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控档案-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专项辨识

双控档案-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专项辨识

双控档案-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专项辨识
双控档案-有限空间作业风险专项辨识

丰宁满族自治县天宝水泥制造有限公司有限空间辨识台帐

有限空间风险等级划分:

1.该空间存在或可能存在导致人员伤亡的危险介质;

2.该空间存在或可能存在导致人员伤亡的电能、机械能、液压能或气压能;

3.该空间存在或可能存在能够吞没进入人员的物质;

4.该空间内部狭小或通风不良,可能会困住进入人员或使进入人员窒息。

如果4项均为“否”,则为“B级”有限空间。如果有1个及以上为“是”,则为“A级”有限空间,进入其中作业前必须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注意事项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注意事项 1. 有限空间作业前,有关人员应针对有限空间作业内容、作业环境等 方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2. 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作业安全要 求; 3. 有限空间作业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 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 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4. 检测人员作业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 生; 5. 有限空间内盛装或者残留的物料对作业存在危害时,作业人员应当 在作业前对物料进行清洗、清空或者置换,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6.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现场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 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7.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 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 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8. 有限空间作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二)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三)作业前清点作业人员和工器具; (四)作业人员与外部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五)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 (六)存在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9. 有限空间作业结束后,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应当对作业现场进行 清理,撤离作业人员。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为规范保安工作,使保安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最终使保安具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特制定本教学教材大纲。 一、课程设置及内容全部课程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大科目。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LEC法的定义及编制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法,LEC法)D=L×E×C □C(Consequence)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D(Danger)作业条件危险性; □E(Exlosure)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 □L(Likelihood)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序号危 险 源 安全风险 可 能 造 成 伤 害 L E C D 风 险 等 级 控制措施 1.电 缆 井 缺氧(氧含 量不足) 窒 息 1 1 7 7 Ⅴ 级 加强通风电缆着火 烧 伤 中 毒 1 3 1 5 4 5 Ⅳ 级 按标准铺设电缆,不慎坠落高 1 3 3 9 Ⅴ加强培训,戴全身

空坠落级安全带,张贴警示 标志 操作不慎触电或漏电触 电 1 3 3 9 Ⅴ 级 严格执行安全操 作规程,安装漏电 保护器 产生可燃气 体燃 烧 爆 炸 1 3 1 5 4 5 Ⅳ 级 及时清理井底杂 物、淤泥和积水 有毒气体吸 入中 毒 1 1 1 1 Ⅴ 级 带防毒面具 安全防范设施不善其 他 伤 害 1 2 7 1 4 Ⅴ 级 安装安全设施,定 期维护保养 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手 续管 理 缺 陷 1 2 7 1 4 Ⅴ 级 进行安全教育,实 施危险作业审批 未设置有限管 1 2 7 1Ⅴ设置有限空间警

空间警示标 志理 缺 陷 4 级示标志 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管 理 缺 陷 1 2 7 1 4 Ⅴ 级 按要求配备应急 救援物资 未与相关方签订有限空间作业安全 协议管 理 缺 陷 1 2 7 1 4 Ⅴ 级 与承包方签订安 全生产协议 2. 污 水 井 ( 池) 缺氧(氧含 量不足) 窒 息 1 1 7 7 Ⅴ 级 加强通风坠入污水池 淹 溺 1 2 7 1 4 Ⅴ 级 增设防护栏和警 示标志 有毒气体吸 入 中 毒 1 1 1 1 Ⅴ 级 带防毒面具产生可燃气 燃 烧、 1 3 14Ⅳ及时清理井底杂

受限空间风险评价控制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受限空间风险评价控制措施(标 准版)

受限空间风险评价控制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具体如下: (一)落实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 1、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⑴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⑵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⑶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⑷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⑸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2、监护人员的职责 ⑴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⑵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

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⑶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受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⑷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3、作业人员的职责 ⑴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受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⑵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⑶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⑷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⑸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受限空间。 ⑹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4、审批人员的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 辨识与防范措施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一)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1.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 2.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3.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危害有什么特点? 1.可导致死亡,属高风险作业。 2.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设备等。 3.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 4.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5.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 6.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时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

