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圈闭和油气藏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油气藏驱动类型 溶解气驱油气藏、气顶气驱油气藏、 溶解气驱油气藏、气顶气驱油气藏、边(底)驱动油气 藏、混合驱动油气藏。 混合驱动油气藏。
第四章 圈闭与油气藏
储集层中能够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叫做圈闭 储集层中能够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叫做圈闭(trap)。圈闭就好像一个容器, 圈闭 。圈闭就好像一个容器, 遇到油气进入就可以捕集,并使其进一步的流动受到限制。可见, 遇到油气进入就可以捕集,并使其进一步的流动受到限制。可见,圈闭的根本 属性是可容纳油气性。但并不是凡圈闭皆已容纳油气。 属性是可容纳油气性。但并不是凡圈闭皆已容纳油气。当一个圈闭中聚集了油 油气藏。 气,便构成一个油气藏。油气藏 便构成一个油气藏 油气藏(pool)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元,拥有 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元, 。 独立的压力与统一的油水界面 (water-oil contact, WOC)。油气藏和圈闭都是本 教材中最核心的概念。油气藏静态构成要素包括圈闭和其中的油气流体两部分。 教材中最核心的概念。油气藏静态构成要素包括圈闭和其中的油气流体两部分。 而圈闭的构成要素则包括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圈闭的容积 而圈闭的构成要素则包括储集层和封闭条件。圈闭的容积(capacity of trap)取决 取决 闭合面积(closed area)、闭合高度 于闭合面积 、闭合高度(closure)、储层的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等 、储层的有效厚度和 参数。 参数。圈闭的分类取决于其封闭条件的成因类型,大类包括构造圈闭 取决于其封闭条件的成因类型,大类包括构造圈闭 (structural trap)、地层圈闭 、地层圈闭(stratigraphic trap)、水动力圈闭 、水动力圈闭(hydrodynamic trap)和复合圈闭(composite trap)等。油气藏的表征性术语有油水界面、油气柱 和复合圈闭 油水界面、 等 油气藏的表征性术语有油水界面 高度、含油气边界和含油气面积。按重力分异,气居顶称气顶(gas cap),油居 高度、含油气边界和含油气面积。按重力分异,气居顶称气顶 气顶 , 气与水之间称油环 油环(oil rim)。 气与水之间称油环 。
2.油气藏的度量 (1)油(气)藏高度 含油( 边界和含油( (2)含油(气)边界和含油(气)面积 (3)气顶和油环 (4)边水和底水
五.圈闭和油气藏的分类 ㈠.分类的现状 ㈠.分类的现状 (1)形态分类 (2)成因分类 (3)混合分类 ㈡.分类的原则 ㈡.分类的原则 准确性: 准确性: 概括性: 概括性: 实用性: 实用性:
二.圈闭现代概念及可预测标志 流体势: Hubbert将地下单位质量流体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定义为流体势
Z—测定高程; 测定高程; 测定高程 g—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p—测点压力; 测点压力; 测点压力 ρ—流体密度; 流体密度; 流体密度 q—流速; 流速; 流速
§1 概述
二.圈闭现代概念及可预测标志
圈闭:地下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继续向 圈闭: 前运移,并且在其中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 前运移,并且在其中聚集起来的一种场所。 圈闭的形成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 圈闭的形成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 (1)储集层(2)盖层(3)一定的遮挡条 )储集层( )盖层( ) 封闭条件) 件(封闭条件)
二.圈闭现代概念及可预测标志 圈闭:储层中被油气高势区与非渗透性遮挡联合封闭的油气低 圈闭: 势区。
