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月日的知识点

年月日的知识点

年月日的知识点

年月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时间单位,用来表示一个日期。它由年、月、日三个部分组成,用来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年月日的书写顺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概念是一样的。

我们来看一下年。年是用来表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单位,通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2022年表示地球绕太阳一周后的时间点。在农历中,年的概念稍有不同,它是按照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来计算的,所以农历的年份会有所不同。

接下来是月。月是用来表示一年中的一个月份的时间单位,通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1月表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份,12月表示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天数,比如1、3、5、7、8、10、12月有31天,4、6、9、11月有30天,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最后是日。日是用来表示一个月中的具体一天的时间单位,通常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1日表示一个月中的第一天,31日表示一个月中的最后一天。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日和月的顺序可能会颠倒,比如美国的日期格式是月/日/年。

年月日的知识点还包括闰年的概念。闰年是为了弥补平年的时间长度与地球公转周期的不精确性而设立的。闰年有366天,多出的一

天就是2月29日。闰年的计算方法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是闰年。根据这个规则,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不是闰年。

年月日的知识点还涉及到日期的计算。我们可以通过加减年、月、日来计算一个日期之后或之前的日期。例如,我们可以计算出某个日期的第二天是哪一天,或者计算出某个日期的前一周是哪一天。

总结一下,年月日是表示一个日期的时间单位,由年、月、日三个部分组成。年表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月表示一年中的一个月份,日表示一个月中的具体一天。闰年是为了弥补平年时间长度与地球公转周期的不精确性而设立的,闰年多出一天。我们可以通过加减年、月、日来计算日期。年月日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帮助我们确定具体的时间点。

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单元知识点 1、与“年”有关的知识 (1)一年有12个月,半年是6个月,平年全年365天,闺年全年366天。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1.年份的末位是单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年、1985年、 2.年份末位是双数看末两位是否是4的倍数。 3.后两位都是0的用前两位去除以.整百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年 是闰年,但1900年不是闰年。) (3)周年的计算方法:末位年份-开始年份=周年 2、与“月”有关的知识: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一个平月(二月) (1)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 (6)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31×7+30×4+28=365)。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31×7+30×4+29=366)。 (9)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 (10)平年全年有365天,有52个星期零1天, 闰年全年有366天,有52个星期零2天。 (11)常用的节日、纪念日一定要记住: 元旦: 1月1日爱耳日:3月3日妇女节:3月8日 植树节:3月12日劳动节:5月1日儿童节:6月1日 爱眼日:6月6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 教师节:9月10日爱牙日:9月20日国庆节:10月1日 残疾人:12月3日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时间——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与时间相关知识 与“年”相关的知识: 1、一年=12个月半年=6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例如:1968年-闰年,1954年-平年,1900年-平年,2000年-闰年。 判断方法: (1)年份的末位是奇数1、3、5、7、9的,一定是平年。如:2011、1985……(2)年份末位是偶数的需要进一步判断,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①看末两位是否能被4整除,如:1928,末两位28÷4=7所以是闰年; 又如:1918,末两位18÷4=4……2所以是平年。 ②记住2000这个特殊年份是闰年。 3、推算周年的方法:末位年份-初始年份=周年 例如:(1)201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 2011-1949=62(周年) (2)2012年6月8日是小明9岁的生日,他是哪年出生的? 2012-9=2004(年) 与“月”相关的知识: 1、大月=31天全年共有7个大月 小月=30天全年共有4个小月 半个月=15天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 2、判断大月、小月、闰月(二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 (2)歌谣: 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 第二季度:4、5、6月。 第三季度:7、8、9月。 第四季度:10、11、12月。 4、区分“季节”: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冬季:12、1、2月。 与“日”相关的知识: 1、重要节日: 元旦(1月1日)节(1~2月)妇女节(3月8日) 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儿童节(6月1日) 党的生日(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 国庆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

