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古今中外的改革(知识点)

2018年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古今中外的改革(知识点)

古今中外的改革

一、中国古代改革

1、春秋时期:管仲改革——使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中原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地主阶级性质

的改革;内容:富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建立县制。意义:是

秦国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封建制度。

3、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1)迁都洛阳(494)。(2)实行汉化政策

(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意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4、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注意: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的第一步)

5、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俄国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时间:1861年

(3)人物:亚历山大二世;(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

的生活;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6)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

(7)评价: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

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②局限性:,保留了大

量的封建残余。

四、日本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

(5)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了改革

性质);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

响深远)

④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6)影响: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③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俄、日改革的相同点:1、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都使本国走上

了资本主义道路,是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3、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7)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

分中国的野心;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中国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中国的戊戌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正是学习

日本的表现。

(四)罗斯福新政:时间:1933年;

1、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2、“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核心法令是《国家工业复兴法》)

4、影响:①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

③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注: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一)前苏联的历次改革

1、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列宁领导)

“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2、苏联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1)含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2)形成的标志: 1936年通过新宪法。给我国的启示: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道路;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

3、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4、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没有取得成果;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

权力分散。

5、苏联解体

(1)“八一九”事件

1991年为阻止联盟解体趋势引发了“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下台,“叶

利钦”控制全局。“八一九”事件成了加速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2)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苏联解体说明的道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列举世界历史上俄国国名的演变:

沙皇俄国(1917年3月以前)、俄国(1917年3-11月)、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中外改革的比较

1、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相同点:(1)背景相同:改革前中国和日本都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2)性质相同:都是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3)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不同点:结果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使日本由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东方小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一个世界强国;中国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并且只维持了103天就被封建顽固势力扼杀了,中国没有因此而走上富强的道路.

2、中国和前苏联的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启示:

(1)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2)前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激化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垮台。

(3)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建设道路的选择上,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

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汇总中国史一、二册(中国史)全国通用

中国古代史必考知识点汇总(中国历史一、二册) 一、夏商周奴隶制时代: 1、上古三代:是指夏、商、周三代。其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朝代是商朝。夏商周三代简表: 2、西周的制度——分封制: 目的:加强对全国各地的统治。 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封赐给同姓和异姓的贵族,建立诸侯国,即“授民授疆土”。诸侯王在封国内在逐级分封给卿、大夫、士。诸侯必须效忠周王。 作用:对拓展周的统治,加强周王室权力起了重要作用。 3、西周灭亡和平王东迁: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典故)。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北),因洛邑在镐京东面,故称为东周。 二、东周时代: 1、 东周时代特征:周王室势力和威望一落千丈,诸侯国 由春秋时期的列国并立,逐渐发展为战国时期的大国对峙。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各国争霸战争频繁, 大的诸侯国打出“尊王攘夷”口号(目的是为确定各国在政治上的霸主地位),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大国互相兼并,形成战国七雄。(具体地理方位:齐楚秦燕赵韩魏,东南西北到中间) 3、商鞅变法: 背景:战国后期,变法成为一种社会潮流。秦国是七雄中最弱的国家。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 时间: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实行变法。

内容:①、经济方面:奖励耕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此内容触犯了大贵族利益)③、政治方面:建立县制,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编定户口,实行连坐制度。(加强国家对地方的统治) 结果:由于新法触犯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惨遭极刑,但变法已深入民心,仍然推行下去。 作用:使秦国的国力骤增,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成为七雄中最强的国家,为最终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商鞅“依法 治国”思想。 4、造福千秋—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主持人是李冰;修 建在岷江中游;功能是既能防洪,又能灌溉。作用:使成都平原 300万亩土地变成肥沃良田,使四川成为“千府之国”。 三、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历经秦始皇和秦二世二代皇 帝,仅存15年的短命王朝。) 1、秦始皇:(秦王嬴政) 功绩: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对我国历史的发 展作出过贡献。具体有: ①、结束春秋战国以来的割据局面,灭六国,统一全国。 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开始了兼并六国的战 争,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灭掉韩、赵、魏、楚、 燕、齐,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在灭六国过程中,发生秦赵长 平之战。赵国将领赵括纸上谈兵,赵军大败,降兵40万被秦军 活埋。) ②、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具体内容:创立皇帝名号;在中央,设丞相(政事)、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他们都由皇帝任命;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郡守,县的长官县令都由皇帝任免。作用: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③、巩固统一。统一了文字(先小篆,后隶书)、货币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准)、度量衡和车轨。(作用:促进了 全国各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修建了驰道和直道。为防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中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知识点综合比较》复习文本材料

