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政策学-第三章-农业政策的制定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33
一、名词解释(5X4’)1.农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对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及环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措施和行动准则。
2.农业政策问题:由政府列入政策议程并采取行动来加以解决的一些特定的问题,是一些通过公共行为可能追求得到的需求、价值或改进的机会。
3.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好到这种程度,以至于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得到好处而同时又不使另一个人受到损失。
4.农业政策执行:是农业政策方案被采纳后,把农业政策所规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
5.农业政策评估:是根据某些公认的标准,运用合适的方法,对农业政策的机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检查、衡量、评价,以判断具体的农业政策是否有价值或有什么价值。
6.农业政策调整:是依据农业政策评估结论,对实施中的现行农业政策做某些必要的补充、修正和终止的动态过程。
7.权威资源:权威资源是农业政策执行活动的一种特殊资源。
负责执行农业政策的人员要使其执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则必须具备相应的权威。
权威不是赋予的,它是通过法律授权和行政授权来取得的。
(P61)8.经济剩余:是指在市场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商品供给和需求不断变化中实现均衡状态时获得的市场成本节约。
9.农业区域结构: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区域上的表现,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因为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农业生产在区域上的布局和分工。
10.农业部门结构:是指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农业生产结构来表示,具体可用各部门的产值、各部门产品的比例结构等来表示。
二、简答(30’)1.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P68-70)1)明确指导思想2)制定执行计划3)进行政策试验4)组织实施5)开展农业政策宣传6)农业政策执行的督查2.农业政策方案比较论证的基本要素(P47)1)农业政策信息。
不论是统计结果还是专家结论,或者是其它形式,与农业政策相关的信息是政策方案论证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