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技术与肿瘤治疗

生物技术与肿瘤治疗

生物技术与肿瘤治疗
生物技术与肿瘤治疗

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

第四章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__基因的结构____、___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_基因的调控机制_____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2)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却是_异种生物__的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入_宿主基因组___的部位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内容 探究点一、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①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反对“实质性等同”,因为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_主要成分_____,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担心出现_滞后效应____,因为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_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_____,食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担心出现__新的过敏原____;担心__营养成分____改变,因为尽管转基因农作物只是部分DNA发生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_代谢途径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否侵犯了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 ②不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_起点___,而不是__终点______;多环节、严谨_的安全评估_____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在研究转基因农作物过程中,确实在极少数品种中出现了能导致人体过敏的蛋白,但是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若干年来尚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 探究点二、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①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 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_野生种类____;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为具有某些特殊性状成为“_入侵的外来物种_____”,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_某些细菌___或_病毒____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 _病原体____;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使杂草成为“_超级杂草_____”。 ②不引起生物安全问题理由: 转基因农作物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_死亡_;转基因农作物新性状的表现,必须具有一定的_水、肥_等条件,以及配套的__种植技术_;由于存在_生殖隔离_,它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许多农作物花粉的__传播距离_和_存活时间_是有限的。 探究点三、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①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 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DNA组合在一起,转移到某种生物中,势必会打破_自然物种_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_能量流动_和_物质循环,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重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过程中所产生的_中间产物__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重组DNA可能会与微生物杂交,产生出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害的_病原微生物_;某些_有毒蛋白_或_过敏蛋白__会通过_食物链__的传递进入其他动物或人体内。 ②不引起环境安全问题的理由: 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_分类地位_;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_农药的施用

高效沉淀与生化新技术(CoMag与BioMag工艺).

高效沉淀与生化新技术:CoMag与BioMag工艺——访坎布里奇水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黑国翔 来源:谷腾环保网更新时间:5-4 10:59 背景:在2010年4月17日的“全国污水处理与回收再利用技术应用交流高峰研讨会”上,坎布里奇水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介绍了一种全新的高效沉淀技术与生化技术:CoMag TM与BioMag TM工艺,据称该工艺能使沉淀速度加快1个数量级、生化处理水量增加1倍,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工艺,谷腾环保网约访了坎布里奇水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黑国翔。 坎布里奇水务科技(北京)公司副总经理黑国翔 谷腾网:您好,在水处理市场,坎布里奇水务还是个新面孔,您能不能为我们简要的介绍一下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在废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情况? 黑国翔:剑桥水务科技(Cambridge Water Technology, CWT)总部位于美国,坎布里奇水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Cambridge Water Technology China, CWTC)是CWT在中国的子公司。坎布里奇成立于08年下半年,09年真正开始运作,资金充足,专门致力于推广应用CoMag TM和BioMag TM工艺;与以往的新技术不同,剑桥水务的这两项技术是整个水处理行业具有革命性而理念完全不同的新技术。 谷腾网:CoMag TM工艺是一种什么技术?基本的原理是什么?在水处理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效果?

