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教的斋醮科仪

道教的斋醮科仪

道教的斋醮科仪

道教的斋醮科仪。俗称“道场”,谓之“依科演教”,简称“科教”,也就是法事。下面分六个部分加以介绍:

“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为斋戒、洁净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道收此礼,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洁身,谓之“修斋”的初为“积德解愆”,再则“和神保寿”,后为“专道”、“乐道”、“合道”,即为“修道”,此为修斋的最高境界。因此道教,重视修斋,并制定了一整套斋法。按照它的规模和作可以分为:

(一)内斋(极道):包括心斋、坐忘、存思等等(见《洞神经》)。

(二)外斋(济度):包括三篆七品,三篆指金篆斋、玉篆斋、黄篆斋;七品指三皇斋、自然斋、上清斋、指教斋、涂炭斋、明真斋、三元斋(见《洞玄灵宝玄门大义》)。

各种斋法有着不同的意义,如金篆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玉篆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黄篆斋“下拔地狱九幽之苦”等等。

现在全真派道士,仍保持食素。正一派道观在初一、十五或其它宗教节日,均要素食,等等。都是在持斋以奉道。

“醮”的原意是祭,为古代礼仪。《说文》曰其一为冠娶二为祭祀。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醮的祭祀一面,借此法以与神灵相交感。

“醮”亦有“醮法”。所谓“醮法”,指斋醮法事的程式、礼仪等规矩。

“醮”的名目很多,大凡世人有所需就会有相应的建醮名目,如祈雨九龙醮、正一传度醮、罗天大醮等等。斋法与醮法本不一样,后来相互融合,至隋唐以后,“斋醮”合称,流传至今,成为道教科仪的代名词。

“斋醮科仪”指醮祷活动所依据的一定法规。一般有阳事与阴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与幽醮之分。

清醮有祈福谢恩,却病延寿,祝国迎祥,祈晴祷雨,解厄禳灾,祝寿庆贺等,属于太平醮之类的法事。

幽醮有摄召亡魂,沐浴度桥,破狱破湖,炼度施食等,属于济幽度亡斋醮之类的法事。

宫观道众每逢朔、望日,重要节日,祖师圣诞,都要举行祝寿、庆贺等典礼,这些常行的仪规统属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一)

在中国的道教宫观里,道士们有时穿着金丝银线的道袍,手持各种的法器,唱着古老的曲调,在坛场里跳着一种有趣的舞蹈,这就是道教的斋醮科仪,也称“道场”、“法事”。

按照道教的解释,“斋”的意思是斋戒、洁净,就是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表示祈祷祭祀者的庄严和虔诚。“醮”的原意是祭祀,本来是中国古代礼仪后来被道教继承并发展。斋法与醮法来是不一样的,后来才相互融合,到公元7世纪以后,“斋醮”逐渐合称,流传到现在,成为道教科仪的代名词。“斋醮科仪”是指斋醮活动所依据的法规。

所有的道教宫观里每逢朔月、望日,重要的宗教节日,以及各派的祖师圣诞时,都要举行祝寿、庆贺等典礼,这些常行的仪规都属于斋醮科仪。

斋醮科仪(二)

道教的斋醮科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往往要通过建坛、设置用品、诵经拜忏、踏斗、掐决念咒等来共同完成。其中道士是最重要的,几乎所有的过程都是由他们来完成的,所以在道教中称他们为醮坛执事。首先,建醮必须先设坛,称为“醮坛”,又称法坛。“坛”就是指在平坦的土地上,用土筑成高台,用来祭祀天神和祖先。不同形式的斋醮,往往建有不同规模的坛。大型斋醮活动,通常筑有若干个坛,其中一个是主坛,叫做“都坛”,其余的叫“分坛”。其次,在斋醮仪式中,各有一定的称谓和职守的道士,统称为执事,主要有:高功,位居各执事之首;监斋,地位仅次于高功,是高功的副手;都讲,与高功、监斋合称为“三法师”,主管唱颂导引,也是高功的副手。这三种职位,在斋醮科仪中都有明确职能,共同发挥对科仪的主导作用。

另外还有其它职事,包括:侍经、侍香、侍灯、炼师、摄科、正仪、监坛、清道、知炉、词忏、表白等。与此同时,醮坛上还要有必要的设置和用品,主要有:供器,如香炉、烛台、花瓶、香简等;供养,如香、花、灯、水、果等;法器,包括两类,一类为仰启神仙、朝观祖师以及为了驱恶镇邪的器物(如朝简、如意、玉册、玉印、宝剑、令旗、令箭、令牌、天蓬尺、镇坛木等),一类为各种打击乐器,(如铙、铛、镲、铃、鼓、螺、磬等);以及幢幡、符简、章表、法水、手炉等。

斋醮科仪(三)

道教常用的斋蘸科仪主要有:

(一)早晚坛功课道教住观道士每日早晚例行的科仪。一是修真养性,二是祈祷吉祥,三是坚定道心,四是超度亡灵,五是体现宫观道风管理。

(二)祝将科仪祝将科仪是恭迎神真登临坛场,显示祖师赫赫威灵,降临坛场,以护经护道护坛庭,达到道门常清静。

(三)祭孤科仪常用于道教晚坛功课出坛中的一种科仪。即祭祀孤魂,为亡灵超度。

(四)祝寿科仪道教用于祖师圣诞之时的科仪。

(五)庆贺科仪亦为道教用于祖师圣诞之日的科仪,一般在祖师圣诞日白天举行。

(六)接驾科仪道教专用于玉皇巡天之晨的科仪,宫观于农历12月25日0点举行迎接玉帝圣驾大典。通过此仪延请玉帝降临人间,赐福禳灾,延龄益寿。

(七)大回向科仪常用于道场圆满时的一种科仪,通过此仪,仗道威力,愿罪消除,常转法轮,普度群品。

(八)进表科仪进表亦称“化表”、“焚疏”,是道教斋醮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科仪,广泛应用于各种大型的斋醮活动中。通过此仪,道士将书写信众祈愿的表文呈达天庭,祭告上苍;众圣降临坛场,赐福延龄,先灵受度。(九)水火炼度仪道教斋醮中常用的一种科仪,即用真水真火,交炼亡灵,拔度幽魂。(十)灯仪道教斋醮中常用的一种科仪。指以灯为主要法器的一种仪式,多在日落后举行。通过此仪,照耀诸天,续明破暗,下通九幽地狱,上映无福极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