《中外历史知识点综合比较》复习 1、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相同之处: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启了民智,宣扬了资产阶级的思想。 不同点:时间不同,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启蒙运动兴起于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兴起地点不同:文艺复兴兴起于意大利;启蒙运动兴起于法国。内容不同: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启蒙运动反对专制,强调人权和法制。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几个阶段 (一)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特点:①革命的手段都采用暴力的形式。②革命的过程曲折复杂。③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一切反封建统治的阶级、阶层结成了联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特点:多是自上而下,资产阶级与旧势力达成妥协。 (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俄国二月革命,中国辛亥革命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 第一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种途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1775—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第三种途径: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年的废除农 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年的明治维新。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 相同点:(1)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英、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美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2)性质: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3)领导阶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下,美国独立战争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大种园主的领导下,法国大革命在大、小资产阶级的领导下。(4)在革命过程中,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5)结果;都取得了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6)影响:都推翻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对拉美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不同点:(1)原因不完全相同:英国革命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美国革命为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法国的革命是要推翻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2)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除了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外,英国还有新贵族,美国还有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法国自由派贵族。(3)特点不同: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不仅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法国大革命则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的、最彻底的、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4)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联邦制,法国民主共和制。 5、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 相同点:(1)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改革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此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3)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4)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1)背景不同:俄国改革前面临着严重的农奴制危机,没有民族危机;日本则不仅有国内危机,而且面临着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2)前提不同:日本在改革前,武装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的封建统治,为维新改革扫清了障碍;俄国在改革前没有发生内战。(3)内容不同:俄国改革以废除农奴制为主;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以学习西方为主。 6、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不同点: (1)原因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南北战争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黑人奴隶制的阻碍。 (2)内容不同:独立战争要求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南北战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 制。

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包括17个专题)人教版[1]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二、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1.一战后:1919.1——1919.6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1921——1922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美苏冷战:序幕: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铁幕演说”。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正式形成:1949年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成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一超”美国,“多强”:俄国、欧洲、日本、中国。当今世界格局向对极化方向发展。经济走向全球化。(WTO) 专题四: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会议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上海,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会议的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教训,纠正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事业,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转折点。 3、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政治策略方面的基本经验,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遵义会议只对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作出决议,而瓦窑堡会议则解决了政治路线问题 4、中共七大:1945年4--6月,延安。大会主要讨论了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大问题。大会指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确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同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5、中共八大:1956年,北京。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6、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内容: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开端;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7、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的形成: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中共十三大:1987年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9、中共十四大:1992年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

历史中考复习: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和革命

中考复习专题八:中外历史上的改革和革命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 )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较,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C )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下列是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措施,属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有( C ) ①建立经济特区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④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观察下面两幅图,你认为深圳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 )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B.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所承担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历史使命是( A ) A.为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B.推翻各国的封建专制 C.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7.俄国1861年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D )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 C.解放农奴提供自由劳动力 D.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C 8.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以下改革既顺应了历史发展方向又没有改变社会性质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罗斯福新政 D.戈尔巴乔夫改革

2018年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专题:古今中外的改革(知识点)

古今中外的改革 一、中国古代改革 1、春秋时期:管仲改革——使齐桓公第一个称霸中原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时期)——地主阶级性质 的改革;内容:富国: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建立县制。意义:是 秦国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立了封建制度。 3、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1)迁都洛阳(494)。(2)实行汉化政策 (穿汉服、学汉语、改汉姓、与汉人通婚)。意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4、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注意: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的第一步) 5、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俄国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时间:1861年 (3)人物:亚历山大二世;(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 的生活; 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6)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 (7)评价: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俄 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②局限性:,保留了大 量的封建残余。 四、日本明治维新(1)时间: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 (5)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 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了改革 性质); 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 响深远) ④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6)影响: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世界史知识点整理(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复习:世界史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世界古代史 人类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 A、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社会平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平等关系)。 B、奴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是两大对立的阶级(占有关系) C、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大主要的阶级(租佃关系) D、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雇佣关系) E、共产主义社会:无对立阶级(平等关系) 世界古代史部分: 1、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现实生活中对哪个阶层最有利:答案刹帝利 2、归纳与古印度有关的文明: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3、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实质一样:都是奴隶制文明 4、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答案因为:他们较早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5、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印刷术(隋唐)火药(唐朝)指南针(北宋) 6《汉谟拉比法典》地位,目的,影响如何?: 答: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制定者:汉谟拉比; 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权利;。

