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道一般冲刷深度分析计算-孙双元要求

河道一般冲刷深度分析计算-孙双元要求

河道一般冲刷深度分析计算-孙双元要求
河道一般冲刷深度分析计算-孙双元要求

说明:本摘抄来自水规总院的孙双元,目的在于将冲刷计算用于水调工程的设计之中。本摘抄共有两部分关于冲刷计算的内容

第一部分

6.河道一般冲刷深度分析计算

6.1 冲刷深度计算方法

在天然河道上修建建筑物后,由于缩窄了河道宽度,增加了单宽流量和过水断面流速,从而引起的河床冲刷和变形可称为一般冲刷。根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倒虹吸土建部分初步设计大纲》中的要求,一般冲刷按《铁路桥渡勘测设计规范》TBJl7—86(铁道鄯1987年7月)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经对青沙菏南、北两汊过水断面形态和河床质分析,应按“规范”中规定的非粘性土河床及单—河槽计算。

非粘性土河床的河槽一般冲刷公式如下:

含沙量(kg/m3) <1.O 1~10 >10

E O.46 O.66 O.86

6.2 交叉断面附近河床质及平均粒径

应用上述公式计算河道一般冲刷时,需分析确定交叉断面河床质的平均粒径。根据我院地勘队提供资料,南沙河与总干渠交叉河段南槽倒虹吸长1200m,有一个地质纵剖面(沿建筑物轴线地质纵剖面和三个地质横剖面),布孔17个,孔深20~62.2m,孔距24~150m。河床岩性为粗、细粒双层结构,分属第二工程地质单元和第三工程地质单元。第二工程地质单元分布亍河床0~18m,其上部为砂卵石含漂石,卵石磨圆度较好,大部分砂较纯净;下部砂卵石、中卵石含量偏低,一般无漂石,砂中含土质较多。经筛分平均粒径d50=52.9mm。

北槽倒虹吸全长800m,共布有19个钻孔,组成建筑物轴线纵剖面和四条横剖面、孔距25~150m,孔深20~40m,自地表至lom深度内属第二工程地质单元,河床质由砂卵石组成,砂卵石中含漂石,卵石含量约60~70%,次磨圆度。经筛分平均粒径d50=84.3mm。

6.3 计算成果

根据上述南沙河南、北槽河床质平均粒径等数据和一般冲刷公式,对南北槽不同方案、不同标准洪水进行冲刷分析计算,成果见表6一l

在计算中,对亍南沙河南槽倒虹吸的设计方案和补充方案1,考虑不同标准洪水的主槽流量约占河槽总过流量的85%~95%左右,为了工程安全,忽略滩地行洪,总过流量全部计入主槽内,推算河槽部分的冲刷深度。

第二部分

水流阻力相似、水流挟沙相似、泥沙悬移质相似、泥沙起动相似、悬移质引起的河床冲淤变形相似和河型相似七个方面。此外,为保证模型与原型水流流态相似,还需满足以下两个限制条件: (1)模型水流必须是紊流; (2)水流不受表面张力的干扰。

穿河工程所在河段河槽宽浅,模型必须通过几何变态来满足模型处于紊流区且使水深满足不受表面张力影响的要求。根据场地条件,确定水平比尺为500,垂直比尺为80,几何变率为6.25。

根据水流相似条件,求得流速比尺为8~4,流量比尺为357771,由水流阻力相似条件求得糙率比尺为0.83,水流运动时间比尺为56等。

(4)壅水计算法

壅水计算包括壅水高度与壅水长度计算。

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大型渠穿河工程的壅水高度计算采用两种公式,对于板梁式渡槽的壅水高度采用《中国工程师手册》水利类(上)中提供的公式计算,对于渠穿河倒虹吸的壅水高度计算则采用《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l000 1—99)中的有关公式进行。

《中国工程师手册》水利类(上)中壅水高度计算公式形式如下:

式中△Z—建筑物前最大壅水高度(m);

Q—设计流量(m3/s);

μ~系数,与槽墩形状有关,园弧形槽墩职μ=O.92;

Az~渡槽布置后过水断面面积(m2):

A1~最高壅水位对应天然河道断面面积(m2);

α一动能校正系数,《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TBl000l一99)中的计算公式: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提供的公式,计算不考虑进出口长度。其公式如下:

建筑物前河道壅水长度计算公式同前。

(5)调蓄法

由于河穿渠交叉建筑物泄洪口门相对较小,压缩了河道原来的过水断面,或是由于河槽有一定的调蓄能力,使得上游部分洪水延迟下泄,滞蓄于上游河道甚至溢出河道到两岸的耕地中,使上游水位壅高,因此,建筑物修建后建筑物上游洪水位宜采用河槽调蓄法进行计算;此外,规划为大型渠穿河工程的沁河河道,由于交叉断面下游有齐村大坝,洪水通过溢洪道汇入输元河,齐村大坝上游形成具有一定调蓄能力的水库库区,溢洪道作为沁河的导流工程,而交叉断面正处于库区,所以其现状及工程修建后的河道洪水位也采用河槽调蓄法计算。

河槽调蓄是在水量平衡和动力平衡的支配下进行的。水量平衡用蓄洪区水量平衡方程表示,动力平衡可由建筑物蓄泄方程或蓄泄曲线表示。调洪计算从起调水位开始,逐时段连续求解这两个方程。

建筑物蓄泄方程即水位~库容、水位~泄量关系。由于其难以用连续的数学方程式表达,通常用离散型表格形式描述。

1.4.3冲刷分析

为了对大型渠穿河工程的防冲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需要计算工程修建后不同标准洪水的河床最大冲刷深度。河床冲刷包括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根据建筑物设计大纲的规定,对于渠穿河渡槽需要计算河床一般冲刷和槽墩处的局部冲刷,对于倒虹吸则主要是计算河床一般冲刷。

