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干部从政指南

研究生干部从政指南

研究生科级干部从政指南

27哥关于研究生科级干部有话说:研究生科级干部从政指南

闲来无事,谈谈研究生科级干部从政优劣问题,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有时觉得机关就象是一个刺猬群,刺猬之间离得近了,彼此会受到伤害,离得远了,在冬天来临的时候又太冷,必须得在温暖与疼痛中寻找一种合适的距离让我们得到一种平衡,于是我们在这一次一次的磨练中变得成熟,变得圆滑,而所谓的成熟和圆滑也只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而披上的一层“外衣”。

作为新加入机关队伍的年青人,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我们有我们的现实和未来,在这个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既没有必要妄自菲薄,也没有必要盲目自大。清晰理智客观的对待属于我们的这个时代,你才对自己负责,对你的职业负责,对你的国家负责。国家公务员制度自94年开始施行,原先机关进人模式仅有调入,军转,进人难度之大,大多数都是地方领导关系操纵下的安排,99年后招考制逐渐度完善,近些年数以十万计的应届毕业生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队伍,其中80年代左右出生的新一代可谓时代的宠儿,目前23~27岁的你正是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的主流人群。现在,公务员凡进必考已制度化,在中国各地,竞争上岗,公推公选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可以说,时代为有志于仕途发展、为国效力的青年才俊提供莫大难得的现实途径。

其实,无论你是否具有关系,或者出众的能力,作为新人,你已经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下面我就近些年新进公务员尤其是研究生科级干部的整体优势和劣势做尽量详尽的探讨。

(一)相对优势

1是年轻,是最大的优势。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可以犯错误,可以被包容。年轻,重要的是不断成长,因此也没必要和老干部比成熟,世故。哪怕你什么也不做,你已经进入这个队伍中排队等待机遇的降临。经验能力可以积累,但机遇只能随潮流诞生,以后竞争上岗,公推公选年龄和学历的限制其实就是国家为你制定的机遇,种种竞争模式都逐步正规化推广化,机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机遇,年龄层次的断档,公务员编制的有限性,都明确的指向个人发展的空间是实际存在的,充满机遇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你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

2 能力出众,对电脑运用能力擅长。我所说的好是指,身为新生代的你,来到机关,带来的新的一切都带着新时代的标记。平均水平超过了其他阶层的水平。举例来说,你在写作汇报材料时候,灵活借助网络的力量,到处搜索参谋,可以较快的搞定。很多报表统计你可以通过软件帮助统计,比过去的台帐记录

改进很多。一些电子政务的工作开展,幻灯片的制作,甚至迅速的打字速度都是你能进入重要工作流程的契机。

3 都是从研究生学历,进来就是副科待遇,起点比一般公务员要高很多,目前新进公务员有的三年甚至五年难得提副科(选调生快些)。有些应届生毕业的研究生们相对来说单纯,但素质较高,为人接物比老干部好。新进研究生不管怎么说,总的起点素质能力还是要高于一般的机关干部。因此,发挥个人热情,主动的性格特征,可以帮你拉来很多帮助者。和各种各样有作用的领导前辈多接触,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人,热情对待你工作业务对象,如果被别人背地里夸赞,可以获得很不错的声誉,为你的职业生涯加分。

4 活跃,爱玩。作为年轻人,爱玩,时尚同样也是你转换为你工作上的优势。在单位工会组织的节目中露上一手,或唱歌,或跳舞,或演奏,或演讲等等。积极参加单位或机关联合组织的足球篮球乒乓等比赛同样可以增加你的知名度,活跃分子还可以组织年轻干部,体现组织能力。很多进入机关的公务员,很多都曾经在学校的社团担任过业务骨干,因此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即使没有,很多也是党员或成绩优秀的同学,哪怕什么都没有,你应该有你自己的特色,发挥出来就是你的闪光点。

(二)普遍劣势

1 对政治环境不熟悉。主要表现为:不了解机关工作特征,对机关的潜性人际关系圈和规则不了解。机关是个等级森严的组织,官大半级压死人,年轻人会犯把村长不当干部的错误。但是因此畏手畏脚也同样要犯错误,很难开展工作。合理到位的处理关系是一门学问。尽量不要和领导,尤其是与直接领导发生下不了台的冲突,在机关中对小圈子的不了解,会犯下这样那样的忌讳。比如,和领导关系不好的人明的走的太近,会潜移默化影响你和领导的关系。

2 价值观念冲突。有些人期望过高,碰撞现实。机关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各有各自的立足之能,不要轻易的让别人发现看不起对方,机关中很看重面子,多尊重客气没有坏事。有些人厌恶溜须拍马,唯命是从,宠上欺下的人,却知道如何应对。对机关种种内情认识不清使得任何时期的年轻人都会犯种种的错误。在机关,最重的负担是劳心,而不是务事。也许许多你认为看似无所谓的同时,其实你已经犯了领导忌讳的错误。