影响:留给人类宝贵遗产,表明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7雅典奴隶制发展顶峰的时间,执政者,最高权力机构,哪些人可以参政议政?: 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人物: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 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加政治的权力。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8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地位: 《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9封君与封臣制度发展的概况,内容意义 时间:8世纪开始, 法拉克王国对土地分封的形式进行了改革: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欧洲普遍存在。 封君与封臣的关系:①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

九年级历史中考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中考知识点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备知识点 升上九年级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就面临着升中考,想考好历史这门科目,就要勤记忆课本知识,做好复习工作。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历史中考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九年级历史中考必备知识点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1、起因: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2、时间:1836----1848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 4、内容: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5、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斗争方式:向议会递交请愿书的方式 7、结果:没有取得成功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①客观条件: 英国的宪章运动②、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开展的革命实践活动 2、马克思的最大贡献: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①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②、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③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①时间:1848年 ②组织: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 ③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巴黎公社 1、巴黎公社成立的背景:普法,法国战败 2、成立时间:1871年3月 3、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日----28日 4、巴黎公社的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性质),公社战士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5、《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曲作者是狄盖特 九年级历史中考知识归纳 美国南北战争 1、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南方的奴隶制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焦点是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2、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3、开始的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4、转折: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6、《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的作用: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7、结束的标志: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8、南北战争的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9、作用: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10、如何评价林肯: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总之,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的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专题四: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会议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专题七:人物篇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四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检测试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检测·知能升级 一、选择题 1.(2018·西安模拟)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变法是() 2.(2017·赤峰中考)与下面表格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3.(2018·福州模拟)“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 “改革开放”的说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C.我国建立了深圳、上海、汕头、厦门、海南岛五个经济特区 5. (2018·福州模拟)中外历史上,推动社会发展、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有() ①商鞅变法②戊戌变法③孝文帝改革 ④俄国1861年改革⑤大化改新⑥明治维新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⑤⑥ 6.(2018·泰州模拟)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谈到中日关系时,表示:“我觉得春天已经到来,

并希望尽可能地让这个春天长久持续下去。”回首过去中日关系: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似曾相见不相识”。这是因为日本() 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是当前我国“十二五”规划所关注的焦点,也是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关注的民生问题是() 8. (2018·福州模拟)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商鞅、北魏孝文帝、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等人物画像,那么这节历史课的复习专题应该是() 9.在九年级(1)班的历史复习课上,同学们根据复习要求,将以下重大事件进行了归类。在他们排好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是() ①美国罗斯福新政②俄国废除农奴制 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中国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2017·佛山学业考)罗斯福新政的成功,为困境中的自由经济打开了通道。对经济生活不能袖手旁观,成为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基本信条。此“基本信条”是() 11.(2017·白银中考)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雾月政变” B.“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河北省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练习新人教版

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用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2018·宿迁中考)“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 损失1 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万匹。”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 ) 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2.(2018·石家庄模拟)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 段中,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客观上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由此可知洋务运动( ) A.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B.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2018·株洲中考)“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 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这一主张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观 点( ) 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4.(2018·河北模拟)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 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 盲”不可救药一样。这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5.(2018·遂宁中考)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 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 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②自由劳动力③市场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18·石家庄模拟)某学校初三(2)班学生在历史课上进行讨论,讨论的内 容涉及“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开始百日维新”“日本遭到美国入侵, 开始明治维新”“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废除农奴制”。他们的讨 论应该是围绕下列哪一项来进行的( )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扩张 B.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张 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D.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确立 7.(2018·北京中考)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 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 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维新D.俄国农奴制改革 8.(2018·承德模拟)青年伊藤博文是一个激进的攘夷者,但当他在1863年途 经上海,眼见西方势力进入东亚,巨大船只云集港口,便完全目瞪口呆。激进 的攘夷思想受到打击。次年访问英国,他进一步认识到不可能把西方人赶走。从此他归国后极力主张(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技术 C.提倡文明开化D.允许土地买卖 9.(2018·盐城中考)“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王兴霞

