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企业标准

Q/SQR·04·209—2001

汽车直流电磁继电器(试行)

代替

范围1

雾灯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本标准规定了安汽公司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喇叭继电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等汽车继电器。

引用标准2下面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本均为有效,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 2423.1-1989

A:低温试验方法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2423.2-1989

B:高温试验方法试验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2423.10-1995

试验方法(正弦) 试验FC:振动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2423.22-1987

温度变化试验方法试验N:

电器继电器第七部分:SJ2845.1-1987

总规范:由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方法

导线连接干扰汽车电子零件的电磁兼容性QBV .01-820 66

发射干扰汽车电子零件的电子兼容性QBV.01-821 66

产品分类3

产品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3.1 1。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见表3.1.1 3.2结构尺寸外型结构和尺寸,见产品图纸规定。

1 表

技术要求4.

4技术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 温度贮存(无载):按

5.2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2温度贮存(带载):按

5.3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3温度变化:按

5.4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4交变湿热:按

5.5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外观应无锈蚀和变形,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

4.1.5振动:按

5.6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6盐雾(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

5.7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无因腐蚀而引起的断裂、破裂、掉片、镀层剥落或金属的裸露现象。

4.1.7二氧化硫(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

5.8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无因腐蚀而引起的断裂、破裂、掉片、镀层剥落或金属的裸露现象。

4.2使用性能

4.2.1定电流:按

5.9条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线圈额定电流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4.2.2动作和释放电压:按

5.10条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动作和释放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3接触压降:按

5.11条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任何一对闭合触点的静态接触压降应不大于表2中的规定的相应数值。

表2

4.2.4绝缘电阻:按

5.12条规定进行试验。继电器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 MΩ。

介质耐压:按5.13条规定进行试验。应能承受500V(交流50Hz有效值)的试验电压4.2.5

而无损坏,漏电流应不大于1mA,也不允许有飞弧,闪烁或绝缘击穿的现象。

4.2.6线圈电压:按

5.14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符合4.2.1条规定,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7线圈瞬时过电压:按

5.15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符合4.2.1条规定,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8极限连续电流:按

5.16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9过负载:按

5.17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10电寿命:按

5.18条规定进行试验。在循环过程中,用指示灯监测电器触电的工作状态应无失效现象。试验后,对继电器测试立即进行热寿命试验。

4.2.11热寿命:按

5.19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 MΩ。

10

/ 2

4.2.12电磁兼容性:按

5.20规定进行试验。继电器的干扰脉冲应符合下列要求:脉冲:

U≤-100V,T≤20ms。S4.2.13机械寿命

按5.23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 MΩ。

4.3物理性能

4.3.1外观和尺寸:按

5.21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金属零件应无锈蚀、绝缘零件应无裂纹和开裂,标志应完整、正确、清晰,外形结构和尺寸应符合归档图纸规定。

4.3.2机械强度:按

5.22规定进行测试。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引出端应无断裂、凹陷,外壳和底板之间的连接应无完整无缺。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规定。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均在下列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后,继电器的恢复均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进行。

温度:23±5℃;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106kPa。

5.2温度贮存(无载)

按GB2423.2试验Bb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 高温贮存:90℃,48h;

b) 测试后的测量:按5.10,5.11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1.1规定。

5.3温度贮存(带载)

按GB2423.1试验Ab和GB2423.2试验Bb的规定进行试验,并符合下列细则和规定

a) 低温贮存:-40℃,24h;

b) 高温贮存:70℃,24h;

c) 温度转换时间:≥1h;

d) 激励值:额定电压;

e) 通断时间:5a接通,5a断开;

f) 试验期间的触点负载:按表1的规定;

g) 试验后的测量:分别按5.10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电压,应符合4.1.2规定。

5.4温度变化

按GB2423.22试验N a的规定进行试验,并符合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 低温Ta: -40℃;

b)高温Tb: 70℃;

c)循环数:4次;

d)暴露持续时间t:1h; 1e)转移时间:t:2h; 2f)激励值:额定电压;

g)通断时间:5a接通,5a断开;

h)试验期间的测量:按5.10、5.11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1.3规定。

10

/ 3

5.5交变湿热

按GB2423.4试验Db的规定进行试验,并符合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温度:40℃;

b)周期数:3d;

c)降温阶段相对湿度下限值:95%;

d)试验后的测量:检查继电器有无锈蚀和变形,分别按5.10、5.12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绝缘电阻,应符合4.1.4规定。

5.6振动

按GB2423.10试验Fc的规定进行试验,并符合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频率范围:10~60Hz;

2; 20m/s时,单振幅1.5mm,13~60Hz时,加速度b)振幅值:10~13Hzc)方向:三个方向;

d) 试验持续时间:24h(三个方向同时振动);

e) 试验后的测量:检查继电器有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分别按5.10和5.11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1.5规定。

5.7 盐雾(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

按GB2423.17试验Ka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试验持续时间:144h;

b) 试验后的测量检查继电器镀层的脱皮、掉皮、起泡及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的裸露现象。

5.9额定电流

在测试之前,继电器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不少于2h.线圈加额定电压,然后将标准电流表串结在回路中测量额定电流,应符合4.2.1规定。