年月日的五个小知识点

年月日的五个小知识点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年月日是非常常见的日期格式。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 活中,我们都要不断地和日期打交道。但是,你是否了解到年月日的一些小知识点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1.年份的奇偶性在公历中,年份的奇偶性有一个有趣的规律。我们可 以发现,除了能被4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其他年份都是平年。所谓闰年就 是指能被4整除的年份,而平年则是指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例如,2000年是闰年,而2001年则是平年。这个规律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计算年份。 2.月份的起源月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在古罗马时期,一年被 划分为十个月,从三月份到十二月份。这样的划分方式一直沿用到公元前713年。后来,为了与太阳的运行更好地对应,人们将一年的月份调整为十二个月,并且增加了一月和二月。这个划分方式至今仍然沿用,成为了我们熟悉的月份。 3.星期的名称星期是指一周的七个连续的日子,从星期一到星期日。 你是否知道星期的名称有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呢?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名称分别来源于古罗马的行星神和北欧神话中的主神。而星期六和星期日的名称则与犹太教和基督教有关。星期六是犹太教的安息日,而星期日则是基督教的主日。 4.大年初一与小年在中国农历中,大年初一指的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而小年则是指农历新年前的一天。在小年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传统的祭祀和准备工作,为过年做准备。大年初一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欢聚一堂,共度新年。 5.关于日期的迷思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日期,如“2012年12 月12日”或者“2022年2月22日”。这些看起来很有规律的日期往往给人一 种特别的感觉。但是,这些日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只是我们的感知和心理因素使然。这就是所谓的“日期迷思”,是人们对特殊数字和日期的一种主观感受。 通过以上五个小知识点,我们对年月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年份的奇偶性、月 份的起源、星期的名称、大年初一与小年以及日期的迷思,这些都是我们日常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日期相关的知识点。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年月日的知识!

年月日知识点整理

年、月、日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知识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1周=()天 1日=()小时 1时=()分 1分=()秒 2、1年=()月闰年=()天平年=()天 3、大月有()天分别是: 小月有()天分别是: 平年2月()天闰年2月有()天 4、判断是不是闰年的方法: (1)年份除以4 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2)年份是整百数的除以400,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 5、一年分为()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个月 第一季度是:共有()天(平年)()天(闰年) 第二季度是:共有()天 第三季度是:共有()天 第四季度是:共有()天 二、应用和方法 1、连续的大月有()月和()月,天数是共()天。 ()月和()月也是连续的大月。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天。 2、①平年:2月()天,全年()天;上半年有()天。 ②闰年:2月()天,全年()天,上半年有()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天。 3、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 如:52天 52÷7=7(个)……3(天)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6、通常每4年里有()个闰年,()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7、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2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2年是63周年。 2012 - 1949 = 63 8、24时计时法 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 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9、 1日=24时→今天的24时也叫明天的0时。(一天的结束也就是第二天的开始) 10、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12 减单位)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 加单位) 11、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 经过时间 12、经过的天数的计算:经过的天数 =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前1天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6 月 12日----30日 30-11=19天 7 月 31天 31天,8 月 1日-----17日 17天(合计:19+31+17=57天)

(完整版)年月日的知识点整理

年、月、日的整理与复习 知识点 1、一年有12个月,有7个大月(31天)分别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有4个小月(30天)分别是: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 注意:2月是特殊月,因此一年中第一个小月是4月。 2、一年中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1个季度: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 3、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平年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平年有365天,合(52)个星期零(1)天。 365÷7=52(个)……1(天) 闰年全年366天,合( 52 )个星期零(2)天。 366÷7=52(个)……2(天) 4、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普通年份÷4,整百年份(年份末尾有2个0或3个0)÷400,没有余数是闰年,有余数是平年。 5、上半年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这六个月, 下半年指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这六个月。 平年上半年有181天:31+28+31+30+31+30=181(天), 闰年上半年有182天:31+29+31+30+31+30=182(天), 下半年的天数是相等的,都是184天:31+31+30+31+30+31=184(天) 6、知道一年中的公历节日: 1月1日——元旦 3月8日——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 注意:2月29日出生的人,每四年过一次生日。 7、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 如:12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 凌晨4时4时中午12时12时 早上8时8时下午6时18时 晚上9时21时 注意:12时计时法必须有“凌晨、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词语。 8、计算两个时刻间的时间: 注意:从13时40分到15时10分,经过了多长时间? 方法:终点时刻减起点时刻,从小单位算起,不够减的向大单位借1当60用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

