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

常见文言文双音节词90例

1.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1.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2.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3.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4.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5.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6.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7.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28.不必:古,不一定,如“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29.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0.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计划或管理。

31.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2.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33.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4.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5.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6.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7.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38.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9.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0.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41.告诉:古,申诉苦衷,如“则告诉不许”;今,说给人听,使人知道。

42.区区:古,拳拳之情,如“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今,数量少,不重要。

43.辛苦:古,辛酸苦楚,如“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今,身心劳苦。

44.侥幸:古,幸运,如“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今,企求非分,意外获得成功。

45.成家:古,安家,如“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今,娶妻。

46.少年:古,青年,如“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今,少年儿童。

47.志气:古,心志和气力,如“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今,做成某事的决心和勇气。

48.强者:古,身体强壮的人,如“少而强者不可保”;今,多指精神意志方面强的人。

49.牢笼:古,包罗,如“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今,关住鸟兽的东西。

50.同归:古,一样的归宿,如“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今,一同回去。

51.形容:古,形体容貌,名词,如“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动词,描述。

52.风流:古,风韵,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53.态度:古,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神态,如“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今,对某事的观点和做法。

54.风骚:古,姿容俏丽,如“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今,指妇女举止轻佻放荡。

55.偏僻:古,偏激,不端正,如“行为偏僻性乖张”;今,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

56.尴尬:古,容易出麻烦,如“如今正是尴尬去处”;今,处于两难境地无法摆脱。

57.左右:古,反正,如“你左右将到村里去卖”;今,左边和右边。

58.轻易:古,动词,贸然行事,如“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今,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形容词。

59.野马:古,春天林泽间的雾气,如“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今,野生动物的一种。

60.果然:古,饱的样子,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今,与事实相符。

61.春秋:古,一年,如“蟪蛄不知春秋”;今,春天与秋天。

62.羊角:古,旋风,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今,羊的触角。

63.虽然:古,虽然这样,如“虽然,犹有未树也”;今,连词。

64.无功:古,忘记立功,心无作为,如“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没有功劳。

65.舅姑:古,公公婆婆,如“待晓堂前拜舅姑”;今,舅舅和姑姑。

66.县官:古,官府,如“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今,县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67.无道:古,不称道,不称赞,如“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今,暴虐,没有德政。

68.布衣:古,平民,如“布衣之交”;今,棉布作的衣服。

69.中国:古指中原,如“莅中国而抚四夷”;今,中华人民共和国。

70.亲近:古,皇帝亲近的侍从,如“左右亲近不为一言”;今,亲密而周到。

71.尘埃:古,监狱,如“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今,尘土。

72.卑鄙:古,地位低,见识浅,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品德低下。

73.便宜:古,方便,适合,如“可以便宜(biànyí)从事”;今,读作piányí,价格低廉。

74.不过:古,不超过,如“从此道之吾军不过二十里”;今,表转折的关联词。

75.反而:古,返回,从而,如“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今,连词,跟上文意思相反。

76.反复:古,扭转并恢复,如“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今,多次重复。

77.感激:古,感动,奋激,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今,深深的感谢。

78.故事:古,旧事,前例,如“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今,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79.可以:古,可以靠,可以用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今,能够。

80.烈士:古,刚直侠义之士,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为正义牺牲的人。

81.穷困:古,窘迫,走投无路,如“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今,贫穷困苦。

82.人情:古,人民的普遍情况,如“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今,情面,送礼。

83.身体:古,亲身体验,如“身体力行”;今,躯体。

84.首领:古,头颅,如“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今,集团领导人。

85.私心:古,自己的志愿.心愿,如“恨私心有所不尽”;今,自私的心理。

86.私人:古,党羽,亲信,如“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今,个人和个人之间的。

87.响应:古,像回声一样应和,如“天下云集响应”;今,用言语行动来表示赞同.支持某倡议、口号等。

88.向前:古,先前,如“凄凄不似向前声”;今,向前方。

89.行为:古,品行,作为,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今,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部的活动。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 (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 (古义:不同意,不认可。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 (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 (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处罚。)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古义:刚一。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言语、行动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下属官职之一。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 (古义:听力好、视力好。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今义:态度不坚定)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古义:与众不同。今义:不依赖他人。) 23.地方: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灾祸乃作(古义:松懈、轻忽。今义:冷淡不热情)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古义:恢复。今义:略。) 26.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27.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言行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28.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古义:到处布置。今义:散布在一定区域内。)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男子的配偶。) 30.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情况。今义:很,极。) 31.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 (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32.扶老:策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33.风流: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的人才。今义:生活放荡)34.感激:三顾至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略。) 35.港口: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 (古义:河的支流相交汇的地方。今义:供大船停泊的地方)36.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

