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横 坡 度 检 测 表

横 坡 度 检 测 表

横 坡 度 检 测 表

横坡度检测表

合同号:LAZBCG-20150118 承包单位:安徽省安居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编号:001

注:如系监理工程师抽检则承包单位自检意见栏不填写。

公路竖曲线高程计算程序

fx-4800P计算器 公路竖曲线高程计算程序 (程序名:GAO CHENG-HP) Lb1 0︰{CDAB}︰C“K1=”︰D“H1=”︰A“PV-K0=”︰B “PV-H0=”↙ Lb1 1 ︰{REF }︰R“R=”︰E“K2=”︰F“H2=”↙Lb1 2︰U =(B-D)÷(A-C)︰V =(F-B)÷(E-A)︰U >V =>N = 0︰T = R ( U-V ) ÷2︰≠>N = 1︰T = R ( V-U ) ÷2 ︰⊿G = A -T ︰Q = A +T ︰W = T 2÷(2 R)↙ Lb1 3︰{K}︰K “I.T.E.ZY-K.YZ-K=0,1”︰ K =0 =>Goto 4 ︰⊿U “I 1”= U ▲V “I 2”= V ▲T = T ▲W “E”= W ▲G “ZY-K”= G ▲Q “YZ-K”= Q▲↙ Lb1 4︰{M}︰M“PK=”︰M ≤A =>Goto 5︰⊿Goto 6 ↙Lb1 5︰M ≤G =>H = B-U ( A-M ) ︰Goto 7 ︰≠>Prog “H1 ”︰N = 1 =>H = B+X-Y ︰Goto 7︰≠>N = 0 =>H = B-X -Y ︰Goto 7↙ Lb1 6︰M ≥Q =>H = B+V ( M-A ) ︰Goto 7 ︰≠>Prog “H2 ”︰N = 1 =>H = B+X+Y ︰Goto 7︰≠>N = 0 =>H = B-X +Y ↙ Lb1 7︰H “HP”= H ▲{L}︰L“BZ-T=0,L”︰L = 0 =>Goto 8 ︰⊿{S}︰S “IL=”︰H “HL”= H +S L ▲↙

5800竖曲线高程计算程序1

竖曲线高程计算主程序(5800) Lbl A:?K:Prog“SJK”:A-T→E:A+T→F ← If K=A:Then Goto 5:IfEnd ← If K≤E:Then Goto 3:IfEnd ← If K≥F:Then Goto 4:IfEnd ← If K<A:Then Goto 1:IfEnd ← If K>A:Then Goto 2:IfEnd ← Lbl 1:K-E→X:X2÷(2R)→Y:B+I(K-A)→G:Goto 6 ←Lbl 2:F-K→X:X2÷(2R)→Y:B+J(K-A)→G:Goto 6 ←Lbl 3:B+I(K-A)→H ▲ Goto A ← Lbl 4:B+J(K-A)→H ▲ Goto A ← Lbl 5:B+CM→H ▲ Goto A ← Lbl 6:G+CY→H ▲ Goto A ←

竖曲线要素库子程序(SJK) If K≤竖曲线终点桩号:Then 凹(凸)竖曲线交点桩号→A:第一坡度→I:第二坡度→J:外矢距(E值)→M:交点高程→B:切线长→T:竖曲线半径→R:(凹)1、(凸)-1→C:(曲线段)Return:IfEnd If K≤直线终点桩号:Then 直线起点桩号→A:直线段坡度→I:直线段坡度→J:0(零)→M:直线段起点高程→B:0(零)→T:1045→R:0(零)→C:(直线段)Return:IfEnd If ……………………如有多段竖曲线加入,以此类推 说明: 1、本程序为设计高程计算程序,输入里程K就得出设计高程。 主程序可计算整条线高程乃至多条线路高程。 2、如有多段竖曲线可直接加入到“竖曲线子程序”中,如有多 条线路可编多个“竖曲线子程序”,只要在主程序中改“竖曲线子程序”名。 3、直线段外矢距为零、切线长为零、半径为无穷大,以10的 45次方代替、C值为零。 4、←符号表示换行。