三.油气藏概念与工业标准 1.油气藏 当圈闭中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 当圈闭中聚集了一定数量的油气之后 , 就形成了油气藏 油藏、气藏) 其定义为:油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独 单一圈闭内具有 (油藏、气藏)。其定义为:油气藏是单一圈闭内具有独 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 的油气聚集, 立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水(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是地壳 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 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位。 2.工业油气藏标准 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 工业油气藏:在目前枝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 随时间、条件改变而变化。 时间、条件改变而变化。 改变而变化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闭合度
构造起伏
(2)储层有效厚度和有效孔隙度的确定 有效厚度:在一定压差下, 有效厚度:在一定压差下,储层中具有工业性产油能力 的那一部分厚度。根据四性关系来确定有效厚度的。 的那一部分厚度。根据四性关系来确定有效厚度的。 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比值。 有效孔隙度: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比值。根据实 验室测定或测井解释分析结果求得。也可根据圈闭范围 验室测定或测井解释分析结果求得。 内孔隙图等值线图来确定。 内孔隙图等值线图来确定。
第四章 圈闭与油气藏
概述 构造圈闭 地层圈闭 岩性圈闭 Leabharlann Baidu动力圈闭
§1 概述
一.圈闭理论形成发展 1.圈闭 麦考洛(1934)最先提出“圈闭(Trap) 这一术语, 麦考洛(1934)最先提出“圈闭(Trap)”这一术语,将 凡是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地质体,都称作圈闭, 凡是能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地质体,都称作圈闭, 莱复生(1936)提出地层圈闭: 莱复生(1936)提出地层圈闭:地层变化是形成圈闭的主 要因素。地层变化包括砂或多孔储集层的楔入或尖灭, 要因素。地层变化包括砂或多孔储集层的楔入或尖灭,砂 层侧向变为渗透性差或非渗透性的岩层, 层侧向变为渗透性差或非渗透性的岩层,地层被剥蚀或超 或地层层序类似的变化等。 覆,或地层层序类似的变化等。 赫伯特(1940,1953) 赫伯特(1940,1953)对流体势和水动力在形成油气圈闭 中作用进行了研究。 中作用进行了研究。 哈尔鲍蒂(1972,1980)对隐蔽圈闭进行了系统讨论。 哈尔鲍蒂(1972,1980)对隐蔽圈闭进行了系统讨论。
胡见义分类(1991)
非构造圈闭分类(赵重远等,1988)
本书采用的分类: 本书采用的分类: 1、成因分类 以圈闭成因为主,以圈闭形态和遮挡条件为辅。 以圈闭成因为主,以圈闭形态和遮挡条件为辅。
2、油气藏的烃类相态分类 相态受油气藏温压条件与烃源岩成熟历史控制。 相态受油气藏温压条件与烃源岩成熟历史控制。
ho=uo-vo hg=ug-vg
在静水条件下, 为定 在静水条件下,hw为定 为常数, 值,u为常数,油气势 为常数 只与高程Z成反比 成反比, 只与高程 成反比,油 气等势线与构造等高线 平行, 平行,构造高部位为低 势区。 势区。
在动水条件下,hw顺水流方向降低,为一变量。油气势取决于 在动水条件下,hw顺水流方向降低,为一变量。 顺水流方向降低 水动力hw和高程Z hw和高程 hw和 确定的ho hg等值线构成的闭合区 ho、 水动力hw和高程Z。由hw和Z确定的ho、hg等值线构成的闭合区 为水动力圈闭的位置。 为水动力圈闭的位置。
四.圈闭和油气藏的度量参数 1、圈闭的度量 圈闭的规模或大小可以用圈闭的有效容积来评价。 圈闭的规模或大小可以用圈闭的有效容积来评价。它主 闭合面积、 要决定于闭合面积 闭合( 要决定于闭合面积、闭合(高)度、储集层的有效厚度 和有效孔隙度的分布等 V=S× 分布等( 和有效孔隙度的分布等(V=S×H×φ)。 (1)闭合度与闭合面积 闭合度: 闭合度:圈闭最高点与溢出点垂直距离 闭合面积: 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的闭合面积
二.圈闭现代概念及可预测标志 1、四周被非渗透性遮挡包围的孔隙、渗透性岩体,圈闭位 四周被非渗透性遮挡包围的孔隙、渗透性岩体, 置由渗透性变为非渗透性的边界来确定。 置由渗透性变为非渗透性的边界来确定。 2、在静水条件下,除1外,其他各类圈闭的位置为溢出点 在静水条件下, 等高线或与非渗透性遮挡线联合封闭的闭合区。 等高线或与非渗透性遮挡线联合封闭的闭合区。 3、水动力条件下,由油势、气势等值线构成的闭合低值区, 水动力条件下,由油势、气势等值线构成的闭合低值区, 即为油气圈闭。 即为油气圈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