黑国翔:CoMag TM工艺已经获得专利,它是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项全新的技术,其出水可媲美过滤,其出水SS<5mg/L,浊度<1.0NTU,沉淀速度可达20~40m/h,常规混凝沉淀速度为1~4m/h。投资和运行费却较传统沉淀过滤工艺小。CoMag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磁粉(比重大于5),并使得它与混凝絮体结合,从而大大加快沉淀速度,同时也提高效果。与常规混凝沉淀工艺相比CoMag有三大优势:具有很小的占地面积(为常规工艺的1/10)、优良的处理效果(可小于1.0NTU)、以及大幅节约混凝剂用量(50~80%)。 谷腾网:CoMag TM工艺能去除污水中的哪些物质?为什么说其能堪比过滤? 黑国翔:CoMag TM工艺除了有效去除水中固体悬浮物,还可以去除胶体颗粒以及胶体大小的微生物。出水可<1.0NTU,而我们国家的饮用水标准要求的浊度也就是<1.0NTU。自来水的处理都要经过石英砂过滤才能达到<1.0NTU的浊度要求,所以说CoMag的出水可以与过滤相媲美。 谷腾网:CoMag TM工艺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目前在国内外拥有哪些工程案例? 黑国翔:CoMag TM用于除磷能够达到非常完美的效果,出水TP可<0.02mg/L,这是常规工艺做不到的。正因为CoMag TM能够有效去除水中非常细小的颗粒物的功能,CoMag TM 也能够应用于城市污水的一级A提标,能够解决的指标是SS、总磷和BOD5。理论上说混凝沉淀不能去除溶解性物质,但是城市污水厂出水所含的悬浮物主要是微生物的残骸,CoMag TM能够将它有效去除当然也就去除了由于SS带来的BOD。所以CoMag TM应用于城市污水一级A提标非常合适。CoMag TM工艺应用工业废水处理也具有非常大的优势。CoMag TM工艺非常适合工业给水处理、河水净化、循环冷却水工、电力行业钢铁行业的供水与废水处理。CoMag TM在诸如麻省的Concord市、Charleston市和Marlborough市,以及中国胜利油田,江汉油田以及1000吨/天,2000吨/天,5000吨/天的移动式处理装置的成功运行,足以证明CoMag TM系统在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一个日处理量近10万吨的项目正在实施,已经完成中试。 谷腾网:CoMag TM工艺中的磁粉一般按什么比例投加?这种投加量的成本如何考量?磁粉是否能回收?回收率是多少?回收时需要哪些额外工序? 黑国翔:CoMag TM工艺的磁粉是循环使用的,磁粉补充投加量与所处理的废水种类有关系,基本上为1~2g/m3。对于城市污水SS提标,美国的工程案例统计表明,磁粉损耗率<1.0g/m3水,折合人民币<0.005元/m3水。回收装置自动运行,没有额外的工序。 谷腾网:BioMag TM工艺是一种什么技术?为什么说它的出现是生物处理的新纪元?它与膜生物反应器比较起来有哪些优势?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杭渤1,2,束永前3,刘平3,魏光伟4,金健1,郝文山5,王培俊2,李斌1,2,毛建华1 摘要精准医疗是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肿瘤为一复杂和多样性疾病,在分子遗传上具有很大异质性,即使相同病理类型的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反应迥异,因此肿瘤学科成为精准医疗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组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可行性。本文介绍精准和个体化医疗的概念、基础和意义,简述近年来在此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实施精准医疗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和归纳,首次将其分为间接方法(生物标志物检测及诊断)和直接方法(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在抗癌药物直接筛选的应用),最后扼要阐述精准医疗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分子组学生物标志物检测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 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 Concept, technology and perspectives HANG Bo1,2, SHU Yongqian3, LIU Ping3, WEI Guangwei4, JIN Jian1, HAO Wenshan5, WANG Peijun2, LI Bin1,2, MAO Jianhua1 Abstract Precision medicine is defined as an approach to personal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omics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Human cancer is a complex and intrinsically heterogeneous disease in which patients may exhibit similar symptoms, and appear to have the same pathological disease, for entirely different genetic reasons. Such heterogeneity results in dramatic variations in response to currently available anti- cancer drugs. Therefore, oncology is one of the best fields for the practi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The availability of omics- based big data, alo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paves a way for precision medicin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 found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and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n, various current available biotechniques in precision medicine are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into indirect (biomarker-based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and direct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s for direct anti-cancer drug screening) categories. Finally, perspectives of precision medicine as well as its facing challenge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precision medicine personalized medicine omics biomarker detection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 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迈向精准医疗:构建生物医学研究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体系”报告中,对“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和措施做了系统的论述[1]。报告探讨了一种新的疾病命名的可能性和方法,该方法基于导致疾病的潜在的分子诱因和其他因素,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病人症状和体征。报告建议通过评估患者标本中的组学(omics)信息,建立新的数据网络,以促进生物医学研究及其与临床研究相整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20日的国情咨文中正式将“精准医疗计划”作为美国新的国家研究项目发布,致力于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让每个人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医疗,从而“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此举措很快得到了美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医学界的热烈响应[2, 3],当然也包括来自医学界和社会的争议。 1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医疗1.1 定义 什么是精准医疗(又称精确医学),其与通常所讲的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又是什么关系?精准医疗就是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如基因组信息,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个体化医疗利用诊断性工具去检测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尤其是遗传性标志物,然后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情况,协助决定哪一种预防或治疗干预措施最适用于特定的患者。通俗地讲,个体化医疗就是考虑患者本身的个体差异,药物治疗因人而异,为理想化的治疗。而精准医疗着眼于一组病患或人群(图1),相对于个性化医疗针对个体病患的情况更为宽泛,更可行。两者有共同的内涵。也有医疗和研究机构将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如杜克大学的“精准和个体化医疗中心”。 图1精准医疗的核心Fig. 1 Heart of precision medicine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不包括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等其他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1.此项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并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2.申请单位必须具有独立开展胃肠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胸外科普胸手术、CT或B超等医学影像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肺穿刺活检等技术的能力。 (二)设备基本要求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 RF 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Rita 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