5.10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

按SJ2845第24条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

a)继电器所处的方位,要防止外磁场的影响;

b)预处理值;线圈加额定电压使其磁化,时间不少于3s,然后使其回复原状态;

c)监测细节:逐渐增加线圈电压,用指示灯监测触点的切换,切换时的电压即为动作电压。线圈电压升至额定值后逐渐低电压,用指示灯监测触点的切换,切换时的电压即为释放电压;

d) 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规定。

5.11接触压降

按SJ2845.1第23条的规定进行测试,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测量类别:静态;

b)测试点:触电闭合时的引出端之间;

c) 测试电流:10A,

5.12绝缘电阻

按SJ2845.1第22条的规定进行测试,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测试点:继开触点引出端之间、线圈引出端与触点引出端之间;

b)测量电压:100V DC;

c) 绝缘电阻:应符合4.2.4规定;

5.13介质耐压

按SJ2845.1第20条的规定进行测试,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试验电压施加点:断开触点引出端之间、线圈引出端与触点引出端之间;

b)试验电压值:500V(交流50Hz有效);

10

/ 4

c)试验时间:1min;

d) 最大漏电流;1Ma;

5.14线圈过电压

继电器触点应承受表1的额定负载,线圈施加表3 规定的过电压,使其处于吸合的工作状态,并保持1h.试验结束后,分别按5.9、5.10、5.11规定测量额定电流,动作电压合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2.6规定。

表 3

额定电压(V)线圈过电压(V)

6 8.3

12 16.5

24 33

5.15线圈瞬时过电压

继电器触点应承受表1的额定负载,线圈施加表4规定的瞬时过电压,使其处于吸合的状态,并保持2min.试验结束后,分别按5.9、5.10、5.11规定测量额定电流、动作电压合接触压降应符合4.2.7规定。

表 4

额定电压(V)线圈瞬时过电压(V)

6 12

12 24

24 48

5.16极限连续电流

按SJ2845.1第44条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环境温度:70℃;

b)激励值:额定电压;

c)动合触点的极限连续电流:按表1的额定负载;

d)动断触点的极限连续电流:按表1的额定负载;

e)持续时间:1h;

f) 试验后的测量:分别按5.10、5.11的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合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2.8规定。

5.17过负载

按SJ2845.1第45条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激励值;额定电压;

b)触点负载:按表1的额定负载的两倍;

c)试验持续时间;10min;

d) 试验后的测量:分别按5.10、5.11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3.2规定。

5.18电寿命

按SJ2845.1第41条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4; 10总循环次数:3×a)

b)监测方法:方法2;

c)触点失效判据:动合触点粘结和不断开或断开触点不闭合;

d)温度:常温;

e)激励值:额定电压;

f)循环次数和负载系数:循环速率10次/min,负载系数:50%;

g)触点负载:按表1的规定;

10

/ 5

h) 试验后的测量:无。

5.19热寿命

按SJ2845.1第43条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时间:8h;

b)环境温度:60℃;

c) 激励值:额定电压;

d)触点负载:按表1规定;

e)试验后测量:检查继电器有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分别按5.10和5.11、5.12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2.11规定。

5.20电磁兼容性

按QBV.01-820 66和QBV.01-821 66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并符合4.2.13的规定。5.21外观和尺寸

按SJ2845.1第17条规定进行测试2,并符合4.3.1规定。

5.22机械强度

按GB2423.29试验Ua1的规定进行试验,并采用下列细则和特殊规定;

a)施加的力:外壳与6.3mm宽引出端之间:150N,外壳与9.5mm宽引出端之间:200N,外壳与2.8mm宽引出端之间80N,外壳与底板之间:245N;

b)试验持续时间:30s;

c) 试验后的测量:检查继电器有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引出端与外壳有否损伤,分别按5.10、

5.11规定测量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接触压降,应符合4.3.2规定;

5.23机械寿命

按SJ2845.1第42条规定进行测试,并符合以下细则;

6; 10总循环数:1×a)b)监测方法:方法2;

c)性能检测:方法2;

d)激励值:额定电压;

e) 速率:f=10Hz;

试验后测量动作,释放电压(按5.1、5.11)接触压降,绝缘电阻(按12条)。

6检验规则

6.1检验责任

制造方应负责完成本标准的所有检验,检验均应有制造方技术检验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指定单位进行。必要时,订货方有权按本标准规定进行任何项目复验。

6.2合格责任

所有继电器必须符合本标准第3章和第4章的要求,检验抽样不允许提交明知有缺陷的产品,也不能要求订货方接收有缺陷的产品。

6.3检验分类

本标准中规定的检验分类如下:

a) 鉴定检验;

b) 质量一致性检验

6.4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应在主管部门认可的实验室中进行。经受鉴定检验的样品,应是采用生产线上的正常使用的设备和工艺所生产的产品。

10

/ 6

6.4.1样本大小:经受鉴定检验的继电器数量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检验项目要求条试验方法条款受检的样品数允许的不合格产品

款1组

4.3.1

5.2.1 外观和尺寸 5.9 4.2.1 额定电流 5.10 4.2.2 动作和释放电压0

全部产品5.11 4.2.3 接触压降5.12 4.2.4 绝缘电阻5.13 4.2.5 介质耐压组2 5.2 4.1.1

温度贮存(无载)0 3 5.3 4.1.2 温度贮存(带载)5.4 4.1.3 温度变化组3 4.2.6 5.14 线圈过电压 5.15 4.2.7 线圈瞬时过电压 5.16 4.2.8 极限连续电流0 3