2018高考文言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总结

2018 高考文言高频字 词总结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 诣:到,去。 2.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 鼓励、奖励。 3. 课:考核、督促、征收。 4. 风、化:教育感化。 5.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 外

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 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 劾:举报,检举,揭发。 9. 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 短:进谗言,说坏话。 11. 害:嫉妒。 12. 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 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 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 字在起作

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 折:指斥,指责,驳斥。 14.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 党:偏袒,伙同,包庇。 16. 矫:假托,假传。 17. 质:作人质;抵押。 18. 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 触

犯;②牵连,定罪。 22.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 、表官职的 (1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 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练习版)

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词(练习版) 一、重点词。 1.是: 2.必: 3.贷: 4.风、化: 5.荷: 6.禁: 7.期: 8.夙: 9.咨: 10.苟: 11.执: 12.邀: 13.游: 14.趣、趋: 15.闻: 16.矫: 17.质: 18.次: 19.输: 20.造: 21.宜: 22.诣: 23.让: 24.独: 25.善: 26.绳: 27.白: 28.比: 29.旨: 30.适: 31.且: 32.识: 33.当: 34.坐: 35.对: 36.中: 37.工: 38.孤:

41给: 42.表: 43.微: 44.狱: 45.第: 46.被: 47.录: 48.援、引: 49.虑: 50.推: 51.方: 52.顾: 53.集: 54.审: 55.伦: 56.孰: 57.检: 58构: 59.封: 60.卒: 二、疑难词。 1.遽(jù): 2.亟(jí): 3.渍(zì): 4麾(huī): 5.侪(chaí): 6.厥(jué): 7.鄙(bǐ): 8.俾(bǐ): 9.赧(nǎn): 10.靡(mí): 11.肆(sì): 12.奚(xī): 13.曷、盍(hé): 14.甫(fǔ): 15.逋(bǔ): 16.俟(sì): 17.阙(quē): 18.赍(jī): 19.敕(chì): 20.啻(chi):

23.蹙(cù): 24.畀(bì): 25.遘(góu): 26.赡(shàn): 27.籍(jí): 28.檄(xí): 29.僭(jiàn): 30.谒(yè): 31.秩(zhì): 32.轶(yì): 33.祚(zuó): 34.劾(hé): 35.忤(wǔ): 36.掾(yuàn): 37.讦(jié): 38.逸(yì): 39.迄(qì): 40.讫(qì): 三、易错词。 1.短: 2.害: 3.率: 4.折: 5.多: 6.少: 7.劝: 8.课: 9.盗: 10.按、案: 11.克: 12.延: 13.党: 14.论: 15.贼: 16.用: 17.属: 18.辟: 19.责: 20.喻、谕: 21.干: 22.与:

