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整理】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2019年整理】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2019年整理】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2019年整理】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磁性材料主要包括永磁材料、软磁材料、信磁材料、特磁材料等,覆盖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在稀土永磁材料技术、永磁铁氧体技术、非晶软磁材料技术、软磁铁氧体技术、微波铁氧体器件技术、磁性材料专用设备技术等领域,全球已经形成庞大的产业群。其中,仅永磁材料的年度市场销售额就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磁性材料可用于哪些产品呢首先,在通讯行业,全球数十亿部手机都需要大量的铁氧体微波器件、铁氧体软磁器件和永磁元件。全球数以千万计的程控交换机也需要大量高技术磁芯等元件。此外,国外无绳电话安装数量已经占固定电话总量的一半以上。这类电话需要大量软磁铁氧体元件。而且,可视电话也在快速普及。它也需要大量磁性元件。第二,在IT行业,硬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DVD-ROM驱动器、显示器、打印机、多媒体音响、笔记本电脑等也需要使用大量钕铁硼、铁氧体软磁、永磁材料等元件。第三,在汽车行业,全球汽车年产量约5500万辆。按每辆汽车使用铁氧体永磁电机41只计算,汽车行业每年需要电机约亿只。此外,全球汽车扬声器需求量也数以亿计。总之,汽车行业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磁性材料。第四,在照明设备、彩电、电动自行车、吸尘器、电动玩具、电动厨房用具等行业,磁性材料的需求量也很大。例如,在照明行业,LED灯具的产量很大,它需要消耗大量的铁氧体软磁材料。总之,全球每年都有数以百亿计的电子、电气产品需要使用磁性材料,在很多领域,甚至需要技术含量极高的核心磁性器件。

总之,磁性材料能覆盖大量的电子、电气产品,是材料行业的基础、骨干工业部门之一。随着我国电子、电气工业的快速崛起,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消费国。在不久的将来,全球一半以上的磁性材料都将用于供应中国市场。很多高技术磁性材料、元件也将主要由中国企业生产、采购。磁性材料也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磁性材料行业的专利部署

作为基础材料、元件,磁性材料产品能覆盖大量的电子、电气产业。因此,保护磁性材料和工艺的专利能延及大量电子、电气产品。使用侵权磁性材料或者元件的电子、电气产品制造商,乃至这类产品的销售商也会侵犯磁性材料、工艺专利。例如,在稀土永磁材料NdFeB领域,美国Magnequench国际公司曾对一大批下游企业,如微软、东芝、飞利浦、宏基、沃尔玛超市等数十家大企业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由于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台湾地区一大批著名企业先后被告专利侵权,该案在电子行业曾产生较大影响,促进了企业在磁性材料领域的专利部署活动。检索显示,我国磁性材料行业的专利申请量较大,相关发明专利文献主要分布在如下领域:

第一,稀土磁性材料发明。例如,号文献涉及一种室温附近的稀土磁液体材料及其磁制冷设备。号文献涉及一种稀土复相合金材料及制备。其中,合金的主

相为R2F14B,辅相有α-Fe,晶粒的平均直径为50nm至1μm。它采用熔体快冷方法制备亚微晶合金薄片材料,然后根据需要对亚微晶合金薄片进行低温均匀化热处理,得到用于制备永磁粉的低稀土原合金材料。它还公开了上述合金的组分。.7号文献涉及一种具有较高绝缘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其组分为:环氧树脂1%至10%,聚乙烯醇缩丁醛0至10%,硅烷偶联剂0至8%,环氧聚酯漆%至10%,其余为稀土永磁合金粉。号文献涉及一种金属锡粘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的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耐高温,以及高热稳定性的稀土磁性材料。.6号文献涉及一种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非间隙型稀土永磁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材料可以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用于制成烧结、粘结磁体,以及复合永磁材料。号文献涉及一种稀土永磁合金材料,由铁、钴、铜、锆、钐、钆组成,铁的重量约16%至18%,钴的重量约45%至47%,铜的重量约6%,锆的重量约2%至3%,钐的重量约%至%,钆的重量约%至%。号文献涉及一种具有绝缘性能的稀土永磁材料。它以钐钴系的稀土永磁合金粉为基体,含有环氧树脂、环氧聚酯漆、聚乙烯醇缩丁醛和硅烷。它在较高频的交变磁场环境中使用时,磁体本身也不发热,磁性也不损失,而且绝缘性能较强。

第二,稀土磁性材料制备工艺发明。例如,号文献涉及一种退化稀土永磁材料再生高性能永磁体的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粘结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制备工艺。号文献涉及一种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高性能双相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稀土永磁材料的再生方法。它的原材料为稀土永磁合金下角料、残料和废料等。号文献涉及一种稀土粘结永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永磁材料由各向异性钕-铁-氮磁粉与高分子粘结剂、加工助剂混合,在磁场中压制成型,其组分及重量比为:各向异性钕-铁-氮磁粉95%至98%,高分子粘结剂%至%,加工助剂%至%。相关产品适用于微电机、汽车制造、电子仪器等领域。

