照规定参加比对试验,拒不接受监督检查和管理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以以下罚款;() A、5千元 B、1万元 C、2万元 D、3万元 9、安检机构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中发现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当在内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A、 1个工作日 B、3个工作日 C、 5个工作日 D、7个工作日 10、安检机构未取得检验资格证书擅自开展机动车技术检验业务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予以取缔,罚款;() A、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B、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C、处以3万元以上4万元以下 D、处以4万元以上 11、安检机构聘用未经考核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安检机构罚款。() A、 5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 B、2万元以下 C、 3万元以下 D、处以4万元以下 12、安检机构在用计量器具未经,超过检定周期未检定,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计量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A、计量认证 B、计量检定 C、计量审核 D、计量标定 13、安检机构不按照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出具虚假检测结果,伪造检测数据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A、检验流程 B、岗位职责 C、验车手续 D、检验标准和规程 14、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工作的人员在检验活动中接受贿赂,以职谋私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撤销其合格考核;情节严重的,移送有关部门追究责任。() A、省级以上 B、市级 C、县级 D、行业协会 15、若同一辆机动车的原始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中的检验数据不一致,应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若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应追究的责任。() A、有关人员 B、车间主任 C、技术人员 D、质量负责人 16、比对试验是指各检验机构对同一样本的某一项或几个项目进行检验,出据的检验数据与平均

检测汽车钢径实验报告

检测汽车钢径实验报告 篇一:汽车检测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汽车检测诊断技术 学生学号: 所属院部:(理工类) 专业班级 122140202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13 ——20 14 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项目名称:发动机点火系次级电压波形检测实验学时: 2 实验地点:汽车电控技术实验室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金德K81,KT600汽车诊断仪的结构; 2、熟悉桑塔纳XXGSi发动机,别克君威2.5发动机,雪佛兰乐风1.4发动机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3、掌握利用K81, KT600汽车诊断仪检测发动机次级电压波形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桑塔纳AJR发动机台架一套,别克君威2.5发动机台架一套,雪佛兰乐风汽车一辆; 2、金德K81故障分析仪一套,KT600故障分析仪两套;

3、数字万用表三个; 4、常用工具三套。 三、实验原理 通过测试点火次级陈列波形,可以有效地检查车辆的行驶性能。 该波形主要是用来检查短路或开路的火花塞高压线以及由于积碳而引起的点火不良的火花塞。 由于点火次级波形明显地受到各种不同发动机、燃油系统和点火条件的影响,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发动机机械部件和燃油系统部件以及点火系统部件的故障。 并且,一个波形的不同部分还分别能够指明在发动机所有气缸中的哪个部件或哪个系统存在故障。 桑塔纳XXGSi轿车点火系统的技术数据如表1所列。表1桑塔纳XXGSi点火系技术数据表 桑塔纳XXGSi具有两个点火线圈的双火花点火系。插头端子如图1所示: 图1 点火线圈4针插头 四、实验过程 以检测桑塔纳XXGSi发动机次级点火波形为例,讲述实验步骤: 1、将K81或KT600诊断仪连接电感夹,桑塔纳XXGSi轿车为两个点火线圈的双火花点火系,需两组电感夹,一组连接诊断仪CH1 端口,一组连接诊断仪CH2 端口,一个单独电感夹连接诊断仪CH3端口。