5.17 4.2.3 过负载5.22 4.3.2 机械强度组40 2 4.1.4 5.5 交变湿热5组0 6 4.1.5 5.6 振动

6.4.2检验项目和服务:样本应按表5中的顺序和规定的项目经受检验,全部样品均应经受1组的检验,然后按表5规定将样品分成2组至8组(接通用的),分别经受各组的检验。

6.4.3不合格数:若不合格数超过表5中的允许数目,则不给予鉴定批准。

6.5质量一致性检验

6.5.1逐批检验

6.5.1.1检验批:一个检验批应在基本相同条件下生产,并且一次提交检验的同一类型所有继电器组成。

最全汽车继电器的接线方法与汽车继电器原理图

最全汽车继电器的接线方法与汽车继电器原理图 作为一名元则继电器的研发人员,目前有很多人,问我汽车继电器的接线方法与其原理图,现总结给大家: 一、了解汽车电路图的一般规律 1.电源部分到各电器熔断器或开关的导线是电器设备的公共火线。在电路原理图中一般画在电路图的上部。 2.标准画法的电路图,开关的触点位于零位或静态。即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或继电器线圈处于不通电状态,晶体管、晶闸管等具有开关特性的元件的导通与截止视具体情况而定。 3.汽车电路的特点是双电源、单线制,各电器相互并联,继电器和开关串联在电路中。 4. 大部分用电设备都经过熔断器,受熔断器的保护。 5.整车电路按功能及工作原理划分成若干独立的电路系统。这样可解决整车电路庞大复杂,分析困难的问题。现在汽车整车电路一般都按各个电路系统来绘制,如电源系、启动系、点火系、照明系、信号系等,这些单元电路都有着自身的特点,抓住特点把各个单元电路的结构、原理吃透,理解整车电路也就容易了。 二、认真阅读图注 认真阅读图注,了解电路图的名称、技术规范,明确图形符号的含义,建立元器件和图形符号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识图。 三、掌握回路 在汽车电路中。发电机和蓄电池都是电源,在寻找回路时,不能混为一谈,不能从一个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若干用电设备后,回到另一个电源的负极,这种做法。不会构成一个真正的通路,也不会产生电流。所以必须强调。回路是指从一个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同一电源的负极。 四、熟悉开关作用 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关键,电路中主要的开关往往汇集许多导线,如点火开关、车灯总开关,读图时应注意与开关有关的五个问题: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

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 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电器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负载形式浪涌电流 电阻负载标准额定电流 电磁铁负载10~2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机负载5~10倍标准额定电流 白炽灯负载10~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水银灯负载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钠汽灯负载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容性负载20~4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感性负载5~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领域.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领域 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 2005-9-26 来源:中国工控信息网 一、时间继电器基础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 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 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

继电器选用常识

在通讯设备、自动装置、家用电器、汽车电子装置等凡是需要电路转换功能的地方,都可以选用继电器。由于应用领域很广,不同用户对继电器的要求千差万别。为满足各种不同应用领域的使用要求,各继电器生产厂家开发了许多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不同使用性能的继电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结构、高性能、高可靠的继电器不断地涌现。面对品种规格繁多的继电器产品,如何合理选择、正确使用,将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可靠性。如何合理选用继电器?首先要深入分析、研究整机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按照“价值工程”原理,合理地提出入选继电器产品必须达到的技术性能。我们的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应介入继电器的选型,发挥我们的优势,当好参谋,做好售前、售后服务。可以按下述要点,逐项开展分析、研究:外形及安装方式、安装尺寸;输入参量;输出参量;环境条件;安全要求;可靠性要求。下面按上述要求分别阐述。 1.外形、安装方式、安装尺寸 继电器的外形、安装方式、安装尺寸品种很多,用户必须按整机的具体要求,提出具体的安装面积,允许继电器的高度、安装方式、安装尺寸。这是选择继电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以下几个问题,选用时应予以注意: (1)对于PC板式引出脚;脚间距大都为2.54×N(N=1、2、3……,以下同),如JZW5;也有2.5N,如JZG2-2/B;也有不符合标准间距的继电器,如MR72。引出脚的长度一般为3.5。 (2)引出脚的可焊性、继电器的抗焊接热、引出脚相对底座的不垂直度等应有严格的要求。 (3)快连接式继电器;快连接引出脚通常有250#(6.35×0.8)、187#(4.75×0.5)2种。这类引出脚要特别注意插拔力要求,250#引出脚:拔力矩》10KG。CM;187#引出脚:拔力矩》5KG。CM。 2.输入参量 不同种类的输入参量,是选择继电器型号的重要依据。常见的输入参量的种类有: (1)交流输入参量。当输入参量为交流电压(电流)时,应选用交流继电

继电器知识

1.3.1 继电器的用途1.3 继电器 、组成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电气量(如电压、电流等)或非电气量(如热量、时间、压力、转速等)的变化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及电力拖动装置的自动控制、检测、保护及调节为目的的自动电器。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继电器是一种小容量电器(一般小于5A),一般没有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接触器可以用于控制大容量的电路或电气设备,有良好的灭弧措施,完全可以分断负载电路。继电器的输入量可以是电气量也可以是非电气量;而接触器的输入量只能是电压。 继电器的定义为: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的条件时,能在一个或多个电器输出电路中产生跃变的一种器件。它一般由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感测机构把感测到的电气量或非电气量传递给中间机构,将它与设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值(过量或欠量)时,中间机构便使执行机构动作,从而接通或断开被控电路。 1.3.2 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1.3. 2.1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分 电磁继电器、固体继电器、温度继电器、舌簧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高频继电器、极化继电器、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 声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1.3. 2.2按继电器的外形尺寸可分