(三)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和以往事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 2.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3.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 4.通风换气; 5.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带氧气报警器; 6.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带有效的通讯工具,系安全绳; 7.配备监护员和应急救援人员; 8.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

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号: 版本: **** 有限公司 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有限公司 颁布公告 各有关单位、部门: 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的规定,及《生产 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639-2013 )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编制了《***** 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批准发布实施。望有关单位、部门认真组织落实,并按此预案进行演练。 批准人:*** 批准日期:****年*月**日

目录 1 事故风险分析................................................... 1.. 1.1 有限空间的概念............................................... 1. 1.2 事故类型..................................................... 1.. 1.3 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1. 1.4 事故发生的诱因............................................... 1. 1.5 事故风险评估................................................. 2.. 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 2.1 应急指挥机构................................................. 2.. 2.2 职责......................................................... 3.. 3 事故险情信息报告程序........................................... 7. 3.1 应急值守..................................................... 7.. 3.2 事故单位内部信息报告......................................... 7. 3.3 信息上报..................................................... 8.. 4 应急指挥....................................................... 8.. 5 资源调配....................................................... 8.. 6 应急救援....................................................... 9.. 7 扩大应急 (10)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 一、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安全风险类别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包括中毒、缺氧窒息、燃爆以及淹溺、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灼烫、坍塌、掩埋、高温高湿等。在某些环境下,上述风险可能共存,并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1.1 中毒 有限空间内存在或积聚有毒气体,作业人员吸入后会引起化学性中毒,甚至死亡。有限空间中有毒气体可能的来源包括:有限空间内存储的有毒物质的挥发,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毒气体,进行焊接、涂装等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相连或相近设备、管道中有毒物质的泄漏等。有毒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再经血液循环,对人体的呼吸、神经、血液等系统及肝脏、肺、肾脏等脏器造成严重损伤。 引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风险的典型物质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和苯系物、氰化氢、磷化氢等。 (1)硫化氢(H2S))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比空气重,易积聚在低洼处。硫化氢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硫化氢易存在于污水管道、污水池、炼油池、纸浆池、发酵池、酱腌菜池、化粪池等富含有机物并易于发酵的场所。低浓度的硫化氢有明显的臭鸡蛋气味,可被人敏感地发觉;浓度增高时,人会产生嗅觉疲劳或嗅神经麻痹而不能觉察硫化氢的存在;当浓度超过1000mg/m3时,数秒内即可致人闪电型死亡。 (2)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重与空气相当。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 倍,因此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甚至导致人员死亡。一氧化碳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热等点火源将引发燃烧爆炸。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焊接作业是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考试试题1

2019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考试试题 姓名:部门:考试日期:成绩: 注意:1.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套试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在横线处填写,共10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1、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遵守“、再检测、”的原则。 2、在含有浓度大于或等于1000mg/m3硫化氢气体的空间内停留瞬间或几分钟,人就会或。 3、工贸企业应当按照有限空间作业方案,明确作业现场负责人、、作业人员及其。 4、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中容易发生伤亡人员有、,因为操作或者施救不当造成伤亡。 5、需封闭有限空间前,由作业和作业共同检查作业现场内外,清点作业人数和验收人,现场确认无误后可封闭。 6、有限空间作业前,现场负责人要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和。 7、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未落实等情况下,有权提出作业。 8、有限空间氧气浓度应保持在----。 9、作业前,应当将有限空间和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 素、告知作业人员。 10、工贸企业对其发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责任。承包方对其承包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承担责任。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填写“√”或“×”,共10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一氧化碳中毒不会致人死亡。() 2、强制通风可将新鲜空气导入到有限空间,增加氧气浓度,降低有毒气体浓度。() 3、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也可以根据从业人员需要,以货币形式或者其他物品替代。() 4、如果有限空间内部空间较大,作业人员可以在其中长期连续作业。() 5、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应在“洁净”的空气中开机,自检调“零”后进行检测,