汽车实验报告

汽车实验报告工程学院车辆四班何满龙201030480408

离合器自由行程篇 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是指离合器膜片弹簧内端与分离轴承之间的间隙在踏板上的反映。如:东风EQ1090E型汽车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设计值为30~40mm;桑塔纳轿车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15-25mm。 设计离合器自由行程的原因: 1、从动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磨损会变薄,从而使得压盘和从动盘在压紧弹簧的作用下向飞轮方向移动,此时就要要求分离杠杆也必须要向相反方向移动。才能保证离合器有足够的压紧力去工作。为了让分离杠杆向后移动一定的距离,需要在分离杠杆与分离轴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如果膜片弹簧收到分离轴承的推压,在传送发动机转矩时,将会使得离合器产生打滑现象,这不仅降低了离合器传扭效率,同时我们驾驶汽车也非常危险。所以在离合器脱离时,必须留出一定的间隙,保证摩擦片在正常磨损后离合器仍能完全接合,正常传递扭矩。,即为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2、假如踏板没有自由行程,即在放松离合器踏板的时候,离合器仍会保持在结合状态,分离轴承仍与膜片弹簧内端保持接触。这样,将会加速分离轴承的损坏。 离合器自由行程的影响: 1、踏板自由行程过大,则使分离轴承推动膜片弹簧前移的行程缩短,压盘向后移动的距离也随之缩短,不能完全解除压盘对从动盘的压力,从而不能使离合器彻底分离,造成换档困难,并造成加快离合片磨损,在检查中发现有烧焦味; 2、踏板自由行程过小,则离合器压盘处于半分离状态,汽车起动后放松离合器踏板,车辆不能行走.;就是能走了也会加速磨损的。 离合器自由行程的测量:

1、简易测量法是用手向下轻压离合器踏板,直到感觉有新的阻力时为止,这段距离就是自由行程,约为30mm。 2、通过钢直尺测量并且计算,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及检查如图所示。 自由行程的调整方法: 拧动分离拉杆上的调整螺母,通过调整拉杆有效长度,以调整间隙,从而使自由行程恢复到标准值。在调整踏板自由行程之前,必须先将4个分离杠杆内端的后端面调整到处于与飞轮端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否则在离合器分离和结合过程中,压盘位置会歪斜,致使分离不彻底,并且在汽车起步时会发生颤抖现象。调整的方法是拧动支承柱上的调整螺母。如:桑塔纳轿车离合器采用钢索操作机构,在软轴外套上装有调整螺母,用以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机械传递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如图: 案例: (1)富康轿车的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5-15mm,有效行程不少于140mm。检查时,先测出离合器踏板在完全放松时的高度,再测量踩下踏板到分离杠杆被分离

汽车试验学测试作业及答案

1-2求周期性三角波的均值和均方根值。周期性三角波的数学表达式为 202 ()202A T A t t T x t A T A t t T ?+- <

1-3求双边指数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双边指数函数的波形如下图所示,其数学表达式为: 0()(0)0at at e t x t a e t -?-∞<?<<∞ ?? 解: ()()()()()()() 000000 2 2 221d 211d d 2211d d 221122*********j t at j t at j t a j t a j t a j t a j t X x t e t e e t e e t e t e t e e a j a j a j a j a a a a ωωωωωωωωπ πππππωπωπωπωπωπω∞--∞∞----∞∞--+-∞--+∞-∞==?+?=+=?-? -+=?+? -+=?+= +????? 1-6设()x t 与()y t 为互不相关的两信号,且()()()f t x t y t =+,()x t 、()y t 的自相关函数分别为()x R τ和()y R τ,求证()()()f x y R R R τττ=+。 证 :