双音节词

读双音节词语 ?这部分内容除了要继续考查第一题的声母、韵母、声调等情况,还要考查轻声、儿化韵和上声变调。 ?50个双音节词相当于100个单音节词,总共20分,读错一个音节扣0.2分,读音有明显缺陷的每处扣0.1分、声母、韵母、声调是否读错或有缺陷及时间限制,标准与第一题相同。 轻声 ?所谓轻声并不是四声之外的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 ?轻声字的调值因受前一个字声调的影响而是不固定的。一般的说上声字后头的轻声字的音高比较高,阴平、阳平字后头的轻声字偏低,去声字后头的轻声字最低。 普通话轻声音节的调值有两种形式 ?一、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去声的时候,后面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低降调,调值为31。 ?阴平+轻声2(半低) ?他的桌子说了哥哥先生休息哆嗦姑娘家伙庄稼 ?阳平+轻声3(中调) ?红的房子晴了婆婆活泼泥鳅粮食胡琴萝卜行李头发 ?去声+轻声1(低) ?坏的扇子睡了弟弟丈夫意思困难骆驼豆腐吓唬漂亮 ?二、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上声的时候,后面一个轻声音节的调形是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为44。 ?上声+轻声4(半高) ?我的斧子起了姐姐喇叭老实马虎耳朵使唤嘱咐口袋 哪些词读轻声呢? ?一、固定轻声 固定轻声与语法结构密切相关,包括 1.结构助词(领路的、愉快地、学得好) 时态助词(活了、笑着、看过) 语气助词(好吗、他呢、算了吧、谁啊、) 2.某些方位词(脸上、山下、村子里、这边) 某些趋向动词(上来、下去、起来) 3.重叠式名词(星星、爸爸、妈妈、叔叔、姑姑、姐姐、弟弟、妹妹、哥哥、太太) 重叠式动词(看看、走走、跑跑、跳跳、唱唱、劝劝) 4.表示群体的“们”(我们、你们、他们) 表名词性作用(鸽子、燕子、石头、木头) 量词“个”常读轻声,(这个、五个) ?二、习惯轻声 习惯轻声与词义密切相关。有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要读轻声,如果该读轻声而未读,就不能准确表达词意,或者会影响到语法单位的类属。习惯轻声要靠多读、多记才能养成读轻声的习惯。例如:干部、蘑菇、护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精选.)

高中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总结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处罚。) /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义:刚一。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古义:言语、行动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下属官职之一。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古义:听力好、视力好。今义:略。) 20.操持: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古义:拿着。今义:料理筹划) 21.动摇:而齿牙动摇(古义:松动。今义:态度不坚定) 22.独立: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古义:与众不同。今义:不依赖他人。) 23.地方: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略。) 24.怠慢:怠慢忘身,灾祸乃作(古义:松懈、轻忽。今义:冷淡不热情)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恢复。今义:略。) 26.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27.逢迎: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古义:迎接。今义:言行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28.分布:(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角鼓(古义:到处布置。今义:散布在一定区域内。)29.夫人: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个人。今义:男子的配偶。) 30.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情况。今义:很,极。) 31.放心: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古义:放纵散漫的心。今义:略。) 32.扶老:策父老以流憩(古义:拐杖。今义:扶着老人)33.风流:千古风流人物(古义:杰出的人才。今义:生活放荡)34.感激:三顾至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略。) 35.港口: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古义:河的支流相交汇的地方。今义:供大船停泊的地方)36.告诉: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让别人知道。) 37.故事: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例。今义:真实或虚构的事情。) 38.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古义:上厕所。今义:换衣服。) 39.诡辩: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谎言。今义:略。) 40.豪杰: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有声望有地位的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高中文言文实词高频词310个

1.安:①指示代词:什么,哪 ?2.按:①考察巡视 ?3.案:①文书,案卷②考察,巡视 ?4.拔:①攻取 ?5.跋:①文体的一种②蛮横霸道 ?6.白:①下对上告诉,陈述 ?7.拜:①授给官职 ?8.般:①种类,类 ?9.傍:①靠近,临近②通“旁”旁边 ?10.谤: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11.被:①蒙受、遭受、覆盖②通披:穿、披散?12.倍:①增加②通背:背叛、后背 ?13.辈:①某一等级,某一类别的人或物②批?14.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②推究本源?15.崩:①帝王或王后死叫“崩” ?16.比:①并列,挨着②连接地③勾结④及,等到 ?17.彼:①那②别人,对方 ?18.俾:①使、让 ?19.鄙:①边境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④谦称自己 ?20.弼:①辅佐,辅助

21.辟:①法度,法律②治理③征召 22.濒:①接近,靠近 23.兵:①军事,战争②军队 24.病:①担心,忧虑,损害②困苦 25.薄:①减轻,减损②轻视看不起③迫近 26.逋:①逃亡逃跑②欠交,拖欠 27.哺:①口中含嚼的食物②喂养,喂食③食,吃 28.部:①统率,指挥②官署,行政机关 29.策:①竹制的马鞭子②竹杖,拐杖 30.长:①经常 31.尝:①曾经 32.常:①永久的,固定的 33.诚:①确实,的确②表假设:如果 34.乘:①趁着,凭借②s hèn 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35.笞:①用竹板,荆条打 36.饬(c hì):①整顿,整治 37.敕(c hì):①告诫,嘱咐②帝王诏书、命令 38.除:①台阶②修治,修整③任命,受职 39.黜:①废,贬退②消除,去掉

