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 格式:doc
- 大小:3.05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面世以来,凭借着高度的艺术价值,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眼球。在中国市场上也流传着此书的多个译本,本文就旨在透过《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两处题词的译作分析在具体翻译文本中如何对待归化与异化的问题。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题词;归化;异化
一、归化与异化
在翻译领域最早提出归化与异化两个词的学者是美国翻译学者韦努蒂。归化一词在《翻译研究词典》中的定义为:归化指译者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以尽可能减弱译语读者对外语语篇的生疏感的翻译策略。异化一词的定义为:指刻意打破目的语的行文规范而保留原文的某些异域特色的翻译策略。韦努蒂主张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多的使用异化,倡导看起来不通顺的译文,注重突出原文的异域风格、语言特色与文化背景。
二、如何看待归化与异化
鲁迅说对于归化与异化,我们不能绝对的宣称哪种是绝对的好的,另一种是绝对的不好的。翻译的过程中归化与异化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具体使用哪种方法不仅需要依据翻译目的以及译文的读者群来判断。这也正是本文对待归化异化的一个态度。下面就通过分析刘蔺译本与陈译本在处理《法国中尉的女人》第五章的引言丁尼生《悼念集》时的例子来具体分析这一点。对于原文
at first as death, love had not been,
or in his coarsest satyr-shape
had bruised the herb and crush’d the grape,
刘蔺译本将此处翻译为
啊,天哪,提这样的问题
又有保益?如果死亡
首先意味着生命了结,
那爱情,如果不是
在涓涓细流中戛然中止,
就是一种平庸的友情,
或是最粗野的色迷
在树林中肆意饕餮,
全不顾折断茎叶,
揉碎葡萄――
而此时陈译本却将此诗译作
哦,我啊,提出一个无益的问题
又有何用?如果人们认为死亡
就是生命的终结,那么,爱却不是这样,
否则,爱只是在短暂的空闲时
那懒散而没激情的友谊,
或者披着他萨梯粗犷的外套
已踩伤了芳草,并摧残了葡萄,
在树林里悠闲自在,开怀喝吃。
两篇译作各有千秋,从这首诗整体着眼刘蔺译本更趋向于归化手法,陈译本更倾向于异化处理。刘蔺译本将satyr一词译色迷采用了归化的技巧,而陈译本却将satyr一词译为萨梯,采用了异化的手法。satyr原指人羊合体的丛林之神,其实刘蔺译本与陈译本在处理satyr 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就是因为翻译目的及读者文化群不同引起的。1986年出的刘蔺译本出版时,
还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于西方社会还不甚了解,所以刘蔺在翻译satyr一词时,就采用归化这一保守的方法,便于人们理解。而到了陈译文出版时,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余年,人们的思想进一步与西方接轨,所以对于satyr一词,已经无须解释人们就能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绝对的异化的翻译也没有绝对的归化的翻译,对于同样节选与丁尼生《悼念集》中的第41章的引言
. . . arise and fly the reeling faun, the sensual feast;
and let the ape and tiger die.
刘蔺译为
在纵情的宴会上
晕眩的牧神
扶摇飞腾。
青云直上,
肆情孟浪,
令虎猿匿形遁藏――
陈译为
……起身飞翔吧,
踉跄的农牧神,大嚼狂饮;
再往上,把野兽全部吞尽,
让猿猴和老虎死去吧。
三、结语
通过比较分析《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刘宪之与蔺延梓合译本及陈安全译本,我们可得出如下两点结论:首先,文化背景下翻译的目的及可能的读者群体影响甚至是决定译作到底是采取归化的翻译方法还是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其次,归化与异化并非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两种技巧,在翻译的过程中,两种方法往往是被译者交叉使用、相得益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