汽车四轮定位实验报告.docx

谢谢观赏项目四汽车四轮定位角度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本实验所用仪器以及测量原理; 2.掌握测试方法。 二、实验学时 2.学时 三、实验器材 德国博世FWA515四轮定位仪一台,剪式举升机一台,奥迪汽车一辆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在转向轮定位角度测试前检查汽车轮胎气压和轮毂轴承预紧度应正常。 2.将汽车平稳开至剪式举升机上,并将前轮停在转向盘上。 3.打开电脑,进入四轮定位角度检测界面,与所测车型适配。 针对audi100打开制造商资料库,选择欧洲,在车系中找到audi进入后匹配,与生产年份、发动机排量适应,选择适配车别 4.将传感器定位卡盘安装在车轮上,卡盘轴线应与轮胎中心重合;将四个传感器安装在卡盘上(注意保险绳),连接传感器电源(如需要)并打开各自机头电源,调整其水平(三个绿灯同时点亮)并锁紧。 为了消除轮胎钢圈端面不平对外倾测量数值的影响,需要对轮辋进行失圆补偿(视情进行轮胎偏差补偿 1.进入轮胎偏差补偿界面,用专用工具锁止汽车方向2.利用剪式举升机的二次举升将车辆举起,四轮悬空。3.调整车轮上的机头(传感器)到水平,依次按动图片中的1“启动、完成补偿键”、2“补偿键”按钮,等到出现4所示,转动车轮180度,再调传感器水平后,依次按动3、1按钮,完成补偿,将车落下) 5.拔取出转向盘上的锁止销,用专用工具将汽车制动锁止,将转向盘转动向右100,车轮回正后再左转100。 6.转向轮回正,读取各转向定位角度数值。 7.不正常数值(显示为红色)需进行调整。 利用剪式举升机将汽车调到合适高度,按照相应得部位调整转向参数,直至进入正常数据范围。 8.打印测试结果。 本试验后可用侧滑试验台测试转向轮的侧滑量,以检验前束与车轮外倾角的配合。 五、注意事项 1.在转向轮定位角进行测试前应对汽车轮胎气压和轮段轴承紧度进行检查。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2.该项实验重复三次进行,记录测试结果,计算平均值。 3.车辆行驶、举升过程应注意安全。 谢谢观赏

(完整版)机动车安检法规试题答案

机动车安检机构法律、法规部分 一、单选题: 1、安检机构应当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规定的检验项目以及检验标准和规程等技术规范对机动车实施检验,并对负责。(C) A、被检车辆 B、调修结果 C、检验结果 D、验车秩序 2、申请取得安检机构检验资格应当具备:在用计量器具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A) A、检定 B、标定 C、校准 D、自检 3、安检机构拥有所承担的检测车辆类型和项目所需的,能够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设备及其设备。(C) A、检定 B、标定 C、校准 D、自检 4、安检机构的资格由安检机构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许可申请的受理、审查和决定。(D) A、尾气检验 B、特殊检验 C、新车检验 D、常规检验 5、安检机构应当在许可的检验资格范围内,依法接受委托,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规程等技术规范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并及时向出具检测结果,不得伪造检测数据。(C) A、主任检验员 B、法人 C、委托人 D、场长 6、对批准安检机构常规检验资格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申请人颁发安检机构资格证书和检验专用印章。(B) A、国家质检总局 B、省级 C、省级以上 D、县级 7、安检机构检验资格有效期满,继续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的,应当于期满前内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重新提出申请。( D ) A、10天 B、15天 C、1个月 D、3个月 8、安检机构未按照规定提交年度工作报告,未按照规定参加比对试验,拒不接受监督检查和管理的,由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以以下罚款;(D) A、5千元 B、1万元 C、2万元 D、3万元 9、安检机构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中发现普遍性质量安全问题的,应当在内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C) A、 1个工作日 B、3个工作日 C、 5个工作日 D、7个工作日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试卷及答案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试卷及答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期末试卷 《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检测站的类型按自动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半自动动式、全自动式和。 (A)电动式(B)手动式(C)机械式(D)非机械式 2、汽车监测站中A级站一般设置两条检测线,一条是检测线、另一条是综合检测线。 (A)安全环保(B)质量侦测(C)汽车排放(D)动力性 3、检测发动机功率常用和两类测功方法 (A)稳态、静态(B)动态、无消耗(C)静态、动态(D)稳态、动态4、踩加速踏板时,发动机加速不良且声音发闷,排气管有爆炸声,这 是。 (A)点火过早(B)点火过晚(C)点火正时(D)火花塞烧蚀 5、常见的冷却系故障有:发动机过热、、等。 (A)过冷、漏油(B)漏油、冷却液消耗多 (C)过冷、冷却液消耗多(D)转子泵卡死、发动机过冷 6、喷油器的清洗装置有:、两种。 (A)就车式、分离式(B)就车式、离车式 (C)总成互换式、分离式(D)流水式、总成互换式 7、基本检查法中包括人工直观检查法和检查法两种。