40.次:①临时驻扎②按顺序排列,等次 41.殂:①死亡 ?42.窜:①放逐,贬官 ?43.存:①思念②看望,问候③抚恤 ?44.达:①通、通行的,公共的②得志,显贵?45.迨:①等到,到,及②趁着 ?46.殆:①危险②大概,恐怕③几乎④精神疲倦 ?47.逮:①及,到达 ?48.但:①只,仅②徒然 ?49.当:①抵、抵挡、阻挡②执掌、主持?50.得:①能、能够、可以 ?51.登:①庄稼成熟②当即 ?52.邸:①官员在京城的住所②旅社,客店③停留 ?53.第:①次第,次序②科举考试的等级③但,只管 ?54.吊:①慰问 ?55.董:①督查,监督②整顿 ?56.督:①查看、管理②责罚 ?57.独:①仅,只有②难道 ?58.笃:①忠诚,厚道 ?59.度:①揣度,推测

英语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多音节词区别

一、以元音结尾的音节称为开音节,以辅音结尾的音节称为闭音节 一、音节: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在英语中元音特别响亮,一个元音可构成一个音节,一个元音和一个或几个辅音音素结合也可以构成一个音节。一般说来,元音可以构成音节,辅音不响亮,不能构成音节。但英语辅音字母中有4 个辅音[m],[n],[ng],[l]是响音,它们和辅音音素结合,也可构成音节。它们构成的音节往往出现在词尾,一般是非重读音节。英语的词有一个音节的,两个音节的,多个音节的,一个音节叫单音节,两个音节叫双音节,三个音节以上叫多音节。如:take 拿,ta'ble 桌子,pota'to` 马铃薯,pop`ula'tion 人口,congrat`ula'tion 祝贺。tel'ecommu`nica'tion 电讯 划分音节的方法:元音是构成音节的主体,辅音是音节的分界线。两辅音之间不管有多少个元音,一般都是一个音节。如:bed 床,bet 打赌,seat 坐位,beat 毒打,beaut 极好的beau'ty 美。两元音字母之间有一个辅音字母时,辅音字母归后一音节,如:stu'dent 学生,la'bour 劳动。有两个辅音字母时,一个辅音字母归前一音节,一个归后一音节,如:let'ter 信,win'ter 冬天。不能拆分的字母组合按字母组合划分音节。如:fa'ther 父亲,tea'cher 教师。 1)音节按读音可以分为开音节和闭音节 开音节又可以分为绝对开音节和相对开音节 (1) 绝对开音节:是指一个元音字母后面没有辅音字母而构成的音节,例如:we, hi, yo-yo (2) 相对开音节:是指一个元音字母后面有一个辅音字母(除r)之外,最后是一个不发音的e构成的音节,如:take, make 在开音节中,这个元音字母发“字母”本身音,例如hi|hai|, use|ju:z| (3) 闭音节:指元音字母后面有辅音字母(辅音字母r除外)构成的音节,如:leg, cross 2)音节按重读可以分为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 重读音节:指在双音节或多音节词中有一个发音特别响亮的音节,叫重读音节,用重音符号“`”标于相应位置,其他音节为非重读音节,如begin |begin|,单音节词作重读处理,但不标重音符号。 二、音节: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的读音,都是分解为一个个音节朗读。在英语中元音特别响亮,一个元音可构成一个音节,一个元音和一个或几个辅音音素结合也可以构成一个音节。一般说来,元音可以构成音节,辅音不响亮,不能构成音节。但英语辅音字母中有 4 个辅音[m],[n],[ng],[l]是响音,它们和辅音音素结合,也可构成音节。它们构成的音节往往出现在词尾,一般是非重读音节。英语的词有一个音节的,两个音节的,多个音节的,一个音节叫单音节,两个音节叫双音节,三个音节以上叫多音节。如:take 拿,ta'ble 桌子,pota'to` 马铃薯,pop`ula'tion 人口,congrat`ula'tion 祝贺。 tel'ecommu`nica'tion 电讯 划分音节的方法:元音是构成音节的主体,辅音是音节的分界线。两辅音之间不管有多少个元音,一般都是一个音节。如:bed 床,bet 打赌,seat 坐位,beat 毒打,beaut 极好的 beau'ty 美。两元音字母之间有一个辅音字母时,辅音字母归后一音节,如:stu'dent 学生,la'bour 劳动。有两个辅音字母时,一个辅音字母归前一音节,一个归后一音节,如:let'ter 信,win'ter 冬天。不能拆分的字母组合按字母组合划分音节。如:fa'ther 父亲,tea'cher 教师。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教师版)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教师版) 1、B 卑鄙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不好今义:坏。古义:①不美。例如: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②不喜欢。例如: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 不行今义:不可以。古义:不能走路。例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2、C 春秋今义: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泛指岁月。②时代名称。古义:①年龄。例如:天子春秋鼎盛。(《汉书》)②一年。例如: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③书名。例如: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操持今义:料理;筹划。古义:握着,拿着。例如: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传》) 从容今义: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古义:①言语举动适度,得体。例如: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张衡传》)②举动。例如:从容中道。(《中庸》) 从而今义:连词。古义:从:跟随;而:并且、而且。例如: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初一今义: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古义:刚开始。例如: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赤壁之战》) 3、D 地方今义:①泛指空间的一部分,②民间,③地区。古义:①当地的事。例如:在外监司牧守,亦皆贪鄙成风,不以地方为意。(《方腊起义》)②土地方圆。例如:江东虽小,地方千里。(《项羽本纪》) 东面今义:东边。古义:脸朝东。例如:东面而视。(《秋水》) 大方今义: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古义:修养很高,明白道理的人。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大风今义:风力很大的风。古义:麻风病。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 怠慢今义:冷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古义:松懈,轻忽。例如: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4、F 风流今义: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古义:①杰出,英俊。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②英雄的功绩,流风余韵。