①一般冲刷

在天然河道上修建建筑物后,由于缩窄了河道宽度和压缩水流,增加了过水断面的单宽流量,水流挟沙能力随之增大,引起河床冲刷,这种冲刷称为一般冲刷。一般冲刷深度的计算方法较多,本次采用《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中有关公式进行。由此公式计算的一般冲刷既包括建筑物压缩水流引起的冲刷,也包括河槽在天然演变中深泓

线摆动形成的集中冲刷和随水位、流量周期变化产生的天然冲刷。根据河床质的特性不同,计算公式分为非粘性土和粘性土两种型式。

1)非粘性土主槽的一般冲刷计算公式如下:

A~单宽流量压缩系数,上式中,B为河槽宽度,即通过造床流量时的水面宽度(m) H~造床流量对应的平均水深(m)

2)粘性土主槽的一般冲刷公式。

应用上式计算河床的最大冲刷深度时,需要分析确定交叉断面河床质组成及其平均粒径,为此,我院曾于1994年~2004年先后进行了各河的地质勘测工作,并编制了各河的地质勘测报告。据此分析可知,交叉断面附近各河的河床质表层一般为卵石、中细沙或沙壤土,其覆盖厚度一般为1~5m不等,下层有非粘性和粘性土两种本次的河槽土中值粒径(d50),一般选取建筑物布置范围内对工程最不利的钻孔的分析资料,经分析,各河的中值粒径差异较大,其值变化在0.25~82.9mm之间。

泽州县长河河道治理工程堤防设计分析

泽州县长河河道治理工程堤防设计分析 简述了长河的概况,从堤防型式的选择、堤防高度的确定、堤防稳定计算以及堤脚防冲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河道治理中的堤防设计。 标签:长河;河道治理;堤防设计 1 河道概况 长河是沁河的一级支流,属黄河水系,发源于长河村西的五龙山和榆树坪一带,在阳城县与泽州县交界处的西龙村下汇入沁河,全长48.7km,全流域面积317km2。 长河河道在万里水库至川底村之间河段全长16807m,在流经村镇及与公路并行的河段,曾修建过河堤,修建的堤防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护镇、护村和保地的作用,但由于长期重建设、轻管理,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损坏严重。 经统计:全部河道未治理长3931m,已治理河道长12876m(其中,左右两岸均治理的河段长8895m,仅有一岸治理的河道长3981m),现状有堤防河岸长21771m,堤防不成型河岸长11843m。 2 工程任务及规模 本次河道治理的范围上至万里水库下至川底村,河道长16.807km,本次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未治理的长河河道进行治理,对已经治理但不能满足防洪要求的河道进行河堤加固。 根据《防洪标准》(GB56201-94),长河流域沿河两岸村镇人口低于30万人,工矿企业基本属于小型,防洪等级标准属4~5等,重现期适合采用10年~20年一遇。 本段治理河道区间内有长河水库(桩号4+376~桩号6+338),并在桩号2+784、10+014、13+264和桩号18+769处依次有中村河、刘村河、拐河、马坪头河四条较大支流汇入,所以将此段河道分五段。万里水库至中村段(桩号0+000~2+784)河道经过多为乡村、耕地,采用1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中村至长河水库段(桩号2+784~4+376)途径下村镇,河道周边有多个乡镇工矿企业,采用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长河水库至史村段(桩号6+338~10+014)河道周边有多个乡镇工矿企业,采用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史村至河底村段(桩号10+014~13+264)河道经过多为乡村、耕地,采用1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河底村至川底村段(桩号13+264~18+769)途径东沟镇,河道周边有多个乡镇工矿企业,采用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 3 水文地质情况

冲刷计算精编版

4.2.1洛河冲刷分析计算 a.冲刷计算 冲刷深度参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以下简称《规范2013》)附录D.2计算。 其冲刷深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s 01n cp c U h h U ?? ????=- ??????? (D.2.2-1) 21cp U U η η =+ (D.2.2-2) 公式中: h s ——局部冲刷深度(m ); h 0——冲刷处的水深(m ),取3.85m; U cp ——近岸垂线平均流速,取4.42m/s ; n ——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取n=1/5; η——水流流速不均匀系数,根据水流流向与岸坡交角α查《规范2013》附录D2表D.2.2,取1.00; U ——行近流速(m/s ),取4.42m/s ; U c ——泥沙起动流速(m/s ),对于卵石的起动流速,可采用长江科学院的起动公式(D.2.1-6)计算; 1 7 050 501.08s c H U gd d γγ γ ??-= ??? (D.2.1-6) g ——重力加速度(m/s 2),9.8m/s 2; d 50——床沙的中值粒径,0.0215m ;