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的继电器)、超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但不大于25mm的继电器)、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但不大于50mm的继电器); 1.3. 2.3按继电器的负载分类 微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0.1A;0.2A的继电器)、弱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 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0.5A;1A的继电器)、中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2A;5A的继电器)、大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10A;15A;20A;25A;40A……的继电器) 1.3. 2.4按继电器的防护特征分类 密封继电器(采用焊接或其它方法,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在罩子内,与围介质相隔离,其泄漏率较低的继电器)、封闭式继电器(用罩壳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非密封)加以防护的继电器)、敞开式继电器(不用防护罩来保护触电和线圈等的继电器)。 1.3. 2.5 按用途分 通讯继电器、机床继电器、家电用继电器、汽车继电器、SF6气体密度继电器。 1.3.3 热继电器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 来工作的保护电器,具有反时限保护 特性。热继电器主要用于电动机的过 载保护和断相保护。

汽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

汽车用起动继电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系列起动继电器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起动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2.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B 2864—1981 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ZB T35001—1987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记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 191--1990 包装储存图示标志 3.产品分类 继电器按其标称电压分为:DC12V和DC24V。 继电器的型号按其标称电压和配套车型分为JDxx和JDxxx。 4.技术要求 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工作环境条件 继电器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 a)温度-40℃~55℃ b)相对湿度≤95% c)大气压力86kPa~106 kPa 4.3外观 4.3.1继电器零部件表面应光洁,保护层应均匀、无锈蚀、脱落等缺陷,冲印字迹应清晰、完整。 4.3.2 继电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JB 2864标准要求。 4.4 外形及安装尺寸 继电器的外形及安装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规定。 4.5 继电器为短时工作制,定额时间为12s。 4.6 基本性能 4.6.1 闭合电压性能 继电器在环境温度为23±5℃时,其闭合电压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且其触点应可能地一次闭合,不允许有跳动合接触不良等情况。 表1 基本性能要求 4.6.2断开电压性能 4.6.3闭合与断开电压差性能 继电器在环境温度为23±5℃时,其闭合与断开电压差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企业标准 Q/SQR·04·209—2001 汽车直流电磁继电器(试行) 代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汽公司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等汽车继电器。 2引用标准 下面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423.1-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2423.2-1989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2423.22-198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SJ2845.1-1987 电器继电器第七部分: 总规范:由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方法 QBV.01-820 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磁兼容性导线连接干扰 QBV.01-821 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子兼容性发射干扰 3产品分类 3.1产品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 3.1.1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见表1。 3.2结构尺寸 外型结构和尺寸,见产品图纸规定。 表1 4技术要求

4技术要求 4.1环境条件 4.1.1 温度贮存(无载):按 5.2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2温度贮存(带载):按 5.3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 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3温度变化:按 5.4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 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4交变湿热:按 5.5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外观应无锈蚀和变形,绝缘电阻 应不小于10MΩ,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 4.1.5振动:按 5.6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动作电压 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6盐雾(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 5.7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无 因腐蚀而引起的断裂、破裂、掉片、镀层剥落或金属的裸露现象。 4.1.7二氧化硫(只适用于环氧封结的继电器):按 5.8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 无因腐蚀而引起的断裂、破裂、掉片、镀层剥落或金属的裸露现象。 4.2使用性能 4.2.1定电流:按 5.9条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线圈额定电流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4.2.2动作和释放电压:按 5.10条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动作和释放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3接触压降:按 5.11条规定进行测试。继电器的任何一对闭合触点的静态接触压降应不大于表2中的规定的相应数值。 表2 4.2.5介质耐压:按 5.13条规定进行试验。应能承受500V(交流50Hz有效值)的试验电压 而无损坏,漏电流应不大于1mA,也不允许有飞弧,闪烁或绝缘击穿的现象。 4.2.6线圈电压:按 5.14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符合4.2.1条规定, 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7线圈瞬时过电压:按 5.15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符合4.2.1 条规定,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8极限连续电流:按 5.16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 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9过负载:按 5.17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 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 4.2.10电寿命:按 5.18条规定进行试验。在循环过程中,用指示灯监测电器触电的工作状态 应无失效现象。试验后,对继电器测试立即进行热寿命试验。 4.2.11热寿命:按 5.19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应无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动作电 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 条规定,绝缘电阻应不小 于10 MΩ。