Therapeutics 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4.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消融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开展开放手术中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手术中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 6.开展腹腔镜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腹腔镜检查及治疗设备,具备医学影像图文管理系统;具备存放腹腔镜及配件的专用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7.具备开展肿瘤手术所需手术室条件,如麻醉监护系统、其他相应的仪器及设备等。 8.具备与开展该技术相应的手术室用房等设施条件,消毒和无菌条件应符合相应管理标准。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会昌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目录 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2、感染性材料的实验操作规程 3、仪器设备的使用规程 4、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 5、实验室消毒规程 6、废弃物的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7、尖锐器具的安全操作规程 8、紧急情况处理规程及应急预案 9、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 10、样本分离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规程 1、目的 有效地针对科室进行全面的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范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专业实验室。 注(1)、本实验室除HIV初筛实验室为二级生物实验室外,其他实验室均为一级生物实验室。 (2)、本实验室成立了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由7人组成。 3、职责 、中心主任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运行。 、技术负责人负责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的安排。 、质管科、检验科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具体工作。 4、工作程序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 4.1.1、中心主任任指定管理委员会主任。 4.1.2、经年度考核,从科室成员中选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实验室知识的技术骨干,由中心主任命为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安全成员。由7人组成。管理委员会成员任期一年,任期中出现特殊情况中心主任可对之罢免。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维护和检查 4.2.1、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指定针对安全操作和安全装备的检查方案,至少每年检查一次。 4.2.2、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安全清单,为回顾性检查提供资料并进行记录,形成《安全记录》。 4.2.3、对危险品、危险区进行鉴定并加以标志。

4.2.4、实验室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所有的事件和潜在的危险因素。 4.2.5、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对各种紧急情况下应急措施进行培训。 4.2.6、若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报告科主任和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人员。 、警告标记和标签的建立。 4.3.1、对不同危险程度的实验工作区进行标志。 4.3.2、对高度危险性区域要张贴危险公告。 4.3.3、装存危险物质的容器必须贴上标签,其内容应详细。 5、安全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规程 5.1.1、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物品使用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脱掉并洗手。更换下来的防护服、手套、口罩和鞋套要先经高压灭菌后再行清洗或废弃,眼镜和面罩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后清洗。 1、实验防护服 应选用长袖、后开口、在袖子和前襟部位衬有塑料防渗透材料的防护服,并定期更换以保持清洁。当防护服被危险材料污染时应立即将防护服内面向外反卷脱下,把污染处包在里面放入高压消毒锅。 2、手套 应选用乳胶或乙烯基手套,保证所戴手套无漏损,大小合适,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防护服的袖子。每次操作完成或中间离开实验室时都要换掉手套,在手套破裂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要及时更换,用过的手套和污染物放在一起处理。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时手套若被严重污染应在安全柜内摘掉手套放入污染物收集袋中。摘手套时应内面向外反卷脱下。本文来自检验地带网 3、鞋 最好选用防渗透的鞋套,用后高压灭菌废弃。或选用可消毒的包住脚面的鞋,用后消毒清洗。

