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第36卷第2期Vol.36№.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Hum.&Soc.Sci.)

2008年2月

Mar.2008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3

王漫天,任荣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30)

关键词:公益创业;非赢利性组织;企业社会责任

摘 要:介绍公益创业在国外的产生和发展,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通过对公益创业经典案例的介绍,总结公益创业的特点。对公益创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认为公益创业的推广可以为唤醒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供新思路,但是公益创业在中国的发展也要适合中国国情。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2435(2008)022*******

Social E ntrepreneurship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WAN G Man2tian,REN Rong2ming(A nt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 anagement,S hanghai J i aotong U2 niversit y,S hanghai200030,China)

K ey w ords:social entrepreneurship;non2profit organization,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bstract:Introduc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broad;analyze its background and reasons;based on cases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summarize its features.The future of social entre2 preneurship in China is also anticipated.Hold that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may provide an enlightening in2 sight to the promo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but should also be tailored to the specific situation in China.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近年来在国外蓬勃发展,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方法。特别是公益创业家穆罕默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及其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也称格拉明银行)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对公益创业的关注。国际上许多著名大学包括哈佛和斯坦福都开始致力于公益创业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像世界银行这样的组织也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推进公益创业的发展。[1]

一、公益创业的产生和发展

“公益创业(Social Ent rep reneurship)”一词是由美国人比尔?德雷顿(Bill Drayton)首创。他在1980年成立了一个全球性的非赢利组织阿苏迦(Ashoka:Innovators for t he p ublic),该组织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公益创业,专门物色和培养公益创业人才,为以社会使命为目标的人提供种子基金,使他们有机会能运用自己的创新的想法,对社会产生大规模而持久的改进。主要涉及领域为社会公正、社区发展、环境保护以及满足弱势群体如少数民族、妇女、老人、残疾人和孩子的需求等。阿苏迦的宗旨是激发人们采用并传播他们的创新想法,并向所有的公民表明他们都有潜力成为强大的变革者,使社会产生好的变化[2]。2005年10月25日,比尔?德雷顿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2005年度“美国最杰出的领袖”。

虽然“公益创业”一词是由德雷顿首创,但最早对“公益创业”进行定义的是迪兹(J. Gregory Dees),他在1998年发表的论文“The Meaning of‘Social Ent repreneurship’”中把

3收稿日期:2007211223

作者简介:1.王漫天(19702),女,江苏扬州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社会责任;2.任荣明(19562),男,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公益创业”定义如下:“公益创业通过以下方法

为社会带来改变: 1.选定一项使命来创造和持续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私有价值); 2.发现和不断寻找新的机会来实现这项使命; 3.不断创新、调整和学习, 4.对服务对象和行为结果高度负责。”在后来的文献中,学者们倾向于将公益创业家定义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作为变革促进者创造社会价值并使之持续。他们是将社会工作者的热情和企业家的创新、效率结合起来的一群人[3]。

公益创业企业的存在是以社会使命为前提,创业的过程和推进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目的是为了解决一定的社会问题,但是它不同于非赢利组织,它把商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加以运用,是一个赢利性机构,赢利的目的是企业可以继续运转,对社会使命的追求得以持续。可以说,公益创业是公益事业的企业化,把社会价值的创造和经济价值的创造结合起来。或者说,公益创业是以公益事业为主要目标,而利润是副产品,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创造社会价值,但在资金来源和管理方法上与企业有了关联。

表面上看起来,商业企业的动机是利润,而公益组织的动机是改进社会,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但企业本身就是既有经济组织属性,也有社会组织属性的,应该说所有创业活动都是既有社会成分也有经济成分的,比如商业企业解决了职工的就业问题,这也是它社会价值的一种实现。公益创业是对传统的商业企业和公益组织之间界限的一种挑战,它反映的精神是,商业企业不一定不承担社会责任,公益组织要可持续发展,也不一定要讳言经济价值的实现[4],只不过不同企业有不同的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角度和侧重点(图1)。对商业企业来说,社会财富是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时的副产品,甚至对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业企业来说,可能是会优先考虑主动加以促成的副产品;而对公益创业企业来说,

将社

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相结合的过程中,主要目标还是创造社会价值,而经济价值的实现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地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即使是在对公益创业研究较多的国外,公益创业也可以说是实践大大领先于理论和学术研究[4]。公益创业在西方国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随着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投入社会服务的资源急剧减少①,数目越来越多的非赢利组织陷入对有限的资源的争夺之中。同时,因为缺乏商业运作和不符合市场规律,许多非赢利性组织无法有规模、有效率地运作,对社会问题解决不力,资助者要求非赢利组织合并或缩小规模的呼声越来越高[6]。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怀疑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是否完全要依靠政府,甚至是非赢利组织,慢慢地开始有赢利企业进入传统上由非赢利企业经营的领域[5],这时公益创业应运而生,它的前提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赢利性组织,在社会的背景下对管理和商业知识加以运用,将经济价值的创造和社会价值的创造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公益创业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二、公益创业典型案例及公益创业的特点

2006年,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作为

一位经济学家和银行家出人意料地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对他的颁奖辞是“持久的和平,只有在大量人口找到摆脱贫困的方法后才成为可能,尤努斯创设的小额贷款正是这样的一种方法。”

