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建工程安全监理工作要点示范文本

房建工程安全监理工作要点示范文本

房建工程安全监理工作要点示范文本
房建工程安全监理工作要点示范文本

房建工程安全监理工作要

点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房建工程安全监理工作要点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安全监理是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施

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的有效方法,并有利于提高工程

质量、确保工期、控制投资、降低安全生产风险程度,消

除了事故隐患,制止了建设行为中危险性、盲目性和随意

性。有利于实现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有利于规范参建各

方的安全生产行为。

一、模板承重架:

(1)施工方案的审查。对于模板和支撑系统的材料、

规格、接头方式、构造大样及剪力撑、水平杆均应具体注

明并有施工详图;立杆底部支撑结构应是有支撑上层荷载

的能力;模板立杆承重的施工荷载需保持两层或多层立

柱,立柱底部应设置木垫板,禁止使用砖及脆性材料铺

垫;为确保立柱的整体稳定应在安装立柱的同时,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力撑;立杆高度大于2米时,应设两道水平支撑;满堂立杆的水平支撑必须从纵横双向设置,其支架立杆四边及中间每隔四跨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力撑;立杆每升高1.5米至2米时,应增加一道水平支撑。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力撑;立柱的间距应经计算确定;当使用直径48x3.5钢管时间距不应大于1米。

(2)支模架所用钢管、扣件的进场检查。当支模架高度超过8米或跨度超过18米,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时,严禁使用扣件或钢管支撑体系,应采用钢柱、钢托架或钢管门型架的组合支撑体系;搭设模板所用的钢管扣件进场后应按要求进行抽检复试,如测试结果不合格,须进行调整和加固。

(3)现场搭设质量控制。审查搭设操作人员的资质;检查搭设是否按批准的方案内容进行;检查立杆、地杆、

水平杆、剪力撑的搭设、各部位扣件的数量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二、脚手架

(1)脚手架的搭设。脚手架应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脚手架支撑系统必须稳定可靠,对于满堂脚手架和100平方米以上的大面积支撑排架,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在搭设前应对所用的材料及搭设构件进行检查,即对钢管、扣件等受力构件进行检测;需对脚手架的连墙件进行强度、稳定性和链接强度计算,确保其可承受拉力和压力;搭设与拆除须由相应资质的架子工完成,并经施工单位安全管理门部复验后挂牌方可使用。脚手架一般可分为,单排架(24m以下可使用),双排架落地式双排回、门式脚手架,悬挑架,吊环架,电动爬升架,吊篮架等,材料为直径48x3.5钢管。脚手架设计应按现场情况

确定其型式。落地式双排架高度25m以下时,立杆间距1.20-2.00m。基础可素土夯实,上铺5cm厚木板,搭设高度25-50m时,应视现场地耐力情况,进行计算,不满足时,采用加固措施。搭设高度50m以上时应对基础和架体进行受力计算。悬挑架应对挑架进行设计计算。脚手架建筑物的拉结应牢固可靠,24m以下脚手架可采用柔性和刚性连接,24以上脚手架必须使用刚性连接,其连接位置符合设计要求。通常情况,架体与建筑物连接采用两步三跨,成菱形或梅花形布置。

脚手架的使用。在使用中严禁拆除主结点的纵、横水平杆、扫地杆和连墙构件,定期检查他们的连接牢固度,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高度在24米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高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定。

脚手架的拆除。拆除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且连墙件及随脚手架一起逐层、同步拆除。拆下的构件严禁高空抛掷。拆卸时设置安全禁区并由专人监护。

三、塔吊。

审核塔吊采用的机型,了解塔吊的自由高度和扶墙高度、超重力距、最大额定起重量、平衡重量及其他重要参数。确定塔吊的位置,起重臂在360°全回转的空间无障碍物。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度。基础地耐力必须达到设计说明中的规定,有地耐力报告和基础隐蔽记录。塔吊的安装、拆除须由资质的单位施工,安拆前审查安拆单位的资质是否符合要求(如等级有无超期等),安拆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安拆前要审查施工方案。安拆过程中要施工方项目经理在场指挥,监理人员旁站监督。塔吊可用塔身做避雷引下线,接地使用直径不少于8mm的圆钢与接地网进行焊接,冲击电阻值不大于30Ω,接地保护避雷器电阻不

超过4Ω。旋转臂架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以下架空线路最小水平距离应不大于2m,否则应有防护措施。塔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防事故发生。在施工过程中,随时检查塔吊的主要部件是否正常运行。