简述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

简述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 前言: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兴产业,人类利用其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就,如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人生长素,干扰素及各种疫苗的人工合成,人类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生产了各种各样的功能性食品,而且利用转基因技术在生物体内培养出适合人类移植,与人体具有相容性的人造器官。转基因技术还被用于常规食品及农业产品的改良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鲤鱼。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机遇的同时,暴露出的问题也让人们产生很多思考,关于生物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很多国家抵制转基因生物产品,认为其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巨大威胁,同时,现代生物技术又在如火如荼的迅速发展之中。面对这一看似矛盾的问题,如何让现代生物技术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这需要我们加快对现代生物技术更深入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生物技术为人类、为整个地球的长足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摘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的定义及所包含的四个基本内容;然后从三个方面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工业、农业、医药;之后由此引出现代生物技术所暴露出或者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从四方面展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基因治疗的安全性、生物武器的安全性、人类克隆的的伦理争论;最后是作者对生物技术的看法及建议。 正文:

一、现代生物技术的内容及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始于本世纪70年代,如今已经成为高技术群体中一支绚丽的奇葩。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综合性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一)生物技术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1、食品方面 首先,生物技术被用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食品产量。其次,生物技术可以提高食品质量。第三,生物技术还用于开拓食品种类。 2、材料方面 通过生物技术构建新型生物材料,是现代新材料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生物技术使一些废弃的生物材料变废为宝。其次,生物技术为大规模生产一些稀缺生物材料提供了可能。第三,利用生物技术可开发出新的材料类型。 3、能源方面 生物技术一方面能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率,另一方面能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首先,生物技术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效率。其次,生物技术为新能源的利用开辟了道路。 (二)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生化分析与技术

拟南芥psrp.3基因的PCR 扩增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拟南芥psrp.3基因的PCR扩增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 采用PCR法获得拟南芥叶绿体核糖体psrp.3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psrp.3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2对引物,通过RT-PCR获得预期大小的基因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目的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拟南芥psrp.3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比对、氨基酸组成、功能域、二级结构、疏水性、蛋白质功能及系统进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RT-PCR获得了一段753 bp的序列,psrp一3蛋白是等电点为9.27的亲水性稳定蛋白,包含一个结构域和一个区域,a螺旋和不规则卷曲是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结构元件,p折叠和伸展链散布其中,和菠菜、葡萄、蓖麻、大豆等的psrp.3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为进一步了解psrp.3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打下基础. [关键词]拟南芥;叶绿体;psrp一3基因 引言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和真核藻类的重要细胞器,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自身独立的遗传体系和蛋白质合成的全套机构,包括核糖体.叶绿体基因组是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u剖.至2006年底,已经公布了包括不同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数据82组,这其中包括同一个种的不同亚种∽J.研究发现,叶绿体70S核糖体含有58。62个核蛋白,其中约有2/3由核基因组编码,其余1/3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1.虽然组成叶绿体的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来自细胞质,但目前在各种植物的叶绿体中已确定了20个电子传递和光合固碳的基因:编码RuBP羧化酶的大亚基,Ps I的2个亚基,PsⅡ的8个亚基,A TP合成酶的6个亚基,细胞色素b/f复合物的3个亚基,这些都是叶绿体核糖体所合成的重要蛋白质∞剖.因而,研究叶绿体核糖体的重要基因,不仅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

