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纯绿色畜牧业.doc

纯绿色畜牧业.doc

纯绿色畜牧业.doc
纯绿色畜牧业.doc

原生态畜牧业

百亩计红叶杨林场立体利用放牧草鸡

企业化操作方案

罗似水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畜牧兽医局

一、养殖的条件

1、100亩红叶杨场地

如果要保证饲养的草鸡活动范围充足、饲草资源丰富、产品肉质优美、鸡只毛页整齐鲜美,最好按照每亩地放养100 只成鸡的标准执行。同时也是本地鸡好动、善啄的本性要求,所以场地要求必须宽阔。

当然,当地气候条件直接影响饲料的来源,不应该拘泥于上述标准,夏秋季节应该多放牧一些,冬春季节应该少放牧一些,幼小的鸡应该多放牧一些,成鸡及蛋用母鸡应该少放牧一些,基本标准应该在100 只鸡/亩的标准放牧,全进全出循环养殖。

2、育雏

草鸡育雏应该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和饲养方法,前一个月,必须在保温和通风科学合理的育雏室内育雏,前一周温度保持在35~37℃,以后逐渐递减。育雏室建成火道在下,中间架网结构,比较科学合理。育雏

最好按照每平方放养10~15 只雏鸡的标准执行。建设上,采取竹竿结构、上盖塑料薄膜和草苫,然后油毡盖顶。这种建筑,市面上造价一般在每

平方米80~150 元。

3、鸡舍

目前市面上多采取石棉瓦盖顶的简易搭建的鸡舍。

实践证明,采取竹竿结构、上盖塑料薄膜和草苫,然后油毡盖顶的

鸡舍,能够保证冬暖夏凉,有利于鸡只生长发育。造价大致8~10 元/平方米

现在有一些地方采用铁丝水泥杆结构,水泥杆作为主结构,铁丝结网,上面覆盖塑料薄膜,然后再覆盖两层遮阳90%的遮阳网,12 宽、30 米长的鸡舍造价在6000 元左右。主要好处是便于移动!

4、鸡舍布局

应该平布于每10 亩见方的地方建一处容纳1000 只成鸡的鸡舍,鸡舍按照每平方存放10~15 只成鸡的标准建设,鸡舍内搭建斜梯形多层次蹲杆结构,让鸡只上架。

5、饲养管理

应该采取比蛋鸡更高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程序化用药和防疫,可以参照蛋鸡的标准执行,同时应该结合实践和流行病学作出科学合理的

调整。按照两个人饲养3000~5000 只鸡的标准培训饲养员。

二、养殖成本及效益核算:(以公母混养10000 只计算)

1、120日龄繁育成本:(其中前50 天在育雏室繁育,后70 天为山地觅食和补料相结合阶段)

鸡苗:2.0 元/只X10000 只=20000 元(鸡苗指注射完国外进口的液氮马

立克氏和新支流油苗以后的价格)防疫用药: 1.5 元/只X10000 只=15000 元

饲料:前50 天2 斤3 元+后70 天每天0.15 斤70 天12 元=15 元/只;

总计:10000 只鸡150000 元

人工、水、电费及取暖等饲养管理费:23000 元

总计:20000+1500+150000+23000=208000 元

公鸡出售收入(以大致公母鸡各5000 计算):2.8 斤/只X10 元/斤X5000 只=140000 元

注:截止到120 天,可以收回成本140000 元;

继续养殖5000 只母鸡压本:208000-140000=68000 元

以后的300 天,每天的产蛋不但够饲养需要,而且每天能够收回部分成

本和利润。

2、母鸡产蛋:(为方便成本和利润核算,从120 日龄~520 日龄,将5000 只产蛋母鸡的支出和收入汇总400 天总计核算,每只母鸡400 天按产蛋250 枚计算)

疫用药:0.5 元/只X10000 只=5000 元

饲料成本:0.2 斤/天?只X0.9 元/斤X400 天X5000 只=360000 元

人工、水、电费等饲养管理费:40000 元

出售鸡蛋收入:5000 只X250 枚/只X0.65 元/枚=812500 元

出售母鸡收入: 2.6 斤/只X12 元/斤X5000 只=156000 元

合计毛收入:812500+156000=968500 元

合计总支出:68000+5000+360000+40000 =473000 元

理想利润:968500-473000=495500 元

三、对红叶杨栽培的效益分析

每100亩红叶杨地可以养殖蛋鸡10000 只或者循环养殖60000 只而不会影响红叶杨的生产,无论是哪种养殖,基本上可以节约除草施肥人

工费用80%,同时增加肥效0.2 斤/天·只X365 天X10000 只=730000 斤,合计干物质有机肥365 吨。就相当于每亩施加有机肥 3.65 吨。

四、说明:

A、上述只是一种效益计算方式,能够非常直观的体现出每养殖

10000 只草鸡经济效益为:495500 元,扣除一定的饲养损失和不可预料

因素,最低效益可以保障30 万元!