第三,永磁材料发明。例如,.1号文献涉及一种新型的铁铬钴永磁合金材料。它将铁铬钴永磁合金材料中钴的含量控制在%至%;铬的含量控制在30%至35%;铜的含量控制在4%以下。该铁铬钴永磁合金材料在冶炼时还可加入一些微量元素,如硅、锰等。号文献涉及一种强磁场永磁机构,其结构中永磁材料部分由8-64块梯形截面的钕铁硼永磁块组成,整个磁体的截面积为正n边形n为8-64,每个相邻永磁块的充磁方向依次相差360/n度角,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45度角范围内永磁块的中间为工业纯铁,靠近中心位置,在水平方向上放置的软磁材料为非磁性金属,非磁性不锈钢或铝,中心部分包围的区域为气隙,为强磁场工作空间,各组件用胶粘合成为中空的正八棱柱,最外面用非磁性金属外壳卡紧固定。.0号文献涉及一种具有不锈特性的永磁材料,适用于医学、电力等工业领域。号文献涉及一种含钛、碳的Re-Fe-B基高性能纳米复合永磁材料。.9号文献涉及一种钕铁硼纳米永磁材料。

第四,永磁材料制备工艺发明。例如,号文献涉及一种高韧性烧结稀土铁硼基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微波炉用磁控管专用永磁铁氧体材料及元件制备工艺。.6号文献涉及一种含有铈、钕和/或镨的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及其生产方法。.0号文献涉及一种金属实收率高的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工

艺。.3号文献涉及一种稀土-铁氮化物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相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器、电机、电子仪器中。号文献涉及一种用氢化热处理工艺制备高性能双相稀土永磁材料的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稀土族永磁材料注射成型磁体的生产工艺。号文献涉及一种高频细晶粒软磁铁氧体磁体材料及其生产工艺。号文献涉及一种高温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制备钐铁氮永磁材料的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氧化物磁性材料系永磁铁的制造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粘结永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超宽频段金属有机配合物磁性材料,以及用它作为基质的超宽频段有机磁性基料。

此外,号文献涉及一种粘结型钕铁硼、铁基软磁粉体复合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制备铁基软磁粉体,将铁基材料熔炼成铸锭后快淬成非晶薄带,将非晶薄带进行晶化处理,晶化温度400至500℃,晶化时间60至150分钟,晶化后的材料经充有氩气的真空球磨机进行球磨;制备复合永磁材料,将混合磁粉用硅烷进行包覆处理,然后加入粘结剂与粉料混合均匀,最终压制成型。号文献涉及一种纳米复合稀土永磁薄膜材料及其制备。号文献涉及一种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R稀土

-Fe-B原料粉末,装入SPS专用模具进行磁场取向和压型;将粉末连同模具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放电等离子烧结,烧结条件为:加热速度30至300℃/分钟,烧结温度700至900℃,加压10至700MPa,保温时间0至30分钟,冷却速度10至100℃/分钟;烧结后磁体进行二级热处理,第一级热处理温度为900至1100℃,时间为1至3小时,第二级热处理温度为600至900℃,时间为1

至3小时。相关产品耐腐蚀、磁性好、精度高。号文献涉及一种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化学镀镍磷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稀土永磁材料的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耐热钕铁硼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铁-钴合金纳米线阵列永磁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第五,永磁产品处理工艺发明。例如,号文献涉及一种钕铁硼永磁材料表面防护技术。它采用材料表面电镀镍技术,在前处理工艺中,采用材料表面封孔技术;在施镀工艺中,采用中性镀液和酸性镀液复合镀技术。号文献涉及一种钕铁硼永磁体材料的处理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化学镀稀土钴硼合金镀层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镀层的形成方式。号文献涉及一种永磁磁场发生装置中的永磁材料安装方法及其输送工具。

第六,软磁材料发明。例如,号文献涉及一种Fe-Ni-Mo系扁平金属软磁性粉末及含有该软磁性粉末的磁性复合材料。号文献涉及一种软磁性材料、压粉磁芯、变压器磁芯、电机磁芯和制备压粉磁芯的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软磁材料。.2号文献涉及一种高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高电阻率低矫顽力低剩磁低材料密度软磁合金棒材料。号文献涉及一种软磁体粉末复合材料,以及它的制造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至少包含%的纯铁粉、磷化处理的铁粉或者铁合金粉,还包含%至%的软铁氧体粉,主要用于机动车发动机中的快速开关电磁阀中。相关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骤:用纯铁粉、磷化处理的铁粉或者铁合金粉与软铁氧体粉制备原始混合物;混合该原始混合物;在一个压力机中压实该原始混合物;在惰性气体中或者富氧条件下将该压实的原始混合物脱粘结剂;在410至500℃的温度下对该压实的原始混合物进行热处理。号文献涉及一种高频低损

耗软磁铁氧体磁芯材料。号文献涉及一种铁基块体非晶软磁合金材料。号文献涉及一种软磁粉末与使用该粉末的复合磁材料。

第七,软磁产品制备工艺发明。例如,号文献涉及一种纳米晶型软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软磁材料含铁、镍、磷、硼、铜和铌,结构是非晶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细小的纳米晶粒。它的制备方法是,将铁、镍、磷、硼、铜和铌粉体置于惰性气体——氛保护下的球磨机中,在一定条件下,球磨30至80小时,将球磨后的铁、镍、磷、硼、铜和铌粉体成形后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加热到高于晶化温度30摄氏度并保温至10小时后冷却。.3号文献涉及一种复合磁性材料,它的制造方法,以及相关电磁干扰抑制材料。它由软磁材料粉末及有机结合剂构成,该有机结合剂优选氯化聚乙烯。号文献涉及一种用于软磁产品的绝缘保护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号文献涉及一种软磁材料制成的元件的磁场热处理工艺。.6号文献涉及一种复合磁性材料管,其制造方法,以及相关电磁干扰抑制。.0号文献涉及一种软磁体材料的非磁性焊接方法,其焊缝为非磁性合金,焊接工序仅有一个。