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③学问才华,雍容的风度。例如:遥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非常今义:副词,十分,极。古义:名词,意外的变故。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扶老今义:扶着老人。古义:手杖。例如: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兮辞》) 反复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古义:书信往返。例如: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答司马谏议书》) 逢迎今义:奉承,拍马屁。古义:迎接。例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并序)》) 5、G 感激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古义:感动,奋激。例如: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更衣今义:换衣服。古义:上厕所。例如: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故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古义:先例,旧事。例如: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大全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劝说,说服②勉励,奖励③勤勉,努力。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 义词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1.行李:,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左右:,如“唯君左右之”; 3.致死:,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 4.丈夫:,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5.其次:,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 6.行政:,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 7.地方:,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8.东面:,如“东面而视”;9.面目:,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10.至于:,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11.大方:,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2.以致:,,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3.非常:,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14.细说:,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15.幼稚:,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 16.人事:,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17.扶老:,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18.怀抱:,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19.纵情:,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20.见机:,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21.猖狂:,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22.学者:,如“古之学者必有师”;23.从而:,如“吾从而师之”; 24.众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5.不必:,如“弟子不必不如师”; 26.气候:,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27.经营:,如“韩魏之经营”; 28.可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9.从事:,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30.其实:,如“自以为得其实”; 31.方丈:,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32.往往:,如“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33.颜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34.不行:,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35.成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36.洗马:,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汇汇总 一、法律类 1.古代刑法: 笞:用竹鞭或竹板打。仗:杖责,用棍子打。 流:流放徙:做劳役,苦役。髠(kūn):削发,剃光头。 黥:面部刺字,用墨染黑,个别用朱色。刖:砍脚跟 膑:挖膝盖骨劓:割鼻子 2.法律名称: 三尺:指法律;按律:依照法律;狱:案件;具狱:审理完毕,案件审完放入宗卷,轻易 不可推翻。 3、刑具: 桎:脚镣;梏:手铐;枷:枷锁;关三木:颈手足都带上刑具,说明是重犯。械:笼统之刑具;索:绳子,捆人; 钳:束颈的铁圈。 4、法官:理:秦代法官。廷尉:汉代中央法官;司隶校尉:汉代地方法官;功曹、议 曹:办案人员;掾吏:牢头,狱卒;大理寺卿、少卿:唐宋中央法官,如狄仁杰; 有司、案司;有关法律部门。 5、罪犯名:城旦:正在服苦役的罪犯。元谋:主犯。 从而加功:从犯 6、法律方面的词语: 拘:捉拿;购:悬赏捉拿。(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执:抓住;株:株连;绳:依法制裁,绳之于法;诛:杀或者批评;榜、杖:杖责;讼:告状;鞫:审问;摄:统治、治理;慑:威慑,震慑;劾:弹劾,当面揭发罪状;讦:揭发别人的隐私;勘:审查;赎:罚款。赎金:罚金;楚:痛苦;坐:因……犯罪;当、论:判决;趣:通“促”催促;“趣”小步快走;婴:缠绕或通“撄”,意触犯;末减:比死刑降一等,死缓。 究:追查;罔加:受法律制裁;槛阱、圜墙:牢房; 二、官职人物类: 特征:特别征召。汉代无科举,以地方官举荐,举孝廉,为“秀才”即优秀的人才。皇帝或 派专人考察,然后合格者派牛车来接其做官。特,公牛。敕:皇帝命令。笏:朝板;缙绅:官员腰带,借指做官的人。治所:地方政府所在地;万斛:最高的俸禄;二千石:太守,太守的俸禄就这么多;假、理:代理;班赐:皇帝的赏赐;及第:中举;假节:手中的符节;官廨:官员家属的住处; 升官、降职了: 擢:升官。陟:升官。授、拜:第一次当官;除;除去旧职升为新官;迁:是右迁的省略,升官;左迁:降职;转:是右转的省略,升官。左转即左迁,降职;古代右比左尊贵,