B、现实饲养管理中,可以先饲养2000 只,到100 天左右了、开始出售,每一批需要资金30000 元左右,以后循环使用!

C、先饲养2000 只,取得经验和培养好饲养人员,再视情况上第二批,以后累计增加,100 亩地可以按 5 个鸡舍循环养殖!

五、无公害绿色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一)、新技术的开发:

1、仿牛胃秸秆降解利用制作植物蛋白转化饲料核心应用技术。(此项本人享有专利性技术)

2、杜绝抗生素,利用纯中药程序化防疫技术,生产绿色产品。(此项本人享有专利性技术)

3、杜绝激素、药残,利用秸秆降解饲料、纯中药防疫,高品质、

低成本、绿色生产本地草鸡技术。(此项本人享有专利性技术)

4、优质蛋白饲料深度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此项本人享有专利性技术)

(二)、无公害绿色产品新技术的利用

1、仿牛胃秸秆降解利用制作植物蛋白转化饲料核心应用技术。利用提

取、培养、繁殖扩大的牛胃中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的微生物,特别是瘤

胃和皱胃中的细菌、真菌和原虫。多种微生物以利于根据饲料类型进行不同

的发酵,微生物可以消化粗纤维,分解糖、淀粉和蛋白质;合成氨基酸和蛋

白质,合成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然后增加纤维素酶(其中又含有半纤维

素酶、和木质素酶),果胶酶、以及起辅助作用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等,同时加入了高效酶活化助剂,协同提高酶活性的微生物菌群

(及促进菌活力的促酵剂),还有协同提高秸秆饲料消化率的微量元素。经

过如此处理的秸秆粉,其纤维素和木质素、半纤维素等的缠绕结构已经遭到

一定的破坏,分子链也被适当切断,,加入 2 倍的水后分子链膨胀,加入粗

饲料降解剂后,马上形成一个高效运转的秸秆生物处理微生态环境。酶制剂

与菌群高效合作,菌群又不断分泌出各种代谢酶系统,不断地降解秸秆分子。一般在25 度温度下处理 4 小时,玉米秸秆粉被降解18% ,处理10 小时时,降解率达到30% 。处理时间长一点,效果就会更好,增加的效益也多一份,

例如,可以一次性处理密封一吨以上的秸秆饲料。则在贮存的过程中,秸秆

饲料中的微生态系统还在发挥作用,还在降解秸秆,从而可以获得更高的消

化吸收率。另外,没有降解的部分并非没有变化,而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如结构更加疏松、质软、细胞壁处于破碎边缘、植物细胞间结构更为松散、

木质素与纤维素的结合变得脆弱了,这有利于秸秆粉料在体内的降解作用,

从而可以在体内完成更多的降解。

2、杜绝抗生素,利用纯中药程序化防疫技术,生产绿色产品。

3、杜绝激素、药残,利用秸秆降解饲料、纯中药防疫,高品质、低成

本、绿色生产本地草鸡技术。

4、优质蛋白饲料深度开发生物技术。比如:“油菜粕资源的深度开发”课题,课题的宗旨是以微生物发酵技术对油菜粕进行发酵处理,使油菜粕中

的有毒物质硫代葡萄糖甙、植酸、介子碱、鞣酸(可溶性单宁)、粗纤维等得到有效的降解。拟建成一万吨级生产车间,研究总结“采用BPC 综合处理技术加工油菜粕”的成果,力争通过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的验

收和鉴定。有效脱毒率可达到90% 以上。

六、远景展望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农业也发生了翻天覆

地的变化。现代农业以无机能的大量投入为标志,并使用成千上万的化学合

成物质;生命科学的尖端成果如转基因技术也“入侵”农业。当前,大农药、大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转基因是现代农业的“六大要素”。然而,人类开发的上述技术在提高了一定的粮食产量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耕地、地下水和空气被污染,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六要素”变成现代农业的“六大害”。更严重的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少量利润被“六要素”瓜分,农

民种地的积极性严重受挫,纷纷进城去打工,农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产业。

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绿色、环保、健康的肉蛋产品,是未来农业的必

然之路,也是已经“温、饱”了的人们必然需求,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采

用红叶杨场地立体综合利用饲草资源和林下活动空间,更是值得开发利用的

好项目!