继电器基础知识

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及应用领域 一、时间继电器基础 时间继电器是一种当电器或机械给出输入信号时,在预定的时间后输出电气关闭或电气接通信号的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的常用功能有: A:通电延时(On-delay Operation) F:断电延时(Off-delay Operation) Y:星三角延时(Star/Delta Operation) C:带瞬动输出的通电延时(With inst. Contact On-delay Operation) G:间隔延时(Interval-delay Operation) R:往复延时(On-off repetitive delay Operation) K:信号断开延时(Off-signal delay Operation) 1、控制电源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端子间一般能承受1500V的外来浪涌电压,如果浪涌电压超过此值时,须使用浪涌吸收装置,以防止时间继电器击穿烧毁; 当时间继电器重复工作时,本次电源关断到下次电源接通的时间(休止时间)必须大于复位时间,否则,未完全复位的时间继电器在下一次工作时就会产生延时时间偏移、瞬动或不动作; 断电延时型时间继电器的电源接通时间必须大于0.5秒,以便有充足的能量储备而保证在断开电源后按预设时间接通或分断负载; 时间继电器的电源回路一般情况下是高阻抗的,因此,切断电源后的漏电流要尽可能小(半导体或用RC并接的触点来开关时间继电器),以免有感应电压而假关断引起误动作(对于断电

延时型而言,会产生断电后延时时间到但继电器不释放现象)。一般情况下电源端子的残留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的20%,对断电延时型而言应小于额定电压的7%; 时间继电器在完成其控制工作后,尽量避免继续通电。到时后连续通电会使产品发热,从而加快电子元件老化,大大缩短使用寿命。 2、负载连接 时间继电器的输出触点由于受产品体积的限制,往往负载能力不强,因此要对触点进行保护,可在触点两端并接吸收装置(如:RC、二极管、齐纳二极管等)。 不要用时间继电器去直接控制大容量负载,有的负载看上去不大,但由于负载电流特性而出现烧熔触点的现象,下表是负载形式和浪涌电流之间的关系。 负 载 形 式 浪 涌 电 流 电阻负载 标准额定电流 电磁铁负载 10~20 倍标准额定电流 马达负载 5~1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白热灯负载 10~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水银灯负载 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钠汽灯负载 1~3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容性负载 20~40 倍标准额定电流 电感性负载 5~15 倍标准额定电流 3、延时误差 主要是重复误差、设定误差、温度误差和电压误差,见下表。 误差 公式 测量条件 设定值 Ts 电源电压 周围温度 重复误差

汽车电器基础知识

任务一汽车电气基础的认知 【任务引入】 一辆丰田车,在夜晚行驶过程之中,大灯不亮。到汽修厂检测后,发现熔断器损坏。更换熔断器,故障消失。 【任务目标】 1、了解汽车电气的组成及其特点 2、掌握汽车电气基础元件的作用 3、能正确认识汽车上的电器设备 4、正确使用检测工具及仪器 5、检修汽车电气的基础元件 【任务实施】 一、任务需求知识 (一)汽车电气的组成与特点 汽车电气设备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排气净化等。 1、汽车电气的组成 (1)电源系统 电源系统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发电机是汽车上的主要电源,蓄电池是辅助电源。当发电机工作时,由发电机向全车用电设备供电,同时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的作用是起动发动机时向起动机供电,当发电机不工作时向用电设备供电。(2)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包括起动机、起动继电器、点火开关及起动保护装置等,其作用是带动飞轮旋转使发动机曲轴达到必要的起动转速让发动机着车。 (3)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汽油机)包括点火线圈、点火控制器、点火开关、火花塞等,其作用是将低压电转化为高压电,让火花塞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4)照明和信号系统 照明系统包括车内外各种照明灯,有前大灯、雾灯、示宽灯等,其作用是确保车辆内外一定范围内合适的亮度;信号系统包括电喇叭、转向灯、倒车灯、制动灯等,其作用是告示行人、车辆引起注意,提供安全行车所必需的信号。(5)仪表和报警系统 仪表包括发动机转速表、车速里程表、燃油表、水温表、电压表、机油压力表等;报警系统包括各种报警指示灯及控制器,其作用是显示汽车运行参数及交通信息,报警运行性机械故障,确保行车、停车的安全、可靠。

汽车继电器标准

JD □91 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资料 苏州苏继电气有限公司 (苏州继电器厂) 2002年8月 ?

企业标准 Q/320500 SJQ 020-2002 JD□91 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 2002-08-14发布 2002-08-14实施苏州苏继电气有限公司(苏州继电器厂)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2002年度工厂产品开发需求而修订的。 本标准编写格式和规则按照GB/T 1.1-2000和GB/T 1.21-2002。引用标准均采用最新版本。本标准由苏州苏继电气有限公司技术科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苏州苏继电气有限公司技术科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苏宁邹浩群 本标准于2002年8月首次发布

企 业 标 准 Q/320500 SJQ 020-2002 JD □91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JD □91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的命名, 要求,检验规则, 试验方法, 标志, 包 装、 运输、贮藏等。 本标准适用于JD □91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控制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 此类继电器用于汽车电涡流缓速器线路中作为接通、断开缓速器线圈工作电源的中间元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 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 73-93 汽车电气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695-2002 汽车通用继电器 JB/T 4159-1999 热带电工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抽查)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的定义, 符合 QC/T 695-2002 汽车通用继电器的规定。 4 要求 4.1 型号及一般要求 4.1.1 继电器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 4.1.2 继电器的型号 J D 9 1 设计序号 控制中间继电器 电压等级(1)12V (2)24V 继电器 4.2.1 外形及安装尺寸

(整理)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

第一章继电器基础知识 第一节继电器的定义 一、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一、按作用原理分