-国内最好的肿瘤治疗技术

国内最好的肿瘤治疗技术是什么 肿瘤,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为了战胜肿瘤、攻克癌症,不知有多少医务工作者不懈努力,无私地奉献出他们所有的青春和力量。而肿瘤的治疗能及时清除体内产生的癌细胞,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癌症的发病率应该不会太高,但逐渐抬升的发病率确实令人难以琢磨。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包括生物治疗医学转化中心专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医学科学家的关注,经过多年的针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终于发现,肿瘤疾病频发的症结在于免疫系统的针对性不够,即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太弱,不足以及时清除每天都会产生的癌细胞。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主要跟DC和CIK 两种免疫细胞有关,前者被研究人员形象地喻为免疫系统的“雷达”,能够及时发现癌细胞并将癌细胞的信息传递给后者,后者负责专门捕杀癌细胞。 在正常的人体内,两种免疫细胞在免疫系统有条不紊的指挥下,从容应对着每天都会产生的癌细胞,保证机体不被癌细胞所侵蚀,但在肿瘤病人的体内,两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明显不足,不足以对抗癌细胞的恶性增殖,肿瘤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 目前,他们已经找到了应对这种问题的途径,即细胞免疫疗法,运用生物技术在体外大量扩增两种免疫细胞,使它们的生物活性和数量大大提升,完全能达到有效清除癌细胞的能力,然后再回输到人体内,借以实现免疫系统针对性的提升。 国内最好的肿瘤研究基地生物治疗医学转化中心专家说,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治疗方法。由于传统的手术、放化疗的发展已进入平台期,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到肿瘤的生物治疗上。近年来,肿瘤的生物治疗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继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后,被世界认可的第四种治疗癌症的方式,同时也被称为21世纪有望完全战胜癌症的治疗手段。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更是被称为瘤学科的“绿色生物疗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治疗手段从此退出历史舞台。DC-CIK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 生物治疗医学转化中心专家解释,人之所以患肿瘤,是因为人体内对肿瘤具有识别杀伤的免疫细胞遭到破坏,从而不能有效的去识别杀伤肿瘤细胞。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生物免疫治疗被国内外广大医学者纷纷进行研究并运用到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生物免疫治疗它是以通过调动机体的防御机制,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复发的治疗方法。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为继传统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第四种肿瘤治疗新模式。 DC-CIK生物治疗:拉尔夫斯坦曼于1973年提出树突状细胞(DC细胞)的理念,这些细胞有着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本领。它们会激发T淋巴细胞,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系统,引起一系列癌症治疗的理念,他的这项研究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重点试题归纳

1、说出三种蛋白质的测定方法,若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为什么? 答:双缩脲法、lowry改良法、考马斯亮蓝(Bradford)法、BCA(二喹啉甲酸)法、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我会选择BCA法。双缩脲法灵敏度差,特异性不高。Lowry改良法对样品的溶解度要求高、易受物质干扰且容易产生测量误差。紫外线分光光度法的精确度差。而BCA 法则能较好地弥补以上方法的缺点。它具有操作便捷快捷、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能使用于微板孔等特点。 2、western blot印记中封闭液的作用? 答:封闭液可以结合非相关蛋白的位点以降低非特异性结合的背景。 3、γ球蛋白的提取过程。 答:(1)盐析—中性盐沉淀: 通过加入半包和硫酸铵可以使球蛋白沉淀,清蛋白留在溶液中。得到γ球蛋白粗制 品。 (2)脱盐—凝胶柱层析: 经过凝胶柱层析,使得大分子的蛋白质和小分子的盐分离。 (3)纯化—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 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可以把在PH=6.3的缓冲液中的带负电的α、β球蛋白和带正电的 γ球蛋白分离。使γ球蛋白被洗脱出来被纯化。 (4)经过浓缩得到浓度高的γ球蛋白 4、离子交换剂的原理 答:离子交换剂是一种在高分子的不溶性载体上结合有若干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含可解离的离子并和溶液中的其他离子进行交换。 5、如果western blot中出现两条带,是否说明有杂质?为什么? 答:并不说明有杂质。因为在实验中我们的检测对象是人血清IgG,IgG是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通过二硫键结合起来,变形后轻、重链分开,形成两条带(21KD、57KD) 6、分别简述DNA提取中蛋白酶K、SDS、无水乙醇、RNase的作用 答:蛋白酶K:将蛋白质降解成小肽或氨基酸,使DNA分子完整地分离出来。 SDS:破坏细胞的细胞膜、核膜并使组织蛋白和DNA分子分离 无水乙醇:可以使DNA沉淀 RNase:可以去除溶液中的RNA (EDTA:抑制细胞中的DNase活性) 7、试述转化质粒蓝白筛选的原理。 答:载体质粒DNA带有b-半乳糖苷酶N端146个氨基酸残基(α片段)的编码信息,经过改造的宿主菌含有b-半乳糖苷酶C端(ω片段)的序列。只有当两个片段都存在的时候才能形成有活性的b-半乳糖苷酶(这种现象称为α-互补)。b-半乳糖苷酶在IPTG的存在下可以使底物X-gal转变为蓝色产物,使菌落变为蓝色。当外源DNA片段插入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后。便不能表达α片段,转化细菌后不能分解底物,结果使菌落呈现白色。α互补筛选又称为蓝白筛选。 8、简述RT-PCR原理及核酸类型。 答:首先,经逆转录酶的作用从RNA合成cDNA,再以cDNA为模板,扩增合成目的片段。