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20种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序号危险源安全风险 可能造成 伤害 L E C D 风险 等级 控制措施备注 1.电缆井缺氧(氧含量不足)窒息 1 1 7 7 Ⅴ级加强通风 电缆着火烧伤、中毒 1 3 15 45 Ⅳ级按标准铺设电缆, 不慎坠落高空坠落 1 3 3 9 Ⅴ级加强培训,戴全身安全带,张贴警示标志操作不慎触电或漏电触电 1 3 3 9 Ⅴ级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装漏电保护器产生可燃气体燃烧、爆炸 1 3 15 45 Ⅳ级及时清理井底杂物、淤泥和积水 有毒气体吸入中毒 1 1 1 1 Ⅴ级带防毒面具 安全防范设施不善其他伤害 1 2 7 14 Ⅴ级安装安全设施,定期维护保养 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手续管理缺陷 1 2 7 14 Ⅴ级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危险作业审批 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管理缺陷 1 2 7 14 Ⅴ级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 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管理缺陷 1 2 7 14 Ⅴ级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未与相关方签订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协议 管理缺陷 1 2 7 14 Ⅴ级与承包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 2.污水井 (池) 缺氧(氧含量不足)窒息 1 1 7 7 Ⅴ级加强通风 坠入污水池淹溺 1 2 7 14 Ⅴ级增设防护栏和警示标志 有毒气体吸入中毒 1 1 1 1 Ⅴ级带防毒面具 产生可燃气体燃烧、爆炸 1 3 15 45 Ⅳ级及时清理井底杂物、淤泥和积水 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手续管理缺陷 1 2 7 14 Ⅴ级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危险作业审批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管理缺陷 1 2 7 14 Ⅴ级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 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管理缺陷 1 2 7 14 Ⅴ级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未与相关方签订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协议 管理缺陷 1 2 7 14 Ⅴ级与承包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 3.窨井井盖被盗或破损 人身伤害、 车辆伤害 1 2 7 14 Ⅴ级及时更换井盖;采取井盖加固措施缺氧(氧含量不足)窒息 1 1 7 7 Ⅴ级加强通风 有毒气体吸入中毒 1 1 1 1 Ⅴ级带防毒面具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检测和安全防护

编号:SM-ZD-87745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检测 和安全防护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检测和安全防 护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英国职业安全健康法规给有限空间的定义为:“有起火、爆炸、失去意识、因存在毒气、有害气体或缺少氧气而窒息、因缓慢自由流动的固体而窒息或陷入危险的,人工或自然封闭的空间”。 法规还规定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应该避免在有限空间作业。如果,必须在有限空间作业,那么就必须要建成完善的安全作业系统。没有任何人可以在没有足够救援人员的条件下,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虽然,仅仅有可能出现不良的反应,但是救援准备还是必须提供的。 危险和救援 确定一个区域是否为有限空间,通常需要依靠个人的理

解。近些年来,很多单位希望通过清晰的定义,来将一些作业区域划出有限空间的范围,这样能够降低一定的生产成本。我还发现,有些认定有限空间的工作人员,根本不到作业现场,不作风险评估。仅凭经验和图纸就认定作业区域是否为有限空间。真正掌握有限空间作业区域的危险点,对于作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在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存在有限空间作业。所以,很需要一套操作方案来满足所有的工作场景。有限空间不仅仅是指“地下的孔洞”,随着工业和商业模式的演化,存在很多新的作业危险。要根据每一个作业环境,选择最合适的安全系统。每一名雇主都有法定的职责,保护他的雇员和他合同商的安全。同样,每一名雇员和合同商也都应该确认安全系统是否完善。虽然雇主和雇员之间可以有很多自由地约定,安全确是必须强制保障的。 要从多个方面对有限空间作业做好准备,比如作业方案、正确的劳动力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有效的培训、对任务完成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辨识LEC法的定义及编制方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法,LEC 法) D=L ×E×C □C(Consequence)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D(Danger)作业条件危险性; □E(Exlosure)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 □L (Likelihood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序 危险源号 电1.缆 井 安全风险 可能造风险 L E C D控制措施 成伤害等级 缺氧(氧含量不足)窒息1177Ⅴ级加强通风电缆着火 烧伤中 131545Ⅳ级按标准铺设电缆, 毒 不慎坠落 高空坠 1339Ⅴ级 加强培训,戴全身安全带,张贴警 落示标志 操作不慎触电或漏电触电1339Ⅴ级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安装漏电 保护器产生可燃气体 燃烧爆 131545Ⅳ级及时清理井底杂物、淤泥和积水 炸 有毒气体吸入中毒1111Ⅴ级带防毒面具 安全防范设施不善 其他伤 12714Ⅴ级安装安全设施,定期维护保养 害 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管理缺 12714Ⅴ级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危险作业审批手续陷 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管理缺 12714Ⅴ级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标志陷 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管理缺 12714Ⅴ级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 陷 未与相关方签订有限管理缺 12714Ⅴ级与承包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 空间作业安全协议陷