穆罕默德?尤努斯创建的乡村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公益创业组织。

尤努斯关于小额信贷的最初想法是在1974年形成的,当时他发现只要27美元就可以帮助孟加拉一个乡村的所有妇女摆脱日夜劳作但却仍旧赤贫的生活,他意识到被银行信贷体系拒之门外的穷人其实是最需要贷款的人,于是产生了对穷人进行小额信贷的想法。尤努斯的格拉明银行甚至还向乞丐提供贷款让他们用贷款买食物和玩具,在乞讨的时候推销,这样乞丐就变成了自食其力的推销员。

目前,尤努斯创建的格拉明银行目前拥有

①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州和联邦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资金就锐减了23%,如今这种资金削减还在加剧。

412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6卷

2226个分支机构,650万客户,资产质量良好,每年发放贷款的规模超过8亿美元,还款率高达98.89%,远远高于世界上公认的风险控制最好的其它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成功的“穷人银行”,现在全球共有100多个国家正在复制其经营模式。而且格拉明银行的盈利正与日俱增,2005年盈利1500万美元。

尤努斯的格拉明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和企业双赢的公益创业组织,他认为银行是帮助所有人的银行,不分等级。他创建这个银行是出于社会使命,目的是关爱和信任穷人,帮助他们获得创业的机会,是为了解决贫困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个银行也不是一个非赢利机构,银行通过商业运转,不但可以维持下去,还可以取得与商业企业相媲美的商业盈利。从格拉明银行,我们可以总结出公益创业银行的三个特点:

1.公益创业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有社会使命,寻求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确切地说是企业化解决之道。尤努斯认为穷人的一些技能未能得到充分运用,主要是因为现有的机构和政策对他们支持不力。穷人的需求没有全部得到满足,社会福利没有达到最大化。格拉明银行的目的是提供小额贷款帮助穷人脱贫,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格拉明银行小额贷款惠及的穷人有一半以上得以脱贫,从该银行贷款的大部分乞丐也都成功地从乞丐转变为小贩。不管从尤努斯本人还是从他创立的格拉明银行来说,解决社会问题都是最初的出发点,也是贯彻始终的目标。

2.有创新性的方法促进社会改进是公益创业企业的第二个特点。在格拉明银行之前,贷款给穷人而无需任何财产抵押,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想法。而尤努斯找到了创造性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他在公益创业之初把重点放在设计一个能确保贷款可以得到偿还的机制的设计上。通过实行连带责任制和整贷零还,他把借款人分成5人一组,40人一中心,每周开一次会议,偿还部分贷款。每个成员必须对同组其他成员的贷款负责,最初对贷款要求进行评估的是小组而不是银行。某个组员拖欠贷款会给全组都带来麻烦,所以大家在组员的选择上都会很谨慎。尤努斯实际上是利用了农村人重友情和脸面这一心理,在乡亲之间确立熟人互助监督机制,如果其中一人还款有困难,另外四人会想办法来帮助他。这一创新的做法是格拉明银行成功的关键,也起到了大规模促进社会改进的效果。如今,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开始效仿尤努斯的经验。无论是贫穷落后的非洲国家,还是先进富有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只要有穷人的地方几乎都在复制尤努斯的“穷人银行”。小额贷款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战胜贫困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小额贷款目前已成为一种遍及全球、非常有效的扶贫方式。全球大约有1700万人因小额信贷而受益。在公益创业中,尤努斯这样的公益企业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很敏锐地发现现有机制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创造性地构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在社会上大规模地进行普及,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

3.格拉明银行案例所展示的公益创业的第三个特点是以商业运作的方法和管理模式盈利,以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格拉明银行本身实行商业化管理,其成功的关键是它有一套精心设计的管理模式。格拉明银行小额信贷虽然是基于扶贫的社会目的,但利率却高达20%左右,完全是市场化的利率。事实证明,只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才能使小额信贷获得一定盈利,继而有后续发展的能力,也才能实现扶贫目标。格拉明银行在为乞丐贷款时,也有一套周密的商业计划以确保赢利,格拉明银行再利用盈利所得进行新的社会投资。所以虽然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公益创业中社会价值的创造是优先于经济价值的创造的,但是公益创业为了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商业企业的方式运作并获取利润。

三、公益创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在公益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公益创业的出现和发展都是水到渠成,但在中国公益创业的概念还是全新的,这方面的实践和研究几乎都是空白。随着公益创业在国外的蓬勃兴起和中国和谐社会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一致的公益创业在中国的出现将是必然。现在已经开始有国外公益创业组织进入中国,推广他们的公益创业计划。

然而,正如Ana Maria Peredo和Murdit h McLean指出的,社会公益不是个人范畴的活动,而是一群人、一组人的活动,集体的文化背景对公益创业有重要的影响。公益创业在中国的发展必然会有中国特色[7]。

512

第2期 王漫天,等: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本来非盈利组织数量不多,公益事业并不发达,例如据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徐永光计算,中国和美国人均收入相差38倍,而人均慈善捐款相差了7300多倍。我国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超过1000万家,但有过捐赠记录的不超过10万家,99%的企业从来没有参与过捐赠。2002年,中国私人捐赠人均只有0.92元人民币,不到当年GDP的万分之一。而2003年美国人均私人捐款828.7美元。

与落后的慈善公益事业同时并存的是中国日益拉大的贫富差距,厉以宁提出,中国将进入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第三次分配。他认为,市场和政府调节实现的前两次收入分配在社会协调与发展方面仍旧会留下一个空白,需要第三次收入分配来进行调节,即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由于第三次分配是人们自觉自愿的一种捐赠,因此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无法替代的[8]。

