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标准及法规

饲料标准及法规

饲料标准及法规
饲料标准及法规

饲料标准及法规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二、兽药管理条例

三、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批准文号管理办法

四、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五、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

六、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

七、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八、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九、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十、禁止在动物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

十一、食品动物禁用兽药及化合物

十二、饲料标签(GB10648—1999)

十三、饲料卫生标准

十四、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十五、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十六、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十七、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十八、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十九、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

二十、无公害食品鱼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国际饲料分类法

(一)粗饲料(forage roughage)?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IFN形式:1-00-000。

(二)青绿饲料(pasturage plants feeds green)?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新鲜饲草及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种植牧草、草地牧草等。IFN形式:2-00-000。

(三)青贮饲料(silage)以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为原料,以青贮的方式调制成的饲料。IFN形式:3-00-000。

(四)能量饲料(energy feeds)?以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IFN形式:4-00-000。

(五)蛋白质补充料(protein supplements)以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大于20%的饲料。IFN形式:5-00-000。

(六)矿物质(minerals)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及化工合成无机盐类。I FN形式:6崐-00-000。

(七)维生素(vitamins)由工业合成或提纯的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在内。IFN形式:7-00-000。

(八)饲料添加剂(feeds additive)为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防止质量下降,促进动物生长繁殖,保障动物健康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但合成氨基酸、维生素崐不包括在内。IFN形式:8-00-000。

中国饲料分类法

中国饲料数据库根据本国传统饲料分类法与国际饲料分类原则相结合,建立了本国的饲料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分类方法。?首先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将饲料分成8大类,然后结合中国传统饲料分类习惯分成16亚类,两者结合,迄今可能出现的类别有34类,对每类饲冠以相应的中国饲料编码(feeds n umber of China,?缩略语:CFN)共七位数,首位为IFN,第二、第三位为CFN亚类编号,第四至第七位为顺序号。今后根据饲料科学及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仍可拓宽。这一分类方法的特点是,用户既可以根据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判定饲料性质,又可能根据传统习惯,从亚类中检索饲料资源出处,是对国际饲料分类IFN系统的重要补充及修正。

(一)?青绿饲料以天然水分含量为第一条件;不考虑其部分失水状态、风干状态或绝干状态时的粗纤维含量或粗蛋白质含量是否构成粗饲料、能量饲料或蛋白质饲料的条件。?凡天然水分含量大于或等于45%的新鲜牧草、草地牧草、野菜、鲜嫩的藤蔓、秸秧类和部分未完全成熟的谷物植株等皆属此类。CFN形式:2-01 -0000。

(二)?树叶类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刚采摘下来的树叶,饲用时的天然水分含量尚能保持在45%以上,这种形式多是一过性的,数量不大。国际饲料分类属青绿饲料。CFN形式:2-02-000。另一种类型是风干后的乔木、灌木、亚灌木的树叶等,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的树叶类:?如槐叶、银合欢叶、松针叶、木薯叶等。按国际饲料分类属粗饲料。CFN形式:1-02-0000。

(三)?青贮饲料有三种类型。其一是由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调制成的青贮饲料(silage),或在新鲜的植物性饲料中加有各种辅料(如小麦麸、尿素、糖蜜)或防腐、防霉添加剂制作成的青贮饲料。一般含水量在65% ̄75%。CFN形式:3 -03-0000。其二是低水分青贮饲料(low moisture silage),亦称半干青贮饲料(h aylage)。用天然水分含量为45% ̄55%的半干青绿植物调制成的青贮饲料。CFN 形式与常规青贮饲料相同,即:3-03-0000。?其三是随着钢筒青贮或密封青贮窖的普及,从5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盛行的谷物湿贮?(grain silage)。目前常见的是以新鲜玉米、麦类籽实为主要原料的各种类型的谷物湿贮,其水分约在2 8% ̄35%范围。从其营养成分的含量看,符合国际饲料分类崐中的能量饲料标准,但从调制方法分析又属青贮饲料,在国际饲料分类中无明确规定。CFN形式:4-03-0000。

