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卡夫卡

卡夫卡

卡夫卡
卡夫卡

孤独灵魂的反省

—读卡夫卡的《变形记》

卡夫卡的《变形记》一向被评论为“诉资本主义制度对现代人“异化”的扛鼎之作。但只要读过文本的人都不难看出,卡夫卡在写作《变形记》的时候所经受的精神磨难是异乎寻常的。他以生命的代价来进行创作,而创作又是他唯一的方式,是他全部的生命。他以一只“虫”的特殊视角冷眼审视“人”孤独的根源,从而揭露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困境,使自己担负着一种强烈而沉重的使命,认定自己必须思考人生而不是去享受生活。他以倔强灵魂的独语,求证生命的真正意义,因此在他的《变形记》中,孤独是绝对的,也是真实的。这种孤独无疑在人与社会的分离,人与人的分离,人与自我的分离以及人与世界的分离中寻求着灵魂的反省和救赎。

卡夫卡的小说的开始,总是那么让人措不及防,《变形记》更是如此:“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作者没有交代任何原因,简直一切都是祸从天降。显然,故事是在一个荒诞的情景中展开的。读者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从来都没有人会变成甲虫。但是如果我们联想一下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当我们被一些无法预料、无法逃避的境况所牵制时,生活的荒诞与这个故事的荒诞就有了一种比拟的联系。梦与真实绝妙混合,既有现代世界清醒的审视,又有最疯狂的想象,摆在读者面前的问题就尖锐了,当人完全无能为力,丧失了任何自主性的情况下,我们应当怎么办呢?在如此荒诞的突变中,卡夫卡敏感地觉察到现实生活某些带本质性的问题:人在外部世界的规定下,显得无能为力。正因为如此,卡夫卡才用这种象征、夸张甚至荒诞的手法加以表现。

格里高尔的突变使他自己不但逃脱不了外界的巨大压力,也逃不出内心的束缚和规范。他在变成了大甲虫后居然还想拼命起来赶火车上班,还担心是否能还债,并且战战兢兢想乞求上门威逼的秘书允许他继续为公司效力。其实,格里高尔心理的片段背后包含了现代人的心理。恐惧焦虑的情绪状态无疑是一种对现实的担忧和害怕。危机感、孤独感、压抑感、灾难感正是城市人普遍的心理病症。卡夫卡给当代人指出了痛苦所在。

然而,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件事意味着控诉什么还是意味着发现什么?通常的理解是前者。人们搬弄着“异化”、“荒诞”,纷纷把卡夫卡的小说解释为一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被异化的荒诞的闹剧,以为这就穷尽了小说的全部意蕴。然而,就算从社会学和历史哲学的眼光来看,异化是如此糟糕的一种人类疾病,但从文学和精神生活的角度看,它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的功课。不进人异化和经历异化,人的精神便没有了深度,便无法体验到人本真的存在状态;这种存在状态不是某个时代或者某个社会(如现代西方社会)带给人的一时的处境,而是人类的一般处境,即:人与人之间不相通,但人骨子里渴望别人的关怀和爱心;人与自己相离异,但人仍在努力地、白费力气却令人感动地要维护自己人格的完整,要好歹拾掇起灵魂的碎片,哪怕他只是一只甲虫。卡夫卡采用这种变形、夸张、象征或者怪诞的很富于刺激性的外观,就是要引起人们的震惊,让人们品味出作品超乎寻常的意义来。在现代世界,丑陋无处不在,它被习地用仁慈遮掩着,但却在所有不幸的时刻突然出现。因此,卡夫卡用这种变形的手法把小说变成了一种思想方式,更增添了小说的观念容量,也更有力地显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隐而不彰的意蕴。也正因为如此,卡夫卡确实堪称“本世纪一位不是思想家的思想者”。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资产阶级凡是它已达到统治的地方,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厉害关系之外,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之外,再也找不出什么别的联系了。资

产阶级撕破了家庭关系上面所笼罩的温情脉脉的面纱,并把这种关系化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突变就引起了家里人对他的强烈反应。家总是被认为一个温馨的避风港。然而,当家里出现一个不能动弹,完全丧失了自主能力和能动性的“虫”时,家庭成员的表现又是怎样呢?这是一个令人心悸的问题,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卡夫卡伸出了无情之手,指出生活幽暗处的真相。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发现秘书逃跑,母亲晕倒。父亲把他推倒在房间内,使他“血流如注”。妹妹也由最初的同情渐渐变为最后的厌恶,反复提出要摆脱这个“负担”。再也没有比这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更加悲惨的情形了。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高老头的两个女儿那么无情,但她们还不至于明目张胆杀害自己的父亲。父亲病故,她们总还要挤出点眼泪,还要用习俗礼仪来掩盖一下真实的情感。然而,在卡夫卡笔下,为什么出现如此冷漠的现象呢?换句话说,人类对待自己的同类,哪怕有血缘关系的同类,为何会如此铁石心肠呢?著名古典悲剧《窦娥冤》中,太守听信张驴儿的诬告,不顾窦娥的申诉,刚问两三句便呵斥道:“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选大棍子打着。”这句戏曲台词,与格里高尔的父母、妹妹的认识殊途同归,说到底,都是把人不当人看待。正是因为那受刑的窦娥、受难的格里高尔,在太守、萨姆沙夫妇和葛雷特的眼中根本不是人,而是“贱虫”时,他们才恨之人骨,以冷酷的态度看待“虫”,以残酷的方法心安理得地随意处置“虫”。甲虫在卡夫卡那里正代表着人被赶出了“人”的社会。当然格里高尔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他还是拖着丑陋的身躯苦苦挣扎着渴望返回“人”的生活之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孔乙己拖着断腿吃力地爬进酒店时,掌柜和顾客那种冷硬的态度;阿Q被送上断头台时,看客们麻木的神情;祥林嫂倒毙在风雪之夜时,鲁镇祝福的人们那种漠然的举止。格里高尔和他们一样,都被人们丢弃在社会的尘芥堆之中,所以,结局只能在痛苦中慢慢死去。《变形记》在政治层局面上无疑具有批判的意义。然而,《变形记》中“控诉”的色彩还是过于浓厚了,尽管作者本意也许并不是控诉。卡夫卡对人类的弱点了解得太清楚了,他只是“怀着宽厚的温情和善意在抚摸这些累累受伤的心灵,但人们却认为他与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差别只在手法上的怪诞和离奇。;[1〕因此这种“批判现实”的调子一开始就为解读卡夫卡的艺术方向定了位,人们关心的就只是他如何批判,如何控诉,殊不知卡夫卡毕竟是卡夫卡,他始终站得比政治更高,他的批判具有超出政治而达到对人生思考的意义,因为他看到了现代人最深刻的精神危机。

难怪有人会说,把小说弄到极致的也只有卡夫卡了。我想倘若卡夫卡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多少人能与之促膝而谈。而现当代许多自以为标新立异的作家,似乎经常打着他怪诞”或“孤独”的幌子,在无病呻吟的陈述中与读者玩捉迷藏的游戏,并且乐此不疲。他们充其量只能徘徊在小说艺术的门槛之外。什么是好小说?好小说不一定好看,不一定适合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口味,因为好小.说永远都是新鲜的,独特的,原汁原味的。它们在与传统阅读方式“对抗”的过程中往往注人了新的艺术元素,使习惯于传统阅读方式的读者不得不陷人难解的深渊,所以也会给人留下“不好看”或“不易看”的印象。