美国富人们每年通过各类基金会做出的捐赠有6700亿美元,通过慈善(在市场和政府调节之后)进行的第三次分配的财富占其GDP的9%,相比之下,我国现有各种慈善组织所掌握的资金仅占国内GDP的0.1%[9]。

中国公益事业的现状是慈善远远没有成为公民或企业对自己的道德要求,回馈社会的内容在企业文化里也往往是缺位的。即使是承担社会责任,企业也是出于外界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或者是作为高曝光、低成本的公益营销的一种手段,点到为止。

在现阶段中国,一提到社会责任,企业想到的就是付出,企业不一定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但在要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这种意愿一定是大打折扣或者力不能及了。在这种情况下,公益创业倒不失为一个新的思路,即承担社会责任完全可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双赢,企业在实现社会使命的同时,企业也可持续发展。公益创业最需要的是创新性地改进社会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社会得到大规模改进,企业也不一定增加成本。所以公益创业理念在中国的推广,也有助于唤醒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启发企业探索更切合实际地承担社会责任的路径。

公益创业虽然名为“创业”,但它既可以指一个新组织的建立,也可以发生在一个现有的组织里。公益创业的三种形式:创办新的企业、改造现有的企业或者和商业企业合作。百事可乐沙漠种土豆的案例就是一个典型的在现有企业的框架下实现公益创业的例子。1993年,百事公司计划将休闲食品薯片引入中国。这就需要大量优质土豆作为原料。但百事公司发现中国的本土土豆品种都难以满足制作薯片的要求。而中国政府有关植物检疫的规定又不允许从美国进口土豆原料或直接引种。于是从1993年开始,百事公司在内蒙达拉特旗沙漠边缘的大沙丘上进行试验,开始在沙地种植土豆。沙地种土豆是一个创新的想法,松弛的沙地有利于土豆规则形状的形成,另外沙漠较长的日照时间也有利于土豆固性物的积累。最重要的是沙漠上种植土豆的成本远远低于租用其他土地的成本。而百事可乐在获得了比市场收购还低的原料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改造了环境、治理了荒漠化,并且促进了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履行了一份社会责任。

公益创业在中国是值得推广的,但公益创业在中国的实现也是需要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公益创业本身的出发点就是社会价值实现和企业经济价值实现兼顾,但是以社会价值为主[4]。在中国慈善公益不发达、企业社会责任心不强的背景下,完全以社会使命为基础的公益创业较难发展,公益创业想在中国得以成功推广的一个关键是不要刻意追问动机,企业经济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哪一个是副作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和结果。每个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接受程度,在社会目标和经济回报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每个企业也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在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同时,不增加自己的成本甚至是减少自己的成本。这应该是公益创业得以在中国普及推广的前提和保证。

参考文献:

[1] CHRISTIE M J.,Benson Honig.Social entrepre2

neurship:New research findings[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6,(41):125.

[2] SEN P.Ashoka’s big idea:Transforming the world

through social entrepreneurship[J].Futures,2007,

(39):5342553.

[3] SHARIR M,Miri Lerner.G auging the success of

social ventures initiated by individual social entre2

612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6卷

preneurs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6,

(41):6220.

[4] WEERAWARDENA J.,G illian Sullivan Mort.In 2

vestigatin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A multidimen 2sional model[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6,(41):21235.

[5] MA IR J.,Ignasi Matri.Social entrepreneurship re 2

search :A source of explanation ,prediction ,and

delight[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6,(41):36244.

[6] BOSCH EE J.Merging Mission and Money :A

Board Member ’s Guide to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DB/OL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b215707102.html,/pdf s/

MergingMission.pdf.

[7] PEREDO A M.,Murdith McLean.Social entrepre 2

neurship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cept [J ].Jour 2

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6,(41):56265.[8] 王闻.为何需要富豪慈善家,厉以宁“第三次分配”解

读[DB/OL ].(2004203230)[200721021]http ://fi 2

https://www.doczj.com/doc/b215707102.html,/crz/20040330/1934694347.shtml.[9] 石淇玮.慈善基金举步维艰[DB/OL ].(200428)

[2007-10-1]http ://https://www.doczj.com/doc/b215707102.html,/gemag/new/Article_Content.asp ?D_ID =1349.

责任编辑:陆广品

“21世纪中国文论和当代和谐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安徽师大文学院、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与《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举办的“21世纪中国文论和当代和谐

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安徽芜湖召开。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70余位学者围绕“中国文论和当代和谐文化建设”这一中心,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和谐文化传承与和谐社会构建。陈飞龙认为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文化的指导思想,同时关注人民美学与底层文学。张曦认为和谐是矛盾冲突后达成的,心境过于平和会局限艺术创作,矛盾冲突增进艺术创作的厚度和力度。袁济喜认为对话是和谐的基础,《论语》对话所显示的“和而不同”精神与方式,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的影响至深。林中明提出五大课题:《周易》“见群龙无首,吉”是“和谐文化建设”、“和谐国际关系”的根本哲学;凡思之所动者大都遵循《孙子兵法》之战略思想;“文心雕龙”思想;真、善、美;关于中西文化的“四类对待”:中华独优者“保”、中西都有而西更系统者“借”、西方独优者“学”、中西皆乏者“创”。刘士林认为,都市化进程既是理解与确定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处境与历史坐标,也是引发当代一切理论问题与学术研究转型的总根源,构成了中国文论在21世纪延续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社会基础与时代背景。