(四)块根、块茎、瓜果类天然水分含量大于或等于45%的块根、块茎、瓜果类。如胡萝卜、芜菁、饲用甜菜、落果、瓜皮等。这类饲料脱水后的干物质中粗纤维和粗蛋白质含量都较低。鲜喂时则CFN形式:2-04-0000;干喂时则CFN形式:4-04-0000,如甘薯干、木薯干等。

(五)?干草类人工栽培或野生牧草的脱水或风干物。?饲料在水分含量在15%以下(霉菌蘩殖水分临界点),水分含量15% ̄45%的干草罕见,多属半成品或一过性。有三种类型:?第一类,干物质中的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者都属于粗饲料,CFN形式为:1-05-0000;第二类,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粗蛋白质含量也小于20%者,属能量饲崐料,CFN形式:4-05-0000;另有一些优质豆科干草,如苜蓿或紫云英,干物质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而粗纤维含量又低于18%者,按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应属蛋白质崐饲料,CFN形式:5-05-0000。

(六)?农副产品类农作物收获后的副产品:如藤、蔓、秸、荚、壳等。已知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者都属于国际饲料分类中的粗饲料,CFN形式:?1-06-0000;其二是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或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者,按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分别属于能量饲料或蛋白质补充料。CFN形式:4-06-0000或5-06-0000。(七)?谷实类粮食作物的籽实中除某些带壳的谷实外,粗纤维、粗蛋白质的含量都较低,在国际饲料分类中属能量饲料,如玉米、稻谷等。CFN形式:4-07-0 000。

(八)?糠麸类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各种粮食的加工副产品。?如小麦麸、?米糠、玉玉皮、高梁糠等。在国际饲料分类中属能量饲料,CFN形式:4-08-0000;?粮食加工后的低档副产品或在米糠中人为掺入没有实际营养价值的稻壳粉等,其中干物质中的粗纤维含量多大于18%,按国际饲料分类原则属于粗饲料,崐如统糠、生谷机糠等,CFN形式:1-08-0000。其他类型罕见。

(九)?豆类豆类籽实中可供作蛋白质补充料者,CFN形式:5-09-0000;但也有个别豆类的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下的,?如广东的鸡子豆和江苏的

饲料法规考试题新编题

饲料管理人员法规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113题) *1、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2、《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所称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青贮饲料。(×) 3、饲料原料,是指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添加剂的饲用物质。(√) *4、浓缩饲料,是指主要由蛋白质、矿物质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5、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养殖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6、精料补充料,是指为补充养殖动物的营养,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为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食饲养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8、《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9、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是指为补充饲料营养成分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 *10、一般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保证或者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 *11、复合预混合饲料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1%(0.1%)且不高于10%。(×) *12、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质微量元素与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13、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应当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维生素需求。(√) *14、复合预混合饲料,是指以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中的任何一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为主,与其他饲料添加剂、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指由一种或多种的添加剂原料(或单体)与载体(carrier)或稀释剂(diluent,thiner)搅拌均匀的混合物 *15、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两类产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章现代饲料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节饲料企业原料质量控制过程 一、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原则问题: 1、公司技术人员应高度认识到向所有客户提供高度量的饲料产品是自身的责任,通过履行健全的质量控制步骤,向客户提供始终如一的设质量产品。