H 0——行近流速水深(m ),取4.09m ; γs 、γ——泥沙与水的容重(kN/m 3),γs 取1.7kN/m 3;γ取1.0kN/m 3。 使用以上公式,经过计算机软件计算,结果列表4.18淄阳河冲刷水深计算成果表。 表4.18 洛河冲刷水深计算成果表 综上所述:该管道穿越河道处冲刷深度为1.5m,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管道开挖深度应位于河道冲刷深度0.5米以下,即管道开挖深度应大于等于2m 。 河流名称 U (m/s ) η g (m/s 2 ) d 50 (m ) H 0 (m ) r s (kN/m 3 γ (kN/ m 3 h 0 (m ) H s (m ) 洛河 4.42 1.00 9.8 0.0215 4.09 1.7 1.0 3.85 1.50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分析 摘要:河道治理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虑,近年来河道不断发生淤积,导致河道 两岸边滩出现垃圾严重堆积的现象;两岸植被也受到一定破坏,因此对河道治理 的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河道治理的主要原则与常用的河道治理技术,对河 道治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河道治理;原则;技术;问题;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湖泊等水系构建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道、湖泊等水系进行整治规划之际务必要全面考虑城市规划建设、土地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等各方面的准则,科学、恰当地确定有关河道治理规划的依据、原则、目标及方案。在河道所涉及的范畴内进行雨洪检测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管理、水资源的补充、水资源质量的净化等项目。 一、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河道治理技术分析 1、截污和保洁工程技术。由于长期缺少河床疏浚,并且随着流域内水土流失和沿岸垃圾泥土入河,导致河床淤积蓄水过流能力大大降低,严重影响防洪排涝,也造成大量的内源污染,目前有的河流多数已成为纳污河大量的工业农业废水和 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河中,水质越来越差,已经影响到生活环境,影响到食品安全,威胁到群众的身体健康有些地方到了有河不可近,有水不能亲的地步要治理河道 必须首先实施彻底的沿河流域截污工程,贯通河流上下游截污干管,完善跨域管 网衔接,扩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范围,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并完善再生水 循环利用设施另外,河床内长期淤积的污泥两岸堆积的废物等潜在污染源同样会 对河道造成很大的污染,所以治理过程中要定期清理污泥彻底清除污染源,防止 治理后的水质被二次污染。 2、植被护岸技术。植物护岸是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的护岸工程, 其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植物护岸的目的就是形 成以植被为重要组成的保护河坡的生态系统,即生态河堤。国内多条河道的治理都 使用了这一技术。有些河道流域采用了编柴施工法进行植物保护河岸的方法,种植 柳树,待柳条生根成树后可以很好的加固河岸。 3、修建生态水工建筑。生态水工建筑能够起到改变水量的分配与流态的巨大作用。河流上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是橡胶坝,跌水,水库和一些闸门。橡胶坝能有 效缓冲水流的冲击力,起到保护河道河岸的功能,橡胶坝工程不仅为为群众生产 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沿河两岸农田灌溉提供水源,更重要的是为湿地生物 的可持续生长创造了比较好的生态条件,其中河流上的闸门除了提高河道水位外, 还能够起到其他的一些保护河到的作用。 二、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原则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治理原则主要表现为:(1)坚持人类和自然相协调的原则。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原则是现代河道治理从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转变的基本点, 是人类认识理解的回归点。近阶段,人类已经意识到只有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 共同进步、相互适应,方能在改进与完善现代河道环境的基础上使得人类的发展 趋向于可持续化。(2)坚持实现河道多功能的原则。现代河道最主要的功能是 行洪排涝,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强的脚步,河道、湖水等水系的功能也逐 渐变得多样化,因此在河道实际的整治规划的过程中,务必要全面考虑河道各功 能的需要,不能够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即不能够将河道的功能仅划分为防洪涝、排洪水,忽视了河道的生态功能,但也不能仅关注河道的生态功能而忽略河道的

冲刷计算

4.4.1自然冲刷 河床演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自然过程,目前尚无可靠的定量分析计算方法,根据《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中7.2条的要求,河床的自然冲刷是河床逐年自然下切的深度。经深入调查,桥位处河段整体无明显自然下切现象,由于泥沙淤积,河床会逐年抬高,本次计算不考虑自然冲刷的情况。 4.4.2一般冲刷 大桥建成后,由于受桥墩阻水影响,桥位断面过水断面减小,从而引起断面流速增大,水流挟沙能力也随之增大,会造成桥位断面河床冲刷。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桥位处河床为砂卵石层,河床泥沙平均粒径为40(mm )。按《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的技术要求, 非粘性土河床的一般冲刷可采用64—2简化公式计算: ()max 66 .029 .02104.1h B B Q Q A h c c p ??????-???? ? ?=μλ 公式中: h p ——桥下河槽一般冲刷后最大水深(m ); Q 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s ); Q c ——天然状态下河槽流量(m 3/s ); A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 15 .0??? ? ??=H B A ; B C ——计算断面天然河床宽度(m ); λ——设计水位下,桥墩阻水面积与桥下过水面积比值;

μ——桥台前缘和桥墩两侧的漩涡区宽度与桥孔长度之比; B 2——桥下断面河床宽度(m ); h max ——桥下河槽最大水深(m )。 经计算:桥址处各设计频率一般冲刷深度成果见表4.4—1。 表4.4—1 XX 大桥一般冲刷计算成果表 4.4.3局部冲刷 根据XX 大桥桥型布置图,按《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的技术要求,局部冲刷计算采用65—1修正式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当V >V 0时, 1 0,00, '006.011,b )(K n V V V V v B K h v ? ?????---=ηξ h b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m )从一般冲刷后床面算起; K ξ—墩形系数,K ξ=1.05; K η1—河床颗粒影响系数; B 1—桥墩计算宽度; V —一般冲刷后墩前行近流速(m/s );

冲刷计算

4.3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 建桥后,由于桥墩的束水作用,桥位处河床底部将发生下切冲刷。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该桥桥址处,河床冲刷层为亚粘土。河床的冲刷计算按粘性土河床处理。 4.3.1一般冲刷计算 采用《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中8.5.4-1式 8 5 1 3 5'233.0?????? ? ? ????? ????? ??=L c mc c p I h h B Q A h μ (4-3式) 式中, h p --桥下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 Q 2 --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 /s ) ; 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查《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中 表8.5.3-1; h mc --桥下河槽最大水深(m ) ; c h --桥下河槽平均水深(m ); A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5 .0??? ? ??=H B A ,B 、H 为平滩水位时河槽宽 度和河槽平均水深。A=1.0~1.2 'c B --桥下河槽部分桥孔过水净宽(m ) ,当桥下河槽扩宽至 全桥时'c B 即为全桥桥下过水净宽;