传统小说通常围绕人物、情节、环境来展开。因此文本也最讲究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和环境的描写。一部小说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塞万提斯笔下那个不畏强暴,立志扫除人间不平的骑士堂吉诃德是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疯子”;莎士比亚又为我们塑造了充满矛盾心理的“延宕”王子哈姆莱特;艺术大师鲁迅更是创造了阿Q 这个具有典型的世界意义的人物形象。但是在《变形记》中,我们并没有看到那些强烈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和人物个性,一切都几乎湮没在一片丑陋、冷漠之中。其次,在传统小说中,有此起彼伏时情节贯穿始终,引人人胜。但《变形记》写的都是一些具体的琐碎的活细节,让人觉得纷繁复杂,无所适从。再次,在传统小说中,人物也会局限在一定的时间

和空间范围内,人们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内遵循着一定因果逻辑关系推理。但《变形记》超越了一般时空的限制,完全跳出了天时、地理、人际关系等客观因素的牢笼,对事件的交代也极为模糊,不指明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时代背景,甚至泯灭了幻象和日常生活的界限,虚幻和现实难解难分地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变形记》读起来虽然冗长枯燥甚至有些拖沓杂乱,却使人有种在平板中见凸起的怪异感,仿佛人的某根神经被紧张地挑起,而其它神经都处于休眠状态,那根被挑起的神经就像一根清晰可见的红线.我们在上面读到了种种密码和隐喻。每个人从这根红线上读到的密码是不同的,甚至很可能读出差异很大的含义。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这根红线却始终拉着读者的神经,让人们从平淡之中明显地感觉到不安、烦躁、焦虑。让人们一遍遍地为那些不起眼的日常琐事操心,并被时时刻刻困扰—这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那么卡夫卡的困境是什么呢?他的困境来自灵魂的深处。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称小说家为“存在的勘探者”,而把小说的使命确定为“通过想象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思”,“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卡夫卡的《变形记》就是探究存在之谜的。他所关注的重点是“不可视的内心生活”,以深邃的寓意体现人类的某种常常被遗忘的存在状态。

格里高尔是孤独而忧郁的,他的内心总是难以恢复平静,他总是因为什么事在内心深处嘀嘀咕咕,这种噪音般的声音穿透小说来到我们的耳边,不停地喧嚣、鸣叫。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类就是这样变得越来越孤独,无处诉说也无法诉说,也许是因为变成了甲虫没有人能听得“虫语”,因此父亲“恶狠狠地捏紧拳头,仿佛要将格里高尔打回房间去似的”,并且“无情地驱赶并发出嘘嘘声”赶他回房间。其实他孤独的心灵是多么需要关心和慰藉,哪怕他变成了一只甲虫,也同样渴望得到别人的爱护,更别说是自己的亲人了。可他别无他路可走,他只能自言自语,世界如此荒诞,人对这个世界永远无能为力,一切努力终究徒劳无益。格里高尔听见的真正噪音来自身体的内部。

卡夫卡就是格里高尔孤独灵魂的倾听者,同时也是反省者和呼喊者。孤独几乎是人类的孪生兄弟,自从人类有了心灵的感知力量以来,便逃脱不了孤独的追随。一方面孤独也许是人类自省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迷惘,对与他人相处的怀疑和绝望。随着文明的进程,到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阶段,人类的普遍孤独愈演愈烈,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人类基本生存条件得以解决后,对心灵的关注就促使人们对自身反观的力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描写灵魂的孤独,发现灵魂的孤独,剖析灵魂的孤独,是那个时代文学的一个主要任务,也是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要写出时代的精神矛盾,并非易事。以往的文学理解方式,以写表面世界为主。要直刺心灵,势必接触并倾倒出丑恶的东西。将写“美”的潮流变为写“丑”的潮流,能否为时代所接纳,当时无人敢下结论。但是,卡夫卡这个深切体验到孤独的人,便把文学作品提炼为人类共同的孤独的观感。

一方面,这也许与作家的经历有关。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生活在布拉格德语文学的孤岛上。他“几乎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世界,在观察自我,在怀疑自身的价值,因此他的现实观和艺术观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测。;[20〕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未曾远离布拉格,他把自己关在一个地窖里拼命写作。他害怕街道上的空气,和空气里游动的压力,他希望自己有一个“地洞”般的世界或一个“笼子”,躲在里面经营自己的文学创作。这也作为隐喻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恐俱感和孤独感。卡夫卡是个失去了庇护的惟一的裸体者,而这个裸体者站在穿着衣服的人群中间,除了惊慌失措他还能干什么呢?

卡夫卡的性格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他对人怀着戒备和疏离之心,走向自闭和内省。

同时,他又对集体生活和结交朋友怀有希望。他用自己的思维,用深刻的笔触寻找着内心深处的“精神故乡”。当逝期来临,肉体即将湮没,他甚至希望永远地毁灭自己的精神故乡,不使它呈现在世人的眼前。这是何等痛苦和绝望的姿势!那么孤独的一个精神故乡,却因为遗嘱的背叛,成为世界人类共有的灵魂家园。

卡夫卡的寻找,实际上是人类思想的迁徙,也是人类灵魂的反省。表现在文学中的“寻找”意识,既是对故乡的游离,更是对人类自古以来孤独状态的挣脱。

当代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哲学导论》中提出:哲学寻求真理,而不是占有真理。哲学总是在路途中。卡夫卡终其一生,正是以这种寻求的姿态,“以痛苦走进世界,以绝望拥抱爱人,以惊恐触摸真相,以毁灭为自己加冕……从而,完成自己,成为‘现代主义文学之父’:一个苦行的圣徒,一个可怜的单身汉,一个犹移不定的徘徊者,一个有着无数缺陷的微不足道的好人。;[sJ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和触角,卡夫卡具备比别的作家更能表达孤独的能力。从卡夫卡简陋的文字中所透露出来的孤独的绝望和痛苦是震撼人心的。卡夫卡的文学极度敏感同时又充满恐惧,他那犹太血统使他在动乱年代和世态炎凉中有种无家可归的感觉。因此,他的作品也是一部极有标志性意义的“现代启示录”。

