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原状请求权的性质
- 格式:doc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10
权的性质。
目前,就恢复原状请求权的性质,存在两种相互对垒的观点,即一种认为恢复原状请求权是物权请求权,另一种主张其为债权请求权。
主张恢复原状是物权请求权的学者认为,物的毁损与物的灭失有所不同,如果造成灭失应当以金钱赔偿,但如果造成毁损则应当恢复原状。
尤其当被毁损之物并非可替代物时,侵害人更应当负修缮责任,不能够通过金钱赔偿的方法而请求权利人让与其物的所有权,故承认权利人对恢复原状或价格赔偿有选择权,其主动权在于权利人自身,所有权存在失其保障之顾虑亦不复存在。
主张恢复原状是债权请求权的学者有不同的理由。
其一,认为恢复原状是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的救济方式,如德国民法典第249条将恢复原状规定于债编,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213条也将恢复原状规定在债编之下,而我国的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都将恢复原状作为一种民事责任规定在侵权责任中。
其二,学者认为,物受毁损者,在被害人方面只得请求金钱赔偿,不得请求恢复原状。
其物已丧失全部经济价值者,固得请求全部价额之赔偿,其物丧失一部分经济价值者,亦只得请求毁损所减少之价格,不得令加害人取得毁损物之所有权而请求全部之价格赔偿,或回复其物之原状。
盖以物之效用,维在其经济价值,以金钱赔偿其价格,于受害人可得满足,于加害人亦较为便利也。
此种观点认为恢复原状请求权没有存在必要,完全可以由损害赔
偿请求权所替代。
其三,认为“恢复原状”是指对遭受损害的物之部分或全部修复还原,所以恢复原状请求权产生的前提是物的部分或全部毁损,而物部分毁损或全部毁损后残存之部分已非原来物权人享有的物权的物,此一物非彼一物也,比如汽车毁损已变成一堆废铁,房屋毁损已变成一堆残砖断瓦,权利人虽然对残存之部分享有物权,但此时享有的物权已非原物权也,原来的汽车和房屋的所有权已不复存在。
而物权请求权是以恢复原物权圆满状态为目的的,其行使是以原物存在为前提的,既然原物已不存在,那么产生物权请求权的根据——原物权也不存在了,所以恢复原状请求权不是物权请求权,它和传统的三种物权请求权有着根本的区别。
恢复原状请求权性质应和损害赔偿请求权一样应为债权请求权,就加害人来说赔偿损失与恢复原状只有形式上的区别,而无实质上的区别:对加害人来说,两种请求权行使的结果都是使其承受利益受损(赔偿金钱或者出资修理,对加害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对于受害人来说获得赔偿金用赔偿金出资修理或要求加害人予以恢复原状,也并没有什么实质不同,只不过因为原物权人是受害人,法律应该为受害人利益的保护多提供几种选择机会。
①这种观点将恢复原状请求权的行使设定在两种极端的场合:一是原物已经灭失,不存在原物的情形下,本来就不适用恢复原状,它忽略了恢复原状请求权的行使本来就是以原物存在为前提的;二是将从
金钱赔偿的角度来反面认识恢复物原有的价值、恢复物的效用的意义,其实是推翻了对物权保护的特殊意义就在于保护物的价值。
其四,学者认为,事实上,任何“恢复原状”,其客观上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故恢复原状之是赔偿的一种特别方式而已”。
②恢复原状的独特意义在于对物完满状态的尽可能维护和修补,如果将作为赔偿的一种特别方式,其是指也同上面的观点一样,忽略了恢复原状存在的本身异议。
因为任何事物在受到损害之后都不可能恢复到最初起始的模样,法律规定恢复原状只是从相对地角度来保护物权人对物的效用和价值的维护,而并非绝对地保持物不变化。
四、恢复原状请求权是物权请求权
上述学者的争鸣对研究恢复原状请求权的性质都是非常有思考意义的。
恢复原状,从其作为民事责任规定在民法通则时起,权利人就经常选用其作为维护权利的手段。
恢复原状也因此为司法界所熟悉。
但是恢复原状作为一种请求权,学者的讨论并不是很多,或者说并没有太多深入的探讨。
恢复原状的前提是物有损害,该请求权的目的是将物的损害恢复至物之本来状态。
这种权利的存在毋庸置疑,对物权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物权法将恢复原状作为物权保护方式规定在物权保护专章中,可见对物权人选择该权利的重视。
笔者认为恢复原状请求权是物权请求权。
首先,物权法将恢复原状规定为物权保护方式,为权利人在保护方式上提供更加充分
的选择:一则,当特定物遭受侵害后,权利人可以选择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保障特定的物的精神价值,同时保障特定的物在不能获得完全赔偿的情况下而使其恢复原来状态的权利。
二则,避免侵权人强以赔偿来要求权利人让与其特定的物的权利,使物的处分权牢牢地掌握在权利人手中。
在笔者所举案例二中,侵害人就是强以破坏粪坑来影响权利人的占有、使用,并试图通过金钱赔偿买走粪坑,以迫使权利人放弃对粪坑所占用土地的占有。
三则,利于物尽其用,引导人们树立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法律意识。
同时,物权法第36条规定恢复原状请求权也是对民法通则第134条第一款第(五)项恢复原状属于对侵害物权救济方式的进一步明确。
③
其次,恢复原状请求权是否为物权请求权要看其是否符合物权请求权的特征。