I L --冲刷坑范围内粘性土液性指数,在本公式中I L 的范围为0.16~1.19。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牧野桥I L =0.67。 经计算得: 现状河道条件下,该桥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72.73m 时,一般冲刷完成后,主槽最大水深h p 为9.19m ,最大冲坑深3.58m 。 按规划整治后的河道条件下,该桥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71.30m 时,一般冲刷完成后,主槽最大水深h p 为6.42m ,最大冲坑深1.26m 。 4.3.2 局部冲刷计算 牧野路卫河桥设计墩宽b=2.40m ,桥墩的走向与水流方向一致,墩形计算宽度B 1=2.40m ,查《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附录16,K ξ =0.98。 一、现状河道条件下,该桥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72.73m 时,一般冲刷完成后,主槽最大水深h p 为9.19m ,H p /B 1=3.83>2.5,根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采用该规范中的8.5.4-3式 V I B K h L b 25 .16.0183.0ξ= (4-4式) 式中,h b --桥墩局部冲刷深度(m); K ξ --墩形系数; B 1 --桥墩计算宽度(m ) ; h p --一般冲刷后最大水深 (m); d -- 河床泥沙平均粒径, d =0.0145(mm );

河道整治开题报告范文

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合作导师职称 论文题目杭州市B2B行业网站的评价研究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交易的经济活动,买卖双方并不需要当面接触,典型性的代表有“阿里巴巴”、“淘宝”这一类通过网站订货和购物,这就是电子商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6月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B2B交易额达到2.05万亿元。预计2010全年B2B交易额为3.85万亿。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总量已经达20700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8200家,B2C、C2C与其他非主流模式企业达12500家。预计2010年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总量将超过2.3万家。电子商务无疑已经成为当前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子商务已经席卷了经济的各个层面。 随着电子商务逐步成为经济主流和商业核心,许多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希望向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杭州市是国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起步都比较早,基础扎实,涉及领域广泛,成效十分显著。B2B信息服务模式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建设规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杭州目前B2B网站约有1200余家,较为著名的的有“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信息网”、“全球纺织网”等。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平均每天就有两个以上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推出,规模大小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各具特色。激烈的竞争引来了服务、产品和网站建设内容的大大丰富。对电子商务行业网站的评价和选择已引起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二)选题意义 1.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研究有利于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自身升级 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反馈和学习工具,能够将评价的期

第3章 河流相

第三章河流相 河流是地表水流湖泊、海洋的通道。河流作为重要的地质营力汇集大量的沉积物(包括溶解物质),并将它们搬运到大的湖泊和海洋盆地中去。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如下沉的海岸平原、山间盆地及山前盆地,河流的沉积作用非常活跃。有时,河流沉积会成为这些盆地的主要充填物。河流形成的砂体可能成为油气的有效储层。 第一节河流的类型 一、按地形及坡降分类 可将河流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前者地形高差和坡降大,向源区方向侵蚀作用强烈,河岸陡而河谷深,河道直而支流少,水流急而沉积物粗。后者地形高差及坡降小,向源区方向侵蚀停止,侧向侵蚀强烈,河道弯曲而直流多,故平原河流多为弯曲河流。 二、按河流的发育阶段分类 可将河流划分为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幼年期河流数河流发育的初期阶段,山区河流多属此类;壮年期和老年期河流多属平原河流。在同一条河流中,这三类河流分别位于上游、中游和下游。从沉积的角度看,大量的沉积作用发育在河流的壮年期和老年期。 三、按河流弯度分类 河流弯曲度的概念:是指河流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通常称为弯度指数。其临界值为1.5,也有人定为1.3,以此临界值和河道的多寡,可将河流划分为平直河、曲流河、辫状河和网状河。

(一)平直河 也叫顺直河,河流弯度指数小于1.5。多属于小型河流,或仅在较大型河流的某一段内存在。河道内凹岸为冲坑(深槽),是冲刷边,沿其发生侵蚀作用;凸岸因加积作用形成砂坝,从而河道可以产生侧向迁移而逐渐向曲流河过渡。 (二)曲流河 又称蛇曲河,单河道,河流弯度指数大于1.5。河道较稳定,宽深比低,一般小于40。天然堤发育。侧向侵蚀和加积作用使河床向凹岸迁移,凸岸形成点砂坝(边滩)。由于河道极度弯曲,常发生河道截弯取直作用。曲流河河道坡度较缓,流量稳定,搬运形式以悬浮负载和混合负载为主,故沉积物较细,一般为砂、泥沉积。 曲流河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以边滩沉积发育为特征。(三)辫状河 辫状河多河道,河道中有心滩或河中砂岛发育,河道频繁分叉又合并,形状似发辫。河道宽而浅,弯度小。河道坡降大,不稳定,经常改道迁移,故又称为“游荡性河流”。例如恒河的支流科西河,在上两个世纪中向西迁移了170多公里。 由于河流经常改道,辫状河河道砂坝不固定,所以天然堤和河漫滩不发育。由于坡降大,沉积物搬运量大,并以底负载搬运形式为主。这种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的中上游以及冲积扇上。 (四)网状河 与辫状河不是同义语。 网状河也是多河道,但河道窄而深,顺流向下游呈结网状。目前对网状河认识尚不一致,一般认为网状河指的是在河流中下游三角洲平原地区,由于发洪水期间河水产生决口分流而形成的网状河道。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 1水面线计算的分析 1.1水面线计算方法的选择 水面线计算是河道治理中的基础性工作,对河道治理的工程量及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根据河段的资料,水面线计算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将治理河段划分为若干个河段,逐段推求。在每一河段内,根据实测的断面资料、相应的洪峰流量、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及各河段糙率等边界条件进行求解。曼宁公式法将河道看作是体形规则的“天然渠道”,对于沿程较为规则的河段,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是天然河道一般形态多变,因此,该方法的精度有限。3)水面比降法。水面比降法是一种粗略的类比法,通过调查河段近年的洪水位,确定水面的比降,再根据控制断面推算整个河道的水面。该法只适用于资料缺乏的河段。河道治理设计中推荐采用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方程法,其余的两种方法可作为一种粗略的校核。 1.2计算软件的选择 河道水面计算常用的软件主要有:1)美国陆军工程兵团水文工程中心开发的HEC—RAS软件,该软件以能量方程为基础,可以计算一维恒定流和非恒定流河道水面线。2)荷兰代尔夫特水力学所及有关机构联合开发的SOBEK软件,该软件以一维圣维南方程为基础,计算河