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措施

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措施 21世纪是一个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世纪,一切生活与生产活动都将在环保的前提下进行,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畜牧业生产远离市区,加上畜牧业污染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是逐渐的、长期的,往往被社会各界所忽视,这给解决畜牧业污染带来的难度甚至超过了技术方面的难点。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畜牧业环保工作,充分认识到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是改善畜牧业生产环境、提高畜产品安全质量、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实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唯一出路。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通过发展绿色畜牧业来实现动物源性食品的绿色化,特别是解决药残问题,加快动物产品的出口创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目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绿色畜牧业的 过程中应采取如下措施: 1.合理搭配日粮营养、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营养物质的排泄 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平衡和饲料利用率低是导致畜禽排泄物中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原因,这将对周围土壤、空气和水源造成污染。在畜禽养殖场排泄物中,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氮、磷、铜、锌、砷等。研究表明,在精确估测特定畜禽的营养物质需求参数和准确了解饲料原料组成及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日粮营养调控可以降低畜禽排泄物中的氮、磷、铜、锌、砷的含 量,减轻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1)降低氮和磷的排放有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生长猪对食入氮的利用率仅80%~85%。因此,国内外对如何提高氮利用率、减少猪粪尿中氮含量进行了大量研究。按照理想蛋白模式,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添加合成氨基酸,配制成符合猪营养需要的平衡日粮,可以在不影响猪生产性能的情况下提高饲料利用率,使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降低2%~3%。有人将仔猪、生长猪、肥育猪日粮蛋白质水平分别由19%、16%和14%降至15%、12%和11%,发现如果不补充合成氨基酸,试验猪生产性能下降,但如果向日粮中补充能够满足试验猪氨基酸需要的合成氨基酸,则试验猪的生产性能未受影响。另外,在断奶仔猪日粮中使用合成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可节约蛋白质3%。日粮粗蛋白质每降低1个百分点,可使猪粪氮含量降低8%,排尿量减少 11%,还可降低尿氮含量、猪舍中氨气浓度及释放速度。 降低畜禽排泄物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使用酶制剂。通过酶制剂进行营养调控,可以提高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如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可促进仔猪生长,并提高日粮干物质(2.7%)和氮利用率(3.6%)。有的研究表明,在育成猪饲粮中添加0.2% β-葡聚糖酶,可改善试验猪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13%)和氮利用率(12%)。大量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如蛋白酶),可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或破坏饲料中抗营养因子或毒物,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改善饲料利用率,减少营养物质 的排泄量。 动物对植物中的磷利用率很低,常常需要在配合饲料中添加大量价格昂贵的无机磷(如磷酸氢钙)以满足动物需要。据研究,猪摄入的磷约有75%被排出,污染土壤和水源。由此可见,提高猪对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是减少规模化养猪场磷排放量的最有效方法。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植酸酶能降低日粮中无机磷的添加量,可使磷的排泄量减少20%~50%。另有大量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猪对钙、镁、铜、锌、铁等矿物元素利用率,并能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对肉鸡的研究也表明,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将日粮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个百分点,使氮的排泄量减少10%,而不会对其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和氨基酸利用率产生影响。荷兰、丹麦等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的部分州已经立法,规定在饲料中必须使用植酸酶。但是,我国关于植酸酶的应用研究多集中于禽类,对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较少。这方面的研究急待加强,以减少规模化养猪场磷排放对环境的 污染,节约磷源。 (2)降低铜、锌和砷的排放大量的研究与生产实践已经证实,在饲料中添加高剂量铜、锌可起到生长促进剂的作用,砷制剂作为生长促进剂和抑菌剂的作用也已被证实。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许多人只注意眼前的经济利益,刻意追求猪皮红、粪黑,致使多数饲料生产厂普遍使用高铜、高锌,砷制剂的添加量远高于产品推荐添加量。但上述做法将会产生严重后果。首先由于高剂量添加,猪对其净吸收率增加,导致肌肉组织中铜、锌、砷的含量增加。其次,由于高剂量添加,便粪中铜、锌和砷含量大幅度增加,导致环境污染。荷兰已经立法,规定不允许在日粮中使用铜和锌的促生长剂量。加拿大国家饲料协会也已将日粮中铜和锌的最大限量规定为125mg/kg和500mg/kg。而我国尚无这方面的任何限制。 2.推广应用绿色饲料添加剂,减少或消除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为从根本上解决抗生素引起的耐药性和在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加大了对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相继推出有望成为抗生素替代品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如饲用酶制剂、饲用微生物制剂、酸化剂、活性多肽、寡聚糖、防霉制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松针粉、茶多酚、大蒜素等。大量研究表明,它们对畜禽和人类都无危害作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能在食用动物肠道中进行大量繁殖,并通过产生抗菌物质,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调整肠道菌群格局,抑制 不利微生物的繁殖。 寡聚糖能选择性促进有益菌的增殖,阻止病原菌定植,促进其随粪便的排泄,刺激动物免疫反应。诸多研究者对寡聚糖在畜禽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仔猪日粮中添加寡聚糖(如果寡糖、甘露寡糖等)可提高仔猪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降低粪臭味的产生,提高母猪泌乳量和缩短发情间隔时间。 酸化剂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主要源于其酸化效应。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①降低饲料pH值,抑制病原菌和霉菌生长;②降低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例如,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作出了贡献。1935年,政府制订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 2.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在首都渥太华设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都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种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又如,政府规定,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场周围30公里内不许生产普通的食用马铃薯。在种薯生长季节,农业行政部门要对种薯生产地块作两到三次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现某种病