双音节英文单词100个

across agree afraed arrive apron attack abase abbey abbess abbot abuse above absorb absent abroad about aboard accept access accord account accuse achieve acid acre action active acute adapt address adjust admit adopt adverb advice advise affair affect afford after again agent ahead alarm alert alike alive allow ally alone along alter amaze amid among amuse anchor anger angle angry annoy answer any apart appeal appear apply approve arise army arouse arrest arrow aside asleep assess asset assign assist assume assure atom attach attack attain attempt attend attract author auto autumn await awake award aware away awful baby bacon badly balloon banner barber barely bargain barrel basic

basis beauty become before befin behalf boney behave being belief believe belong beside better between beyond biscuit bitter blackboard bloody border borrow bother bottom breakfast brother bucket budget bullet burden bury business busy butcher butter button cabbage cabin camel campus canal cancel cancer candy capture carbon career cargo carpet carriage carrot carry cartoon cassette ceiling cement center certain chapter charter chicken cigar circuit civil clever clinic cloudy clumsy collapse collect college column combat combine comfort comment commerce commit common compel compete complain compose compound compress compress comprise conceal concede concept concern copcert conclude

文言文常用词汇

文言文常用词汇 一、与官职相关 (一)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如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2.解官:辞去官职。如《宋史·包拯传》: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后汉书·李通传》: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①《后汉书·王龚传》: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②《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汉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如《战国策·秦策三》: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 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新唐书·白居易传》:以刑部尚书致仕。 9.去:辞职(主动) 免职(被动) 调离 (二)表“兼职、代理”的词语。 1.假:临时的、代理的。如①《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②《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2.兼:兼任,同时监管。如①《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②《旧五代史·甘荷余传》: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 3.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①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郐州。②《南史·虞愿传》: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 4.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如《宋史·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5.权:暂时代理官职。如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韩愈吏部权京兆。②《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③《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6.摄:暂代官职。如《新唐书·杜如晦传》: 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7.署:暂任、代理官职。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8.守:代理官职。如《三国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9.行:代理官职。如①《三国志·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②《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三)表示官员任职的词语。 1.知:主持。如①《宋史·黄庭坚传》:知舒州。②《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 2.典:主持;主管。如《书·尧典》:命汝典乐。《三国志·吴仪传》:专典机密。 3.主:主持,掌管。如①《世说新语·政事》: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②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4.视事:官吏到职开始工作;在任。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5.下车:新官到任如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后汉书·张衡传》 6.坐:因犯……罪或错误。如《汉书》: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7.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新唐书·魏微传》: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8.秩满:官吏任期届满。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南史·虞寄传》其年秩满,解尹,加散骑常侍,将军、尚书竝如故。《陈书·袁枢传》 9.行部:巡行部属(汉制,刺史常于八月巡视部署,考察刑政,称为行部。)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至西河。 (四)表示官员调动的词语 1.右迁:升职 2.左迁:贬职 3.谪:贬官或发配边疆 (五)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1.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2.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 职; 3.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 以官职; 4.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前太守臣逵 察臣孝廉” 5.进:推荐“教以推贤进士” 升迁“而仕卒不进” 6.拜:授予官职; 1