2、高质量产品是我们技术部全体人员的直接职责。 二、原料购买的质量控制 1、公司采购各种饲料,应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 2、原料供货方要提供担保书,声明该原料适合作配合饲料,并且原料中不含污染物和掺杂物。 3、对供货方的设施进行现场考察,再检查原料的标准规格。 4、要供货方提供原料的试验室资料和用作分析的代表性样品。 三、原料的接收质量控制 1、接收原料之前,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评估并与公司质量标准相比较: ①原料产品的颜色 ②原料产品的气味。 ③是否存在任何异物。 ④是否有昆虫侵扰的存在。 ⑤颗粒大小和质地。 ⑥水份含量。 2、任何一种原料不符合标准规格,技术部应该与采购部取得联系,有权拒收该批原料。 3、收原料须标明接收日期、送货者、并根据检验制度和留样观察制度进行检验并留样备查。 第二节现代饲料企业原料质量管理制度 1、凡进厂的原料必须质检,符合标准方可入库。 2、质检员须凭采购物料价格通知单或采购合同书或委托加工合同或计划进行质检。 3、质检员必须按规定的操作规程和检验方法进行取样质检,以感官鉴定为主,以仪器对照为准。 感官鉴定和仪器对照相结合 4、感官鉴定水份误差不准超过±0.5%,纯粮率或容积重等项误差不差等级,其他各项指标均不超过规定标准。 5、卸车时质检员必须监检,杜绝不符合标准的原料混入,发现异常立即停卸,不符合标准的原料必须退回。 6、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料退货时必须做好记录,经品管员复检后退货。 7、凡进厂的原料质检员必须按规定项目真写《质量监定证》。

河南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标准(2016版)

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行政处罚裁量标准 (2016版)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行政处罚 (一)行政处罚依据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提供虚假的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方式取得许可证明文件的,由发证机关撤销相关许可证明文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申请人3年不得就同一事项申请行政许可。以欺骗方式取得许可证明文件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行为的表现情形:提供虚假的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方式取得许可证明文件不足半年的。 处罚标准:由发证机关撤销相关许可证明文件,处5万元以上低于7万元罚款,申请人3 年不得就同一事项申请行政许可。 2.较重行为的表现情形:提供虚假的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方式取得许可证明文件在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 处罚标准:由发证机关撤销相关许可证明文件,处7万元以上低于9万元罚款,申请人3 年不得就同一事项申请行政许可。 3.严重行为的表现情形:提供虚假的资料、样品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方式取得许可证明文件在一年以上的。 处罚标准:由发证机关撤销相关许可证明文件,处9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申请人3年不得就同一事项申请行政许可。 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行政处罚 (一)行政处罚依据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没收所得、生产的产品和用于生产饲料的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以及用于生产饲料添加剂的原料,生产的产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其生产设备,生产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10年不得从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活动。 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但不再具备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而继续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限期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由发证机关吊销生产许可证。 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但未取得产品批准文号而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由

饲料企业从业人员法规考核试题及答案

饲料企业从业人员法规考核试题及答案 现场拟定会发卷(卷子为5类不同卷面,题目从以下题库中抽取) 一、判断题 二、1、饲料原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证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核发。(×)饲料原料应为单一饲料 2、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销售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3、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是指为补充饲料营养成分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 4、复合预混合饲料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1%且不高于10%。(×)不低于0.1% 5、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可以公布具有不良记录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名单。(√) 6、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由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制定并公布。(×)农业部 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两类产品。(×)三类产品、复合预混合饲料 8、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出厂销售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应当包装。(√) 9、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生产场所迁址的,应当向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提出生产地址名称变更的申请。(×)重新办证 10、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中违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行为。(√) 11、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对养殖动物、人体健康有害或者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应当通知经营者、使用者,向饲料管理部门报告。(√) 12、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可以查封违法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场所。(√) 13、抗生素滤渣富含蛋白质,又含有微量抗生素成份,对动物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所以国家规定可以作为饲料原料使用。(×)抗生素滤渣是不可以作为饲料的,当然不能喂猪。因为抗生素滤渣是抗生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三废”(国家农业部、卫生部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规定的),尽管含有的微量抗生素成分对动物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但由于其容易引起耐药性,并且未做安全性试验,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对养殖业的危害很大,所以抗生素滤渣是不可以作为饲料喂猪的 14、《饲料标签》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强制性 15、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包装物上应当附具标签。但是生产方和使用方另有约定的除外。(×)16、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核发。(×)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由农业部核发 17、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销售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包装、标签不符合规定,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销售的产品,可以并处违法销售的产品货值金额30%以下罚款。(√) 18、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对养殖动物、人体健康有害或者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应当在调查、取样、检验的基础上,经董事会研究决定是否停止生产。(×) 19、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自2012年5月1日起施行。(√) 20、定制产品可以不附具饲料标签。(×)可以不办理产品批准文号 21、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对其生产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负责。(√) 22、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企业生产的未经检验的产品出厂销售,应当经过质量负责人的批准,方可销售。(×) 23、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专职 24、饲料生产企业召回的产品,应当在企业质量机构负责人的监督下予以无害化处理或者销毁。(×)当地管理部门 25、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停产两年以上的,由发证机关吊销生产许可证。(×)注销 26、在生产过程中,以非饲料、非饲料添加剂冒充饲料、饲料添加剂或者以此种饲料、饲料添加剂冒充他种饲料、饲料添加剂,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撤销相关许可证明文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7、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8、以欺骗方式取得许可证明文件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9、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30、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的反刍动物饲料的生产线应当单独设立,生产线设备不得与其他非反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 料补充料生产企业(以下简称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 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第四条企业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本规范执行情况和生产经营 状况,认真履行年度备案和饲料统计义务。 有委托生产行为的,托方和受托方应当分别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企业实施本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原料采购与管理