卡夫卡在《乡村医生》中说:“在这最不幸时代的严寒里,我这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赤裸着身体,坐着尘世间的车子,驾着非人间的马,到处流浪。"(4)同时在《老光棍布鲁姆·费德》、《地洞》、《饥饿艺术家》中也表现出了形形色色的孤独人物的形象。这是个抑郁的时代,也是个悲观绝望的时代。《变形记》中的一句“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引出了一段荒诞的叙述,但作者并不仅仅局限于荒诞,而是直指人的灵魂深处,把世界人际关系的冷漠,把时代的丑恶张扬到了极致,更把人的个体存在压抑到扭曲的地步,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人的存在的意义在于对生命的体验,但这体验不能在人自身中完成,必须通过人对世界的领悟才能获得。卡夫卡的孤独,实际上是最独特的生命体验,这种孤独还意味着一种痛苦的觉悟和灵魂的反省,并不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对抗中产生的。它包含的是人在生命中获得的体验,虽然存在着被他人理解的可能性,但他人的理解并不构成精神上的安慰。在这个层面上说,孤独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已经十分突出,被认为是抵制社会习俗和历史势力的侵蚀,通过语言的自身力量反抗人类生活的世俗化趋势,被看成是维护精神主体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的一种象征,从而使许多作家都希望与社会现实保持距离,并由此衍生一种独立的精神传统。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为寻找一种精神状态而刻意孤独,不仅无法真正洞察人类生存意义的高度,而且非常要命地丧失了自我的独立精神,丧失了自我的生命体验。卡夭卡孤独的前提是他的人世,以及他独立地对人类灵魂的反省,从而敏锐地观察出这个时代的困惑、是的,卡夫卡陷人了孤独的困境,并且在寻找精神故乡的道路上艰苦跋涉,但是,他的困境代表的是时代的困境,他的跋涉是现代人的跋涉,都含着相当的高贵与价值。这个时代也在他的形象中和作品中得到了反映,真正的反映。

1917年,卡夫卡患上了肺结核,不得不辗转各地疗养。1924年他在维也纳基尔灵疗养院病逝,年仅41岁。临终时他留下著名的遗嘱,要求挚友马克斯·布洛德先生,烧毁他所有的手稿。他一生孤独地行进在伟大的人类精神征程上,然而在倒下的一瞬,却希望将自己业己发现的痛苦的真相统统伴随自己前往另一个“地洞”的世界,让所有人继续活着,但不要痛苦。然而在他的前方,在寻找人类灵魂的伟大征程上,卡夫卡的墓碑已经赫然矗立。正如鲁迅所说,伟大的灵魂都是孤独的。卡夫卡这个伟大的灵魂,在远离布拉格的岁月里,用伟大的文学精神,阐述着伟大的文学真理,指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行在那条光荣而不朽的征程上,永不磨灭,永不停息··….

参考文献

[1〕沙水:《残雪与卡夫卡(代跋)》,残雪著《灵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441页。

(2)(奥]卡夫卡著:《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页。

[3]斯默言编著:《卡夫卡传》,东北师大出版社,1996年6月版,第7页。

[4]卡夫卡著,孙坤荣译:《乡村医生》,《卡夫卡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1版,第187页。

·85·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山西大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级别: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函授站点: 运城 姓名:樊俊燕 指导老师: 年月日

目录 正文 (3) 摘要 (3) (一)真实的荒诞与神秘的象征 (5) (二)逼真的细节 (8) (三)独特的叙述视角 (11) 参考文献 (15)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摘要: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关键字:卡夫卡;表达艺术;真实;荒诞

卡夫卡作为奥地利作家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卡夫卡的犹太血统、不幸的童年、狭窄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卡夫卡的作品不从属于任何主义,但他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在后现代主义中可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同时他的作品又具有不确定性,延展性很强,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卡夫卡。”卡夫卡写作是把他的哲学意蕴渗入到了作品,而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正好完美的体现了他的意图,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加重了作品的深邃,两者相得益彰。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是西方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把文学创作与人生体验密切结合于一体的少数作家中的一个。可以说,他从来没有把文学当作文学来做,而是把它当作自己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表达方式。这是卡夫卡小说独特的魅力,与卡夫卡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密切相关。卡夫卡文学成就主要是通过自己不断探索的创作实践取得的。他没有,也不想建立什么理论体系,甚至于连一篇像样的有关论文也没有写过。但从他的日记、书信、札记和谈话中可零零散散地见到他的一些想法,虽不系统,但其基本倾向是明显的。那就是弃摹写,重表现。他反对传统的艺术法则,摒弃写实主义的方法,主张通过自我来再造世界。他把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从客观转向主观,从外部转向内心,把创作当作内在的需要。他觉得心中有个“庞大的世界”急欲“撕裂”,只有创作才能使他一吐为快。他在日记中谈到写作《诉讼》的时候说“一切出

浅析卡夫卡《城堡》意义

浅析卡夫卡《城堡》意义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名:浅谈《城堡》的象征意义 学生姓名:郭靖楠 学号:310712030204 指导老师:徐欢颜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中文07-2班 学校:河南理工大学 浅析《城堡》的象征意义 中文摘要:《城堡》是20世纪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长篇代表作品之 一。它以表现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怪诞而生动世界。小说主人公K的土地测量员身份阴差阳错地得到了城堡当局的承认,因此被允许进入村子。然而K用尽毕生心血试图进入城堡终未能如愿,只是在最后弥留之际得到了城堡下达的决定:“虽然K无权要求在村中居住,但是考虑到某些次要情况,准许他在村里生活和工作。” ①《城堡》中的叙述处处洋溢着奇特而荒谬的气氛,在这个令人诧异的梦靥般的空间内城堡作为作者大笔墨筑刻的意象无疑倍显意味深长。本文为将从:权利与个人、天堂与距离、边缘与痛苦等方面挖掘卡夫卡笔下城堡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卡夫卡,城堡,天堂,边缘,象征意义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德语是其母语,自幼酷爱文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后来迫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起在布拉格一家半国立的公共机构—布拉格波西米亚王国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17年患肺病,1922年6月辞职回家疗养,养病期间除继续进行文学创作外,还到德国、法国、意大利、丹麦等国游玩。1924年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6月3日逝世在维也纳近郊的基尔林疗养院,享年41岁。 卡夫卡短暂的一生却始终处在冷漠的家庭环境与残酷的社会现实相交织的夹缝中。他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凭借自己的勤俭和智慧,经营一份生意兴隆的产业。事业的成功愈发助长了赫尔曼?卡夫卡专横暴戾和刚愎自用的性格的发展。卡夫卡是其唯一的儿子,然而性

卡夫卡经典语录

1、你对这些话的领会程度,取决于你的孤独有多深。 2、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3、表面看来,办公室里的人要高贵一些,幸运一些,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他们更孤独,更不幸。相反,手工艺把人引向人群。可惜我不能到木匠铺或花圃里干活了。 4、您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这个牢笼里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 5、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6、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

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7、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8、在生活中,一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它的任务,这任务不可能完全由别的东西来完成。比如说,一个人不可能由别的替补人代他体验生活。认识世界也好,读书也好,都同于此理。人们企图把生活关到书里,就像把把鸣禽关进鸟笼一样,但这是做不到的。事情正好相反,人用书籍的抽象概念只不过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牢笼。哲学家只是带着各种不同鸟笼的、穿得光怪陆离的鹦鹉学舌者。 9、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10、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其实也是一部侦探小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呢?那也是一部侦探戏。中心情节是:一个秘密逐渐被揭开。但是,还有比真理更大的秘密吗?文学创作向来都只是对真理的一次探索 11.除非逃到这个世界当中,否则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12.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