肿瘤科护理新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a16285147.html, 肿瘤科护理新技术 作者:俞静杨雪丽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4期 引言: 肿瘤科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PICC穿刺、足三里按压护理等新技术,病人恶心等不适感觉会明显缓解,睡眠舒畅,头痛感觉也会显著消失,穴位注射也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患者的不适反应将会降低,获得病人的广泛认可。 1 肿瘤科护理新技术概述 护理人员还会对每名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对其实施规律性的用药,保证患者具有科学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并对患者进行疼痛强度的评估,保证护理过程更加专业化。无缝隙护理是一种系统的护理模式,每个护理步骤紧密结合在一起,护理效率较高,护患纠纷降低,当前无缝隙护理模式已经获得患者的积极认可。现今伴随社会的逐步发展与环境的不断变化,肿瘤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此种病症具有反复发作、治愈不彻底的特点,同时,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量将显著增大。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它能使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注重患者的护理需求与满意度,病人能感受到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每一项护理流程都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护理中产生较少的漏洞。在运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时,每一名人员的职责分工都明确,呈现主动的护理模式,工作中充满责任感,此外,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应该发生变化,掌握更多的肿瘤科护理知识,促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发生质的变化,保障患者的护理需求能被全面满足。 对于肿瘤科中的病人而言,良好的护理模式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运用各种新型的护理技术,保证护理质量发生变化,达到积极的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迈上崭新的台阶,及时发现各种护理隐患。同时,护理人员间也会充满竞争意识,其会具备良好的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更多的护理知识,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护理工作技能增长,赢得患者的广泛认可。常规的护理模式不完善,每一名人员的责任分工混乱,也不具备优良的应急处理能力,当发生危险事件时,会处于慌乱的状态中,病人的生命安全不能获得保障,呈现消极的护理效果。无缝隙护理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护理人员间会协同合作,共同解决护理中的各种事件,护理人员与患者间产生良好的相处氛围,保证护理质量迈上崭新的阶段,护理效果发生积极的变化,肿瘤科护理质量优良,病人出院时间提前,出现过少的并发症。无缝隙护理管理在优质护理中占据重要的分量,临床中出现较少的护理漏洞,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上升,因此,此种护理模式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 2 肿瘤科护理新技术的作用

肿瘤治疗技术名词解释

1、什么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即精确放疗,是指将放疗医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理学等相结合所进行的肿瘤治疗方式,整个放疗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完成。其与传统放疗技术不同之处可概括为“四最”,即靶区(病变区)内受照剂量最大,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最小,靶区内剂量分布最均匀,靶区定位及照射最准确,优点是“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低损伤”。 2、什么是肿瘤靶向治疗? 抗肿瘤药物进入体内后既可影响正常细胞,也可影响肿瘤细胞,虽然两种细胞都可因化疗药引起细胞的不可逆损伤而死亡,但正常细胞的修复能力较强,如损伤较小尚可继续生存下去,靶向治疗只以肿瘤细胞的特性改变为作用靶点,在发挥更强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3、什么是肿瘤热疗? 肿瘤热疗是泛指用加热来治疗肿瘤的一类治疗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能量加热人体全身或局部,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利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对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达到既能使肿瘤细胞凋亡、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治疗目的。 4、什么是微波肿瘤消融治疗? 其临床治疗机制是借助影像技术(超声或CT)的引导,将电极直接置入肿瘤组织内,通过RF能量使肿瘤局部组织产生高温、脱水,使细胞及组织内外水分气化,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凝固灭活。 5、什么是热化疗灌注治疗? 采用肿瘤热疗原理,利用体外循环灌注热化疗系统的感应式非接触加热装置,将治疗液加热到治疗温度,通过动力循环泵将其导入体腔,并在治疗时间内保持有效治疗温度,以充分发挥热杀伤机制,对广泛种植在浆膜上的转移癌细胞进行热清扫,并根据热疗后癌细胞代谢障碍及遗传物质损伤等特点加入具有热增敏作用的化疗药物,促使癌细胞停止分裂,消除引发癌性积液的病灶,使浆膜得到快速修复,达到有效治疗癌性积液的目的。 6、什么腔内冷冻治疗? 腔内冷冻治疗(cryoablation)是利用超低温度破坏组织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冻结的细胞毒作用来破坏生物学物质。冻结可使细胞内的水结晶成冰,细胞停止分裂并融解,血流停止、微血栓形成。缺血性损伤在冷冻治疗后的几天中导致细胞坏死。这种生物学效应也解释了冷冻技术的延迟效应。 7、什么组织间粒子植入治疗? 粒子植入即在术中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永久植入到肿瘤体内或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粒子的射线杀伤肿瘤细胞。 8、什么是氩氦刀治疗?