改革的根本原因、目的、方式、启示 1、根本原因:旧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解放发展生产力 3、领导力量和方式:国家政府的行为,统治者主动实行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 平方式。 4、改革启示:(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一 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精髓,善于吸取他国 的科技成果,才能促进国家的进步和繁荣。(3)改革要符合经济发 展的客观规律,遵循事实其实的原则。 三、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各国的改革”(采用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 思考: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分析,你认为世界各国改革成功的原因共同之处是什么? (1)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正确政策 (2)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机构 2、中外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改革,有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有些 改革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导致了国家的解体,举例说明。 <1>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如19世纪60 年代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都是通过这种形式走 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改革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巩固统治而进行自我调 节的一种手段,比如20世纪30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摆脱

了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3>改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一种 改良行为,如中国近代的戊戌变法。 <4>改革也能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发展,如20世纪七、八十 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发展。 <5>改革如果不适合本国国情,就会导致国家的分裂和解体,如20世 纪80年代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篇章专题提升专题一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试题(含答案)

第二篇章专题提升 专题一古今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古代思想解放: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 3.新文化运动: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日益传播,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4.改革开放:1978年,围绕真理标准问题,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路线;1992年,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 三、近代西方思想解放的潮流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更离不开人们思想的解放。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和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无疑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1.文艺复兴 (1)背景:中古时期,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引起广泛不满。因此许多人向往古代希腊和罗马时代的某些民主,追求思想解放和个人精神的自由。(2)时间:14——17世纪。 (3)地点: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后来几乎蔓延到西欧所有国家。 (4)实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5)核心:人文主义。 (6)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 (7)影响:打破了中世纪以来封建文化和教会统治对人性的钳制和禁锢;为以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启蒙运动 (1)背景: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自然科学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封建君主专制依然存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仍然不断受到侵犯与剥夺。资产阶级不再满足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进行反封建斗争,他们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 (2)时间:17——18世纪,(被称为“启蒙时代”) (3)核心:理性主义。 (4)性质:欧洲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5)代表人物: (6)影响:1.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2.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3.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3.社会主义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完整版)

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一、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政治:相传禹将都城建在阳城。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3)灭亡:夏王桀推行暴政,约公元前1600年,商国国君汤战胜桀,夏亡。2.商朝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2)政治:商朝建立后,曾屡次迁都,直到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此后,商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3)灭亡:商王纣推行暴政。公元前1046年,周国国君武王伐纣,商朝灭亡。3.西周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纣在牧野野大战,商军倒戈,商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分封制:①目的:巩固统治。②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③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国。 (3)灭亡: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国人暴动“。公元前711年西周灭亡。 2.春秋争霸 (1)著名霸主,齐桓公、普文公,楚庄王等。 (2)齐桓公称霸;普楚争霸。 (3)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候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3、战国七雄 战国初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局面。著名

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战国末期,秦国强大起来。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大战,赵军大败,为秦来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开始。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影响: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结果:封建制度逐步确立,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2.青铜制造业——青铜制造业是我国夏、商、周奴隶制文明的典型代表。(1)出现:原始社会末期。 (2)盛行:商朝、西周。 (3)代表作:司母戊鼎。 五、秦汉文化 1.纸的发明: (1)发明:西汉早期己有用麻做的纸。 (2)改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得以普遍使用。 (3)影响:造纸术从我国传向世界,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2.数学:《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医学:(1)华佗:擅长外外科手术,创制“麻沸散”,编创医学体操“五禽戏”(2)张促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尊为“医圣”。 4.天文: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6、史学: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通史,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和史学名著。 四、新文化运动 1.背景:(1)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2)袁世凯独裁统治,新旧思潮激烈冲突。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综合三(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三) 一、选择题 1.下面对青铜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 B.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C.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 D. 青铜器造型雄伟,纹饰古朴,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 2.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 铲形币 B. 刀形币 C.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蚁鼻钱 3. 端午节即将到来,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一位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上下求索精神,融汇成湖湘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位诗人是() A. 屈原 B. 贾 谊 C. 王船 山 D. 曾国藩 4. 来中国唐朝留学,曾经在扬州为官的崔致远来自于() A. 新罗 B. 日 本 C. 意大 利 D. 印度 5.隋唐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最主要的一点是() A.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 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C. 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D. 削弱了显贵的特权 6.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 秦始皇 B. 齐桓