二、当代语境中的文艺学学科与文学经典命运。赵宪章认为文艺学目前还是一个边界模糊、对象难定的非成熟的学科;文化研究的兴盛并没有带来所谓的文艺学研究的“文化转向”。董希文探讨了中西方“互文观念”的差异,试图建立囊括中西学术思想的新型互文理论,并展望了它对阐释文学经典文本的语言美和多重文化意蕴具有的方法论意义。胡海对“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这一常见定义进行剖析,并提出“文学是一种审美文本”的新界定。王毓红认为,文学批评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的话语实践活动,文学批评话语是批评者在与批评对象的平等对话中形成的。陆扬联系当前诸多文化现象,认为敬畏是对文化经典的应有态度。呂武志有感于台湾当今高中国文教材编选重白话而轻文言、强调本土而忽略传统的趋势,分别从命題、立意、运材、布局、措辞等方面对比《秋声赋》与《夏之绝句》,彰明了经典的不朽价值。

三、中西方古典文论的现代诠释。陶礼天认为中国文论有经典批评与文体批评两种构建方法。朱志荣认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性问题,是观念、方法和技术性操作的统一。李伟提出“言”才是全面理解“诗言志”内涵的法门所在。吴福相认为刘勰是提及意象论的第一人,其意象论隐约贯穿全书,自成一潜体系,且直指审美意象论。杨柏岭认为,唐宋词中渔父、垂钓、扁舟、湖海等系列形象所固有的传统自由德性,既得到了具有解放色彩的词体的延续,也经过了以富为美的词体的改造。李瑞明提出梁启超晚年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是以“情感中心”为关注点,其中对情感表达方法的现代解释,表露出中国文学的根本原则:“比兴”理论的感发志意。彭玉平认为,许文雨的《人间词话》研究第一次从文学批评历史角度,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列为中国文论的殿军。代迅从中国文论的古传统和现代新传统的深刻差别入手,探索了托尔斯泰艺术理论和这两种不同的文论传统之间的复杂纠葛。(李伟)

7

12第2期 王漫天,等:公益创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我国创业板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谈我国创业板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我国创业板的现状 1、与主板市场相比,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是指那些上市标准低于传统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主要为处于 初创期、规模小、但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机会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 易市场。 1.创业板主要为高科技企业服务。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处于初创期、规模小、 但成长性好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只能有一项主营业务,但允许主营业务的周边业务。主板市场 上的公司可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业务。 2.创业板上市门槛更低。我国创业板市场在盈利要求方面,一是要求发行人最近2年连 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二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 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只要符合其中任意一条便达标。而我国主板市场要求联系3年盈利并具备3年业务 记录。 由此可见,与主板上市条件相比,创业板的上市门槛有所降低,意味着创业板市场面临着 比主板市场更高的风险。 2、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面临的风险 1、利率风险 一国利率的高低对创业板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率的提高,一方面使场内资 金转向银行和债券;另一方面,使公司借贷成本增加,导致公司因融资能力相对减弱不得 不选择缩小生产规模,从而利润降低,股票价值下降;同时,利率的提高还会促使风险规 避者退出证券市场,进一步导致股市下跌。 2、汇率风险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外贸型中小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进一步加大。比如,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在人民币汇率的单边升值走势下,以未来美元现金流的现值 衡量企业价值,将出现较大幅度的缩水,从而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融资能力及投资价值,同 时,人民币持续升值,会使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受损,导致股市下跌。 3、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激烈的今天,创业板市场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国 际宏观经济状况息息相关,某一国家、区域乃至某一行业的经济波动都会引发我国刚刚起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XX年3月5日张副县长的工作安排,分析农业、林业、畜牧、发改、创新、经贸等部门提供的材料,对我县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产业富县战略举措,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和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经济,全县已初步形成了电力、糠酒业、矿产业、畜牧业、生物创新产业、旅游业六大支柱产业集群,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12月28日南沙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标志着**县支柱产业培植又迈上新的台阶。**县产值突破亿元的产业已达5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产业集群覆盖面积达到xx平方公里,涉及全县14个乡镇。 XX年,六大产业集群完成总产值xx元,占全县民营经济总产值的xx%;实现产品销售收入xx元,其中出口创汇xx元;实现利税xx 元,发放从业劳动者报筹xx元。 电力产业 完成投资14304万元,南沙电站完成投资9300万元;麻栗寨河