道水面线。现以云南省彝良县洛泽河角奎镇附近的河道水面线计算为例,对以上两种软件进行对比分析。计算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洪 峰流量1621.00m3/s,河道为缓流,控制段选择在下游,计算起始 断面水深为832.45m,河道糙率综合取值为0.04。SOBEK软件迭代初始水深为0.0m。 2河道防护形式的选择 2.1传统的河道防护措施 传统河道防护多采用刚性防护措施,主要为浆砌石防洪墙、浆砌石(钢筋混凝土)护坡等,结构抗冲刷及破坏的能力强,能够适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但传统刚性防护很少考虑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阻断了河道与外界的环境交流。 2.2现代河道防护措施 现代河道防护多采用生态防护措施,主要有植物护坡、格宾石笼、生态袋护坡、生态混凝土等措施。其优点是在满足工程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达到了河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了河道的持续发展。其缺点是生态防护措施的强度不大、抗冲刷能力较差,不适宜流速大的部位。 2.3河道防护形式的选择 河道治理的目的不同,选择的防护形式亦应有所区别。防护形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水力条件、天然建筑材料、施工、 维护等因素,设计中应充分体现“生态治理、亲近自然”的理念,避免河道治理的“渠道化”,尽量不改变现有河道的走向及岸坡结构,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探讨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探讨 摘要:文章采用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淮上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内乡县黄水河的设计洪水进行计算,通过合理性比较分析,确定采用水文比拟法的计算成果,为河道治理下一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扎实的水文基础。 关键词:黄水河;设计洪水;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淮上法1基本资料 黄水河属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系湍河右岸支流,发源于西峡县田关西北鸡笼山北侧五斗凹,盘山绕岭而下,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西峡、内乡县,于内乡县徐坡村汇入湍河。主河道全长43km,流域面积219km2,河道平均比降1/350,河床一般宽50~100m。带状河流,河道弯曲,局部切割严重。黄水河在内乡境内全长19.50km,流经赵店、湍东、大桥三个乡镇。黄水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80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1.80%。流域洪水变化主要受暴雨特性及地形等因素影响,洪水涨落陡峭,一场洪水历时单峰约2d,连续洪峰一般约为4d。一场局部暴雨形成的洪水,是峰形尖瘦的孤峰,若全流域普降暴雨,将形成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复式洪峰,往往给下游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黄水河在建国前发生较大洪水的年份有1632、1919年,建国后生较大洪水十余次,其中1964、1979、1996、2010年的4次洪水灾害较为严重。根据《防洪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结合黄水河段防洪保护对象(人口11万人,耕地1.60万hm2,内乡

县城及2个乡镇及重要通讯设施)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确定防洪标准为20a一遇,临时工程洪水标准为非汛期洪水5a一遇。 2设计洪水计算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确定设计洪水推求方法。因黄水河入河口上游2.70km处湍河干流设有内乡县水文站,可利用实测流量成果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设计洪水;根据《河南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图集》的规定,流域面积200km2以下时,可采用推理供水法计算设计洪水,流域面积在200~5000km2时可采用淮上法计算设计洪水。因黄水河入湍河口以上流域面积219km2,略>200km2,可采用推理公式法、淮上法来计算验证设计洪水,三种不同方法的计算成果如下。 2.1利用水文站资料计算设计洪水 黄水河流域内无水文站,在黄水河入河口上游2.70km处湍河干流设有内乡县水文站。现收集到内乡站1979-2011年实测洪水资料,资料系列长度33a,满足规范要求的系列长度30a的要求。根据河南省水利厅水文水资源总站1987年7月出版的《河南省洪水调查资料》整编成果,湍河1919年发生特大洪水,分析内乡站洪峰流量为8540m3/s。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陶岔至沙河南渠段总干渠河渠交叉建筑物防洪评价报告》(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2005)中分析,其重现期相当于200a一遇。将加入1919年特大洪水的系列进行按不连续系列进行频率分析。根据经验频率计算成果绘制经验频率曲线,然后采用目估适线法选定拟合较好的理论频率曲线(皮尔逊Ⅲ型),

水文河道整治

楚江青山桥河段治理工程设计水文计算 基本资料 1、设计资料 1.1、流域概况 楚江是湘江一级支流——沩水上的一级支流,其发源于宁乡县扇子排,流经宁乡县青山桥镇、流沙河镇、老粮仓镇以及横市镇,在横市镇的金棋村和望北峰村交界处汇入沩水。楚江流域降水较充沛,产流较丰富。 楚江流域集雨面积416Km2,河长49 Km,河流平均坡降3.26?,多年平均径流量 2.57亿m3。本次楚江河流治理工程河段位于宁乡县青山桥镇,治理河段总长 3.76Km,治理河段终端以上流域面积116.04Km2(其中1+764断面以上流域面积65.71Km2),河段平均坡降2.68?(其中1+764断面以上平均坡降 4.4?)。 1.2、气象 气温:楚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大。冬季多为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在春夏之交,常处在冷暖气流交替的过渡地带。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造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据宁乡县气象局的资料分析,多年平均气温为16.8℃,日照时数1700小时,相对湿度80%,无霜期272天。 降雨:地表径流由于受降水、蒸发等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森林植被和河流等下垫面因素影响,时空分布上也相应的不够均匀。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362.3mm,年降水量主要来自降雨。每当春夏之交,冷暖气团相互交替,降雨剧增,因此4~7月份降雨集中,8~9月转入干旱季节,12月降雨最少。降雨年际分配也不均匀,一般年雨量的变差为2~3倍。 风速:流域多年平均风速为2.5m/s,最大风速因地而异。 1.3、径流 径流的分布与降雨的分布基本相似。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57亿m3。径流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流域的汛期一般为4~9月。 1.4、洪水 楚江流域洪水主要由降雨形成,洪水时空变化与暴雨特性一致。年最大洪水多发生于每年4~8月,其中5、6两月出现次数最多。 1.5、水文资料 1.5.1水文站,楚江干流水文站仅有18年实测资料,资料系列较短,无代表性。