解读卡夫卡作品《在流放地》

在流放地(In the Penal Colony) (讲解人:dora核) 我判决,但我不知道你的命运,可能是暴风雨使船只失事,可能是染上疾病,也可能是饿死,或被野蛮人屠杀,或被野兽吃掉。无论怎样,你自己决定你自己的命运,死亡或生存,受难或幸福。我不愿再见到你,船将把你和你的罪恶一起从我眼前带走,你将再不会给我带来麻烦。 ——一则有关放逐的西方判决 一、“罪恶”的行刑——流放 1、判决者 ▼陶片放逐法 ▼“纪律首先要从对人的空间分配入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使用了几种技术。” “‘封闭’原则在规训中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不能满足需要。” “权利造就了一种肉体—武器、肉体—工具、肉体—机器复合。……规训权利的功能看上去与其说是简化不如说是综合,与其说是生产产品不如说是与生产机构建立一种强制联系。”“规训处罚所持有的一个惩罚理由是不规范,即不符合准则,偏离准则。”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1975) ▼“流寓”是指客籍人氏流落他乡,即在异地居住。这个词出自《后汉书?廉范传》:“范父遭难,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川。”因此在历代志书中大多列有“流寓志”或“寓贤志”等。“流人”语出《庄子?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简单的理解,“流人”就是因罪被流放的人。他们一部分是阶级专政的产物,就是把反抗或不利于统治集团统治之人,采用强制措施放逐到偏远地区服劳役。还有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戍边政策的产物,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招徕,即给予组织者和民众一些优惠,鼓励他们到边地垦荒;一种是将战俘等强制迁徙到边疆地区。 ——王云红《流放的历史》(2006) 2、流放者 ▼“可以举出几条最常见的可判处流放的罪状: l)属于有罪的民族; 2)已在劳改营服满刑期; 3)居住在有罪的环境中(诸如;叛逆的列宁格勒、西部乌克兰、波罗的海沿岸之类游击队运动活跃的地区等)。”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1973) 3、流放地 ▼“像流放农民那样凶残的流放,把人们赶到荒山僻野公然置于死地,这样的事从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再发生。但是,我国的流放地却通过其它方式并按照它自身的规律一年比一年更加‘茂密’:流放的人数越来越多,流放地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流放制度越来越严酷无情。”“流放地的苦难最为深重的是那些连个自由村庄的影子都没有的、沾不到一点文明边的地方。” “越往边远地区去越坏,越偏僻的地方越没有任何人权可言。”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1973) 二、《在流放地》 1、出版情况

论卡夫卡小说的表达艺术

论卡夫卡小说的表达艺术 【摘要】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与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本文对其小说中的叙事风格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关键词】卡夫卡;表达艺术;真实;荒诞 【正文】卡夫卡作为奥地利作家是现代主义的奠基者之一,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卡夫卡的犹太血统、不幸的童年、狭窄的视野、深刻的思想影响着他的作品,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风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卡夫卡的作品不从属于任何主义,但他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在后现代主义中可找到他的作品的影子,同时他的作品又具有不确定性,延展性很强,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卡夫卡。”卡夫卡写作是把他的哲学意蕴渗入到了作品,而他独特的叙事风格正好完美的体现了他的意图,独特的叙事风格也加重了作品的深邃,两者相得益彰。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卡夫卡小说艺术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是西方现代文学的创始人之一,是把文学创作与人生体验密切结合于一体的少数作家中的一个。可以说,他从来没有把文学当作文学来做,而是把它当作自己体验人生、思考人生的表达方式。这是卡夫卡小说独特的魅力,与卡夫卡独特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密切相关。卡夫卡文学成就主要是通过自己不断探索的创作实践取得的。他没有,也不想建立什么理论体系,甚至于连一篇像样的有关论文也没有写过。但从他的日记、书信、札记和谈话中可零零散散地见到他的一些想法,虽不系统,但其基本倾向是明显的。那就是弃摹写,重表现。他反对传统的艺术法则,摒弃写实主义的方法,主张通过自我来再造世界。他把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从客观转向主观,从外部转向内心,把创作当作内在的需要。他觉得心中有个“庞大的世界”急欲“撕裂”,只有创作才能使他一吐为快。他在日记中谈到写作《诉讼》的时候说“一切出于我表达个人内心生活的愿望”。他的许多作品也确实都是出自内心,一气呵成的他的作品之所以感人,显然与他“发自内心”有很大关系。

卡夫卡的城堡内容梗概

卡夫卡的《城堡》内容梗概 前言: 卡夫卡的《城堡》(1926年)与他的另两部长篇小说《审判》(1925年)及《美国》(1927年)合称“卡夫卡三部曲”,它们看起来都荒诞不经,而《城堡》更富于“卡夫卡式”的构思和语言风格,故把它列为代表作提出来。 卡夫卡(1883~1924)的出生地是布拉格,身上带着纯种犹太人聪明的血统。父亲是一个半行乞的屠夫的儿子,白手起家,故在家中专横如暴君,任意虐待妻儿,所以卡夫卡自小心里充满恐惧感,敏感成性。加上他作为布拉格讲德语的少数人的一分子,更造就了他无边无际的孤独,与世无争,他一生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约,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怕婚后打破孤独的生活。迫于父亲的压力,他学法律,后入一家私人保险公司任低薪职员,一直湮没在人群之中,加上肺结核病的侵扰,使他成为一名自由作家的梦想至死未能如愿。 卡夫卡业余创作的大部分作品在他生前一直锁在抽屉里,少量面世的短篇小说还不足让他一鸣惊人,因为当时的人们远未有能力体验卡夫卡独特而奇怪的荒谬感。他因病死后遗下大量手稿,在遗书中他委托他好友布罗德将其所有作品“毫无保留地,读也不必读就统统予以焚毁”。万幸布罗德自作主张将卡夫卡的遗稿保存下来,整理出版,这一次明智的”背信弃义”使我们今天依旧能一睹卡夫卡这位文学大师一生勤奋的成果。 二战之后,世界在废墟上重建所带来的人类心灵深重的阴影,使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30年前死去的无名作家卡夫卡,他及其作品在西方世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人们像投票选举政界要员一样把他列为现代派小说家的第一候选

人。 和卡夫卡的其它小说一样,《城堡》没有唯一正确的解释,解释权授予了每个阅读者,这来源于这部作品的多义性。表面上,这作品的故事再简单不过了,一个土地测量员K来到一个村庄,想进入管辖附近地区的伯爵居住的城堡,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摊上一切也没能达到目的。《城堡》所具有的荒谬、虚拟,无明确的时代地理背景的特征使它抹上很浓的寓言色彩,也使无论评论家还是普通读者都能够获得不同的结论,《城堡》究竟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这终了还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人说它表现的是“人试图进人天国而不得的痛苦”;有人则认为它集中反映了卡夫卡本人的精神世界的荒诞,孤独与恐惧;有人则结合写作年代背景,说明城堡实际上反映了奥匈帝国官僚体制与大众的鸿沟,更有论者以为,《城堡》和《审判》、《美国》的主题相同,即“人们所追求的真理,不管是自由、安定,还是法律,都是存在的,但这个荒诞的世界给人们设置了种种障碍,无论你怎么努力,总是追求不到,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在《城堡》中,“城堡”是最大的谜团,它与主人公K的目标总是若即若离,也正因此,能够激起人们相当的阅读兴趣,其中的人物如CC伯爵,以至于克拉姆部长等都神秘莫测,足以见卡夫卡这位小说家的天才的智慧。 内容简介: 土地测量员K在一个冬夜到达了一个村子,他要前往村子附近的那座城堡去执行公务,彼时,城堡笼罩在夜色之中,如同一片空洞虚无的幻景。他前往客店投宿,客店老板对他的到来有点不知所措,他无房间出租了。勉强安顿下来后,来了位年轻人,告知K,每个进入城堡的人都必须得有一张许可证,K于是开始