缺氧(氧含量不足)窒息1177Ⅴ级加强通风 坠入污水池淹溺12714Ⅴ级增设防护栏和警示标志有毒气体吸入中毒1111Ⅴ级带防毒面具 产生可燃气体燃烧、爆 131545Ⅳ级及时清理井底杂物、淤泥和积水炸 污 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手管理缺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危险作业审水12714Ⅴ级 2.续陷批 井 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管理缺 (池)12714Ⅴ级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志陷 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管理缺 12714Ⅴ级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陷 未与相关方签订有限空管理缺 12714Ⅴ级与承包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间作业安全协议陷 缺氧(氧含量不足)窒息1177Ⅴ级加强通风 坠入化粪池淹溺12714Ⅴ级增设防护栏和警示标志 有毒气体吸入中毒131545Ⅳ级带防毒面具 产生可燃气体燃烧、爆 131545Ⅳ级及时清理井底杂物、淤泥和积水炸 化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手管理缺 12714Ⅴ级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危险作业审 3.粪续陷批 池 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管理缺 12714Ⅴ级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志陷 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管理缺 12714Ⅴ级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陷 未与相关方签订有限空管理缺 12714Ⅴ级与承包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间作业安全协议陷 坠入蓄水池淹溺12714Ⅴ级增设防护栏和警示标志 有限空间作业无审批手管理缺 12714Ⅴ级进行安全教育,实施危险作业审 续陷批 蓄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管理缺 12714Ⅴ级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志4.水志陷 池 未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管理缺 12714Ⅴ级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物资陷 未与相关方签订有限空管理缺 12714Ⅴ级与承包方签订安全生产协议间作业安全协议陷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分析 一、有限空间作业及其安全风险 有限空间作业又称为受限空间作业、密闭空间作业。关于密闭空间,国家标准有明确的定义,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罐、槽车、管道、烟道、下水道、隧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三面:1、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2、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可燃性气体,3、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如果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存在可燃性气体,则会有火灾爆炸危险,如存在有毒有害气体,

则会有中毒危险,其现实危险性不言自明。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是减少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最 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主要有:《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T2.1)、《化学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AQ3028)、《金属焊割用燃气入舱作业安全规定》(CB/T 3969)等,这些标准明确规定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职责和具体措施。一个企业,要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一方面,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具备必要的检测检验手段和应急器材;另一方面,必须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使安全管理人员和生产作业人员都掌握足够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具有极强的责任心。 在日常管理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集中体现在“安全作业证”上。《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Z/T 205)、《化学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AQ3028)分别给出了“准入证”和“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的格式,企业可以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实际情况,对其中的栏目加以细化、量化和充实。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措施,应当做到8个到位:1、隔离措施到位,即切断所有与有限空间作业点关联的接口;2、通风置换到位,即将可燃物、有毒有害物浓度降低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值以内;3、取样分析到位,即取样点、时间间隔要符合规范要求,分析结果必须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word版本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目录 一、风险辨识 (1) 二、防范措施 (3) 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4) 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4) 一、风险辨识 1.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 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1.4.3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1.5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有限空间作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风险分析 1.1 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 事故类型 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 1.3 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一些有限空间可能产生或存在一氧化碳、氮气、氩气、硫化氢、甲烷(沼气)、煤粉等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或爆炸性粉尘,如果有限空间作业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当,就有可能发生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事故;部分有限空间作业面狭窄、作业环境复杂,还可能发生触电、机械损伤、淹溺和坍塌掩埋等事故,一些有限空间作业事故风险较大,如果事故风险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1.4 事故发生的诱因 1.4.1 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 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清洗或置换、通风、监测、消除点火源等防火防爆措施。 1.4.3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1.4.4 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1