年月日知识点总结与典型例题 1.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 2、一年有365天,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一、三、五、七、八、十、腊, 大月(每天31天):1、3、5、7、8、10、12。 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月(每月30天):4、6、9、11。 四、六、九、冬三十天; 平年的二月28天,闰年的二月29天。 平年二月二十八。 3、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用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但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除以400. 4一年有12个月,分四个季度: 第一季度:1、2、3月;平年第一季度共31+28+31=90(天),闰年第一季度共31+29+31=91(天) 第二季度:4、5、6月;第二季度共30+31+30=91(天) 第三季度:7、8、9月;第三季度共31+31+30=92(天) 第四季度:10、11、12月。第四季度共 31+30+31=92(天) 5.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6.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典型例题 例1: 4年=( )月 5日=( )时 3个星期=( )日 5时=( )分 60个月=( )年 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今年的10月1日,共有多少周年? 例3:(1)银行从早上的8:30开始营业,到下午的5:10分停止营业,全天共营业多长时间? (2)明明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7时起床,明明一共睡了几个小时? (3)从西安开往北京的T42次列车19:30分出发,第二天7:23分到达北京。列车总共运行多长时间? 例4:城市运动会从今年的4月6日开幕,到4月的21日结束,运动会共开了多少天? 例5:暑假从7月6日正式开始,9月1日开学,暑假一共有多少天? 例6:博览会2014年4月25日开园,展期共184天。博览会什么时候结束? 例7:再1976、1998、2000、2005、2006、2008、2012、1900年中,是闰年的是( )。 例8:今年有( )个星期零( )天。 例9:

《年、月、日》知识点归纳(精选12篇)

《年、月、日》知识点归纳(精选12篇) 《年、月、日》知识点归纳篇1 第一课时年、月、日 【知识点】: 1 认识大月和小月 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观察年历,并进行填空、计算、比较发现各月份的天数具有一定的规律,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认识大月和小月。 2 认识平年和闰年 让学生观察附页中的年历,填出各年份中2月份的天数找出其中的特点:只有28天和29天两种情况。然后组织学生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年份中出现28天、29天的规律性:每四年中有一年的二月份有29天,其他年份的二月份都只有28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知道2月份是28天的是平年,2月份是29天的是闰年。 3 练一练 在练习中继续巩固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第3题则是更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季度,通过练习知道每个季度中有哪几个月。 第2课时看日历 【知识点】: 1、说一说是让学生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教师可以为学生每人准备一份今年的日历,让学生在独自观察的基础上从日历上知道某年某月是星期几。 2、找一找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一些重要节日。教学时先让学生在日历中独立找一找,找到这些节日,然后与同伴说一说,各个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3、练一练学习推算时间。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填一填,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推算的结果与方法。 第3课时猜生日 【知识点】:

创设过生日的情境,让同学们间接的说一说自己的生日,然后再请其他学生猜一猜,并说一说是怎样猜到的。这样的活动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的能力。 填一填 第2题是让学生加深了解2月2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只有4年才出现。 第4课时一天的时间 【知识点】: 1 看一看利用电视屏幕上的“节目预告”这一情境,让学生“看一看”大风车、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焦点访谈等节目的具体时间,并说说18:30、19:00、19:33、19:38、19:55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知道表示时刻的两种不同表示方法,初步认识24时计时法。并深入引导学生学会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的方法。 2 练一练在练习题中出现的各种情境,都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解答。 第五课时时间与数学(一) 【知识点】: 1、教材创设了一家人具体休息的时间和情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过程可以是:让学生按要求在日历上分别标出父亲、母亲、飞飞的休息日,然后进行反馈。 围绕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 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有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引导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休息日”“父母共同休息日”“母子共同休息日”“全家共同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填的方法。 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九月份日历,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观察,寻找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开放性思维能力。 2 练一练习题中的规律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规律,