浅析卡夫卡《变形记》中的荒诞色彩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2012年-2013年第1学期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析《变形记》中的荒诞艺术

专业年级:汉语言文学10级姓名:陈蓉 学号:22101208 任课老师:孙慧 日期:2013-1-3

浅析《变形记》中的荒诞艺术 摘要:《变形记》是卡夫卡用荒诞的艺术为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谱写的一曲哀歌,苍凉而悲壮。细读《变形记》,从故事的情节、语言的描写以及荒诞讽刺背后的艺术真实,我们不难看出,在这种荒诞艺术背后,作者对现代社会以及人类整体生存方式的思考和批判。 关键词:变形记荒诞结构语言真实 《变形记》叙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把一件本应令人十分惊诧的怪事,写得平淡无奇。无论是故事的主人公还是作家本人,对“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件事不露半点惊奇之感。人变甲虫本来就够荒诞,而人们对这种悲剧性的变化竟无动于衷,这就更说明世界的荒诞,让人体验到孤独与荒凉。但优秀的小说往往具有预言的性质,这看似完全脱离经验世界的作品原是来自经验世界并指向经验世界的。小说看似荒诞无稽,实则写尽了一个卑微地挣扎在尘世间的灵魂的辛酸,更是一个时代的人的沦落与异化的真实演绎,有着不争的真实性,形象地表现了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从事的职业是如何压迫着人的精神与肉体,是如何贬低了人作为人的价值,夺走了人的自由和支配自己的权利。 细读全文,从顶梁柱般的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件荒唐的事件本身及格里高尔的家人对待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的种种态度,我们可以看到隐藏于卡夫卡高明的荒诞艺术背后的许多被资本主义西方“文明”异化的人与人之间刻薄微凉的关系,以及《变形记》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某种痛苦无奈。 一、情节的荒诞 “当格里高尔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他的背成了钢甲式的硬壳,他略一抬头,看见了他的拱形的棕色的肚皮。肚皮僵硬,呈弓形,并被分割成许多连在一起的小块。肚皮的高阜之处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下滑趋势,被子几乎不能将它盖得严实。和它身体的其它部位相比,他的许多腿显得可怜的单薄、细小,这些细小的腿在他跟前,在他眼皮下无依无靠地发出闪烁的微光。”文章的开头这么写到。 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工业文明轰隆隆的到来,不容考虑的渗透到了每一个西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6篇

村上春树海边的xx读后感6篇 《海边的卡夫卡》读后感(1):村上春树式奇幻 最近一口气读了三本村上春树:1988年的《舞、舞、舞》,1995年的《奇鸟形状录》和2002年的《海边的卡夫卡》。这三个长篇小说都具有充分的奇幻情节,不论情节安排、语言组织还是立意展现,都一部强于一部,尤其《海边的卡夫卡》,基本可以看作是1985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姊妹篇,读来极有回味。 《舞、舞、舞》的主人公是个妻子离家出走的记者,在睡梦中受到海豚宾馆和一个许久前同床共枕过的无名女孩召唤,踏上了寻求自我意识的艰难之旅。《奇鸟形状录》中的男人在深爱的妻子凭空消失后也不得不面对自我进行深层自省,他必须搞清楚自己的位置,自己所面对现实的一切黑暗,才能自我拯救与拯救世界。这两个故事都存在较为鲜明的批判对象,奇幻很容易被当作寓言推导出个体对抗资本或抗击黑暗价值的凛然结论。但就算批判是主题之一,故事的主体却依然集中于个人意识的挖掘与个体身份的发现。归根结底,村上春树所采取的并不是现实主义的路数写法,他是滋滋不断向内心深处挖掘的自省作家,奇幻手法是为了使这条自省之路在表达上更加具体,通过对故事与人物的描绘展现实体,而不停留于论文式的抽象概念。 《舞、舞、舞》与《奇鸟形状录》中都有穿越墙壁的意象。前者的感受是“不透明的空气层,粗糙的硬质感,水一般的凉意,摇摆的时间,扭曲的连续性,颤抖的重力”;后者的穿越始于井底,井壁与梦境或潜意识紧密相连,穿越过程中“墙壁犹如巨大啫喱,冷冷的稠稠的。 我必须紧闭嘴巴以防它进入口中。”这两种相似的穿越代表了一种对潜意识的艰难认知与对现状的痛苦直面,将本来十分形而上的精神状态转化为更易描绘直白的具体形象。尤其《奇鸟形状录》中的井,不仅是辅助主人公精神进化的关键道具,更出现在1938年日本对华侵略战一名日军中尉在外蒙的秘密行动中,在生死交接的边缘展现了无边黑暗与夺目阳光洪流的对立统一,第一次揭示出了“意识内核”的概念。而这个“意识内核”则与《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主人公苦苦追索寻找自我的历程遥相呼应。

卡夫卡简介及创作背景

卡夫卡简介 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卡夫卡是捷克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卡夫卡小说的谜语特征体现在小说的不确定性特征上。他的小说往往没有起始,没有结尾,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没有明确的方向。 卡夫卡是个自传色彩很强的作家,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写他自己,表现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作品中的人物不仅名字与作家本人的名字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与作家本人相似的人格属性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卡夫卡是按照自己的心理模式来塑造他笔下的主人公的,因而他赋予了他的人物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格属性。凡是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在他的作品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他的小说是他生存体验的总结和内心世界的外化。 《变形记》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卡夫卡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而当时的布拉格正处在激烈的民族冲突与动荡中,“社会主义、犹太主义、德国民族主义、玩世不恭的思想、人道主义、以及一切虚假的世界主义等各种信念都相互冲突”。 家庭背景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希米亚(今捷克)的布拉格,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犹太人。父亲海尔曼原为乡下屠夫的儿子,依靠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成为一个百货批发商。他由于未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因而知识贫乏、头脑简单而务实,并且为人偏执、专横粗暴,在家庭中对妻子和孩子实行家长式专制统治。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犹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