二级电站完成投资720万元;农网三期改造工程完成投资3000万元;南沙至小新街35千伏线路建设完成投资700万元;电力设施修理改造完成投资584万元。 糖酒业 年产5万吨燃料酒精改扩建工程已建成投产。 矿业产业 与红河钢铁厂进行合作,南砂矿业公司投资XX多万元,成功地对马街铁矿进行资源整合;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县黄金有限责任公司产权转让给云南华西矿产资源公司的工作已全面完成。 畜牧业 XX年,生猪存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肥猪出栏xx万头,同比增长xx%;实现畜牧业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实现肉类总产XX9吨,实现畜牧业产值2.61亿元,与前XX年的1997年同比,肉类总产年均增长1492吨,年均增长率40.9%,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2023万元,年均增长52.67%。 生物创新产业 **县国土面积2189.88平方公里,林业用地175.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3.5%,其中:有林地124.05万亩,灌木林地27.02万亩,疏林地0.4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21万亩,苗圃地0.07万亩,宜林荒山20.98万亩,森林覆盖率41.0%。 1.膏桐 据调查,**县适宜发展膏桐的土地资源总面积为60万亩,适宜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与成长性问题调研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与成长性问题调研我国创业板市场历经两年多的发展,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本市场体系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部分高科技、高成长性的企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在其发展过程中,整体上呈现如下特征: 1. 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 截至20 1 1年1 2月30日,已经有28 1家公司成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上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同期主板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为72家,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为360家。图2—1显示了2009第四季度以来,各个季度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三个市场中上市公司的数量。数据显示,自创业板市场开板以来,在主板市场上市的公司数量明显少于在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同时,2010年第四季度以前,在中小板市场上市的公司数量略多于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而步入20 11年以后,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数量逐渐多于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这说明了,随着人们对创业板市场的逐步认识,其融资功能越来越被中小企业所利用,这不仅完善了我国的证券市场结构,也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提供了难得的融资渠道。 2. 上市公司规模较小 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大多处于成长初期,相比较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而言,它们的规模一般较小。图2—2分别列示了截至201 1年12月30日,创业板、主板和中小板市场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从图中可以看出,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平均远远大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截至2011年l 2 月30日,创业板市场的平均市值为26.5亿元,其中市

值最高的是碧水源,达到了134亿元,市值最低的是新宁物流,仅为7.7 亿元,而与创业板市场同期上市的主板公司平均市值达到了284.6亿元,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1 0倍,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平均市值也达到了42.5亿元,将近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2倍。 3. 上市公司区域分布相对集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其开放、包容的环境使得一大批高成长性、高科技含量、创新型的企业在这里诞生,这些企业符合创业板市场的上市要求,也更受到创业板市场的“亲睐”。图2—3列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情况,由图可知,长三角所属的华东地区以及珠三角所属的华南地区在创业板市场中拥有着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分别为109家和64家。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首都所在地,有着52家公司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而我国的东北地区向来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较为落后,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数量最少,仅为8家。另外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也分别有着26家、12家和10家公司在创业板市场上市。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在华东、华南和l 华北这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情况、产业发展情况有着一定的联系。经济发展情况好、新兴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有着更多的公司能够在创业板市场上市,而经济发展状况较差、新兴产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在创业板市场 上市的公司数量也就越少。 4. 上市公司行业分布相对集中在创业板市场成立之初,证监会并没有对创业板市场内的行业分布进行细分,也没有对行业进行要求,只是提出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要符合“两高六新”的特点,“两高”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六新”指的是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2010年3月1 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指引中明确提出保荐机构应重点推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

中国创业板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现状_问题及建议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深层次影响研究”(2009GXS1K135)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1-03-16 作者简介:付剑峰(1982-),男,甘肃宁县人,公司金融学博士;研究方向:科技金融与创业金融。 中国创业板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付剑峰1,郭 戎2 (1.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4;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The Status Quo,Problems and Proposals of ChiNext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New-Tech Enterprises Fu Jianfeng 1,Guo Rong 2 (1.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4,China; 2.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38,China ) Abstract:ChiNext provides a huge development space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ese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development,SME financing,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However,there are some controversy and problems on the valu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the listing standards,the transferring from State-owned shares to the Social Security Fund,the usage of ultra-raised funds etc.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about the first anniversary operation of ChiNext,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hot issues about ChiNext,and proposes some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on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xt to support the High&New-Tech enterprise innovation.Key words:ChiNext;High&New-Tech Enterprise;venture capital 摘要:创业板为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发展、中小企业融资、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以及战略性新兴 产业的培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是,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创业板上市标准、国有股转持和超募资金用途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论与问题。本文基于对中国创业板市场运行一周年的数据分析基础上,对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推动创业板市场健康发展,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风险投资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起源于创业投资机制的萌芽[1],2009年10月30日,创业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正式挂牌交易,拉开中国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新篇章。 1创业板市场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 1.1 创业板市场有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截至2010年10月底,13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呈现出“高成长、高科技、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构成 一、场内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又称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唯一的证券交易场所,因此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上市买卖,投资者则通过证券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1、主板 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 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2、中小板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3、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GEM(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 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 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添砖加瓦。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 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 则之中。 二、场外市场 1、NEEQ(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全国中小企业 股份转让系统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 册资本3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 为公司股东单位。 2、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一般以省级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 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 有积极作用。 目前全国建成并初具规模的区域股权市场有:青海股权交易中心、天津股权交易所、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重庆股份转让系统、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大连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海峡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十几家股权 交易市场。

中国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课程作业题目:中国的电子政务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2014年月日

电子政务 --中国电子政务及其发展历程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我国的电子政务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发展的,目前已进入电子政务工程的全面建设阶段。 关键字:信息化;效益化;功能化;整体化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电子政务是沿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电子政务”这一主线展开的。具体来说,我国 的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初始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在国内引起热潮,政府机构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而且建立了一些信息中心。随着PC的普及政府机关也逐渐适应了 用计算机进行文件处理和传送等新工作方式。 1.起步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了一些工程,主要如1993年年底启动的“三金 工程”,即“金关”、“金卡”和“金税”工程。它们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 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 3.发展期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1999年被定为“政府上网年”。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截至2001年1月底,以https://www.doczj.com/doc/b215707102.html,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 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3200个,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 4.整体发展期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电子政务建设的系 统指导和科学规划得到加强。2002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了《国 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专线规划》和《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两者为中国电子政务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 2006年温家宝总理在对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的批示中明确指出:推进