此外,号文献涉及一种软磁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软磁粉末的表面形成氧化膜,按规定的配比混合软磁粉末和粘结剂,将软磁粉末成形材料压制成形,烧结软磁粉末的压制成形物。在表面氧化过程、烧结过程中,使用毫米波烧结装置或者放电等离子体装置。号文献涉及一种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制备纳米多层高阻抗软磁材料及其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无须磁场处理获取特殊矩形比纳米晶软磁材料的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模压塑料及用该模压塑料制造软磁复合材料的方法。.X号文献涉及一种制造纳米晶软磁材料磁心的方法。

第八,纳米磁性材料技术。例如,号文献涉及一种带有氧化铝壳的纳米粉末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粉末材料的粉末粒子为芯-壳结构,粒径小于800纳米;芯为熔点在950至2500℃的纯金属、合金或金属间化合物;壳为氧化铝,壳层厚度1至20纳米。该粉末合金是优秀的永磁、顺磁、软磁纳米材料。号文献涉及一种复合纳米晶磁记录材料的制备方法。相关产品适合作为磁记录介质,也可作为粘结磁体用的磁性粉末。.5号文献涉及一种高分子磁性纳米复合微波介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相关产品的介电常数和导磁率高,电损耗和磁损耗低。软磁:号文献涉及一种磁性金属及合金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复合超细纳米晶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号文献涉及一种纳米晶巨磁阻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第九,磁性材料专用设备与方法发明。例如,号文献涉及一种软磁材料特性的测量装置。号文献涉及一种用于稀土永磁材料氢粉碎处理的氢爆炉和氢爆工艺。氢爆炉除具备一般真空热处理快淬炉的特征外,在炉体内专门设置了一个氢爆釜,并在氢爆釜中加装了一个可以由外界马达控制的搅拌器。号文献涉及一种降低双线圈双稳态永磁机构接触器触头材料损耗的方法。首先,需要制备双线圈双稳态永磁机构接触器;其次,结合电弧等离子体与触头材料相互作用的机理,以及含金属蒸汽电弧向气体电弧的转换规律、电极材料转移机理等,对永磁机构接触器进行智能化控制,使接触器在分断和接通电路过程中获得最优的动力学特性。

总之,我国公开的相关发明专利文献中,90%以上属于永磁材料、软磁材料的产品与制造方法专利申请。其中,稀土永磁技术、纳米合金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增加较快。其余约8%属于下游应用专利申请。从来源看,大部分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企业。国内申请中,中科院与其他科研院校的申请量较大,本土企业的申请量较小。国内骨干磁性材料和元件供应商的专利申请量都不大。在磁性材料行业,我国企业未来十年内可望占领全球一大半的市场份额。为了维护产业安全,国内企业急需扩大在该行业拥有的全球专利份额。

?

2016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供需现状及竞争格局

2016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供需现状及竞争格局 磁性材料是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础功能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磁性材料的产值和产量几乎每隔10年就翻一番,目前世界磁性材料已成为现代社会和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磁性材料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国,从技术和产能两个方面来看,日本是全球磁性材料技术领跑者,而我国磁性材料产能居世界首位,确立了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的地位。 一、磁性材料产业概况 1、行业概述 1)概述 磁性材料主要是指由过渡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等组成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主要应用于风电、电子、计算机、通信、医疗、家电,军事等领域。 磁性材料种类众多,目前主要分为铁氧体磁性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及其它磁性材料三大类别。本报告主要对铁氧体磁性材料和稀土磁性材料两类目前市场应用较广的材料进行分析。 图表磁性材料的分类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2)产业链分析 磁性材料行业,从广义上讲,是将矿物材料或金属材料通过深加工将其变成与相关产业配套的零部件产品的制造行业,其产品不是最终的消费品,所以处于中游行业。

图表磁性材料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永磁产品上游主要是钢铁制造,提供主要原材料铁鳞和铁红。下游行业主要有汽车、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家电、电动工具和电动玩具。软磁上游产业是钢铁制造行业和化工行业,钢铁制造行业提供主要原材料铁红,化工行业提供四氧化三锰、氧化锌,氧化镍等。下游包括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家电、消费电子、汽车、通讯设备、节能灯及LED等。 2、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各种门类的磁性材料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确立了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的地位。 1)铁氧体磁性材料 根据数据显示,近几年永磁铁氧体和软磁铁氧体均处于稳定的状态,其中永磁铁氧体无明显增长,主要原因有:(1)传统家电和IT行业市场应用比率下降;(2)从产品本身看,随着各类电子产品向微型化、小型化、薄型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性在不断变化。(3)近几年来钕铁硼技术在不断进步,耐温系数在不断提高,稀土材料成本不断下降对永磁铁氧体形成了部分替代,从而影响了永磁铁氧体产品的需求。 从我国永磁、软磁铁氧体产量情况分析,受经济不景气、需求下降、产品趋于小型化薄型化等因素的影响,近五年磁性材料需求量无明显增长。 图表2011-2015年我国永磁、软磁铁氧体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供给与需求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中国磁性材料行业供给与需求现前景分析》 《更新日期:2020年》 《灵动核心产业研究》 目录 第一章2019-2020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3) 第一节2019-2020年中国磁性材料生产现状分析 (3) 一、中国磁性材料生产形势研究分析 (3) 二、中国磁性材料行业产量研究分析 (3) 三、中国磁性材料生产区域分析 (4) 四、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生产趋势分析 (4) 第二节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市场容量调查研究分析 (5) 一、中国磁性材料市场容量调查研究分析 (5)