浅析卡夫卡的变形记 多个方面文学类

《变形记》是其短篇小说代表作。拙文试对其浅析,力求把握作家的思想状态,艺术技巧,从而真正走近卡夫卡的思想天地和艺术世界。 卡夫卡出生于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他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出现信仰危机的时代。19世纪末,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动荡不宁的现实,日趋激烈的竞争,豪商巨贾与赤贫百姓的强烈反差,致使人们对传统价值观产生怀疑,加之以尼采“上帝死了”为滥觞的西方悲观意识的萌芽,西方世界出现了弥漫着幻灭情绪的精神荒原。正是在这一主流思想冲击下,年轻时曾获法学博士学位,离开学校后在一家保险公司担任一般职员的卡夫卡自然会对现实作深入的审视。 小说描写了一个社会人“异化”成了甲壳虫后经历一系列事情,最后死亡的悲剧故事,荒诞不经。整部小说运用了意识流的手法直接反映"人化"了的小动物的内心感受,通过虚化的、荒诞的情节,荒唐的行为描写人的真实的心里状态.表现那个时代小人物为了生存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和非理性的生存环境。描写非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让非现实的人物生活在现实生活的环境中,其目的是通过格里高尔的心灵语言和孤苦环境来展现西方社会人的异化的普遍本质。 正是由于对现实的失望绝望,人们开始在迷惘、痛苦、悲观面对现实的同时,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个体内心体验、思想状态上。卡夫卡在审视现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悲哀绝望的情绪,换句话讲,在悲哀的情绪流露中,完成对现实的审视。 那么,卡夫卡的“变形记”完成了哪些审视呢? 1、表现人的异化西方工业文明的到来,导致“人”生存环境的异化,生存状态的“恶化”,人蜕化为“非人”。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中的城堡就是人类异化的生存环境,《变形记》中萨姆沙所不能迈出的卧室,同样也是人类异化的生存环境,变成甲壳虫的萨姆沙“有的只是无数细小的腿,它们一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挥动,而他自己都完全无法控制”。人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人在生活的重负之下必然异化。所以,当“大家相信他有什么地方不太妙”准备弄开门时,“他觉得自己又重新进入人类的圈子”。“重新进入人类的圈子”,这只是一厢情愿,这不独因为他已变成甲壳虫,更因为残酷的现实使他如此。现实就是一张“床”,格里高尔·萨姆沙想“冒一切危险来实现离床”,这个希望是“极渺茫的”。现实对人的束缚太紧,压抑太重,人永远只是现实的奴隶,永远在现实的魔网中异化,因而人的异化具有普遍性。君不见,小说中那位“经受了漫长的一生中所有最厉害的打击”的老妈子居然失去对弱者的怜悯,“她兴致一来就这样无聊地滋扰”萨姆沙,将个人对痛苦暂时忘却的瞬间愉悦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 2、表现人际关系的异化人的异化必须导致人际关系的异化。《变形记》中,变成甲壳虫后的推销员,听到妹妹“开门”请求声时,“并不想开门,所以暗示庆幸自己由于时常旅行,他养成了晚上锁住所有门的习惯,即使回到家里也是这样”,这反映了人与人的疏离。外部世界对人的挤压,人对外部世界的戒备,不正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异化?当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家中生活困窘,不得不租房出去,当妹妹以“优美悦耳的小提琴演奏”表达家人对房客的尊重之意时,而房客们居然“不断把烟从鼻子和嘴里喷向空中”,表现出极不耐烦;而格里高尔听到演奏,“觉得自己一直渴望着某种营养了”。对艺术的痴迷,对人的正常生活的眷恋,正反衬出房客的无礼和人性的残酷。“旅行推销员几乎长年不在办公室,他们自然很容易成为闲话,怪罪和飞短流长的目标”。格里高尔所处的外部世界的人际关系竟如此凉薄! 人际关系的异化在家人对待主人公的态度的巨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推销员格里高尔凭自己的诚实劳动养活全家时,家人表现出感激热情。而当他丧失这一作用时,家人唯恐避之不及,母亲见到儿子,“霍地跳了起来,伸开两臂”,身不由已地一直往后退;妹妹“大吃一惊,不由自主就把门砰地重新关上”,再也不考虑拿什么他可能最爱吃的东西来喂他了,只是在早晨和中午上班以前匆匆忙忙地用脚把食物推进来,手头有什么就给他吃什么,到了

卡夫卡语录_经典语录(精华版)

《卡夫卡语录》 1、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咱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2、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就应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在你的 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能够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正因你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而且更多,总之,你在自我的有生之年就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3、卡夫卡 4、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 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5、咱们清醒地穿过梦境:咱们自我只但是是过去的岁月的一个幽灵。 6、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7、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8、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 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之后又立刻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幺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9、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好处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10、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 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平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一样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关于艺术: 1、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证明。 2、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 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3、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杯具性的。 4、印度的宗教修身活动盖源于深不可测得悲观思想。 5、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 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6、书务必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最新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6篇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他对自己的形像感到非常的吃惊,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一句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过了一会他突然想到他五点钟要去赶火车,可是看着自己的身驱说到,我现在变成这样是不可能了,他就发弃了上班。限难地从床上滚了下来,然后从门缝里钻了出去。来到客厅闻到了牛奶的味到,他就顺着桌子爬到了放奶用的碗沿上,小心翼翼地喝着牛奶,可是还是掉了进去,但到最后还是艰难地爬了出来。从那以后他吃饭都要靠妹妹来喂他。他的这种样子使妹妹感到可怜,把他当小宠物养。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全家人都要靠他来生活,他的工资是靠当旅行推销员得来的。可是他现在却变成了甲虫,没有办法给家人挣钱。家人因为失去了顶梁柱生活变得很贫穷,家里人的心情很糟糕,他的妹妹也没有心情来喂养它,还拿苹果来砸它。最后家人对他失去了感觉,把它扔了出去。它成了一个流浪的甲虫,爬在房顶上。 这个故事我们,因为现在的社会带给人严重性的压力,最后把人的外表给异化了,不用说内心也会被异化。就会变得外表丑陋丧失人性。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因为社会带给他的严重压力,老天爷把他变成了甲虫。但是没有减轻他的痛苦,连班都上不成,也挣不到工资来养活这个家,最后成了一个无用的怪物被扔了出去。 一开始你或许会觉得一篇述说着活生生的人变成一个甲虫的小说是如此的虚幻,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这种不现实的事情也会为某些人所鄙视,就犹如有些人不喜欢看魔幻片,动漫片一样,但是诸如此类的作者又为为什么把这些不现实的作品创造出来呢? 笔可以让我们构造出无数的可能,完美的世界并不存在,生活中的缺陷,也就是我们的追求,只能靠我们的幻想,而我们所认为的不现实其实是现实的前奏,因此,我会热衷于不现实的事物,但是同时承认现实。 变形记,一个支撑着家庭生活的忙碌男人,突然一天早上醒来变成了人人唾弃的甲虫,而且还是像一张床般巨大,结果却出意料的简单,后来他的家人远离,甚至嫌弃他,还觉得他会破坏她们的生活,家人的生活比以前差了很多,但是她们永远不会想起以前主人公的辛苦以及他的付出,最终,她们选择抛弃他,寻找更美好的生活,甲虫死了你一定会觉得她们很无情,但是,我认为倘若生活中真有这么一件事,我们大众必定会抛弃他,甲虫就是甲虫,动物就是动物,就算我们知道它的灵魂是一个人,但是,我们就是本性的排斥,所以,任何人都不应该得到责怪,这就是现实,而卡夫卡只是用了不现实的事