力矩限制器(防止超载)。

幅度限位器。

高度限位器(又叫行程开关)。

回转限位器,及上部回转运动左右方向不超过540°的限位。

卷筒保险装置,防止钢丝绳缠绕不当,越出卷筒之外的保护装置。吊钩保险装置,防止吊钩脱落。

对讲机与塔吊联络信号。

四、临时用电

1、审查施工单位的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内容包括安全技术原则和技术内容。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由施工单位技

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公章,报监理审查。在开工前15日上报有关单位。

2、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要求。

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并符合以下要求。

①接地接零:

a.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专用变压器供电的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保护接零系统。专用保护零线必须重复接地。接地电阻符合JGJ46-2005要求。

b.“三相五线制”供电干线,分干线必须敷设至各级配电箱、开关箱。

c.专用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截面积应相同,且不小于相线截面的50%。

d.专用保护零线在任何情况下严禁通过工作电流。

②配电线管:

a.架空线管必须用绝缘导线,以绝缘子支撑。专用电杆

或沿墙敷设,严禁设在脚手架或树干上。

b.引入建筑内供电线路,必须使用电缆穿钢管埋地敷设,引至各层的线路用电缆沿管井,电缆井、电梯井架设且每层不少于一个绝缘支点。

c.室外线路架设高度不小于4m,电缆线路可设定为3m,但应保证施工机械及运输车安全通过。过机动车道路的线路架设高度不小于6m。

d.室内供电线路安全高度不小于2.5m,并保证人员不触动线路。

③漏电保护:现场电器设备必须实行两极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流符合下列要求:

a.总干线动作电流不大于250mA,时间在0.2s内。

b.分干线动作电流不大于150mA,时间再0.1s内。

c.单台设备漏电保护,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0.1s内。

d.运行中发现跳闸,首先检查线路设备的绝缘情况,保护器失灵立即更换。

④配电装置:

a.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箱”的规定。

b.各种开关必须安装在带锁的配电箱内,严禁使用木质箱。

c.固定式配电箱下平距地1.3-1.5米内,移动式箱距地

0.6-1.5m内。

d.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能超过30m。

⑤配电箱内接线整齐、无外露导电,进出线孔设保护帽。

五、高处作业。

概念:凡距坠落面2m以上的作业为高处作业。

1、“三宝”的使用。

安全帽、安全带(使用3-5年)、安全网,安全网要

求为2000目/10c㎡,外脚手架施工时,密目网设在外排立杆内侧,并用1.96KN拉力的绳将网周边每隔45cm系在钢管上。当采用升降脚手架或悬挑脚手架时,除用密目网对外架外侧封闭外,还应对脚手架下部与建筑进行封闭。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缝隙≥15cm时,施工层以下每隔10m用平网封闭。在施工的电梯井、采光井、楼梯口除设有防护栏杆外,还应在井口内首层固定一道安全网,并每隔两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安全网。边长在1.5m以上洞口,挂平网防护,四周设栏杆。防护栏杆至上而下用密目网封闭。

2、“四口”及临边防护。

a.电梯井口防护。电梯口防护的高度不低于1.8m,电梯井口除设置固定棚门外,还应在电梯井内每隔二层(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平网,网与井壁间隙不大于10cm。

b.楼梯口防护。梯口与梯段边安装防护栏杆,两楼梯段

中间空隙大于15cm时,应作全封闭防护。

c.预留洞口防护。采用防护拉杆、加盖体、张挂安全网等措施。较小洞口用盖板盖严。边长在1.5m以上的洞口挂安全网,并在四周设防护栏杆等措施。

d.通道口防护。进出建筑物主体通道口应搭设防护棚。棚宽大于通道口,两端各长出1m,进深尺寸应符合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范围。坠落半径R分别为:坠落物高度2-5m 时,R为3m;坠物高度5-15m时,R为4m;坠物高度15-30m时,R为5m;高度大于30m时,R为6m。道路边缘与建筑物边缘距离分别小于坠落半径的,应搭设安全通道,其高度不低于3.5m,宽度不低于3m。安全通道及防护棚两侧设钢管立柱,并挂安全警示牌。其立杆沿通行方向通长设置扫地杆和剪力撑,立杆纵距不应超过1.2m。两侧设置隔离栏杆及八字撑,并挂满密目网,所有水平杆伸出立杆外侧10cm。顶部应严密铺设双层正交脚手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