年月日知识点汇总

年月日单元知识点 一、年月日知识 1、与“年〞有关的知识 〔 1〕一年有 12 个月 , 半年是 6 个月,平年全年365 天,闺年全年 366 天。 通常每 4 年里有 3 个平年, 1 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 4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 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400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 2〕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四年一闺,百年不闺,四百年又一闺〕。整百年必须是400 的倍数才是闺年〔例如: 2000 年是闺年,但 1900 年不是闺年。〕 判断方法:年份的末位是单数〔1、3、 5、7、9〕的一定是平年,如: 2021 年、 1985 年、年份末位是双数的需要进一步判断,看末两位是否是 4 的倍数。 个位是单数的为平年,个位是双数的用公历年份的后两位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 数的是闰年。后两位都是 0 的用前两位去除以 4。 练习: 1925 年是平年, 2000 年是闰年, 2100 年是平年, 1940 年是闰年, 2021 年是平年, 1938 年是平年, 2021 年是闰年。 〔 3〕周年的意义:方法末位年份-开始年份=周年 例如:我国 1949 年 10 月 1 日成立,到 2021 年 10 月 1 日过了 69 年〔 2021-1949=69 年〕,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9 周年。 计算周年:中国共产党是 1921 年 7 月 1 日诞生的,到 2021 年 7 月 1 日是建党 94 周年,列式 2021-1921=94 年。 2021 年 6 月 8 日是小明 9 岁的生日,他是哪年出生的?2021 -9=2003〔年〕 2、与“月〞有关的知识:一年有7 个大月, 4 个小月,一个平月〔二月〕 有31 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 7 个大月,是 1 月、 3 月、 5 月、 7 月、8 月、 10 月、 12 月。 有30 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 4 个小月,是 4 月、 6 月、 9 月、 11 月。 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 〔2〕歌谣〔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

年月日的知识点

年月日的知识点 年月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时间单位,用来表示一个日期。它由年、月、日三个部分组成,用来确定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年月日的书写顺序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概念是一样的。 我们来看一下年。年是用来表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单位,通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2022年表示地球绕太阳一周后的时间点。在农历中,年的概念稍有不同,它是按照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来计算的,所以农历的年份会有所不同。 接下来是月。月是用来表示一年中的一个月份的时间单位,通常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1月表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份,12月表示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天数,比如1、3、5、7、8、10、12月有31天,4、6、9、11月有30天,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最后是日。日是用来表示一个月中的具体一天的时间单位,通常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1日表示一个月中的第一天,31日表示一个月中的最后一天。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日和月的顺序可能会颠倒,比如美国的日期格式是月/日/年。 年月日的知识点还包括闰年的概念。闰年是为了弥补平年的时间长度与地球公转周期的不精确性而设立的。闰年有366天,多出的一

天就是2月29日。闰年的计算方法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也是闰年。根据这个规则,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不是闰年。 年月日的知识点还涉及到日期的计算。我们可以通过加减年、月、日来计算一个日期之后或之前的日期。例如,我们可以计算出某个日期的第二天是哪一天,或者计算出某个日期的前一周是哪一天。 总结一下,年月日是表示一个日期的时间单位,由年、月、日三个部分组成。年表示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月表示一年中的一个月份,日表示一个月中的具体一天。闰年是为了弥补平年时间长度与地球公转周期的不精确性而设立的,闰年多出一天。我们可以通过加减年、月、日来计算日期。年月日的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帮助我们确定具体的时间点。

年月日知识点汇总

(一)年月日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 (6)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个位是单数的为平年,个位是双数的用公历年份的后两位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后两位都是0的用前两位去除以4。 练习:1925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2100年是平年,1940年是闰年, 2009年是平年,1938年是平年,2016年是闰年。 (8)周年的意义:如我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到1999年10月1日过了50年(1999-1949=50年),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计算周年: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诞生的,到2015年7月1日是建党94周年,列式2015-1921=94年。 (9)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 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 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年四季,是按照农历的节气划分的,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季节和季度是不一样的,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根据温度变化进行区分的,而季度是根据月份区分的。(10)平年全年有365天,有52个星期零1天, 闰年全年有366天,有52个星期零2天。 (11)