卡夫卡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卡夫卡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摘要: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小说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其次表现为小说手法的扩展和丰富,最后卡夫卡给中国小说家提供一批可以借鉴和模仿的小说样本。中国新时期小说家之所以特别认同和钦佩卡夫卡,首先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荒诞而又真实的艺术世界,其次是因为他是一个普通而又独立特行的业余作家,最后是因为卡夫卡的传统是中国作家既陌生又熟悉的传统。 关键词:卡夫卡意识形态启蒙 正文: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他之后的存在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甚至法国“新小说”等流派都与其渊源深厚。这就意味着,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滋养与培育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后期中国作家,几乎都间接或直接地受到了卡夫卡的文学遗产的惠赐。然而,仅仅证明这种毫无疑义的影响事实并非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而恰恰是在这种影响研究的事实之上,去清点卡夫卡所遗留下的这笔文学遗产被发掘的深度,被继承的可能性,以及被再创造的程度,可能才是研究目的所在。 中国(大陆)当代作家对卡夫卡的接受和回应显然是与中国的外国文学领域对卡夫卡的译介分不开的,因为中国作家通常是没有可能阅读到卡夫卡作品的原文的。而中国对卡夫卡的翻译介绍比较晚,解放前对卡夫卡的零星介绍还不足以引起作家们的注意和重视。 大概到了1966年,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审判〉及其他小说》,其中包括卡夫卡的6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审判》。但这部小说集当时是作为“反面教材”在“内部发行”,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员才有机会看到,中国作家恐怕很少有机会读到这个译本。 1979年初《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由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并发表了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卡夫卡及其作品才算是第一次在中国公开亮相。接下来,1981年初《外国文学》发表了卡夫卡的4个短篇:《判决》、《乡村医生》、《法律门前》和《流氓集团》。随后,卡夫卡的幽灵便迅速在大江南北弥漫,在各种文艺刊物上出头露面。由于“在卡夫卡这里人们无法获得其他作家所共有的品质,就是无法找到文学里清晰可见的继承关系”,[1]因此,卡夫卡在中国作家心中最初引起的更多的是惊讶和不解,而不是认同和接受。但对于少数敢于探索、勇于冒险的作家而言,他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并且通过这些作

卡夫卡论文

浅析卡夫卡的生平与创作 张李娜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摘要:卡夫卡的生平与创作是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接近卡夫卡,才有可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作品;同时,只有深入到其作品中去,才能真正地认识卡夫卡。本文试图通过卡夫卡生活的时代,他的犹太情结,父子矛盾及婚姻恐惧等来阐释生平与创作的关系,并指出作为自传色彩很浓的作家,卡夫卡不是凭记录自己的生活经历取得的,而是通过各种幻化的艺术手段来表现的。 关键词:卡夫卡犹太情结父子矛盾婚姻恐惧 在文学研究当中,借助作者的生平或者援引作者对作品的阐述往往是最为常用的方式之一。就卡夫卡研究而言,他的经历及其创作过程是我们理解其作品的必要条件。法国作家莫里斯·布朗肖认为,“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寻找的正是卡夫卡本人。这些作品结构了一种分裂了的存在方式并帮助我们去理解它。没有这些无比珍贵的记录,这一奇特的命运便无人知晓。”(1)这就是说,卡夫卡同它的作品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去接近卡夫卡,才有可能更深刻理解他的作品;另一方面,我们只有深入到他的作品之中去,才能够真正地认识卡夫卡。 《一条狗的研究》中有一句话:“我曾经独自在黑暗中奔跑,心中充满了关于伟大的事情的预感。这预感可能又是虚妄的,因为我一向都怀有这种感受。”(2)对于卡夫卡来说,这种“伟大的事情”是与文学紧密相连的。卡夫卡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文学,但是,卡夫卡的文学热情却并不是纯粹的或为文学而文学的。他选择写作是因为“没有其他东西能够(令他)满意”。(3)他必须写作,因为“假如我不在写作中解救自己,我就会丧失自己”。(4)事实上,青少年时代的卡夫卡曾经希望从文学中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幸福、人生的意义、生存的理由等等。他曾在日记中一再强调:“我的幸福、我的能力以及以任何方式成为有用之人的任何可能性,都只存在于文学领域之中……我通常只有在写作时才感到是最勇敢的、直率的和惊人的。”(5) 年轻的卡夫卡感到无法像一般人那样生活,因为他觉得那样的生活根本不值得活。他渴望在开始生活之前首先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所以,他一再宣称,他的生活“仅仅是出生之前的踌躇”。(6)他曾经相信自己不应该像其他人那样生活,因为他具有非凡的写作才能。如此看来,青年卡夫卡的那些立志成为一个作家的言论并不仅仅意味着他准备写作,而更意味着他准备用写作,用创作的无限去对抗生命的有限。 一、难解的犹太情结 卡夫卡身上的犹太文化烙印,来自其家庭生活中犹太文化因素的熏染与渗透。尽管他家早就迁出了犹太人居住区,但基本上仍然保持着犹太民族的传统方式。然而,卡夫卡对犹太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却是复杂的、矛盾的,并且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卡夫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犹太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与犹太人社会决裂的犹太人。”(7) 他对犹太文化的情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由恨到爱的过程,卡夫卡是在脚踏着犹太文化这个肥沃而又包含着毒液的土壤

读后感2000字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读后感2000字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33~1924)是20世纪德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美国剧作家W·H·奥登以前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的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小职员一觉醒来变成甲虫的故事,卡夫卡用冷冷的笔调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件描述得如同再平常但是的发生,“现实”与“荒诞”的界限在《变形记》中奇异地隐去了痕迹。 追随着荒诞大师令人心悸的笔触,我真切地感受着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焦灼与恐惧,体味着被人情荒漠重重包围的窒息与孤独。与此同时,反刍《变形记》又叫我在字里行间嗅出作者对于真善美的热切期盼和对于自由自尊的不舍呼唤。这一切迫使我在震撼之余,不得不正视荒诞,求索荒诞背后的人性真相。是什么让生性本善追求完美的自然人变成甲虫是什么让和谐有序的世界变得扭曲和不可理喻是什么让这一切阴郁怪诞的情节变

得如此真实先从人性观的定义说起—— 1.浅谈“人性观” 不言而喻,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是探讨人性观的关键问题,是定位和阐释“人性”一词务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有神论思想认为:人性是神特殊造化的人类本性。人性最突出的特征是对神的信仰和坚持稳定的社会规则。简言之,人性就是人类所特殊具有的不同于其它一切生物的道德和职责。 近代无神论者的研究理论则说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最近的亲缘是灵长类动物。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更是明确地指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全面的需求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力。人性的表现形态是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性观”就是人们对于人性的认识,对于社会和整个外部世界的理解与立场,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动机和行为决策。 在卡夫卡的作品《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异化为非人的甲虫,变形后被世界遗弃使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试图与亲人及外界交流失败后,最终悄然死亡。 《变形记》折射了当时西方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小说用近乎荒诞的表现手法描述了人类社会的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压力恶化和个性消亡化。一个本应享有人性尊严和秉持人性特征的个体

