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376.71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及意义

史向前

提起孝道,似乎人人都知道,但要具体说说孝道应该如何做,或者孝道都有哪些具体要求,未必都能说得明白。学者们也曾提出过不同的意见,但以笔者之见,多失之笼统或零碎,或者因为价值标准的不同而使人们无法了解孝道的实然状态;尤其是每一要求的意义即价值或理由不甚明了。因此无论是从对传统孝道的认识,还是对今天履行孝道的借鉴,都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要求及意义作出比较全面、系统和准确的概括。另外,笔者所说的传统孝道,主要是以继述周文为己任的先秦儒家为代表的孝道观念,此也是当时以及以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孝道观念。

“孝”字甲骨文中已有,也是随后产生的“五经”等经典文献中的一个常用词。《尔雅•释训》曰“善事父母为孝”。《说文》的解释是“子承老也”。二者分别从文字和释义角度得出的解释完全吻合。孝道即是孝德,之所以常说孝道而不说孝德,含有强调孝并非只是人为,更有天经地义的意味。孝道的内容有哪些?即如何才是善事父母,又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其中更有彰显人性、曲通人情、和谐族群、文明社会等诸多文化意义。

1.守

即守身。出自《孟子•离娄上》篇中的“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儒家主张爱人始于爱己,则孝亲始于守身。讬诸曾子所作的《孝经》开篇即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身体来自父母,孝亲当始于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爱身就是爱亲,为此孝子应“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侥幸。”(《大戴礼记•曾子本孝》)应该平居待命,不要逞能冒险,不要胡作非为,以免带给父母的担忧或耻辱。因为身体是一生尽孝的基础,最好是“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礼记•祭义》)。中国盛行的养生文化其实也包

含有“孝”的因素。这当然不是叫人贪生,因为还有比生命价值更高的道德价值,守身更要紧的是使其不失于义,所以守身又具有献身精神。“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乃孔、孟之名言。最重视守身的曾子也言道:“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论语•泰伯》)深透儒家伦理的《颜氏家训》说的最清楚:“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涉险畏之途,干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馋慝而至死,此君子之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以济国,君子不咎也。”(《养生》篇)可见,守身是尽孝,更是行义的基础。

2.养

养即养亲。俗云“存谷防饥,养儿防老。”人老之后,身体衰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如无积蓄,更是衣食无着,因此要求子女必须尽“反哺”的义务。这是“孝”的起码要求,也是主要对下层庶人即平民的要求,如《孝经》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尚书》的说法更形象,“嗣而股肱,纯其艺黍稷,…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酒诰》篇)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子女要尽力劳作,专精于农事。农闲季节,可以赶着牛车,做些买卖,以奉养父母。养亲除了日常起居,还有忧年侍疾。《论语》载“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忧。”(《里仁》篇)知道父母的年纪,一方面是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和疾病而担忧,从而提前做好安排或准备。谚曰“父愁子妻,子愁父亡。”说的就是这种慈孝之心。《礼记•》说的“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曲礼下》篇)则是侍疾的具体要求,可谓曲尽孝子之情。另外,养亲更重要的还在养志、养心,就是使父母的心情愉快,这实际上已经是敬了(见下)。不过,“养儿防老”虽是流行观念,并不能代表传统儒家的养儿观。《孔子家语》引子曰:“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三恕》篇)其中包含的意思是:一方面要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另方面也有“不独亲其亲,子其子”的社会观念。

3.敬

敬是诚敬。何以如此?孔子说的最为平实,《论语•为政》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是孝敬一词的来历。父母是自己生命的本源,也是成长的依赖,自然当敬;同时,也惟有敬养,才能尽其心,竭其力,真正做到养其身的同时,也能养其志、养其心,使父母心满意足。孟子在《离娄上》篇以曾子、曾元父子为例,形象地说明了口体之养与心志之养的区别,关键在于是否有颗诚敬之心。《礼记》有云:“养可能也,敬为难。”(《祭义》篇)敬亲的道理虽然平实,实行起来却不易。盖因相互间过于亲近熟悉,又过于日久天长,难免会生勉强矫拂之意而伤害亲子之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诚敬呢?孟子说得最好:“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孟子•离娄上》)关键在于“明善”,不仅要明白何为善,更要明白为何善?即人性、天道之善。这是孝道的根据所在,也是孝子的道德境界。能乎此,则自然敬亲;能敬亲,物质方面的口体之养就反倒其次了。《礼记•檀弓》引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尽管粗茶淡饭,老人则精神愉快、感觉幸福,这才是孝。我们一般把养老院称为“敬老院”,用意也在如此。孝敬除了敬事父母,还包括使父母敬,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父母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这便是《孝经》说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味着这是孝行的最终完成。

4.顺

顺是顺从。经典的依据主要有孔子的“无违”和孟子的“顺亲”两句话。孟子曰:“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这是孝顺一词的来历。此也是后世望文生义、误解最多的一种要求。孟子此话是对舜帝而言的。舜帝父母(母为后母)顽劣,也终被舜帝持之以恒的孝心所感化。这是伦理史上一则很典型的强调子女孝之义务的事例。但不是要求子女一味地顺从父母,当如朱熹注曰:“乃曲为承顺,…以谕之于道。”(《孟子集注•离娄上》)也就是说是顺于道。孟子同时又曰:“舜不告而娶。”(同上)因为父母愚劣,告则不得娶,不娶则废人生之大伦,而陷父母于不义,所以不告。从舜帝“不告”的行为来看,

也显然不是一味顺从父母,而是曲顺大义。因为舜帝娶妻不告父母,庄子就因此说过“舜不孝”(《庄子•盗跖》),不过是借机批评儒家的孝道而已。又《论语•为政》载弟子问孝,子曰“无违。”又问“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见,无违也不是要求一味顺从父母,而是顺于礼。道乃礼之体,礼是道之用,两者所指一致。对于一般人说,是顺乎礼,对于体道的圣人来说,则是顺乎道。虽是顺礼顺道而不顺亲,但目的是免亲于无礼无道。孟子的“大孝终身慕父母”(《孟子•万章上》)这句话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管子•形势》有言:“父不父则子不子”,汉儒董仲舒为了“三纲”的需要,也有此言(见《春秋繁露•玉杯》)。将父子二者置于相对待的关系中,有强调父慈的表率意义,但不符合儒家孝道的基本要求与精神。

5.谏

谏是谏争,是针对父母的过错而言的。儒家主张子女有义务察看他父亲的行为是否符合作为人父的标准(“父父”),如果父亲有过错,子女必须担负起劝谏、匡正的责任。《周易•蛊卦》说的“干父之蛊”最早明白地表述了这一观点。孔子主张“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即婉言劝谏,也含有“见微而谏”(王船山《读四书大全说》卷四)的意思。《孝经••谏诤》说的更明确:“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此争也属于“几谏”之争。谏争不从怎么办?孔子接着说“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论语•里仁》)《礼记》亦曰“父母有过,谏而勿逆。”(《祭义》篇)又说:“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内则》篇)所以如此,盖父子关系主要取决于本然而具的血缘亲情,不容人为的反对或断灭也。但反复劝谏仍然不能解决问题,那又应该怎么办?重视礼义的荀子进一步指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荀子•子道》)其中包含的的智慧就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权变、曲成的途径,意味着暂时的违背或是不服从也是可取的。无论如何,子女为了自己的修身,也是为了使父母免遭不义,不应该简单地接受或顺从父亲的权威。可以说,没有任何文献能证明盲从父亲等于传统儒家的孝道的观点。