害的侵染超过容许的范围,便立即宣布这块种薯地的马铃薯不得留种,只能供普通的食用。 3.发挥协会在生产中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加拿大政府畜牧业在产业政策、产品配额、市场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具体业务管理通过由生产者共同联合组成的组织──协会来协调管理。如安大略省养牛协会就由各县推选农场主、专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共50名,共同组成协会管理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设置办公室。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协会的主要职能有: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简报),协助政府决定产品配额、价格动态报告、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协会按每头成年牛年收1.25加元作为经费。协会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发展什么。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市场对奶油及其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选育的瑞士褐牛牛奶中的含脂率达到5.0%以上。PICKSEED公司在牧草研究方面已培育出上百种抗杂、抗旱、抗踩踏、多色彩的牧草(草坪)种子,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4.强化管理,培养高技能农畜业生产从业人员,是加拿大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加拿大农牧场一般由1~2

关于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的实施方案

关于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的实施方案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省三年行动方案(X-X年)的通知》(X政办发﹝X﹞161号)、《XX 省农业厅关于印发〈XX省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农专发〔X〕24号)、《XX省畜牧兽医局关于下达X年现代农业发展(畜牧业)专项资金项目任务的通知》(X牧计发〔X〕20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深化我县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加快美丽生态畜牧业建设,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有效组织实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生态文明总体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畜牧业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畜牧美丽生态工程为抓手,统筹抓好畜牧产业发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畜产品安全监管、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建立和完善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安全、产业功能拓展、环境持续改善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和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我县畜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 二、主要目标 按照建设一批美丽生态牧场、一批农牧结合示范区、一批农牧结合服务组织、一条新型产业体系和一套有效运行机制的“五个一”要求,建设省级美丽生态牧场16个,农牧结合示范园区2家,农牧结

合服务组织2个,农牧结合、休闲观光新型畜牧业主体3家,按照“美化、洁化、绿化”要求提标改造规模畜禽养殖场40家,完成生猪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户的在线监控建设,完成生猪保险与病死猪跨区域无害化处理联动长效机制建设,实现生猪出栏500头以上规模比重达到65%以上,养殖环节“瘦肉精”零检出,出栏率等主要生产性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猪养殖场整治达标率100%,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98%以上,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积极推进我县畜牧业绿色发展。 三、工作重点 1.深入推进省级美丽生态牧场创建。生猪存栏2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企业、场(其它畜禽按猪当量折算),按照“场区布局合理、设施制度完善、生产全程清洁、产出安全高效、资源循环利用、整体绿化美化”XX省美丽生态牧场创建标准,开展省级美丽牧场创建。建设重点:一是按设计规划新建或改建牧场大门及围墙,场内主要道路、排水沟硬化,建筑物墙面、围墙等粉刷美化,设置功能区示意牌、指示标志牌、管理制度牌;二是提升完善排泄物“两分离、三配套”及消纳利用设施、病死动物暂存设施,并配备足量的垃圾箱,及时清理畜禽粪尿和病死动物,使牧场内外环境整洁;三是开展牧场绿化,场区四周及道路两侧有绿化带,办公区、生活区域开展园林绿化,场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20%。 2.进一步提标改造畜禽养殖场。除省级美丽生态牧场创建外,对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布局,并通过达标验收且业主主体责任意识较强

着力粪污资源化利用 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

着力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 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产业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在此过程中,畜禽粪污问题日益突出,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要想实现收畜牧业绿色发展这一目标,则对畜禽养殖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最佳途径。为此,应当坚持问题为导向,采取多种措施并举的方式,加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 标签:资源化利用;畜牧业;绿色发展;环保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帮扶下,我国畜禽养殖产业迅速发展,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可观的效益,但同时也导致严重的养殖污染问题,尤其是畜禽粪便污染。如何有效防治畜禽养殖粪污问题,加快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是对当前政府部门和养殖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以下,作者就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以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相关内容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以期能为相关各方带来些许有用参考和借鉴。 一、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现阶段,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其现代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给市场供给带来极大满足的同时,人们对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现实却显示当前的畜禽粪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科学、高效地实现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既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协调共处中必须突破的难题。只有解决了这一难题,畜牧养殖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才有可能,畜牧产业持续发展才有保障,构建现代化、绿色的畜牧业目标才有依托。 二、实行农牧结合是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最佳途径 当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难点在于粪水和沼液等废弃物的处理。究其根本,其治理出路只有两条:一是综合利用,不向外排放;二是深度处理,实现达标排放。关于粪污处理模式的探索,我国部分省市早有实践,比如湖北省的粪水深度处理设施,该设施虽然能够实现对液体废弃物的深度处理,达到达标排放,但总体投入过大,且运行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各地价加强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途径的研究和摸索,开辟出一条“农牧结合”的“零排放”途径,该途径不仅能够实现农牧业和种植业的协调发展,而且还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三、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多种措施加速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进程 (一)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存在的问题 前文提到,当前我国各地对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处理和利用方面都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并总结了一些经验做法和模式。但总体上看,仍然距离现代畜牧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绿色生态养殖