5800计算器竖曲线程序

CASIO fx5800p全线高程计算程序 GAOCHEN 主程序 Lbl 1 “KM=,<0,Stop”:?K:K<0=>Stop:“PY=”?L:Prog”GK” C-D→E:Abs(RE/2)→T:R(Abs(E)/E)→R If K≤B-T:Then 0→H:Else:If K≥B+T Then 0→H:D→C:Else K-B+T→H:Ifend:Ifend A-(B-K)C-H2/(2R)-0.000→G:Cls “KM=”:Locate 4,1,K:Locate 10,1,“PY=”:Locate 13,1,L:Fix 3 “H=”:Locate 4,2,G Prog “PODU”:(E-B)/(D-A)(K-A)+B→I:(F-C)/(D-A)(K-A)+C→J “HL=”:G+I(L-1)→X:Locate 4,3,X:Locate 11,3,“I=”:Locate 13,3,I*100 “HR=”:G+J(L-1)→Y:Locate 4,4,Y:Locate 11,4,“I=”:Locate 13,4,J*100◢显示中边桩高程 Cls:Norm 2:“BM+HS≤0,Goto 1”?Z:Z≤0=> Goto 1:Cls (输入视线高) “KM=”:Locate 4,1,K:Locate 10,1,“PY=”:Locate 13,1,L:Fix 3 “QSM=”: Locate 6,2,Z-G (显示中桩读数) “QSL=”: Locate 6,3,Z-X (显示左桩读数) “QSR=”: Locate 6,4,Z-Y◢(显示右桩读数) Norm 2:Cls:Goto1 (后面可加已知视线高计算读数部分,不想计算读数则视线高输入0或负数如不想显示麻烦,可将Locate语句去掉) 以下两个子程序不需运行,只是两个独立的数据库赋值程序,字母重复不影响计算结果 GK 数据库子程序 If K≤第二曲线起点桩号:Then 第一曲线交点高程→A:第一曲线交点桩号→B:第

竖曲线自动计算表格

竖曲线自动计算表格 篇一:Excel竖曲线计算 利用Excel表格进行全线线路竖曲线的统一计算 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型比较复杂,竖曲线数量比较多。由于相当多的竖曲线分段造成了设计高程计算的相对困难,为了方便直接根据里程桩号计算设计高程,遂编制此计算程序。程序原理: 1、根据设计图建立竖曲线参数库; 2、根据输入里程智能判断该里程位于何段竖曲线上; 3、根据得到的竖曲线分段标志调取该分段的曲线参数到计算表格中; 4、把各曲线参数带入公式进行竖曲线高程的计算; 5、对程序进<0 = J=0; M-P=0 = J=1 B: K<=D =B=-M ; KD = B=P 程序特色: 1、可以无限添加竖曲线,竖曲线数据库不限制竖曲线条数; 2、直接输入里程就可以计算设计高程,不需考虑该里程所处的竖曲线分段;

3、对计算公式进行保护,表格中不显示公式,不会导致公式被错误修改或恶意编辑。 程序的具体编制步骤: 1、新建Excel工作薄,对第一第二工作表重新命名为“参数库”和“计算程序”,根据设计图建立本标段线路竖曲线的参数库,需要以下条目: (1)、竖曲线编号; (2)、竖曲线的前后坡度(I1、I2)不需要把坡度转换为小数; (3)、竖曲线半径、切线长(不需要考虑是凸型或凹型);(4)、竖曲线交点里程、交点高程; (5)、竖曲线起点里程、终点里程(终点里程不是必要参数,只作为复核检测用);如图1所示: 图1 2、进行计算准备: (1)、根据输入里程判断该里程所处的曲线编号: 需要使用lookup函数,函数公式为“LOOKUP(A2,参数库!H3:H25,参数库!A3:A25)”。如图2所示: 里程为K15+631的桩号位于第11个编号的竖曲线处,可以参照图1 进行对照 (2)、在工作表“程序计算”中对应“参数库”相应的格式建立表格