二、中国磁性材料市场容量前景趋势预计分析 (5) 第三节中国磁性材料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6) 一、中国磁性材料不同领域消费占比分析 (6) 二、中国磁性材料市场规模调查研究分析 (7) 三、中国磁性材料市场增速调查研究分析 (7) 四、中国磁性材料区域市场占比研究分析 (7) 五、中国磁性材料市场战略及前景趋势研究分析 (8) 第四节2019-2020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8) 一、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8) 二、疫.情对磁性材料产业发展的影响 (9) 三、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情景分析 (12) 第二章2020-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计分析 (12) 第一节2020-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2) 一、中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方向 (12) 二、中国磁性材料市场发展空间研究分析 (14) 第二节2020-2025年中国磁性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14) 一、中国磁性材料发展趋势分析 (14) 二、中国磁性材料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15)

新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新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以下是关于新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新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一、新材料趋势 1、新材料企业总体效益状况较好,主营业务获利能力较强,由于每个企业所从事的领域不同,具体情况又有较大差别,个别企业出现了负增长。皖维高新和稀土高科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分别达到了63%和65%,而浙大海纳主营业务收入却为-16%。 2、新材料企业的规模得到较快发展,在所统计的52家企业中,铜都铜业的规模最大,总资产达50亿元,规模在20亿元以上的有13家,10-20亿元的有25家。总体说来,新材料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目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3、在所统计的52家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铜都铜业(34.03亿元)、万杰高科(21.2亿元)、大连金牛(17.84亿元);净利润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烟台万华(2.3亿元)、铜都铜业(1.62亿元)、生益科技(1.3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红星发展(14.7%)、 ·

中科三环(14%)、长园新材(13%)。 二、虽然新材料上市公司近年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1、新材料企业中的大型企业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科研院所转制而来,企业的科研实力相对中小企业而言较有优势,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大企业的经营显得过于保守,没有中小企业灵活。 2、市场关联度小。市场上认同的新材料企业分别涉及化工、电子信息、金属和建筑等多个行业,无论是在设备、技术和市场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开展多元经营比其它企业有更大的困难,由此很难规避主业单一风险。而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如北新建材、宁波韵升等,公司近几年均得到较大发展。 3、中低档产品过剩和高档产品短缺仍然是我国新材料行业的主要特征,除了部分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可以生产附加值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外,其余企业在深加工能力方面仍然不足,面临较大的技术升级压力。 4、价格协调能力新材料行业的弱。新材料大多是原材料,由于原料远离成品,价格协商能力比较弱,特别是缺乏技术和资源优势的企业,利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很大的制约。 三、信息材料和化工材料发展迅猛 这些公司的产品集中在电子信息材料(28家)、化工新材 ·

国内磁性材料业状况和前景

国内磁性材料业状况和前景 1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 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 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AlNiCo);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Sm-Co),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Nd-Fe-B)。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 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 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 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因为投资小, 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 生产的模式。 1997~2002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 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2003年起,中 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 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 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 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 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升;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 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因为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 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业看好中国,如日本的TDK、FDK、

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

钐钴磁性材料 行业发展预测与投资咨询报告 2016-2020

核心内容提要 产业链(Industry Chain) 狭义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一直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各生产部门的完整链条,主要面向具体生产制造环节; 广义产业链则是在面向生产的狭义产业链基础上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手工工具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磁性材料行业的发展前景 磁性材料主要包括永磁材料、软磁材料、信磁材料、特磁材料等,覆盖很多高新技术领域。在稀土永磁材料技术、永磁铁氧体技术、非晶软磁材料技术、软磁铁氧体技术、微波铁氧体器件技术、磁性材料专用设备技术等领域,全球已经形成庞大的产业群。其中,仅永磁材料的年度市场销售额就已经超过100亿美元。 磁性材料可用于哪些产品呢?首先,在通讯行业,全球数十亿部手机都需要大量的铁氧体微波器件、铁氧体软磁器件和永磁元件。全球数以千万计的程控交换机也需要大量高技术磁芯等元件。此外,国外无绳电话安装数量已经占固定电话总量的一半以上。这类电话需要大量软磁铁氧体元件。而且,可视电话也在快速普及。它也需要大量磁性元件。第二,在IT行业,硬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DVD-ROM驱动器、显示器、打印机、多媒体音响、笔记本电脑等也需要使用大量钕铁硼、铁氧体软磁、永磁材料等元件。第三,在汽车行业,全球汽车年产量约5500万辆。按每辆汽车使用铁氧体永磁电机41只计算,汽车行业每年需要电机约22.55亿只。此外,全球汽车扬声器需求量也数以亿计。总之,汽车行业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磁性材料。第四,在照明设备、彩电、电动自行车、吸尘器、电动玩具、电动厨房用具等行业,磁性材料的需求量也很大。例如,在照明行业,LED灯具的产量很大,它需要消耗大量的铁氧体软磁材料。总之,全球每年都有数以百亿计的电子、电气产品需要使用磁性材料,在很多领域,甚至需要技术含量极高的核心磁性器件。 总之,磁性材料能覆盖大量的电子、电气产品,是材料行业的基础、骨干工业部门之一。随着我国电子、电气工业的快速崛起,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磁性材料生产、消费国。在不久的将来,全球一半以上的磁性材料都将用于供应中国市场。很多高技术磁性材料、元件也将主要由中国企业生产、采购。磁性材料也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磁性材料行业的专利部署 作为基础材料、元件,磁性材料产品能覆盖大量的电子、电气产业。因此,保护磁性材料和工艺的专利能延及大量电子、电气产品。使用侵权磁性材料或者元件的电子、电气产品制造商,乃至这类产品的销售商也会侵犯磁性材料、工艺专利。例如,在稀土永磁材料NdFeB领域,美国Magnequench国际公司曾对一大批下游企业,如微软、东芝、飞利浦、宏基、沃尔玛超市等数十家大企业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由于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台湾地区一大批著名企业先后被告专利侵权,该案在电子行业曾产生较大影响,促进了企业在磁性材料领域的专利部署活动。检索显示,我国磁性材料行业的专利申请量较大,相关发明专利文献主要分布在如下领域:

稀土永磁行业分析

稀土永磁产业分析 一.基本面分析(公司综合能力指标) 一)投资与收益能力 1.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衡量了公司应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可以看出包钢稀土给股东带来的收益率是最高的,XX钨业,中科三环及广晟有色都高于产业平均值。 二)偿债能力

1.应收账款周转率体现了公司的收账速度,坏账损失的程度,资产流动的快慢,以及 广晟有色的该项指标最高,表示公司收账速度快,坏账损失小,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较强。其他几家公司则低于产业平均值。偿债能力较弱。 2.流动比率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后变现的能力。 包钢稀土的流动比率最高,所选五家公司均低于产业平均。鉴于银河磁体公司该比率过高,影响了平均值。故考虑实际比率,都皆在正常X围之内。 3.资产负债比率反映了总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重,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

广晟有色有73.89%的资产负债率,远高于产业平均值45.9%。当景气好时,高负债比率可以为股东带来更高的每股盈余,而在景气不好时,却会大大降低股东的每股盈余。高负债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及破产成本。因此应该视实际情况而选择合适的负债比公司。 三)盈利能力

1.净利润率指标是体现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乃税后净利除以营业收入之所 包钢稀土的利润率最高,而中色股份则较差。其他公司均与产业平均接近。 四)经营能力

1.存货周转率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衡量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的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 包钢稀土的存货周转率极低,表明其存货变现能力较差。XX钨业也远低于行业平均。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较慢,资金使用效率低。 五)资本构成

磁性材料行业监测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磁性材料行业监测及投资趋势研究报告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钐钴磁性材料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 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判断行业投资价值 揭示行业投资风险 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6-2022年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监测及投资趋势研究报 告 【出版日期】2015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报告超链】 报告摘要及目录 报告目录: 第一章钐钴磁性材料产品概述及其上下游分析15 第一节钐钴磁性材料介绍15 一、钐钴磁性材料的定义15 二、钐钴磁性材料产品的性能15 三、钐钴磁性材料的主要用途17 四、钐钴磁性材料的包装与储运17 第二节钐钴磁性材料的上游产品17 第三节钐钴磁性材料的下游产品18 第四节钐钴磁性材料行业产业链分析24 第二章2016-2022年中国钐钴磁性材料外部发展环境展望25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历史运行情况25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25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26 三、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28 第二节2016-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展望30 第三节2014-2015年中国钐钴磁性材料产业社会环境分析32 第四节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分析36 一、近年来国家以及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36 二、相关政策法规对市场的影响程度37 第三章中外钐钴磁性材料发展状况比较40 第一节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状况40 一、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历程40 二、中国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2 第二节国际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轨迹综述43 一、国际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历程43 二、国际钐钴磁性材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43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1)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 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

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XX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 20XX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

全球磁性材料顶级企业

全球磁性材料顶尖企业 德国VAC公司 VACUUMSCHMELZE (VAC)公司是全球高性能磁性材料及器件生产商的领导者。产品涵盖半成品材料及其零部件,元器件及其集成系统,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及电子工程领域。从软磁产品到世界上磁性最强的永磁产品,VACUUMSCHMELZE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可以给客户提供整套磁性技术方案的跨国 公司之一。 今天的 VAC 已经拥有超过3000 名员工,分支结构(包括生产和销售)遍布在全世界40 多个国家,其年均销售额约为3亿欧元。正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 美国莱尔德电子材料集团 美国莱尔德电子材料集团是设计和制造电磁屏蔽材料、导热界面材料和无线天线产品的世界著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信、数字通讯、手机, 计算机、通用电子装置、网络设备、航空、国防、汽车以及医疗设备等领域。美国莱尔德电子材料集团的客户均为世界著名厂商。美国莱尔德集团的母公司为英国莱尔德集团公众有限公司(其为英国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公司具有140多年历史)。 美国莱尔德电子材料集团注册于美国的特拉华州,通过并购一系列世界著名的电磁屏蔽产品、导热产品和无线天线产品的制造厂家(包括诸如 Instrument Specialties, APM, Bavaria Elektronik, Altoflex, R&F Produc ts, BMI, Warth, Thermagon, Centurion, Melcor等著名公司)而形成今天的 规模 美国莱尔德电子材料集团总部设于美国圣路易斯市,其制造基地和技术支援公司分布在美国,中国 (北京, 天津, 上海, 昆山, 苏州, 泉州, 深圳),法国,德国,匈牙利,瑞典,日本,英国,捷克共和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台湾。 美国莱尔德电子材料集团的战略发展是向客户提供全球技术解决方案及当地制造就近供货。自2000年美国莱尔德电子材料集团开始进入中国的市场, 现已拥有八家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苏州,昆山和泉州, 为国内外客户生产具世界领先水平的电子元件及提供当地便捷、周到的各项服务。 日本国电磁测器株式会社 日本国电磁测器株式会社(简称NDK)专注于磁性材料的研究60余载,是日本充磁设备生产行业的领军企业,跻身世界顶尖公司行列,带着领先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在中国上海先后投资成立了上海平野(瑞穗)磁气有限公司和上海笠原电装有限公司,引领了国内整个磁性材料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了产业的蓬勃发展。 上海平野(瑞穗)磁气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节能永磁材料先端设备的引进、开发、制造和销售,是一所集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型企业。在国内同行企业中,率先建立符合ISO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TUV-CENT的认证,产品荣获CE认证证书,远销欧、美、日、韩、港、台和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已成