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记录大小月: 一是拳头记忆法。(利用拳头关节的凹凸,边指着拳头边练,见书P18图:一月大、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二是口诀法:七前单月大,八后双月大。 (4)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如果强调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连续的大月合起来有62天。 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 (5)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6)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6月15日也是星期三。(7)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8)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 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末尾有两个0)的,必须是400的倍数(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练习:1996、2100、1960、2010、2009、1978年中哪几年是平年、哪几年是闰年。 (9)一年有四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列式。 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列式。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天,列式。 第三季度是月、月、月,每年固定是天,列式。 第四季度是月、月、月,每年固定是天,列式。 (10)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的365天有个星期零天,列式。 闰年的366天中有个星期零天,列式。 一、选择 1.小明吃了苹果的,小兰吃了桃子的,那么()。 A.吃得一样多 B.小明吃得多 C.无法确定 考查目的:了解单位“1”不同,对应的大小也不同。 答案:C。 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A,认为都是1个的,所以一样多。讲评时提醒学生注意单位“1”是不同的,故不能判断。 2.一根绳子长米,用去米,还剩( )。 A. B.米 C.米 考查目的:应用分数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A。需让学生清楚分数不仅可以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所以要写单位。 3.+()<,()里最大能填()。 A.B.C. 考查目的: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及加、减法的理解。 答案:B。

第四单元年月日知识点

第四单元年月日知识点 (一)年、月、日 ●1、(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①1世纪=100年② 1年=12个月③1周 = 7天 ④1日=24小时⑤1小时=60分⑥1分钟=60秒 ●2、熟记:一年有(12)个月,其中有( 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还有一个特殊月份——2月,平年的二月是28日,闰年的二月是29日。 2月既不是大月又不是小月。 ●3、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4、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平年和闰年的下半年都是(184)天。 ④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①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断平年闰年。年份÷4,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的就是平年,。 例: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1990÷4=497……2,1990年是平年。 1980÷4=495,1980年是闰年 ②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年的,用这个整百年份÷400,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有余数就是平年。(技巧:或者用整百年的前两位去除4,看是否有余数)例:1900÷400有余数,所以1900年是平年(不能用1900÷4); 2000÷400没有余数,所以2000年是闰年(不能用2000÷4); 2100÷400有余数,所以2100年是平年;2400÷400没有余数,所以2000年是闰年。 ●6、重要的节日:(常用的节日、纪念日一定要记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2008年8月8日8时元旦节: 1月1日妇女节: 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 国际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5月4日清明节:4月4日或4月5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建军节:8月1日 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圣诞节12月25日、

认识年月日知识点

“认识年月日"单元知识要点(打★的必须熟记) ★1、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2、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有7个大月)小月有4月、6月、9月和11月。(有4个小月) ★3、2月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根据年份判断平闰年方法以及步骤: ▲先看单双数,单数一定是平年; ▲双数用后两位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如:1998年,用98÷4,有余数,所以是平年。 ▲整百年份一定注意除以400,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如:1900年,用1900÷400,或者用19÷4,有余数,所以是闰年。 ★4、平年一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1天; 闰年一年有366天,是52个星期零2天。 ★5、一年有四个季度,第一季度:1月、2月、3月 第二季度:4月、5月、6月 第三季度:7月、8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 ★6、上半年:1—6月;下半年:7—12月 表格中数据可以不背,但一定要会计算。 ★7、纪念日 ⑴元旦:1月1日⑵妇女节:3月8日⑶植树节:3月12日 ⑷劳动节:5月1日⑸青年节:5月4日⑹儿童节:6月1日

⑺党生日:7月1日⑻建军节:8月1日⑼教师节:9月10日 ⑽国庆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 24时计时法: 1、把普通计时法写成24时计时法: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去掉时间名词(如凌晨4时写作: 4:00),时刻不变。中午12时过后的时刻,先去掉时间名词,再加上12 (如:下午2时:2+12=14 14:00); 2、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时: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在时刻前加上时间名词.中午12时过后的时刻,我们可以减去12,再在时刻前加上时间名词(如14时:14-12=2 下午2时); 以上4点知识点小孩知道即可。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正反转换都要会) 关键要处理好时间名词和数据大小是否变化

