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黄传河编写)小葵花课堂
- 格式:pdf
- 大小:654.68 KB
- 文档页数:10
《物联网工程基础施工》课程标准《物联网工程基础施工》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本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中起着核心地位的作用,实践性强。
学习本门课程需要有一定的《物联网概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等课程的相关知识,平行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短距离无线通信》《Java程序设计基础》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物联网工程从分析、选用设备、工程施工等关键技术。
本课程主要通过任务分析让学生了解项目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具有分析项目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任务实施让学生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通过工程配套开发使学生能够具体的开发一个简单的系统工程,并通过部署的硬件实现软硬件的结合,从而完成项目。
三、设计思路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物联网就已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为国家五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
本课程作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教学的主导思路是理论够用、实践为主,每个项目尽量还原了项目开发的过程,使学生有进入项目开发过程的感觉。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先帮助学生分析工程项目实施的目的及完成后将要实现的功能,然后详尽讲述项目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
最后根据工程实施的步骤完成硬件的联通和软件开发,综合调试实现相应的功能。
四、课程培养目标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一)知识目标和专业能力1.掌握物联网工程的特点,能够对工程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熟悉物联网工程施工中应用到的主要技术,熟悉物联网工程相关设备功能,能够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2.能够对智能感应门改造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实施,及软件开发;3.能够对社区自动照明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实施,及软件开发;4.能够对小区红外感应楼道灯光系统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实施,及软件开发;5.能够对车辆自动停泊计费系统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实施,及软件开发;6.能够对家居安防系统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实施,及软件开发;7.能够对小区智能化改造项目工程进行分析,实施,及软件开发。
2024年安徽省学业水平合格性信息技术上机模拟试卷(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分。
1.下列四组数应依次为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符合这个要求的是()A. 11,78,19B. 12,77,10C. 12,80,10D. 11,77,192.某国的一家大型连锁超市通过利用信息系统对大量的销售数据进行了特定的分析发现一个“奥秘”,于是这家超市就把尿布和啤酒这两种看起来没有关联的商品摆放在一起销售,结果销售量大幅增加。
原来,超市经营者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婴儿尿布通常是男人们下班时购买的,而他们在购买尿布时又会顺便购买自己爱喝的啤酒。
这个案例中的超市信息系统应用了大数据分析中的哪种技术?()A. 聚类分析B. 关联分析C. 分类分析D. 回归分析3.下列流程图用于描述判断一个数的奇偶性,其中虚线框中的图形应该是()A. B. C. D.4.计算s=1×2×3……×n的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虚线框中应填写的内容是()A. B.C. D.5.当前火热的无人驾旋技术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哪个领域的应用()A. 智能医疗B. 智能交通C. 智能安防D. 智能家居6.智能音箱是传统音箱升级的产物,是消费者用语音进行上网的一个工具,可点播歌曲、上网购物或了解天气预报。
它还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冰箱温度、提前让热水器升温等。
这些功能的实现属于物联网中的()A. 感知层B. 网络层C. 应用层D. 逻辑层7.若要将某次考试成绩发给学生或家长,以下哪种是最符合信息社会的做法()A. 给学生依次打电话告知B. 利用QQ私聊单独通知每个学生C. 将成绩文件上传至校园网信息系统,学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查询自己的成绩和排名D. 将成绩文件发到各班QQ群中8.()指网络环境下处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一种起连接作用的分布式软件,它主要解决异构网络环境下分布式应用软件的互联与互操作问题,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屏蔽实现细节,提高应用系统的移植性。
项目 1 设计无线遥控翻页笔——物联网通信技术一、项目分析本单元以智慧班级为背景,在学生最熟悉的教室情境中,运用物联网通信技术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本项目通过寻找老师上课使用翻页笔过程中的几个“痛点”,如USB 接收器容易丢失、鼠标翻页又不方便等。
从真实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运用物联网通信技术解决问题,设计一款无线遥控翻页笔。
二、学情分析学生上一单元学习了物联网数据采集技术,对于物联网如何感知识别“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对身边的物联网现象进行分析。
但学生对于物联网的“网”是如何连接的,感知到的数据是如何传输的,物与物之间是如何协同的,充满疑惑,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
学生在七年级学习过互联网,对于互联网协议、互联网数据的通信过程都有基本的理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另外,本节课以智慧班级为情境,学生非常熟悉,也有利于项目的开展。
三、教学目标1.素养目标认识物联网数据通信技术,了解常用的物联网数据通信技术特点,能够理解蓝牙连接与数据传输的过程。
2.项目目标选择合适的物联网通信技术,设计教室课件翻页器。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常见的物联网数据通信技术及其应用场景。
(2)分析蓝牙翻页笔的工作过程,了解蓝牙技术的特点。
2.教学难点通过蓝牙技术的分析,对比分析常见的物联网数据通信技术及特点。
五、教学策略通过设计无线遥控翻页笔的项目,带领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用物联网设备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师使用传统翻页笔的场景,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翻页笔设计的需求;然后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习物联网通信技术,对比它们的特点,找到蓝牙技术来实现翻页笔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编写程序实现功能,再连接主控板与教室的电脑,进行控制测试与展示,完成整个项目。
学生在选择物联网通信技术的过程中,对比不同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建立物联网数据通信的整体认识;在项目拓展中挖掘蓝牙技术的更多使用场景和功能,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蓝牙技术。
项目1查询公交信息便捷出行一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一、项目分析本项目是“物联网实践与探索”模块的第一个项目,意在通过公交信息查询方式的对比,体验利用物联网查询信息与利用互联网查询信息的不同,体会不同查询方式获取到的信息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怎样的便利,从而在万物互联的场景体验中,了解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异同,认识到物联网的普及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他们有一定物联网应用的体验,对生活中的物联网应用充满兴趣,但对物联网的认知几乎为零,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探索新知。
三、教学目标1.素养目标从认识物联网的角度,了解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与联系,感受万物互联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满怀信心地迎接物联网时代的挑战。
2.项目目标寻找公交出行更便捷的方式及实现便捷的原因。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身边的物联网应用,并能发现物联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2.教学难点(1)准确寻找到身边的物联网应用。
(2)清晰了解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异同。
五、教学策略本项目以“查询公交信息”项目驱动,大胆猜想,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真实生活情境开展实验验证,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感知物联网、了解物联网,发现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本项目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准备手机、平板等实验器材,其中智能手机可以使用教师的手机,让学生参与体验,同时投屏展示。
七、评价建议1.过程性评价教师以活动为载体,定期进行学习评估,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总结性评价学生能得出实验结论,大方、自信地在班级进行交流汇报,不仅仅能对公交查询的方式进行分析,还能寻找到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发现物联网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改变。
此外,学生还能通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对本项目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八、学习流程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可按下图所示环节进行,在每个环节中,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观察体验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