【完整版】2020-2025年中国电感磁性材料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2020-2025年中国电感磁性材料行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可落地执行的实战解决方案 让每个人都能成为 战略专家 管理专家 行业专家 ……

报告目录 第一章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6) 第一节研究报告简介 (6) 第二节研究原则与方法 (6) 一、研究原则 (6) 二、研究方法 (7) 第三节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特征及与企业的关系 (9) 一、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作用 (9) 二、市场发展战略的特征 (10) 三、市场发展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11) 第四节研究企业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及意义 (12) 一、重要性 (12) 二、研究意义 (12) 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2020年中国电感磁性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13) 第一节磁性材料基本概念 (13) 第二节我国电感磁性材料行业监管体制与发展特征 (14) 一、所处行业分类及界定依据 (14) 二、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 (14) 三、行业主要法律及政策 (15) (1)行业相关政策 (15) (2)下游领域相关政策 (17) (3)出口国的政策法律等情况 (20) 四、行业经营模式 (20) 五、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21) 六、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21) (1)上游行业的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22) (2)下游行业的发展对本行业的影响 (22) 第三节2019-2020年中国电感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3) 一、行业发展特点 (23) (1)掌握磁性材料核心技术以及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是行业领先的关键 (23) (2)具备上下游一体化产品技术服务能力的企业更加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24) (3)少数国内外行业优秀科技创新型企业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24) 二、行业市场概况 (24) (1)电感元件市场发展概况 (25) (2)磁性材料行业市场的国内外状况 (26) 第四节2019-2020年我国电感磁性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26) 一、行业整体竞争格局 (26) 二、行业内主要企业及简介 (27) (1)ChangsungCorp.(韩国昌星) (27) (2)Magnetics(美磁) (27) (3)浙江东睦科达磁电有限公司 (27) (4)南京新康达磁业股份有限公司 (27)

磁性材料行业分析

磁性材料行业分析 磁性材料行业分析 、磁性材料行业业状1 磁性材料是业子行业非常重要的材料~在家业、汽业、业业、通业、业、航太、业事等业域的业用十分泛医广。业业多年的建业和业展~我已业形成了品业业全的磁性材料系~各主要业业磁性材料的业量均居世国体20 界第一位。目前我磁性材料行业已业形成了一定量的大业模骨干企业~业品品业和技业次都有了业国数档 大幅度的提升~业品业用范业正逐步向高业域业展。中的磁性材料工业借富的业源和业业力的业业档国凭丰~以及巨大的外市业支持~有一业定的业展业期。业看~中的磁性能业以中低业多国内将个体来国体档数~业然业量高居世界第一~但业业不理想。业业业示~磁材出口均价业不到业口磁材均价的一半~而业些出并口磁材业品业是相业比业高的业品。档 中目前具有磁性材料生业企业及相业的企业国家~其中业生业企业氧体家~稀土磁和体1096359金磁生业企业属体家~其余业配套业业生业企业和业助原料生业企业。226 ICBU,业业业部业有本文最业解业业网档 1

,年我磁性材料行业业品业量走业业业国2005—2012 、磁性材料行业业展前景2 中的业工业基本上保持在国氧体以上速度增业~平均每五年业量一番。目前磁性材料行业翻20%主要面业大业展机遇~一是业保业能的机遇~一是业业业业移业的机遇。成本和下游业业业的业化~造两国来 成了世界磁性材料业业业在洲,美,日本,中的业移~目前磁性材料的业量已占世界的欧国国国内 。由于世界上无其他地能业业磁性材料行业提供如此有利的生业业境~业行业向的业移成尚区国内将60% 业业期的业业。我的磁性材料工业借富的业源和业业力的业业~以及巨大的外市业的支持~微国凭丰国内从

磁性材料行业龙头

磁性材料行业龙头,全球最大磁材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为国内最大磁材生产企业,其中软磁产品产能超过2万吨,是国内最大的软磁材料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在5%左右;永磁产品产能超过7万吨,是国内唯一一家软磁和永磁产能均超万吨的行业龙头企业。公司核心资产年使用率较高,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80-90%,经营状况稳定。 软磁业务国内技术领先,产品供不应求。公司2010年软磁业务收入占比为31%左右,以功率铁氧体、高导铁氧体(锰锌)和镍锌铁氧体为主,其中功率铁氧体是公司的主打产品。移动通讯设备和平板显示器是其中体量较大和最具代表性的下游市场。公司产品以高端磁材为主,软磁材料研发技术国内领先,DMR50、DMR50B等产品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软磁业务毛利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预计未来几年3G 通讯设备和平板显示设备市场的增速将超过30%,有力支撑公司业绩稳步提升。 永磁业务市场占比较大,产品结构转型提速。公司永磁产品主要为永磁高档电机磁瓦、喇叭磁钢、微波炉磁钢,其中高档电机磁瓦全球占有率10%左右,微波炉磁钢产能约占20%,在行业内居于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超过95%,产品主要针对汽车和消费电子市场。目前公司高档电机磁瓦和锰锌高导、镍锌铁氧体磁芯等高端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且高端永磁业务占比有望继续提高,公司毛利率或将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稀土价格飞涨使得钕铁硼材料价格快速上升,永磁铁氧体有望在多个领域替代钕铁硼材料,进一步提升公司永磁业务收入。