认识年月日知识点

“认识年月日”单元知识要点(打★的必须熟记) ★1、一年有12个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2、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有7个大月)小月有4月、6月、9月和11月。(有4个小月) ★3、2月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根据年份判断平闰年方法以及步骤: ▲先看单双数,单数一定是平年; ▲双数用后两位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如:1998年,用98÷4,有余数,所以是平年。 ▲整百年份一定注意除以400,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如:1900年,用1900÷400,或者用19÷4,有余数,所以是闰年。 ★4、平年一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1天; 闰年一年有366天,是52个星期零2天。 ★5、一年有四个季度,第一季度:1月、2月、3月 第二季度:4月、5月、6月 第三季度:7月、8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1月、12月 ★6、上半年:1-6月;下半年:7-12月 表格中数据可以不背,但一定要会计算。 ★7、纪念日 ⑴元旦:1月1日⑵妇女节:3月8日⑶植树节:3月12日 ⑷劳动节:5月1日⑸青年节:5月4日⑹儿童节:6月1日

⑺党生日:7月1日⑻建军节:8月1日⑼教师节:9月10日 ⑽国庆节: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 24时计时法: 1、把普通计时法写成24时计时法: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去掉时间名词(如凌晨4时写作: 4:00),时刻不变。中午12时过后的时刻,先去掉时间名词,再加上12 (如:下午2时:2+12=14 14:00); 2、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时:中午12时以前的时刻,直接在时刻前加上时间名词。中午12时过后的时刻,我们可以减去12,再在时刻前加上时间名词 (如14时:14-12=2 下午2时); 以上4点知识点小孩知道即可。 ★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正反转换都要会) 关键要处理好时间名词和数据大小是否变化

年月日知识点梳理

年月日知识点整理 1、24时计时法 在一日(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 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2、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十、十二月;有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4、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事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5、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90天(平年)91天(闰年) 4、5、6月——第二季度91天 7、8、9月——第三季度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 二、应用和方法 1、连续的大月有(7 )月和(8 )月,天数是共(62 )天。、12月和1月也是连续的大月。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 2、①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3、求有多少个星期?用天数÷7。→如:52天52÷7=7(个)……3(天)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①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6、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7 、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2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2年是63周年。(2012-1949=63)8、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9、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①1小时= 60分②1分= 60秒③1日=24小时④1周= 7天 10、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份思考 6 月12日----30日30-12+1=19天 7 月31天31天 8 月1日-----17日17天 (合计:19+31+17=57天) 11、1日=24时→24时也叫0时。 12、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12 减单位) 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12 加单位) 1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1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年月日知识点

《年、月、日》知识点整理 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7个大月) 1年 小月30天:4月、6月、9月、11月。(有4个小月) 12个月 28天: 平年7×31+4×30+28=365(天) 有52个星期零1天。 2月 29天: 闰年7×31+4×30+29=366(天) 有52个星期零2天。 ⑵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⑶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⑷7月和8月连续的大月,12月和1月是连续的大月。连续的大月合起来有62天。 如果强调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⑸一个大月和一个小月合起来是61天。例如3月和4月 ⑹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⑺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6月15日也是星期三。 ⑻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注意:2月29日出生的人,每四年过一次生日。 ⑼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 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末尾有两个0)的,必须是400的倍数(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⑽ 一年中特殊的日子: 1月1日元旦节; 3月5日学雷锋日; 3月8日妇女节; 3月12日植树节; 5月1日劳动节; 5月4日青年节; 6月1日儿童节; 7月1日党的生日; 8月1日建军节; 9月10日教师节; 10月1日国庆节; 12月25日圣诞节。 我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09年10月1日是国庆60周年庆典,到2049年时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 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举行开幕式,2001年7月13日申奥成功。 闰 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