作为法律制度的物权请求权,尽管已被公认为是德国立法的贡献,但在立法技术上,德国以及瑞士诸国民法均未规定一般物权请求权。
因此,物权请求权被认为是一个学者根据法律规定概括出来的民法学的概念。
对此界定,不同学者之间的表述存在一定的差异。
德国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是物权人“消除物权的享有和行使所受到的妨碍,从而回复物权人原来完满的权利状态”的权利。
我国学者也对物权请求权有不同的表述,但各家表述虽然有异,但基本上并物多大分歧,基本上都认为,物权请求权是基于物权而生的请求权;是为维持物权的圆满状态的
权利;是在物权圆满状态有妨害或有妨害之虞时,得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以除去其妨害或防止妨害的发生。
基于以上分析,辜明安教授将物权请求权界定为:物权请求权,是指物权人于其物权的完满状态受到妨害或者有妨害之虞时,为保护自己的物权而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其包含下述含义:第一,物权请求权属于请求权之一种;第二,物权请求权指主体为物权人(在取广义包含占有内涵的场合系占有人);第三,物权请求权的行使条件是物权的完满状态受到妨害或者有妨害之虞;第四,物权请求权的目的在于物权人(或占有人)为保护自己的物权(或占有)的完满状态,亦即,其目的在于使物权不受妨害(地得以实现),这在德国法上学者称为“实现请求权”。
④恢复原状是物权人或者占有人在物遭受损害,物权的完满状态受到妨害时,而行使的请求权,关键是恢复原状请求权的目的是保护物的完满状态,这与损害赔偿得以金钱赔偿的异议完全不同。
所以恢复原状请求权符合物权请求权的含义,其性质应为物权请求权。
最后,从物权请求权和债权请求权的区分,看恢复原状是否属于物权请求权。
债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基于债的关系而产生的、请求特定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债权请求权的体系,根据债的发生原因来构建。
根据债的发生原因不同,产生不同类型的债权请求权,包括合同上的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返还请
求权、无因管理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一,二者产生的基础不同。
物权请求权基于物权而产生,当物权人对物权的圆满支配状态受到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即可行使物权请求权,以恢复其对物的圆满支配状态。
而债权请求权是基于债权而产生,其产生的根据具体包括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
第二,二者的目的不同。
从微观上看,债权请求权的目的在于满足债权人获得物质资料、知识产品、劳动力、服务等利益的要求;而物权请求权的目的在于恢复物权人对物的原有支配状态,满足物权人享受物的各种利益的要求。
从宏观上看,债权请求权的目的在于维护物的动态安全,即流通的安全;而物权请求权的目的在于维护物的静态安全,即占有、支配上的安全。
第三,二者对基础权利的依赖程度不同。
物权请求权以物权为其基础权利,与物权是不可分离的,它随着物权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物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随着物权的消灭而消灭,所以,它对物权的依赖性较强。
而债权请求权以债权为基础权利,但并非债权请求权一经产生,债权请求权就存在,只有当作为债权权能之一的“请求权”遭到破坏时,债权请求权才作为独立的救济性权利对债权进行救济,这种救济权利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可以离开债权的束缚,进行债权转移。
⑤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的规定,权利人既可根据合同、不当得利、侵权原因提出要求义务人恢复原状,也可以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基于
物权要求义务人恢复原状,当然首选是基于物权提起,更加能够保护物权人维护物权圆满状态的权利要求。
注释:
①孟兰.《论物权保护的恢复原状请求权》,《法制与经济》,2008年第7期.
②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167页.对此观点崔建远教授也是同意的。
参见崔建远:《绝对请求权抑或侵权责任方式?》,《法学》,2002年第11期.
③黄松有主编.《条文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146页.
④参见辜明安著.《物权请求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128页.
⑤潘劲松.《论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延边党校学报》,2010年第3册:第77页.参考文献:
[1]辜明安.物权请求权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2]孟兰.论物权保护的恢复原状请求权[j].法制与经济,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