卡西欧5800-竖曲线全线高程计算程序

竖曲线全线高程计算程序(数据库模式-精简版) 主程序:KSH Lb1 0 :"K="? K:"D="?D:"H="?H Lb1 1:Prog"KSH0" If Abs(S-K)≥Abs(T):Then P+I(K-S)→U:IfEnd If Abs(S-K) < Abs(T):Then (S-(T)-K)2/(2R)+(P+I(K-S))→U:IfEnd Lb1 2 :U-D-H→G Locate1,1,"K=": Locaet3,1,K: Locaet1,2,"D=": Locaet3,2,D: Locaet1,3,"H=": Locate3,3,H: Locaet1,4,"G=": Locaet3,4,G◢ Goto 0 数据库K:KSH0 K< 0 => Stop If K>0:Then 200→S:-12000→R:45.04→P:0.01345→I:62.7→T:If End If K>262.7:Then 520→S:7000→R:46→P:0.003→I: 94.481→T :IfEnd If K> …… 输入提示: If K>前段竖曲线终点里程: Then 本段竖曲线交点里程→S: 曲率半径(凸负凹正)→R: 交点高程→P: 纵坡(上正下负,以小数表示,如0.3%为0.003)→I: 切线长→T : Ifend 符号说明: K=?: 输入待求桩号; D=?: 若计算路面高程输入0;若计算路基高程则输入路面与路基的高差; (如:路面比路基高0.5米,则输入0.5,算出结果就是路基的设计高程。) H=?: 计算设计高程则输入0;若计算高差时;则输入实测高程; G= : 若H输入0,G表示设计高程;若H输入为实测高程,G表示高差(正为填,负为挖) 注:纵坡的设计精度不够会使程序计算出的精度也不够,可以微调纵坡调整(如0.3%的0.003改为0.00301或0.002995),以每段竖曲线的前端来验证,若计算出的高程比设计的高程低,就加大纵坡比,相反则减小纵坡比。

Excel竖曲线计算

利用Excel表格进行全线线路竖曲线的统一计算 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型比较复杂,竖曲线数量比较多。由于相当多的竖曲线分段造成了设计高程计算的相对困难,为了方便直接根据里程桩号计算设计高程,遂编制此计算程序。 程序原理: 1、根据设计图建立竖曲线参数库; 2、根据输入里程智能判断该里程位于何段竖曲线上; 3、根据得到的竖曲线分段标志调取该分段的曲线参数到计算表格中; 4、把各曲线参数带入公式进行竖曲线高程的计算; 5、对程序进行优化和简化,去掉中间环节,进行直接计算; 6、防止计算过程中的误操作,对计算表进行相应的保护。 竖曲线的高程计算原理公式: H=G+B*A+(-1)^J*X2÷(2R) H: 计算里程的设计高程 K: 计算点里程 D: 竖曲线交点里程 G: 竖曲线交点的高程 R: 竖曲线半径 T: 切线长 M: 前坡度I1 P: 后坡度I2 A: A=Abs(K-D) X: A>T => X=0; A X=T-A J: M-P<0 => J=0; M-P>=0 => J=1 B: K<=D =>B=-M ; K>D => B=P 程序特色: 1、可以无限添加竖曲线,竖曲线数据库不限制竖曲线条数; 2、直接输入里程就可以计算设计高程,不需考虑该里程所处的竖曲线分段; 3、对计算公式进行保护,表格中不显示公式,不会导致公式被错误修改或恶意编辑。 程序的具体编制步骤: 1、新建Excel工作薄,对第一第二工作表重新命名为“参数库”和“计算程序”,根据设计图建立本标段线路竖曲线的参数库,需要以下条目: (1)、竖曲线编号; (2)、竖曲线的前后坡度(I1、I2)不需要把坡度转换为小数; (3)、竖曲线半径、切线长(不需要考虑是凸型或凹型); (4)、竖曲线交点里程、交点高程; (5)、竖曲线起点里程、终点里程(终点里程不是必要参数,只作为复核检测用); 如图1所示:

路基、路面横坡检查表

路基、路面横坡度检查表 承包单位: 安徽省中成建设有限公司 合同号: 监理单位: 宿州路兴监理公司 编 号: 共 页第 页 测量范围或桩号 K58+416-K60+800 桩 号 实测高程(mm) 设计高程(mm ) 宽度(mm ) 横坡度(%) 左 中 右 左 中 右 左 右 实测值 设计 值 偏差值 K58+425 39707 39813 39708 39713 39810 39713 4875 4875 2.17 2.15 2 2 0.17 0.15 K58+475 39882 39980 39876 39881 39978 39881 4875 4875 2.01 2.09 2 2 0.01 0.09 K58+525 39798 39895 39757 39797 39894 39797 4875 4875 1.98 2.07 2 2 -0.02 0.07 K58+575 39707 39813 39710 39713 39810 39713 4875 4875 2.17 2.11 2 2 0.07 0.11 K58+625 39627 39728 39625 39629 39726 39629 4875 4875 2.07 2.11 2 2 0.07 0.11 K58+675 39603 39697 39598 39569 39693 39596 4875 4875 1.92 2.03 2 2 -0.08 0.03 K58+725 39617 39713 39617 39614 39711 39614 4875 4875 1.96 1.96 2 2 -0.04 -0.04 K58+750 39627 39722 39623 39623 39720 39623 4875 4875 2.07 2.03 2 2 0.07 0.03 K58+825 39638 39736 39640 39641 39738 39641 4875 4875 2.07 1.96 2 2 0.07 -0.04 K58+875 39662 39759 39658 39659 39756 39659 4875 4875 1.98 2.07 2 2 -0.02 0.07 K58+925 39675 39714 39614 39621 39718 39621 4875 4875 2.03 2.05 2 2 0.03 0.05 K58+975 39581 39683 39580 39584 39681 39584 4875 4875 2.09 2.11 2 2 0.09 0.11 测 量 计 算 复 核 承包人自检 意见及签名 签名: 年 月 日 监理工程师检 查意见及签名 签名: 年 月 日 注:如系监理工程师抽检则承包人自检意见栏不填写。