1.5 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一)有限空间作业主要存在以下危害: 1.中毒危害:有限空间容易积聚高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可以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的,也可以是作业过程中逐渐积聚的。 2.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起缺氧。 3.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起爆炸或燃烧。 4.其他危害:其他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的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危害有什么特点? 1.可导致死亡,属高风险作业。 2.有限空间存在的危害,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抢险设备等。 3.发生的地点形式多样化。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 4.一些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 5.可能多种危害共同存在。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的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

6.某些环境下具有突发性。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时没有危害,但是在作业过程中突然涌出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 (三)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和以往事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与防护器材; 2.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 3.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的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 4.通风换气; 5.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带氧气报警器; 6.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带有效的通讯工具,系安全绳; 7.配备监护员和应急救援人员; 8.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目录 一、风险辨识 (1) 二、防范措施 (3) 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4) 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色警示标识牌) (4) 一、风险辨识 1.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

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 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1.4.3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1.5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故风险程度大小制定相应的消除、控制事故风险的有效措施,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安全常识测试B卷题库(有限空间作业)

安全常识测试B卷(有限空间作业) 单位:姓名:岗位: 一、选择题 1.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作业(B),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A.管理措施 B.审批制度 C.注意事项 D.生产条件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C)。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传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 3.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B)、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A.起诉 B.检举 C.仲裁 D.举报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下污水井作业人员禁止携带手机或打火机 B、进入污水井等地下有限空间调查取证时,作业人员可使用普通相机拍照。 C、下井作业现场严禁吸烟,未经许可严禁动用明火。 D、当作业人员进入排水管道内作业时,应设置专人呼应及监护。 5. 关于应急救援原则,以下那项是错误的(D)。 A、尽可能实施非进入救援 B、救援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 C、根据有限空间的类型和可能遇到的危害,决定需要采用的应急救援方案 D、发生事故时,救援人员无论是否具备应急救援能力,都应迅速进入有限空间实施救援。 6. 对积聚有二氧化碳的有限空间进行机械通风时,风管应放置在有限空间的(C)。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D、以上均正确 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A),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B、培训合格证书 C、相应资格

D、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 8. 作业前,应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张贴或摆放危险告知牌以及(A)。 A、安全警示标志 B、风险评估报告 C、作业审批表 D、交底单 二、判断题 1.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容易产生硫化氢。(A) 2.在污水池、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酒槽池、发酵池等可能存在中毒、窒息、爆炸的有限空间内从事施工或者维修、排障、保养、清理等的作业统称为有限空间作业。(A) 3.有限空间中有机物分解所产生的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燃气体,易导致爆炸和燃烧。(A) 5.危害告知就是要将所从事有毒有害危险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从整个有毒有害危险场所的环境中分隔出来,然后在有限的范围内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B) 6.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某些涂刷、切割等作业,作业中会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只是少量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影响,因此在作业期间不用对有限空间持续通风。(B) 7.由于有限空间作业的情况复杂,危险很大,所以无论检测结果合格与否,都必须派专人监护。(A) 8.在污水井井口测定硫化氢的浓度。(B) 9.有限空间为缺氧环境时,可以用纯氧进行通风。(B) 10.封堵盲板是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与外界隔绝的有效措施。(A) 11.置换密闭设备内有毒有害气体前,应先放空设备内残留的物质。(A) 12.对污水井进行通风时,应打开与之临近的污水井盖,使排风效果更佳。(B) 13.将风管放在有限空间出入口进行通风。(A) 14.用水蒸气对反应釜进行置换后不用进行通风。(B) 15.存在可燃气体的有限空间,应使用防爆风机进行通风。(A) 16.对于污水管道、合流管道和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入时可以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B) 17.下井前进行气体检测时,应先搅动作业井内泥水,使气体充分释放出来,以测定井内气体实际浓度。(A)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有限空间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 目录 一、风险辨识 (2) 二、防范措施 (4) 附1:有限空间安全风险辨识表 (5) 附2:当心粉尘、当心窒息、当心中毒(黄 色警示标识牌) (5) 一、风险辨识 1.有限空间的概念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比如锅炉、密闭容器、工业炉窑、贮罐、布袋除尘箱体、烟道、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暗沟、地坑、阀门井、管道井、污水池(井)、化粪池、隧道、涵洞、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料仓、煤气管道、蓄水塔(池)、储藏室及其它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等。 1.2事故类型 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 1.3本公司有限空间事故风险严重程度分析 有限空间或受限空间往往存在着多种危险有害因素,除共性的危险有害因素外,有限空间作业所特有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A、有限空间内可能存在有毒有害介质。 B、有限空间可能属于缺氧环境。 C、淹溺。显然,如果对其中的任何一类危险有害因素不加以控制和防范,都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伤亡事故。 面对与有限空间作业相关的安全事故,人们常常感到茫然,是那么的出乎意料,因为灾难就发生在瞬间,受害者无法自救、在场者难以施救。其实,这类瞬间灾难与有限空间通风不良、进出受限密切相关。有限空间很可能属于缺氧环境,而缺氧则会对作业人员造成致命的伤害:当含氧量低于12%时,人会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去知觉,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受害者根本无法自救;当含氧量处于12%至14%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抽搐症状,同时动作协调性、感知能力和判断力明显变差;当含氧量处于15%至19%时,除影响动作协调性外,还会诱发早期的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及肺部问题。 1.4事故发生的原因 1.4.1作业人员和监护人不了解现场情况或未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4.2在缺氧、有毒环境中,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绝、置换、通风、监测、个体防护等措施。 1.4.3有限空间作业采取的措施不当。 1.5事故风险评估 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根据监测结果、作业环境条件、物的状态、人的行为等因素进行火灾爆炸风险、人身伤害风险评估,按事

