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育龙网校WWW.CHINA- B.C0M 2009年04月21日来源:互联网育龙网核心提示: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代写论文十分丰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他人的关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代写论文十分丰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但在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环境等关系上也反映出一些大学生有较为严重的利己思想倾向,因此,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一、前言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支柱和希望,是社会价值观念中具有超前性和先导性的价值群体,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既是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一种敏感的折射,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缩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及形成怎样的价值观,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兴衰的问题,因此,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人生价值属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范畴,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产生的。因此,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就是人们对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途径的认识和根本态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日益发展的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是仍然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还是已经丧失了固有的文化魅力?本文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从而客观地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及其变迁。

二、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生价值观的内涵

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有三教,即儒教、道教和外来的佛教。佛教是外来宗教,但它一到中国,即与中国的传统意识形态相结合,接受了中国的三纲说,承认忠君、孝父母是出家人必须遵循的最高原则。道教出自中国下层社会,起于农村,后来成为官方宗教。这三教从不同角度为统一的中央政权服务,有时有矛盾,但最后趋于融会贯通,构成了内涵十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所论及的主要内容,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关于人的问题。这是一种偏重于讲怎样做人的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生价值观学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者,对于人生价值观的内涵、类型、层次、标准等问题,都有充分的论述,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人生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以及与自己构成相互作用的其他基本关系,这个问题一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致力于探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提出了各具特色

的人生价值学说,诸如孔子的义以为上的道德之上说,墨子主张以国家百姓之利为最高价值,庄子提出物无贵贱,宣扬相对价值,孟子的良贵说,认为人人都是先天赋予的固有价值,韩非子等为代表的法家的仁义爱惠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治国的法律价值观,以及王充的道德权力并重的德力具足的价值说等等。这些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思想和流派都从不同侧面和不同需要提出了独具一格的观点。

人生价值观包含着对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观点,包含着怎样做人、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的看法。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交往的个人所组成的,每个人都与他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也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发生联系。怎样做人,实质上就是怎样对待自己,以及怎样对待与自己构成相互作用的其他三组基本关系,即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正是通过对待自我、他人、民族和国家以及自然的关系而实现的。

三、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人与自我

这是一个人格塑造的问题,人格也就是古代人所说的人品,也就是个人在自我发展方面的价值取向。要正确对待自己,塑造崇高的人格,最关键的就是要正确对待生命与道德、人格的关系。儒家认为,人是生物,人的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有实体的,且在天地间有着重要的地位。

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贯穿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始终,是内圣外王的前提条件。在今天社会转型时期,许多大学生的精神迷失了,人格的精神不复存在,将自我追求置于绝对重要的个人价值实现。在社会与个体之间价值主体向自我倾斜,即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崇尚自我,兼顾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逐渐地注重个性,崇尚自由和独立,要求社会承认和尊重个人需要,他们信奉我就是我的格言,欣赏萨特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的价值观,反对他人、社会对自我评价设定标准,强调不需要别人来规定我,坚持走自己的路。当然,这种追求自我发展的价值取向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立的意志,也就是肯定了个人的独立人格。但也存在着从绝对自我出发,无视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存在,在个体和社会之间价值主体向自我倾斜的心态,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这种价值取向也越来越严重。

人与他人

这是关于人伦与群己的关系问题。古代思想家、尤其是儒家学者提倡人与人应当互相亲爱,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并对人伦的准则与规范有着深入的论述。中国古代学者提出的处理

个人与他人的准则与规范主要是仁、礼、和、义、信。仁是孔子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其含义是爱人、泛爱众;礼是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即孔子所谓不知礼,无以立。此外,义和信是指公正地对待他人和人与人之间的诚实守信的原则和道德规范。

大多数大学生仍然保留着中国传统的、朴实的与人为善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友好地、和谐地与他人相处。但由于各种社会因素的负面影响,诸如市场经济的逐利性、西方存在主义、实用主义思潮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社会上不正之风等等,一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下滑,陷入了自我中心主义或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误区。不少学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片面偏重个人一边,片面强调个人利益的实现。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当代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尽力选择对自己有益处的、有帮助的、有影响的交往对象,并以之提高、充实和完善自我。

人与自然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应当怎样对待自然是人类社会必须首先和着重解决的问题,也是历代中国思想家探索的一个根本问题。古代所谓天人之际的天的含义多种多样,一般是指自然界或自然环境,而天人之际则主要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的天之人际的价值观,主要强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使人与自然生态双方合而生生不息,和而生生日新;同时强调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天人应相互协调,尽人道而合天道,让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发展。

当代大学生虽然已能从社会的角度来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注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但从对自己个人的重要性上却常常把这一观念置于个人价值实现之后。当审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日常行为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大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废物、浪费水电、攀折花木、甚至践踏草坪等现象随处可见。这也说明大学生还没有足够地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对自己的切身重要性,环保意识相当薄弱。这还有待于在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与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和德育工作。

四、结语

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必须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以之指导自己的行为。多数大学生把为社会奉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标准;在对待国家的态度上,多数大学生都把国家的强盛与否看做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