Matlab中竖曲线计算程序

sqx=sortrows(yssj,4); %%原始数据按变坡点里程排序,输入顺序为(R,i1,i2,变坡点里程,变坡点设计高程) [r1,d1]=size(sqx); %%sq矩阵中第一行数据顺序 R,i1,i2,变坡点里程,变坡点设计高程 for i=1:r1 sqxjg=10; %%曲线上两点间隔距离 sqx(i,6)=sqx(i,3)-sqx(i,2); %%计算坡度差 sqx(i,7)=(abs(sqx(i,1)* sqx(i,6)))/2; %%计算竖曲线切线长 sqx(i,8)=((sqx(i,7))^2)/(2*sqx(i,1)); %%计算外距 sqx(i,9)=sqx(i,5)-sqx(i,7)*sqx(i,2); %%计算起始点高程 sqx(i,10)=sqx(i,4)-sqx(i,7); %%计算起始点里程 qxfyd(2*i-1,1)=sqx(i,10); %%起始点里程 qxfyd(2*i,1)=sqx(i,9); %%起始点设计高程 a=floor(sqx(i,7)/sqxjg); %%jg米一桩,坡桩个数 for j=1:a if sqx(i,6)<0; %%判断竖曲线类型凸形 qxfyd(2*i-1,j+1)=qxfyd(2*i-1,1)+j*sqxjg; %%前坡放样点里程 qxfyd(2*i,j+1)=qxfyd(2*i,1)+sqx(i,2)*j*sqxjg-((j*10)^2)/(2*sqx(i,1)); %%前坡放样点设计高程 qxfyd(2*i-1,a+2)=sqx(i,4); %%变坡点里程 qxfyd(2*i,a+2)=sqx(i,5)-sqx(i,8); %%变坡点设计高程 qxfyd(2*i-1,j+2+a)=qxfyd(2*i-1,a+2)+sqxjg*j; %%后坡桩放样点里程 qxfyd(2*i,j+2+a)=sqx(i,5)+sqx(i,3)*(j*sqxjg)-(sqx(i,7)-j*sqxjg)^2/(2* sqx(i,1));%%后坡桩放样点设计高程 qxfyd(2*i-1,j+3+a)=sqx(i,10)+2*sqx(i,7); %%终点里程 qxfyd(2*i,j+3+a)=sqx(i,5)+sqx(i,7)*sqx(i,3); %%终点设计高 end if sqx(i,6)>0; %%判断竖曲线类型凹形 qxfyd(2*i-1,j+1)=qxfyd(2*i-1,1)+j*sqxjg; %%前坡放样点里程 qxfyd(2*i,j+1)=qxfyd(2*i,1)+sqx(i,2)*j*sqxjg+((j*10)^2)/(2*sqx(i,1)); %%前坡放样点设计高程 qxfyd(2*i-1,a+2)=sqx(i,4); %%变坡点里程 qxfyd(2*i,a+2)=sqx(i,5)+sqx(i,8); %%变坡点设计高程 qxfyd(2*i-1,j+2+a)=qxfyd(2*i-1,a+2)+sqxjg*j; %%后坡桩放样点里程 qxfyd(2*i,j+2+a)=sqx(i,5)+sqx(i,3)*(j*sqxjg)+(sqx(i,7)-j*sqxjg)^2/(2* sqx(i,1));%%后坡桩放样点设计高程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及计算流程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及计算流程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及计算流程 1. 竖曲线介绍 竖曲线是指在纵断面内,两个坡线之间为了延长行车视距或者减小行车的 冲击力,而设计的一段曲线。一般可以用圆曲线和抛物线来充当竖曲线。由于圆曲线的计算量较大,所以,通常采用抛物线作为竖曲线,以减少计算量。 2. 竖曲线高程计算流程 竖曲线计算的目的是确定设计纵坡上指定桩号的路基设计标高,其计算步骤如下: a. 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竖曲线长L ;切线长T ;外失距E b. 计算竖曲线起终点的桩号:竖曲线起点的桩号=变坡点的桩号-T c. 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切线标高及改正值: 切线标高=变坡点的标高±(x T -)?i 改正值:2 21x R y = d. 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y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y 3.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 已知条件: 第一条直线的坡度为1i ,下坡为负值, 第一条直线的坡度为2i ,上坡为正值, 变坡点的里程为K ,高程为H , 竖曲线的切线长为B A T T T ==, 待求点的里程为X K 曲线半径R