(A)机械自动式(B)半自动式(C)环保式(D)仪器仪表式 8、自动变速器发动机应只能在和的情况下启动。 (A)R位、N位(B)N位、P位(C)F位、R位(D)P位、R位 9、汽车离合器常见的故障有打滑、、以及分离不彻底等。 (A)发响、怠速不稳(B)发抖、机件卡滞 (C)发抖、发响(D)怠速不稳、机件卡滞 10、如图所示:1表示油环,2表示,3表示沉积环。 (A)扩散环(B)沉淀环(C)污染分离区(D)油质测量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最初传统的汽车检查时通过:看、听、、等手段来进行检测的。 2、故障可分类为按:时间、、和危害程度分。 3、气缸密封性由发动机气缸来反映,汽缸组件间隙过大会使气 缸。 4、稳态测功也称为和。 5、发动机的异响与配合间隙、、、负荷及速度有关。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汽车诊断方法分两种,一种是人工经验诊断法,一种是科学诊断法。() 2、诊断参数是对汽车诊断的方法、技术要求和限值等的统一规定。() 3、明显超出规定预期的误差称为粗大误差。() 4、通过曲轴箱窜气量可检测曲轴各工件的密封程度。()

汽车检测实训报告

汽车检测实训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汽车检测实训报告 经过一周的实训,我们学到了不少。我们能够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很好的结合起来。我们能够操作相关的仪器并对相关的项目进行检测。我们的实训项目有汽车车轮侧滑检测、四轮定位、汽车前照灯的检测、汽车底盘测功和汽油机烟度计的使用等。不同型号的侧滑台,其的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应根据使用说明书制定操作规程。检测前的准备:第一,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检查仪表指针是否指在零位上;接通电源,晃动滑动板,待滑动板稳定后,查看指针是否仍在零位或数据显示仪表上的侧滑量是否为零。如发现失准,对仪表进行校准。第二,检查侧滑台及周围场地有无机油、石子、泥污等杂物,并清除干净。第三,检查各导线有无因损伤而造成接触不良的地方,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第四,待检测车轮胎气压应符合各自的标准值(出厂标准)。第五,检查并清除轮胎上的油污、水渍主嵌入的石子、杂物等。 做好准备工作以后,就松开滑动板的锁止螺钉,接通电源。汽车以3-5㎞/h 低速垂直地使被检测车轮通过滑动板。当被测车轮完全通过时,察看指示仪表,读取是最大值,注意记下滑动板的滑动方向,即是区别滑动板是向内还是向外滑动。进行纪录时,应遵循如下约定:滑动板向外滑动时,侧滑量应为负值,表示车轮向内侧滑动:滑动板向内侧滑动时,侧滑量应为正值,表示车轮向外侧滑动。检测结束后,切断电源,锁止滑动板。四轮定位一般就是前轮定位,前轮定位的主要内容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值。确定良好前轮定位的原则是:直线行驶稳定不发生摇摆或闪动;转变不侧滑且方向盘能自动回正;轮胎磨损最小,操纵力小且有一定的路感,灵敏度适宜,保证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在检测之前要做的是确保前轮轴承不松旷,轮胎气压正常,轮胎不偏磨,车轮无摆动且静平衡符合要求;转向节及其主销不松旷转向柱拉杆系不松旷。车辆处在水平面上,车高符合要求。之后就是打开电脑,装上传感器,输入相关的修正参数,选择制造厂和车型,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调整。 汽车前照灯的检测是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前仪器的准备:第一,检测各指示计的机械零点;第二,检查各镜面有无污垢;第三,检查水准器上有无气泡或气泡的位置;第四,检查支柱、升降台和导轨,看工作是否自如或有无污物。车辆的准备:第一,清除前照灯镜面的污垢;第二,检查并调整轮胎气压;第三,蓄电池应处于充足电状态。 准备完后,将车辆垂直对准仪器的光接收箱。在计算机板上的抜码开关拔到所需要测的单灯或测双灯位置,从左边进入或从右边进入测定.设置好后,将仪器移到导轨相对应的一端.然后按下仪器的进入键,即可进行自动检测,检测结果可由检测线上的计算机通过串行口读取. 滚筒式底盘测工机可以实现对车辆动力性如加速性能、汽车底盘输出功率、底盘输出最大驱动力、滑行性能、车速表校验、里程表校验等项目的检测。测功机使用前车辆的准备,第一,车辆外部要干净;第二,清除车轮花纹中夹有的石粒;第三,轮胎气压符合标准。第四,机油油面正常,压力正常,冷却系统工作正常。车辆准备好后开到测功机上,放下升降台,引车员按照显示牌的指示进行操作即可。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学了很多,也知道实际与理论的差别所在,加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汽车模型制作实验报告作业