古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古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一、古今异义 1.执事(对对方的敬称;掌管某项工作的 人) 2.行李(出使的人;出门所带的包裹等) 3.夫人(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4.爪牙(得力助手或武士;比喻坏人的党 羽) 5.丈夫(男子;女子的配偶) 6.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 7.山东(崤山以东;山东省) 8.婚姻(儿女亲家;结婚) 9.非常(意外的变故,不平常;十分,很) 10.根本(树木的根部;事物的根源或最重 要的地方) 11.学者(求学的人;有专门学问的人) 12.逢迎(迎接;说话、行事故意迎合别人 的心意) 13.经营(搜集、保存;筹划、组织) 14.上路(高高的道路;走上路程) 15.于是(因为这、从此、在这件事上;连 词) 16.行为(品行是、品行作为;举动) 17.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学校教育的初级 阶段) 18.颜色(脸色、容颜;颜料或色彩) 19.智力(智谋和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 20.可怜(可爱、可惜;值得怜惜) 21.空中(中间是空的;天空) 22.私人(心腹之人;非公家的) 23.首领(头颅、生命;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24.可以(可以凭借、可以用来;) 25.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26.自由(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27.交通(交错相通;水陆运输的总称) 28.失意(意见不合;不得志) 29.成立(长大成人、成人立业;开始存在) 30.告诉(向上报告;让别人知道) 31.然后(这之后;顺承连词) 32.果然(饱的样子;与事实相符) 33.卑鄙(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 34.流涕(流眼泪;流鼻涕) 35.约束(规约、盟约;限制、管束)36.亲戚(内外亲属;族外亲属) 37.中国(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 38.无论(更不必说;连词) 39.左右(皇帝身边的近臣;方位或约数) 40.无赖(胡作非为、活泼顽皮、无所寄托; 品行不端) 41.指示(指给…看;上级传达下级的命令) 42.感激(感动愤激;深深地感谢) 43.从容(言语举动适当得体;不慌不忙) 44.因为(于是写;因果连词) 45.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 困境) 46.开张(广泛扩大;开业) 47.青春(明媚的春光、春天;青年时期) 48.具体(形体完备;明确、不抽象) 49.痛恨(痛心遗憾;仇视愤恨) 50.结束(整好装束;完毕) 51.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为正义 而死) 52.往往(处处;常常) 53.中间(中间夹杂;里面) 54.扶老(拐杖;扶着老人) 55.不过(不超过;转折连词) 56.用心(因为用心;用功或肯动脑筋) 57.烈士(有节操、有抱负的人;为革命牺 牲的人) 58.美人(歌伎、宫妃;美貌女子) 59.前进(上前进献;向前行走或思想进步) 60.肉食(享受优裕的大官) 61.或者(有的人、有些人;选择连词或者 副词) 62.致意(抒发心情;表示问候) 63.会计(聚会商议;财务计算的人) 64.作文(写文章;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65.形容(形体容貌;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 性质加以描绘) 66.豪杰(有声望地位的人、英雄人物;才 能出众的人) 67.风流(杰出、英俊,繁华的景象、流风 余韵;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68.地方(土地方圆) 二、人物传记常见词语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学习资料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 词

高考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高考复习指导(高三) 1.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 (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 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

(古义:不同意,不认可。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 (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 (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处罚。) 15.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古义:刚一。今义:衣历每月的第一天。) 1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古义:言语、行动得体。今义:不慌不忙。) 17.从事: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下属官职之一。今义:略。) 18.从而: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且……。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19.聪明:耳目聪明,四肢坚固 (古义:听力好、视力好。今义:略。)