第六条企业应当加强对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 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 以下简称原料)的采购管理,全面评估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以下简称供应商)的资质和产品质 量保障能力,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填写并保存供应商评价记录: (一)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应当规定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记录等内容; (二)从原料生产企业采购的,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及生产地址、联系方式、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评价单一饲料、饲料添 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原料通用名称 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三)从原料经销商采购的,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经销商名称及注册地址、联系方式、营业执照注册号、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四)合格供应商名录应当包括供应商的名称、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供应商为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 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评价日期 等信息。 企业统一采购原料供分支机构使用的,分支机构应当复制、保存前款

饲料化验员试卷附带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题号一二总分总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80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80分。) 1.《饲料检验化验员》国家职业标准对饲料行业检验化验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职业守则是:(),坚持原则,实事求是,钻研业务,团结协作,执行规程,注重安全。 A、按时上班 B、遵守纪律 C、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D、热爱工作 2. 所谓的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法律和纪律,尤其遵守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纪律。对每个检验化验员的具体要求是要做到()、用法及遵守企业纪律和规范。 A、知法 B、懂法 C、守法 D、A、 3. 对待职业和岗位,()并不是爱岗敬业所要求的。 A、树立职业理想 B、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C、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D、一职业定终身,不改行 4. 《条例》规定:()公布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产品质量标准,为行业标准;需要制定国家标准的,依照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A、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生产企业 C、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D、世界卫生组织 5. 《条例》规定:经营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产品标签以及无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经营,(),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A、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 B、只没收违法经营的产品 C、只没收违法所得 D、没收全部流动资金和厂房 6. 《条例》规定: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药品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没收违禁药品,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A、抗生素类药品 B、激素类药品 C、维生素类药品 D、抗病毒类药品 7. 《条例》中下列那种情况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A、生产、经营外省已经注册报批的饲料、饲料添加剂

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

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

附件: 关于发布《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的 公告 (征求意见稿) 为加强药物饲料添加剂管理,进一步规范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根据《兽药管理条例》规定,我部组织修订了《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及使用规范》(附录1、附录2),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本公告收载的品种按照规定取得“兽药添字”产品批准文号或《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可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并按照附录2规定的使用规范执行。 公告收载品种的质量标准变更或废止的,按照我部发布的同品种兽药质量标准或有关废止、禁止性规定执行。 二、除本公告收载品种及我部批准的其他药物饲料添加剂外,饲料生产企业不得在饲料中添加其他兽药。 三、饲料生产企业应按照本公告规定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禁止违反“添加量”规定,超量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禁止违反“适用动物”规定,在其他动物饲料产品中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禁止违反“注意事项”规定,生产不符合本公告要求的饲料产品。 四、饲料生产企业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的,在同一产品中添加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不得超过3种,且必须

在饲料产品标签中标明所含全部药物饲料添加剂成分的通用名、含量、适用动物、休药期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五、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农牧发〔2001〕20号、农业部公告第168号和农业部公告第220号同时废止。