中国创业板发展的历史回顾与趋势探讨

中国创业板发展的历史回顾与趋势探讨 内容摘要:2009年10月30日,历经十年的创业板终于正式在我国挂牌上市。本文通过回顾创业板十年历史,分析创业板自推出以来所出现的问题,来全面地看待创业板成立至今的情况。同时,根据现存问题,为创业板的未来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创业板历史现状建议 创业板由来及其历史回顾 1999年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向证监会提交了创业板立项报告;同年3月,中国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科技企业板块”。2000年4月,周小川表示,中国证监会将会尽快成立二板市场;同年10月,深市停发新股,开始筹建创业板。在2001年初,以纳兹达克市场为代表的全球股票市场出现单边下跌,红极一时的网络股泡沫破灭,引发了股票市场的一度混乱。因此,中央高层认为股市尚未成熟,创业板计划搁置。2002年,成思危提出以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度的-fi0业板“三步走”建议。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决议通过,推进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建设。随后,证监会同意深交所设立中小板,并于2004年6月,深交所恢复新股发行,8支新股在中小板上市。2006年,尚福林表示适时推出创业板并于次年3月表示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创业板上市。同时,国务院批复了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建立创业板市场。 2007年1月,新《公司法》开始生效,其导向为鼓励企业参与创业投资。 2007年,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扶持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关于促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 2008年3月,创业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fi0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2009年7月1日,中国证监会首次发布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投资者可在7月15日起办理创业板投资资格。2009年10月23日,我国创业板举行开班启动仪式,首批上市28家公司以平均56 .7倍市盈率于2009年10月30日登陆我国创业板。 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必须符合的条件 (1)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2)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此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公司持续增长。或最近一 年盈利,净利润不少于5000万元,并且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 (3)企业发行后的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创业板企业和在主板市场挂牌上市的企业有明显的不同。主板市场看中企业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规模。创业板则重视企业的成长性。具体说来,我国创业板市场定位的目标企业是“三高五新”型企业(高技术、高成长、高增值、新经济、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型服务业) 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低是“三高五新”产业的共同特点。在成立之初,由于企业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支持和较为高端的技术支持,固定成本高。一旦企业成功运营到一定阶段,其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会降低边际成本,带来高额收益。据统计,全国有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国家或省市级科技部门的认证。源源不断涌现的大批成长性企业既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新生力量,又是创业板市场的潜在上市企业。 宏观影响分析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创业板的启动拉开了中国资本市场多层次化发展的帷幕,使得资本市场能更好的满足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企业的要求。一方面,创业板为成长中的创新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优秀的中小企业开拓了一个较为广阔的融资平台。另一方面,作为风险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的灵活退出机制便利了创业资本和风险资本的顺利退出,提高了其流通性。

南浔区产业发展专题报告

专题目录专题报告一产业发展和平台建设现状.......................................... 第一节、全区制造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主要经济板块情况 (4) 第三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专题报告二制造业总量增长与结构升级 ........................................ 第一节、制造业总量预测.............................................................. 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第三节、产业选择量化研究............................................................ 第四节、结构调整与规模预测.......................................................... 专题报告三城镇经济等级体系划分............................................ 第一节、评价模型构建................................................................ 第二节、测评数据分析................................................................ 第三节、经济职能划分................................................................ 第四节、区域开发框架................................................................ 专题报告四产业集群组织和布局.............................................. 第一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第二节、产业集群组织形式............................................................ 第三节、产业集群空间布局............................................................ 第四节、产业集群培育措施............................................................ 专题报告五土地资源效率与供求分析.......................................... 第一节、现状土地利用效率............................................................ 第二节、全区土地供求分析 0 第三节、制造业产出密度分析.......................................................... 第四节、制造业投资密度分析.......................................................... 第五节、分行业土地利用强度控制...................................................... 专题报告六循环经济与绿色工业.............................................. 第一节、理论背景与现状政策导向...................................................... 第二节、三个层面的循环 (41) 第三节、重点行业发展策略............................................................ 第四节、三大循环系统和重点工程...................................................... 第五节、控制指标和推进措施..........................................................

24个国家电子政务的调研报告分析

艾森哲对全球24个国家电子政务的调研报告 前言 大约5年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便开始制定提供在线服务的规划方案,此后,在实施这些方案的过程中,他们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在线服务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提供的服务更快更省更容易实现个性化,而且效率更高,国民和企业能够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使用这些服务。 然而实践证明,要想把电子政务的优势变成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比如法律、管理、规章、社会和政治等种种因素,形成了一些复杂的制约条件,这是向电子政务过渡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埃森哲公司每年都进行一次涉及有关政府的全球性电子政务调研工作,以确定他们各自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在我们的最新调研报告《电子政务领导—将规划变为现实》中,我们发现,尽管发展速度比较慢,但是各个政府正在努力实现他们的电子政务规划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日益认识到,电子政务不仅要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而且要使这项技术成为改革政府运作方式的工具之一。他们开始认识到,这种改革并不只是将各种服务移到网上,而是必须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把国民放在电子政务的中心位置,将各个机构的在线服务集成起来,以简化交互程序,降低成本,改进服务。只有建立起合理的管理架构,并且与推动整个政府改革的政治意志相结合,政府服务的改革才能实现。