第一章项目概要 一、项目提要 项目名称:绿色家园生态养殖基地 建设基地: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主管单位: 项目策划: 策划时间: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1、项目规模:2000亩的生态养殖基地 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管理区建设包括修建管理人员宿舍、消毒池。 (2)草垛棚鸡舍、牛舍、兽医室、治疗配种室。 (3)简易后备舍 (4)修建冬繁舍 (5)同步远程监控、供水、电、饮水排污设施 (6)简易青贮窑 (7)粪尿处理区,粪尿池,粪场 三、项目概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优质禽畜肉的销售迎来了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以鸡肉和土鸡蛋消费为主体的传统农食品消费结构,使人们对土鸡肉和土鸡蛋食品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土鸡及土鸡蛋的销售将日益呈现更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市场上优质土鸡及土鸡蛋的价格不断高涨,就是这种商机初现的生动说明。 这表明:长期困扰广大农户养鸡低效、土鸡市场低迷的不利态势已经过去。规模化、标准化、高效化的生态养殖生产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建一个养殖场,种一片果树,护一方水土。本策划书所呈现的项目亦是采用这种种养方式,基本思路是:承租全国山区荒山林,每个基地2000亩,全国共建30个大型生态养殖基地,用于种植麦草养牛,同时利用牛粪和土养殖蚯蚓,把蚯蚓作为饲料养土鸡,再 把鸡粪和养殖蚯蚓更换下来的蚯蚓粪便、牛粪和土作为肥料种植麦 草。这是一项低风险、高效益的绿色有机生态养殖项目。这项技术的最大特点是:通过生物技术把一些废物,如牛、鸡等的粪便和有机垃圾等,转化成大量的动物蛋白饲料——蚯蚓,再用这些廉价的高蛋白饲料来代替部分或全部的商品饲料投喂各种经济动物。用

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畜禽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县地处川中丘陵地带,是中国革命老区、农业大县,2015年****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畜禽养殖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县畜禽养殖业正向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畜禽养殖粪污造成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县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控制养殖规模,推进健康养殖模式,增加粪污治理投入,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合理处理和利用畜禽粪污,增强监管能力等方面入手,探求畜牧生产中如何搞好环境保护,走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畜牧发展之路。 一、****县畜禽养殖业现状 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按照*******的发展思路,狠抓以生猪、生态鹅、生态兔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发展。2015年我县生猪存栏51.9万头,生猪出栏73.9万头,能繁母猪4.8万头。现有年存栏5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大户3272户,其中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79户,1000头以上养殖大户14户,10000头以上2户。 我县畜牧业主要有大型畜禽养殖企业、规模型养殖场、小型家庭农场,农户散养等几种形式。畜禽养殖业发展仍然是适

度规模养殖与农户分散养殖并存的状态。从2008年至2010年我县以“小潼河流域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拉开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序幕,先后通过整合环保专项资金对5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进行了综合整治,帮助其修建污染治理设施,整治后养殖废弃物都通过种养结合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有效缓解了畜禽养殖废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全县各流域水质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满足功能用水需求。 二、畜禽养殖发展的环境之困 (一)畜禽养殖业引发的环境问题 1.养殖粪便污染。据测定,一个百头猪场年产粪尿200吨,如果是水冲式清粪法,所产生的污水量更大。少数养殖场选址不合理(临近水源)或者养殖场的粪便没有进行有效处理,随意堆放,随着雨水的冲刷直排入河,导致大量的氮、磷流失,引发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 2.养殖废水污染。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排入农田后,可使土壤因营养过剩而使植物生长旺盛发生倒伏;使土壤中氧供应不足而抑制生物活动。此外,长期大量使用养殖污水灌溉农田可堵塞土壤毛细管而使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易造成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养殖废水排入水体导致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体变色、发臭,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水葫芦等外来物种大量生长,破坏生态平衡。 3.大气污染。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同时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例如,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作出了贡献。1935年,政府制订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 2.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在首都渥太华设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都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种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又如,政府规定,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场周围30公里内不许生产普通的食用马铃薯。在种薯生长季节,农业行政部门要对种薯生产地块作两到三次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现某种病