附录1 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序号药物饲料添加剂名称 1 二硝托胺预混剂 2 土霉素钙预混剂 3 山花黄芩提取物散 4 马度米星铵预混剂 5 甲基盐霉素尼卡巴嗪预混剂 6 甲基盐霉素预混剂 7 吉他霉素预混剂 8 地克珠利预混剂 9 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预混剂 10 那西肽预混剂 11 杆菌肽锌预混剂 12 阿维拉霉素预混剂 13 金霉素预混剂 14 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预混剂 15 盐酸氨丙啉乙氧酰胺苯甲酯磺胺喹噁啉预混剂 16 盐酸氯苯胍预混剂 17 盐霉素预混剂 18 盐霉素钠预混剂 19 莫能菌素预混剂

饲料工业标准

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制定情况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徐百志 我国饲料工业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0年全国工业饲料产品总产量达到7429万吨,其中配合饲料为5912万吨,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分别为1249万吨和25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8%、6%、14%和13%。与此同时,饲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1998年全国饲料产品统检,配合饲料产品总合格率为89.3%,比1997年高18个百分点。饲料工业发达地区饲料质量合格率均在90%以上,其中山东省、广东省配合饲料合格率高达100%和95.2%。据饲料监测体系对商品饲料和养殖企业自配饲料及饮水质量的药物检测,今年上半年我国"饲料/水"卫生安全指标不合格率为3%,其中违禁药品检出率为1%,分别比去年降低4.8和5.5个百分点。这说明饲料企业的质量意识日益增强,在原料、生产、管理、销售和服务等环节注重质量把关,确保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 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对提高饲料产品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饲料工业标准的颁布、实施和监督管理,使饲料企业产品生产从无标生产到按标准组织生产,为国家对饲料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提供了依据,对保证饲料产品质量,净化饲料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促进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委和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认真开展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十余年间,经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由标准化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218项,其中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138项。国家标准中有9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余为推荐性标准。为方便大家查阅,及时了解饲料工业标准制、修订情况,现将有关饲料工业标准制定情况汇总如下。欢迎有识之士针对饲料工业标准化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一、国家标准(80项) 1.强制性国家标准(共9项,其中基础标准2项、产品标准7项) GB7294-1987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GB7298-1987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B6 GB7299-1987 饲料添加剂 D-泛酸钙 GB7300-1987 饲料添加剂烟酸 GB7301-1987 饲料添加剂烟酰胺 GB7303-1987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 GB9841-1988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B12(氰钴胺)粉剂。 GB10648-1999饲料标签 GB13078-1991饲料卫生标准 2.推荐性国家标准(共71项,其中基础标准3项、测定方法54项、产品标准14项)

饲料企业从业人员法规考试(试题五)