公司依靠电池片制造介入光伏产业,新扩张产能有望年内达产。09年公司依靠电池片制造涉足光伏产业,目前具有200MW的单晶硅电池片、200MW多晶硅电池片和100MW硅片产能。预计2011年底或2012年初新增项目即可达产,电池片产能将扩张至800MV。由于德国、意大利等主要太阳能消费国先后宣布放弃发展核能,未来几年全球光伏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快速扩张的产能有望被消化,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1-2013年营收、净利润CAGR各为%、%,对应EPS分别为元、元和元,动态PE分别为22倍、14倍和10倍;首次给予“推荐_A”评级。

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及行业竞争 格局分析 磁性材料主要是指由过渡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等组成的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磁性的物质。磁性材料是电子工业的重要基础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电子器件、通讯、汽车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和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日常生活用品。 由于依据的重点不同,磁性材料有着不同的分类。磁性材料按应用类型分类,可分为软磁材料、永磁(或硬磁)材料、磁存储矩磁材料、微波旋磁材料、磁敏感(磁致伸缩)压磁材料及其它磁补偿材料等。按导电性能,又可分为金属磁性材料、铁氧体磁性材料、稀土磁性材料和其他非金属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具体应用领域及产品 资料来源:产业信息网整理磁性材料产业链 磁性材料行业,从广义上讲,是将矿物材料或金属材料通过深加工将其变成与相关产业配套的零部件产品的制造行业,其产品不是最终的消费品,所以处于中游行业。 磁体行业产业链

永磁产品上游主要是钢铁制造,提供主要原材料铁鳞和铁红。下游行业主要有汽车、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家电、电动工具和电动玩具。软磁上游产业是钢铁制造行业和化工行业,钢铁制造行业提供主要原材料铁红,化工行业提供四氧化三锰、氧化锌,氧化镍等。下游包括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家电、消费电子、汽车、通讯设备、节能灯及LED等。 2013年全球、中国及横店东磁磁体产量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磁性材料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消费市场,这带动我国磁性材料的持速发展。2004-2012年,全球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多,中国磁性材料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的永磁、软磁产量为105万吨和50万吨左右,中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 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alnico);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sm-co),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nd-fe-b)。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02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 2003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著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著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业看好中国,如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和、磁化等,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equench 已经转移到中国。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向中国转移,增强了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的整体实力,提高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成为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建设。 2.中国稀土永磁――钕铁硼的发展某个国家或地区磁体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时,即成为“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二次大战后的美国,70年代以后的日本均堪称当时“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新世纪伊始,“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已转到中国。据统计,直到1999年,铁氧体磁体的产值始终占全球磁体总值的一半以上,堪称磁体市场的主题。2000年稀土磁体(ndfeb+smco)产值首次超过了铁氧体的,此趋势与日俱增。换言之,稀土磁体在21世纪将唱主角。代表当今磁体最高性能的ndfeb稀土永磁的80年代初问世时,正好赶上计算机产业的微型化,故该磁体立即成为制造诸如磁盘驱动器等计算机外设的关键材料。ndfeb更广泛用于各类音响/影像等消费电子器件中,90年代以来在全球迅速普及的移动通讯设备—手机也离不开ndfeb的重要贡献。钕铁硼专利[1] 钕铁硼硬磁制造方法分为烧结和粘结两种,专利所有者分别为住友特殊金属株式会社(日本)和麦格昆磁(mq)公司(美国)。同时mqi公司又是全球唯一的粘结钕铁硼原材料(磁粉)供应商。其在欧洲和日本的成分专利和生产制造工艺专利均已经失效,美国的专利在06年和07年分别失效。在中国制造、销售和使用钕铁硼磁体并不涉及任何专利问题,但是其产品不能出口到专利覆盖区,否则构成侵权。中国拥有住友与mqi覆盖全球的专利许可的烧结ndfeb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调研报告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行业调研报告 钕铁硼永磁体是稀土永磁行业的主导产品,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相对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稀土永磁体而言,钕铁硼永磁体具有更强的磁性能及原料更易获得等特点。按照加工工艺分,钕铁硼永磁体分为粘结钕铁硼与烧结钕铁硼。在当前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属于烧结钕铁硼,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最高的磁能积(BH)、剩磁(Br)和矫顽力,目前烧结钕铁硼产能占比接近90%。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被定义为以速凝甩带法制成,内禀矫顽力Hcj+最大磁能积(BH)max>60,用于制作永磁电机、传感器、磁共振仪等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 目前钕铁硼永磁体市场主要包含HDD、VCM(硬盘音圈马达)、高端电机/发动机、MRI(核磁共振仪器)、音响、通讯设备等,其中,永磁电机是钕铁硼增量最大的应用领域,约占其需求的70%。 第一章世界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整体运营状况分析 第一节世界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发展状况 一、世界永磁材料工业发展历史 从永磁材料的发展历史来看,十九世纪末使用的碳钢,磁能积(BH)max(衡量永磁体储存磁能密度的物理量)不足1MGOe(兆高奥),而目前国外批量生产的Nd-Fe-B永磁材料,磁能积已达50MGOe以上。这一个世纪以来,材料的剩磁Br提高甚小,能积的提高要归功于矫顽力Hc的提高。而矫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对其本质的认识和高磁晶各向异性化合物的发现,以及制备技术的进步。二十世纪初,人们主要使用碳钢、钨钢、铬钢和钴钢作永磁材料。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AlNiCo永磁材料开发成功,才使永磁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五十年代,钡铁氧体的出现,既降低了永磁体成本,又将永磁材料的应用范围拓宽到高频领域。到六十年代,稀土钴永磁的出现,则为永磁体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时代。1967年,美国Dayton大学的Strnat等,用粉末粘结法成功地制成SmCo5

