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39条

  • 格式:docx
  • 大小:37.07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劳动合同法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和谐与稳定。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是该法的关键条款之一,下

面就劳动合同法第39条进行详细解读。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及程序。具体内容如下:

一、用人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者订立劳动合同后还未上岗试用期内经

考核不合格的;

2.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3.劳动者严重失职,落下工作岗位的情形;

4.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

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5.劳动者因在一年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累计医疗期满六个月的;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弄虚作假,达到用人单位

开除的程度;

7.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隐瞒重要事实,对于用人

单位而言,不再与其订立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终止经营活动或者发生其他情况致使无法提供劳动

岗位的;

9.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者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

10.劳动者因劳动合同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三、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通知或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但是,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防止用

人单位滥用权力解除劳动合同。根据该条款,用人单位必须按照法定程序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该条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例如,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者在正式上岗后经考核不合格,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劳动者严重失职等等。这些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

十日通知或者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这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对于突然丧失工作的劳动者来说,经济补偿可以帮助他们过渡到新的就业状态。

此外,劳动合同法第39条还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用人单位终止经营活动或者无法提供工作岗位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应当提前通知劳动者,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总之,劳动合同法第39条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它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及程序,并明确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的经济补偿。通过遵守该条款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确保其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同时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实现和谐劳动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