饲料企业从业人员法规考试 试题(五) 一、判断题 1、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应办理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X) 2、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由发证机关撤销生产许可证,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 次申请生产许可(√) 3、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对单一饲料的使用作出限制性规定(X) 4、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损毁的,应当在15日内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5、企业应当在厂区内独立设置检验化验室,并与生产车间和仓储区域分离(√) 6、易燃或者其他特殊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包装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说明,并注明储运注意事项(√) 7、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不小于1吨/小时,混合机容积不小于0.25立方米(√) 8、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对养殖动物、人体健康有害或者存在其他 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 9、对应当召回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不主动召回,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饲料 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应召回的产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撤销相关许可证明文件(√) 10、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生产许可的,饲料管理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并给 予警告,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生产许可(√) 11、混合型饲料添加剂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但不属于添加 剂预混合饲料的饲料添加剂产品(X) 12、液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线由包括原料前处理、称量、配液、过滤、灌装等工序的成套 设备组成(√) 13、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有与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相适应的厂房、设备和仓储设施(√) 14、定制产品附具的标签应标明“定制产品”字样和定制企业的名称、地址及其生产许可证编号(√) 15、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中不遵守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情节 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撤销相关许可证明文件(√) 16、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有必要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人员、设施和质量管理制度(√) 17、不按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和有关标准对采购的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 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用于饲料添加剂生产的原料进行查验或者检验,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撤销相关许可证明文件(√) 18、生产企业对召回的产品不予以无害化处理或者销毁的,由县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代为销毁,所需 费用由生产企业承担(√) 19、饲料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或者人数较少的,技术、生产、质量机构负责人原则上可以互相兼任(X) 20、《饲料卫生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21、已经取得生产许可证,但未取得产品批准文号而生产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情节严重的, 由发证机关吊销生产许可证(√) 22、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线应当单独设立,生产线设备不得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产品共 用(√) 23、《饲料标签》适用于自用饲料、可饲用原料和药物饲料添加剂(X) 24、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可以委托下级饲料管理部门承担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 许可申请的受理工作(√) 25、固态和液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车间应当分别设立(√) 26、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27、生产企业增加饲料添加剂产品品种的,应当按照企业设立程序重新办理生产许可证(√)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制度修订稿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制度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工人做好本职岗位的安全工作,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 2、要树枝本工种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应坚守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3、加强设备维修,经常保持作业场所整洁,搞好文明生产;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防护用品和操作工具。 4、要根据工艺要求精心操作,各种生产记录要正确,清楚、可靠;正确分析、判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工作前要进行设备检查,严禁带病运转,电工每天上班要对现场用电进行检查。 6、有权拒违章作业的命令。 7、车间要按规定配置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善。 产品标签管理制度 1、产品标签内容必须符合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标签有关规定,标签上的内容要与实物一致,与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的内容、样式、文字一致。 2、标签的设计必须经过技术部门批准,预留底稿后方可交印刷厂印刷采购。 3、标签购进时必须查看所购标签与公司预留底稿一致,是否有破损、模糊等问题,大小、内容、形状、颜色是否是符合公司要

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入库,标签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准做退回处理,必须请示主管领导后销毁。 4、标签入库必须专柜、专人保管,并详细做好记录。 5、标签使用时,管理员必须生产、技术部的生产指令,对标签实施定量发放,对每天剩余的标签必须如数退回,并严格做好记录。 6、公司必须每半年对标签内容进行一次技术审计,保证标签合格。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一、制定不合格品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二、适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及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识别和控制。 三、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各岗位职责: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控制;技术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验证和评审;仓储部负责对不合格玉米、小麦、麸皮、高粱的识别和控制;仓储部负责库内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存放;采购部负责不合格原料的处置;生产部负责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处置;相关部门参与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 四、不合格品制度工作程序 1、不合格品的识别:各相关部门依据《饲料原料采购标准》、企业标准,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1999年5月18日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1999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6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 本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饮料添加剂的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 ??? 第二章审定与进口管理 ???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 ??? 新研制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在投入生产前,研制者、生产者(以下简称申请人)必须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检测和饲喂试验结果,对该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以公布。 ???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由养殖、饲料加工、动物营养、毒理、药理、代谢、卫生、化工合成、生物技术、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 第五条申请人提出饲料、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审定申请时,除应当提供新产品的样品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 (一)该新产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 ??? (二)该新产品的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农业部关于公开征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2-09 为保障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对原《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共五章 25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规定生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由农业部核发;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证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核发。 二是统一规定了饲料生产企业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和程序。申请设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受理、审查和现场审核,并将审查、审核意见上报农业部。农业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作出是 否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申请设立其它饲料生产企业,由省级饲料管理部

门受理并做出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三是对委托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作了规范,规定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委托其他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生产的,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并向各自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受托方应当按照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委托方应当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委托生产的产品标签应当同时标明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的名称、注册地址、许可证编号和批准文号。 四是加强了对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后的监督管理。规定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应当按照许可条件组织生产,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应当报告发证机关。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填写备案表,将上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情况报企业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二、《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共23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是指我国境内研制的单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包括三类:境内外均未批准在饲料生产中使用的、境外已批准但境内未批准在饲料生产中使用的、境内已批准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是规定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应当向农业部提出新产品审定申请,并按照本办法的要求提交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申请资料和样品。