在这份调研报告中,我们概要地介绍了中国政府的电子政务运作情况,并且与我们在2002年调研的另外23个政府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不过应该指出,对这23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进行的调研是在2002年1月进行的,而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们的电子政务水平的排序很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去年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政府可能在较短的时间电子政务方面取得相当大的进展。因此,对中国与其他政府之间进行的比较并不是绝对的,只是用来说明他们电子政务运作的相对情况。我们把中国调研结果与其他政府进行了比较,并用对中国在电子政务方面取得的经验亦与其他政府进行了比较。 尤其是,我们考察了中国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了后发的优势。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政府电子政务起步

创业板市场功能

创业板市场的作用 创业板的推出完善了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机制,促进了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投资机会 在充分肯定创业板推出以来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资本市场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善。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业板市场建设的实践,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创业板市场创新和发展之路。创业板在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促进产融结合等方面的功能初步显现,正在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一是对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正在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创业板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链条,加快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对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正在发挥着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截止到10月22日,13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家,占比为92%,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较高成长性的创业板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已经成为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逐步发挥。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创业板的成功推出,不仅完善和丰富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有利地促进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和培育。截止今年10月22日,130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中,绝大部分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文化教育、传媒等领域,许多优秀企业借助创业板市场的平台,实现了产融结合,走上了创新驱动的快速发展轨道。 三是对创业板企业发展的支持效果初步显现。截止今年10月22日,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受理381家企业发行申请,已经核准141家企业发行。其中,130家企业已经在创业板市场上市,分布于24个省区市。已经上市企业共筹集资金947.62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投资7.29亿元。创业板企业上市后,总体保持了较好的成长性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已经披露2010年半年报的9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平均增长26.11%,利润同比增长22.65%。 四是对社会投资的带动效应持续增强。创业板推出以来,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中小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的热情,同时,也有利地带动了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民间资本的活跃和发展。创业板对民间投资的带动效应日益显现,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格局正在形成。 五是创业板市场交易活跃,运行较为平稳。多年来,创业板指数顺利推出,交易结算系统运转顺畅,平稳运行,创业板的功能不断完善,作用也在逐步显现。 创业板市场对创业资本和中小型高科技公司发展具有独特的资本市场支持功能,能为它们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氛围,包括连续筹资、推荐和优化等一般性功能。创业板市场主要是解决创业过程中产业化初期企业在筹集资本方面的问题,以及这些企业的资产价值评价、风险分散和创业投资的股权交易问题。此外,创业板市场具有独特的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机制。创业资本的特点在于以资本增值的形式获取投资报酬,并使其资本和投资活动保持周期流动性。当创业资本帮助公司渡过最具风险的时期后,就应通过创业板市场出售股票、场外交易、股权回购、兼并、清算等方式撤出,以获取投资效益并进人下一轮的创业。其中,创业板市场被认为是创业资本撤出的最佳渠道。

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对策 建议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8, 7(6), 856-860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b215707102.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b215707102.html,/10.12677/ass.2018.76130 Problems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owth Enterprise Market Pingping Xu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Jiangxi Received: Jun. 7th, 2018; accepted: Jun. 21st, 2018; published: Jun. 28th, 2018 Abstract After a decade of preparation, our GEM finally officially launched on the market on October 30th, 2009. This move has greatly enrich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apital market. This paper links theory with practice, draws lessons from some foreign mature GEM for research, deep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M,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perfect our GEM market. Keywords The GEM Market, “Three Highs” Problem, Information Disclosure, Exit Mechanism 我国创业板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 徐平平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 收稿日期:2018年6月7日;录用日期:2018年6月21日;发布日期:2018年6月28日 摘要 历经十余年的准备后,我国创业板市场终于在2009年10月30日正式向市场上推出,这一举措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形式。本文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并借鉴一些国外成熟创业板在发展

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

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研究报告 杨 锐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E-mail:lvublurr@https://www.doczj.com/doc/b215707102.html, 引 言 中国移动通信产业正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技术标准迈进。手机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正日益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的重要力量。伴随国际手机产业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和最大的出口基地,也造就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手机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本土厂商增强全球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与产业环境。产业集群已是地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以向高增值价值链环节攀登的重要载体。 中国手机产业处在动态发展变化的产业环境中。一方面日新月异的技术变化以及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手机产品结构性、阶段性过剩导致国内手机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继续加大对低端市场开拓力度、黑手机猖獗使得国产手机品牌的市场空间受到上下挤压。企业面临如何根据既存资源与能力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向高附加价值环节延伸的压力。而充分培育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走产业集群与地区联动发展道路是实现我国手机企业、产业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 因此,探索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是当前中国手机产业在新形势下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国民经济分类,