生物安全技术试题及答案样本

生物安全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共40分) 1、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标准, 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菌( 毒) 株所需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参见卫生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规定。 2、尽管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存在各种潜在感染的风险, 可是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及实验室设备设施条件的改进, 防范感染事件发生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经过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将会减少或避免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 3、二级实验室适用于进行中国危害程度分类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病原微生物检测实验活动。 4、二级实验室在一级实验室的基础上, 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安全设备。 5、依据现行国家标准, 三级实验室由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整个平面布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液体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时, 液体体积不得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证蒸汽能够进入。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10: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是指主要通过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肿瘤治疗系统(以下称HIFU肿瘤治疗系统)所进行的肿瘤治疗技术。系统由功率源、治疗控制、定位及实时评估、运动控制等部分组成。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焦于生物组织中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的热效应,使治疗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焦域以外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坏死组织最终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这种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又称为热“切除”,主要适用于治疗组织器官的恶性与良性实体肿瘤。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项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实施,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三)装备HIFU肿瘤治疗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HIFU肿瘤治疗的主要技术人员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外科专业或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2.有3年以上内、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接受HIFU肿瘤治疗系统专门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即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委托的HIFU 肿瘤治疗培训基地或中心进行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后方有资格上岗。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参与治疗的还包括有临床经验的影像医师,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必要时需麻醉医师参与)。相关人员均需经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生物安全考试试题

学院: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博、硕士研究生)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实验室与生物安全》试卷类型:A 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日期: 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否则打×,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 1. 实验室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 2.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是指实验室内和实验室外的病原体使实验工作人员获得的感染。( ) 3. 对未知病原体的操作一律按HBV/HIV (乙肝病毒/免疫缺陷型病毒)处理。(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 乙类传染病并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 ) 6. 在我国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 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病原 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 7. 我国将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 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高,四级最低。( ) 8. 目前有记录的国内外实验室相关感染事件,主要是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设施(硬 件)建设不合格,导致病原体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或泄露到周围环境而造成。( ) 9. 二级隔离(防护),又称二级屏障,是操作对象和操作者之间的隔离。通过生物安全 柜和各种个人防护装备等防护设施来实现。( ) 10. 气溶胶是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0.001μm ~100μm 的固体或液体微小粒子形成 的胶溶状态分散体系。其中微粒或粒子称分散相,分散相内含有微生物的气溶胶称为 生物气溶胶。( ) 11. 生物安全柜是防止实验操作处理过程中含有危险性,或未知生物微粒气溶胶散逸的箱 形空气净化正压安全装置。( ) 12. 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为确保移液准确,应将移液管内最后一滴 液体用力吹出。( )

