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年度工作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7
团委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学院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团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党团组织“创先争优”为契机,紧紧围绕学院党政中心工作,坚持党建带团建,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教育部对学院的“双迎评”检查评估工作积极作为,在“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里,以饱满的热情和优异的成绩喜迎建团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以青年学生思想引领为核心,持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牢牢把握庆祝建团90周年、喜迎党的十八大等重大契机,充分利用纪念“五四”运动93周年、建党91周年、建国63周年、“一二·九”运动77周年等重要节点,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团员青年,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团员青年,坚持用福建精神感召团员青年。继续开展“永远跟党走、青春促跨域”、“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庆祝建团90周年、喜迎党的十八大系列活动。举办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会、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会、团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会、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学习会等。通过班团组织生活会、团日主题活动、专题宣讲、形势报告、学习座谈、演讲征文、升国旗仪式、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使团员青年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深入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发展和福建海西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积极引导团员青年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到祖国发展、民族振兴、福建跨越的时代洪流中去。
(二)扎实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坚持“理论学习、课题研究、课外实践相结合,抓骨干、重普及
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举办院第七、八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以及团学骨干培训班等,在团员青年中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筑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继续在团员青年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坚决预防和抵制邪教和境内外非法、反动势力渗透。
(三)大力实施共青团“网络文化”工程建设
主动适应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及时调整学院共青团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有效贴近青年学生学习、生活方式的新变化,充分运用新兴媒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舆情研究。改进和加强院团委网站,开设和研究院团委微博,选择若干个班级团支部试点开设微博,完善和提升院团学QQ群,创建和使用院团学飞信,进一步增强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展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和时尚性,综合建立起以网站、QQ群、博客、微博、飞信、手机等时尚元素为载体和手段的新的工作体系。
(四)认真做好2012届毕业生文明离校和2012级新生入学教育配合学院做好2012届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协助举办2013届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校市企联谊会。配合学院做好2012级新生入学工作,对新生进行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和目标成才教育,强化校史校情、院史院情教育,增强新生对学校、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五)切实抓好校园安全稳定
积极发挥团学骨干作用,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深入学生群体,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问题和热点、焦点事件,自觉维护发展稳定大局。与院学工部一起组织好对各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指导工作,协助做好2012级新生心理测试工作,举办2012级新生心理健康讲座,充分发挥心理委员作用,做好对问题学生的帮扶工作。
二、以团学工作品牌创建为重点,持续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校风学风创优活动
以迎接校第三次党代会、学院“双迎评”为契机,引导团员青年弘扬“五种品格”精神,坚持追求“敬业乐群、达士通人”的精神境界。加强专业文化建设,用“矩形理论”和优秀校友典型激励团员青年。配合院学工部开展院“十项百名”优秀学生评选活动。
(二)校园文化活动
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文化体制创新。大力提升学院“梦飞”艺术团层次与水平,使之成为学院团学品牌之一。继续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努力营造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举办院第六届迎新晚会、第三届毕业生晚会、第三届素质拓展艺术节、第二届模特大赛、第二届十佳歌手赛等活动。继续举办院第二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节系列活动,提高活动质量,使之成为学院团学品牌之一,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发挥学生社团对繁荣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举办院第五届社团文化节、庆“十一”游园等活动,依托文学社团,开展“书香校园”、“阅读红色经典”等读书沙龙活动,进一步培育学院“阅读文化”。开设“青春周末剧场”,让更多的团员青年通过观看视频、电影、纪录片等,提高文化素养,感受文化魅力。配备指导教师,加大对院级团学刊物的指导力度,并加强与校报、校团委等报社的沟通、交流。组织学生参加校第十三届大学生艺术节、宿舍文化节、纪念“一二·九”运动77周年大合唱比赛、第六届舞蹈大赛、第三届礼模风采大赛、2012年十佳歌手赛等活动。
(三)社会实践活动
科学总结学院历年来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更加注重实践地点选择、团队结构组成、成员角色及职能分配、细化实践目标、活动实施的过程控制等,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改革和创新,努力探索
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与教学改革、生产实习、就业创业等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新途径。认真组织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紧密结合,动员学生利用网站、微博等新兴媒体上传、分享社会实践图片、心得。继续做好社会实践总结、评选和表彰工作。
(四)科技创新活动
从人才培养的高度,结合教学改革,配合相关部门努力完善院级科技创新竞赛体系,进一步整合资源,找准项目,及早立项,重点扶持,不断扩大参与面,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争取更多资源,吸引更多项目,采取多种合作模式,增强参赛项目的实践性、实用性以及技术新颖性。举办“挑战杯”两赛经验交流会,组织学生参加校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第二十一届大学生科技节、“挑战杯”创业讲坛、“挑战杯”课外讲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和国家、省、校级其它科技类学术竞赛,通过参加一系列竞赛,进一步提高学院科技创新水平。
(五)志愿服务公益行动
大力弘扬“奉献、友爱、进步、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和“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着重加强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院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建设。整合、规范学院各类志愿服务队名称和名册,在“三五”中国志愿者日、“一二·五”国际志愿者日等节点,集中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行动、“共建共创文明社区”活动,继续开展学雷锋、缅怀英烈、保护母亲河、“三村”老人帮扶、校园西区“扶老”、农村图书馆爱心捐书、义务支教、大型赛会、手语培训、废品回收、跳蚤市场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强院爱心基金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做好“十年约定,‘义养’孤儿”志愿服务工作,切实帮扶闽侯两名孤儿健康成长。加强志愿服务欠发达计划志愿者和服务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