1、电磁继电器 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 它包括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极化继电器、舌簧继电器。 1)直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 2)交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 3)磁保持继电器:将磁钢引入磁回路,继电器线圈断电后,继电器的衔铁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状态,具有两个稳定状态。 4)极化继电器:状态改变取决于输入激励量极性的一种直流继电器。 5)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点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2.固态继电器 输入、输出功能由电子元件完成而无机械运动部件的一种继电器。 3.时间继电器 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的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的继电器。 4.温度继电器 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5.风速继电器 当风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被控电路将接通或断开。 6.加速度继电器 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达到规定值时,被控电路将接通或断开。 7.其它类型的继电器 如光继电器、声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二、按外形尺寸分 三、按触点负载分

四、按防护特征分 五、按用途分

衔铁、磁路工作气隙组成的磁路,在磁场的作用下,衔铁吸向铁心极面,从而推动触点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两端电压或电流小于一定值时,机械反力大于电磁吸力时,衔铁回到初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二、电磁继电器的组成部分 电磁继电器由磁路系统、接触系统和复原机构组成。 磁路系统由铁心、轭铁、衔铁、线圈等零件组成。 接触系统由静簧片、动簧片、触点底座等零件组成。 复原机构由复原簧片或拉簧组成。 三、电磁继电器技术指标的含义 1、环境温度范围 环境温度范围是指继电器允许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至最低环境温度的范围。 2、贮存温度范围 贮存温度范围是指继电器允许贮存的最高环境温度至最低环境温度的范围。 3、振动(正弦振动) 振动是指一种重复周期的正弦运动,其加速度值是位移与频率的函数。 继电器在承受产品标准所规定的频率范围和加速度的作用下,继电器任何一对闭合触点的断开时间小于10uS或100uS,任何一对断开触点的闭合时间小于10uS。 4、冲击强度 冲击强度是指给定一个大小、波形和持续时间的连续单向力脉冲作用后,产品能维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继电器在经受产品标准规定的加速度和次数的冲击作用后,继电器应无零件松动和机械损坏,电气参数应符合要求。 5、冲击稳定性 冲击稳定性是指给定一个一定大小,波形和持续时间的单向力脉冲作用下,产品维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继电器在产品标准规定的加速度和次数的冲击下,继电器的任何一对触点的抖动(即闭合触点的断开和断开触点闭合)时间应符合规定。触点抖动的时间的最大允许值分:10uS,100uS。 6、恒加速度 恒加速度是指产品绕一定轴旋转所具有的加速度。 继电器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恒加速度的作用下,吸动、释放电压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7、绝缘电阻 继电器的绝缘电阻是指各不相连导电部分间的绝缘部分在外加一定直流电压时所呈现的电阻值。

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

继电器基础知识 第一节继电器的定义 一、继电器的定义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一、按作用原理分 1、电磁继电器 在输入电路内电流的作用下,由机械部件的相对运动产生预定响应的一种继电器。

它包括直流电磁继电器、交流电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极化继电器、舌簧继电器。 1)直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直流的电磁继电器。 2)交流电磁继电器:输入电路中的控制电流为交流的电磁继电器。 3)磁保持继电器:将磁钢引入磁回路,继电器线圈断电后,继电器的衔铁仍能保持在线圈通电时的状态,具有两个稳定状态。 4)极化继电器:状态改变取决于输入激励量极性的一种直流继电器。 5)舌簧继电器:利用密封在管内,具有触点簧片和衔铁磁路双重作用的舌簧的动作来开、闭或转换线路的继电器。 2.固态继电器 输入、输出功能由电子元件完成而无机械运动部件的一种继电器。 3.时间继电器 当加上或除去输入信号时,输出部分需延时或限时到规定的时间才闭合或断开其被控线路的继电器。 4.温度继电器 当外界温度达到规定值时而动作的继电器 5.风速继电器 当风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被控电路将接通或断开。 6.加速度继电器 当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达到规定值时,被控电路将接通或断开。 7.其它类型的继电器 如光继电器、声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二、按外形尺寸分 三、按触点负载分

四、按防护特征分 五、按用途分

衔铁、磁路工作气隙组成的磁路,在磁场的作用下,衔铁吸向铁心极面,从而推动触点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当线圈两端电压或电流小于一定值时,机械反力大于电磁吸力时,衔铁回到初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继电器知识要点