竖曲线特点: 抛物线的对称轴始终保持竖直,即:X 轴沿水平方向,Y 轴沿竖直方向,从而保证了X 代表平距,Y 代表高程。 抛物线与相邻两条坡度线相切,抛物线变坡点两侧一般不对称,但两切线长相等。 竖曲线高程改正数计算公式推导 设抛物线方程为: ()021≠++=a c bx ax y 设直线方程为: ()02≠+=k b kx y 由图可知,抛物线与直线都经过坐标系222Y O X 的原点2O ,所以可得: 00==b c ; 分别对21y y 、求导可得: b ax y +=2'1 k y ='2 当0=x 时,由图可得: b i y ==1'1 k i y ==1'2 O O 2 Y 1 X 1 Y 2 X 2 P Q BPD L T A T B x i 1 i 2 ω

路基路面高程、横坡检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省道241 团风县白鹤林至方家墩段改建工程合同号编号 试表7-16 任务单号试验环境 试验日期试验设备 试验规程试验人员 评定标准复核人员 施工单位武汉市新洲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位路基填筑 现场桩号K0+014~K0+151 试样描述土方填筑 测点桩号幅别纵断高程(m) 设计高程(m) 偏差(mm) 路肩高程 (m) 高差 (mm) 两高程点 间距离(m) 横坡(%) 设计横坡 (%) 偏差(%) K0+065 左28.314 28.304 10 27.994 320 15.74 2.03 2 0.03 K0+088.5 左27.805 27.820 -15 27.555 295 15.74 1.87 2 -0.13 K0+131 右26.952 26.947 5 26.86 92 15.739 0.585 0.547 0.038 高程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允许偏差(mm) 横坡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允许偏差(%) 结论:

工程名称省道241 团风县白鹤林至方家墩段改建工程合同号编号 试表7-16 任务单号试验环境 试验日期试验设备 试验规程试验人员 评定标准复核人员 施工单位武汉市新洲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位路基填筑 现场桩号K0+151~K0+489 试样描述土方填筑 两高程点间距离(m) 横坡(%) 设计 横坡 (%) 测点桩号幅别纵断高程(m) 设计高程(m) 偏差(mm) 路肩高程(m) 高差(mm) 偏差(%) K0+192 左25.853 25.843 10 25.603 250 12.24 2.04 2 0.04 K0+244 左25.122 25.112 10 24.747 375 12.88 2.91 3 0.09 K0+300 左24.530 24.540 -10 24.128 402 12.24 3.28 3 0.28 K0+344 左24.236 24.248 -12 23.84 396 12.24 3.24 3 0.24 K0+383 右24.085 24.100 -15 24.47 -385 12.24 -3.15 -3 -0.15 K0+424 右23.947 23.957 -10 24.317 -370 12.24 -3.02 -3 -0.02 K0+463 右23.807 24.184 10 24.184 -377 12.24 -3.08 -3 -0.08 高程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允许偏差(mm) 横坡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 允许偏差(%) 结论:

Excel标高计算程序

Excel标高计算程序 新建一个Excel文件,把Sheet1表重命名为“竖曲线”,把Sheet2表重命名为“设计标高”。 (1)在竖曲线表中的A1-E1(合并)单元格输入线路名称,在A2-E2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变坡点编号”、“变坡点里程”、“变坡点标高”、“曲线半径”和“切线长”,从第三行开始输入对应数据, (2)打开VB编辑器(Alt+F11),双击工程资源管理器中“设计标高”表图标,复制以下程序到界面上,保存后返回Excel窗口,在“设计标高”表中的第一列,从第二行开始输入要计算的里程桩号,完成后,在任一单元格中双击单元格,即可看见输入结果(在第二列),本程序默认遇到桩号列空单元格时不再向下计算。 Dim K As Double Dim H As Double Dim P1 As Double, P2 As Double, P3 As Double Dim H1 As Double, H2 As Double Dim R1 As Double, R2 As Double Dim T1 As Double, T2 As Double Dim D1 As Double, D2 As Double Dim G1 As Long, G2 As Long Private Sub Worksheet_BeforeDoubleClick(ByVal Target As Range, Cancel As Boolean)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i As Long Dim hang As Long Dim cell n = 0 For Each cell In Sheets("竖曲线").Range("a3:a65536") If cell.Value <> "" Then n = n + 1 Else Exit For End If Next i = 2 flag: P2 = 0 P3 = 0 hang = 3 If Sheets("设计标高").Cells(i, 1) <> "" Then K = Val(Cells(i, 1)) canshu: P1 = P2 D1 = Val(Sheets("竖曲线").Cells(hang + 1, 2)) D2 = Val(Sheets("竖曲线").Cells(hang + 2, 2)) H1 = Val(Sheets("竖曲线").Cells(hang + 1, 3)) H2 = Val(Sheets("竖曲线").Cells(hang + 2, 3)) P3 = (H2 - H1) / (D2 - D1) D1 = Val(Sheets("竖曲线").Cells(hang, 2)) D2 = Val(Sheets("竖曲线").Cells(hang + 1, 2))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及计算流程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及计算流程 1. 竖曲线介绍 竖曲线是指在纵断面内,两个坡线之间为了延长行车视距或者减小行车的 冲击力,而设计的一段曲线。一般可以用圆曲线和抛物线来充当竖曲线。由于圆曲线的计算量较大,所以,通常采用抛物线作为竖曲线,以减少计算量。 2. 竖曲线高程计算流程 竖曲线计算的目的是确定设计纵坡上指定桩号的路基设计标高,其计算步骤如下: a. 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竖曲线长L ;切线长T ;外失距E b. 计算竖曲线起终点的桩号:竖曲线起点的桩号=变坡点的桩号-T c. 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切线标高及改正值: 切线标高=变坡点的标高±(x T -)?i 改正值:2 21x R y = d. 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y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y 3.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 已知条件: 第一条直线的坡度为1i ,下坡为负值, 第一条直线的坡度为2i ,上坡为正值, 变坡点的里程为K ,高程为H , 竖曲线的切线长为B A T T T ==, 待求点的里程为X K 曲线半径R

竖曲线特点: 抛物线的对称轴始终保持竖直,即:X 轴沿水平方向,Y 轴沿竖直方向,从而保证了X 代表平距,Y 代表高程。 抛物线与相邻两条坡度线相切,抛物线变坡点两侧一般不对称,但两切线长相等。 竖曲线高程改正数计算公式推导 设抛物线方程为: ()021≠++=a c bx ax y 设直线方程为: ()02≠+=k b kx y 由图可知,抛物线与直线都经过坐标系222Y O X 的原点2O ,所以可得: 00==b c ; 分别对21y y 、求导可得: b ax y +=2'1 k y ='2 当0=x 时,由图可得: b i y ==1'1 k i y ==1'2 当L x =时,由图可得:

路基路面高程、横坡检测记录表

路基路面高程、横坡检测记录表工程名称省道241团风县白鹤林至方家墩段改建工程合同号编号 试表7-16 任务单号 试验环境 试验日期试验设备 试验规程试验人员 评定标准复核人员 施工单位武汉市新洲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工程部位路基填筑 现场桩号K0+014~K0+151试样描述土方填筑 测点桩号幅别纵断高程(m)设计高程(m)偏差 (mm) 路肩高程 (m) 高差 (mm) 两高程点 间距离(m) 横坡(%) 设计横坡 (%) 偏差(%) K0+065左28.31428.3041027.99432015.74 2.0320.03 K0+088.5左27.80527.820-1527.55529515.74 1.872-0.13 K0+131右26.95226.947526.869215.7390.5850.5470.038 高程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允许偏差(mm) 横坡测点数合格点数合格率(%)允许偏差(%)

路基路面高程、横坡检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省道241团风县白鹤林至方家墩段改建工程合同号编号 试表7-16

路基路面高程、横坡检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省道241团风县白鹤林至方家墩段改建工程合同号编号 试表7-16

路基路面高程、横坡检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省道241团风县白鹤林至方家墩段改建工程合同号编号 试表7-16