实验汽车模型制作 说明: 该实验是课程设计性质的实验课。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汽车模型制作的程序与方法。 2.认识汽车油泥模型制作常规用的材料与工具。 3.熟悉油泥的加工特性与工具的使用。 4.掌握根据视图确定汽车油泥模型制作的工序。 5.掌握汽车油泥模型制作的表面处理方法。 6.通过汽车油泥模型制作环节的学习学会从正确的角度认识和分析汽车形 态,逐步建立对汽车形态的记忆方法。 二、实验内容 制作汽车油泥模型。 三、主要知识点 1.汽车油泥模型制作的程序与方法。 2.油泥的工艺特性与加工方法。 3.油泥制作工具的使用。 4.汽车油泥模型表面处理。 5.汽车车身的曲线、曲面连接的过渡与关系。 四、制作过程 1.准备材料,在做油泥模 型前,要先选好工具,油泥材 料,木板型芯,泡沫,以及找 好自己的油泥模型台。 2.根据老师的介绍,熟悉每 个工具的用法,金属箱子里装 着17个铁片,他们的用法是让 油泥模型的表面更加的细腻, 另外的刮刀,他们的用法是进 行第一道的初刮,和不很精确地修改,油泥模型台是给油泥模型提供一个平整

的台面,还有提供一些修改参数,木板是支撑油泥模型的地方,泡沫是给油泥提供一个载体,让油泥附在上面,减少重量,省材料。 3.准备图纸,至 少需要顶面、侧面、 正面和后面四个正投 影视图。更具老师的 要求,我准备的是自 己设计的汽车的四个 面的图纸。 4.由于用的是以前的油泥,所 以我们要将油泥融化,油泥融化的 温度一般在58度,所以提前把有你 放进烤箱里,等一段时间,油泥软 化后方可用。 5.模型初步的制作,制作内 胚,用刀把泡沫切成自己想要的 形状,避免一些比较锋利的形状, 内心也不要太小,基本上保证要 小于车体的外形约3cm(预留上泥 的厚度),然后用双面胶把泡沫沾 到木板上固定好。 6.涂油泥,在烤箱里取出油 泥,用力往模型上推,先薄薄的推一次,然后按照面的关系在用力推,这样可以油泥里的空气挤出来,压的比较紧,有利于后面的刮的程序。以及确定油泥模型的强度 7.做模板,模版的尺寸要比较 的精确,这样做出的模型也比较的 精确,模板大型主要有一个中轴线