害的侵染超过容许的范围,便立即宣布这块种薯地的马铃薯不得留种,只能供普通的食用。 3.发挥协会在生产中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加拿大政府畜牧业在产业政策、产品配额、市场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具体业务管理通过由生产者共同联合组成的组织──协会来协调管理。如安大略省养牛协会就由各县推选农场主、专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共50名,共同组成协会管理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设置办公室。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协会的主要职能有: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简报),协助政府决定产品配额、价格动态报告、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协会按每头成年牛年收1.25加元作为经费。协会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发展什么。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市场对奶油及其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选育的瑞士褐牛牛奶中的含脂率达到5.0%以上。PICKSEED公司在牧草研究方面已培育出上百种抗杂、抗旱、抗踩踏、多色彩的牧草(草坪)种子,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4.强化管理,培养高技能农畜业生产从业人员,是加拿大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加拿大农牧场一般由1~2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解析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纯绿色畜牧业.doc

原生态畜牧业 百亩计红叶杨林场立体利用放牧草鸡 企业化操作方案 罗似水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畜牧兽医局 一、养殖的条件 1、100亩红叶杨场地 如果要保证饲养的草鸡活动范围充足、饲草资源丰富、产品肉质优美、鸡只毛页整齐鲜美,最好按照每亩地放养100 只成鸡的标准执行。同时也是本地鸡好动、善啄的本性要求,所以场地要求必须宽阔。 当然,当地气候条件直接影响饲料的来源,不应该拘泥于上述标准,夏秋季节应该多放牧一些,冬春季节应该少放牧一些,幼小的鸡应该多放牧一些,成鸡及蛋用母鸡应该少放牧一些,基本标准应该在100 只鸡/亩的标准放牧,全进全出循环养殖。 2、育雏 草鸡育雏应该彻底改变传统观念和饲养方法,前一个月,必须在保温和通风科学合理的育雏室内育雏,前一周温度保持在35~37℃,以后逐渐递减。育雏室建成火道在下,中间架网结构,比较科学合理。育雏 最好按照每平方放养10~15 只雏鸡的标准执行。建设上,采取竹竿结构、上盖塑料薄膜和草苫,然后油毡盖顶。这种建筑,市面上造价一般在每 平方米80~150 元。

3、鸡舍 目前市面上多采取石棉瓦盖顶的简易搭建的鸡舍。 实践证明,采取竹竿结构、上盖塑料薄膜和草苫,然后油毡盖顶的 鸡舍,能够保证冬暖夏凉,有利于鸡只生长发育。造价大致8~10 元/平方米 现在有一些地方采用铁丝水泥杆结构,水泥杆作为主结构,铁丝结网,上面覆盖塑料薄膜,然后再覆盖两层遮阳90%的遮阳网,12 宽、30 米长的鸡舍造价在6000 元左右。主要好处是便于移动! 4、鸡舍布局 应该平布于每10 亩见方的地方建一处容纳1000 只成鸡的鸡舍,鸡舍按照每平方存放10~15 只成鸡的标准建设,鸡舍内搭建斜梯形多层次蹲杆结构,让鸡只上架。 5、饲养管理 应该采取比蛋鸡更高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程序化用药和防疫,可以参照蛋鸡的标准执行,同时应该结合实践和流行病学作出科学合理的 调整。按照两个人饲养3000~5000 只鸡的标准培训饲养员。 二、养殖成本及效益核算:(以公母混养10000 只计算) 1、120日龄繁育成本:(其中前50 天在育雏室繁育,后70 天为山地觅食和补料相结合阶段) 鸡苗:2.0 元/只X10000 只=20000 元(鸡苗指注射完国外进口的液氮马 立克氏和新支流油苗以后的价格)防疫用药: 1.5 元/只X10000 只=15000 元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方案和考核办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方案 和考核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农业管理 【发文字号】农办牧[2016]17号 【发布部门】农业部 【发布日期】2016.04.13 【实施日期】2016.04.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方案和考核办法的通知 (农办牧〔2016〕17号)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树立畜牧业绿色发展理念,整县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促进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我部决定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现将《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方案》和《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考核办法》印发你们,请按照方案和办法要求,结合各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 2016年4月13日

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整县推进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促进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决定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活动。 一、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环境友好的客观要求,事关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事关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主要畜产品产量和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畜禽粪便产生量大幅增加,还田利用渠道不畅,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在局部地区造成了环境污染。病死畜禽收集处理设施不足、处理技术水平低,疫病传播和环境污染风险较大,危害畜牧业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出了具体要求。农业部印发《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将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纳入“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框架体系。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对于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畜牧业提质增效,建立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保障畜产品供给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为重要抓手,以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市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绿色畜牧业发展情况