高考文言文高频实词

高考文言文高频词语 A 爱:怜惜;吝惜安:疑问代词,什么,哪里谙:熟悉按:巡视;考察 B 北:打了败仗往回跑悖:违背被:施及;通“披”;遭受备:完备;具备本:根源;探究根源鄙:边疆,庸俗,谦词(指自己)俾:使裨:益处比:并列(鳞次栉比),接连地(比肩接踵),勾结(朋比为奸),比较,等到(比及)必:一定、必然,倘若、假如弼:辅佐毕:全、都嬖:宠爱庇:遮蔽便宜:不请示,灵活处置薄:靠近(日薄西山),稀少 C 曾……不:连……都差:稍微的(差强人意)觇:偷看婵娟:美好的样子超:超过、胜过 常:封建社会宣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朝:一日、朝见车:牙床(辅车相依)彻:通达、贯通 掣:牵引,拉(掣肘)沉:古代常写做“沈”陈:陈列,通“阵”诚:假设,果真,的确,实在 乘:古代一车四马,趁着,冒着、迎着,登上丞:辅助逞:炫耀,显示媸:丑弛:放松驰:疾行褫:夺啻:仅仅,只有敕:告戒、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饬:整顿、整治冲:交通要道,冲击、撞击 次:临时驻扎,按顺序刺:名片聪:听力好从:使……跟从,,跟随,仆从、下属,通“纵” 殂:死亡徂:往蹴:踩猝:突然蹙:紧迫,窘迫爨:烧火做饭忖:思量,揣度 措:放置,措施厝:放置错:镶嵌 D 的:箭靶中心,女子额头的红点典:法则、制度,主管吊:慰问牒:文书堞:城墙洞:深入、透彻 督:监察、督促牍:文书,书籍独:单独,表反问(副词),仅、只有笃:忠诚遁:逃 多:赞美夺:强行改变 E 讹:谣言恶:哪里,讨厌,坏遏:阻拦而:你,表并列、转折、顺承、修饰迩:近贰:副的,从属二主,背叛

F 伐:夸耀,讨伐,功劳法:效法,法令藩:篱笆凡:总共,凡是反:通“返”,违反范:模子 方:正在斐:有文采匪:不是奉:通“捧”,两手捧,尊奉,俸禄黼:古代礼服上的花纹 伏惟:表敬副词,无意义服:佩带,服从甫:刚刚,美好 G 赅:完备盖:大概,句首语气词概:节操、风度干:盾牌,冒犯,冲,干预,求取敢:谦辞(冒昧的意思),表反问岂敢扛:双手举(力能扛鼎)诰:皇帝给臣子的命令,一种文体(用于告戒或勉励)格:推究(格物致知),标准(行有格),阻止(形格势禁)更:改变,更加觥:酒杯躬:亲自,身体诟:骂沽:买、卖孤:幼年失去父亲,谦称 诂:对古代文字的解释不榖: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辞)故事:旧例固:本来,坚持,坚固 乖:违背管:钥匙,掌管果:果然,坚决过:经过,错误,探望、拜访 H 好:容貌美,友好劾:弹劾盍:何不阖:全河:黄河荷:扛曷:什么,岂、难道 和:应和恨:遗憾亨:通达、顺利后:君主乎:于胡:为什么扈从:皇帝出巡时的随从 怙:依仗、凭借(怙恶不悛)还:通“旋”,旋转,返回浣:洗涤豢:喂养环:担忧、忧虑隳:毁坏恚:恼怒诲:教导会:回合,正好、恰好,必然或:有的人,有时,也许货:财物 J 矫:纠正,假传皇帝的命令讦:攻击揭发别人的短处诘:责问节:节操介:铠甲,耿介、操守斤:斧头 竟:完毕、终了,从头到尾胫:小腿靖:安定就:接近,完成、达到(若事不就)僦:雇车的费用咎:灾祸,归罪、责怪 举:推荐,攻打,全讵:(反问)难道,假如遽:匆忙具:全部,准备踞:蹲坐倨:傲慢 捐:抛弃(细大不捐)诀:辞别绝:断绝,非常,超越,横渡 K 忾:愤恨堪:忍受,能够瞰:俯视考:死去的父亲,考核,敲克:能够,战胜课:征税,按一定的标准考核,督促完成指定的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