3第三章 堤防基本知识

第三章堤防工程基本知识 堤防是修建于江河、湖泊、海洋岸边以及水库、蓄滞洪区周边的挡水建筑物,随着使用位置及作用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并根据其工作条件的不同需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本章重点介绍堤防的种类、作用、各部位名称以及堤防的护岸工程。 第一节堤防种类、作用及各部位名称 一、堤防的种类 堤防工程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按其修建位置、作用和修建材料的不同而划分的。 (一)按位置和作用分类 堤防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其所在的位置和作用不同,通常分为防洪堤、海塘堤、渠堤。 1、防洪堤 防洪堤又分为江河堤、湖堤、库区堤、及蓄滞洪区围堤等,它们是沿江河、湖泊、库区、蓄滞洪区的岸边或周边修建的,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束范、输送洪水,防止洪水漫溢成灾;减少挡水或蓄滞洪区域的淹没范围。 2、海塘堤 海塘堤修建在海边,用以防御涨潮和风浪潮引起的危害,又称为海堤或防潮、防浪堤。海堤分为土海堤和护坡(直立式、斜墙式、混合式)海堤两大类。 3、渠堤 渠堤修建在渠道两侧,用于输送引水或排水。 (二)按建筑材料分类 依据修建堤防的建筑材料不同,堤防可分为土堤、土石混合堤、石堤(砌石挡土墙)、钢筋混凝土堤等。其中,土堤最为常见,在缺乏土料的山区也常采用土石混合堤。 二、堤防的作用 随着使用位置的不同,堤防的具体作用不同: (一)江河堤 在洪水位高于当地地面高程的江河岸边,顺水流方向修建的挡水建筑物,称为江河堤防,简称江河堤;江河堤一般为土堤或土石混合堤,也有的采用砌石或混凝土防浪墙;江河堤的主要作用有:约束江河水,束范洪水,防止洪水漫溢造成灾害。 (二)湖堤 在湖泊周围修建围堤,用以控制湖水水面,限制淹没范围,减少淹没面积,也可以通过修建围堤而抬高湖泊的蓄水水位,增加湖泊蓄水调洪能力,减轻江河防洪负担。 (三)海堤 沿海滩或海岸修建堤防(防浪墙),用以阻挡涨潮和风暴潮对沿海低洼地区的侵袭,确保防风浪潮安全,也能增加陆地面积、防止附近土地盐碱化。 (四)围堤 借助于修建于蓄滞洪区周围的堤防,可以抬高蓄洪水位,形成较大的蓄滞洪库容,以适应临时滞蓄超标准洪水的需要、并确保蓄滞洪区周遍地区的安全。 (五)库区堤 在水库回水区外沿修建堤防后,可以控制水库蓄水时的回水范围,减少淹没面积,降低淹没损失;通过修建库区围堤,可以在水库挡水大坝设计挡水能力范围内,抬高水库的蓄水水位,增加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建设大步向前,很多中小河流都已经改变,同时,其周围环境出现不断恶化的情况,基础设施彰显薄弱,河道出现严重的淤积现象,致使河流出现功能减退的现象,对整个城市化建设产生阻碍,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要重视河道整治问题的研究,分析原因,形成有效的对策。 标签:河道整治;问题;措施 前言 在整个城市建设中,河道作用不容忽视,能够有效发挥防汛功能,推动城市的绿化景观建设。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河道的管理,使得河道出现严重的污染问题。面对环境污染的严重,要重视河道管理,降低污染,共建生态和谐社会。 1 全面分析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 1.1 面对复杂的自然环境 对于河流而言,很多位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有些地区纬度较高,很容易引发高含沙量的洪水,使得防护十分困难。另外,有些地区土壤沙化比较严重,河流水位下降。在城镇化的影响下,河道被建筑物覆盖,环境恶化,河道的整治所需占用的盐和流域狭窄对其进行造成了极大阻碍。 1.2 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在传统思想影响下,河流很少得到关注,对其相关的经济、生态、文化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只是进行简单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很多河流即使有堤防,河渠,水库等也是多年失修,有着严重使用隐患的工程,使用起来效率低,无法应对现代变化多端的气候。水库储水能力较低,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水处理,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1.3 河道存在严重的淤积和萎缩现象 当前,一些河道出现严重的淤积现象,抗洪能力衰减,险情频频发生,对整个抗洪工作造成压力。河道面积萎缩严重,排水量下降,只能依靠河岸的增高来实现,泥沙淤积严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对周边居民造成威胁。 1.4 整治工作缺乏有效和规划性的指导 首先,对中小河流缺乏合理的规划。随着城镇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发展迅速,防洪保安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整治工作缺乏合理的治理计划,工作

2019-5-9道路工程复习题之二-26页word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题之二 1.有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基设计高程一般为那个位置?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线标高 2.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路基设计高程一般为那个位置? 路中心线 3.公路工程的路床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床:是指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4.公路工程的上路床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面底面以下0~30cm称为上路床,压实度为96%。 5.公路工程的下路床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面底面以下30~80cm称为下路床,压实度为96%。 6.公路工程的上路堤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面底面以下80~150cm为上路堤,压实度为94%。 7.公路工程的下路堤指那个范围内的路基部分? 路面底面以下150cm以下为下路堤,压实度为93%。 8.作为路基的最理想填方材料是什么土? 砂性土,既含有一定数量的粗颗粒,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水稳性,又含有一定数量的细粒土,使其具有一定的黏性,不至于过分松散。一般遇水干得快,不膨胀,干时有足够的黏结性,扬尘少,容易被压实。 (作为路堤填料,砂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重粘土也为不良材料。此外,腐殖土,盐渍土等也是不良筑路材料。) 9.用砂土填筑路基时,如果掺入一定比例的黏土,会改善路基使用质量:细颗粒