3 时代娇子,不能吃苦。多做杂事,可以给领导和长辈同事留个好印象,但是能吃苦的人还是少了点。机关里的事情,特别忙的人还是少数。排除少数岗位,就算你把整个科室的事情做了,很可能没有企业的工作量大。这些基础的事情,如果没有清洁工或临时工,尽量还是早点到,主动做,可以给领导和长辈同事留个好印象,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更何况,你不做谁做,你做了大家觉得你这个新人很积极,很主动,定位比较明确。有的时候经常加班,也要让别人和领导知道,但是不要过分声张,让大家知道你忙,很辛苦就够了,但是不要让大家觉得你在表功,或过分埋怨。

4 看重眼前利益,不够踏实。工资待遇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接受现状,因为排除隐性收入,灰色收入等公务员的收入没有太大的起伏,可以说是旱涝保收。如果不愿意忍受暂时的困境,追求实际的利益,还是不要从事公务员职业的好,通过其他途径增收,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所以奉劝各位,面对现实,接受现实,毕竟你追求的现实利益会随着你的前途逐步提升。反之,不断的攀比,既无法改变现状,象一个女人一样东家长,西家短的传播流言,发闹骚,只会让决策者和别人对你的印象减分,影响你的前途。

上面说了很多年轻干部成长优劣,下面着重谈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走向。

第一步:试用期到副科实职期间,少说多做,多听多看,踏踏实实做事,低调做人。

第二步:授于副科实职后,在工作的同时要寻找机会,我所说的机会有选调机会,尤其是在两办纪宣组等部门工作的同学,一定要想法设法争取到在大领导(正处实职以上)身边工作的机会。一般来说研究生副科干部组织部门会安排搞文字材料工作。这个时候就看你的文字功夫了,一旦得到领导赏识的机会就要把握住。切不可大意。

第三步:提为正科后,争取得到下派上挂等机会。能到基层党政部门担任书记镇长等机会是最好不过了,从领导用人喜好来看(首选秘书、亲属或老部下),以后基层干部会得到很大关注。这里不得不提到村官们,别看他们现在很窝囊,几年后他们中的一些很有作为,毕竟这是习总亲自抓的工程,村官们不自诩为天子门生吗。切不可因为吃不了苦而放弃机会,这点宜昌市做的很好,宜昌研究生科级干部第一年基本上都在乡镇任职,一般担任副镇长乡长或副书记等职。

第四步:。。。。。。。。。。。。。这个就看个人造化了,毕竟能做到大官也一定是一小撮人,记住一命二运三风水四读书,不要太强求。。。。

下面谈谈宜昌、十堰、荆门、鄂州、黄冈各地招录研究生科级干部用人风向分析

纵观十堰、宜昌、鄂州、黄冈、荆门等地招录政策来看,宜昌侧重于基层党政干部(个人最看好宜昌一是宜昌是副省域城市二是宜昌对研究生科级干部培养重视程度三是宜昌在湖北官场的地位四是宜昌的经济发达水平)。十堰侧重于务虚型干部(首批研究生科级干部基本上都在党政机关从事文字材料工作),鄂州侧重于经济实干型干部(首批研究生科级干部第一年在工业园区锻炼),黄冈侧重于科教文卫农林干部(首批研究生科级干部基本上在事业单位任职),荆门和鄂州有些相似,或兼而有之。

仕途捷径: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的不成熟想法,主要针对未婚研究生科级干部。凭借自己的才貌能赢得地方上既得利益集团的赏识,可借助婚姻关系直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个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大家要清醒的看到,表面上很多大领导干部是外地人,其实在很多方面,实权是掌握在地方权势家族手中的。这个不多说,要靠自己去体会摸索。。其实姻亲关系特别适合外地研究生科级干部们,应该作为首选,当然这个

东西也靠自己去谋划,不要觉得这有多么可耻,我们的刘部长起家就是靠的是老婆关系,这算是条捷径。。研究生科级干部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来找寻自己的靠山(老乡,同学。校友,亲戚朋友等)要充分挖掘,千万不要一个人作战。尤其是外地人。

小结

我絮絮叨叨写这么多,要写得可读性很强是不可能的,况且间或还要看看电视,聊聊QQ,并且时间也不可能太长。所以,还是来个小结吧:

1、经济上,做公务员能发财的一定是一小撮人。在各种监督力量加强、民主建设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一小撮人中的一部分(不好说全部或绝大部分)还弄到身败名裂,甚至搭进卿卿性命。如果做公务员能发财是个普遍现象,那这个政权估计也为期不远了。

2、政治上,做公务员能做到大官也一定是一小撮人。大官不论如何定义,在权力的塔尖上只能是少数,否则都是官又何来官?

3、公务员是一个职业,善待能给我们养家糊口的每一份职业。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一个人也解决不了全部问题,一个时期也解决不了这个时期的所有问题。但任何时候,我们都应乐观积极,有所作为。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自己。

4、虽然要善待工作,但请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家人,他们才是你真正的亲人,而不是你的工作。

5、健康非常重要,你不爱护你身上的哪个器官,总有一天它会狠狠的报复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后果不再论述。我体会很深。

6、在2年之内发现自己在这条路上走不通,专业属于理工科的同学,尤其外地同学,远离父母家人,远离故土朋友,可以选择另谋出路。各位博士们,专业还是不要丢,国家培养一个博士也花了不少精力,不可浪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