本报告的手机产业指“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制造业”。本报告的手机产业集聚是指与生产最终手机产品相关的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具有贸易联系或非贸易联系的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内进行资源交换和价值增值的关系网络。 一、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手机产业集群的形成 (一)全球手机产业区位及产业特性分析 1.全球手机产业区位分布 手机产业的全球布局与通信技术的演变是密切相关的。手机产业全球布局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欧美等局部地区分布阶段(1988-1992年):手机通信技术处在研发、测试以及小量生产阶段,也即1G到2G发展初期,全球手机产业主要分布在欧美等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阶段(1992-1998年),随着2G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以及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全球手机生产巨头开始把生产布局扩展到全球范围,尤其是向中国、马来西亚、印度、菲里宾等发展中国家转移进行离岸生产。中国的手机产业集群也正是在这阶段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布局阶段(1998年-),即在2G技术向3G技术过渡时期。手机产业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需求,以及逐步完善的市场体系、制度等投资环境的改善,使得众多跨国公司把整个手机产业价值链进行全球范围内布局。 在产业的全球转移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凭借廉价劳动力等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吸引了全球价值链中的生产环节,形成了全球价值链下手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3 解决问题: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制约瓶颈和发展战略问题 关键词: 工业化·信息化·电子政务·政府上网·战略规划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世界上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是英国。到了20世纪初期,主要欧美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当前,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新中国诞生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虽已大规模展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迅速提高。但同已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依然较低,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社会劳动力和总人口中仍然较高;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不强;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不够高等。 对于目前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处于落后地位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信息化并不象已处于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那样,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政府坚定地去推动它。我国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但并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水平低造成的。面对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入世的挑战和网络经济的冲击,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提出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举措, 20世纪90年代,相继启动了以金关、金卡和金税为代表的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成立国家信息化工组领导小组,朱鎔基同志与温家宝同志先后担任组长,确定了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1997年,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005年7月2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首次发表有关国家信息化发展状况的政府文告――《 2005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系统全面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状况,指出信息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正在稳步提升。 在整个国家信息化战略中,电子政务建设被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手段和信息化战略重要推动力量,电子政务己经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和政府管理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安排。 1999年,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 2001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 “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把电子政务改革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12月15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作出了“启动国家电子政务工程,政府信息先行”的历史性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电子政务正是在这种信息化大背景和国家战略安排下产生和发展的。 发展阶段: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国内研究者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阶段进行了归纳,认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专业领域信息化、政府上网工程实施和全面电子政务建设四个阶段。

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论文关键词]产业集群;浙江台州椒江区;发展状况 [论文摘要]产业集群是一种大量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浙江台州椒江区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基本都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依靠内源性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属于原生型产业集群。其成功的路径、发展的经验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发展的政策建议。产业集群是一种大量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聚集的经济过程或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相继发展起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产业集群带。其中浙江地区产业集群是在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国有投资不多,外资引进较少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种依靠地区内生力量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其成功的路径、发展的经验以及目前面临的问题,对推动中国其他地区发展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为了实地了解浙江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状况,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调研小组对台州市椒江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组与椒江区相关部门召开了座谈会,随后实地考察飞跃集团、海正药业、星星集团、吉利汽车四家当地龙头企业,从政府部门和企业两方面了解地区产业集群具体成功路径以及在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一、椒江产业集群的特点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服务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产业集群内聚集的企业是属于同一特定产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或具有其他密切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集群内企业之间、企业与支撑机构之间产生紧密的合作关系。集群内企业是纵向专业化分工或横向竞争、合作关系,而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扎堆。同时,集群内企业能够充分共享技术、信息、人才、政策等公共资源;知识与创新能够通过产业链迅速传递,企业在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也大大提高。椒江产业集群有四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椒江产业集群以医药化工、服装机械、电子电器为主。2005年,医药化工、服装机械、电子电器分别占全区工业生产总值的29%、16%、17%。2006年1季度,医药化工、专用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的产值比前一年同期分别增长100.2%,332.8%,130.3%。第二,配套、协作基础完善。目前,在椒江已形成了模具加工制作、铸造、热处理、零件粗精加工、整机装配、产品包装、运输等前后相连的服装机械产业链,也形成了塑料加工、制冷器件加工、包装纸箱、泡沫等与家电制造行业相关的配套产业,工业园区的建立更为各种配套、协作提供空间优势,各种资源环环相扣,相互依存。因此,配套产业的完善是椒江产业集群优势的又一体现,它使得许多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减少了成本,降低了风险。 [!--empirenews.page--] 第三,龙头企业居国内领先地位。椒江区医药化工、服装机械和电子电器产业集群中都有居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优秀大企业。海正集团、飞跃集团、杰克控股集团、方远集团、星星集团入围全国500强企业。这些大企业带动了周围相同或相关产业的小企业发展,并在生产技术方面起示范作用。海正药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全国重点化学原料药骨干企业和出日创汇企业;飞跃集团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年产各类缝纫机200万台,“飞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进入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加强。第四,产业外向度高。椒江区产业外向度高,200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与外贸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已分别达到48.3%和31.7%。服装机械、医药化工和家用电器企业一半以上产品用于出口。海正药业公司80%以上的原料药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特别是在欧美地区拥有领先的市场份额;飞跃、宝石等缝纫机整机制造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最具竞争力的缝纫机品牌企业,飞跃集团所生产的超高速包缝机、绷缝机占世界总产量50%。一批优秀企业还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客户网络和研发基地,这对稳定市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大有帮助。 [1][2][3]下一页二、椒江产业集群成功路径椒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基本都是在市场化进程中依靠内源性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属于原生型产业集群。民营企业家创新和创业是椒江产业集群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同时,地方政府采取柔性化和灵活性的“开明政策”,积极鼓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