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5.62 KB
- 文档页数:2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同时会计处理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审计模式,这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审计如何在信息化大时代中顺利进行转型,审计信息化的现阶段又出现了哪些问题,审计工作者应该如何应对,本文就这些矛盾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审计工作;影响;对策;发展方向
1信息化环境对审计的影响
1.1信息化环境扩大了审计业务的范围和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审计数据不仅是纸质信息还包括电子信息。审计人员不仅要对信息系统产生的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价,而且还要对产生这些信息的系统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审查的业务范围从传统的财务报表和其管理方面的“有形”数据扩大到了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其内部控制等“无形”的数据领域。
1.2舞弊的隐蔽性加大,审计风险加大。
由于信息化环境的开放性,内部管理人员对会计数据进行篡改的机会及隐蔽性加大。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使原来不相容职责界限被模糊,舞弊机会增加,审计难度增大。一个具有高级权限的财务人员可能操作着很多不相容的职责,甚至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还可以直接在数据库后台更改财务数据,这种情况,为舞弊提供了机会。这种舞弊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很难发现,即便有所察觉也很难找到问题的根结所在。
1.3财务系统的安全性成为审计重要内容
在财务信息系统中,计算机处理替代了大部分的人工操作,为财务工作者提高了效率。但财务信息系统是否在按照正常的程序工作,审计人员很难发现。特别是所使用的财务处理系统,程序设置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定,就更是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1.4企业审计信息化增加了审计的风险系数
审计信息系统本身的风险显著加大了企业审计的风险系数。互联网和计算机本身固有的风险比如木马病毒等入侵,这些都是会给企业审计系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其具体来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各种各样软件和系统带来的风险。现在国内用于审计信息化的软件参差不齐,很多软件技术都不成熟,自身就有很多不安全和不稳定因素,再加上电脑系统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这些都无疑会给审计带来风险隐患。第二,程序控制引起的风险。计算机运行的依据是事先编好的程序,程序控制的弊端就是肉眼没办法察觉失误,这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计算机系统,因此这样的控制环境存在很多安全漏洞。
2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面临的问题的对策
2.1审计信息的标准化
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标准规范,包括法律规范、业务规范、技术规范和数据信息规范等。审计信息化不仅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还要开发多种审计软件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审计信息的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
审计信息的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包括数据采集的标准化与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即建立审计数据的标准形式、数据库存储的标准格式以及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审计信息的标准化是审计信息化推广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建立了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保存与交换平台,才能保证信息化背景下审计工作的共享化、开放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2.2知识要适应
进入信息时代,各种知识的更新很快,这就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面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最初,只要会打算盘,懂一点财会知识,掌握一点查账方法就可以搞审计了;后来,只要会用计算器,会在电脑上打字,再掌握一定的财会知识和查账技巧,还可以搞审计;现在,被审计单位的财会和业务全部电算化、数字化,仅凭以前的知识,审计人员已基本打不
开账,更别说查账了。在信息化环境下,不仅要求审计人员掌握过硬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还要掌握各种数据库知识,不仅要掌握各种数据的转换技巧,还要熟练掌握审计软件分析查询等更多功能的使用。
2.3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要适应
信息化的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整合,业务流程的自动化,使一些环节被省略或合并,对企业内部管理和财务方面的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做审计项目时不能再照搬以前的经验,需要确立新的工作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和手段,根据信息化的特点重新确定审计工作的切入点,以期实现审计目的。
2.4建立并完善审计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机制。
在运用信息化审计系统之前,做好风险评估,提前防范,可以减轻审计的工作量。另外,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审计风险预警系统,实现对重要业务及重要的风险点统一管理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增强审计的能动性。还有,可成立风险管理组定期核查监督,按照有关的标准核查报告,分析各个风险点的风险系数,检验是否符合标准。
3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发展方向
3.1向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手工审计条件下,由于审计方法与手段的限制,对于信息系统的审计往往以财务审计与事后审计为主,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等技术积极开展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实时的、动态的对企业进行审查,加强对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审查和监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向远程联网审计方向发展。远程联网审计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新的审计模式,也是计算机审计的高级形式。远程联网审计是在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远程网络连接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信息进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后,运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实时、远程的检查和监督,并通过该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连接实现网络化的审计管理。
审计人员不用到被审计单位的现场,就可以对其数据实现实时跟踪、分析和审查,从而改变了必须将时间安排为集中审计的局面,而且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积累的数据库数据进行历史的、横向的分析比较,发现手工方式下难以查出的问题。
3.3向专家系统方向发展。目前,计算机审计软件大多只具有查账功能,即对会计信息系统中的电子财务数据进行查询、抽样、复核、核对等。但是,仅具有查账功能的审计软件远不能完成信息化审计的目标。因此,未来信息化审计软件将由查账型向分析型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发展到审计专家系统。
分析型审计软件是在查账功能的基础上,基于历史数据,通过建立适当的审计模型,对各种财务指标进行定量的计算、分析与评价。审计专家系统是模拟审计专家在审计工作中的思维和推理,辅助进行分析决策,协助审计人员完成全部或部分审计任务的计算机审计软件。
4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审计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弊端,针对这种问题,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来对审计工作进行强化,将计算机技术给充分利用起来,对审计手段进行丰富,对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促使办公自动化水平得到提高。另外,还需要大力培养人才,采用一系列的方式来促使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得到加快,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