使其具有一定的粘结性,粗颗粒的作用是什么?(充当骨架作用,增大内摩擦角)10.属于地下排水设施的有那些?(盲沟,渗沟,渗井) 1)盲沟:在沟内分层填以大小不同的颗粒材料,利用材料的透水性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沿沟排泄至指定地点,在水力特性上属于紊流。 2)渗沟(尺寸更大,埋置更深):采用渗透方式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通过沟底通道将水排至指定地点,它的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或拦截地下水,其水力特性是紊流。 3)渗井:设置渗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中去,以降低上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除。 11.路基排水设施中,排除地面水的设施有哪些? 边沟,截水沟(天沟),排水沟,跌水,急流槽,倒虹吸,渡水槽 12.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在路堑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是什么?(边沟) 1)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矮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横断面形式有梯形、矩形、三角形及流线形。 2)截水沟(天沟):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地点,拦截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水,减轻边沟水流负担,保护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水流冲刷和损害。 3)排水沟:结合地形,因势利导,离路基尽可能远些。排水沟的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各种水源的水流(如边沟、截水沟、取土坑、边坡和路基附近积水)引至桥涵或路基范围以外的指定地点。

河道整治的分析与计算

河道整治的分析与计算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各地区需要更多的建筑原材料,例如水泥、石灰等工矿企业,为了取水和就地取材方便,这些企业一般选在离河道近,地势平整的小山沟里。为了充分利用地势,符合建厂规划,一般都要对建厂位置弯曲的河流进行改道整治。本文引入工程实例,进行了详实分析,最后设计出利于河道行洪的明渠,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行洪;明渠;水深;流量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the region needs more and more building materials, such as cement, lime and other industrial and mining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convenient for water and local materials, these enterprises are generally selected on near the river, level off hill terrain ditch.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terrain, conform to the planning establishment, typically for factory location curved river diversions. introduce engineering examples, this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finally designed for flood discharge in river channel, for the project smooth implementation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key words: flood passage; open channel; the depth of the water; traffic

河道治理工程任务和规模

4 工程任务和规模 4.1工程任务 4.1.1工程区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生产总值这几年飞速发展。在生物资源的开发上,尤其辣椒产业的发展上,配套其他的如三七这样产业,使得在农业和加工业上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还是很可惜,辣椒的产业的发展规划依然不好,如果规划得当,光辣椒产业便可实现100万产值,辣椒的发展方向一是色素产业,二是酱料产业,如何培养龙头产业带动全行业的发展是最需要思考的。 4.1.2工程治理的必要性 项目区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第一、是水文气象条件具有强烈的可变性,频频发生单点暴雨,雨量大、集中、侵蚀性强,破坏力大;第二、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易形成洪涝灾害;第三、自然植被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第四、两岸支流纵横交错,洪水冲向对岸,相互顶托,发生横向流动,形成多弯,致使洪涝灾害频繁;第五、本次治理段从未治理过,迎水面无防护措施,无系统流域治理规划,防洪建设资金投入较少,均处于被动防洪状态。综上所述原因,项目区主要存在有防洪基础薄弱、防洪标准不足、河道冲刷严重等突出问题。每年汛期洪涝灾害频繁,直接威胁沿岸乡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农田耕地被冲,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经济损失巨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与防洪的矛盾日见突出。项目河流治理完成后,使该河防洪治理工程在该县境内基本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这是非常必要的。 4.1.3工程治理原则

该河治理工程一按照《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的规划原则,并结合治理河段的河道特性、洪灾损失情况确定工程的治理原则为:“以筑堤御洪,固土防冲为主,坚持干支流、左右岸、上下游兼顾,水沙兼治,以治水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因势利导,束水归槽,控制水流,改善干支流交汇口情况,增强河道自身造床能力。 4.1.4工程治理任务 根据该河治理工程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国家《防洪标准》及有关“灾后重建、整治江河、兴修水利”的指示精神,在分析治理河段现有防洪工程体系及防洪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治理河段洪水灾害发展的新趋势及出现的新问题,通过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筑堤御洪,稳定边滩,使治理河段的防洪标准达到设计的设防标准,建立健全防洪体系,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确保沿河两岸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4.2 工程规模 根据《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该河治理工程一期列入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中小河流名录表中。本工程为乡镇防洪,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治理河段长21.642km,实施年限为2013-2014年。 4.3 河道状况 4.3.1河道特性及河势分析 河道平面演变特性:根据1982年出版的1:10000地形图、设计院2012年9月份实测的1:1000河道带状地形图。经分析比较,2001年以前河道的平面变形主要为人工裁弯改直,河道天然平面形态变化不大,主要为凹岸的冲刷淘蚀和