市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绿色畜牧业发展情况 **市畜牧业发展情况汇报 **,位于**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一一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6年被 ___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xx年5月经 ___批准撤地设市,xx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xx年1O月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现辖**区、**县、**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万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 1125个村民委员会、8个街道办事处、71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81.0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54万人,乡村人口 122.48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xx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81.2亿元,增长12.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6亿元,增长26.6%。实现农业增加值89.2亿元,增长6.8%;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4.2%;农民人均纯收入6963元,增长13.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1453元。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按照规模化发展、工厂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坚持“规模化、区域性、多品种、高效益”设施养殖业发展路子,通过抓设施、强基础,抓产业、优结构,抓品种、提质量,抓示范、带农户,抓服务、推科技,以**区生猪、肉牛,**县肉羊,**县生猪、羔羊和天祝县白牦牛、毛肉兼用羊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以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业优势产区建设。**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肉牛肉羊产业大县、肉牛产业

示范县,**县是“中国肉羊之乡”、全省肉羊产业大县、肉羊产业示范县,**县是全省肉羊产业大县、草地农业试点县,天祝县是全省肉羊产业大县、肉羊产业示范县,**已成为**乃至西部重要的肉类生产基地。 xx年,全市牛、羊、猪、鸡、獭兔存栏量分别达55.69万头、312 .27万只、l09.32万头、457.2万只和5.24万只,出栏量分别达21.28万头、159.52万只、121.19万头、336.82万只和2.06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3.53万吨、1.37万吨、1.32万吨。xx年上半年,全市牛、羊、猪、鸡、獭兔存栏量分别达62.09万头、335.83万只、101.26万头、422.55万只和32.82万只,出栏量分别达1O.1万头、66.03万只、53.3万头、117.23万只和 5.32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5.86万吨、0.44万吨、0.35万吨。 (一)加快发展暖棚养殖,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要求,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整合双联惠农、“双业”等贷款政策和畜牧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支持,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措施,撬动民间资金投入,加大暖棚畜牧业发展资金投入,大力引导和扶持发展以规模养殖场(小区)为主的设施养殖业,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规范

中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中国畜牧行业发展趋势探讨 --------清华大学农业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进行过渡,必然对中国畜牧行业提出新的要求。中国畜牧行业发展时间短,各地水平参差不齐,食品安全不能保证,已经制约畜牧业进一步发展。中国畜牧业养殖环节资源配臵严重错位,整个价值链利益分配过多的给予中间渠道,造成养殖环节持续低水平徘徊,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所以笔者认为发展规模化养殖成为市场最好的突破口,打造“一条龙”模式成为畜牧行业企业的发展必然。 【关键词】食品安全、农业工程、趋势、养殖、产业集中度【主体】 一、当前畜牧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畜牧行业的发展其实就是短短的三十多年,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紧密相连。泰国正大与1979年在深圳建立了第一个饲料厂,也是深圳第一个外资企业,从此揭开了中国畜牧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幕,正大就是中国畜牧行业的开拓者,中国畜牧执业人员的导师。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年中从“鸡屁股是银行,杀猪过年,鸡犬相闻”的小农经济,发展到现在以小规模散养户为主体的养殖模式,部分养殖企业已经实现了

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但是中国畜牧养殖仍以个体养殖户养殖为主体。现在散养户普遍属于劣势群体,在整个产业链中制约整个产业的发展,无序发展,造成养殖市场忽高忽低不正常波动,饲料厂饲料销售竞争激烈,宰杀厂原料竞争激烈,中国养殖户辛辛苦苦却挣不到钱,绝大部分的利益流入了中间渠道。 由于中国养殖以农村散养户为主,不但养殖技术陈旧,对新管理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养殖小布局不合理,大布局更不合理,特别是区域卫生防疫基本处于一个空白。中国的畜牧主管部门基本上就是一个收费部门,根本没有起到他的管理、规划、指导、防疫的作用。养殖户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养殖密度大、区域养殖距离近,粪便、病死禽喂狗或者销售,造成中国现在大的疫情基本1~2年就可以席卷全国,严重影响到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为了防病过于依赖、迷信疫苗和兽药的作用,致使医药费居高不下,据了解2009年1月份养殖大肉食只平均用药1.5~2元之间。以现在普通养殖规模3000只计算,仅仅医药费一项就是4500~6000元之巨。高成本、大剂量用药造成了药残绝大部分超标,致使中国肉食品无法走出国门。最大的讽刺就是08年奥运会大部分食品均为进口,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畜牧

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

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 源化利用工作总结 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自府办发〔20XX〕105号),自贡市农牧业局印发了《关于印发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任务责任清单的通知》(自农牧函〔20XX〕34号)。半年来,自贡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绩,现就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工作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产值目标:截至20XX年6月,畜牧业产值、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比重提高2%,非猪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比重提高4%,农民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1%。 2、生产目标:截至20XX年6月,全市生猪出栏107.94万头、牛出栏2.57万头、羊出栏65.47万只、家禽出栏0.218亿羽、兔子出栏0.3459亿只,蜂群2.22万群、蜂蜜0.123万吨、