路基路面高程、横坡检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省道241团风县白鹤林至方家墩段改建工程合同号编号 试表7-16

路基路面高程、横坡检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省道241团风县白鹤林至方家墩段改建工程合同号编号 试表7-16

卡西欧5800竖曲线全线高程计算程序.pdf

竖曲线全线高程计算程序 Lb1 1↙  “K=”?k◢ (计算点里程输入) If k<67549.755 AND K≥66894.3 :Then -0 .00052→A : 0→B : 67394.3→S : 67.37→G : 600000→R : Goto 2 : IfEnd↙  If k<68708.391 AND K≥67549.755 :Then -0.0048→A : -0.00052→B : 68494.3→S :66.8→G : 100000→R : Goto 2 : IfEnd↙  If k<本段竖曲线终点里程 AND K≥前一竖曲 线终点里程 :Then -0.0048→前坡(大里程向)A : -0.00052→后坡(小里程向) B : 68494.3→竖曲线交点里程S :66.8→交点高程G :100000→曲率半径R : Goto 2 : IfEnd↙  ,,, 依次类推,计算原始数据完成输入,坡度换算成小数。Lb1 2↙  S-K→L : A-B→W :Abs(R*W/2)→T : S-T→C :S+T→D ↙  If K≤C : Then G-L*B →H : Goto 5 :

Else If K≤S : Then Goto3 : Else If K≤D : Then Goto4 : IfEnd : IfEnd : IfEnd↙  Lb1 3↙  If W>0 : Then G+(C-K)^ 2/2/R-L*B→H : Goto 5 : Else If W<0 : Then G-(C-K) ^2/2/R-L*B→H : Goto 5 : IfEnd : IfEnd↙  Lb1 4↙  If W>0 : Then G+(K-D) ^2/2/R-L*A→H : Goto 5 : Else If W<0 : Then G-(K-D)^ 2/2/R-L*A→H: Goto 5 : IfEnd : IfEnd↙  Lb1 5↙  H-0.12-0.62→H↙ “H=”:H◢  Goto 1↙  0.12为中心到路边的高差,0.62是结构层的厚度 如果直接算路面高程的话H-0.12-0.62→H↙这一步 就可以不编

竖曲线标高计算程序

竖曲线标高计算程序 此程序为竖曲线标高计算程序,程序用变坡点高程和桩号来计算坡度,使高程计算比较精确, 程序运行时,先按顺序输入三点的桩号、高程和中间曲线的半径,然后可输入桩号求相应点 的高程,当桩号到达曲线尾和下一曲线间的直线段时,会出现“AFTER QX”的提示,这时 可继续输入桩号求标高,也可输入一负值进行输入下一变坡点数据,输入负值后会出现提示 要求输入R,此R为第三个变坡点的半径,继续要求输入的EF则为第四个变坡点的桩号和 高程。程序自动将前次的后两个变坡点的数据交换到计算时所用的第一第二个变坡点,而不 用每次都输入。但要注意的是,不能输入超过下一个曲线的桩号,否则会出现标高错误,最 好在出现“AFTER QX”提示后便进行下一变坡点数据的输入。本程序在输出标高后可设计 简单的横坡度、超高坡度计算程序,可一次输出断面中的标高。 变量说明:<程序运算符定义> 文件1 程序名:SQX ABCD:Lbl 0:{ERF}:REF:G=(D-B)÷(C-A):H=(F-D)÷(E-C):L=R×Abs(G-H)÷2 ← Lbl 1:{K}:K≤0=>Goto 2⊿K≤C+L=>L=-Abs L:Prog "SHU":M=D+(K-C)H+J: ≠>M=D+(K-C)H:"AFTER QX"⊿L=Abs L:K≤C=>Prog "SHU":M=B+(K-A)G+J⊿K≤C-L =>M=B+(K-A)G⊿M=1000M:Prog "SSWR":I=M÷1000◢ K=K+20:Goto 1:Lbl 2:A=C:B=D:C=E:D=F:Goto 0 文件2 程序名:SHU J=(K-C+L)2÷(2R):G-H>0=>J=-J⊿ 文件3 程序名:SSWR M-Int M<0.5=>M=Int M:≠>M=Int M+1⊿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及计算流程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过 程及计算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及计算流程 1. 竖曲线介绍 竖曲线是指在纵断面内,两个坡线之间为了延长行车视距或者减小行车的冲击力,而设计的一段曲线。一般可以用圆曲线和抛物线来充当竖曲线。由于圆曲线的计算量较大,所以,通常采用抛物线作为竖曲线,以减少计算量。 2. 竖曲线高程计算流程 竖曲线计算的目的是确定设计纵坡上指定桩号的路基设计标高,其计算步骤如下: a. 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竖曲线长L ;切线长T ;外失距E b. 计算竖曲线起终点的桩号:竖曲线起点的桩号=变坡点的桩号-T c. 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切线标高及改正值: 切线标高=变坡点的标高±(x T -)?i 改正值:221x R y = d. 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y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y 3.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推导 已知条件: 第一条直线的坡度为1i ,下坡为负值, 第一条直线的坡度为2i ,上坡为正值, 变坡点的里程为K ,高程为H , 竖曲线的切线长为B A T T T ==, 待求点的里程为X K 曲线半径R