汽车试验学试题及答案

1、简述汽车试验场的作用与分类。 作用:试车场可以进行可靠性、寿命及环境试验,也可强化试验、缩短试验周期提高实验结果的对比性。 分类:汽车试验场按地域分为热带、寒带、温带和高原试验场;从功能上分为综合试验场和专业试验场;按所有权分为政府、军队、企业和科研机构拥有的试验场;按行业可分为汽车试验场、轮胎试验场、拖拉机试验场和工程试验场;按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种试验场;随着计算机发展,又出现了虚拟试验场和数字化试验场。 2、简述测试系统静态标定的定义及静态标定的条件。 静态标定:在规定条件下,利用一定准确度等级的标准设备(比被标定测试系统的准确度等级至少高一个等级),产生已知标准的静态量(如标准压力、应变、位移等)作传感器或测试系统的输入量,用实验方法进行多次重复测量,从而得到输出量的过程静态标定的条件:无加速度、无振动、无冲击(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物理量),环境温度一般为室温(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大气压力为 3、简述系统误差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系统误差的定义: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有一种绝对值和符号不变,或按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 分类:仪器误差、方法误差、试剂误差、主观误差 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对照实验法、空白试验法、校准仪器、校正方法… 4、请简述正交试验设计的步骤。 1)确定试验因素及水平数; 5、请简述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一、与测量条件有关的因素 (1)测量的目的;(2)被测试量的选择(3)测量范围;(4)输入信号的幅值,频带宽度;(5)精度要求;(6)测量所需要的时间。 二、与传感器有关的技术指标 ( (1)精度;(2)稳定度;(3)响应特性;(4)模拟量与数字量;(5)输出幅值;(6)对被测物体产生的负载效应;(7)校正周期;(8)超标准过大的输入信号保护。 三、与使用环境条件有关的因素 (1)安装现场条件及情况;(2)环境条件湿度、温度、振动等(3)信号传输距离;(4)所需现场提供的功率容量 6、叙述交流和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在使用方面有何不同 Z1Z3=Z2Z4,R1R3=R2R4.

重庆理工《汽车试验技术》复习题

汽车试验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1.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检测设备智能化;检测管理网络化 2.汽车检测标准的分类及其应用价值 分类:国际标准、欧洲经济共同体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 特点:权威性、通用性、先进性 3.汽车试验分类 按试验目的分:质量检查试验;新产品定型试验;科研型试验 按试验对象分:整车试验;机构及总成试验;零部件试验 按试验方法分:室内台架试验;室外道路试验;试验场试验 4.汽车试验过程三个阶段: 试验准备阶段;试验实施阶段(起动阶段、工况监测、等样读数、数据校核);试验总结阶段(定性分析、数据处理、评价结论、写实验报告) 第二章 1.整车外观检测的项目 车辆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驾驶室内部尺寸、人机工程参数2.我国对汽车外廓尺寸限界规定 高≤4米;宽≤2.5米;长:货车、越野车、客车≤12米,铰接式客车≤18米,半挂汽车列车≤16.5米,全挂汽车列车≤18米 3.整车整备质量;装载质量;总质量 4.汽车质量参数和质心位置参数测定的目的、质心水平位置的测定与计算 1)测定汽车的整车质量及其在前、后轴上的分配; 2)测定汽车的质心离前、后轴的距离及质心离地的高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a=m2/(m1+m2)*L,b=m1/(m1+m2)*L(质心高度的测定方法:摇摆法和质量反应法) 5.车轮滚动半径的测定方法:印迹法和车轮转数法 第三章 1.发动机功率检测方法以及特点 稳态测功:测试结果准确,需在专门台架上进行,比较费时费力; 动态测功:操作简单,所有仪器设备轻便,但测量精度不高。 2.无负荷测功的工作原理 将发动机自身的以及所带动的所有运动部件等效的看作一个绕曲轴中心旋转的回转体,当发动机在低速情况下突然加大加速踏板时,所发出的转矩除了克服各种机械阻力外,其有效转矩将使发动机加速转动,通过测量发动机的角加速度或者测量从低速到高速所有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包括瞬时功率测量原理和平均功率测量原理) 3.K100汽车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组成 (微机系统、前端处理器以及信号提取系统) 4.简述ZCA型转向参数测量仪结构和工作过程 结构:操纵盘,主机箱,联接叉,联接转向盘。工作过程:转动操纵盘,转向力