生物技术与安全

从基因到药 在21世纪的第一年,科学家们完成了人类基因的测序。这一成就对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在探索人类基因的奥秘过程,发现一些新的药物,成为生物技术关注的热点。 2001年5月,FDA批准诺华公司开发的Gleevec上市,这是一种治疗慢性白血病的良药。这是依据癌细胞活动机理而设计开发的第一种抗癌新药。传统抗癌药在治疗过程中,同时会影响到正常细胞,对病人产生很大的副作用,而Gleevec仅杀灭基因变异的癌细胞。最新研究表明,Gleevec对血液癌症和肿瘤都有效,它可能成为一种广谱的抗癌新药。 治疗癌症的另外一类生物技术药是单克隆抗体。这类抗体的目标是与癌细胞有关一些特定分子。自1980年以来,单克隆抗体魔术般的效果引起众多医药公司的关注。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单克隆抗体作为抗癌新药初步得以实现。目前,很多药厂正在开发单克隆抗体,其应用从抗癌扩展到其它疾病治疗方面,到2000年,FDA批准了9个单克隆抗体,另外60多个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在抗癌方面,单克隆抗体的作用如同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不会将癌细胞作为有害细胞而进行阻止,使癌细胞在体内繁殖,危害人体生命。 单克隆抗体的作用是瞄准癌细胞,将癌细胞消灭或启动体内免疫系统对癌细胞进行攻击。单克隆抗体也可成为一种“聪明炸弹”,携带放射性或化学介质,选择癌细胞进行攻击。 1997年FDA批准第一个单克隆抗体Rituxin,用于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癌,199 8年另一种单克隆抗体Herceptin上市,用于治疗乳腺癌。 Herceptin由美国基因技术公司研制,该公司成立于1976年,是最早成立的生物制药公司。美国基因技术公司是全球十大生物技术公司之一,有十个基于蛋白质的生物医药产品上市,正在开发的产品有20多个,主要是癌症、心血管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药。该公司有从业人员5000多人。人类基因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生物技术产业领域首家开发人类基因的公司。该公司首先研究探索人类基因与疾病的关系,目标是发现与疾病有关的基因,开发相关的治疗药物。该公司现有8个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其它的生物医药产品有基因治疗法、干细胞和疫苗等。随着人们对人体生物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入,药物发现变得更加复杂。生物技术和制药业不得不依靠更先进、复杂的工具来开发新药。历史上,Agilent一直是医药测试设备的主要生产厂,该公司与世界十大制药公司有着十分密切的商业往来。今天,Agilent也能提供新的科学仪器,用于疾病诊断和新药研究。 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

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尚志中学王艳波高二 『课标解读』 1、知识方面 举例说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不同观点及论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认同对生物技术安全性问题讨论的必要性。 形成对待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理性、求实的态度。 3、能力方面 在互联网上查阅和收集相关信息,在课堂上就问题展开充分讨论,能够对不同的观点运用生物学知识加以理解和辨析。 一、转基因生物成果 1、利用重组微生物进行基因制药等 2、转基因家畜、家禽:生长迅速,营养品质优良,中含营养物质、珍贵药物或人类所需蛋白 3、转基因植物:具有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逆等性状。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 中国。种植最多的转基因植物有和,棉花和油菜次之。 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争论 1、食物安全 一方观点:不能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掉以轻心 理由:①反对“”,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 ④担心营养成分改变,⑤担心会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 一方观点: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可在技术上进行克服 理由:①“实质性等同”是对安全性评价的起点,不是终点;②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③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防止过敏蛋白出现,④至今未发现转基因食物 影响健康的实例,⑤采取,防止贻误技术发展 2、生物安全 一方观点:转基因植物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 理由:①转基因植物扩散到种植区外变成野生种或杂草,②转基因植物竞争能力强,可能成为“”,③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与细菌或病毒杂交,重组出有害的病 原体,④可能使杂草成为有的“超级杂草” 一方观点:转基因农作物不大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 理由:①转基因农作物扩散到种植区会很快死亡,②转基因农作物表现出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条件和种植技术,③存在,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④农作物传粉距离有 限,⑤存活时间有限 3、环境安全 一方观点:转基因生物会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破坏 理由:①转基因植物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②重组微生物产生的可能造成二次污染,③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是否会产生有害病原微生 物,④转基因植物花粉中的有毒蛋白可能通过进入生物 一方观点:不必对环境安全问题做出过度反应,有的转基因生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理由:①转基因生物移入的是已存在的外源基因,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②抗虫农作物可减少,保护了环境;③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的农田,管理容易, 保护其土壤环境;④某些新闻报道不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