饲料标签GB10648-2013

饲料标签标准(GB10648-2013)2014年7月1号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原料标签标示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商品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原料(包括进口产品),不包括可饲用原粮、药物饲料添加剂和养殖者自行配制使用的饲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647 饲料工业术语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 10647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饲料标签feed label 以文字、符号、数字、图形说明饲料、饲料添加剂和饲料原料内容的一切附签或其他说明物。 3.2 饲料原料feed material 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添加剂的饲用物质。 3.3 饲料feed 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产品,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3.4 单一饲料single feed 来源于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饲料产品生产的饲料。 3.5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feed additive premix 由两种(类)或者两种(类)以上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为主,与载体或者稀释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3.6 复合预混合饲料premix

以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中任何两类或两类以上的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为主,与其他饲料添加剂、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含量能够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基本营养需求,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1%且不高于10%。 3.7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vitamin premix 两种或两种以上维生素与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维生素含量应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维生素需求,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01%且不高于10%。 3.8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trace mineral premix 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质微量元素与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其中矿物质微量元素含量能够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微量元素需求,在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1%且不高于10%。 3.9 浓缩饲料concentrate feed 主要由蛋白质、矿物质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3.10 配合饲料formula feed;complete feed 根据养殖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3.11 精料补充料supplementary concentrate 为补充草食动物的营养,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3.12 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 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3.13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feed additive blender 由一种或一种以上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但不属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饲料添加剂产品。 3.14 许可证明文件official approval document 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证,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以及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的统称。 3.15 通用名称common name

饲料法规考试题题

库法规考试题饲料管理人员一、判断题题)(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113(√)5月1日起施行。*1、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自2012年《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所称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2 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和青贮饲料。(×)、饲料原料,是指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添加剂3 的饲用物质。(√)(√)、浓缩饲料,是指主要由蛋白质、矿物质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4、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养殖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5 (√)例配制的饲料。、精料补充料,是指为补充养殖动物的营养,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6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食饲养动物的营养,为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比例配制的饲料。(×)而用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7、(√)《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8 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加剂。、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是指为补充饲料营养成分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9 (√)、一般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保证或者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中*10 (√)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且不高于10%%精料补充料或动物饮用水中 的添加量不低于1%()*11、复合预混合饲料在配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质微量元素与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12 配制的均匀混合物。(√)、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应当满足其适用动物特定生理阶段的维生素 需*13 求。(√)、复合预混合饲料,是指以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中的任何一种营养性*14饲料添加剂为主,与其他饲料添加剂、载体和(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diluent,thiner)或稀释剂与载体(carrier)或单体(×)指由一种或多种的添加剂原料()搅拌均匀的混合物(×)*15、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两类产品。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16、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由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农业部)制定并公布。(×) *17、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对其生产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负责。(√) *1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过程中违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行为。(√) *19、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0、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安全、高效(有效)、环保的原则。)×(. 、研制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应当向省级以上*21 ×)饲料管理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定申请。(、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研制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只要经动物饲喂试验和质量*22 ×)检验证明安全有效的,就可以投入生产和使用。()不签发证书*23、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由省级以上饲料管理部门核发。(×)65年。(×、新饲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务院令修订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2016年国务院令666号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产品,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本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保障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制度,对其生产、经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负责。 第六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违

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审定和登记 第七条国家鼓励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 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保证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 第八条研制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定申请,并提供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样品和下列资料:(一)名称、主要成分、理化性质、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检验报告、稳定性试验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和污染防治措施; (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试验机构出具的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饲喂效果、残留消解动态以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 申请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的,还应当说明该新饲料添加剂的添加目的、使用方法,并提供该饲料添加剂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分析评价报告。 第九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样品和申请资料交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对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由养殖、饲料加工、动物营养、毒理、药理、代谢、卫生、化工合成、生物技术、质量标准、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对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评审采取评审会议的形式,评审会议应当有9名以