有限空间作业辨识台账

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台账 企业名称:行业类型: 填表说明: 1、造纸、酱腌菜生产企业、涉及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贸企业在“行业类型”应分别对应填写“造纸、酱腌菜、污水处理系统”。 2、.非“造纸、酱腌菜、污水处理系统”企业“行业类型”应填写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八大行业之一。 3、此表盖单位公章上交安监站。

有限空间分为四类: (一)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四)冶金企业非标设备:高炉、转炉、电炉、矿热炉、电渣炉、中频炉、混铁炉、煤气柜、重力除尘器、电除尘器、排水器、煤气水封等。 要求:各单位根据有限空间分类,辨识本单位设备设施是否存在有限空间作业,分析其危害及其果,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配齐配全安全设备设施(便携式检测有毒、易爆气体,氧含量等检测仪,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园区涉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将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台账,于2018年3月15日前交到宝坻开发区管委会安监站。 涉及有限空间作业企业必须具备以下资料和设备: 1、工贸企业应当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2、贸企业应当对本企业的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

3、工贸企业应当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5、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有限空间存在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6、工贸企业应当根据本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7、工贸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其他单位实施的,应当发包给具备国家规定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承包方,并与承包方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特性及风险辨识

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特性及风险辨识 附件1 市(区、县)企业有限空间管理台帐填表单位(盖章):填表人:联系电话: 注:标准化情况分别填写一级、二级、三级、小微。

附件2 : 有限空间作业新五条规定 一、必须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严禁无方案和防控措施作业。 二、必须严格落实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三、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附件三: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手册

目录 一、有限空间作业概念及分类.................... - 6 -

(一)概念................................. - 6 - (二)分类................................. - 6 - (三)常见的有限空间....................... - 7 - 二、有限空间作业危险特性及风险辨识............ - 7 - (一)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 7 - (二)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辨识................. - 7 - 三、有害物质危险性分析........................ - 9 - (一)硫化氢(H2S)........................ - 9 - (二)一氧化碳(CO)....................... - 9 - (三)常见易燃易爆气体..................... - 9 - (四)缺氧窒息............................ - 10 - 四、有限空间作业流程及常见不安全行为......... - 10 - (一)作业流程............................ - 10 - (二)六种不安全行为...................... - 11 - 五、相关文件及依据........................... - 11 - 六、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 - 11 - (一)对有限空间进行辨识,建立管理台账.... - 11 - (二)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 14 - (三)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 14 - (四)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 16 - (五)为作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 16 - (六)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 17 - (七)对承包方进行安全管理................. - 18 - 七、2018年施救不当亡人事故 .................. - 18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