竖曲线特点: 抛物线的对称轴始终保持竖直,即:X 轴沿水平方向,Y 轴沿竖直方向,从而保证了X 代表平距,Y 代表高程。 抛物线与相邻两条坡度线相切,抛物线变坡点两侧一般不对称,但两切线长相等。 竖曲线高程改正数计算公式推导 设抛物线方程为: ()021≠++=a c bx ax y 设直线方程为: ()02≠+=k b kx y 由图可知,抛物线与直线都经过坐标系222Y O X 的原点2O ,所以可得: 00==b c ; 分别对21y y 、求导可得: b ax y +=2'1 k y ='2 当0=x 时,由图可得: b i y ==1'1 k i y ==1'2

最新9860G线元法隧道坐标正反计算、高程计算程序汇总

9860G线元法隧道坐标正反计算、高程计 算程序

CASIO 9860G SD线元法隧道三维(坐标正反计算、高程)计算程序悬赏分:+62 作者:刘工 2010-4-3 1. A(此为主程序) Lbl 0:〝1.LC=>XY〝:〝2.XY=>LC〝:〝3.ZHZL=>GC〝:〝PB=>V=1,2,3〞?→V: If V=1:Then GOTO 1 :IfEnd :If V=2:Then GOTO 2 :IfEnd : If V=3:Then GOTO 3 :Else GOTO 0 :IfEnd: Lbl 3:〝ZH=H〝?→H :〝SDZF=Z〝?→Z: Prog〝ZGCZCX〝: GOTO 0:Lbl 1 :〝ZH=L〝?→L: If L>173000 And L<174661.96:Then GOTO 4 : Else GOTO 0 : IfEnd : Lbl 4:L→L:〝SDZF=Q〝?→Q:〝XLZJ,-Z+Y=Q〝:Q+0.125→Q: Prog 〝ZBQXYS〝:〝JSJD=J〝:90→J▲Prog 〝ZSZB〝: 〝X=〝:X ▲ 〝Y=〝:Y▲〝FWJ=O〝:O▼DMS▲ L→H:Q-0.125→Z: Prog 〝ZGCZCX〝:GOTO 0: Lbl 2:〝XO=M〝?→M:〝YO=R〝?→R:173300→L: If M>3845505.273 And M<3846506.099 And R>499371.832 And R<500352.224 :Then GOTO 5:Else GOTO 2: IfEnd :Lbl 5:0→Q:0→J: Prog 〝ZBFS〝:〝LC=L〝:L ▲〝JL=Q〝:Q▲ 〝SDZJ,-Z+Y=Q〝:Q-0.125→Q ▲ L→H:Q→Z: Prog 〝ZGCZCX〝:GOTO 0 2.正算坐标ZBZS ( L-S ) / 4→H:90/π→F:HHF(1/T-1/I)/(K-S)→U:2HF/ I→D:C+4D+16U→O: O+J→P :C+ D+ U→E:C+2D+4U→W: C+3D+9U→G: A+AbsH/3*(cosC+4(cosG+cosE)+2cosW+cosO)+Qcos P→X : B+AbsH/3*(sinC+4(sinG+sinE)+2sinW+sinO)+Qsin P→Y 3.反算坐标: ZBFS Lbl 0:Prog 〝ZBQXYS〝:Prog 〝ZBZS〝:O-90→Z:(R-Y)cosZ-(M-X) sinZ→P :L+P→L:If Abs P≥0.001:Then GOTO 0 :Else GOTO 1: IfEnd : Lbl 1: (R-Y)cosO-(M-X) sinO→Q 4. 曲线元要素数据库:ZBQXY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