汽车工程实验报告

汽车见习报告 ——10018106 付洋这周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汽车工程实习,在这期间通过在实验室的老师的讲解以及课下自己查的资料,现在对汽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1)汽车的分类 按照新的国标,汽车分为八大类,即载货汽车、越野汽车、自卸汽车、牵引车、专用汽车、客车、轿车和半挂车。 2)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 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是发动机,汽车底盘,电气电子设备和汽车车身。 3)汽车的发动机及其作用 汽车的发动机就相当于人的心脏,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燃料燃烧的化学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种装置。它发出动力,经传动机构驱动车轮,汽车发动机应用得最广的是往复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燃料是汽油、柴油或燃气。它一般是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汽油发动机采用)、起动系等部分组成。 周二下午我在实验室里,老师让我们观看汽车发动机设备,其中丰田和奥迪的汽车发动机模型观察的最为仔细。丰田汽车发动机模型是个四缸发动机,更够非常清晰的看到气缸的四个冲程。其实我很想拆卸一个发动机,更为清晰地了解发动机的组成,但是由于时间原因和我自身对待、发动机的了解不深,最后还是未能拆卸发动机。 4)汽车底盘的作用及组成 底盘是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控而正常行驶的部件。它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个组成部分。 ①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还应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车轮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平稳地接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及差速器,半轴等部分。 ②汽车行驶系的功用是接受发动机经传动系传来的扭矩,并通过驱动轮与路面间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汽车的牵引力,以保证整车正常行驶;此外,它应尽可能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和振动,保证汽车行驶平顺性,并且与汽车转向系很好地配合工作,实现汽车行驶方向的正确控制,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行驶系包括:车架,车桥,车轮和悬架等部分。 ③汽车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还要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使汽车保持在直线或转弯运动状态,或者使上述两种运动状态互相转换。转向系包括:转向盘、转向传动轴,转向器,转向直拉杆,转向梯形,转向节等部分。 ④制动系是汽车装设的全部制动和减速系统的总称,其功能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低速度或停止行驶,或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制动系包括:前后制动器,控制装置,供能装置和传动装置。 汽车底盘是我在实验室第一个接触的,老师详细的讲解了汽车的变速设备和传动设备。在实验室里我和两个同学吧一个汽车底盘拆开重装,在自己的动手的同时也更深刻的了解了汽车的传动。

无碳小车实验报告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题目: 竞赛题目无碳小车的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海洋信息工程学院 学习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宫文峰 2015年12月11日目录 (2) 第一章概述 (3) 课程设计任务与目的 (3)

第一章概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第一次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和创新设计能力、解决工程实际中机构分析和设计能力等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本次课程设计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能力综合训练竞赛“无碳小车”题目为基础,进行创新设计。设计对题目进行了从新分解,运用课程内所学知识,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前人经验,从几个方面进行方案的设计与分析选择,依据机械机构的设计理念,设计出一个完全依靠重力势能提供动力,以平面转向机构实现周期性转向自动避让障碍物的轻质小车方案。 课程设计目的与任务 课程设计目的 1)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实际问题,促进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深入和归纳; 2)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

综合和工艺制作等实际工作能力; 4)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搜集和整理资料能力; 5)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打基础。 课程设计任务 结合一个简单或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系统,让学生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开拓思路,敢于创新,巧妙地构思其工作原理和选择工艺动作过程;由所选择的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过程综合应用所学过的各类常用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原理、工作特点及应用场合等知识,进行机构的选型、创新与组合,构思出各种可能的运动方案,并通过方案评价、优化筛选,选择最佳方案;就所选择的最佳运动方案,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方法(也可以使用图解法)进行机构尺度综合和运动分析;由运动方案和尺度综合结果绘制机构系统运动简图。无碳小车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设计一种小车,驱动其行走及转向的能量是根据能量转换原理,由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到的。该给定重力势能由质量为1Kg的标准砝码(¢50×65 mm,碳钢制作)来获得,砝码的可下降高度为400±2mm。标准砝码始终由小车承载,不从小车上掉落。图1为小车示意图。 小车在行走过程中完成所有动作所需的能量均由此给定重力势能转换而得,小车具有转 向控制机构,且此转向控制机构具有可调节功能。 第二章选题介绍 选题背景、意义 本设计源于6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能力综合训练竞赛“无碳小车”,该竞赛要求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