公 C. 启 D. 禹 7.戚家军抗倭取得台州九战九捷是在今天的() A. 山东 B. 浙 江 C. 福 建 D. 广东 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以下可以佐证这一说法的史实是() ①设置丞相②建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军机处④制造文字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9.下图是10世纪中期的中国地图,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其中定都于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由契丹人建立的政权是() A. 辽 B. 北宋 C. 西 夏 D. 吐蕃10.下图材料中的“吾”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 宗 C. 武则 天 D. 唐玄宗 11.李冰父子修筑的都江堰在()

最新九年级专题复习: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毕业班历史学科专题复习1】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专题要点回放】 本专题是历年中考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的境况下,如何借鉴历史的智慧和经验,深化改革,更是热点问题。主要包括:1、古代奴隶主阶级的改革——雅典伯利克里改革和中国春秋时期的管仲改革。2、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和洋务运动3、近现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和美国罗斯福新政。4、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中国在1953——1956年进行的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我国的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 【专题考情前瞻】 2016年将是中国改革继续深化的一年,改革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改革也让我们享受了富足的生活。因此改革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和重点。主要考查各国改革的目的、领导人、性质、内容和影响;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国外成功的改革对我国现代改革的启示等。考查方式主要以材料分析题和活动探究题为主,考查层次上,既有再认再现、分析理解,又有综合归纳、实践运用。 【专题考查重点】 (一)商鞅变法: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封建经济逐渐形成 2.目的:确立;发展 3.如何判断成与败:看目的是否实现 (二)洋务运动:1.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2.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三)罗斯福新政:1.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2.目的:消除 3.能否达到目的:只能缓解,不能消除。因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产物 (四)改革开放:.根本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五)苏联解体:影响: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美苏争霸结束 (六)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2实质:社会制度的变化 (七)俄国1861年改革: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八)明治维新:1、背景: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2、美国等入侵;倒幕运动(九)戊戌变法:1、目的:救亡图存 2、会分析失败原因 【专题考查热点】 1、中外历史改革的纵向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是历年来各地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 2、中外历史改革的横向考查:中日、日俄、俄美、日美等之间的改革,与社会热点联系密切,一直以来都是各地中考的命题热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中外历史上重要改革》教学设计_0

角度二:比较中国戊戌变法和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背景、性质等)和不同点(结果、作用等)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19世纪中后期,中国、俄罗斯和日本都面临这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各国纷纷改革以应对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中的中国】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他很有名,原因就是做了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其实,这个被后人赞誉有加的“大人物”实在有盲目投机之嫌。所谓的变法,也并非己之初愿,凑巧遇到秦孝公这样一个渴望“摸着石头过河”的明主,才让其得以施展抱负,闪耀在了璀璨的历史舞台上。……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之后,贵族诬陷其谋反,被处以“车裂之刑”。 (1)材料一中的这个“大人物”是谁?他能闪耀在璀璨的历史舞台上主要是因为他推行了哪个重大变革?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一位为变法流血牺牲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的人,他是谁? 【变革中的俄日】 材料二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除。——《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2)材料二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3)材料二的这两次改革使俄日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这两次改革后,俄国和日本均参与了哪次侵华战争? 【成与败的反思】 材料三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经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材料四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4)19世纪中后期,上述国家应对“挑战”的结果是中国失败、俄日成功。请结合所学知识,以日本的“明治维新”或中国的“戊戌变法”为例,选其一分析其成或败的原因。 角度三:比较20世纪苏、中、美三次成功的改革的相同点(背景、影响、成功的原因等)和不同点(各自的特色)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九年级某班组织了一次有关改革问题的探究。请你与同学们一起展开讨论。 材料一: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的改革家是谁?他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请问他的探索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图二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核心措施是什么?“新” 在何处? (3)图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开放的起点是什么?中国的改革在经济上的创新之处是什么? (4)这三个改革家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斯大林把苏联搞‘僵’了,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死’了。” (5)材料二中“斯大林把苏联搞‘僵’了”是指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的什么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针对这一模式的严重弊端,20世纪50年代,谁进行了改革?请你列出材料中“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搞‘死’了”的历史依据。 (6)著名学者徐天新在《强国之鉴》一书中写道:“俄国(苏联)的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腾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1991年,盛极一时的强国苏联轰然解体,它的“陨落”对改革中的我国有何借鉴?

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教案 川教版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第(1)课时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 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

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总第(2)课时 课题:书写练习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