1.3 继电器继电器的用途1.3.1 、组成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电气量(如电压、电流等)或非电气量(如热量、时间、压力、转速等)的变化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及电力拖动装置的自动控制、检测、保护及调节为目的的自动电器。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继电器是一种小容量电器(一般小于5A),一般没有灭弧装置,不能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接触器可以用于控制大容量的电路或电气设备,有良好的灭弧措施,完全可以分断负载电路。继电器的输入量可以是电气量也可以是非电气量;而接触器的输入量只能是电压。 继电器的定义为:当输入量(或激励量)满足某些规定的条件时,能在一个或多个电器输出电路中产生跃变的一种器件。它一般由感测机构、中间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感测机构把感测到的电气量或非电气量传递给中间机构,将它与设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当达到整定值(过量或欠量)时,中间机构便使执行机构动作,从而接通或断开被控电路。 1.3.2 继电器的分类 继电器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1.3. 2.1按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或结构特征分 电磁继电器、固体继电器、温度继电器、舌簧继电器、时间继电器、高频继电器、极化继电器、其他类型的继电器:如光继电器, 声继电器,热继电器,仪表式继电器,霍尔效应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 按继电器的外形尺寸可分1.3.2.2. 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的继电器)、超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但不大于25mm的继电器)、小型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但不大于50mm的继电器); 1.3. 2.3按继电器的负载分类 微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 0.1A;0.2A的继电器)、弱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0.5A;1A的继电器)、中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2A;5A的继电器)、大功率继电器(当触点开路电压为直流28V时,触点额定负载电流(阻性)为10A;15A;20A;25A;40A??的继电器) 1.3. 2.4按继电器的防护特征分类 密封继电器(采用焊接或其它方法,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在罩子内,与围介质相隔离,其泄漏率较低的继电器)、封闭式继电器(用罩壳将触点和线圈等密封(非密封)加以防护的继电器)、敞开式继电器(不用防护罩来保护触电和线圈等的继电器)。 1.3. 2.5 按用途分 通讯继电器、机床继电器、家电用继电器、汽车继电器、SF6气体密度继电器。 1.3.3 热继电器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企业标准 Q/SQR·04·209—2001 汽车直流电磁继电器(试行) 代替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汽公司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等汽车继电器。 2引用标准 下面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电器继电器第七部分:

总规范:由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方法 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磁兼容性导线连接干扰 66 汽车电子零件的电子兼容性发射干扰 3产品分类 产品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 3.1.1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见表1。 结构尺寸 外型结构和尺寸,见产品图纸规定。 表1 4技术要求 4技术要求 环境条件 4.1.1 4.1.2温度贮存(带载):按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 压应符合4.2.2 4.1.3温度变化:按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 4.2.2 4.1.4交变湿热:按条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后,继电器外观应无锈蚀和变形,绝缘电 阻应不小于10MΩ,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3条规定。

2016汽车继电器的选型指南大全

汽车继电器的选型指南大全 关于汽车继电器选型的问题在文章《汽车继电器知识及选用》中也大概的为大家总结了一些,文章主要从汽车继电器的外形,汽车继电器安装方式,安装尺寸,输入参数量选择原则,输出参数,安全参数选择原则等几个方面来讲述汽车继电器的选型问题。在此元则继电器的小编对汽车继电器选型问题进一步作详细的补充。 汽车继电器的输入参量有:12VDC输入参量、24VDC输入参量、12VDC脉冲输入参量、24VDC脉冲输入参量。在选用时考虑以下参数:线圈额定电压线圈功耗、动作电压、释放电压、最大连续通电电流、线圈电阻、线圈温升、脉冲输入参量的脉宽(磁保持继电器)。 输入参量选择关注: 1.环境温度:使用环境的温度和线圈的温升对动作电压的影响,一般分引擎舱(最高温度要求为125℃)和驾驶舱(最高温度要求为85℃);继电器线圈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对继电器动作,释放电压的影响是明显的。温度每上升1℃,线圈电阻会上升4%。当继电器线圈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发热。这时进行继电器触点切换动作,其动作电压高于冷态动作电压。 2.动作电压:用晶体管和集成电路驱动继电器时,注意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电压的压降和继电器线圈反电势对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破坏作用。 3.线圈额定电压:在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后,一般要求线圈上应施加最低动作电压以上的电压,汽车继电器不推荐使用低保持电压,因为会减弱产品抗振性,在汽车剧烈颠簸时可能会发生误动作。

4.线圈最大工作电压:汽车继电器为满足低动作电压的要求(60%额定电压),一般设计功耗较高,长期施加在线圈上的电压值,一般应小于120%额定电压,若需达到130%额定电压及以上值时,需与继电器生产厂家联系,取得技术支持。特别在高温下使用,会造成线圈温度过高,老化加速---最终线圈绝缘层损坏,匝间短路而失效。 5.释放电压:汽车继电器释放电压一般为10%额定电压,当线路上剩余电压过大,会造成继电器不释放。 输出参量 继电器输出参量选用时应考虑以下参数:触点组数、触点形式、触点负载、触点材料、电气寿命、机械寿命等。 1.负载类型国内大多数继电器负载能力,只标最大纯阻性负载,这给用户在选择继电器负载时,产生二种误解,导致选型失误。误解之一是:用户实用的往往不是纯阻负载,而是感性的、灯的、电机的或容性的负载,负载大小等同或接近于阻性负载;误解之二是:负载可以从低电平到额定负载,均能适应。应该指出,能可靠转换10A阻性负载的继电器,不可转换10A的感性负载,不一定能可靠转换10mA的负载。因为不同性质负载条件下的电接触失效机理是截然不同的。汽车系统电源采用的是直流,直流电压没有过零点,触点开断瞬间,即产生电弧,且由于外加电压持续保持,只有电弧被拉长,不能自持而熄灭。电弧热能会使触点严重烧损,直流电流总是朝一个方向流动,会引起触点材料转移加剧。大多数汽车继电器负载能力,只标称阻性负载,但汽车继电器实际使用的往往不是阻性负载,而是感性负载、灯负载、电机负载,因存在较高的冲击电流,触点稳态负载大小应根据冲击电流的大小降额使用。应该强调,触点故障是继电器失效的主要原因。触点在不同负载类型、不同负载大小条件的电接触特性、失效现象及失效机理是有差别的。 2.触点材料:触点材料是继电器使用的最关键的材料,其性能高低决定继电器的质量水平。继电器的时间参量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参数:吸动时间、释放时间、吸动回跳时间、释放回跳时间、继电器时间参数定义如下: 时间测试时,示波器上的典型波形图a常开触点;b常闭触点;c先断后合触点O b s 选用时注意事项:动作时间、回跳时间、桥接时间;d先合后断触点r t c 释放时间,转换时间达稳定闭合时间。 1)在汽车继电器使用时一般对于时间参数不关注。