路基路面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路基路面工程 一、名词解释: 1.路床 2.面层 3.路基干湿类型 4.路基工作区 5.最佳含水量 6.标准轴载 7.第二破裂面 8.基层 9.分离式加铺层 10.设计弯沉 二、简答题: 1.路基横断面形式有哪些类型? 2.是否可以采用不同性质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3.影响路基路面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简述路基沉陷及其原因。 5.陡坡路堤可能的滑动形式有那些?产生滑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冲刷防护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7.什么是挡土墙?怎样对挡土墙进行分类? 8.路基排水设施有哪些? 9.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有哪些结构类型? 10.垫层有哪几种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三、论述题: 1.为什么最佳含水量可以获得好的压实效果?怎样控制含水量? 2.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路基将产生什么样的变形结果?为什么? 3.挡土墙倾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 4.挡土墙产生滑移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 5.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有哪些结构类型?如何选用? 6.在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结构设计中,轴载换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四、分析与计算题: 1.某砂类土挖方路基边坡,?=27°,c =13.90KPa,γ=16.90KN/m 3,H=7.0m,采用边坡1︰0.5。 假定][c K 25.1=。 ①验算边坡的稳定性; ②当min K =1.25时,求允许边坡坡度; ③当min K =1.25时,求边坡允许最大高度。 2.某新建公路某路段,初拟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26cm ,取弯拉弹性模量3×104 MPa ;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厚25cm ,回弹模量500MPa ;垫层为天然砂砾,厚度25cm ,回弹模量300 MPa ;路基土回弹模量30 MPa 。试求该路段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3.公路自然区划Ⅱ区某二级公路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基层为水泥稳定砂砾,垫层为石灰土,水泥混凝土板平面尺寸为 4.5m 、长为 5.0m ,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横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初拟板 厚h =23 cm ,取弯拉强度标准值为r f =5.0 MPa ,相应弯拉弹性模量为c E =3.1×104MPa 。设计基准期内

某市河道整治项目设计方案

XX市河道整治项目设计方案1 项目基本资料说明 1.1 概况 ** 市位于** 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南临黄河,与古都** 市隔河 相望;西踞王屋,与山西省运城市接壤;东临华北平原,与焦作市相连,自古有“豫西北门户”之称。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和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 ** 市** 河穿越** 市,黄河路—湨河入口段由于目前无河道整治工程,洪、枯水流路变化较大,主流顶冲点交替变化,造成沿河两岸毁田、塌园、毁地、塌房现象时有发生,给沿河两岸村庄公路带来很大的危害。并且由于** 河沿岸尚未进行系统的截污治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入河,加之向河道内倾倒垃圾,致使河内杂草丛生,泥沙淤积,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状况恶劣。因此,考虑** 市发展需求,对该河段统一规划,统一治理,兼顾左右岸、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资源,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规顺河槽,提高行洪能力,以达到防洪及保护两岸安全之目的。 1.2 工程任务 从河道防洪、沿河两岸工农业发展对河道治理的要求考虑,本次** 河河道整治从黄河路桥至湨河入口,全段长度1950 米,主要任务如下: (1) 强化河道弯曲边界,规顺洪水河槽,使其逐步稳定,有利于洪水的通畅渲泄,防御洪水泛滥,减少主流摆动范围,改善现有不利的河势。 (2) 通过河道整治,稳定岸线,加强堤岸,在水流顶冲下,避免及减轻河岸崩塌,保护沿河两岸耕地、公路及建筑物。

1.3 工程设计依据 1.4 工程地质 1.4.1 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貌为豫西北山地,地形比较复杂,整治段位于** 市区,四周有较多建筑物,交通便利。 1.4.2 地基土层本区土质主要由人工素填土、第四纪全新世冲积的粉质粘土、粉土及晚更新世粘性土、砂土等组成,成层状分布,其中粉土和粉质粘土在地表分布普遍。 1.4.3 地下水 地下水由潜水及承压水组成,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粘性土,渗透系数及水量均不大,两岸地下水埋深5.7~6.6 米,地下水位高于地表水位,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为地表水排泄地下水。另根据相邻场地地下水质分析,水质类型为HCO3-Ca-Mg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 1.4.4 不良地质作用与不良地质现象本次勘察在地表和勘察孔中内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和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也未发现古河道、暗浜、孤石、防空洞等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埋藏物。 1.5 气象及水文资料 ** 位于** 省西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34°52′,东经112 ° 57′,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其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全年平均气温为14.3 ℃,1月最低,7月最高,极端最低气温-19.9 ℃,极端最高气温43.6 ℃。有效积温4633~4974℃,无霜期210 天,年均日照时数2484小时。年均降水量552.4 毫米,具有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等特征,全年80%的降水量集中在夏秋两季的7~9 月份。 3 现状条件下上游河道( K1+550~K 1+900)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4m3/s ,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29m3/s ,下游河道( K0+000~ K1+550)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41m3/s ,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 175m3/s 。 2 整治方案 2.1 项目区现状 **市**河穿越**市,目前,**河基本处于自然摆动状态,因河床抗冲能力较强,河道变形以横向展

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一般冲刷计算公式: cm cg c c d p h B B Q Q A h 66 .090 .02)1(04.1??? ? ??-??? ? ??=μλ 1 2t c c Q Q Q Q += 15 .0??? ? ??=z z d H B A 式中: h p ——桥下一般冲刷后的最大水深(m); Q p ——频率为P %的设计流量(m 3/s); Q 2——桥下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 3/s),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Q p ; Q c ——天然状态下河槽部分设计流量(m 3/s); Q t1——天然状态下桥下河滩部分设计流量(m 3/s); B cg ——桥长范围内的河槽宽度(m),当河槽能扩宽至全桥时取用桥孔总长度; B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宽度(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宽度; λ——设计水位下,在B cg 宽度范围内,桥墩阻水总面积与过水面积的比值; μ——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 h cm ——河槽最大水深(m); A d ——单宽流量集中系数,山前变迁、游荡、宽滩河段当A d >1.8时,A d 值可采用1. 8; H z ——造床流量下的河槽平均水深(m),对复式河床可取平滩水位时河槽平均水深。 ②非粘性土河床桥墩局部冲刷计算 桥渡冲刷的产生是由于桥墩阻碍了水流,使水流形态发生变化,一般在墩前两侧发生集中现象,引起动能增加;另一方面水流受阻后部分动能转化为位能,由于水流形态变化,桥墩附近水流冲刷能力加大,在桥墩处产生冲刷坑。 局部冲刷计算公式 当V ≤V 0时,??? ? ??-=0015.06 .01 2'V V V h B K K h p b ηε 当 V >V 0时,2 0015.06.012'n p b V V V h B K K h ??? ? ? ?-=ηε 24 .02 .22375.00023.0d d K += 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