纳米粉体材料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基本情况.doc

报告概要 行业评级:纳米粉体新材料行业推荐 行业内重点公司推荐:广东羚光 行业分析师:袁熠 执业证编号:S123011470019 电话:(021)64318677 Email:YuanYi@https://www.doczj.com/doc/b917093845.html, 纳米粉体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一、行业基本情况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公司属于金属制品制造业,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其各地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并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等工作。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MICRO-NANO TECH-NOLOGY ,英文缩写为CSMNT )是全国范围纳米行业的自律性管理 组织,其主要筹办各种学术活动,包括组织各种学术会、展览会、战略研讨会、 国际交流等等,为我国微米纳米技术的计划与规划、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内外各界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人员和 单位的交流、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提供交流平台。 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是江苏省内的新材料行业自律性组织,协会由全省新材料产业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相关经济组织自愿组成,是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全省性、行业性、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主要 开展新材料产业全面调查,研究发展趋势,参与制定新材料产业规划和产品技术、质量行业标准,构建综合服务平台,促进产业体制和技术创新,促进新材料企业

持续发展,为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目前,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行业的管理仅限于宏观管理、政策性引导,行业协会进行指导性管理,公司自主从事业务发展、内部管理 和生产经营。纳米材料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和交易方式上, 政策壁垒已经完全消除,企业可以自由进入,产品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国家不干预企业产品定价,行业运作已经充分市场化。 2、行业主管法律法规 (1)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相关法规: 序号法律法规名称发布单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全国人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人大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全国人大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国家计量局 (2)国家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与纳米材料有关的国家标准,主要有:序号行业标准名称编号 1 纳米材料术语GB/T 19619-2004 2 纳米粉末粒度分布的测定X 射线小角散射法GB/T 13221-2004 3 气体吸附BET 法测定固态物质比表面积GB/T19587-2004 4 纳米镍粉GB/T 19588-2004 5 纳米氧化锌GB/T 19589-2004 6 超微细碳酸钙GB/T 19590-2004 7 纳米二氧化钛GB/T 19591-2004 3、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公司处于前沿技术细分行业,公司产品主要运用于片式元件(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新能源等领域,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属于 国家鼓励发展行业,影响本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及政策主要有: 2016 年6 月江苏省政府发布的《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中国磁性材料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展望 姜娟1,杨秋平1,朱明原1,李瑛1,罗阳1,2 1.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IEEE永磁技术委员会委员 摘要:磁性材料是各种电子产品主要的配套产品,无论是消费家电产品和工业类如计算机、通讯设备、汽车,以及国防工业均离不开磁性材料。当前,中国各种磁性材料的产量基本上世界第一,成为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中国磁性材料的中长期市场前景十分光明,中国的磁性材料产品在全球的地位必将进一步提高。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强技术改造加强企业管理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产品档次,使中国磁性材料从大国走向强国。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中国磁体产业整体情况,介绍了稀土永磁材料特别是中国钕铁硼烧结和粘结产业现状,以及中国新型的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情况,同时对我国磁体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1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历程 目前,全球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磁性材料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主要的商品磁体共有4类:20世纪30年代开发的铝-镍-钴永磁(AlNiCo);50年代初期开发的铁氧体磁体;60年代末开发的钐-钴磁体(Sm-Co),包括第一代稀土永磁-SmCo5和第二代稀土永磁-Sm2Co17;80年代初开发的稀土永磁钕铁硼(Nd-Fe-B)。而稀土永磁,特别是钕铁硼是磁性材料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永磁材料中发展最快,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中国磁体产业在中国的出现远较西方发达国家晚,起始期是1969年到1987年之间。因为当时的稀土永磁钐钴磁体的高成本、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少,所以到八十年代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磁体工业。1987~1996的十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开始发展的第一阶段,其特点是起点低:由于投资小,设备简陋,生产设备基本完全是国产的,经营理念落后,仍局限于小生产的模式。 1997~2002的五年是中国磁体产业发展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起点远高于前一阶段:投资强度大,引进一部分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能够按先进的工艺路线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一般属中低档。 2003年起,中国磁体产业的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企业建立的特点将是“三高”,即高起点、高投入、高回报:1)产品瞄准特定用途所需的高档磁体;投资规模巨大,引进整条先进生产线;2)按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组织集约式分段联营的大生产:磁体生产分为两段—母合金/粉料的生产和磁体制备,投资显着降低,效益则大为提高;3)按资本运作的规律运营,从而保证磁体产业较高的回报率。特别是有可能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或采用国产先进生产线,生产高档的磁体产品。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的磁体生产由于成本过高,已难以为继,世界磁性材料行业纷纷向中国或第三世界地区转移,中国作为首选的国家。世界一些着名的磁性材料制造企业看好中国,如日本的TDK、FDK、EPSON、日立金属、住友特殊等,韩国的梨树、三和、磁化等,欧洲的PHILIPS、德国的V AC、EPCOS,美国的ARNORD、MAGNEQUENCH 已经转移到中国。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向中国转移,增强了中国磁性材料工业的整体实力,提高生产技术,加速了中国成为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的建设。 2.中国稀土永磁――钕铁硼的发展 某个国家或地区磁体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时,即成为“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二次大战后的美国,70年代以后的日本均堪称当时“全球磁体产业的中心”。新世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