电动汽车高压继电器应用选型研究

22 10.16638/https://www.doczj.com/doc/b71888770.html,ki.1671-7988.2019.10.008 电动汽车高压继电器应用选型研究* 刘金配,邓海文,黄祖朋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西 柳州 545007) 摘 要:文章介绍了高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环境及继电器电气性能要求。重点分析了高压继电器在电动汽车选型及应用中需关注的性能参数,为电动汽车正确选择使用高压继电器提供依据。 关键词:电动汽车;高压继电器;选型 中图分类号:U46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19)10-22-03 Study on selection design of high voltage relay for EV * Liu Jinpei, Deng Haiwen, Huang Zupeng (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Guangxi Liuzhou 545007 )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high voltage relay, applications in electric vehicle environment and relay electric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alyses the 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 voltage relay in electric cars need to focus o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electric car right choose to use high pressure relay.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s; High Voltage Relay; Selection CLC NO.: U469.7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19)10-22-03 前言 电动汽车高压继电器实际是直流继电器,它是一种以低压小电流电路控制高压大电流电路的“自动开关”,其基本组成包括电动汽车高压继电器由线圈、铁芯和常开、常闭触点和弹簧等。电动汽车高压继电器在电路中起到自动调节、安全保护、切换电路等作用。 电动汽车高压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为:当继电器线圈接通额定电压的直流电时,线圈产生磁场,吸引铁芯动作,与铁芯相连的常开触点闭合;当继电器线圈断电时,线圈失去磁场,被吸引的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与铁芯相连的常开触点断开。继电器就是通过控制线圈的通/断电,实现触点的接通与断开,从而达到对设备的逻辑控制。 1 电动汽车典型工况 根据电动汽车的实际驾驶工况,高压继电器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会出现典型的六大工况,如图1所示: 图1 电动汽车六大工况 (1)电动汽车上高压电或充电瞬间,继电器闭合,产生冲击电流; (2)电动汽车加速过程,产生大于额定工作电流的加速过载电流; (3)电动汽车正常高速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额定电流; 作者简介:刘金配(1996-11),男,新能源高压工程师,就职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气架构、高压安全研究工作。基金项目:广西科技计划资助项目(桂科AC1638 0043);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B030101)。

汽车继电器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继电器是汽车零部件中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 它广泛应用于控制汽车启动、预热、空调、灯光、雨刮、电喷、油泵、防盗、音响、通讯、导航、电动风扇、冷却风扇、电动门窗、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悬架控制以及汽车电子仪表和故障诊断等系统中, 是仅次于汽车电子传感器在汽车产品上应用最多的汽车电子元器件之一。 随着人们对汽车人性化、舒适化要求的提高, 近年来汽车继电器的用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汽车业已经成为继通讯业之后的继电器第二大应用领域市场, 目前全球汽车继电器的销售额约占继电器总销售额的20%。 一、全球汽车继电器市场需求情况 随着近年来汽车电子、电器产品的发展, 汽车继电器也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世界汽车继电器的生产和销售正呈逐步上升趋势。 根据风险发展公司(VDC)2005年初对全球继电器市场的调查报告显示, 目前汽车继电器的销售额约占继电器总销售额的20%, 汽车业已经成为继通讯业之后的继电器第二大应用领域。 统计数据显示, 2006年全球继电器销售额为42.2亿美元, 其中汽车继电器销售额为8.5亿美元。预计2007年全球继电器销售额将达44亿美元, 其中汽车继电器销售额为8.9亿美元, 增幅4.71%。 调查显示, 2010年世界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亿辆, 年产量为7500万辆, 如以每辆汽车上继电器平均用量为20只、每辆汽车每年维修用继电器平均用量为10只、汽车修配量按保有量的10%计算, 则2010年世界汽车继电器市场需求量将突破25亿只。由此可见, 汽车继电器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 二、中国汽车继电器市场需求情况 受到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急速发展的IT业以及正在复苏的元件行业的推动, 中国大陆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继电器供应基地之一。2006年继电器生产总量初步估计可达到35亿只, 约占全球继电器总产量的25.3%。预计到2010年, 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继电器生产国家, 年产量45亿只以上, 其中汽车继电器年产量将达到6.5亿只。 1、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情况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6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 同比增长27.32%和25.13%, 远远超过年初预期, 已超过德国, 在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 同时超过日本, 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国。其中乘用车(含轿车、MPV、SUV等)产销达523.31万辆和517.60万辆, 同比增长32.76%和30.02%;商用车(含客车、货车等)产销达204.66万辆和204万辆, 同比增长15.25%和14.23%。 预计2007年中国汽车消费量仍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汽车产销量同比将增长15%, 超过830万辆, 其中轿车增幅仍将高于整体增长幅度。预计到2010年中国汽车总产量将达1100万辆, 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乃至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 2、中国汽车继电器总用量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