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稻谷

农业行业标准《饲料原料稻谷》 编制说明(送审稿) 一、标准制定背景及任务来源 1、标准制定背景 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指没有去除稻壳的子实,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稻谷籽粒的外形结构主要由稻壳和稻米两部分组成。稻壳的厚度为25~30μm,质量约占谷粒的18%到20%。稻壳的厚薄和质量与稻谷的类型、品种、栽培及生长条件、成熟及饱满程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成熟、饱满的谷粒,稻壳薄而轻。粳稻的稻壳比籼稻的薄,而且结构疏松,易脱除。早稻的稻壳比晚稻的稻壳薄而轻。未成熟的谷粒,其稻壳富于弹性和韧性,不易脱除。稻谷脱壳之后即可得到糙米,糙米表面平滑有光泽。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我国稻谷年产量达2.0到2.1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7.5%,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6.9%,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产区遍及全国各地,主要产区分布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各品种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黑龙江、江苏、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和安徽7省的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国内六成以上。 稻谷营养成分与国际二级玉米相当,其中稻谷的蛋白质品质、氨基酸平衡性、微量元素含量甚至优于玉米。此外玉米所含的脂肪虽高于稻谷,但玉米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构成,不利于肉品质的提升和肉的储藏。然而稻谷的粗纤维含量比玉米高,适口性很差,营养成分的消化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直接用作饲料效果不佳,经脱壳处理后的糙米饲用价值大大提升,甚至优于玉米。但是脱壳处理的成本较高,导致糙米提供的单位重量的蛋白质的可比价格较高。因此,如果能培育出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出糙米率高的稻谷品种,作为畜禽的饲料是一条经济可行的途径。 不同品种稻谷的营养特性和营养成分有差异,其中干物质在86%左右,差异不大,粗蛋白质含量在5.3%到8.8%范围内,粗纤维含量在5.5%到12.5%范围内,粗脂肪含量在1.3%到2.5%范围内,粗灰分在3.0%到5.0%范围内,稻谷的营养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差异导致不同糙米之间的差异,脱壳后的糙米的粗蛋白质含量略有提高,粗纤维含量显著降低,不同品种差异较大。糙米可为猪、牛、羊、鸡

饲料法规复习资料1

饲料法规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新饲料添加剂:是指我国境内新研制开发的尚未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2.畜牧兽医行政法:是我国行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属部门行政法的范筹。畜牧、兽医行政法是调整畜 牧、兽医行政主体履行职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畜牧、兽医行政:是国家行政的一部分,是畜牧、兽医行政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畜牧、兽医事务进行 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4.畜牧、兽医行政司法:是指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主体作为争议双方之外的裁判者,按照畜牧、兽医行政 司法程序和畜牧、兽医行政法的规定,审理和裁决某些具体争议案件。 5.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是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对管理相对人采取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单方面 的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执法的组成部分。 6.非营养性添加剂:为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促进饲养动物生产,保障饲养动物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 而掺入饲料的少量和微量物质。 7.饲料原料:是指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添加剂的饲 用物质。 8.饲料产品认证:是指企业自愿申请,认证机构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按照有关标准或 者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合格评定的活动。 9.药物饲料添加剂:是指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释剂的兽药的预混合物质。 10.饲料: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 饲物质。 11.饲料监察员在各级人民政府农牧饲料行政管理机关领导下代表政府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进行监督、检 查,以维护饲料生产秩序的专业执法人员。 二、填空题 1.行政法由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监督法和行政救济法等组成。 2.畜牧、兽医行政的主体必须是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及依法授权机构。 3.饲料监察员在各级人民政府农牧饲料行政管理机关领导下代表政府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进行监督、检 查,以维护饲料生产秩序的专业执法人员。 4.畜牧、兽医行政司法包括行政复议、裁决和调解。 5.畜牧、兽医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 6.畜牧兽医行政法制监督分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社 会监督四种。 7.制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 添加剂的质量,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 8.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但乳及乳制品除外。 9.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者进货时应当查验产品标签、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和相应的许可证明文件;不 得对饲料、饲料添加剂进行拆包、分装,不得对饲料、饲料添加剂进行再加工或者添加任何物质。 10.我国畜牧兽医行政执法主要包括行政处理、处罚和强制执行三大方面。 11.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 三、简答题: 1.确保饲料安全的措施: ①加强饲料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 ②加大饲料安全执法管理力度 ③加强饲料质量监督检验工作 ④制订和完善饲料工业标准和行业标准 ⑤企业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