卡夫卡小说作品读后感

读《审判》中的法律与正义情节 国政1102 邹王择恺20114240 小说版本《审判城堡》(奥)卡夫卡著,钱满素,汤永宽译/2006-04-01/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小说作者弗兰茨?卡夫卡被称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他对现代人及现代社会的巨大的洞察力,那源于犹太血统、动乱年代和炎凉世态的无家可归感,那对人类苦难的战栗的眺望,他那对人生的崩溃的现场目击,都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现代启示录,构成现代人文景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小说突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强烈的批判。身为法学博士, 他具有对法律的渊博知识,在作品中无论是对法的抽象,还是对司法机构、司法程序、以及被告的具体描写,都无不显示出卡夫卡对法律题材超常的驾驭能力。凭借这个优势卡夫卡更进一步将法律问题作了泛化处理,即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处在“法网”之中,扮演着原告或被告的司法角色,只是程度有所差异,概无例外。 《审判》是部非常抽象、离奇、纯粹卡夫卡式的作品,主人公卡夫卡也是生活在矛盾之中的:一方面他是个善良风趣、外表讨人喜欢的职业公民;另一方面他却内心孤独,是个生活上的失败者,这两方面的矛盾造就了他的这种“卡夫卡式的写作风格。”主人公约瑟夫?K是一名银行职员,一向为人正直,对工作认真并且充满上进心。但在他三十岁生日的那天早上,一个奇怪的执法组织无端宣布他被捕了。没有任何的指控的证明,而且前来逮捕他的人也没有任何的证件的呈示,一切都来得十分的莫名奇妙。经过审查,这个执法机构允许他继续照常的上班,像往常一样生活,但随后又通知他,审讯时必须到场,而且审讯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使他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刚开始他并没有寻找律师的帮助,但在叔叔的坚持下,他意识到自己的无名的指控将会对家庭造成影响,这使他不能不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案件。但他慢慢地意识到在如今的法律制度下,律师的地位是极其的低,除了那些与高等法官甚有交情的,所以最后他还是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经过多方打听,他才得知是一个极为秘密的法庭在审理他的案件。他始终也见不到法官,许多可疑的迹象使他终日惶惑不宁、心绪不宁。他决心反抗,并在一次审讯时当众抨击了司法机构诬陷好人、草菅人命的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他四处申诉,并试图再次寻找帮助,他找过画家和谷物商等,但他们对他的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这种变形,看似荒诞,违背客观事物的表面真实,却并不违背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主人公格里高尔原本是一个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辛勤工作赚钱养家,受尽劳苦毫无怨言。然而一夜之间变成一只无法再养家的大甲虫,于是成为了这个困窘家庭的累赘。本来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的一家人,也在日日夜夜间发生了质的变化。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的意识即是小说的主体: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同时所反映出的,并与之相对的是格里高尔家人们对于他的情感心理发生的变化——从惊慌、同情,到因他的存在增加的负担和引来的无限麻烦而逐渐憎恨,再到忍无可忍,对他的死无动于衷,更决定去郊游。这种残酷的人情反差,是因为当时社会

生活对人的压迫造成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失去自我,人性扭曲。 命运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而人们开始彷徨。一旦遭遇不幸,就不再被社会承认,失去作为人的价值,便被外部世界认为“非人”。于是,社会地位,人情,乃至尊严,都被剥夺殆尽。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所揭示的:“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一旦切断共同的利害关系的维系,则那种亲热的外观马 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人总是那样孤独的动物,彼此之间,很多时候,实质是陌生与隔膜。这一点,哪怕是今天看似平静和谐的社会,恐怕也仍然存在着,并会一直在人性中存在着。 卡夫卡在一封信中说:“我在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他似乎通过《变形记》暗示我们,一旦自己作为哥哥得了一种致命的绝症,久而久之,他最爱的妹妹也会像小说中的那位女孩那样厌弃他的。事实上,现实正是如此,他因严重的肺结核而去世,死前在家中地位可谓全失。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生存状况,也许有时候,荒诞与现实,只是一层纸的距离。 于是有一个问题在我们迷茫的目光前变得异常尖锐:当我们丧失了人的一切自主性,无法与其他人正常交流,面对日行渐 远的昔日亲友,却无力改变自己遭到冷落甚至鄙夷与嫌弃,我

卡夫卡小说解读

宋俊宏 内容摘要: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不被人理解的卡夫卡,在精神上是孤独和恐慌的,在现实生活中感觉不到安全感,找不到人生位置,觉得自己是寄居于这个社会和家庭中的流浪者,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为了排解无家可归者的这种孤独和恐慌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焦虑,无奈的他将之诉诸被称为“伪装的自传”的日记、书信和小说中。 关键词:卡夫卡孤独精神漂泊生命选择 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安德尔这句话十分准确而形象地概括了卡夫卡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不被人理解的生命境况与始终生活在孤独和恐慌中的精神状态。为了排解这种孤独和恐慌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焦虑,个性忧郁内倾的他则将这类情绪诉于被称为“伪装的自传”的日记、书信和小说中。 作为自传性很强的作家,卡夫卡在他的作品中,以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敏慧的感悟写尽了无家可归者的孤独情绪和内心的焦虑不安与恐慌。在《饥饿的艺术家》中,随剧团四处演出的“饥饿艺术家”为了达到艺术上的至高境界,为了艺术的无上荣誉,可以挨饿长达四十天,但是他的这种为艺术献身的高尚观念并不被别人理解,就像卡夫卡的写作不被周围人理解一样。当他为“艺术”孜孜追求的时候,观众们很少有人不猜疑他有偷吃食物的行为;那些看守们对他戏谑引诱,不相信他会坚持挨饿到底,“点食不进”;剧场经理也只是把他当作赚钱的工具,从未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他的极限表演,也从未满足艺术家极限表演的欲求。“饥饿艺术家”从而陷入不被理解的孤独和苦闷中,倍感遭人猜疑的耻辱,最终在他人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了艺术的极致,但他的生命也随即宣告结束,被草草埋葬,而代替他的却是一只雄健的豹子。在《变形记》中,旅行推销员格利高尔·萨姆沙为了改善家庭生活,常年四处奔波,可家人只看重他每月所上缴的工资,对他身体的健康与否心情的好坏从不关心;由于过的是一种漂无定所的日子,他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内心的孤独和忧郁无处倾诉,还要随时提防被解雇的命运。这种不安和恐惧让他在“一天早晨,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人是矛盾体,在心灵深处,每个人都不愿意过波澜不兴的平静生活,都渴望过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生活,也都渴望自己的生命存在方式是多姿多彩充满激情的,但这种多姿多彩的“漂”的生活和生命存在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渐长,大多数人就会对其产生厌倦情绪,毕竟这种生活带给生命中的孤独、不安和恐惧不是任何人都能长期承受得了的,于是他们就开始极力地寻找自己的归宿,寻找一种归属感。卡夫卡在其小说中通过一些人物形象对人类社会中这种好似永远不会改变的宿命般的无奈选择进行了深刻地令人深省地探讨。 K要进城堡,乡下人要进“法的大门”,都是为了进入现存的社会秩序,给自己找到生命的归属地。为了进入现存的社会秩序,找到自己的归属,K们想尽了一切办法。K勾引城堡最高统治者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乡下人贵金贿赂门警,即使这样他们还是被社会现实残酷的拒绝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过流浪漂泊的生活,一种是完全改变自我,把自己变得和现存秩序的一切都相符合,以便融入自己欲想进入的现实社会。就如《一份为某科学院写的报告》中的猴子红彼得一样,要么逃出栅栏继续过猴子的生活,要么竭尽全力融入人类社会。“我没有出路,但是我必须为自己找到出路,否则我就活不下去”,“我想活下去,我必须找到一条出路”,于是它开始模仿人类,但正如它自己所说,“模仿人类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我之所以模仿人类,唯一的原因只在于寻求一条出路”,因为“自由是无法选择的”,这就是选择者的宿命。猴子红彼得通过放弃自己固执的青年时期的记忆,学会了人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