蜂王浆1.12万吨、蜂花粉2.27万吨,人工草地建设1.898万亩,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 3、生态目标:截至20XX年6月,全市建立了健全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3.67%,粪污综合利用率73.45%。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优化完善任务布局 各区县在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禁养区划定情况,细化完善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明确区域内养殖总量,形成养殖场布局图。 截至20XX年6月,全市所辖6个区县,全部完成禁养区限养区调整划定工作,并上图斑向社会公布。 2、调整优化畜禽结构。 富顺县:以德康公司为主导,以3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发展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为基础,积极稳定和发展我县传统生猪产业;目前已经完成8个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主体工程建设。以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和省级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天然草山草坡资源禀赋,加快人工草

中国畜牧业发展趋势

中国畜牧行业发展趋势探讨 -—-——---清华大学农业工商管理高级研修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进行过渡,必然对中国畜牧行业提出新的要求。中国畜牧行业发展时间短,各地水平参差不齐,食品安全不能保证,已经制约畜牧业进一步发展。中国畜牧业养殖环节资源配置严重错位,整个价值链利益分配过多的给予中间渠道,造成养殖环节持续低水平徘徊,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所以笔者认为发展规模化养殖成为市场最好的突破口,打造“一条龙"模式成为畜牧行业企业的发展必然。 【关键词】食品安全、农业工程、趋势、养殖、产业集中度【主体】 一、当前畜牧行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畜牧行业的发展其实就是短短的三十多年,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紧密相连.泰国正大与1979年在深圳建立了第一个饲料厂,也是深圳第一个外资企业,从此揭开了中国畜牧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幕,正大就是中国畜牧行业的开拓者,中国畜牧执业人员的导师。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年中从“鸡屁股是银行,杀猪过年,鸡犬相闻”的小农经济,发展到现在以小规模散养户为主体的养殖模式,部分养殖企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但是中国畜牧养殖仍以个体养殖户养

殖为主体.现在散养户普遍属于劣势群体,在整个产业链中制约整个产业的发展,无序发展,造成养殖市场忽高忽低不正常波动,饲料厂饲料销售竞争激烈,宰杀厂原料竞争激烈,中国养殖户辛辛苦苦却挣不到钱,绝大部分的利益流入了中间渠道。 由于中国养殖以农村散养户为主,不但养殖技术陈旧,对新管理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而且养殖小布局不合理,大布局更不合理,特别是区域卫生防疫基本处于一个空白。中国的畜牧主管部门基本上就是一个收费部门,根本没有起到他的管理、规划、指导、防疫的作用。养殖户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养殖密度大、区域养殖距离近,粪便、病死禽喂狗或者销售,造成中国现在大的疫情基本1~2年就可以席卷全国,严重影响到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效益。 为了防病过于依赖、迷信疫苗和兽药的作用,致使医药费居高不下,据了解2009年1月份养殖大肉食只平均用药1。5~2元之间。以现在普通养殖规模3000只计算,仅仅医药费一项就是4500~6000元之巨。高成本、大剂量用药造成了药残绝大部分超标,致使中国肉食品无法走出国门。最大的讽刺就是08年奥运会大部分食品均为进口,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畜牧业发展三十年来的一个悲哀。 饲料产能远远大于市场需求,竞争激烈,部分小规模饲料厂的不断死亡就是最好的证明;宰杀厂更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有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一、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国人大常委、农委副主任尹成杰在会上介绍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总量大幅增加,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尹成杰同时也指出,当前,中国畜牧业发展特别是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仍面临着严峻形势,任务艰巨。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 尹成杰强调,建设现代畜牧业,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优质安全的品牌畜牧业,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畜产品的安全面临着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挑战的情况下,大力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是应对畜牧业生产面临的挑战、维护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举措。要把畜牧业品牌建设作为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制定和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通过发挥优秀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畜牧业品牌建设的途径和经验。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继续呈现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主要畜产品持续增长,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继续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畜牧业产值已经占农业生产总产值的比重超过30%,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最有活力的增长点和最主要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 以下是联合国粮农组织2009年公布的统计资料:我国生猪存栏5.23亿头,占世界存栏总数的50.9%,居世界第1位;绵羊2.19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的18.72%,居世界第1位;山羊2.46亿只,占世界存栏总数的25.14%,居世界第1位;牛1.89亿头,占世界存栏总数的9.2%,居世界第3位。肉类总产量达10845万吨,禽蛋(不含鸡蛋)843.6万吨,鸡蛋3578.6万吨,奶类3785万吨,其中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禽蛋产量占百分之八十,鸡蛋产量占百分之四十,奶类产量占百分之五。到目前为止,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已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而奶类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二、我国畜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养殖户缺乏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生产模式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小规模生产,自然经济仍占居一定的主导地位。在养殖业方面则体现为以散养为主,处于家庭生产的副业地位。这种散养模式与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现代养殖业相比相距甚远。散户养殖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尤其在思想意识方面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业的需要。大部分散户养殖户仍旧把农业养殖当作家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